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美控股集团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周末闲暇,梳理下星美传媒集团没有上市的资产,星美集团旗下有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星美_*ST圣莱(002473)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上海手机网友
周末闲暇,梳理下星美传媒集团没有上市的资产,星美集团旗下有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星美
周末闲暇,梳理下星美传媒集团没有上市的资产,星美集团旗下有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星美控股是专注内地影院管理建设。影院是星美国际影商城,还有中星美汇商城。星美文化专注拍摄影视剧。娱乐猫的影空广告。星美传媒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圣莱达。估计是星美为了香港上市的星美控股的回归做了准备。至此,星美还有什么影视资产呢?公开的信息显示有三块资产,一是,持有40%的中影星美院线,二呢,是星美今晟影视基地。三呢,星美新成立的公司,星美在线。资料不详。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天眼查logo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所属公司星美集团2001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历经十多年拼搏,已经成长为大中华地区文化传媒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市场力量,开创了中国文化传媒领域多个第一。
星美集团投资领域遍及影院投资、新零售、影视制作、影视发行、文化经纪、文化旅游、时尚模特、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影视基地等全产业链,形成了具有国际化竞争实力的产业规模。
星美集团旗下拥有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HK00198)、星美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HK02366)两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2015年7月,星美集团投资收购了A股上市公司圣莱达(00覃辉创始人星美集团创始人&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品牌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品牌的其他信息序号产品名融资信息成立时间所属地产品介绍1暂无----2暂无并购--明报周刊由《明报》于日创刊,明报周刊内容包括娱乐新闻、电影、旅游、时装潮流及文化趋势等,《明报》是现今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59年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共同创办《明报》。3暂无定向增发北京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发展成为中信出版集团,具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出版、发行、零售全牌照。中信出版提出“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的理念,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提供思想和知识服务,引领和满足大众读者多样化的知识与文化需求。在不断的探索中,公司已经将业务范围从原有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和传媒领域,拓展到连锁书店、读者会员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增值服务等领域。4暂无定向增发北京是一家从事电子商务产业全产业链的服务提供商。目前,公司主要发展阅读、游戏、广告和支付业务,各业务之间独立发展又相互关联。5暂无定向增发上海上海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艺术品的直销、寄售与顾问服务。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为艺术品直销、寄售与顾问服务,其中艺术顾问服务又分为金融产品第三方投资顾问、公共空间艺术品植入顾问及高端客户艺术品收藏顾问。6暂无定向增发浙江杭州新青年歌舞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舞蹈类作品及相关文艺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公司按照客户的要求,针对演出的立意,结合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根据编排相应契合主题的舞蹈。7暂无IPO上市甘肃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读者出版集团。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是于2006年10月在原甘肃人民出版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国有独资、专业出版集团。集团包括1个控股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3个职能部门和1个物业公司。集团共有员工467人。集团经营范围为: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资产重组,文化艺术展览,股权投资与管理,实业投资、物业服务、租赁、酒店管理,及省政府授权的其他业务。8暂无IPO上市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和全国文化传媒行业带有"编辑内容"上市的出版企业,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出版业务、出版物发行业务、票据印刷业务和印刷物资供应业务,其中出版业务拥有辽海社、辽美社等五家出版社,公司产品包含:一般图书、教材教辅、纸张、印刷耗材及票据印刷等、其他产品等. 2010年,全年出版图书5094种,图书再版率为57%,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全年出版重点图书336种,占公司新版图书的17%,获奖图书50余种,国家级奖项7种.全9暂无IPO上市广东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南方传媒;股票代码:601900)于日工商注册成立,是广东省出版集团以主要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日,南方传媒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南方传媒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读物、框架媒体和其它媒介产品的编辑、出版、代理、批发及零售,书报刊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印刷物资销售、出版物进出口、版权贸易为主要业务。10暂无IPO上市湖南天舟文化以从事传统图书发行业起家,其前身最早可上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四大书市之一的黄泥街所从事的图书经营业务。日,公司注册设立。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48),被誉为“中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规模、效益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标杆性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司将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机遇,按照经营多元、业态多元、投资多元的发展思路,积极布局教育资源与服务、移动互联网游戏、优质文化的传播来源:新浪科技来源:虎嗅网置顶反馈APP微信客服活动电&&&&&&&话 : 400-871-6266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30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官方论坛 :&官方微信 :&官方QQ群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京公网安备 95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71-6266举报邮箱:星美控股00198
高管11人注:报酬包括分红、薪金、袍金、股份期权计划等,股份期权计划可能因市场等因素取消
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
男 51岁 本科
报酬:186.20万港元
截止日期:--
魏裕泰先生,于新加坡的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领域具有约十五年工作经验及丰富知识。魏先生于一九九九年于伦敦大学(校外)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主修银行及金融)。魏先生自二零一五年起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机构股票部私人财富管理之执行董事,主要服务超高资产净值人士、企业及机构。于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五年期间,魏先生于Citibank Singapore Limited工作,最后职位为全球零售银行之elite plus客户关系经理。于自二零一七年九月五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执行主席。
集团副主席
女 54岁 硕士
报酬:254.60万港元
截止日期:--
肖萍女士,于日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肖女士持有纽约福汉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她拥有超过20年商业和投资银行业务的丰富经验.曾经供职于中国、美国、欧洲的金融机构(包括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并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中介机构专业资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七日获委任为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副主席。
男 51岁 硕士
报酬:352.20万港元
截止日期:--
郑吉崇,于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彼持有北京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台湾大学学士学位,并获得第44届中国国家文艺奖章的特殊奖章与荣誉.彼现时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亦曾任北京国美在线有限公司之首席执行官、中国七星购物公司(一间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代号:0245)集团副总裁、北京亿诚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东森电视及东森购物(美洲)总经理、东森公关公司总经理及东森电视新闻台台长.郑先生在文化、传媒及零售方面拥有丰富管理经验.
男 46岁 本科
报酬:258.00万港元
截止日期:--
孔大路,1972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学士,助理经济师.历任中国民生银行总行总经理助理、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现任鼎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香港及中国大陆之银行、企业融资及投资领域拥有约20年工作经验及丰富知识。孔先生于一九九四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主修国际金融)。孔先生于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间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国际商业部外汇经理及外汇交易员。于一九九七年至二零零七年间,孔先生亦曾分别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由二零零七年起,孔先生任新策(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香港注册成立之股权投资公司)董事。于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一年间,孔先生亦曾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码:600837,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将获委任为星美文化旅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由二零一四年六月七日起生效。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男 47岁 硕士
截止日期:--
任晓楠先生,具有逾8年股权投资、企业融资及资产管理方面之经验。彼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任晓楠于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独立非执行董事
男 64岁 硕士
报酬:16.80万港元
截止日期:--
庞鸿先生,在中国多家企业及政府机关工作逾20年.于美国研修3年后,庞先生来港发展事业.彼目前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8)之独立非执行董事。庞先生曾为弘茂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010)之执行董事,亦曾委任为叁龙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29)之独立非执行董事,此两间公司之股份均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已获委任为中国海景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由二零一五年四月十四日起生效。庞鸿先生获委任为美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之主席,以及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之成员,自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起生效。
独立非执行董事
报酬:16.80万港元
截止日期:--
李福生先生,为香港大公报北京办事处办公室主任。李先生自一九九四年加入大公报以来,参与大公报众多大型新闻报导及重要活动。彼曾多次参与中国内地重大事件的报导,如连续20年参与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等活动。李先生于传媒运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及人脉。李福生先生于日获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之职位。
独立非执行董事
男 47岁 本科
报酬:12.90万港元
截止日期:--
黄瑞洋先生,为本集团之首席财务总监,负责本集团之财务及管理汇报工作,包括有关内部控制及政策检讨、税务、审计、法律及监管事宜.黄先生为SingXpress Land Ltd.之首席财务总监,其股份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彼积逾20年有关香港之企业会计,税务及财务顾问与管理经验.于二零零一年加入本集团前,黄先生于一间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黄先生拥有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并为一名香港执业会计师.彼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及香港证券学会之会员.黄瑞洋先生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获委任为勒泰商业地产有限公司公司秘书。黄先生已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由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三日起生效。
非执行董事
男 63岁 本科
报酬:34.50万港元
截止日期:--
洪嘉禧先生,于二零一六年六月卸任德勤中国主席职位。于任期内,彼代表德勤中国担任德勤全球理事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洪先生毕业于英国Huddersfield University,持有会计学士学位。洪先生服务于德勤中国逾38年。凭借在首发上市、企业合并及战略收购以及企业融资方面资深的专业经验,彼为跨国集团、上市公司及香港和中国大陆各类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彼亦是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上市领域的专家。洪先生于一九八一年先加入英国Spicer & Oppenheim,随后于一九八五年返港担任Touche Ross & Co.资深审计员。于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三年间,先后获晋升为审计经理、审计高级经理及合伙人。一九九六年担任审计18组主管合伙人,并协助创办德勤企业财务服务部。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八年间,洪先生被派遣至中国大陆发展德勤深圳及广州业务,并获邀加盟当届管理团队。彼亦领导并监管德勤与深圳天健会计事务所之整合事宜。洪先生在成为德勤中国主席之前曾担任多个领导职位,包括曾任华南区审计主管合伙人兼华南区副主管合伙人。洪先生自二零零四年起担任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荣誉会员,后于二零零九年起担任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顾问。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二年期间,彼出任深圳市罗湖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并于二零一五年九月成为北京海外联谊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洪先生是香港商界会计师协会(HKBAA)荣誉顾问。彼在二零一六年六月,获国家财政部委聘,担任香港会计界专业人士咨询专家。于日获委任为国美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日获委任为勒泰商业地产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洪嘉禧先生二零一七年三月三日调任为勒泰商业地产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洪嘉禧先生二零一七年三月十五日调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于日获委任为盛业资本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于获委任为达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洪嘉禧先生,于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二日获委任为中昌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镇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男 43岁 硕士
截止日期:--
黄荣舜先生,于二零一六年四月加入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副公司秘书。黄先生拥有约17年在香港及海外公司的财务、会计及公司秘书服务经验。黄先生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以及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持有香港城市大学会计系文学学士学位及金融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于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获委任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秘书。
投资者关系部总监
男 38岁 硕士
报酬:381.00万港元
截止日期:--
杨荣兵先生,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杨先生于2010年加入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现时为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并曾担任集团财务管理中经理等要职,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内控管理、投资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精通项目投融资管理和影视传媒行业财税政策、营运分析和成本核算等相关环节,对创新性资本运营工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杨先生亦先后在北京金泰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欧洲商业开发投资管理中心等国有企业单位财务部门任职。杨先生于日获委任为中国力鸿检验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提供,仅供参考,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同花顺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同花顺不担保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同花顺对在同花顺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同花顺提供的包括同花顺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同花顺无关。拟作价200亿
星美院线借壳A股公司上市拟作价200亿
星美院线借壳A股公司上市界面新闻百家号1月10日晚,宇顺电子(002289)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成都润运100%股权,作价200亿元。宇顺电子是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自去年7月17日开市起停牌,1月11日复牌时,宇顺电子一字涨停。而成都润运则是文化巨头星美控股的影院业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星美系创始人覃辉。本次交易构成《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重组上市情形。2001年,星美集团在北京注册成立,投资遍及影院投资、新零售、影视制作、影视发行、文化经纪、文化旅游、广告营销、影视基地等领域,曾参与过《南京!南京!》、《投名状》、《最爱》、《中国合伙人》等影片的制作,拥有星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HK00198)和星美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HK02366)两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界面新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揭秘7人上市公司*ST星美保壳神话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长江商报新闻热线:027-
当前位置: > 揭秘7人上市公司*ST星美保壳神话
揭秘7人上市公司*ST星美保壳神话
长江商报消息&市值47亿却栖身普通居民楼,逾一年“经营零收入”□见习记者蔡静发自重庆尽管*ST星美拒绝了所有媒体的探访,但其大象无形的防火墙,还是难以隐匿形迹。1年半“零营业收入”、6年无主业、10年累计利润不足200万元……一连串经营“惨况”下,员工仅有7人的袖珍上市公司*ST星美(000892.SZ),竟然能存活下来且在大浪淘沙的A股市场长期保有一席之地。更为诡异的是,几乎“裸奔”的它,在资本市场还“非常抢手”。9月2日,*ST星美公布了与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预案,拟通过注入影视传媒资产,实现营收和转型。事实上,这已是*ST星美6年间的第六度重组。从2009年底与房地产公司丰盛控股进行重组开始,到今年4月接到欢瑞世纪伸来的“橄榄枝”,随着双方交易预案的公布,*ST星美的“不死鸟神话”似乎再次得以续写。9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前往位于重庆市的*ST星美总部调查发现,与其他上市公司气派的门脸相比,该公司栖身于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内。*ST星美总裁、董秘徐虹面对采访,王顾左右而言它。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披露,单从壳上讲,*ST星美的确是个“好壳”,因为资产为空,它的估值比一般估值要低,而且可以一眼看穿,对借壳方来说更好整合。7人公司总部低调隐身居民楼穿过重庆市江北区繁华的观音桥商圈,在重庆市网商产业园附近一幢居民楼里,长江商报记者看到一套约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改成了三间办公室,门口和室内均无任何公司标识标牌。而目前市值约47亿元的*ST星美公司总部,就低调地隐身在这里。记者进入公司,看到有些空荡的办公室内一共摆有五台办公桌,显示着在这里办公的员工人数。“*ST星美现在确实只有7名员工,5名在公司本部办公,2名在上海子公司办公。”9月9日,*ST星美一位内部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5名员工中包括总裁兼董秘徐虹、财务总监童知秋、2名财务人员和1名司机。而正是这7名员工,撑起了*ST星美作为上市公司最基本的运营,保证其日常的运转。长江商报记者提出欲了解其经营现状和运营情况时,*ST星美总裁、董秘徐虹以“处于重组比较敏感的时期,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到“是否有前来洽谈业务的人员和合作方”时,徐虹回复目前无业务洽谈。*ST星美所在的小区物业高管人员杨开勇介绍,该小区居民楼内很多业主都将房子租给了公司,“一栋楼内就有几十家小公司,相互之间都不了解。”尽管与“小而美”的电商公司“比邻而居”,但袖珍7人公司*ST星美却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简单。*ST星美前身三爱海陵于1999年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0年完成资产重组后,主营业务由机械配件转型为电信及信息产业。本是前途光明的通讯产业,孰料却遭遇当时大股东卓京投资经营不善而导致抵押股权被拍卖。“2005年是星美最艰难的时期,当时资金链断裂、业务萎缩、官司不断、人员流失,员工9个月没发工资。”上述内部人士回忆,经历浩劫的*ST星美通过破产重组,引入现在的大股东上海鑫以。长江商报记者查阅*ST星美历年年报发现,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公司累计营业利润不足200万元,资产几乎在2005年前后全部被拍卖清算。目前,*ST星美资产总额仅135万元,均归属唯一子公司上海星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6年无主业&全部工作就为保壳*ST星美2015年半年报显示,自2014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为零,无业务发生。同时,自2009年以来,*ST星美连续6年年报均明确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暂时没有确定,将通过资产重组解决未来的发展问题。*ST星美内部人士也证实,破产清算后的6年间,除子公司持续经营工作外,*ST星美总部员工的日常工作为跟进重组事项、发布定期通告报告和日常公告,以及跟监管部门沟通协调等,保证上市公司正常的运转。也就是说,除子公司员工2010年至2013年有一定的业务经营外,公司其他员工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保壳”。事实上,在保壳路上,*ST星美可谓“煞费苦心”。2010年,在主营业务没有确立的情况下,*ST星美向大股东借款50万元成立子公司上海星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试图通过子公司运营对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等业务来实现公司盈利。因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披星戴帽”的*ST星美,2011年通过子公司营收178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紧要关头保壳成功。不过,上述内部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11年、2012年*ST星美顺利保壳,其主要原因“源于大股东让渡商业机会”,即大股东通过介绍客户订单给子公司,使得子公司业绩提升,从而得以保壳自救。*ST星美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将进一步减少子公司过度依赖大股东让渡商业机会的非常态状况,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努力实现生存保壳的基本任务。可见,对*ST星美来说,保壳生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核心的任务。尽管2014年*ST星美停止子公司的业务,使得公司营业收入为零,但这显然不排除未来在被警示的关键时刻,子公司会再度挺身而出,以同样的招数,通过大股东“输血”的形式,继续进行保壳。除大股东“输血”子公司产生利润外,在零收入情形下,公司正常运转的成本从何而来?*ST星美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运营开支一部分源于向大股东借款,另一部分则是子公司经营过程中留用的一些现金资产。而且,为了无需通过董事会议案并不在公告上披露这部分关联借款事项,*ST星美以零利息的方式向大股东借款,因不涉及利息额,在公告或董事会议案上,就会显示涉及关联交易的金额为零。除“稳定后方”外,此过程中*ST星美多次寻求资产重组,以期注入优质资产,确定主营方向。2009年底,*ST星美谋划与房地产公司丰盛控股进行重组,将主营业务转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但这一方案于2010年6月中止。2012年1月,*ST星美再度策划重组,仅一周就匆匆结束重组。2013年8月,*ST星美大股东上海鑫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再次失败。2014年11月,上海鑫以再次筹划将股份转让给苏州昊天瑞进中和投资中心,但这次重组依然落空。2015年2月,*ST星美重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此次重组仍以失败告终。在重组保壳的道路上,*ST星美似乎越挫愈勇。市值47亿收购方“为壳而来”尽管*ST星美多年来财务状况堪忧,但其目前约47亿元的市值还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欢迎。2014年末,苏州工业园区昊天瑞进中和投资中心及其一致行动人方能斌拟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大股东上海鑫以全部股权,入主*ST星美,但收购案因未得到中小股东的同意最后被迫搁浅。2015年2月,*ST星美重组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失败的话题还未散去,仅过了2个月,*ST星美又掀起重组欢瑞世纪的风潮,这已经是*ST星美6年间的六度重组。2015年4月,欢瑞世纪与其他2家公司拟以7亿元的高价接手大股东手中25.84%股权。9月2日,*ST星美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欢瑞世纪100%股权,同时向欢瑞联合、弘道天华、青宥仟和、青宥瑞禾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3亿元。此次收购中,欢瑞世纪估值30亿元。资料显示,欢瑞世纪是一家影视公司中规模排名前列的企业,下属包括影视剧、演艺经纪、游戏等业务板块。欢瑞世纪董事长陈援曾在6月2日的股东大会上公开表示,欢瑞世纪相中*ST星美的最大原因,在于*ST星美这个壳很干净,非常适合装入轻资产类公司,也便于重组以后的业务整合和战略发展。“对于欢瑞世纪来说,不管是为谋求长远、自主发展不被人吞并,还是着眼于解决融资问题,为后续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它都会有比较急迫的上市需求。”9月11日,影视剧资深研究专家李星文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借壳上市比IPO要快得多。”李星文认为,欢瑞世纪此次重组*ST星美并借壳上市是在2014年借壳泰亚股份失败的基础上,重新作出的选择。而据泰亚股份公告显示,此前欢瑞世纪借壳泰亚股份“谈崩”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重组的细化交易方案未达成一致。9月10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欢瑞世纪副总裁姜磊,询问其此次借壳的优势和劣势,其以“目前时间不适合”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湖北省发改委一位长期运作IPO上市的负责人表示,单从壳上讲,*ST星美的确是个好壳,因为资产为空,估值比一般较低且一眼看穿,对借壳方来说更好整合。李星文也认为,就轻资产影视公司来说,的确“买不起”资产高的壳资源,鉴于*ST星美“空壳”的情况,欢瑞世纪更容易“撬动它”,获得相对更多的股权和发言权,“*ST星美在重组过程应该不会提很多要求,欢瑞世纪的主动权会更强一些。”*ST星美总部隐身于居民楼内。&本报记者蔡静&摄*ST星美“险中求生”涉嫌玩弄市场长江商报消息&总资产仅134万元,通过关联交易调节营收,多次引投资者砸钱“护盘”□见习记者&蔡静&发自重庆6年5度重组失败后,*ST星美再一次抓住重组的救命稻草。尽管*ST星美“1年半零营业收入、6年无主业方向”,但似乎仍然能“两手准备”,前途并没想象中的那么悲观。按照*ST星美一以贯之的“保壳高招”,在退市的警戒线边缘,一方面通过暗地运作关联交易调节上市公司营收的方式,另一方面即为引入借壳方优化资产。“它相当于休眠,保壳是为了等待好的机会进行重组。”9月11日,天风证券分析师王晟彪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证券市场的自然现象。”不过,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ST星美有玩弄市场规则的嫌疑。“*ST星美保壳背后实际是浪费壳资源,不应该任由这种公司长期留在A股市场,希望能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淘汰出去。”董登新认为,目前的退市制度让*ST星美有生存空间,从而能够保壳不被清退出场;而IPO上市的行政审批制,使得更多公司愿意购买壳资源,*ST星美因而不愁买家,从而更加“有恃无恐”。游走于退市游戏规则边缘梳理*ST星美保壳手段,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其无论是寻求资产重组还是运作调节营收,均是以规避退市规则为前提。按照沪深两市的退市规定,有6个维度衡量A股上市公司是否会被强制退市。一是净资产为负。二是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三是年度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四是公司暂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五是股票累计成交量过低。六是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上市公司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当*ST星美面临总资产仅剩5.11万元、8.48万元和94.91万元,面临着可能触到“净资产为负”的红线,通过大股东无息借款50万成立了子公司上海星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而这次挪腾,使得上市公司总资产整体得以提升。同样,当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的情况下,2011年、2012年子公司上海星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营收迅速提升,使得“披星戴帽”的*ST星美成功保壳。“*ST星美没有到退市的标准,当然不会被退市,这是市场游戏规则决定的。”武汉大学金融学教授胡昌生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要达到法律上的相关标准,才会有退市的相关行为发生。而对于*ST星美股价,每股面值1元的情况似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的一些投资者不愿意让垃圾股退市,就是营收再差的公司,都有人愿意去买他的股票。”董登新表示。董登新介绍,在美国“一美元退市”标准非常管用,它一半的退市公司都是在这个条款的情况下退市,但在中国国情下,股民对股价的总是有期望。以*ST星美目前股价为例,其股价高达11.32元每股,总市值高达47亿。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无论重组成功与否,每次重组预案公告发布后,*ST星美都会迎来股价上涨,无一例外。市场行为还是监管漏洞?那么,*ST星美长期零营收、无主业,是否应该从退市监管层面更进一步严格呢?金融专家和证券人士各持一词。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ST星美现象折射出我国退市制度不够严格,要有效遏制这类“垃圾股”,退市制度的条件和规则,还有退市程序,都应该重新制定。湖北省发改委上市办一位负责人表示,即使退市制度更进一步完善,在资本市场,保壳和卖壳都是市场行为,本身就是资本运作的一些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些方式都会保留,不会因为退市制度的严格而消失。“它的确是个好壳,即使制度再合理,依然会有人愿意以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上市,毕竟审批太过繁琐。”9月10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重庆证监局,一位孙姓负责人表示,*ST星美长期保壳“僵而不死”是公司行为,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记者询问其特殊性是否应该得到特殊监管,该负责人并未回复。“它没有再融资,并没有祸害谁,也没有把股民的钱丢着不动,但是它确实没有经营,但是它有上市这个牌位,上市这个名额,它没有完全破产,资不抵债,如果非要把它退了,这是不是也对持有其股票的人的一种侵害?”天风证券分析师王晟彪认为,应该由市场规律来决定*ST星美是否应该退场。尽管对*ST星美目前的存活方式感到有些不齿,但董登新也表示,退市标准要尊重市场、尊重投资者,投资者不让*ST星美退市,监管部门也没办法,它确实达不到强制退市的标准。上述上市办负责人还表示,一旦*ST星美出现一些重大违规违纪的特殊情况,证监会一定会有相关的措施进行监管,不会任意地让它一直存在。李大霄说:“部分投机者追求壳资源的欲望比较强烈,如果A股市场追逐风险的系数没有进一步变大,那么投机者就会一直对壳资源充满热情。”事实上,在资本市场,相对于卖壳成本,*ST星美保壳成本简直不值一提。这也是*ST星美愿意花钱保壳的重要原因之一。以*ST星美2014年11月大股东上海鑫以25.84%股权作价6.05亿,而6个月后,同样的股权,欢瑞世纪等三家公司接手成本达7亿,市值直接上涨接近1亿,单单这一盈浮,足以让*ST星美再保壳6年不成问题。注册制或成冲击波但是,*ST星美想继续待在A股市场保壳生存,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安全。据2015年初中国证监会年初工作部署会议,今年将会推行注册制,这从另一个方向来说,意味着一场冲击。所谓注册制,即使对公司上市的一种形式审核,只要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自行IPO,不需要证监会同意,只要按规定备案即可。“注册制推行后,新股上市更容易。新股价值会越来越低,那些垃圾股就会从几块钱迅速跌到几毛钱。”董登新说,注册制这种游戏规则,让IPO成本迅速得以降低,壳资源稀缺性会被打破。“IPO很容易,不需要行政审批的话,股市门槛会很低,就没有人愿意买壳,那些为了保壳而生存的公司,因为没有买方市场就会很快退出。”然而,湖北省发改委上市办负责人却认为,注册制并没有想象的这样“万能”。“壳资源还是有他的市场价值,就是美国和香港这种,他壳资源还是经常发生借壳上市的情况。”该负责人认为,注册制对*ST星美这种壳公司来说,最大的冲击来自于价格。*ST星美卖壳的价格会有所降低,因为随着市场放开,整体的价格和市盈率会与国际接轨,届时壳资源的价格将更加理性化。对于这一将生未生的事物,李大霄却认为现实也许不那么乐观。“注册制是介于行政审批制和市场备案制中间的一种制度,那就说明,他可以无限接近行政审批制,也可以无限接近备案制。目前,还不好说是否意味着更宽泛的IPO上市机会。”上述上市办负责人补充,注册制并不是不审了,只是审的方向不一样,审的更透明更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是市场认可的行业,公司本身经营状况很好,发展前景也很好,注册制会使这类公司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本身条件不过硬的*ST星美,其险中求生的道路还能走多久,尚且还是一个问号。不过,注册制的实施时间依然无法确定。董登新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15年按照证监会工作部署,注册制应该落实到位,但无奈如今股市波动大,打断了注册制改革的进程。“具体什么时候会推行还不好说,如果监管层害怕股市带来大的震荡、害怕股价的重心下移,它就会往后推往后压。”责编:Z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星美集团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