加勒比海德州扑克经典牌局对于牌局过程有什么经验方法?

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在赌场上,有“见好就收”吗?_网易人间_网易新闻
在赌场上,有“见好就收”吗?
今年雨水足,浏阳河水涨涨消消,株树桥水库(浏阳河上游的水库)开闸放水的水汛一发布,次日朋友圈里便尽是黄汤漫浸的九宫格。
二伏这天,我携妻带子回了浏阳,邀朋小聚,约得发小大树、钢皮和师弟陈胖。到得小聚的地方,茶楼立在环河路的上方,开窗见河,对岸的灯映在河中,如地上银河光影飘荡,河风吹来,带来室外燥热,钢皮大喊,“热咧,关了窗咯,冷气都跑了。”
钢皮和大树是我小学同学,至初中,至高中,然后求学闯荡,始终未断联系,三十多年交情。陈胖比我年长十多岁,因入门晚,是我练武时的师弟,交情也有二十来年,家里给他对亲早,十八岁上就结了婚,有一双儿女,不满五十做了外公。
钢皮有半年未见,又胖了,粗壮身材,白净脸,问他,说是夜班上得多,吃宵夜胖的。钢皮在化工厂的总控室上班,守着机器,事实上,是守着一排仪表盘和几个按钮。如今工厂自动化,他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多数时间是在用手机玩网游。
大树比我大两岁,启蒙晚才和我做了同学,他矮矮瘦瘦,如今做着浏阳某镇小学的校长,一串钥匙挂腰间,走到哪都叮当作响。
众人喝的红茶,本要打牌,钢皮要打麻将,我不肯;陈胖要炸金花,我不肯;大树说玩跑得快,钢皮不会;,又提议斗地主,我们仨一齐不肯。索性不说打牌的事了,聊天。于是各自讲了起来:
这个话题是大树起的头,讲他从前上班的镇上曾经认识的一个赌棍,大树唤他作“陈三”。我问真名叫什么,“你就当真名听吧,免得你又写进文章里去。”
陈三是一位花炮厂老板,文盲一个,精于牌技,花炮厂据说就是从别人手里赢来的。
陈三人性情,牌瘾大,常常桌上赢光了某人的钱,又要挽留,“再打会咯。”扔回一叠钱去,欠条迟些打,陪着打牌是正经。欠条收了一堆,当不得饭吃,柜里锁着,缺钱用了,叫来镇上的混子,帮忙去收,回款三七开。
若是哪天手风着实不顺,他也借钱,旁人都知他有钱,也肯借给他。输出个坑的时间也有,家里无周转,便拿别人欠条抵,五成的水钱,一万的欠条只抵五千,圈内人都谓他豪爽。
饶是如此,他终究赢多输少,慢慢的,四里八乡肯和他打牌的人少了。偶尔逮到一个赌局,庄家见他来,立时收摊,赌众作鸟兽散。无奈,陈三在家里歇了半年,终不是味,看到赌具便抓耳挠腮,好不技痒。
陈三在镇上时,镇街上只有一个赌局开着,便是正初家的牌局,正初是镇街上的有头面的人物,吃得开。和陈三有交情,据说正初的父亲当年被仇家索命,是陈三的父亲执一根肩担救下的,两家相交莫逆。正初与陈三约法三章:“莫在我面前赌,我就对得起你死去的爷(父亲)。”
无牌打时,陈三到正初家,好烟好酒招待着,正初发了话,不让他上桌。陈三只好在旁边看着。
“所以说,不赌就是赢,横财来了,也要有命受,有命花。”(网络图)
某一日,陈三看了一局好牌,回来遇着大树来家作客,眉飞色舞地说给大树听。那天打的炸金花,正初一路不顺,输了有十来万,桌上四五人,都赢了他的。特别是对面的黄四伢,把把压他,赚了大头。
末了,正初终于拿到个同花,A带路,已是大牌,想着能扳点本,跟了六七手,别家都撂了牌了,只有黄四伢跟着。直至十几手,桌上也有十来万了,正初料定自己的牌赢面不大了,便劝黄四伢:“开了我算了。”
黄四伢不肯,又跟了一手。正初来气了,瞥着四伢桌前只剩万把块的注,叫徒弟拿来他床下的旅行袋,往桌上一倒,厉声喝:“你开!”一堆钱倾上了桌,足有四五十万。
黄四伢吓醒了,他家底薄,除了桌上钱,再无分毫,拿钱不出。找旁人借,正初眼一横,“我看谁敢借他?!”正初是街上的混子见了都要陪笑脸的人,此刻翻了脸,谁还敢借钱给黄四伢。
“黄四伢脑壳抠烂想不到人借钱,三个7活生生沤在手里,回家路上就要蹿河,被人拉住了。”大树说,“还有更惨的,多年前的事了。”
也是炸金花的局,姐弟俩,去赴局,姐姐嫁人了,姐夫是开花炮厂的。赌钱怕抓,在酒店开的房,赌局上都是熟人,一起玩了几年了,信得过,不玩鬼(偷牌)。弟弟上桌,姐姐不玩。同人寒暄,嗑瓜子,看赌。
弟弟一直输,带来的钱眼看要输完了,姐姐也着急,劝他走,弟弟红了眼,不肯。
最后一把,桌上的钱堆起老高,玩到最后,只剩弟弟和对家,对家是姐姐的相熟好友,眼看着弟弟桌前的钱空了,说,“你开了我算了,我也不涨水(加注)。”
弟弟挑衅说,“你涨吧。”摆手让姐姐借钱。
姐姐恰站在朋友身后,朋友好意,让姐姐看牌,“三条K”,天大的牌,“开都不用开了,莫浪费钱。”朋友劝姐姐。
桌上不能看两家牌,不论弟弟怎么哀求,姐姐死活不愿借钱了,反劝他放弃。弟弟求了半天,赌咒发誓,姐姐终是不肯。
弟弟绝望了,发了狠,牌往桌上一甩,冲向窗户跳了楼。姐姐趴在窗边嚎,旁人望向桌上,弟弟的牌赫然是三条A。
“所以说,不赌就是赢,横财来了,也要有命受,有命花。”钢皮说。
钢皮说了个拆迁的故事,浏阳城各种改造,拆迁的奇闻数不胜数。
“忽然一下有那么多钱,不知道怎么用了,老实的好点,不老实的,就很麻烦。”钢皮说,“我们厂的门卫,前年拆迁了,买了台陆虎极光,每天开着上班。”
钢皮讲的是老家村里的事,村上有表兄弟两人,都是庄户人,表哥是个蛮人,讲霸道,在村上有名声。表弟老实,扎实的种田角色。表哥表弟两家人相处和睦,表哥从不对表弟横,两家年节时总会走动走动。
十多年前,表哥在村旁山上建了间柴房,闲置了许久,表弟看上了,请了中人,立了字据,花了几百元买了去。
十年后,浏大公路开工了,路线恰走村边过,得把山劈一半,表弟的柴房恰就在施工路线的正中央。赔偿算下来,定了个近十万的数。
村里人艳羡,都夸表弟福运高,买个柴房都捡到宝。道贺的不少。表弟也高兴,直道等钱到手,要摆一天流水席,请乡邻们热闹。
那边厢柴房的原主子表哥不作声,表嫂不肯了,整日里在家闹,撺掇着表哥,又跑到表弟家门口不阴不阳地骂,表弟也不作声,表弟嫂(表弟老婆,浏阳叫法)却不受气,跳出来回嘴。一来二去,正主子出场了。
表哥请表弟吃饭,表弟不去,据说是表弟嫂堵在门口不允。
过了两天,表弟又请表哥吃饭,表嫂跟着来了,桌上还请了村上讲得起话的几位长辈。饭菜上桌,先喝一杯酒,表弟奉上一个红包,封了两千块。表弟说,这柴房是卖给自己了,白纸黑字,到哪都是他占理,若只做柴房用,就没有这番纠缠。钱到手再分哥哥一万,两兄弟不伤和气。
表哥高兴,直夸老弟懂事,不伤面子,红包揣怀里,大醉而归。
回到家,表嫂又作怪了,直说要分也是分一半,分一万欺负人了。柴房是表哥建的,一块木头、一根钉子都是表哥的辛劳,原本是关照亲戚,如今撞了大运,也应是他们家得钱。要照顾亲戚情份,也是表弟分一万,其余归表哥。
表哥不理,表嫂又开始闹,跑到表弟家门口不阴不阳地骂。这一次,莫说表弟嫂,表弟也不肯了,讲尽了礼数,还来欺负人。表嫂也是个横人,说不过就动了手,表弟嫂瘦弱,三两下被压在身下,表弟上前帮了手......
表嫂挨了打,不知怎么哭闹,转天一早,表哥就背把柴刀立在了表弟家门口。
表弟出来,表哥撂了狠话,这钱归他得,二千奉还,再给表弟两万。应,就相安无事,不应,就砍他一条腿。表弟奉烟作揖,好话说尽,表弟嫂在旁边不阴不阳的插话,就不信表哥敢砍自己老弟。
表哥提刀就扑了上去。
表弟在医院里住了两月,腿接上了,柴房的拆迁款花光了还不够,从此拄杖而行。表哥被刑拘,后被判七年。
“我知道的烂仔(浏阳说法里,流氓的一种)的事情多了,讲不完的。”大树说。
大树说了个他的亲身经历,大树家楼下有家麻将馆,老板跟他熟,偶尔去凑个腿,5元一炮的局,消磨时间。
有一晚周末,玩得晚了,店里就剩他玩的一桌,老板点了宵夜,一人一碗炒粉,正吃着,屋外踅进来一人,叼着烟,撸着袖子,手臂上纹了个“勇”字。那人望了望老板,退了出去。
大树与老板对坐,牌友们坐在远处,老板变了脸色,扒了两口粉,扔了饭盒,低声嘱咐大树,“等下他要再来,你就上厕所去。”
牌友们吆喝上桌了,大树也没细问,回桌打牌。
不一会,纹身男又踅回来,身后跟了四五个人,凶神恶煞。几人桌边站定,饶有兴致看牌。大树没有起身。
纹身男伸手拨弄大树的牌,嘴里轻声念:“我帮你看看,打这张。”随手摸了张牌扔出去。炮张,对家接炮。
大树给了钱,起身上厕所。
再回来,纹身男已经踞了桌子,跟三个牌友打,输了一把,打个哈哈,“先欠着。”第二盘加注,牌友想起身,围着看牌的几人齐齐逼近,又憋屈地坐下了。
几盘下来,纹身男只是输,不断加注。大家都怵了,不敢胡,终让纹身男自摸一把。账算下来,一家输一百多,纹身男收了钱起身,带着一干兄弟走了。牌友们都没了兴致,也是散了。
“后来政府加大巡查,晚上都有联防巡街,这些人倒收敛了,再搞搞专项整治,麻将馆都要清掉了。”大树笑道。“我准备去跳广场舞。”
“那你们还说打牌?”陈胖问。
“逗你玩呢,”我一指钢皮,“他身上能搜出红票子,你打我。就是一碗蛋炒粉的钱。”
“可能不止,”大树问钢皮。“你开车了没?”
钢皮点点头。
“最多不超过八十,有50块加油的钱,我跟你打赌。”大树对陈胖说。
钢皮掏出钱包,点了点,果然,六十四元,四张纸票,三个硬币。大树抓起钢皮的钱包朝墙角一扔,“这点钱放什么钱包。”
“钱包只能放钱吗?”钢皮笑嘻嘻地走过去捡,“还可以放身份证、驾照啊,还有老婆相片,时时瞻仰。”
“就晓得你恨她,这么克扣你,恨切了吧(浏阳话,恨死了的意思)。”大树笑说。
“没有啊,”钢皮一本正经地说,“我爱我老婆。”
我讲了个故事。说有个男人,苦出身,娶了个贤惠老婆。家庭作坊未禁时在家做花炮,几年没出事,赚了些钱。后来政府取缔作坊,他拿出资本建厂,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财富。
生意场上应酬多,酒桌上讲究散席不散场,饭后总有节目。男人酒量浅,又不唱歌,能打打麻将,50押100,打一晚一两万的输赢,权当应酬。如此来去,结成了固定的牌搭子,常聚。某年年底,忽有一位老板发起邀约,说是辛苦了一年,年底结了账,大家手上都有余钱,不若结伴去澳门玩一趟,赌盘大的。牌友们都附议,互相约好,每人带个几十万,玩两晚,输赢都回。
到了澳门,男人直说此番见了世面,花花世界,纸醉金迷,赌场一坐,不知日夜。男人起初赌小注,玩加勒比海扑克,五张牌。那一晚手气好,大牌串着花似地来,他固定了一张桌子,桌上的荷官轮着换,手气始终未见消退。饶是注下得小,一晚上,也赢了十几万。
男人开心了,早上与朋友们碰面,喝早茶,有输有赢,赢的未见大赢,输的已经输光了本。有一人,还去旁边的店面刷卡透现了大几万。男人轻财,分了他五万,嘱朋友莫要再玩,买点礼物回家,哄老婆孩子。
吃完早茶,有人回房小睡,有人仍返赌场,男人赢钱一身轻,听闻岛上有座妈祖庙灵验,打车去了。拜了神,求了符,带回去给老婆、孩子,又去了澳门塔。这是信老婆话,说澳门塔好玩。
去看了看,跟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也差不多,倒有塔外行走的项目,工作人员拉客。他想了想,玩玩刺激也无妨,反正看似危险,其实安全。带队的是个黑黑壮壮的小伙,操着不太顺的普通话,“先生,等下到了外面,你一定要听我指挥啦。”小伙说。
男人忙点头,外沿走一圈,男人没感觉,塔上风大,看景与窗内一般,山是山,海是海,楼是楼,前面道路空旷,人如蚊,车如虫。
“先生要不要蹦极。”黑黑小伙作推销。“跳下去,很安全,刺激,好玩。”
“我跳楼还要给你钱?”男人笑道。
“跳一下而已,我讲笑,好多输了钱的老板,没活路了,蹦个极,就好啦。”小伙说,“跳落去,就什么都想开了,向死而生,命在就有希望。”
男人终是没跳,倒是打赏了小伙一百港币小费,小伙也高兴,“人无长运,见好就收,我阿姨告诉我的,她做荷官的。”小伙告别时说,“老板发财。”
回了酒店,男人逛了逛楼下商店,商店在赌场外围,中间隔一道长廊,长廊里好些入口,可以进到赌场里面。
男人给老婆、孩子买了礼物,送回房间,又踅下来。赌场中间有个餐厅,那里的烧鹅面好吃,油辣椒任放。
吃完面,男人在赌场里逛,这桌看看,那桌看看,赌客们哀声叹气、兴高彩烈、大呼小叫。在一桌赌大小的桌前,他看到自己的两个朋友,额上飙着汗,正赌着,他凑了上去。
朋友告诉他,开了十二把大了,下一把铁定是小,要他跟着押小,朋友押了重注,他玩心上来,押2万赌大,第十三把,开大。
朋友急了眼,就不信了,一人输光了,去刷卡套现,另一人将剩下的钱再押小。男人将方才的本利再押大,第十四把,开大。套现的回来了,刷了五万,一把押小,另一人去套现,男人将本利再押大,第十五把,开大。
男人给了朋友五万筹码,嘱他去别处换手气,朋友不肯,直接押在小上,男人叹了口气,“我反正好玩,跟你对赌一把。”本利又押大,第十六把,开大。男人赢的钱里又点了4万给朋友,再劝朋友去别处,这时,套现的朋友也回来了,看了看记分牌,也是怵了。
两人齐说要跟男人押,男人又押大,朋友跟,第十七把,开大。本利连押,桌上筹码已经不少了,男人来了兴致,还待再押,又停住了。
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一排数字,就像澳门塔一般高峻,而塔上黑黑小伙的告诫言犹在耳,“见好就收,老板。”男人抱起筹码走了,朋友们也跟着走了。
赌友团回了乡,除了男人,都输了,朋友们要男人介绍经验,男人说:“不贪,见好就收,赢就赢个开心,输也输不到哪里去。”
夜深了,意兴阑珊,陈胖开了窗,晚风渐凉,窗外流水无声,两岸灯火渐熄,几个酒疯子忽然在楼下唱起了歌。钢皮立起身,叫道:“今天不上晚班,回去了,老婆要没睡,就交个作业。”
“三分钟,带洗澡。”大树揶揄。
众人都起了身,散了。
本文系网易独家约稿,享有独家版权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关于“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写作计划、题目设想、合作意向、费用协商等等,请致信: 题图:网络图
扫一扫关注“人间”
活在尘世看见人间值龙与虎导演长井龙雪,脚本&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冈田麿里&/a&,角色设定田中将贺组合的超和平busters的新作电影心が叫びたがっているんだ公开和那朵花真人版即将播出之际,把专栏文转过来,望笑纳。&br&&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动画考察4 被事先决定命运的孩子们——关于龙与虎的历程 - 动画考察 - 知乎专栏&/a&&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97b3e21d5d98eaddca624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97b3e21d5d98eaddca624a_r.jpg&&&/figure&&p&龙与虎是那朵花(&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动画考察1 那朵花初探 - 动画考察 - 知乎专栏&/a&)的导演长井龙雪(左一),脚本&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冈田麿里&/a&(左二),角色设定田中将贺(左三)三人组合的成名作品,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跨年番。&/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2bdbdbd9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2bdbdbd90_r.jpg&&&/figure&&br&&p&&strong&被事先决定命运的孩子们——关于龙与虎的历程&/strong&&/p&&br&&p&&strong&亚美酱、天使之诗&/strong&&/p&&p&动画龙与虎的第一话开头,男女的声音读出了下面这段文字。&/p&&blockquote&&p&——这个世界有一种任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p&&p&这种东西很温柔,很甜蜜。&/p&&p&若能看到这东西的话大概谁都会想要的。&/p&&p&所以世界才把它给藏起来了。&/p&&p&为了不让它这么简单就能被入手。&/p&&p&然而总有一天会有人把它找出来。&/p&&p&那仅有的一个必定能找到它的人肯定能把它给找出来。&/p&&p&就是这样定好了的。&/p&&/blockquote&&p&
我们首先不得不从探寻这段话的意思开始。也就是“就是这样定好了的”这句话的意思。这是因为,龙与虎的历程在刚开始就和这句话一起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结局。&/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4e0f6f1e0a3a9cd7cc9fae1abd9df45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4e0f6f1e0a3a9cd7cc9fae1abd9df45_r.jpg&&&/figure&&p&
让我们注目和“就是这样定好了的”这句话一起呈现在画面上的镜头。也就是这个公寓的玄关并排放着两双鞋子的镜头。其中是一双被整齐地摆放好的男用鞋,而另一双则是很随意地脱放了的女用鞋。此时这两双鞋的主人是谁还未被揭开。然而考虑到开头读出这段的是本作的主人公高须龙儿和逢坂大河的声音这一点,那么很自然地就能推出这两双鞋是他俩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此时两人都还没有相遇。于是在这里,可以想象得到是预示了他们最终会成为像这两双鞋一般并肩的一对的命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b5c361b07b30ca7b79656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b5c361b07b30ca7b79656c_r.jpg&&&/figure&&p&
龙与虎里有着唯一一个预先意料到这个命运的人物存在。川岛亚美——本作里这个承担了最为核心角色的人,正是解读本作历程的钥匙。她在本作中有着十分特别的角色位置。在动画版里相当于原作第一卷的第一二话之后,还专门通过插入原创故事的的方法延迟了她的登场。就从此能够看出她和四个主要人物(高须龙儿,逢坂大河,栉枝实乃梨,北村祐作)的异质性。这是因为通过这种推迟,使得她和这四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性更有说服力。如果以没有读过原作小说作为前提,多数的观众都应该会预想这是一部描写这四人恋爱的动画。然而她的登场会成为对这个期待的一种背叛。&/p&&p&
亚美通过她的洞察力和旁若无人的行动搅乱这四人的关系。比如,她先于任何人看出了龙儿对实乃梨,大河对北村有意思的事实。而把在为了互相帮助对方的恋爱的名义上龙儿和大河所组成的疑似家庭关系式的关系看透并称之为“过家家”。亚美之所以能够这样行动的原因是她和这四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她在比谁都接近这四人的同时,也在比谁都离他们远的地方。仿佛自己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这种微妙的位置一般,她时不时地坐在自动贩卖机之间。在动画里的比原作更为反复地刻画了这个镜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在这里象征了亚美不选择在教室,楼顶,保健室等的有象征意味的场所而选在自动贩卖机“之间”的这个甚至算不上场所的地方定位了自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ccdc5f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ccdc5fd_r.jpg&&&/figure&&p&
作品中亚美自称的“天使”,也指的是这个微妙的位置。当然,这里也有夸示自己的外貌的含义在里面。然而很明显这里是有着比这个以上的含义。这是因为,在神学体系中“天使”完全就是被赋予跟亚美相似的位置的存在。“天使”完全就处于天上和地上“之间”的位置并被赋予了传达神所定的“命运”的这个任务。她们基本上属于无能的存在,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她们有着自己的自由意志,所以才会时不时地反抗神而被神堕落放逐于世。而将这个情况完美再现于荧屏的就是维姆文德斯导演的《欲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诗》(1987年,旧西德=法国)这部电影。在这部电影里,长时间眺望着德国历史的“天使”,盼望着能够与人类成为对等的关系所以就被堕落放逐于世。作品的中期里他宣称“已经不想处在世界之外了。我要进入世界的历史里”,成为了与人类“对等的关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5d5c4f959b77e9ffb53e47c30a2c74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5d5c4f959b77e9ffb53e47c30a2c747_r.jpg&&&/figure&&p&
亚美难道不也能与他一样,说成盼望着与人类成为“对等的关系”的“原天使”么?她对龙儿和大河的冷淡态度和时不时采取的激烈对立态势是因为她是唯一知道他们的“命运”的存在。所以她才会对不断绕着弯子的他俩忍不住变得焦躁起来。如果说作品里其他角色是“player”的话,那她就是作为“meta-player”(高一层的玩家,或者说决定玩家命运的玩家,打个比方就是网游的GM对于一般玩家的存在)行动着的。也就是说就像看着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大人的立场。可同时她也逼迫龙儿道“能和高须君成为对等关系的只有我”。从这种一眼看上去像是互相矛盾的言行之中,我们不难读出她那复杂矛盾的情绪。然而,如果把她当做“原天使”的话,这种情绪也就说得通了。&/p&&p&
她知道“命运”是一种无法被改变的东西。也就是说从她看来故事的历程跟已经是结束了无异。尽管如此,她还是盼望着被这个历程所捉弄一下。对于连“命运”都不能违抗的“天使”来说,没有比人类更为值得羡慕的存在了。这是因为人类总是相信“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而改变的。虽然这可以说是愚蠢的,但是正因为此,人类才会有着“天使”所不可能有的认识。亚美之所以会盼望与大河和龙儿们成为“对等的关系”,是因为她也盼望能够体验到生活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她一定从第一话开始的时候就在天上和地上“之间”的地方眺望着他们。然后直到第五话终于降落到了地上,参入到了这个故事的历程之中。&/p&&br&&p&&strong&后现代的“命运”&/strong&&/p&&p&
眺望被当做已经完结了的历程的态度,可以说与所谓的“后现代”的历史观是相通的。虽说“后现代”这一概念由法国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所明确定义的是在1979年,“天使”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开天辟地之日起就已经是“后现代主义者”了。一般地,“后现代”这个词是指在脱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了的20世纪中叶以后,也就是“现代之后”。然而,同时利奥塔对这个词也加上了“现代的出生状态”的这个定义。也就是说,“后现代”这个词用来指代的不是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历史上所反复出现的一种样态或者模式。也就是说,“现代”和“后现代”是由是面向历史的结束看,或是从历史的结束看起这个态度的不同而区别开来的。&/p&&p&
从这个观点来看实乃梨和亚美的对立也很有趣。将龙儿和大河的结合当做故事历程的目的而全力支持他们的实乃梨可以说是有着“现代主义者”式的态度持有者。而反面,把龙儿和大河的关系当做是原本就被定下来的“命运”来看的亚美则是“后现代主义者”式的态度持有者。所以这两人的对立才会渐渐被激化。实乃梨深信扼杀自己对大河的感情是为了大河好。而亚美则认为无论实乃梨做什么结局都会是一样的。对于悉知“命运”的“原天使”来说,实乃梨所背负的使命感什么的与儿戏无异。第十六话中亚美对实乃梨扔去的那一句“罪恶感没了?”完全就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现代主义者”的嘲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21a5a61805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21a5a61805_r.jpg&&&/figure&亚美想对这四人澄清的只有一点——“命运”是完全被事先定下来的,不要去做没有效率的“过家家”而有效率地去活这一点。利奥塔曾说过,在“后现代”里,任何文化和社会都被游戏化,只有效率性是被追求着的。亚美也是在遵从“命运”,想要使龙儿和大河有效率地通关恋爱这个游戏。而结局也是两人顺利通关了游戏。关于这一点,评论家宇野常宽在把龙与虎和宫藤官九郎担当脚本的电视剧『Tiger and Dragon』相比较时说道:&blockquote&人的价值观是不能承受被悬在空中的,而故事的回归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因不能承受疑似家族关系这种暧昧而不可名言的关系,回归家族关系的欲望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就算这是一个未完的项目,有将近代这个玻璃鞋当作过眼和手的我们连在回归家族关系的时候也将不得不经过自己选择的这一过程。不经过疑似家族关系这一过程是不可能回归到家族关系里去的。亚美不论有多么的对这个空间产生急躁的情绪,而又有多么的在反面爱着这个空间,或者应该说正因为此,不经过疑似家族式的暧昧的关系我们是做不出任何选择的。特别是当回归到的目标是“家族关系”这个不可替代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更是只有将其通过自己选的、或是重选的故事来选择。(中略)『Tiger and Dragon』和龙与虎(原作版)都是达成了通过疑似家族关系而(至少是作为自己决定)回归成家族关系这种现代中最适合的解决方法之一的作品。&/blockquote&&p&
近代化以后,我们直面着不得不自己负起责任来做出所有选择的困难。就算是关于“家族关系”这种常有的选择,和由制度半强制性地被强行要求选择的近代前期不同,近代以后的社会里个人不得不以再次回归的形式选择。据此,在这里将龙儿和大河选择的“回归家族关系”这个结局当做“最适合的解决方法”的宇野的指摘就是正确的。事实上,如果试着想象大河和北村,龙儿和实乃梨分别结合这一结局的话,就能知道他们的选择是多么有效率的了。对大河来说,北村是那种连好好说话都说不成的强烈憧憬的对象,而对于龙儿来说实乃梨则是像“太阳”般耀眼的存在。从克服这种非对称性开始可以说实在是太没有效率。就像龙儿所宣言的“与虎相并立的从古至今就一直定了是龙”一般,而这就是最具效率的选择。&/p&&p&
这里重要的是,就算有人能够从高层俯视这个游戏性(透视他人命运)的状况,也没有能从高层做出行动(改变他人命运)的人的这一点。所有人物都渐渐而着实地被要求参入这个游戏。连“原天使”的亚美也不在例外。&/p&&blockquote&亚美所直面的,难道不是连她也不被游戏结果所左右而被迫要求承认不可替代的这个残酷现实么?就连通过实力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能成为骑兵,也能成为大学教授”的自由,并有着作为优秀的meta-player能够赢得现代角色式的交流游戏的实力的亚美也不能承受这种高流动性。&/blockquote&&p&
从这种视点看去,宇野作出如下结论:正是没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法”的亚美,才是将近代里真正重要的问题挖掘出来了的人。确实地,入手了回归家族关系这个“最适合的解决方法”的龙儿和大河,迈向软式棒球日本代表这个梦的实乃梨,追着学生会会长决定去美国留学的北村,比起这四个人亚美所处的立场是十分不安定的。而这正起因于她在这个以效率性作为目的的游戏里,太过于“优秀”。对于“原天使”来说,获得家族和梦什么的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的。原因在于每个人所应该选的“最佳答案”是已经事先被定好了的。正因为此,对于只能做出实在是太过没有效率的行动的龙儿们,她才投去了那句“玩过家家”的轻蔑式的语句。&/p&&p&
然而这里也不难读出她的复杂矛盾的情绪。也就是说,作为meta-player行动着,并想从这个高层的立场上脱出来的亚美,她才是做了最为没有效率的选择的。正是因为她通晓了游戏的攻略法,才变得不能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了的。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她脱出这个死胡同呢?&/p&&br&&p&&strong&为了与事先预定好的命运抗争&/strong&&/p&&p&
在此想再一次确认一下利奥塔对于“后现代”作出的见解。他对于这个游戏性的状况并非仅仅是叹息,也并不是放手赞赏着的,他在后现代的条件一书中说道,游戏化已经是不可避免了的,可是正因为此,不收敛于单一目的的异质游戏的共存才是可能的。他所最为畏惧的是,社会单一化成为了效率性的游戏这个事态,而不是游戏化的本身。而对于这点他做出的结论就是,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完全自由化,就有可能设定复数个游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f5189adfd228d7c1ff99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f5189adfd228d7c1ff99_r.jpg&&&/figure&龙与虎里也正正展示了与这个完全相同的结论。让我们看看原创故事的第十四话。这话里有担心亚美的健康状态的龙儿递给她猪肉的场面。此时,他说道“你肯定只是在吃零食了吧。你真的还是小孩子啊”。亚美对于这句话表示了吃惊,并用低低的声音叹息道“小孩子么”。她究竟为何对于这句话表示了吃惊呢?这其实是作为“meta-player”=大人行动的自己对被龙儿这个本来是自己当做“玩过家家”的存在称为同样是“player”=小孩这一事实的惊讶。她本来应该是在知道这个作品结局的同时,仍然以被故事的历程所捉弄为目的而行动的。这里的惊讶来自于龙儿在不经意间却让她想起的这个事实。&p&
她确实在这个效率性的游戏里也许比谁都要优秀。然而在故事进行到第十四话时候,龙与虎的世界里另一个游戏就要开始了。这是一个以让她曾陷于死胡同的“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为目的的游戏。“天使”们在前面的游戏里是压倒性的强的,然而在这个游戏里却是压倒性的弱的。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她们在知道了结果的同时却不能好好地享受游戏。所以,对于“天使”来说人类是不可理喻的存在的同时,也是她们所憧憬的对象。“天使”坠落于世的也是为了此,而亚美也是为此才会向龙儿强行要求“对等的关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ced6d3e6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ced6d3e6_r.jpg&&&/figure&&p&
这个新游戏是从第16话开始全面展开的。这里大河对于糟蹋了北村好意的狩野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打斗。前面的恋爱喜剧式的展开突然剑锋一转,仿佛战斗动画般的激烈运动镜头叠嶂而来,大河和堇就像作画起了突变般的脸变得粗野和乱了起来。这里是作画的充实度经常被提起的镜头,然而我想我们应该更加注目别的地方。这是因为,角色在发动暴力颜色突变的时候,“命运”却是丝毫不被摇动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f68dea8d6d2b9571f46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f68dea8d6d2b9571f46c_r.jpg&&&/figure&&p&
我们所应该注目的是,在这个斗殴场景稍许后面的仅有一秒的镜头。在实乃梨发出前面也提到过的“没有罪恶感了么?”这句话之后,亚美就咬紧了牙关。原作在这里详细书写了对于实乃梨表现出了厌恶感的后悔之情。而在动画中这个后悔的念头就被浓缩到了这仅仅一秒钟之内。这里能够看出的是,不能够转移到运动或是表情变化的,被压抑在内心的暴力。正是因为这个暴力不能够被表面化,所以反过来就被作为浓缩了的(一秒钟)东西描绘了出来。关于这一点,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通过美国导演约瑟夫·罗西的电影做了如下评述。&/p&&blockquote&罗西的作品中一上来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种十分特殊的暴力。(中略)那就是,在进入行动之前的行为(现动态)中的暴力。这种暴力是跟场景的表象和行动的印象同样不相结的。(中略)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5Mdad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岁月无情&/a&
(1957) 这部片子里,关于登场的年轻被告人 ,我们被作品告知这个年轻人不仅是无罪的,并且还很善良和善解人意。然而当这个登场人物在采取暴力的时候,他自己一直抑制着的暴力在震动的时候,同等程度地观众也被震动了。&/blockquote&&p&
当然,龙与虎说不上有像罗西的作品那么地描写静态的暴力。相反的,可以说这部作品超出动画作品的范畴过于描写了暴力。然而,在作品在转换基调的时候,也就仿佛是为了那个瞬间准备似的描写出了的被抑制的暴力是很恰如其分和重要的。而承担这一任务的又是亚美。第十四话里萌芽式的揭示了的新游戏的开始,就通过这短短一秒钟的镜头被明确地告知了观众。可以说在被预先确定了的“命运”中如何有效率地行动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就算“命运”不能被改变,对着它使足了力气抗击才是重要的。而为了这个抗击的话,被迫使用暴力也应在所不辞。她认识到了,为了“享受游戏本身”,只有这一条路。&/p&&p&
说到震动,这里顺带提出一点龙与虎的先进性。在同样是冈田麿里脚本的动画True Tears里,主人公的仲上真一郎对着石动乃绘说道“看到你,我心就颤动”。可以想象出这里的“我心颤动”这个表现是为了成功地表现出角色与“命运”抗争的瞬间。在这个“颤动”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感情,或者泪水的时候,角色就会被纳入与故事历程的紧密关联之中。所以,在这个瞬间停住是很重要的。在&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True Tears&/a&里没有将乃绘的泪水直接描绘出来,才将这个震动表现了出来。而某种程度上龙与虎的“震动”可以看做是魔法少女小圆(参考阅读:&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动画考察24 魔法少女的舞台装置——从美术设计框架看《魔法少女小圆》 - 动画考察 - 知乎专栏&/a&)里描绘的晓美焰的能力所带来的循环构造的前身。魔法少女小圆里,焰为了救小圆而数次调整时间带来循环构造。然而最终却是由小圆成为了包括了这个循环构造的概念让焰最终走出了这个循环。龙与虎里,把故事历程当做“命运”的反复的亚美受到大河的影响,通过“震动”而改变了认识。也就可以说,亚美是通过这个“震动”脱出了这个反复的命运循环。可以说,龙与虎早在三年前就将魔法少女小圆的故事中的循环构造描绘了出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cc45d39ae4b65f183b4067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cc45d39ae4b65f183b4067_r.jpg&&&/figure&&p&
于是亚美对于这四人的介入就变得更加积极了。然而这跟这之前的介入方法明显不同。作为证据,她在21话的时候由于过度的介入,发展到了与实乃梨互殴的程度。这次亚美发动了与大河同等的暴力。这之前的亚美的话恐怕就不曾做出这么没有意义的事了。而这里明显的是,她再次转舵行向了“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的方向。这个对殴作为了契机,使得她将大河推下了崖壁。亚美的行动明显地脱离了效率性的宗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f1c8b03423c7bfce2c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f1c8b03423c7bfce2c1_r.jpg&&&/figure&&p&
然而,她的过度介入反而使得“命运”加速了。就仿佛“原天使”的过度放纵使得神慌了手脚一般,故事历程突然开始加速展开。她对着将大河救出的龙儿胡乱说道,“因为我不论如何还是喜欢着龙儿的啊”。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爱的告白。结果,第一话预告里的“命运”还是成为了现实。最终话里,仿佛嘲笑主人公们通过这25话长的反抗一般的,第一话被重演。最初读出的那段话再次被读出,而在成为两人相会的契机的教室清扫柜处两人实现了再会。一旦被定下来的“命运”简直就是无法改变的了。&/p&&p&
然而,这个问题已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是因为龙与虎里已经有了新的游戏在开始。对于他们来说改变“命运”也已然不再是目的。明知“命运”已被事先定下来的这个事实,仍然对其奋起反抗——成为了下面的目标。龙儿和大河,实乃梨和北村经历了一次“天使”的历史观=“后现代”后终于达成了这样的认识。通过龙儿和大河对互相的感情变得真诚,实乃梨向龙儿的心意告白,以及北村先众一步向堇的告白,新的游戏就开始了。相反的,“原天使”的亚美在经历了一次人类的历史观之后就成功地与大家出于了一个平台之上。虽说方向性各不相同,但是到达的目标却是殊途同归的。正因为此,亚美和实乃梨在最后的最后达成了共识,实现了相互理解。&/p&&p&
人是不能轻易承受住“命运”是被事先定下来的这种“后现代”式的认识的。所以就不得不定下单一的目的,并向着那个目的活着。然而,就算知道了“命运”,也能将它当做一次性的东西这么活下去的话会怎样呢。可以说没有比这更为强固的历史认识了吧。不用说,亚美最后获得的东西,正是这种认识。她对龙儿在最终话里说出了如下一番话。&/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e735bb5d3dd3bd69e016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e735bb5d3dd3bd69e016_r.jpg&&&/figure&&blockquote&你说过我还是小孩吧?我很讨厌装作大人的自己,又着急着想让大家接受自己。然而看到大河的时候让我认识到了。就算只有一个人能够理解我,也一定没问题的吧?就算这不是恋爱。&/blockquote&&p&
在效率性的游戏里作为“meta-player”行动的她,终于在这个新的“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的游戏中成为了“player”。就在与此同时,事先预定好的“命运”也一定会成为“很温柔,很甜蜜”的东西吧。为了获得这个认识,就必须体验一次“原天使”的存在。而这是极为困难的。&/p&&br&&p&
然而总有一天会有人把它找出来。那仅有的一个必定能找到它的人肯定能把它给找出来。就是这样定好了的。&/p&&br&&p&
郭文放&/p&&p&
日本东京&/p&&br&本文出自:&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donghuakaocha& class=&internal&&动画考察 - 知乎专栏&/a&&br&【专栏已于开启赞赏,您的赞赏将直接帮助丰富和提升对动画的考察】
值龙与虎导演长井龙雪,脚本,角色设定田中将贺组合的超和平busters的新作电影心が叫びたがっているんだ公开和那朵花真人版即将播出之际,把专栏文转过来,望笑纳。
&p&2016年就要过去了,这又是忙碌的一年。忙碌意味着闲暇少,闲暇少意味着读书的时间更少。好在这一年我的电子书阅读比重大幅增加,才勉强维持住阅读量。我对实体书和电子版没什么特别的执著,阅读的是内容本身,不是载体,怎么方便怎么看。倘若是在雪夜家中,适逢断网,不妨斜倚桌炉,捧一本书闲翻几页;若在长途旅行想打发时间,还是带个kindle装个十几本书更加便利,总比扛着一摞实体书省力气。读书嘛,挑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和习惯就是,不必执念于特定形式,不然施主就着相了。&/p&&p&这十本书,有新有旧,并不全是2016年出版的新书。入选的标准只有一个:我在2016年读完印象深刻,且购入实体书搁在书架之上,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p&&p&1《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6a0cf522_b.jpg& data-rawwidth=&263& data-rawheight=&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3&&&/figure&&br&&p&2016年我完成了一个持续了近三年的夙愿,将徽州万历年间的丝绢案始末整理成《显微镜下的大明》一文,承蒙和菜头和老罗(振宇)青睐,得以获得大众关注。在整理此案期间,我开始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徽州的民风有两个特点:一是健讼,喜欢打官司,二是仓鼠症,喜欢囤积各类文书。于是当地保存下来大量明、清两代档案资料,许多民间事件的记录十分详尽,成为研究者的宝库——丝绢案,仅仅只是其中一件而已。&/p&&p&我很想对这些事情做一下深入了解,可是限于精力和才学,不可能去翻阅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只好偷个懒,直接去读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p&&p&这一本书,是徽州文书研究里视野比较高的。&/p&&p&此书是日本学者中岛乐章所撰,他以大量的徽州诉讼文件为基础,重现了明代乡村的政治生态群落。谁把持着舆论,谁控制着公权力,谁能借势中央,谁能忽悠群众,宗族如何介入司法,朝廷对这种毛细血管末端的纠纷持什么态度,利益集团之间如何博弈,秩序和潜规则如何运行,在一件件真实的诉讼案剖析中,徽州乃至明代乡村的社会运作方式逐渐浮现出来。&/p&&p&想读懂一个朝代,光看高层那伙人的纷争是不够的,还得了解底层地方的运转奥妙。想真正了解大明,这本书是一把入门的好钥匙。&/p&&p&顺便一提,这是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其中的一本,同系列还有几本值得推荐。比如《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 : 中古契约研究》、《欧几里得在中国 : 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都很有好看,不过这里不赘述了。&/p&&p&2《巨人的陨落》&/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ca5b73a4b0e2d58da1e6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br&&p&这本书是我在日本旅游期间,一边跟着老婆逛街一边捧着kindle看完的。从书的厚度,你们应该能估到我在商场里行走的长度——不过这个不是重点。&/p&&p&虽然读客把这本书吹捧得有点过,但不能因人废言,这本书本身还是挺好的,只是没那么好罢了。&br&&/p&&p&《巨人的陨落》是一部气势宏大的一战小说,一家英国矿工、一对英伦贵族兄妹、一个德国情报人员、一对俄国兄弟、一位美国官员构成了多个层次的交错视角,几条线齐头并进,彼此纠葛,展现出了整个波澜壮阔的一战欧陆战局。&br&&/p&&p&这部作品以小言大,见微知著,我们阅读的是几簇浪花的起伏,却能感受到大海的深邃与广博,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巨人的陨落》是一部属于上世纪的小说,它的写作风格和技法很古典,有着这个时代文艺作品很少具备的从容和沉稳。比如在开头,作者极其细致地描写威尔士矿工的儿子比利第一天上工的每一个细节,有条不紊,不厌其烦,像是在精心雕琢着一尊雕像。&br&&/p&&p&我喜欢比利和格里高里这两条人物线,以及菲茨与沃尔特在战场相遇的段落。茉黛和艾瑟尔我也很喜欢,她们前期光彩照人,只是后期这些姑娘被爱情与落魄遭遇磨去了自我的光芒,泯于众人,回归了传统角色,实在可惜——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她们本该有更符合她们追求的结局。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强烈建议再去读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两者创作理念、现实主义手法与风格都很相似,题材更是有连贯性:《巨人》结束于一战后,《战争》开始于二战。&br&&/p&&p&如果说有什么不满足的话,《巨人》有点过于偏重描绘单独个人的际遇,略微欠缺对大时局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我们看到无数角色在时代大潮中起起落落,作者却不怎么提及这场大潮从何而来,又奔向何方。所以这本书很好看,只是没那么完美罢了。这一点,《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做得可真是太绝了,不光让主角时刻发表议论,甚至还虚构了一部德国将军的回忆录,让读者悬起历史之眼,俯瞰着时光的洪流。&br&&/p&&p&最后截一下《巨人》作者在篇末关于历史小说虚实之间的看法,这其实就是“历史可能性”的表述,我完全赞同每一个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f6fbcf1a945c7a39b50125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f6fbcf1a945c7a39b5012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fd0fb6bd156ae156a03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fd0fb6bd156ae156a03_r.jpg&&&/figure&&br&&p&3《中国古舆服论丛》&/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a8b39a49aaac550daa42eeadd02fc2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a8b39a49aaac550daa42eeadd02fc2c_r.jpg&&&/figure&&p&作者孙机,他的大名不必多说,另外一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p&&p&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本书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讲舆乘,也就是中国古代马车的种种细节,车制如何,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系驾的几种方式,马具马饰有什么特点,甚至还有关于木牛流马的考据。看完这些篇长短不一的论文,很有冲动想写一个古代版的《速度与激情》。&br&&/p&&p&第二部分则是讲古代服饰、冠、妆。不过孙老师的重点明显放在了直男身上,谈得比较多的话题,比如幞头的产生与演变,比如汉代军服的标识,比如革带如何系扎,对女性服装妆容讲的相对少一点——不过这没关系,可以和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对照着看。&br&&/p&&p&对于有志从事历史小说创作的朋友们,这本书不可不看,它能提供给我们大量古代生活细节。历史小说如何写出历史感?不在宏大场景和华丽辞藻,而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中。&/p&&p&4《秦汉名物从考》&/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4a1b554ca2d5bd997ec2c8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4a1b554ca2d5bd997ec2c80_r.jpg&&&/figure&&p&这本书,对历史小说写作同样是极好的参考书目。它涵盖范围很广泛,从蔬菜到美酒,从连弩到浮桥,每一类都针对几种特定名物进行解释。更难得是,它不只是简单的名物罗列和解释,还有详尽考证。每一个条目,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考据小文,包括征引文献与推理过程,这比单纯解释更有价值。我可以顺藤摸瓜,从文献里挖掘出更多想了解的资料。&/p&&p&作者是王子今,也是一位大家。他的另外一本书《秦汉交通考古》,内容也相当丰富。&br&&/p&&p&每次在阅读这些资料时,我都对这些学者怀有深深的敬意。这种基础性的研究工作非常琐碎,极耗精力,成果又不像那些高大上的项目能获得广泛关注。可他们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方便我们这些后人撷取利用。&/p&&p&5《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95f587f37daa3f6f1a3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br&&p&直接引用一段周振鹤先生的序言吧。&/p&&p&&i&“李碧妍的《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是作者多年来独立思考唐朝藩镇问题的心得总结。此书集中讨论了8世纪中期至9世纪初唐代的地方政治问题……有别于以往的一些藩镇研究,本书作者的着力点在于将一系列被以往研究所忽略的藩镇事件,还原到一个具体的政治社会场景之中;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界限内,去对与藩镇有关的各种地方政治事件进行阐释,以此来为读者展现一个富有生机,且呈现出多棱面的藩镇群体……&/i&&/p&&p&&i&作者对历史细节有着特殊的敏感,并且也乐于在追索历史细节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自己在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因此阅读本书似乎有着面对推理小说的感觉。当然,作者的目的并非单纯地纠结于个别的历史细节,或只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有兴味的解读。本书作者的目标,显然是希望通过藩镇这一视角,去思考藩镇所处的时代的整体结构与发展方向……换言之,作者对藩镇个案的微观考察,希望最终导出的是对一个宏观时代的把握。&/i&”&/p&&p&诚如周先生所说,这本史论读起来有一种推理小说的感觉。(尤其是对我这种外行人来说)比如说吧,针对“张巡守睢阳”这个著名历史事件,作者别具慧眼地把它放在更大的视角里去看待,抽丝剥茧,从河南节度使这条线追查下去,发现河南局势与朝廷内斗相关,进一步引申到玄宗与肃宗的斗争,与朔方军的合作与分化等等。张巡守睢阳,只是这一系列高层斗争延伸到基层的一个悲剧——如果要把睢阳之守写成小说的话,从这个角度切入,一定会让读者耳目一新。&br&&/p&&p&再比如说,作者在写神策军时,一度苦于无从下手。她自叙说:“&i&我实在没办法,百无聊赖地在地图上拿《通鉴》里的那条元载和鱼朝恩争夺神策军镇的史料来标记,这是有关中晚唐神策军镇的一条重要资料,之前的学者都用过,这条史料里出现了将近10个神策军镇的名字。真是不画不知道,一画突然问题就出来了,我突然发现神策军的几个据点都集中在西面的凤翔一镇里,而且分成三排排列,我当时立即就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了。其实也很明显,这三条平行线就是三条交通路线,这些神策军镇的分布全部在交通枢纽上。&/i&” ——作者遂抖擞精神,以此入手,从神策军的空间变化,考察了异族威胁和唐廷应对变化的情况。这是把开脑洞的技术,应用到了学术中去。&/p&&p&对于这些研究在学术上有多大的价值,我没资格评价,但我能从这些细致的考察和推理中,感觉到一种隐藏在文字下的汹涌动力。这动力充满戏剧性,是写作的绝好素材。&/p&&p&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读历史论文的原因:它们能从耳熟能详的资料里开出别样的脑洞,这脑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详实的材料和严谨的方法论支撑,显得格外真实。&/p&&p&开脑洞也要遵守基本法啊。&/p&&p&6《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fbc9b346aa634dc2ba329_b.jp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figure&&br&&p&作为一个成绩不太好的文科生,我喜欢看那种深入浅出讲明道理的科普文字。所以当初选择看这本书时,我身心很愉悦:生物进化?十大发明?四十亿年?光听这个修辞就很让人神往。我的预期是看到一些类似“生命在被闪电击中的原始汤里悄然孕育、“恐龙毁灭于一次小行星冲撞”之类既浅显又富戏剧性又容易理解的观点。&/p&&p&然后我翻开书,在第一章就看哭了。&br&&/p&&p&作者饶有兴趣地探讨,在早期地球环境中,各种无机物如何在深海的热液喷口通过一系列反应,构成有机物,进而诞生最初的生命。尽管他很努力地让描述通俗化,可里面层出不穷的拗口名词和复杂化学机制,还是把我直接看懵了。&/p&&p&这本书不是那么好懂。不过我有一个毛病,只要开读一本书,非得读完一遍才成,不然心里总觉得一件事没做完。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读,碰到不懂的名词或概念,就赶紧搜索一下,实在不能理解,就当成”糖果“来看待——这是我当年读英文原版《哈利波特》掌握的诀窍,忽略掉所有零食、糖果和食物单词,不去深究它们的意思,阅读速度会大幅提高。&/p&&p&不过当我深入读进去之后,慢慢体会到了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作者把生命演化娓娓道来,仿佛带着读者亲身经历了一遍生命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如果说之前是“知其然”,那么现在就是无限接近“知其所以然”。都知道原始汤诞生了生命,但诞生的详细过程是怎样?都知道天择作用,但具体到物理和化学层面的运转机制如何运作?书里都有详尽的阐释。&/p&&p&说实话,很多段落我很多都没看懂,不过不影响感受其中蕴藏的魅力。有些观点,甚至让人觉得妙趣横生,比如作者谈到眼睛的起源,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藻类执行光合作用的感光点,这几乎有让人写一部科幻小说的冲动。&/p&&p&这个所谓的“十大发明”,其实是十个一直存在争议的根本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却没有铁口直断,不轻易下结论,只是告诉我们这个方向也许更符合逻辑和科学,这是个很负责任的科学态度。&/p&&p&简单来说,这是本很难读懂的书。它就像一座包装精美的机械钟,平时只看钟面也够用了,但如果你拆开内壳,看到无数齿轮和擒纵机构哗哗转动时,哪怕你不懂原理,同样也是感受到那种运转的美感。&/p&&p&7《最后的耍猴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9dfff2f699aea47b753d54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9dfff2f699aea47b753d54_r.jpg&&&/figure&&br&&p&这本书是2015年出版的,我最早是在《读库》看到。是我读过的非虚构作品里,最喜欢的一个选题。&/p&&p&这个世界,其实是分为很多层次。尽管所有人共享同一片物理时空,可不同层次之间,几乎视而不见,如同不存在一般。前一阵,我跟朋友说起这个话题,朋友不信,说哪有那么夸张?我打开他朋友圈,随便找到一个街头照片,指着他身后的路面清洁工和路过的三蹦子:“你看,他们一直在你身边走来走去,你每天都看到,可能还会有点互动。可你会迅速忘记,不会留意。他们的人生,无论快乐还是苦恼,都和你没有交集,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 &/p&&p&大部分人对耍猴的概念,就是路过街头时的惊鸿一瞥,最多是驻足停留片刻,扔下点钱就走了。耍猴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并不感兴趣。不过这种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一无所知。&/p&&p&现在一位摄影师决定站出来,试图突破这一个知见的藩篱。&/p&&p&作者把视角搁放在“耍猴”这么一个行将消亡的古老行当,深入其中,一路跟拍、记录、与耍猴人交谈,甚至还一起扒火车……为的是能揭示出耍猴人真正的生活状态。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从事这个行当?和猴子之间是怎么一种相处关系?如何走南闯北?怎么开场表演?平时拜什么神?经济账怎么算?巨细靡遗。这些看似流水账似的记录,能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重量。&/p&&p&我很喜欢的是这本书的文字,质朴冷静,没什么刻意修饰过的辞藻,镜头感超强,就像是一台跟拍的摄像机,默不作声地把那些耍猴人的一切收录在画面里。大概正如作者在序言里的标题那样说,《我关心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p&&p&8《茶馆之殇》&/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7054ebaa80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figure&&p&秋原是我的朋友,他在业余时间一直浸淫在近代中国的生活史考据中。此前他的《清代旅蒙商述略》已十分惊艳,把整个清代在蒙古地区的商业活动考据得无比细腻,成功地还原了当时旅蒙商团的各种行商路线、历史沿革、行业规矩以及生活细节,抠得相当之细,而且文字流畅,解说清楚,读起来毫不费力。&/p&&p&这本《茶馆之殇》是他的第二个选题,同样以“细抠”为特色。内容顾名思义,讲的就是“茶馆”本身。从茶馆的兴衰时间、茶馆的业务范围,到围绕着茶馆而展开的江湖潜规则,还有层出不穷的各种讲究、切口、黑话等,书里都说得很透。说是茶馆,其实写出了一个小社会的市井百态——颇有连阔如《江湖丛谈》的风采,作者还连带着把相声源流也做了一番梳理。&br&&/p&&p&我在阅读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简直浑身都是戏。每一个揭示出来的茶馆小细节,感觉都可以做成一个桥段。凡有志于这一时代的作者和编剧,这本书不可不读,能给你的作品提供许多绝佳素材,让时代味道更加浓厚。&br&&/p&&p&9《李天飞大话西游记》&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56f0b5a0df6ec4a98bb2c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br&&p&这年头解读四大名著的书层出不穷,不过作者们多是从文本出发,穷搜勾连,试图从字里行间挖出细微矛盾之处,强加解释,构建起另外一个故事或理论。这样的解读法很有意思,看完让人脑洞大开,可是有一点,不能当真。把那些解读分析当成文艺作品来看待就够了,倘若真觉得暗藏微言大义,就背离真实太远了。&/p&&p&李天飞老师的这本《西游记》解读,却是个例外。不夸张地说,是如今市面上诸家解读西游最好的一本。&/p&&p&原因无他,因为这本《大话西游记》并无大话。它并不醉心于挖出什么新的阴谋论,而是从版本、民俗、博物、宗教等角度进行严谨的考据,不做惊人之语。&/p&&p&李老师手里的资料极丰,所以格外显得详实可信。像他谈到哮天犬,祭出东汉崖墓壁画,把传统文化里狗与猴子的关系分剖得清清楚楚。再比如谈到金箍棒,用大量出土文物来论证其与船具之间的微妙传承,令人耳目一新,又特别信服;讲到四大部洲的名字,直接亮出一大堆古籍影印、碑拓图本,证明《西游记》其实是写了错别字。等等等等,诸如此类。&/p&&p&这本书的指导思想很简单:《西游记》一书写了几百年,几十个故事版本彼此融合,无数个作者参与编撰,统合成一本书后,必然存在前后矛盾之处。正如李老师自己所说:”“今天看到的《西游记》本来就是一块浇了很多层奶油的蛋糕,搁了几百年已经化成一摊糊涂……就是要用抽丝剥茧的方法,把这些层化掉的奶油,重新分出层来,把叠加在西游记里的这些层次,一个一个地择出来。还给大家一部清晰透彻的《西游记》。&/p&&p&版本学是分析名著的一柄利器。许多古典名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民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说过程。仔细考察各个时期版本的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故事如何随着社会发展而进化。很多让我们闻之一惊的所谓“秘辛”,其实从版本源流这个角度来看,不过是传抄过程中的一些误会与融合罢了。&/p&&p&对我来说,这本书有魅力之处,不只是揭示西游记本身,还在于研究古典名著的方法论。看完此书,学着作者的思路再去审视其他作品,便比从前清晰多了。&/p&&p&10《东南亚的贸易时代:》&/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1bc97edcc6faf44266a4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1bc97edcc6faf44266a4_r.jpg&&&/figure&&p&商务印书馆这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封面风格,已经让我形成条件反射,一看就心生凛然,同时开始犯困。尤其是这本书,光看名字就觉得索然无味。我无数次在各地书店的书架上看到它,目光从未做过片刻停留,也没有丝毫把它拿出来翻阅的年头。&/p&&p&直到今年一次机缘巧合,我勉为其难地翻开它,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多么好玩的一本书。我原来以为里面会充斥着一大堆繁琐的贸易数字和经济分析,结果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在讲东南亚的民生民俗和背后的文化解读,与弗雷泽的《金枝》有点类似。且不说学术上的意义,单用来打发时间,也足够有趣了。&br&&/p&&p&比如里面提到暹罗的水下神判:如果两人起了争执,就同时把头浸泡在河水里,谁先憋不住气抬起头,谁就是理亏的一方。作者还做了解释,理亏之人必然心虚,心虚必然气短,所以这种审判方式也有一定心理学的道理。&br&&/p&&p&再比如,暹罗当地还流行一种斗兽形式,用大象和老虎搏斗。但主人会刻意给大象披挂盔甲,把老虎爪子拔掉,让前者占尽优势。因为在当地,认为大象代表王室,老虎代表了外国人,这折射了东南亚人对外来者的微妙心态云云……&br&&/p&&p&但这并非只是一本猎奇的书。&br&&/p&&p&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它注定像地中海一样,从周围吸纳各种基因进来,形成复杂多元的文化群落。而支离破碎的岛屿特点和季风条件,构成许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如同一个个模拟小沙盘。借助作者的旁征博引,我们从中,能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基因和政体的演化、碰撞、消失以及整个过程的脉络。&br&&/p&&p&比如说,作者曾注意到,在当时,东南亚女性的地位比周边地区都要高,几乎与男子平起平坐。这并非是他们具有平权意识,而是因为女性在商贸活动的介入程度很高,经济地位和独立性与男子不分轩轾,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在该地区最积极参与日益扩大的贸易的国家都由女性来统治”。但很可惜的是,随着外来宗教与文化的强势入侵,这个特点在17世纪后逐渐消失。&br&&/p&&p&所以,对于喜欢观察人文形态演化的人来说,15到17世纪的东南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缸,这两册书,则是一位称职的解说向导。&br&&/p&&p&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有书可读,即是快乐。&/p&
2016年就要过去了,这又是忙碌的一年。忙碌意味着闲暇少,闲暇少意味着读书的时间更少。好在这一年我的电子书阅读比重大幅增加,才勉强维持住阅读量。我对实体书和电子版没什么特别的执著,阅读的是内容本身,不是载体,怎么方便怎么看。倘若是在雪夜家中,…
步骤: &br&&ol&&li&找一篇好的综述,比如Current Opinion系列上的就都不错。找的方法是搜索关键词,限定为review。方法二是从手头的书/别人的文章reference里面找最靠谱的那篇,然后再从这篇的reference里面找,不出两三跳总可以追到一篇高手的综述的。&/li&&li&找出你的话题相关的参考文献读。如果是Current Opinion系列,作者加点推荐的那些最好看看。&/li&&li&当你觉得你&b&了解了整个问题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b&时,整理出你的综述大纲。&/li&&li&在大纲上补充具体事例,哪个例子没有相关参考文献就去查出来加上。&/li&&/ol&Tips: &br&&ol&&li&看英文文献。&/li&&li&看高水平的英文文献。筛选很容易,让搜索引擎(scopus之类)给你按照引用次数排个序。或者限定某一级别的杂志。&/li&&li&不要抓来一篇综述翻译,而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发展过程。&/li&&li&举例时不要引综述,而要引发表这个工作的第一篇文章。万不得已才引综述。&/li&&li&举例子空口无凭,一定要引用。&/li&&/ol&以上适用于学术类综述。虽然我猜你大约只是需要写个课程论文,但是我强烈建议以学术的态度来对待。
步骤: 找一篇好的综述,比如Current Opinion系列上的就都不错。找的方法是搜索关键词,限定为review。方法二是从手头的书/别人的文章reference里面找最靠谱的那篇,然后再从这篇的reference里面找,不出两三跳总可以追到一篇高手的综述的。找出你的话题相…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69cad1b140b2b577d04d551ddc28bc3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69cad1b140b2b577d04d551ddc28bc3_r.jpg&&&/figure&Mac 电脑上录屏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的轻量级产品,比如 Pinapps 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的 LICEcap、Recordit 等都很不错。不过我今天还想再给大家推荐一款同样简单好用的 GIF 录屏工具 - Kap。&p&启动后 Kap 会常驻在系统状态栏上,打开面板后看到一个红色的框选 icon。点击它就可以在屏幕上进行录制区域的框选。&br&&/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4e86dac6db12beeedfafd_b.jpg&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4e86dac6db12beeedfafd_r.jpg&&&/figure&框定的区域会用虚线标识出来,如果想要调整录制区域可以使用鼠标进行拖拽、拉伸来调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926be62adcca735aba069_b.jpg& data-rawwidth=&875&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926be62adcca735aba069_r.jpg&&&/figure&&/p&&p&如果想要预设好 GIF 的长宽尺寸,我们可以点击面板上的设置按钮将面板展开。在这里我们可以对长宽比、默认尺寸进行设置。比如我想要录制 GIF 放到公众号文章中,提前设定好尺寸省去后期调整。&/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9c806d4ba9af49c4a8a32bd6c1670e9_b.jpg&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9c806d4ba9af49c4a8a32bd6c1670e9_r.jpg&&&/figure&&p&调整好区域后,点击面板上的红色按钮就可以进行录制了。录制好再次点击系统菜单栏上的 icon 就可以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0bf0089c62_b.jpg& data-rawwidth=&884&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0bf0089c62_r.jpg&&&/figure&完成后 Kap 会自动调取刚才的录屏进行回放,我们可以对动画的帧数进行设置,应用只提供了15和30两个选项,比 LICEcap 的自定义还是要稍弱一些。&/p&&p&这里还可以对 GIF 图的尺寸按照设定的长宽比进行缩放,完成后点击 Save 就可以生成 GIF 进行使用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6d06c393d820a347ecbdd7e8bf066d5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6d06c393d820a347ecbdd7e8bf066d5_r.jpg&&&/figure&&/p&&p&相比较而言 Kap 算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而且还算好用的 GIF 录屏工具,日常普通的使用完全可以胜任。但如果你需要对动画帧数细节的调整,LICEcap 依旧是更好的选择,只不过易用性和颜值上差了不少。&/p&&p&Kap 是一款开源产品,所以它是免费的。想要试用的同学可以到下方地址进行下载:&/p&&blockquote&&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etkap.c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getkap.co/&/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lockquote&&p&----------------------------&/p&&br&&p&&strong&PinDesign 会员计划:&/strong&&/p&&p&最近在微信某个设计群里,有几位设计师在讨论原型设计工具到底应该是去 学 Frame、Principle 还是 Flinto,或者说是三个都应该去学。&/p&&p&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设计工具它只是工具,是用来将我们的设计思路表达出来的一个手段而已。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软件工具上其实有些偏离了一个设计师本应有的目标 - 做设计。&/p&&p&作为一个研究各类软件十多年的设计师,我想在本期周刊「设计师真的需要学会所有设计工具吗」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我对设计工具的一些想法。&/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ap.koudaitong.com/v2/showcase/promocode/fetch%3Falias%3Dhc4o9h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wap.koudaitong.com/v2/s&/span&&span class=&invisible&&howcase/promocode/fetch?alias=hc4o9h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本文谢绝一切形式转载&/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3d1770f7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
Mac 电脑上录屏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的轻量级产品,比如 Pinapps 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的 LICEcap、Recordit 等都很不错。不过我今天还想再给大家推荐一款同样简单好用的 GIF 录屏工具 - Kap。启动后 Kap 会常驻在系统状态栏上,打开面板后…
&p&======================更新======================&/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xMDg0OTUx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bb3a4faa86a913d4f412a7029ebc4631%26chksm%3Dbfb7de83f4c090e03b3ff044c679ff071e029e%26mpshare%3D1%26scene%3D23%26srcid%3D1018KnyE6UazwP2hrnc39Y0x%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立杰老师的最新进展:姚班本科生FOCS宣讲论文&/a&&/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025e46f7ef6a99eb6ae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7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025e46f7ef6a99eb6ae4_r.jpg&&&/figure&&p&&br&&/p&&p&======================原回答分割线======================&/p&&blockquote&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传习录》&/blockquote&&p&&br&&/p&&p&先来看看答辩会上陈立杰的表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cbf94b9abf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cbf94b9abfc_r.jpg&&&/figure&&p&&br&&/p&&blockquote&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在紫操漫步,思考:我是谁,我要干什么&br&完成了这篇论文后,我的兴趣被完全点燃了,我想:“对,我是陈立杰,我要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br&在大三的时候,我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就(台下再次躁动)。...&br&(一个教授2002年提出了的open problem一直没有解决,教授手下的三个博士生研究了一年也没有解决)我非常感兴趣,在那两个星期里面,我苦苦思索,但是,却一直没有进展。直到有一天,我在波士顿的街头漫步,突然看到天空中飞过一群白鸽,他们以不同的方向飞过天空,我突然灵光一闪,想到,对呀,为什么我不使用新的方法呢,于是我立马冲回了我的住处,思考了一个礼拜,解决了这个问题。谢谢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教授非常激动,他亲自写了一篇博文,祝贺我(此时PPT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滑稽的箭头)。&br&(被问到说你对p=np问题很感兴趣,他激动得情不自禁地打断老师的提问)对,是这样的。(被目前有没有什么想法,陈立杰先介绍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由来已久)我现在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可能确实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但我相信,随着我知识的拓展,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够看到这个问题的解决。&br&(被问你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吗)嗯???什么???哦,对,体育锻炼,我经常,我是这样子的,在刚刚的视频里面就有展示我在健身房健身,我每周会去健身房三次。对。&br&(在被问到计算机伦理的问题时,表现得太机智了,主动讨论了应不应该把机器人当做人类)我现在的想法是,我觉得机器人如果说他一旦有智慧的话,应该被当做人类来对待,因为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是灵魂,而不是看我们是由碳基组成还是由...由那个...金属元素组成。&/blockquote&&p&陈立杰的答辩给我留下来太深的印象,以至于我在打下这些字的时候,脑子里还总是不自觉地脑补出陈老师那个嗲嗲的萌萌的声音。&/p&&p&&br&&/p&&p&对大部分人来说,一件事情的结果被轻描淡写甚至略带轻佻地叙述的时候,过往那么多的困境中的挣扎、长夜里的无眠,实不足为外人道。但是对于清华特奖的天才们来说,可能反而是那份对科学的纯粹和热爱才“不足为外人道”。&/p&&p&&br&&/p&&p&偶像的作用大概不在于给你划出一个待超越的高度,而是有时候更像是那种,让你突然间明白【生活原来可以这么过】,然后刹那间一切豁然开朗。你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当下那些烦恼是有多幼稚,而自己是有多懒散,然后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动力鼓舞着继续奋斗。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大概是在精神上帮你超越了上一秒那个被局限着的自己。现在不是很流行一个词叫“格局”嘛。&/p&&p&&br&&/p&&p&最后我还是想说&/p&&blockquote&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blockquote&&p&愿你我共勉&/p&
======================更新====================== ======================原回答分割线======================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
随便说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房租很贵,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牵头中介才能租到房子,如果要自己联系房东,一来阿姆的房子太抢手,导致租金不比学校牵头的中介占优势,二来许多阿姆的私人房并不是那样正规,地址无法用来在市政厅注册。&br&&br&阿姆斯特丹的学生一般通过Duwo, Dekey两家比较大的中介。房型从目前为止知道的信息来说,有两人一室的,或有两人共用厨卫,或整层楼共用的厨卫,一般地理位置在市中心,房型稍久,离学校近,房租也相对不高。也有两个人一整套屋子,一人一间,共用厨卫和客厅,房租稍贵。还有就是一人一间,厨卫单独,但是没有房间之隔,没有客厅,房租也是最贵的,但是荷兰规定如此单独宿舍可以申请房补,算下来倒也和前一类型所差不多。说说价钱吧,图中的单人房,月租金479.88欧元,包水电网。另外申请到了每个月122欧的租房补贴。合计357.88欧元。&br&&br&好吧,有人要求上图,我这儿只有我自己的单人房的图,将就将就看吧。到宿舍第一天。&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e4a90cc8fdadbb6c1167749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e4a90cc8fdadbb6c1167749_r.jpg&&&/figure&
随便说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房租很贵,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牵头中介才能租到房子,如果要自己联系房东,一来阿姆的房子太抢手,导致租金不比学校牵头的中介占优势,二来许多阿姆的私人房并不是那样正规,地址无法用来在市政厅注册。 阿姆斯特丹的学…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01a08f2286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01a08f2286_r.jpg&&&/figure&&p&  最近我开了两个Live,主题是“当你关心的人患有抑郁症时,到底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其中我讲到与他人相处时,共情(Empathy)的重要性。这里上传一篇前些时候写的文章,细说一下什么是共情。&/p&&br&&br&&p&在话题开始之前,我们先看这么几组场景:&/p&&p&场景一:&/p&&p&有一个乞丐衣衫褴褛跪在路边乞讨,边磕头边撕心裂肺的喊着什么。你刚好路过,用眼睛上下扫了一圈,从钱包里拿出零钱放进钵里,匆忙离去。&/p&&br&&br&&p&场景二:&/p&&p&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跟朋友吐槽自己公司,说工资总是晚发,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最近公司搞活动,已经连续加班到早上三四点。朋友心疼地说道,那也太惨了,要不咱换个轻松点的活吧。女孩有点愕然,说,我没想过换工作啊。&/p&&br&&br&&p&场景三:&/p&&p&大学生李某酷爱网游,经常晚上到校外的网吧通宵,成绩下滑很快,精神也不太好;他内心很是苦恼,却难以控制。好友陈某也曾经是网吧少年,感受过这种明知道不好,却不能自拔的痛苦,所以很为李某着急。为帮助李某摆脱现状,陈某每天在李某耳边提醒,却反而让李某觉得生气甚至反感。&/p&&br&&br&&p&您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中体现的心理行为,分别对应下列词语中的哪一个?&/p&&p&Sympathy同情;Empathy共情;Pity怜悯;Compassion悲悯&/p&&br&&br&&p&现在您尽可以保留您的结果往下看。&br&&/p&&br&&br&&p&  场景一中的好心人表现出的心理是Pity(怜悯)。在对待乞丐的态度上,我们觉得他很可怜、处境堪忧。在我们施舍的同时,内心可能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我可不能沦落到这个地步。有的父母带着孩子看到乞丐,也许不自觉的就会教训上: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像他那样!&/p&&p&怜悯是对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时常带有一种优越感,怜悯者很难把自己和被怜悯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p&&br&&br&&p&  场景二中的朋友表现出的心理是Sympathy(同情)。女孩抱怨时,朋友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女孩太辛苦了,因而提出换份工作的建议。但实际上,女孩抱怨只是为了倾吐情绪,并没有想过要换工作,因而对于朋友主观的建议表示愕然。&/p&&p&同情是对他人表达真切的关心,希望别人能够好的心理。但同情者往往习惯于从自我主观意识出发,以自我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待他人的问题。当双方看事物的角度差异较大时,被同情者往往很难感到共鸣,甚至觉得“你们都不理解我”。&/p&&br&&br&&p&  场景三中陈某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是Compassion(悲悯)。陈某曾经也痴迷游戏而影响生活,能够感受到李某的烦恼和痛苦,于是想要帮助李某摆脱困境。但是在帮助李某摆脱网瘾的过程中,陈某采取的行动却反而引起了李某的反感。&/p&&p&Compassion是在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之下,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帮助他人从不良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有人把Compassion翻译为怜悯,有人翻译为关爱,我觉得中文的“悲悯”更合适,这更能体现Compassion的“圣母心态”(不带任何褒贬义)。但悲悯者行动的个人主观性过强,也极易造成被帮助者的困扰。&/p&&br&&br&&p&  然而生活中似乎还有一些人,对他人的情绪可以感同身受,但又不失客观,提出建议、指点时也很注意界限,与他们交谈总能如沐春风。英文中,这种能力被称为Empathy,中文翻译成共情。&/p&&br&&br&&p&---------------------------------------------------------------------------------------------------------------------------&/p&&br&&br&&p&&b&什么是共情?&/b&&/p&&p&  可能由于是新译入的词汇,“共情”听上去颇有些怪异,我们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其实Empathy在英语中的出现也比较晚,它的原型是德语中Einfühlung (而这个德语单词的前身则是希腊语中的empatheia),1909年时由一个名叫Tichener的德裔心理学家从自己母语中引入。和中文里面似乎仍显拗口的“共情”不同,Empathy早已经是英文中广泛使用的常见词汇。&/p&&br&&p&剑桥英语词典对Empathy(共情)的定义是: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所以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TA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p&&br&&br&&p&&u&第一层:分辨他人情绪&/u&&/p&&p&  分辨他人情绪指的是觉察并且判别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看似不难,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p&&p& 譬如说,自闭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患者由于脑功能异常,很难理解和感知社会性线索,因而阅读他人情感无比困难。&/p&&p& 而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也可能存在分辨他人情绪障碍的情况。譬如,生长在严肃刻板家庭的孩子,家人之间很少相互传达感情、表达关心,这类儿童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情感交流、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p&&p&&i&换句话说,分辨他人情绪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习得,并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i&。因而,童年阶段父母应该积极在孩子面前表达情感,为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这有助于孩子模仿学习情感交流,提高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从而建立更好的情绪认知和理解。孩子成年后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更易共情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p&&br&&p&  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共情和怜悯的不同。怜悯者可怜他人不幸,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甚至不用去费心分辨对方的情绪感受。场景一中,乞丐虽然能获得不少施舍,但几乎没有人会去问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今天过得是否开心。&/p&&p&而共情是建立在对等的心态上,富人可以与穷人共情,男性可以与女性共情,成人可以与幼儿共情。&/p&&br&&br&&p&&u&第二层:进入他人的情境,感受他人情绪&/u&&/p&&p&  在分辨他人情绪之外,共情者需要抛开自己的内部参考体系,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里,揣测对方的感受。&/p&&p&之所以说是揣测,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因而,即便处在完全一样的情境下,我们也不可能获得与他人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的心理感受。要知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评判。我们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努力去想象、猜测、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切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代入,无论双方经历多么的相似,我们都不是对方本人,猜测只能是猜测。一旦在代入中,轻易地将自己的观点、经历套用在他人身上,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对方造成不快甚至伤害。&/p&&p&譬如,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讨论求助时,传统中国式思维的父母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将主观意识、个人经验硬生生地推到孩子面前,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扰。再比如,场景二中女孩关于职场问题向朋友倒苦水,这时候如果她的朋友说一句“工作那么辛苦,工资还晚发,肯定很委屈吧”就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而反之冒然建议换个公司,则会引发女孩一连串的抱怨和其他问题。女孩的苦水无处可盛,甚至反倒容易因为朋友的不理解而更添苦恼。&/p&&p&  应该注意,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抱怨和求助,其实更多的只是希求对方理解自己此刻的感受和心情。当对方不理解,甚至强行给出建议时,让求助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无助。尤其是当求助对象在求助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时,例如父母、好友,希求理解的心情会更强烈,同时,不被理解后产生的无助也会加倍。&/p&&br&&br&&p&---------------------------------------------------------------------------------------------------------------------------&/p&&br&&br&&p&&b&如何区分共情?&/b&&br&&/p&&br&&br&&p&&u&Empathy& Sympathy&/u&&/p&&p&  常常会有人把共情和同情(Empathy& Sympathy)这两个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词语混为一谈。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共情是一种客观的情绪体验,既能与他人感同身受,又能对他人情绪进行客观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而同情则不要求对他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p&&p&比如,“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对父母这个角色的艰辛表示同情和理解,但这种同情并不能使我们在感情和思维角度层面上对父母的经历感到共鸣。当我们自己成为了父母,体会到做父母的种种不易,可以与父母的情感发生共鸣,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种同情才转化成了共情。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可以同情一只袋鼠,但不可能和袋鼠产生共情,因为我们没有做袋鼠的体验,没法用自己的经历来揣测袋鼠的喜怒哀乐。&/p&&p&在生活中,同情比共情更为常见的。比如,场景二提到的职场问题,恋爱人际关系问题,教育与亲子问题,都很容易获取他人的同情。然而,尽管我们可以极大的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切,却很少能真正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要达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勒比海扑克赌场心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