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0年中国淘汰国三柴油车淘汰时间表,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产业政策,与传统产业政策有哪些区别?

文章有更新通知您!
文章导航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1限制小排量车、汽车召回成效  [汽车之家 ]& 从2005年成立以来,汽车之家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十年间跨越式的变革,在这十年间,中国品牌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后来吞并海外汽车品牌,在之前的《中国品牌发展十年》中,相信大家都已有所了解。聊完了中国品牌十年发展中的那些事,再让我们聊聊汽车走入我们的生活后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何种变化,我们将通过这十年间国内与汽车相关的政策、消费者的购车及用车理念、汽车媒体的发展历程、汽车周边市场等几个方面,让大家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汽车生活十年的变化之大。注:由于汽车生活十年政策篇涉及内容较多,解读十年国内汽车相关政策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2005年至2009年国内颁布的各项汽车相关政策,下篇为2010年至2015年的政策解读。全国84个城市施行小排量车“禁令”  汽车生活十年的开篇,让我们先来聊聊与消费者购车及用车方面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2005年国内汽车销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从奇瑞QQ月销量过万台就不难看出寻常百姓对拥有一辆家用车的渴望。奇瑞汽车凭借QQ的傲人销量,在那一年正式进入了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可见政府对中国品牌的大力扶持。  然而像奇瑞QQ这样的低价小排量轿车在当时真就那么一帆风顺吗?别看小排量家用车是当时国内汽车市场上的主销车型,与政府积极扶持和消费者热情购买背道而驰的是,全国多地相继涌现出限制小排量车的相关政策。小排量家用车一时间处境极为尴尬。  小排量车被打入“冷宫”源于2005年珠海经济特区独立立法中《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即车身长度不足3.5米,发动机排量小于1.1升且达不到国III标准的机动车,不予上牌并禁止在特区道路上行驶。此规定一出,数家中国品牌旗下的小型家用车纷纷“中招”。  珠海的“禁小令”一出,全国84个城市相继颁布了针对小排量家用车的封杀令,然而像珠海这样禁止销售、禁止上牌和禁止上路的全面封杀小排量家用车的城市并不多见,如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对小排量车型上牌予以限制的同时,原有小排量车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通行,例如小排量车禁止在北京长安街沿线通行。  其实早在1998年开始,北京就禁止排量在1.0升以下的机动车在长安街主干道上通行,原因是1.0升小排量车多为国产微型车,其提速慢和起步经常容易熄火等问题使本就拥堵不堪的路况雪上加霜,珠海同样在1998年就开始对小排量车发出禁令。随着200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与2004年相比实现22%的增长,拥堵不堪的道路迫使政府不得不出台相关政策以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售价低廉的国产小排量车成为治理城市拥堵的牺牲品。外地人在京购车限制解禁  限制小排量车目的在于控制机动车保有量,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对于在一线城市漂泊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宁可开车堵在路上都不愿再排队挤公交、地铁,所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很多人的梦想,日,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就让许多北漂一族在京购车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外地人购车取消户籍限制可以说为冷清的北京车市注入了强心针,当时北京城市总人口为1492万人,其中外籍人员364余万人,在庞大的北漂一族中,业内人士推测约有30万人有购车需求。果不其然,随着外地人在京购车政策的放开,北京车市着实火了一把,截止2005年10月,北京新增机动车35万辆,严重拥堵的交通和油价的上涨并未浇灭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然而在取消非京籍人员购车限制前,很多人钻了制度的空子获取不正当利益,其中人称“最牛大妈”的王秀霞名下拥有上千个北京车牌,在实行非京籍人员汽车限购的时期,许多外地人纷纷前来租赁车牌,按当时出租一个车牌获利一万元计算,王秀霞累计的财富可能达千万元,可谓名副其实的“车牌大亨”。在北京,这种情况被人称为“背户”。汽车召回制度实施第一年初见成效  2004年3月,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自日起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一年后,究竟效果如何呢?截止2005年9月,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系统共收到消费者投诉2882起,其中涉及汽车制造商77家,涉及车型191种,汇集到的主要缺陷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制动、转向、悬架、空调、车内电器、车身和轮胎等。  2004年6月,一汽轿车召回38000辆马自达6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后的第一起汽车厂商主动召回的案例。日,保时捷汽车公司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递交召回报告。根据调查,日到日生产的保时捷911(993)部分敞篷车中,折叠车顶锁定马达的传动齿轮可能会出现裂纹。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将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折叠车顶有可能自行打开。为此,保时捷宣布在国内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中国涉及车辆仅有两台,这也是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颁布后召回规模最小的一次。  从召回效果来看,涉及产品缺陷的厂商均能按时完成召回计划,召回率均达到80%以上,消费者满意度94%以上,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使国内汽车企业与海外汽车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2004年法规执行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不仅海外汽车生产企业实施了汽车召回,中国品牌车企也开始有了产品召回的案例,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有力的保障。2国产车中文标识、交强险开征进口车关税下调,大排量进口车消费税上涨  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了100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其中进口整车的关税由2005年的30%降至28%。往年年初进口车价都会因关税下调而大幅下降,然而2006年初下调的2%进口车关税并未引起市场过多的反响,原因在于大排量车型在进口整车中占有较高比重,关税下调的同时,大排量进口车价格由于消费税的上涨而纷纷上扬。  为了鼓励小排量车并抑制大排量进口车的消费,大排量进口车消费税自日起上调,其中3.0升进口车消费税上调7%,4.0升以上进口车上调12%,然而此举并未有效抑制住大排量进口车的引进。业内人士称,以一辆100万元的大排量进口车为例,车价因消费税上涨近10万元,这洋的涨幅对于大排量进口车的潜在用户来说并不算多。同年7月1日,进口车关税进一步下探至25%,进口大排量车型售价也因此适当下调。国产车必须带有中文标识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众多海外品牌纷纷来华投资建厂。“国产”高档轿车迅速成为企、事业单位和私家车的热门之选,谈到合资品牌,很多消费者长此以往认为中方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组装厂,然而此时国人的品牌意识也逐渐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淡化中国汽车制造能力的观念将随着一部法规的颁布从此被纠正过来。  2006年2月,《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今后合资品牌车型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产地或生产企业名称的中文标示,否则此类车型将被禁止销售。同年5月1日起,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车型必须符合《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不按规定安装中文品牌标识的车型将不予登录《公告》。《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在突出中方制造能力、增加中方与外资方平等对话权的同时,也让国内汽车企业树立了品牌意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开始征收  消费者日常用车的费用中,保险在其中占有比重相当大,部分车主在投保时也会特意规避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险种,从而控制每年的投保费用。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赔偿成为交通事故处理中最容易出现纠纷的一面。  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首次提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日,国务院颁布《交强险条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从此被“交强险”代替,条例规定自日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正式实施。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人身(不包含被保险车辆和被保险人)伤亡、财产损失的,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其保费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主要影响交强险费率的因素取决于车辆的座位数。交强险的诞生使消费者在用车中再次增加了一项“额外费用”,但却使交通事故中的责任赔偿有了可行的保障。小排量车“禁令”解除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精神,北京市政府研究决定从日起,解除对1.0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的限制。全国各主要城市也相继对小排量车放宽政策,此举使此前备受零落的小排量汽车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解除“限小令”源于全球能源危机和持续高涨的燃油价格,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小排量汽车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面对全国各大城市严重的道路拥堵情况,小排量车解禁可谓雪上加霜,果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以营利性为目的的拼车属于违法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逐渐提高,交通拥堵现象也日趋严重,频繁上涨的油价又增加了人们用车的费用,一种起初流行于国外的拼车现象在国内逐渐升温。拼车又称顺风车,最早是顺路的同事之间相互搭车,乘车人象征性的支付一定费用,随着越来越多有车一族和不堪忍受公共交通过于拥挤的上班族接受这一新鲜的出行方式,拼车一时间成为当时流行的上下班出行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也给拼车这一当时流行的出行方式提供了平台,拼车对象从以前的熟人逐渐转变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拼车在给车主和乘车人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因拼车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也频频出现,各地涌现出因拼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更为拼车的安全性与合法性蒙上了一层阴影。各地开始重视并控制拼车现象的发生,部分城市相关运营部门表示,有偿拼车即为非法运营,然而相关法规的不健全也让拼车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3单双号限行、“双碰”标准实施北京实行单双号限行制度  面对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始终困扰着大都市的人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于日至5日召开,为了保证与会人员的出行便利及改善会晤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市交管局试行了临时单双号限行制度。  限行实施后的效果是喜人的,当时北京拥堵的环路和主要道路均畅通无阻,空气质量也处于良好级别。看来还北京市民一片蓝天还要得益于政府的各项会议,不过呼吸着较为纯净的空气和忍受出行带来的不便,市民们对两种结果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此次单双号限行的交通管控措施,为今后的尾号限行的实施进行了铺垫。407款车型公布真实油耗  随着汽油价格的不断飙升,油耗已经是消费者购车时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然而在选购车辆时,消费者对车辆的真实油耗时能通过销售人员的口述得知,其中水分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让消费者购车时对车辆油耗了解更加透明,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11月首次发布了汽车实际油耗数据,共有407款车型被列入其中。  以前厂家公布的理论油耗看似惊人的低,但这种油耗是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跑出来的,就是所谓的等速、无风和平直道路等“极端”环境下产生的油耗,试问消费者在日常用车中怎能有这样的行驶环境?实际测试中发现,和各汽车厂商公布的理论油耗相比,发改委公布的实际油耗要高出不少。此后,社会各界呼吁厂家在公布理论油耗的同时,增加实际油耗和综合油耗的呼声作为消费者购车参考的重要性。全国统一执行汽车碰撞标准  购车门槛的逐渐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过上了有车一族的生活,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交通事故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廉价车型的安全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日,国家标准委员会低调发布了《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及《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两条新标准在发布后3个月才对外公布。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9座以下)四轮载客机动车和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四轮载货机动车,都必须满足侧面碰撞强制性规定的要求。而在《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中,所有M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后碰撞强制性规定。不达标的新车将不予以申报审批,此规定自日起正式实施,“双碰”标准的实施让奥拓这样的老旧车型从此退出市场。北京快速处理交通办法实施  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可以说为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一线城市更是让人叫苦不迭。本就拥堵的道路如果再发生交通事故,那绝对会令堵在车流中的人们感到绝望。然而在早晚高峰的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是轻微剐蹭事故,即便双方车辆没有明显损伤,也要下车理论一番并等待交警前来处理。如此一来则让本就拥堵不堪的道路雪上加霜,也让出警效率大大降低。  为了缓解因交通事故处理中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从日起开始启用《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凡是在北京市道路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失或人员轻微伤、且车辆能够正常移动的,由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并填写《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直接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即可。  为了加强新规的实施效率,北京市交管局还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后应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管理部门可将其车辆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因事故造成交通堵塞的,可依法对驾驶者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理。  新规施行后,绝大多数车主掌握了一项新技能,那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快速判断事故责任方对事故详情进行拍照取证,然后填写《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后离开事发地。在无法判断事故责任时,很多车主也能做到拍照取证后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路段。法规逐渐健全的同时,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也在逐渐提高。4新交通法实施、成品油定价机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  在交通事故中,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往往很容易出现纠纷,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作为弱势群体,受利益的驱使偶尔会在交通事故中也扮演着一些不正面的角色,为了应对此类事件的频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规从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法规中有几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第七十六条修改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定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三)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从这几项新修订的法规不难看出,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归属更加清晰,然而第二项规定中,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仍需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此项规定一出,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宁可撞死不能撞残的社会舆论更是给这项新规增添了一份负能量。让人感到惋惜的是,面对事故后的连带赔偿问题,一部分驾驶员铤而走险选择了二次碾压或肇事逃逸,此类事件在新规推出后屡次发生。汽车消费税上调,豪华车市场面临震荡  2006年4月的大排量进口车消费税上调,并未给豪华车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汽车在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大家也在忍受着尾气污染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其中大排量车型更被扣上了排污大户的帽子。为了有效抑制大排量豪华车的消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8月发出通知,决定从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  和此前大力推行小排量车、抑制大排量车消费不同的是,此次调整消费税出于对环境的治理,大排量车再次成为这场“战役”被讨伐的对象。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此前的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消费税可谓给火爆的大排量豪华车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消费税上调的消息一经披露,大部分豪华品牌也在酝酿着集体涨价,其中奔驰、宝马、路虎和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纷纷表示将提高售价,以雷克萨斯LX570为例,其涨幅达到20万元,ES350和IS300涨幅也在5万元左右。当然也有部分经销商面对消费税上涨,其车型售价不升反降的,讴歌TL就是其中典型。  面对大排量豪华车飞涨的消费税,小排量车型的消费税调整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消费税率从原来的3%下调至1%,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我国已开始重视汽车尾气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小排量车再次迎来了一波新热潮。虽然专家预测豪华车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不过就当时消费税调整后的情况来看,大排量豪华车价格上涨似乎并不能阻止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200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拟定并通过审批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以便适应缩小流通环节中的差价。  新方案提出,将原来允许的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上下浮动8%降至4%左右,国内当时施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油价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调价信息。  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效接轨,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更加真实,更灵活的调价机制更能反映出市场的供求关系,对消费者而言,持续走高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有望实现灵活调整的机制。5费改税、燃油税开征、汽车下乡费改税,燃油税开证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务院决定,自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与费改税一同公布的还有此前传的沸沸扬扬的燃油税征收问题,国务院决定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降至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率由10%调整为5%。车辆购置税从1985年起开征,截止2009年已有20多个年头,此次调整看似微不足道,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低迷的中国汽车市场,这5%的税率削减可以说为车市注入了强心针。购置税调整以1.6升车型为划分界限,至此,国内车市格局演变为1.6升黄金时代。  1.6升黄金时代的来临也表明了政府的态度,降低小排量车型购车成本,从而引导消费者购买经济型家用车,进一步调整消费结构。政府大力推行小排量轿车源于其排放低和污染小等特点,当然了,还有最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国品牌生产的车型大多都在1.6升排量以下,因此购置税调整在某种因素下也是对中国品牌的大力扶持。汽车下乡  国务院颁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说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福音,除1.6升以下家用车购置税降至5%以外,汽车下乡则是振兴规划中的一项惠农政策,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日起至12月31日,国家将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补贴车型包括微型客车、轻卡,但不包括微轿车型。农民仅在两种情况下才可享受购车补贴;一是新购微型客车可直接补贴,二是报废轻卡(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可享受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下乡并没有采用家电下乡的招投标方式,只要获得汽车生产目录的企业,均可提供下乡产品。虽然没有设置准入门槛,但企业需要作出三项承诺;价格保证、品质保证和公示相应销售和服务网点。  汽车下乡政策一经颁布,微面作为汽车下乡主力产品成为当年车市最大的赢家。在补贴标准方面,具有农村户口的消费者在购车时可获得车价10%的政府补贴(车型售价5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按每辆5000元补贴),消费者在购买摩托车时可享受13%的补贴,所购的汽车和摩托车均在购买之日起两年内不得过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制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了更加规范的对这项新兴产业和市场有效的进行推动和管理,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规定,工信部于日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该规则自日起正式施行。  本规则所称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的新型车载动力装置,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的汽车等各类别产品。此项规则颁布后,国内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将精力投入到这一新兴汽车市场中,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入普通消费者奠定了基础。总结:  纵观2005年至2009年国内汽车相关政策,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政策的相互矛盾,这与政府在摸索中寻找适合国情的相关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小排量车从最初的虽有政策扶持但现实倍受冷落,到因治理环境污染与大排量车型争夺市场份额,充分说明了国人的购车理念和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走向正确道路。油价逐渐与国际接轨也体现了更加真实透明的消费环境,国内车企在政策推动下迅速崛起的同时,消费者也在众多政策中享受到了应有的实惠。下期中国汽车生活十年变迁――政策篇,我们将为您解读2010年至2015年的相关政策,敬请期待!(图/文:汽车之家 李昊鹏)6限牌限行/新能源补贴/节能补贴  [汽车之家 ]& 前文中,我们回顾了2005年至2009年国内颁布的各项汽车相关政策,本文,我们将继续带来2010年至2014年的汽车相关政策解读。从2009年起,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但道路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汽车拥堵现象越发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汽车限牌、尾号限行、公车改革、拼车合法等。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近5年中的汽车政策变化给大家买车、用车生活带来的影响。各地陆续出台汽车限牌令、限行令  我国最早实施汽车限牌政策的城市是上海,早在1994年,上海就率先启动了汽车牌照拍卖制度。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北京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截至2010年末,北京私人汽车拥有量已高达374.4万辆,其中私人小客车拥有量占73.69%。为了抑制小客车数量过快增长,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北京市政府除了继续实施从2008年开始的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外,还于日起正式施行《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  与上海对新增小客车指标采取有偿拍卖制不同,北京限牌采取的是无偿摇号制。从2011年到2013年,北京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为每年21.12万个,而参与摇号的个人申请者数量却在3年间增涨了近10倍,中签率从首轮摇号的10.6:1降至2013年12月的99.4:1,市民不得不面对僧多肉少、中签率低的残酷现实。  不仅如此,根据《北京市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从2014年起,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将逐年减少,2014年为11.4396万个指标,2015年为10.56万个指标。新措施使得北京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同时个人申请者的中签难度再次加大。在日北京进行的最新一期购车指标摇号中,中签率已低至172:1。  在北京实施小客车限牌后,贵阳率先跟进于日出台了《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新登记的小客车将实行新号牌核发规定。新号牌分两类:一类是需要摇号的专段号牌,此类号牌准许驶入所有道路;另一类是不限量的普通号牌,此类号牌每日7时至21时禁止驶入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的道路。3年后,贵阳市又对该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摇号2年未中签的无车家庭可直接获得专段号牌。  日,广州也正式加入汽车限牌城市行列,但限牌方式与上海、北京都不同,采用的是“摇号+拍卖”制,这种形式更加灵活和人性化。此后,天津、杭州、深圳几大拥堵严重的城市也纷纷启动汽车限牌政策,且全都采用了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包括北京、南昌、武汉、哈尔滨、长春、济南、贵阳、杭州、成都、兰州、天津这些城市都陆续开始实行尾号限行措施。  与对传统能源汽车严加限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大限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都大开绿灯。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的,可以免费获得专用牌照额度。杭州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同样是可以直接申领牌照,而在北京、广州、天津、深圳,由于现阶段申请新能源汽车牌照指标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中签概率非常高。此外,北京还在2015年4月发布了纯电动小客车将不受尾号限行影响的利好政策(具体执行时间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另行公布),用以鼓励市民购买纯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享受双重补贴  国家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是从2010年开始的,2010年5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率先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对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3年9月,四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13年-2015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补贴。2013年,购买纯电动乘用车可最高享受6万元/辆的补贴,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可享受3.5万元/辆的补贴,购买燃料电池乘用车可享受20万元/辆的补贴。  不过,考虑到了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补助标准逐年递减,2014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10%。同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能获得地方政府补贴,如在北京购买纯电动/燃料电池车的补贴与国家标准相一致,即按照国家和北京1:1的比例确定补助,但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得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3000元  201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告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中央财政将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在6.9升以下的车型,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该补贴政策执行到2011年9月。节能补贴第一阶段效果斐然,国家安排补贴资金107亿元,累计支持推广节能补贴汽车357万辆,直接拉动汽车消费近3000亿元。  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9月,国家实施第二轮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安排了60亿元支持。第二轮节能汽车入围标准提高,要求车辆的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降到6.3升以下,单车补贴3000元不变。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节能汽车补贴门槛再次提高,要求享受节能补贴的车型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得超过5.9升,补贴金额仍是每辆车3000元。7工信部油耗/醉驾入刑/校车条例工信部《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实施  在2010年之前,车辆出厂时的随车说明书上仅会标注等速油耗,也就是车企在理想状态下测出的单一工况油耗。等速油耗与实际油耗差别很大,对用户来说几乎没有参考价值。为加强汽车产品节能管理,2009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要求从2010年1月起,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汽车经销商,应保证其汽车产品在销售时都粘贴有《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将标注包括企业标志、燃油消耗量、启用日期和备案号等项目。其中燃油消耗量包括市区油耗、市郊油耗以及综合油耗三类,油耗数据由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但必须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检测方法检测,并经工信部指定检测机构检测确认的燃料消耗量数据。不过工信部油耗仍然属于科研导向性的一个限定条件下的模拟数据,并不等于实际耗油量。醉驾入刑  2011年5月,《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飙车行为入刑后的正式罪名为危险驾驶罪。日20时40分许,河南省舞钢市后营村五组村民侯光辉被执勤民警发现酒后驾驶,其血液中乙醇含量达到223.7mg/100ml,被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成为全国首例因“醉驾入刑”的被告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  由于“夺命校车”事故频发,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2011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法制办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按照国务院部署,法制办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组织起草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作了多次修改。2012年4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公布并实行。  根据《条例》,国家将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但高中学生上下学不纳入校车服务范围,幼儿入园也以保障幼儿就近入园和由家长接送为原则。《条例》还规定校车应当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以及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等。节假日免费高速通行  为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保障公众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方便快捷出行,2012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通行车辆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是能够直接惠民利民,进一步彰显收费公路的公益属性。二是能够发挥公路交通的比较优势,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三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公众出行成本。四是能够缓解收费站拥堵状况,保障收费公路高效畅通。史上最严交规出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快速进入千家万户,为进一步规范驾驶行为,促进广大交通参与者养成安全文明的出行意识,2013年1月起,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123号令)开始施行。由于新规从驾驶证考试申领、驾驶人及驾驶证审验教育、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管理规定,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  在违法行为记分方面,一次性扣12分的项目增多,4处原先扣6分的变成一次性记扣12分。分别是: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此外,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校车也要扣12分。8汽车三包/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首批车企退出黑名单发布  201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对于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注销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两年的特别公示管理,要求其整改并尽快满足准入条件。2013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首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包括吉林通田、陕西秦星、兰州宇通等48家汽车生产企业榜上有名。  这48家车企基本都是多年来一直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虽然有两年的缓冲期,但这些“僵而不死”的边缘车企想要自己翻身几乎无望,被兼并重组也是希望渺茫,他们如果到期未能整改合格,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此举标志着国家在淘汰汽车产业落后产能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体现了国家加快调整和优化汽车产业结构的决心。汽车三包政策正式实施  “三包”指:包修、包退、包换,这个概念在家电、手机等产品中早已普及,但汽车“三包”的出台却一拖再拖。早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展开有关汽车“三包”规定的前期起草和调研工作,之后博弈10余年,共经历9版意见稿、4次公开征询意见和50余次激烈讨论,直到2013年《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才正式颁布。  此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种产品“三包”法案的出台,遭遇过如此多的波折。除了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不成熟的因素外,汽车“三包”实施的主要阻力来自汽车厂商。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可以说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虽然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汽车消费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退换车条件的苛刻、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失、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让汽车维权举步维艰。国家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我国的公车数量至少在200万辆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一般公务用车。长期以来,公车消费支出惊人已是不争的事实。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  改革后,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并会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将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2015年1月,第一批共计304辆从中央和国家机关“退”下来的公车在北京进行了公开拍卖,其中一辆起拍价18万元的奥迪A6经过35轮竞价,最终以32.4万元成交,参与程度之热烈和成交价格之高令人始料未及。一般公务用车采购/租赁执行“双18标准”  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务车配备、采购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按每20人不超过1辆确定,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标准下调至1.8L以下、18万元以内(简称“双18标准”)。自此,“双18标准”成为公务用车采购的准绳。  然而,随着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政策的出台,未来公务用车采购将由购买改为租赁,实行社会化提供。2014年9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了《关于年度中央国家机关车辆租赁定点采购(试行)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指出汽车租赁应符合现行的公务车辆配备标准,租赁轿车车价不应超过18万、排量不应超过1.8L(含增压),同时应选择国产汽车,尤其鼓励租赁各类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辆。对美部分进口汽车实施双反  2011年12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年度第8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又称“双反”),实施期限为2年,到2013年12月终止。按照商务部公布的反倾销调查结果看,宝马、奔驰、凯迪克拉、Jeep、别克、讴歌、本田等品牌的部分车型存在倾销和补贴,对中国国内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此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对凯迪拉克、别克、Jeep三品牌影响最大。凯迪拉克CTS、SUV车型凯雷德和别克昂科雷将被征收8.9%的反倾销税以及12.9%的反补贴税,两项税率相加高达21.8%。克莱斯勒旗下受影响的车型有Jeep大切诺基和牧马人,征收幅度为15%。相比之下,在美国生产进口到中国的宝马X3、X5、X6以及奔驰的ML级、GL级和R级征收幅度只有2.0%和2.7%。受“双反”影响,相关进口车价格出现了一定上涨。9拼车合法/儿童安全座椅立法取消私家车强制报废年限  自2013年5月起,由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定取消了对私家车15年强制报废的年限限制,更改为60万公里引导报废。所谓引导报废,是指车辆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后,车管部门会从车辆安全的角度对车主进行劝导,建议其将车辆进行报废,但只要年检时车辆的各项安全性能都能达标且排放符合标准,依然可以继续上路行驶。  与之相对的,如果车辆连续3次检验不合格,即使行驶里程没有达到60万公里,也将被强制报废。新规定不仅更加人性化,同时也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尊重。此外,被报废解体的老旧机动车还可享受政府补助,北京目前实施的补助标准为:6-10年的小客车可获8500元补助,10年以上的小客车可获8000元补助。北京私家车拼车合法化  拼车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轻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解决办法之一。2014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率先将北京私家车拼车合法化。“拼车”是指出行线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私家车的出行方式,分为上下班通勤的长期拼车和节假日返乡、旅游的长途拼车。《意见》允许拼车各方合理分摊合乘里程消耗的油、气、电费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费用。同时为了确保行车规范和安全,《意见》还提倡拼车各方事先签订合乘协议。  截至目前,除了北京以外,全国其他城市尚未出台与拼车相关的鼓励政策,拼车行为仍被归为非法运营。不过,在2015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已明确表态支持市民拼车出行,但对私家车能否充当专车则给出了永远不允许的答案,这就意味着私家车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非法客运经营。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地方性立法  2014年3月,经过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在保障儿童乘车安全方面,新增“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被安排坐在副驾驶座位”,以及“未满4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应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规定。这是地方性法规中首次对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作出要求,反映出社会对儿童乘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  随后,山东省和深圳经济特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纳入地方法规的范畴。其中深圳《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中还规定,违反条例的驾驶者将被处以300元罚款。不过现阶段,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仅为一成,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低的难题,只能依靠法律。汽车之家是最早开展儿童安全座椅公益推广行动的媒体,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够推动儿童安全座椅强制使用全国立法的早日实现。私家车新车6年内免检  2014年4月,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对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机动车检验制度,提出18条改革措施,其中6条涉及改进便民服务。包括:进一步扩大新车免检范围、试行非营运轿车等车辆6年内免检、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简化检验工作流程、创新检验工作便利措施。  今后,所有新出厂的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等在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前,不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注册登记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每2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后,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平行进口车获政策认可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2011年底起开始对汽车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2014年8月,一批存在垄断行为的企业被批露出来,奔驰、宝马、奥迪、克莱斯勒以及12家日本汽车零配件企业都在名单之中,并受到了相应处罚,其中奔驰被罚3.5亿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针对汽车厂商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  与此同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为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反垄断行动释放了一个政策上的积极信号。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为平行进口车政策松绑。2015年1月,《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车试点的通知》正式出台,意味着平行进口车获得了政策的认可。总结:  了解过2010年至2015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汽车相关政策,可以明显感觉到政府对于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大力支持。同时,通过最严交规、醉驾入刑等政策进一步规范驾驶者行为,通过节假日免费高速通行、取消私家车强制报废年限、私家车新车6年内免检等政策为人们的用车生活带来更多便捷。下期中国汽车生活十年变迁,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2005年至2015年国人购车/用车理念的转变,敬请期待!(图/文:汽车之家 李伊文)10论国内“加长文化”  [汽车之家 ]& 2005-15年,汽车之家与国内汽车市场一同经历了飞速发展,作为十年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其实我们自身对汽车的理解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看过了政策回顾,再让我们聊聊十年间国内消费者对于购车/用车理念的转变,它们中有些是受到政策影响,更多则反映了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国人对于买车、用车思维方式的转变。千万别觉得这些和您没关系,或许真能从文章中找到曾经对汽车市场懵懂的自己。  为了更清晰展现十年间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章中我们将把这部分内容分为购车、用车两大部分进行介绍,且由于转变通常会经历较长时间,因此文章中并不会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阐述,而是综合介绍整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国汽车生活十年关键词:现状与观念转变  2001年,“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方针被写进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汽车不再是少数人手中的大玩具。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应运而生,国人的购车、用车理念也相应发生改变。内容不少,咱们慢慢聊。●国人购车观念的转变与现状岂止于长 国内汽车的加长趋势  “L”在中国汽车市场绝对是个极其特殊的字眼,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Long”,也就是说无论什么车,有了“L”就成了轴距更长、看起来也更气派的加长版。在国内汽车市场近十年发展进程中,“加长”二字不仅始终伴随左右,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其中来得最早,也最先尝到加长甜头的当属奥迪。早在90年代,德国人似乎就已经嗅到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喜好,80年代修长、黑色的官车形象深深影响着刚刚启蒙的国内汽车市场,出于对追求“面子”的特殊需要,以及根深蒂固的“轿车”思想,那个年代国人对黑色三厢轿车可谓情有独钟。  本着“黑色、加长”的原则,奥迪在1999年面向国内市场推出长轴距版A6,他们将海外标准版车型轴距加长90mm,且绝大多数为黑色。这样的组合几乎引爆了刚刚开始兴起私家车的国内汽车市场,就这样,奥迪首开“加长”先河,这家品牌也因此在国内迅速蹿红。  尝到加长甜头的奥迪索性在2005年面向全球市场推出基于标准版重新设计的A6L,尽管在欧洲及北美市场销量并不乐观,但它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却异常火爆,上市不足一年销量便已经突破10万台,要知道2005年国内汽车总产销量也不过270多万台。小小的“L”不但戳中了国内消费者痛点,也为奥迪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  看到奥迪A6L、A4L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很多厂商也如法炮制,开始在“L”上下功夫。结果就是我们见到了加长后的帕萨特领驭、沃尔沃S80L、宝马5系Li、奔驰E级加长版、加长后的第八代雅阁,乃至轴距加长400mm的保时捷Panamera...一时间“L”之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众厂商纷纷效仿,形成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加长文化”。  近几年“L”之风颇有愈吹愈烈之势,宝马在2012年推出了代号F30的全新一代3系,面对加长趋势和E90时代轴距“吃亏”的历史,宝马“丧心病狂”的将国产3系轴距加长到2920mm,Bimmer们惊呼,这还是我们从前认识的3系吗?3系的加长再次让“L”之风吹遍国内汽车市场,凯迪拉克ATS-L、奔驰C级长轴距版、英菲尼迪Q50L的出现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只要有需求,各大车企分分钟就能在所有车尾标后加上个“L”。  不光是合资车企,随着近几年中国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轴距及车身尺寸方面同样特别关注。得益于“中国品牌”的身份,很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国人“越长越好”的用车理念,车身尺寸超越级别的产品层出不穷。  由于国内对加长的需求持续旺盛,很多欧美车企甚至不惜花大价钱专门开发长轴距车型。早在2000年初A6L初来乍到的时候,奥迪便投入7.5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作加长版A6的研发生产,绝大多数车企推出加长版的时候都会很讲究的进行一系列试验、论证,以确保车型的安全性与实用性。而这些改变恰好为国内汽车市场“加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从另一个侧面培养了国人“longer than longer”的购车理念。  其实无论进口、合资还是中国品牌,“L”的出现都是一种新奇独特的现象,有人吐槽这是国人盲目追求面子的集中体现,也有人觉得很多车加长后的确变得更实用也更漂亮了。诚然,加长带来了很多问题与争论,但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符合心理预期的新选择,存在即合理,我们无需“声讨”加长,因为这正代表着时下大多数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  当然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当今国内汽车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成熟,以往不受欢迎的两厢掀背车、MPV甚至旅行车正在被更多国内消费者所接受。“L”时代或许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这并不会放缓国人对汽车理念转变、革新的步伐。11SUV热潮与新能源火爆“假象”未曾平息的SUV热潮  除了“加长版”,SUV同样是国内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热词”。比起其他元素,它升温的速度似乎更快,也更炽热。其实SUV在国内汽车市场活跃的年头并不算长,直到2004、05年本田CR-V,丰田RAV4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前,人们几乎还分不清什么是SUV,什么是越野车。  本田CR-V、丰田RAV4的进驻为国人澄清了城市型SUV的概念,却并没能马上引起销量井喷,2006年我国SUV市场热度不升反降,75%的SUV车型年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最严重的长城赛弗更是从此前年销18431台下降到只有可怜的508台。恐怕那时候没人会想到,此后SUV会在国内汽车市场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事实证明,消费者只是需要时间去接受。2007年国内SUV市场就像烧红了的木炭,变得异常火热,当年国内SUV全年销量平均增幅高达58.7%,排名前四的车型增长率全部超过80%。37万5千辆,2007年国内SUV车型以近乎井喷之势达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销量成绩,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SUV的“黄金年代”。  很多人对SUV市场的极速升温表示不解,认为这种火爆来的“太快了”,似乎没什么实际的支撑力量。事实上SUV在国内市场的井喷并非毫无征兆,这种现象正是国人汽车消费心理变化的现实表现。随着汽车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不少消费者开始对传统的三厢车失去兴趣,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被高大、威武的SUV所吸引,高高在上的视野、宽阔的车内空间乃至升高的底盘都给消费者建立了足够的心理优势,在当年满是三厢轿车的车流中显得很有个性。“与众不同”、“开着踏实”是几年前国内车主选择SUV的原因。  而到了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很多家庭开始有了购买第二台车的计划,他们在选择第二台车的时候往往想要更换车型,SUV那种向往自由、在城市/郊外间从容穿梭的理念深深影响着70、80后主力购车人群,比轿车更实用的通过性与宽敞空间又恰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了这些“隐形”因素的支撑,SUV市场的火热其实是必然结果。  如果说购车观念转变是SUV市场火爆的充分条件,那么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旺盛需求则是支撑这种火爆态势的必要条件。除年以外,近十年国内SUV市场销量增速均高于国内乘用车平均增速,这其中又以2007年与2010年增长最为迅猛,增速甚至达到当年乘用车平均增速的两三倍。就拿长城哈弗(当年叫法)来说,2007年它全年产销量在6万台左右,仅仅3年后,这个数字便已经突破15万,而它只是火爆的SUV市场中的一个缩影。  这种情况在最近两年有了新变化,2014年SUV市场交出了产销416.65万辆和407.79万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37.70%和36.44%。高于乘用车平均增幅的增长态势没变,不过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SUV市场增速却在放缓,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反问自己:我究竟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台SUV?从低迷下滑到爆发式增长再到增速放缓,SUV市场的变化恰恰反映着我们消费者自身观念的转变,至于这场SUV热潮,或许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能源之殇  如今在大街上见到一台新能源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节油、出行便利、政策优惠等优势让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看起来理所应当。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近十年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其实并不高,之所以有今天愈演愈热的火爆场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政策引导与影响,而至于近几年国人对新能源车有着怎样的理解与转变,咱们接着往下聊。  经历了2004、05年的井喷式发展,我国政府在2006年开始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汽车,鼓励各种形式的新能源车进入国内市场。而在此之前,天津一汽便已经在2005年底推出了国产第二代丰田普锐斯,作为首款进入国内的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有着骄人的销量战绩,仅2005年一年全球销量便接近20万台,如此辉煌的过往让它在初入国内汽车市场时显得信心满满。  然而很快它便遭遇当头棒喝,2006年普锐斯在华总共只售出2153台,在丰田国内全年销量中占比不足1%。并且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好转,反倒愈发低迷,除奥运期间政府大量采购外,普锐斯在年全年销量均不足500台,如此惨淡的销量表现甚至让丰田失去信心。  问题并非全都来自于普锐斯本身,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尤其混合动力车型接受度不高是重要因素。不过即便有大环境影响,我们仍要看到诸如普锐斯这类新能源车存在的实际问题,25万元左右的售价首先便会卡掉一大部分有意向购买的人群,由于不是纯电动车,老百姓购买这类车几乎得不到任何补贴。除此之外,国内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型电池寿命以及后期维修保养的担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如此一来,普锐斯以及其他类似的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内的惨淡局面便显而易见。  不过什么事儿都有个例外,2011年进入国内市场的雷克萨斯CT200h就在新能源车市场并不火爆的大环境下实现年销近万台的优异战绩。不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并非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观念的转变,而是相对较低的起售价格及优质的保修保养政策使然,“24万买雷克萨斯”的诱惑让很多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能源车阵营。  CT200h的热销或许不能表明人们已经将目光投向新能源领域,雾霾、拥堵的出现却时时刻刻提醒人们新能源车的重要性。汽车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却也带来了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节能治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车发展的法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将消费者向新能源车市场引导。  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规则中将混合动力作为未来五类新能源汽车之首,此举让不少中国品牌车企嗅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商机。2010年6月,多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对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以及1.6L排量以下车型给予补贴,进一步鼓励车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投入的同时,也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然而真正将人们目光引至新能源领域的,其实是近些年接二连三的治堵减排政策,尽管诸如摇号、限行这样政策的出台实属无奈,却还是免不了对老百姓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面对愈发恶劣的天气以及对买车用车越来越多的政策限制,很多消费者不得不转变思路,将目光投向政策限制更少,实际使用更便捷的新能源车市场。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刺激下,2014年我国累计销售纯电动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74763台,这个数字比2013年增长了3倍还多,国家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要争取达到50万台。  从各种大力度扶持政策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新能源车发展的决心,而想要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同样必不可少。有了国家政策支持,目前很多中国品牌乃至合资品牌车企纷纷在新能源车市场发力,佳作频出,近几年才兴起的新能源车市场也因此变得颇为热闹。  然而我们仍要清楚的看到,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热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人们汽车消费观念的变化。受到政策法规影响,很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实属无奈之举,绝大多数国人对新能源车仍持观望态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对新能源车使用、维修、保养知识的匮乏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在客观上制约着人们投身这个领域的热情,而环保意识不强的现状则在主观上影响着国人的购买行为。政策刺激下的新能源车销量或许并不需要我们担心,但想让人们真正转变观念,恐怕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12二手车/房车日渐火热二手车市场日渐成熟  “二手车”在国内似乎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词汇,一方面二手车的确能为消费者节省一大笔非必要开支,市场对于这种类型汽车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虽然如今二手车制度法规及操作流程已经愈发规范,但仍有不少事故车、盗抢车甚至“切刀车”流窜其中。再加上车贩子的恶意压价,这些“不安定因素”让老百姓在面对二手车时显得手足无措,“水太深”是人们对国内二手车市场的普遍看法。  国内二手车市场的乱象其实是事出有因,直到2000年以后,汽车才真正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普及,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国内二手车市场才真正形成一定规模。在那之前,国内虽然一直存在二手车交易,但大多以摩托车、低端轿车以及商用车为主,平均交易金额也只有2、3万元。起步晚、市场不规范等因素制约着国内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迅猛发展,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我国二手机动车交易总量首度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5.32万辆,同比增长21.94%,与新车销售增长率已经非常接近。而最为关键的是,二手车交易的平均价格较此前有了大幅度上涨,这并非是二手车市场整体“抬价”,而是交易内容发生了微妙变化。  更高的汽车普及率为二手车市场提供了种类更多、档次更高的车源,如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二手车已不再是稀罕物,一线城市进口豪车、超跑也时常出现在二手车交易大厅里。新车已不再是唯一选择,省钱又方便的二手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变化的来源一方面是人们对汽车本身认识不断深入,以往那些伪装事故车的拙劣伎俩已经很难再蒙骗消费者,国人逐渐由“怕二手车”变成“懂二手车”。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各种监管政策的不断实施,二手车市场日渐规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鼓励人们消费、使用二手车。  到了2013年,国内全年二手车成交量已经突破800万,新旧车交易比例在1:0.4左右,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这个比例要更接近1:1。在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庞大的置换需求正催促着二手车市场尽快发展。  在成熟的美国二手车市场,同期新车与二手车交易量为1200万与4800万台,二者比例1:4,也就是说在美国,每五个人有意愿购车的人群中有四个会选择二手车。并不是美国人贪便宜、不讲究生活质量,恰恰是因为当地二手车市场非常成熟,一台车从出厂到现在的一切信息均真实可查,几乎不存在伪造事故车现象,消费者则同样对二手车很了解,公里数多少、车况如何、残值怎样基本心里有数,既然很轻松就能买到既便宜又称心的二手车,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成熟状态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势必将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发展期与混乱期,国人对二手车的消费观念也需要时间来扭转。近两年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火红场面已日渐凸显,部分一线城市新车与二手车成交量已经趋近于50:50,虽然二手车市场的“水”依然很深,尽管不少消费者仍对此心存芥蒂,但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确正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房车萌芽初现  曾几何时,开上一台房车,带着一家老小悠哉的边走边玩成了人们理想的生活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部贺岁剧《不见不散》的影响,房车在国人心中始终都是蓝天白云、无忧无虑的代名词。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多年来房车在我国国内发展速度缓慢,对普通百姓来说,“买房车、用房车”成了一种奢望。  诚然,房车因其极强的便利性受到不少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受制于国内政策法规不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缺失等因素影响,我国房车销量始终低的可怜。据统计,我国2004年全年登记在册的房车销量只有10台,更别提露营基地和所谓的“市场”了。由于道路拥堵、土地归属等因素限制,直到2007、08年国内房车领域都没有像样的行业标准,周边配套设置也没有统一规划。绝大多数厂商的生产方式都是以加装、改装为主,很多工厂甚至不具备相关资质。  政策不给力,房车市场自然非常冷清。国内像样的房车生产商、露营地寥寥无几,房车售价贵、上牌难、上路更难,消费者即便有心购买,也不堪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房车是个美好的梦,却很难真正走进人们生活。  然而在国内房车人的不懈努力下,这种情况在随后几年发生了变化。2008年,几家国内房车生产企业联合起草了一份行业标准草案,使得房车生产有章可循。次年4月,拖挂式房车首次在国内成功上牌,标志着房车在国内已初现萌芽。截止到2011年,我国全年房车销量1500台,总保有量在6000台左右,尽管这个数字较此前有了质的飞越,但相比之下同时期欧美国家百万级的房车保有量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尽管这个数字在体量庞大的中国车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国内的房车从业者、爱好者们还是不遗余力的推动这个产业不断向前。从2012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集中举办房车展,宣扬房车文化的同时也在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原本对房车感兴趣却不了解的朋友纷纷被带动起来,促成了房车市场局部火热的场面。虽然目前这类展会仍以展销形式为主,但不可否认房车之风已经开始吹向国内汽车市场。  另一方面,对房车行业有益的法规政策也在同步推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汽车旅馆、自驾车/房车营地、邮轮游艇码头等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同年长三角地区颁布《房车旅游服务区基本要求》,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体育行业标准《汽车露营营地开放条件和要求》,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客观上给房车在国内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并不否认国内房车市场的发展非常有限,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好在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消费者对房车本身不存在偏见,接受起来也并不困难,如果能打消人们这样那样的顾虑,那么这股“房车热”有一天或许真的能呈燎原之势。13独具特色的车友会/加装饰文化●国人用车理念的转变与现状车友会文化盛行  85年前,一群MG车主在英国牛津郡Abingdon组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非盈利组织,他们凑在一起组织民间赛事、老爷车巡展,兴办配件跳蚤市场、车主联谊乃至汽修知识培训活动,当然,更多时候他们也只是坐在一起喝口茶,聊聊天,后来人们将这种组织叫做车友会。  几十年过去了,MG俱乐部依然在履行职责,而由此得来的车友会文化却早已传扬四海,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汽车之于人们已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交手段,由于“车主”的统一身份,使得人们彼此间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国内车友会文化便正是由此而来。  或许是因为国人本就对这种形式情有独钟,车友会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异常迅猛,拿奇瑞QQ单一车型来说,从2003年9月成立第一家名为“北京QQ小学”的车友会,到2005年形成覆盖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云南等地,超过100家的规模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当年有车族见面经常聊起的话题是:“找到组织了吗?”这个组织不是公司党委,也不是慈善机构,说的正是车友会。  规模日渐壮大后,车友间便会自行推选热情高、有一定能力的朋友充当会长,一系列规章制度与奖惩措施也随即形成。至于活动内容,起初大家都会借鉴海外成功经验,不过随着国内车友会的迅速发展,很多具有我国特色的活动内容逐渐兴起,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般来说,聚餐、自驾游是车友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不过随着这种文化的深入,诸如集体运动、关爱弱势群体乃至传播汽车知识等活动也逐渐在各个车友会兴起。这其中既有趣又独具特色的便是“婚车队”文化,一般只要是车友会会员有接亲需要,大家便有组织的聚集起来,义务用自己的爱车组建一支婚车队,既帮车友解决了问题,也达到了促进感情的目的。早年间一水红色的“QQ车队”、“马6车队”就是它们中间的代表。  2009年,奇瑞“新奇军”车友会为在地震中受灾的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桥溪乡捐资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而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由车友会捐建的小学。可见我国的车友会文化早已不局限于吃喝玩乐,互帮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正逐渐成为主流。  不过任何事物在发展中总会伴随着混乱与阻碍,车友会也不例外。很多车友组织一开始运转良好,但到后来往往就“变了味儿”,车友活动成了某些小团队的酒局、保健局,有些组织甚至以非法飙车作为活动内容,更有甚者将复杂的利益关系掺杂进来,最后搞的不欢而散。  造成混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是目前国内很多车友会没有合理、详实的规章制度,会员间组织活动全凭一腔热情,一旦过程中出现矛盾或热情降低,车友会便遭遇危机。国内车主并不缺乏组织车友会必需的热情,也具备办好车友会的能力,只需正确的引导、辅助,国内车友会必将更加蓬勃兴盛。“买车加装饰”乱象  “如果您在我们店里加装饰,现金优惠还能谈。”“我们提供的都是原厂配件,保证没有质量问题!”“我们这有:地胶、贴膜、镀膜、封釉、底盘装甲;脚垫儿、座套/把套、吸尘器、香水、防擦条、晴雨挡...您来哪个?”您在买车的时候,是否也曾遭遇过销售人员对于“加装饰”的狂轰乱炸?是否也曾因为更多现金优惠而被迫妥协?这小部分内容咱们简单聊聊近些年买车加装饰的现状,以及国内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汽车在国内普及时间并不长,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汽车价格相对昂贵,绝对算得上家里的“大件儿”物品。因此在国人传统观念里,对汽车总是爱护有加,本着“大钱花了,就不在乎小钱”的原则,很多国内车主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各种各样汽车装饰,一股脑的往车里堆,而这也孕育了国内独特的“买车加装饰”文化。  起初人们进行汽车装饰时基本都会选择汽配城或专门经营这类生意的店铺,然而近些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据统计,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营业额880亿元,而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猛增至2400亿元,很快原本只负责销售及后期维修保养经销商团体盯上了这块市场,开始推出各式各样的“礼包”及“装饰套餐”,有些甚至以更高的现金优惠做筹码,“迫使”消费者在店内做装饰。  4S店之所以将加装饰这类业务大包大揽,其根本原因还是有利可图,销售人员口中的“原厂配件”往往是由某些小工厂代工,成本非常低廉,诸如脚垫、把套香水这样的赠品也普遍质量不佳。不仅如此,销售人员还会极力鼓动消费者尽量多做装饰项目,而不问这样的装饰是否必要,是否真的有用。个中原因显而易见,消费者多花1块钱,店家就多1块钱的收入。  至于消费者这边,起初大家对做装饰并不了解,觉得既能有更多现金优惠又能给爱车加装饰,交点钱也无可厚非,殊不知有些装饰非但不必要,还有可能对爱车造成伤害,长此以往,“买车加装饰”似乎成了理所应当的事。然而此后接连出现的以“加装饰”名义加价提车事件则让不少消费者突然发现:原来加装饰的“水”这么深!部分消费者即便懂行,也不得不被经销商的“加装饰”政策绑架,加装饰金额往往与优惠挂钩,消费者明知被坑,却也不得不让店家赚走这笔钱。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汽车认识的不断加深,消费者面对购车加装饰的态度已经慢慢从以前的“不了解”转变为“理性选择”。通过各种途径知识传播,国内很多车主对加装饰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以往经常被提及的“铺地胶、底盘装甲”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香水、方向盘套、晴雨挡”这类小物件儿也很少再被提及。国人对于买车加装饰的认识已日趋成熟,适当、适度为爱车加装饰已经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选择,至于这个领域的乱象将会持续到何时,恐怕谁都无法给出答案。14行车记录仪/儿童安全座椅受重视儿童安全座椅/行车记录仪受重视  同样是在近些年,很多人在扔掉车里那些不必要装饰的同时,也为爱车添加了两样非常有用且必要的“新物件儿”,没错,它们就是行车记录仪与儿童安全座椅。  就在四、五年前,行车记录仪与儿童安全座椅对于国内车主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大多数消费者甚至不知道它们为何物。而同期欧美国家行车记录仪的普及率却已经相当高,拿“战斗民族”俄罗斯来说,行车记录仪在俄罗斯普及率接近100%,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将其全国性立法,强制每台车都要安装行车记录仪。  而行车记录仪在国内的发展却要缓慢的多,直到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不可思议的井喷式发展后,拥堵的道路、难以划分责任的交通事故以及频发的碰瓷儿事件终于让人们意识到安装汽车“黑匣子”的重要性。  行车记录仪真正大面积进入国内市场是在2010年底,在那之前国内车主非常热衷于PND外挂式导航/电子狗,想当年一台车载导航曾经卖到过上万元的高价。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迅速壮大,国内消费者选购车载电子设备时更趋理性,他们的行车安全意识更强,对购买行车记录仪的热情远超其他车载电子设备。  2011年伊始,行车记录仪在国内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一时间很多人纷纷投身这一领域,行车记录仪市场占有率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这种热潮却连一年也没撑过去,当年年底行车记录仪的售价便从千元下降到普遍只有二三百元,市场在极度扩张后又呈现快速萎缩之势。  这其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国内消费者对行车记录仪本身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很多人购买行车记录仪只是想图个“心理踏实”,还远远没上升到安全意识的高度。也正是因此,即便2013年国内行车记录仪出货量已经突破800万,我们也很难简单用数字去衡量行车记录仪的普及率。  至于儿童安全座椅则在行车安全中显得更加重要,据统计,直到2014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还不足1%,实际使用率更是只有可怜的0.4%,即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也不足三成。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达到九成以上。  儿童安全座椅在国内推行进度缓慢,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的错误观念。国内很多消费者总是认为怀抱儿童乘车是最安全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行车过程中大人对于儿童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大人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控制,何谈保护孩子?最终很可能大人安然无恙,孩子却因为保护不当而受到伤害。  另外因为孩子初次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时多半会哭闹,出于心疼、娇惯的心理,大人们往往会就此将儿童安全座椅丢弃在一旁。这些情况的出现恰恰凸显了国内主力消费群体对于车内儿童安全意识的淡薄,对安全行车仍存有侥幸心理,这些不但制约着儿童安全座椅在国内的普及,也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民间组织、媒体的大力推行下,近两年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被提及。日,国内首个针对儿童安全乘坐的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实施,这意味着国内儿童安全座椅生产正式有标可依,各类“山寨”货将无处遁形。2014年3月,经过修订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随后山东省和深圳经济特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此举标志着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已经纳入地方法规范畴。  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儿童安全乘车公益宣讲研讨会”上,有关领导曾发表意见称:“儿童安全座椅立法前景乐观,实际推行却很艰难”。不过即便法律法规仍面临缺少细节规范的尴尬,我们还是得到了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全国性法案或将在2016年推出的好消息,法律法规的推行或许能够起到指导、警示作用,然而想让行车记录仪、儿童安全座椅真正被国人所重视,消费者行车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才是关键。15车联网普及/拼车软件火爆车联网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当2009年丰田率先在国内推出带有G-BOOK系统的凯美瑞智能导航版的时候,国内消费者对“车联网”的概念还很陌生。而当大家真正了解这套系统以后,很快就被它“互联”的新潮概念、丰富的资讯内容所吸引,人们不禁发出感叹:汽车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儿”。  事实上不仅可以这么玩儿,各大合资及中国品牌还在近几年将车联网玩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就在丰田推出带有G-BOOK功能的车型三个月后,上海通用也迅速推出了具有类似功能的安吉星系统。它的功能接近于我们熟悉的呼叫中心,通过支付一定资费,车主可以通过CDMA或其他网络实现与呼叫中心互联,除了可以查询兴趣点、设定导航外,车辆检测报告、紧急救助等需求同样可以通过呼叫中心来实现。另外得益于它的网络链接方式,车主也可以在车内获取各种最新资讯。  合资品牌拉开了国内车联网普及的序幕,中国品牌也不甘落后,2010年上汽荣威推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kaNet系统,这套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打造,依托联通3G网络与荣威客服中心,通过车载主机实现车主与客服中心的互联。与G-BOOK及安吉星系统一样,每位拥有inkaNet系统的荣威350车主同样拥有唯一的账户名、密码,通过登录官网能够实现路线规划、音频下载甚至可以创建实时多方通话。  inkaNet系统的出现着实让“车联网”概念在国内火了一把,很多人对这种新奇的互联驾驶方式充满好奇。此后两三年内,车联网概念迅速普及,更多中国品牌、合资品牌厂商推出相应的互联驾驶系统,有数据表明,国内车联网系统渗透率已从2010年的4%上升至2013年的6%,预计今年年底车联网渗透率将会突破10%。尽管从数字上看增速并不夸张,但考虑到这项技术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等),车联网普及其实已是大势所趋。  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目前国内消费者在接受、使用车联网技术时仍面临很多困难,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经常使用这套系统,部分车主甚至对此毫不了解,实际使用中的用户体验也很成问题。看来想要真正迈入快速发展时期,厂商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至于车联网技术未来市场前景、发展态势如何,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汽车租赁/拼车软件火爆  早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国内便出现了汽车租赁业务,此后在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逐渐兴起,一直到2000年后,汽车租赁市场才开始在其他各大城市生根发芽。有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租赁业务营业额50亿人民币,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30亿,增长速度与国内汽车销量增速相当。  时间进入2010年后,汽车租赁市场体量极速扩张,年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营业额由182亿猛增至近400亿。这其中GDP、人口以及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为租赁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甚至可以这样说,乘用车保有量的增速直接决定了租赁市场的增速。  从地域上看,2010年之前的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极不均衡,60%的市场份额均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规模在500台车以上的公司也大多集中于此。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人们对汽车租赁的心态愈发开放,二三线城市汽车租赁业务在2011年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可租赁车型也变得非常丰富。  细看租赁细分市场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租赁的需求已经逐渐由以往的长租代驾转变为短租自驾或是短租代驾,这或许正标志着未来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方向。就在租赁市场日趋繁荣,人们租赁方式逐渐转变的今天,很多人已经从中看到商机,他们利用“短租代驾”的方式在国内刮起了一股接单、拼车的热潮。  如果你问时下国内与车相关的热点事件,“拼车软件”一定独占鳌头。一方面,近期各类拼车软件蜂拥着进入人们生活,大有席卷出租市场之势,而它的火爆程度也大大超乎人们想象;另一方面,拼车软件又存在着一定风险,甚至曾经被冠以“黑车大联盟”的名号。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欧美国家便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私家车搭乘业务,诸如Uber这样的拼车软件也是不胜枚举。庞大的市场需求是这类业务立足的根本,拿北京来说,早晚高峰时段路上堵车、地铁堵人,上班一族对拼车的需求异常强烈。而庞大的私家车群体则是拼车软件火爆的基础,拼车上下班不但省时省力,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老百姓何乐而不为。  拼车软件火爆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互联网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2O。抛开冗长的名词解释不谈,简而言之,020是一种线上支付、线下体验的新型交易模式,而它搭上的正是移动互联时代的顺风车。在这个“手机统治世界”的年代,O2O模式恰好适用于拼车软件,再加上各种形式的补贴、奖励,人们使用拼车软件的习惯很快被培养起来,哪怕有一天补贴取消了,拼车软件也不会因此而没了市场。  然而看上去一片大好的拼车软件市场同样存在隐忧,车主通常只是通过简单的照片及电话认证便可以接单拼车,使用的车型也以私家车居多,这样一来对拼车服务的监管就成了大问题。即便是在成熟的海外市场,也会有因使用拼车软件而造成的人身、财产伤害事件。另外从法律角度上讲,开发拼车软件的公司并不具备运营资质,车主接单具有一定的黑车性质,相关部门若介入管理,拼车软件将会面临很大风险。  不管怎么说,汽车租赁市场与拼车软件的火爆都标志着国人用车观念更加灵活,人们对于如何用车有了新选择,汽车“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而至于拼车软件究竟能火多久,这几家公司什么时候停止砸钱的问题,其实大家并不急于知道答案。总结:  洋洋洒洒聊了这么多,仍不足以全面反映这十年来国人购车/用车的现状及观念。其实无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加长大军、日趋完善的二手车市场,还是国人越发成熟的行车安全理念、火爆异常的拼车软件,这些都如镜子般反射着近十年来汽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从“开上车”向“会开车”的方向转变,他们对汽车本身的了解更深入,以往淡薄的安全意识也每时每刻都在强化、进步。或许短时间内我们尚无法与欧美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提并论,但作为汽车大面积普及还不足20年的中国来说,这样的进步速度已足以令人欣慰。事实上,我们只是需要些时间。(文/图 汽车之家 陈雷)  下篇文章我们将继续转变话题方向,跟您聊聊这十年来汽车媒体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视角独特内容有趣,您一定别错过。16汽车之家成立、杂志风格转型  [汽车之家 ]& 上期中,我们回顾了2005年至今国内消费者对购车和用车理念的转变。从加长之风的蔓延,到SUV市场的火爆,消费者也慢慢摆脱了三厢车才叫车的老思想,此时的国内汽车市场也逐步细分化,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和新技术被消费者所认可。人们在购车和用车观念发生转仍变的同时,中国汽车媒体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汽车媒体的不断推动,今天就让我们简要回顾下媒体在汽车生活十年间经历的各种转变。汽车之家正式上线迅速崛起的汽车垂直网站新秀  既然是汽车之家成立十周年的大日子,本期又是聊中国汽车媒体十年变迁,肯定要先从汽车之家的诞生说起。成功打造IT垂直互动门户网站泡泡网的CEO李想,将目光聚集在日益兴盛的汽车行业,日,汽车之家正式上线,而同一时期,已经有很多的汽车网络媒体:搜狐、新浪、网易、TOM、雅虎等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汽车频道,中国汽车网、太平洋汽车网、车168、爱卡、网上车市等都是汽车垂直媒体的佼佼者。  汽车之家老员工王昊对网站一步步发展壮大感触颇多;初期,汽车之家的资源非常匮乏,不用说根本就没有厂商会提供媒体测试车,也不会邀请我们参加新车发布会、试驾会,甚至连日常资讯的更新,都要从其他汽车网站转载。尽管如此,我们依旧保持每天的内容更新,即便周末也是如此;自己联系经销商去拍车,完善产品库的参数配置和图片。  2005年10月,汽车之家第一篇原创测试文章上线,并且厂家也开始邀请我们参加一些新车的活动,为了能把新车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读者,我们做了其他媒体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说新车上市时,我们会提前准备好文章,只需在价格公布后填好价格即可发布文章;我们也会在试驾会结束当天写完并发布试驾文章。  2007年4月上海车展,汽车之家以媒体身份搭建独立的展台参展,对车展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如今,在全球各大车展上,都有汽车之家报道团队的身影。哦,对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汽车之家报道车展是从来都不拍模特的。2011年9月,“汽车之家”与“车168”进行整合划分,变身为“汽车之家”和“二手车之家”。自此,汽车之家的资讯内容更为丰富,涵盖新闻、评测、导购、文化、用车、技术、改装及视频等。2013年12月,汽车之家(股票代码:ATH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关于汽车之家十年的成长历程,我们将在《中国汽车生活十年》的终结篇为您详细解读。汽车类报刊杂志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冲击  说到汽车媒体,不妨先让我们聊聊传统的汽车类报刊杂志,也就是圈内常说的纸媒。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业务的普及,人们对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媒体因其得天独厚的效率优势,逐渐受到用户所青睐。反观传统纸媒,固定的出版时间在信息传播效率上远不及网络媒体迅速。  虽然传统纸媒地位正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但像《汽车之友》和《名车志》这样的老牌汽车杂志因其积累的大量忠实读者,在面对网络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仍能保持着不俗的销量。究其原因,汽车杂志的精美构图和颇具艺术气息的文案仍然是网络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网络媒体在信息快速传播和逼格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网络汽车媒体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人们更乐于第一时间去网站了解新车型发布等行业新闻以及新车型的试驾感受。对于传统汽车杂志来说,最初图片精美的优势也逐渐被网络媒体纷纷效仿,聚集了一定人气和用户基础的汽车垂直类网站集体开始发力,传统阅读习惯和快餐式阅读的博弈愈演愈烈。  除了网络汽车媒体给汽车杂志带来的冲击外,越来越多新晋汽车杂志也在带动行业实现转型,如2010年创刊的《座驾》开始将汽车杂志的定位慢慢向时尚生活方面靠拢,越来越多的汽车杂志开始效仿这种跨界的新模式,此后更是涌现出如像《ramp驾道》这样偏重于时尚和汽车文化类的新兴汽车杂志。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感受,但不可否认的是,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不少人远离了翻阅纸张的传统阅读方式。门户网站所面临的危机门户网站与垂直网站间的对抗  提到门户网站,我们脑海中肯定浮现出的是新浪、搜狐和网易这几家大型门户网站,即便你从来没有主动登陆过其中某一家网站,肯定也会通过各种途径“不经意”间访问过这些网站,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在汽车类垂直网站大面积上线前,用户想要了解汽车相关信息只能通过这些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在私家车购车潮之前,门户网站汽车频道的信息量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随着汽车广泛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用户对购车、用车和养车等相关信息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门户网站汽车频道所呈现的内容已不能满足用户对汽车相关知识的渴求。嗅到国内汽车产业崛起的信号,一时间涌现出如爱卡汽车和太平洋汽车网等多家汽车垂直类网站,在用户需求极度高涨的大背景下,这些汽车垂直类网站迅速得到用户的认可。  在众多汽车类垂直网站的夹攻下,门户网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对于门户网站来说,汽车频道只是其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中的一项,此时用户的浏览习惯也发生了转变,大家更愿意浏览门户网站的新闻时事内容,而非汽车相关资讯。对于门户网站而言,汽车频道受众面即便大不如前,但为了存在而要存在的原因让几家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苦苦支撑着。在汽车垂直类网站蹿红的事实面前,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也开始重视用户体验等方方面面,力求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在残酷竞争面前,最大的受益者想必就是用户。17汽车网站论坛兴起、水军袭来汽车网站论坛汽车垂直类网站成功的秘诀  早年间爱卡汽车的成功与用户在论坛较高的活跃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互动平台,固然离不开优质的内容支撑,汽车之家论坛也不例外。最初汽车之家论坛仅有简单的购车心得和用车体验,但随着内容的不断优化,深度挖掘用户需求。论坛内容已经从单纯的汽车选购等方面衍生出了多个用户喜闻乐见的版块,如媳妇当车模、现身说法、藏地之旅等。  “论坛精选日报”即是这些用户精华帖子的集合地,可以说这里每天都展示着由网友产出的最新最优质的内容。线上有了用户内容丰富的帖子,线下自然也少不了各种网友活动。车友聚会、自驾巡游、车展看车团等常规活动的参与网友一年比一年多。如汽车之家论坛在2008年两次组织的云南赈灾送水活动,更是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更有很多热心网友自发组成送水车队,亲赴灾区支援赈灾工作。  随着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在国内热映,当《变形金刚2》上映后汽车之家众多“金刚粉”组成了“大黄蜂车队”,众多不同品牌的车型纷纷采用大黄蜂标志性的涂装,车队在北京街头行驶时更是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论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之家已经有超过2000个车系论坛、35个地区论坛、48个主题论坛,如此多的论坛想要很好的管理并非易事,让网友自己管理论坛的想法随即产生。  从热心网友中选拔出各个车系和地区的版主,由版主管理各自的论坛并将内容优质的帖子评为精华帖,最终部分精华帖被论坛工作人员推选至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少年后淘汰汽油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