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中断源机

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含那些部分
按时间排序
下面就图2 所示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各部分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1. 时钟电路  在设计时钟电路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下51 单片机上的时钟管脚:  XTAL1(19 脚) :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入端。  XTAL2(18 脚) :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出端。  XTAL1 和XTAL2 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反相放大器,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石英晶振的片内振荡器,或者是器件直接由外部时钟驱动。图2 中采用的是内时钟模式,即采用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 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一般来说晶振可以在1.2 ~ 12MHz 之间任选,甚至可以达到24MHz 或者更高,但是频率越高功耗也就越大。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11.0592M 的石英晶振。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当采用石英晶振时,电容可以在20 ~ 40pF 之间选择(本实验套件使用30pF);当采用陶瓷谐振器件时,电容要适当地增大一些,在30 ~ 50pF 之间。通常选取33pF 的陶瓷电容就可以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读者自己在设计单片机系统的印刷电路板(PCB) 时,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引线的寄生电容,保证振荡器可靠工作。检测晶振是否起振的方法可以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XTAL2 输出的十分漂亮的正弦波,也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 把挡位打到直流挡,这个时候测得的是有效值)XTAL2 和地之间的电压时,可以看到2V 左右一点的电压。  2. 复位电路  在单片机系统中,复位电路是非常关键的,当程序跑飞(运行不正常)或死机(停止运行)时,就需要进行复位。  MCS-5l 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 第9 管脚) 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RST 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图2 中所示的复位电路就包括了这两种复位方式。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RESET 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 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随之+5V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0,芯片正常工作。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RST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一般来说,只要RST 管脚上保持10ms 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复位。图中所示的复位电阻和电容为经典值,实际制作是可以用同一数量级的电阻和电容代替,读者也可自行计算RC 充电时间或在工作环境实际测量,以确保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可靠。3. EA/VPP(31 脚) 的功能和接法  51 单片机的EA/VPP(31 脚) 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管脚。当EA 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EA 保持低电平时,则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只访问外部存储器。  对于现今的绝大部分单片机来说,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一般为flash)容量都很大,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外接程序存储器,而是直接使用内部的存储器。  在本实验套件中,EA 管脚接到了VCC 上,只使用内部的程序存储器。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很多初学者常常将EA 管脚悬空,从而导致程序执行不正常。  4. P0 口外接上拉电阻  51 单片机的P0 端口为开漏输出,内部无上拉电阻。所以在当做普通I/O 输出数据时,由于V2 截止,输出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要使“1”信号(即高电平)正常输出,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另外,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也需外接上拉电阻。在这里简要的说下其原因:在输入状态下,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来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例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 = 0, Q = 1,场效应管V1 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从引脚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又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 = 1, Q = 0,场效应管V1 截止。如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 从引脚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所以当P0 口作为通用I/O 接口输入使用时,在输入数据前,应先向P0 口写“1”,此时锁存器的Q 端为“0”,使输出级的两个场效应管V1、V2 均截止,引脚处于悬浮状态,才可作高阻输入。  总结来说:为了能使P0 口在输出时能驱动NMOS 电路和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需外接上拉电阻。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是外加一个10K 排阻。此外,51 单片机在对端口P0—P3 的输入操作上,为避免读错,应先向电路中的锁存器写入“1”,使场效应管截止,以避免锁存器为“0”状态时对引脚读入的干扰。  5. LED 驱动电路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最小系统中,发光二极管(LED)的接法是采取了电源接到二极管正极再经过1K 电阻接到单片机I/O 口上的(见图4 中的接法1)。为什么这么接呢?首先我们要知道LED 的发光工作条件,不同的LED 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不同,一般而言,红或绿颜色的LED 的工作电压为1.7V~2.4V,蓝或白颜色的LED 工作电压为2.7~4.2V, 直径为3mm LED 的工作电流2mA~10mA。在这里采用红色的3mm 的LED。其次,51 单片机(如本实验板中所使用的STC89C52单片机)的I/O 口作为输出口时,拉电流(向外输出电流)的能力是μA 级别,是不足以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的。而灌电流(往内输入电流)的方式可高达20mA,故采用灌电流的方式驱动发光二极管。当然,现今的一些增强型单片机,是采用拉电流输出(接法2)的,只要单片机的输出电流能力足够强即可。另外,图2中的电阻R1为1K 阻值,是为了限制电流,让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限定在2mA~10mA。
什么意思?楼主,会、还是不会?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按照如图所示焊接电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接晶振的电容是20pF的,如果你只是做一般的小实验的话,这两个晶振可以不接,上电复位是10uF的电容
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可以分很多类,有简单的,也有极其复杂的。我跟你说最简单的、也是最好理解的把。1.前端:摄像头
2.传输:包括:电源线,变压电源用来给摄像头提供电源、视频线或者双绞线加传输器,用来传输视频信号。
3.存储监视:用电脑的话,需在电脑中装一个视频采集卡。不用电脑,需要购买硬盘录像机加电脑显示一台。最主要的部分的问题,这是最简单的监控系统,三部分都很重要,摄像头不好,录制效果就不好,传输线如果不是纯无氧铜的用不了多久,维修线路很麻烦的,硬盘录像机的压缩不好,即使摄像头好,它录制出的监控画面的回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说麻烦的
可能还包括,光钎,光端机,矩阵 ,拼接屏,集成控制及远程系统系统等等
所搜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就可以。很简单的。
这个在单片机的教科书上就有吧,照着在protel里画出来就OK了~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单片机、电路板
连接器、接插件
其他元器件
MCS-51单片机实现与Internet 的交互
MCS-51单片机实现与Internet 的交互
& & 内容摘要: 实现MCS-51 单片机嵌入式接入Internet 技术。单片机通过ATL8019AS 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Internet 的交互。利用开源代码的TCP/IP 协议栈uIP 实现对底层设备的驱动,同时通过uIP 协议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各种应用服务。给出了硬件设计图,编写了单片机主程序。应用此技术实现了一个城市中心停车监测系统。
& & 内容摘要: 实现MCS-51 单片机嵌入式接入Internet 技术。单片机通过ATL8019AS 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Internet 的交互。利用开源代码的TCP/IP 协议栈uIP 实现对底层设备的驱动,同时通过uIP 协议的应用程序接口实现各种应用服务。给出了硬件设计图,编写了单片机主程序。应用此技术实现了一个城市中心停车监测系统。
& &   近年来以单片机(MICroComputer Unit,MCU)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探测系统、智能仪器、安防系统、智能家电和信息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   如果嵌入式系统能够连接到Internet 上,则用户可以方便、快捷、低廉地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监测和信息传送。Internet 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相互融合,不仅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使得 Internet 应用进入了嵌入式Internet 时代。据专家预测,未来在 Internet 上的新增业务和应用中,将有 45%的增长来自于小型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的 Internet 接入技术,将会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利用单片机接入Internet 网络成为未来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 &   1 单片机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
& &   Internet 网络通信中,TCP/IP 协议簇非常庞大,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单片机的缺点是资源有限,无法容纳下Internet 的TCP/IP 协议簇。因此单片机实现嵌入式接入Internet 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在单片机等嵌入式设备的有限资源上实现Internet 的网络通信协议栈。其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单片机自身有限的资源对信息进行TCP/IP 协议处理,使之变成可以在Internet 上传输的IP 数据包。目前许多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讨利用MCU 实现接入Internet 技术,出现了多种单片机嵌入式Internet 技术方案,这些技术实现方案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 &   (1) 使用专用的嵌入式芯片。专用嵌入式芯片是一种内置了通信和控制功能的单片机,可以实现实时多任务操作。比传统的单片机硬件提供更强的系统设计灵活性。这样的芯片有Ubicom 公司的IP2022芯片,MOXA 公司的Nport Express 芯片等。这类芯片功能强,能够实现多种网络协议,一般提供有相应的TCP/IP 网络协议栈。但是这种芯片价格偏高,用户需要支付软硬件费用,不易于实现市场的广泛应用。
& &   (2) 嵌入式系统组成专用网通过PC 网关接入Internet.小型嵌入式系统通过总线技术组成专用网络,采用一个PC 机作为网关,该 PC 将专用网发送来的信息通过专用软件转换为TCP/IP 协议数据包,然后发到 Internet 上以实现远程通信。该方案是早期采用得较多的技术。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要使用一台专用的PC 机,显然它只适用于某些工业数据采集系统,不易于向信息家电和网络化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推广。
& &   (3) 使用普通单片机和网络控制芯片。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扩展,但是需要在单片机上实现嵌入式TCP/IP 网络协议,软件编程的工作量比较大。由于采用普通单片机,所以其优点是成本低,单片机体积小,易于以极高的性价比向诸多需要实现嵌入式接入Internet 的场合推广。本文设计的系统就是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下面将重点分析其硬件和软件设计。
& &   2 单片机与网卡的接口电路
& &   2.1 系统总体设计
图1 系统总体设计。
& &   系统选用最常用的MCS 8051 系列单片机,此类型单片机价格低廉且应用广泛。网卡选用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ATL8019AS 以太网控制器芯片。由于Internet 网络协议的程序代码量较大,所以系统除了单片机和网卡外,还增加了一些外围电路。包括用作数据缓存的RAM 存储器和RS232 接口,前者用作数据缓存器,后者作为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系统总体功能设计如图1 所示。
& &   在上述系统设计中,单片机主要完成Internet数据的解包和串口RS232 数据的封包。远程PC 机传输来数据包经过Internet 物理媒介到达以太网控制芯片 RTL8019AS 内,RTL8019AS 执行地址解析协议,然后交给 C8051 单片机,单片机执行TCP/IP 协议模块,去掉 TCP/IP 报头后将数据通过RS232 串行口交给数据采集系统的现场设备。反之,如果是现场设备发送数据到单片机,那么单片机将数据按照TCP/IP 协议格式封包后送入RTL8019AS,由网卡芯片传输到Internet 中。通过上述方式,单片机完成与Internet 的交互,从而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互联网远程控制。
& &   2.2 标单片机与网卡的接口电路
& &   单片机是本系统的核心,因此单片机与网卡的接口电路非常关键。本系统选用8051 系列单片机,是因为8051 单片机是最常用的单片机,其价格低廉且应用广泛,在工业设备应用中易于降低系统成本。同时8051 编写程序简练,程序调试方便。8051 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芯片的连接电路如图2 所示。
图2 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芯片连接图。
& &   8051 单片机P0 口的8 位数据总线D0-D7、P2口的5 根地址线A8-A12、读信号线RD、写信号线WR、2 个定时器控制端T0、T1 分别与Realtek8019AS 的各信号线对应连接。Realtek8019AS 芯片工作在8 位总线方式。8051 单片机驱动网络控制芯片RTL8019AS,经网络隔离滤波器HR901170A 后实现Internet 接入。
& & 3 TCP/IP协议栈在单片机上的实现
& &   3.1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
& &   TCP/IP 协议是Internet 的核心协议。单片机实现嵌入式接入 Internet 必须要在单片机上实现TCP/IP 协议。由于TCP/IP 协议簇异常庞大,而单片机片内资源有限,所以要在单片机上完整实现TCP/IP协议是不可能的。目前许多公司根据不同的嵌入式设备开发了面向商用的嵌入式TCP/IP 协议栈,这些协议栈缺点是面向特定公司生产的芯片,且需支付昂贵的软件使用费。如果采用这类协议栈则使得设计的单片机嵌入式Internet 系统不具有性价比上的优势。经过对比,最后在本系统中选用开放源代码的TCP/IP协议栈uIP0.9 作为设计核心。uIP0.9 是一个适用于8/16 位单片机上的小型嵌入式TCP/IP 协议栈,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免费在网络上下载其源代码并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uIP0.9 协议栈采用模块化设计,保留网络通信所必要的协议机制,大大减少了协议代码量(代码量在几千字节左右),只需要几百字节的内存就可以顺利运行,降低了协议对系统资源的要求。uIP0.9 完全适应当前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
& &   3.2 uIP 的体系结构
& &   uIP 协议根据嵌入式系统的需要,去掉了TCP/IP协议中许多不常用的功能,保留网络通信中所需要的ARP(可选)、IP、ICMP、TCP、UDP(可选)等最核心的部分。协议全部用C 语言编写,其代码占用量极少,对RAM 资源要求也极低。例如IP/ICMP/TCP 核心模块代码大小为3304 字节,使用的RAM 只需要360字节。其应用层接口和设备驱动层接口非常简单。
& &   uIP 协议将设计重点放在IP、ICMP 和TCP 协议的实现上,而将UDP 和ARP 协议实现作为可选模块。uIP协议的体系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uIP 协议栈结构图。
& &   3.3 uIP 的底层设备驱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
& &   uIP 是一个仅包含三层网络层核心协议的协议栈,uIP 自身不包含任何类型的底层网络驱动和上层应用程序,它只提供接口函数供用户开发使用。因此为了完成与网络设备的交互,用户必须根据网络设备的类型,在uIP 中自行实现对底层网络设备的驱动。对本例来说,网络设备是RTL8019AS 网卡,因此需要在uIP 中实现对RTL8019AS 网卡的驱动。如果用户需要在Internet 上通过http 协议浏览和获取现场数据,还必须在uIP 上实现基于HTTP 协议的WEB 应用服务。
&&&&  RTL8019AS 网卡驱动首先是对网卡芯片的上电初始化,通过函数init_8019as()进行,用于设定网卡物理地址,设定收发缓冲区位置和大小等。其次是发送数据函数eth_send()和接收数据函数eth_rcve()。
&&&&  而uIP 协议栈则通过内核中的uip_input()函数实现对底层网络设备的驱动,该函数是uIP 协议的底层设备入口。它包含两个全局变量uip_buf、uip_len.前者用于存放接收到的数据包,后者表示接收发送缓冲区里的数据长度。uip_input()函数处理从网络设备驱动发送来的IP 包。处理结束后返回变量uip_len,如果uip_len 是0,则没有数据要发送。不为0 则调用网络设备驱动程序eth_send()函数来将uip_buf 里的uip_len 长度的数据发送到以太网上。eth_rcve()函数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缓存uip_buf 指定的缓冲区中,系统调用uip_input()函数,并在需要时调用应用程序。
&&&&  uip_perioDIC()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周期时钟函数,通常每一秒执行一次,单片机用它周期性地轮询各连接。因为uIP 协议要处理许多定时事件,例如包重发、ARP 表项更新。当周期计时激发,每一个TCP 连接调用uip_periodIC(),其TCP 连接编号作为参数传递给uip_periodic()函数。uip_periodic()函数检查参数指定的连接的状态。当uip_periodic()函数返回后,会检查uip_len 的值,若不为0 则将uip_buf 缓冲区中的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上。
&&&&  uIP 协议的应用程序接口用于实现web 之类的应用服务。uIP 定义了一个宏UIP_APPCALL()作为该接口,供用户使用。当用户要编程实现某应用服务时,只需要将宏UIP_APPCALL()定义成实际的应用程序函数名。uIP 在接收到底层传来的数据包后,若需要送上层应用程序处理,它就调用UIP_APPCALL()。不同的连接则通过判断当前连接的端口号来确定。同时uIP 还提供一些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供用户编程时使用。常用的uIP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有:关闭连接接口函数uip_close();轮询接口函数uip_poll();打开连接接口函数uip_connect()等。通过调用不同的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用户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4 单片机主程序的设计
&&&&  完成了底层设备驱动模块和应用服务程序模块的添加以及对uIP 进行了正确配置之后,软件编写的主体部分是单片机主程序函数。主程序视用户需要达到何种功能而定。对于本例通过以太网卡接入到Internet实现WEB 应用服务来说,单片机主程序首先启动初始化工作,包括定时器初始化、网卡芯片初始化、UIP 协议栈初始化、用户应用程序初始化等等[5].在完成初始化之后,主程序将不停的进行查询,如果网卡上有新的IP 数据包到达则送uip_input()函数处理;如果没有新数据包到达则由uip_priodic()函数处理定时事件。由于uIP 协议栈采用C 语言编写,所以为了方便单片机主程序与uIP 协议交互,单片机主程序也采用C 语言作为开发语言。下面是单片机主程序的部分设计代码。
&&&&  TCP/IP 协议栈的链路层部分由网络控制器RTL8019AS 完成,网络层和传输层由单片机来处理。
&&&&  应用层则根据需要可以在单片机内完成,也可以由单片机转给用户或终端设备完成。除了WEB 服务之外,其它应用层服务像SMTP 协议支持功能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
&&&&  5 系统测试
&&&&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为市区中心停车场设计了一个停车监测管理系统。由于市区中心停车场业务量非常繁忙,车位经常饱和,不仅管理人员而且客户经常需要实时掌握该停车场的停车位空闲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前端通过传感器监测各停车位的空闲状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单片机,反馈的信息包括停车位空闲状态,停车起始时间和时长等。据此监测系统计算整个停车场空闲停车位的个数,并将信息返回到客户端,同时以公告信息形式显示在停车场出入口的LED 显示屏上。方便客户作出决策。根据停车时长计算的计费信息也可以显示在客户端上。结合上述要求,我们在单片机上实现了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Http 网页能够完成接收数据、发送网页数据、关闭连接等应用,并且能够动态实时地进行数据更新。客户端使用最常用的Windows 操作系统和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其它特殊的服务程序。系统仅设置为最多4 个并发客户端访问单片机Web 服务器。图4 是访问单片机Web服务器的结果。
图4 客户端访问单片机Web 服务器。
&&&&  6 结语
&&&&  嵌入式网络通信是近几年来嵌入式工业的新兴应用领域。由于MCS-51 系列单片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其低廉的价格,以及uIP 协议栈可以免费使用,所以采用本设计方案的产品具有成本低,附属硬件少,使得终端价格不会因嵌入式接入Internet而增加太多。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易于推向市场。目前根据此技术开发的系统已在市区繁忙的停车场监测系统得到成功应用。只须稍加改进即可应用于基于51内核的其它单片机系统。本系统能够有助于智能信息家电、生产设备监测监控等的工业应用以较好的性价比实现嵌入式Internet.
型号/产品名
深圳优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优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优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优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优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是200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洪志。本书以MCS-51单片机为学习平台,讲解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及扩展方法。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内容简介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单片机的种类、功能及用途;MCS-51单片机的组成;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内部各种硬件资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编程使用方法;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使用方法;单片机扩展和接口技术,包括I/O扩展、存储器扩展、人机接口扩展以及模拟接口扩展;串行通信技术,并给出了案例;系统设计开发方法、调试方法和抗干扰技术以及用C51语言编写了单片机课程的部分实训案例。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适合读者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作者简介
高洪志,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学会副主任委员。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出版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9余篇,并多次获奖。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申报并承担了两项国家级子课题,2007年荣获得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荣获黑龙江省职教学会教学成果三等奖。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教程图书目录
第1章单片机概论
1.1单片机概述
1.2单片机的历史与发展
1.2.1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2.2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3常用单片机简介
1.3.1MCS-51系列单片机
1.3.2AT89系列单片机
1.4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5单片机中使用的数制及常用的语言
第2章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2.1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组成
2.1.1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图
2.1.2MCS-51单片机的引脚信号
2.2MCS-51单片机的微处理器
2.2.1运算器
2.2.2控制器
2.2.3CPU时序
2.3MCS-51单片机存储器
2.3.1片内RAM结构及其地址空间分布
2.3.2片外RAM的扩展
2.3.3程序存储器
2.4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2.4.1时钟电路
2.4.2复位电路
第3章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
3.1.1机器码指令
3.1.2汇编语言指令
3.2寻址方式
3.2.1立即寻址
3.2.2寄存器寻址
3.2.3RAM寻址
3.2.4程序存储器中数据的寻址
3.2.5I/O端口中数据的寻址
3.2.6程序的寻址
3.2.7位寻址
3.3指令系统
3.3.1数据传送类指令
3.3.2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逻辑操作类指令
3.3.4位操作类指令
3.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3.4.1顺序程序设计
3.4.2循环程序设计
3.4.3分支程序设计
3.4.4子程序及其调用
第4章MCS-51单片机片内功能模块的使用
4.1并行I/O接口的输入与输出
4.1.1在MOV指令下可直接输入/输出的P1口
4.1.2在MOVX指令下由系统总线进行输入/输出的P0和P2口
4.1.3具有特殊功能的P3口
4.2数据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4.2.1查询传送方式
4.2.2中断传送方式
4.3中断系统
4.3.1中断系统的结构
4.3.2中断源和中断请求标志
4.3.3系统对中断的管理
4.3.4中断的响应过程
4.3.5中断程序的编程方法
4.4片内定时器/计数器
4.4.1定时器/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4.4.2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4.4.3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设计
4.5串行接口
4.5.1串行口的内部结构
4.5.2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4.5.3串行口的波特率
4.5.4SMOD位对波特率的影响
4.5.5MCS-51单片机串口通信应用
第5章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
5.1C及C51语言概述
5.1.1C及C51语言的特点
5.1.2C51的数据类型
5.1.3C51对内部资源的定义
5.1.4常量与变量
5.1.5C51绝对地址访问
5.2运算符和表达式
5.2.1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5.2.2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5.2.3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5.2.4位运算符和复合赋值运算符
5.2.5条件运算符和指针运算符
5.2.6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
5.2.7表达式语句
5.3分支程序设计
5.3.1if语句
5.3.2switch语句
5.4循环程序设计
5.4.1while语句
5.4.2do-while语句
5.4.3for语句
5.4.4break与continue语句
5.5.1函数的定义
5.5.2函数的调用
5.5.3中断函数
5.6数组及指针的使用
5.6.1数组的使用
5.6.2指针的使用
5.7C51的编程规范与技巧
5.7.1编程规范
5.7.2C51的开发技巧
第6章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
6.1MCS-51单片机的扩展总线
6.1.1MCS-51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
6.1.2MCS-51单片机的系统总线
6.1.3外扩芯片的片选和地址分配
6.2程序存储器扩展
6.2.1EPROM扩展
6.2.2E2PROM扩展
6.3数据存储器扩展
6.3.1常用的数据存储器芯片
6.3.2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时序
6.3.3常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接口电路
6.4Flash存储器的扩展
6.4.1Flash存储器的分类
6.4.2常用的Flash存储器芯片
6.4.3常用的Flash存储器扩展电路
6.5并行I/O接口的扩展
6.5.1简单I/O接口扩展
6.5.2可编程8255A扩展I/O接口
6.5.3可编程8155扩展I/O接口
第7章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应用
7.1键盘接口电路
7.1.1键盘的工作原理
7.1.2独立式键盘
7.1.3矩阵式键盘
7.1.4键盘的编码
7.2可编程8279接口芯片及应用
7.2.18279的内部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7.2.28279的引脚功能
7.2.38279的工作方式
7.2.48279的命令字
7.2.5MCS-5l单片机和8279的接口设计
7.2.68279应用举例
7.3LED显示接口电路
7.3.1LED显示器和显示器接口
7.3.2LED显示器接口技术
7.4LCD显示接口电路
7.4.2组成结构图
7.4.3模块接口说明
7.4.4模块的主要硬件构成
7.4.5指令说明
7.4.6读写时序图
7.4.7应用举例
7.5D/A转换接口电路
7.5.1D/A转换接口电路的基本原理
7.5.2D/A转换器的主要特点与技术指标
7.5.3DAC0832芯片
7.5.4DAC0832与MCS-51的接口设计
7.5.5DAC0832应用电路
7.6A/D转换接口电路
7.6.1A/D转换接口电路的基本原理
7.6.2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7.6.3ADC0809芯片
7.6.4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第8章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
8.1串行通信基础
8.1.1串行通信分类
8.1.2串行通信的制式
8.1.3接收/发送时钟
8.1.4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8.1.5通信数据的检测和校正
8.1.6串行通信接口电路UART、USRT和USART
8.2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数据通信
8.2.1异步通信适配器
8.2.2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技术
8.3串行通信总线标准
8.3.1RS-232C总线标准与应用
8.3.2RS-449、RS-422A及RS-423A接口总线标准与应用
8.3.3RS-485标准总线接口
8.3.420mA电流环路串行接口
8.3.5I2C总线接口
8.3.6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第9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
9.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9.1.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步骤
9.1.2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设计
9.1.3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9.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调试
9.2.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
9.2.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调试
9.3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9.3.1干扰源概述
9.3.2硬件抗干扰技术
9.3.3软件抗干扰技术
9.4单片机在线编程技术
9.4.1单片机在线编程概述
9.4.2ISP技术
9.4.3AT89S51单片机在线编程的实现
第10章C51应用实训
实训1初识C51
实训2单色灯闪烁
实训3走马灯
实训4流水灯
实训5外部中断
实训6定时器
实训7双芯灯实验
实训8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训9直流电机实验
实训10步进电机实验
实训11串口实验
实训12单片机扩展实验
实训13人机接口实验
实训14A/D、D/A转换实验
附录AMCS-51系列单片机
附录BASCII码表
附录CC51库函数
.豆瓣[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CS-51单片机组成部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