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玩没玩过返校,台湾做的恐怖游戏返校视频,讲白色

问:如何评价《返校》这款恐怖解谜游戏?
作为一个只玩大作的游戏粉,《返校》却已它独特的魅力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它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画质或者千奇百怪的任务,但是它却用它的故事、用它塑造的氛围和它给人的思考使它足以跻身2017年的优质游戏。
故事所讲述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大陆人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只知道一个十年,而台湾人却经历了四十年这样的日子。在这段戒严时期无数人被判决、枪杀,无数家庭妻离子散,人们都惶恐度日。游戏用它的画风完美的还原了这个压抑的氛围,虽然它用到了鬼怪元素,但这些鬼怪背后无一不暗示着人。学校是女主最为恐惧的地方,所以这里魍魉丛生。而教官则是女主最害怕的人,所以它也幻化成了怪物的样貌。
游戏的叙事风格我倒觉得和《穆赫兰道》或者《死亡幻觉》非常相似。充满了隐喻和转折,一开始你完全不知道故事在讲什么,只是跟着故事的模式蹒跚前行。中间穿插着闪回回忆慢慢把故事补全,这就像极了一般悬疑电影的拍摄手法。虽然画面上不能做得很精美,游戏便采用了纯色的渲染,或者是大色块的怪异画风来突出怪诞感,有的时候感觉像是真的重看了一遍《穆赫兰道》一样。现在能做到这种纯熟的电影手法处理的游戏实属难得,而这家小工作室做到了。
故事虽然在讲白色恐怖,但主题是在讲原谅。女主因为自己的幼稚害死了很多人,因为自责而跳楼自杀,她的灵魂则一遍遍在学校游荡,受尽过去的折磨,直到她原谅自己。从故事的角度来说女主并不是做错事的人,只是生活一步一步逼迫她做了错误的事,父母不合、学校内压抑的环境使她的内心越来越偏移,可能是严苛的环境下必然的结局。当女主一遍遍指责自己时灵魂便一次次得不到安息,追寻着过去或者试图去改变过去。放下说的很容易,但其实不然,那流淌的血河、那充满灵魂的音乐教室都是女主所不能忘怀的,只有当玩家真正了解了游戏的内核选择了正确的选项后才能让女主走出轮回,这也是游戏的高明之处。
这样一款反思历史正视历史的游戏,在技术的限制内做到了可玩性的最大化,对于其背后的团队,敬佩之情难以言表。由此看来,大陆也并不是做不出好游戏,大陆的技术比台湾这家工作室的技术肯定更为优秀,但为什么做不出这样的作品呢?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难道我们也一直是因为追逐着利益一遍遍的轮回,而不能超脱出去去追求纯粹和优质吗?由此看来,任重道远。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作品,要能够让观赏者代入自身感受,还能在结束是让他们有所触动和牵挂。然而玩过《返校》这个游戏过后,我才发现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品其实可以适应任何的形态。你仿佛刚刚看了一场电影,又仿佛在读着一本同名的小说。你会发现这个游戏里的一些东西,超脱了物质的形态而进驻了你的心里。
还是先说说这个游戏一开始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美术设计。全篇画面色调昏暗,人物与场景都十分平面化,宛如一幅诡异的拼贴画作,现实和幻想的界限异常模糊,甚至互相转换。最为亮眼的是游戏中大量运用融合中国传统以及神话元素:魑魅魍魉、黑白无常、转世轮回、烧纸钱、易经八卦……仿佛这件事就发生在你我周围,或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让人一瞬间的模糊了自己作为玩家的身份,而更像一个在现场的,关系紧密的旁观者。
《返校》的剧本文案是整个游戏的精髓,若是说别出心裁的美术和中国风浓郁的设定吸引的是好奇的路人,那么玩过以后你就会被它的剧本深深触动。在这个游戏里你可以体会到一个少年学生几乎所有的情感。热烈的、隐秘的、意气风发的;逃避的、疯狂的、陷入绝望的……这心路历程随着谜题的解开和剧情的进展越发让人觉得自己并不是坐在电脑前操控的一个玩家,而是随着视角的转换一点点将人物塑造丰满,有血有肉。女主角用自身做引,不断自问,在找寻自我的同时,剧情也和盘托出,衔接的合情合理。
很多人在游戏刚出试玩版的时候就在质疑是否有必要在这个游戏中插入政治元素,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其作为恐怖游戏的纯粹性?现在我想说,神灵鬼怪只是手段,最可怕的还是那段人人自危的历史,和制造这历史的人。游戏中学校作为一个政治统治的工具,意义已经不再纯粹,就仿佛女主角一般,从热情好学的学校之星瞬间转变为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犯”。在游戏中这种颇有意思的互相对照实在不少,让人在明白事情的真相后还能继续品味沉思。
当下社会如滚滚车轮,无论是什么都被掩盖在了前进的烟尘中。每个人都有资格讲自己的,意见不合就用音量一决高下。《返校》就像一股清流,让人沉思,让人觉得些许的忧伤,让人流连忘返。我相信无论作何种形式,都是一样的隽永。
葡萄槽电影
ID: funnygrape
· 这里有——原创影评剧评、最新影视资讯、最热影视资源;
· 这里是葡萄槽——与你分享、交流我们所知所爱的一切。
文章投稿 / 加入我们 / 合作联系
请直接私信后台
或发邮件至
FUNNYGRAPE
小编已经把文章中涉及到电影的下载地址给您列在了下面, 小主请笑纳!
如有任何疑問欢迎加入Hi67官方群讨论:
福利来了!你准备好开学了吗?正月十五,台湾恐怖游戏《返校》来袭!你准备好开学了吗?正月十五,台湾恐怖游戏《返校》来袭!游戏公路百家号    春节即将结束啦,虽然身为社畜的小编我早早就开始上班,可是还没毕业的大家应该都还在家里躺着吧~  接下来小编我就要讲一个鬼故事,那就是正月十五.......大家就要开始返校啦!!!  今天要推荐的游戏,也是台湾游戏团队烛龙带来的惊悚解谜游戏——《返校》(听这个名字就瑟瑟发抖了好吗???)    哈哈,当然,故事的内容可不是又要开始看到讨厌的老师和交没写过的作业。    《返校》的故事以上个世纪的台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和学弟在某天被大雨困在学校,两人为了躲雨便留在教室里休息,结果醒来后学校忽然天翻地覆的变化,校园变得破败不堪,学校外的河水的颜色变得鲜红,而女主角醒来后发现自己正坐在礼堂的舞台上,抬头看见了被倒挂在自己头顶的学弟...    (为了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新年,这一幕就不截图了哈...)          曾经熟悉的教室和楼梯在眨眼间破败,在走廊中穿行的鬼神,无论如何也无法离开的学校。随着故事的展开和对记忆的一次次探索,你究竟能否解开谜题,带女主角离开学校?  而作为一部国产恐怖游戏,《返校》中所内含的中国元素,其实更能使每一位中国玩家都更能身临其境,在被欧美和日本恐怖游戏所垄断的市场中,《返校》不失为一股清流。抛去剧情本身,单单是游戏中的美术细      节,比如中国校园的样貌,就足以让玩家们瑟瑟发抖啦...(大家是否还记得半夜回学校那作业的恐惧......)  其实如果大家对台湾在上个世纪的现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对游戏中的许多元素感到陌生和费解。  《返校》以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为整个游戏的北京,从一个个侧面细节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及时是孩子也无法幸免于这场精神和肉体上的浩劫。可怕的从来不是鬼神,而是人心各异,少女幼稚又单纯的心情致使她犯下了错误,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最终使她酿成了不可挽回的过错。  《返校》真实的游戏内涵,也意在讨论,人不是生而自由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你应该下载这个游戏,自己寻找答案!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游戏公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们总想给你推送最好玩的游戏和最新的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们玩没玩过返校,台湾做的恐怖游戏,讲白色恐怖时期【韩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9,836贴子:
你们玩没玩过返校,台湾做的恐怖游戏,讲白色恐怖时期
你们玩没玩过返校,台湾做的恐怖游戏,讲白色恐怖时期
哦 你们都老了 不玩游戏的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这款在台湾成为爆款的游戏,讲述的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故事_凤凰科技
这款在台湾成为爆款的游戏,讲述的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故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款在台湾成为爆款的游戏,讲述的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故事
最近在台湾的社交平台上,刷爆朋友圈的是一款名为《返校》(Detention)的恐怖游戏。
《返校》是 1 月 12 日上架至游戏销售平台 Steam 上,发行不到 12 小时,就进入全球畅销排行榜的前三名。目前《返校》的总下载数量约两万三千多次,游戏销售页面上共有一千多笔的“压倒性好评”。
其中一位网友 katpizza 给了这样的评语 &这游戏恐怖吗?不很恐怖,那它值得玩儿吗?你不想玩儿我都要送你玩儿&,事实上,只要玩过《返校》的玩家,普遍都对游戏的各方面表现给予不错的评价。
《返校》自发行之后的下载情形(图 / Steam )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评论当中,有个相当主流的好评,那就是关于本故事“背景设定”有多么吸引人,有网友是这么说的,这游戏是“裹着恐怖游戏外衣的伤痕文学作品”。
《返校》是由台湾团队”赤烛游戏”所制作的一款 2D 横轴游戏,这也是他们的创业作品。游戏是以 1960 年代为背景,当时台湾社会正处于戒严时期(此段期间也被称作”白色恐怖”),故事场景发生在一所名为“翠华中学”的高中校园里,有一对高中生被困在校园里,逃离校园期间还发生了相当多诡谲的事件。而玩家们,则是必须扮演这对高中生,为了解开谜团,在校园内收集许多线索拼凑出案件真相,其中更发现许多隐藏在这个时代中的秘密。
事实上,《返校》如今会在台湾引发话题非无迹可寻,这个游戏的故事背景,触动不少台湾人的神经,揭露一些不愿被提起的过去。
1949 年,国民党在台湾颁布了戒严令,自此台湾进入一段近四十年的戒严时期,而这也是世界史上最长的戒严令,人们也把这段期间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尽管是在后戒严时期出生的年轻人,也不会对这段历史毫无所知,毕竟这段时期对台湾社会带来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曾经有人将“白色恐怖”时期比喻为台湾社会永远的伤疤。而这样的比喻,并不超过。
为了建立统治正当性,铲除异己,当时国民党政府对任何非官方允许的思想与言论,都给予最严厉的监控与打击,透过监控、滥捕、滥杀、打压等手段,使台湾社会陷入了极为恐怖的氛围。这段期间也造成不少冤狱案件,白话一点说,就是一旦被政府认定(可能)为危险分子或是异己,都会随时“被消失”。
如今,距离解严的 1987 年刚好满 30 周年,《返校》这款游戏的出现,在时间点上刚好给予了人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的一个契机。
《返校》的流行除了体现在下载量与压倒性好评上,还掀起另一波“解密过往”的风潮。一时之间,许多网友在台湾知名论坛“台大批踢踢”上,分享自身亲友在白色恐怖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其实在解严之后,台湾社会就涌现不少创作纪录这段历史。以台湾电影来说,比较知名的包含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此片更拿下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万仁的《超级大国民》...等。
也就是说,这样的故事设定,自然带给不少台湾玩家共鸣,甚至引发话题。
除此之外,《返校》在场景设计、视觉风格以及配乐的处理上,皆融合不少台湾本土民俗鬼怪故事的元素。其表现效果的成熟度,也替肃杀的气氛营造加了不少分。
在众多恐怖的元素结合之下,辅以离奇案件的,让玩家得以沉浸在谜团当中,随著故事线推理。
平心而论,《返校》这款游戏并不复杂,要破关也绝非一件难事,平均下来几个小时就能破关。然而,根据我们目前玩下来的感觉,这个游戏的噱头,本身也并非要把玩家困住、四处营造卡关的感觉,反倒是希望玩家能依循游戏中给的线索,抽丝剥茧组构一个完整的故事。
尽管难度不高的情况下,《返校》的讨论度依然居高不下,甚至有电影业界的人在脸书上表示此款游戏相当具备改编的潜力。
日前,《返校》的游戏制作人姚舜庭(又称咖啡),接受《苹果日报》专访时说明起初制作团队并没有特别指涉台湾社会的哪个时间点,反倒是强调这是发生在任何一个受到政治压迫的时代。不过,姚舜庭也坦言,希望能透过《返校》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在台湾社会中曾消失的谜团与故事,得以重现天日,为人所知。
题图与内文图片皆来自《返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79713
播放数:39188
播放数:112667
播放数:164319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Steam 好评 97% 的台产独立游戏《返校》:愿为我的罪孽永不超生
这不科学啊:
游戏虽归类为恐怖解密游戏,但恐怖只是噱头,叙述方芮欣的个人悲剧才是整个游戏的核心。通过与玩家的不断交流将恐怖游戏改为了惊悚,以叙事为核心导致了游戏的后半程恐怖元素削弱,这也导致了恐怖标签变得虎头蛇尾,但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照顾到了大多数玩家,才有了 97% 好评的佳绩吧。综合来说游戏尚有瑕疵,但题材和故事给了加分。
高能预警!以下内容包含强烈剧透。近日,一款结合1960年代台湾历史和神鬼文化的台湾独立恐怖游戏《返校》引起了葡萄君的注意。从成绩上来看,《返校》目前在Steam上的好评率高达97%,游戏的品质也吸引了欧美游戏圈的注意,将于今年3月亮相2017 Indie MEGABOOTH独立游戏大展。而就品质而言,葡萄君体验后发现,这款8人研发的独立游戏相当出色,故事张力、惊悚表现和细节刻画等方面都可圈可点。敏感的时代背景:白色政权下惶惶不安的台湾60年代,国民政府刚在台湾站稳脚跟。军政府掌权下,“白色恐怖”四处蔓延,人人都害怕被他人揭发。军官渗入到学校严格控制舆论,向学生宣扬互相揭发身边的“匪谍”。事实上,在那个时期被人举报结果无辜被杀的人多达14万。游戏《返校》就设定在这个灰暗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恐怖解密游戏的形式向玩家讲述一位昔日才女如何扭曲直至坠入地狱的故事。游戏从玩家控制一名叫魏仲庭的高二男生开始。高二(2)班,老师正在讲台上授课。夏日午后,教室里的空气闷热得让人昏昏欲睡,坐在第二排的魏仲庭支撑不住沉重的眼皮伏桌睡着了。他不知道在自己沉睡期间,学校的教官踏着让人不安的脚步来到教室带走了老师。他再苏醒过来时已是黄昏,而整个教学楼突然人去楼空了。冒着淅沥沥的小雨,他来到学校的大礼堂,发现了一个昏迷苏醒过来的姑娘。她叫方芮欣,是魏仲庭的学姐。她不知道自己为何昏迷,也不知道学校发生了什么。两人于是决定结伴离校,却发现唯一的去路已被猩红的河水冲断,于是无奈返回教室。魏仲庭打算在学校里搜寻一些刻意让俩人过夜的物资,但出门不久,他身边的一切开始扭曲起来,直到自己也被虚无所吞噬。至此,游戏的序章结束。第一章开始时,玩家控制的角色变成了方芮欣,她从昏迷中醒来,赫然发现魏仲庭被倒吊着的尸体,而整个学校已成为阴间地狱。极简操作和深度惊悚游戏本着剧情为重的理念,极度简化了操作上的难度。玩家的操作仅限于走路、跑、屏住呼吸和拖拽物品,只需要鼠标操作就可以完成。游戏甚至还会在有用的道具和信息上标注,减少卡关的情况发生,保证游戏体验的顺畅。&已成阴间的学校较之前出现了大量的变化,遍地都是血迹,山路上会出现墓碑和挽联。门被符咒封印,灯光忽明忽暗,还有呜咽叫喊的鬼魂四处游荡。这些鬼魂闻到生人的气息就会攻击玩家,玩家需要屏住呼吸从旁走过才可以活命。然而憋气时间越长,玩家会逐渐眩晕,整个画面也会越模糊。除了在环境上做恐怖渲染以外,游戏非常擅长在玩家四处寻找道具解密过程中,利用玩家心理来制造惊悚效果。游戏中电话里有人告诉方芮欣去教学楼三层,而通往三楼的楼梯被一个八卦锁锁住了,收集到的信息提示八卦锁的密码需要取男孩之血才能获得。而在随后玩家又收集到一把刀和碗,意味着只要找到男孩就能解开密码。然而男孩从哪里来……似乎只能是被倒吊着的魏仲庭的尸体了。可是你要如何下手?这种剧情和《电锯惊魂》中迫使人剖开别人的肚子取钥匙如出一辙,杀死别人自己才能得救,然而自己将会背负杀人的罪孽;可是不杀,游戏就没法进行。游戏无形地逼迫着玩家动手,并且在玩家割喉时会刻意放大刀片的切割细节,血顺着魏仲庭的脸潺潺流下,血流之中里魏仲庭突然睁开了双眼!但很快眼睛就闭上了,一切仿佛是自己的错觉。而在之后,玩家还会碰上倒吊着的人偶,以及魏仲庭的坟墓。这一切都在暗示玩家:是你杀了他。游戏由于是碎片化叙事,所以剧情上的恐怖元素来得更为隐晦。音乐教室里突然出现的恐怖观众、带着头套的木偶被莫名枪杀、校长室电话里传来一声诡异的“方同学,谢谢你”、以及另一个自己跳楼自杀。虽然无法串连起这些事件,但他们堆叠起来加上恐怖的音效能给玩家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这些事件同时也在暗示方芮欣犯下了某种不可饶恕的罪行。玩家的注意力也从最开始的逃亡,转移到想要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惊悚之下的故事:无处逃避的残酷真相游戏从第三章起开始串联之前留下的线索和信息,娓娓道来方芮欣家庭的破碎、爱情的枯萎以及最后走向毁灭。为了同时串联起三方面的故事,制作团队极富创意地设计出一个利用收音机调频来切换时间的玩法。三个时间段代表着方芮欣的重要时期,收音机里传出旧时的日本歌或欢快或柔缓,象征着她当时的情绪。将指针拨动到第一个频道,玩家进入的是方芮欣的家庭往事,阴暗的房间里,桌上的饭菜逐渐冰凉,母亲将头放在掌心里哭泣,而父亲则是一脸倦容。方芮欣的父亲嗜酒,父母因此常常争吵不断,但母亲对此毫无办法,甚至到后来发现父亲出轨以后也只是一个人默默忍受。直到父亲因被人举报有匪谍之嫌被人抓走,母亲才隐隐透露出自己的幸灾乐祸:“反正他也死不了。”对父母婚姻感到无能为力的方芮欣选择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将收音机的指针拨到第二频道,时间来到方芮欣的爱情往事。方芮欣的文学才华得到了老师张明辉的注意,他邀请方芮欣一同逛街,一同看电影,他言语中透露出来的爱慕仿佛一盏明灯驱散了方芮欣的阴暗。事实上,在整个颇为压抑的游戏过程中,方芮欣和老师一起看电影是最为美好,最为明亮的部分。在家庭不和中郁郁寡欢的方芮欣第一次向人表现出自己的柔弱,老师轻轻握住她的手燃起了她心中对幸福的渴望。只要在老师身边,她相信所有的痛苦终会过去。然而他突然离去了,突然视而不见了,突然变了个人一般冷漠无情。方芮欣一下子被抛回到原来的生活之中,但张明辉的出现永远改变了这种生活。在尝过爱情的甜蜜之后,家里亦或是学校,对她而言都如同褪了色的风景,毫无生趣。望着窗外,她暗自神伤,她想不透一切因何而来,也看不见没有他的未来,自己将去往何处。于是,方芮欣选择了用最鲁莽的方式去挽回他们的感情,不但彻底葬送了她和张明辉的人生,还连带害了魏仲庭,使他被判刑15年。事后悔恨与自责无时无刻不环绕着自己,不堪重负的方芮欣最后选择以最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权衡:分离式的游戏体验设计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有心之人会注意到游戏的恐怖元素几乎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则是以叙事为主,前后部分的体验比较分裂。游戏虽归类为恐怖解密游戏,但恐怖实际上只是一个噱头,叙述方芮欣的个人悲剧才是整个游戏的核心。这样前后分离的游戏设计的好处在于照顾了大多数玩家的感受,但对于一些冲着恐怖标签而来的玩家而言未免会有些虎头蛇尾。相较于《层层恐惧》、《生死列车》等惊悚与剧情俱佳,并且相互完美融合的游戏,《返校》的表现更为生涩。其次,游戏中出现了许多用意不甚明显的设计,比如保健室里拿到的诊断书、被抹去人脸的旧照片等,骰子为什么会变成牙齿的原因也没有说明。这样的情节一多,颇有种为恐怖而恐怖之嫌。事实上,《返校》是一款被反复推倒重做的作品,最初开发团队并没有想过要把《返校》做成一款恐怖游戏,而是一款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游戏。但在多次和玩家交流后他们发现,惊悚题材能更好地吸引玩家。在折中考虑之下,于是有了现在的《返校》。细节:对60年代的细致还原然而作为一个只有8人的开发团队而言,他们已经体现出对敏感题材游戏足够的驾驭能力,惊悚部分的表现力亦是相当出彩。但在葡萄君看来,最为惊艳的还是他们对于60年代背景的细节把握。比如,小猪扑满的怀旧造型和其身上刻意做旧的细节。再如他们在室内场景设计中对于花纹的使用颇为考究,枕头与被子的牡丹花纹、旧式的墙纸,这些设计细致地还原了那个时代。而整体来看,艳丽的红色枕头和灰暗场景之间的对比也加强对玩家的视觉冲击力。至于台词方面,制作团队打趣道他们几个大男生为了模仿60年代人们谈恋爱的说话方式,甚至还刻意去研读了琼瑶酸溜溜的小说。结局:永世不得超生的自我毁灭整体来看,方芮欣的遭遇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小四的经历颇为相似。同样是生活在60年代的台湾,同样面临破碎的家庭和无处不在的孤独,并且最后都将救赎的希望依托在他人身上。然而一旦希望破灭,带来的都是毁灭性的结果。最后小四连捅自己心爱的姑娘7刀,而方芮欣选择自杀。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小四在杀人时口中叫喊的是父亲骂自己的话“没出息!”,他或许一辈子都想不明白自己心中强烈的恨意从何而来。而在《返校》里,无助的方芮欣面对城隍爷跪下,求其指引前程,然而神明眼里,一切祸乱因自己而起,再无挽回的机会,所求之事皆为下签。方芮欣明白,罪孽深重的自己已被神明打入地狱,即便死去,灵魂也永远摆脱不了内心的折磨。游戏最后为方芮欣提供了两个结局,然而残忍的是,在这两个结局里,她都没有获得解脱。她无法原谅自己手上沾染的鲜血,也忘不掉那些因自己受害的无辜者。痛苦萦绕着她,折磨着她,将整个学校变成了她无力挣脱的梦魇。方芮欣早就死了,玩家在游戏中所经历的是一遍又一遍折磨着她的心魔。方芮欣想解脱吗?或许她并不想。城隍爷告诉她面对世事要“欣然接纳,逆来顺受”,既然受苦是自己的宿命,那她就不逃了,也不求解脱了。于是我们看到,当15年过去,魏仲庭重返学校,明媚的阳光透过窗照亮教室里飞舞的尘埃,也照亮方芮欣淡淡的灵魂。她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78818.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玩的恐怖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