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怎么开户流程IPO流程一般有哪些?

同花顺旗下品牌
港股IPO上市潮全面来袭 上市流程全面投教系列了解一下
  日常港股迎来上市潮,新经济股更是你追我赶奔赴港股,独角兽企业小米、美团、滴滴,内地知名企业猎聘网、齐家网、映客、找钢网等等,港股迎来大规模IPO风潮。但是,随着内地企业不断来港上市,很多国内投资者对新股申请流程依然不是很了解,本文将带你一网打尽新股上市全部流程!  部分新股上市一览:  港股IPO流程一般包含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布配售结果和挂牌上市这几个阶段。  1、递表  首先提出上市申请,预约聆讯日期,向上市部提交上市申请(‘A1’,包括申请版本)。假若A1的资料大致完备,上市部会确认收悉,并在网站登载中英文申请版本。  2、聆讯  上市委员会审阅新上市申请,确定申请人是否适合进行首次公开招股。  3、路演  路演,有称为“业绩推介会”,主要模式是公司向投资者就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作详细介绍,充分阐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让准投资者们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并回答机构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路演一般分为正相路演和反向路演,“正向路演”,即公司高管在会议室中针对投资者进行的展示;“反向路演”,即将投资者请到公司管理或生产现场参观或者业绩推介。  4、招股  招股开始即可申购,一般会有招股价区间。  申购门槛:入场费+手续费+孖展利息  1、入场费:申购一手新股所需费用,入场费=(1+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  注:入场费中包含的“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的费用,在没有中签的情况下,该笔费用将退还。(1.0077%为:1%的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征费+0.005%联交所交易费)由此可以看出相比A股,港股的打新成本要高很多。  我们以小米为例:招股价介乎17港元至22港元,每手200股,入场费=(1+1.0077%)*200*22=4444.3港元。  2、手续费:申购过程中券商收取的费用,每家券商各不相同,一般在0~100元不等。  3、 孖展:即杠杆,如果打新资金不够可以向券商借钱,有2倍(50%)、3.33倍(70%)、10倍(90%)、20倍(95%)、100倍(100%)孖展之分,例如,你有1万的资金,打算放10倍的孖展,那你的总金额变成10万,券商借给你了9万。  如图为辉立提供的部分孖展倍数   孖展利息:香港券商的孖展年化利息1.28%-3%之间(小编注:利息很低),一般随行就市。  注:手续费和孖展利息不管你中没中签都要收取。  申购时间:新股一般申购期间为3.5天(香港工作日),假期顺延。由于不同券商认购时间会有所差异,为保证不错过认购期,最好在2.5天之内(第三天中午前)认购。  5、公布配售结果  申购结束后,大约有7个工作日的冻资时间,如果你认购用了孖展,也会有7个工作日的计息时间。中签结果公布后可以在捷利交易宝新股通栏目通过身份证查询(一般来说会比券商提前5个小时公布),也可以等经纪人、券商通知。相对来说通过身份证查询会比较快,但是会出现查不准的情况,因为配售结果只显示身份证的前8位,但是经纪人或券商通知会比较晚。  6、暗盘交易  “暗盘”就是指非正式的、不完全公开的私底下的股票交易。一般来说,有的投资者打新的资金来源于向券商孖展融资,这个是有资金成本的,因此在暗盘的时候如果价格理想,可及时抛出锁定理论,并且降低融资利率;或者对于某些新股,有的投资者特别看好,但是没有中新股或者获配数量很少,看好新股上市后的股价前景,而有计划的提前买入等。总之,暗盘交易是因为有买卖的客观需求存在,而券商为提高自身收益,就顺势提供暗盘交易服务了。  在中签结果公布日的下午16:15-18:30会有暗盘交易。  一、红筹公司上市流程:  二、H股上市流程:  第一阶段  委任创业板上市保荐人;委任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股票过户处;确定大股东对上市的要求;落实初步销售计划。  第二阶段  决定上市时间;审慎调查、查证工作;评估业务、组织架构;公司重组上市架构;复审过去二/三年的会计记录;保荐人草拟售股章程;中国律师草拟中国证监会申请(H股);预备其他有关文件(H股);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H股)。  第三阶段  递交香港上市文件与联交所审批;预备推广资料;邀请包销商;确定发行价;包销团分析员简介;包销团分析员编写公司研究报告;包销团分析员研究报告定稿。  第四阶段  中国证监会批复(H股);交易所批准上市申请;副包销安排;需求分析;路演;公开招股。  招股后安排数量、定价及上市后销售:股票定价;分配股票给投资者;销售完成及交收集资金额到位;公司股票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卖。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新浪港股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span class="sub-rq-num" id="atNum_关注人气
306文章数量
255822访问量
&&新浪港股是国内最权威的港股网络媒体,汇集了最及时、最全的港股资讯。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港股上市真的火了!海底捞赴港股IPO已递交招股说明书
来源:国际金融报社
点击排行榜DoNews互娱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公布港股IPO监管新方案,两个新的委员会将取代原本计划设立的、负责解决拟上市公司“合适性问题”的上市监管委员会。
(https://hkstock.cngold.org/)09月19日讯,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公布IPO监管新方案,将保留港交所上市职能,设立上市政策委员会及上市监管委员会,由证监会直接介入上市审批。
在新的监管方案中,两个新的委员会将取代原本计划设立的、负责解决拟上市公司“合适性问题”的上市监管委员会。其中上市监管委员会的6名成员中,将有3名香港证监会高层,而上市政策委员会的8名成员中,亦有3名来自香港证监会高层。
在监管过程中,香港证监会将有权在拟上市公司递交上市申请表格后,直接与保荐人或上市申请人接触。如果证监会持反对意见,便会直接向上市申请人发出“反对意向书”,并详细列出证监会提出关注事项的理由,整个过程无需通过港交所。
此外,根据新方案要求,未来在上市委员会商讨上市政策事宜时,行政总裁会以不具投票权的成员身份代表港交所董事会出席上市委员会的会议,而不再出席上市委员会就个别个案召开的会议。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此次上市制度改革有三点收获:第一,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而提升市场素质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第二,监管架构并非市场提升的障碍,“原有的工具都在那里,并没有需要大规模调整”;第三,上市前把关,并不保证未来就不会出问题,上市后的监管更加重要。
关注(http://m.cngold.org/hkstock/),随时看。
编辑:liuweiying
中金发表研究报告,称内房“金九月”过半,新房销售量维持底部运行。该行认为,在基本面下行趋势下,板块可能持续承压。
&#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0.88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4.32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3.31亿,港股通(深)净流入5.59亿。
&#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截至港股收盘,港股通(沪)每日额度105亿元剩余90.58亿元,占比86.3%。
<font class="visited
近期A股市场房产板块持续走高,今日再次爆发。
&#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泰达宏利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彦杰发表演讲:泰达宏利基金四季度投资展望。在展望四季度行情上,他整体四季度看好A股和港股市场,认为今年对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一年。
&#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最新价(港元)
最新价(港元)
12500.00万
12000.00万
11000.00万
45000.00万
23920.00万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大年迎来开门红,一季度港股IPO全景回顾
总量规模篇
2018年一季度香港共64家公司上市,其中31家在主板,33家在创业板上市。若与历年一季度的上市公司数量相比,今年同期的上市公司数量处于历史高位,更超过了前两年一季度的总和。
此外,通过2010年至2017年期间各季度新股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季度的新股数量在年内通常处于低位,四季度才是IPO的高峰期。今年一季度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去年总量的38%,可以预见,2018年IPO数量有望再创新高。
年Q1香港市场IPO数量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不过虽然今年一季度新股数量创新高,但融资总额却不增反减:64家新上市的公司仅融得244亿港元,较2017年1季度303亿港元的融资总额下降了19.47%;如果以个股的平均融资额来看,更是大幅下降了49.67%。
所以“2018年是IPO大年”这样的观点,是否仅仅体现在上市公司数量上,而融资总额和2017年相比或许难以大幅增加,反而有可能出现下降?
其实,这点暂时无须担心。首先,我们看历年1-4季度融资总额表现,和新股数量的规律类似,一季度的融资额在年内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年的一季度融资额占全年融资总额的比例在6%-16%之间,所以2018年融资总额更多取决于后续2-4季度的新股融资表现。
其次,目前已经有不少大盘股计划年内在香港上市,比如5月4日挂牌上市平安好医生拟募资逾80亿港元,将是今年最大IPO,映客直播也已递交了招股书等,这些新经济公司的陆续登场将让香港今年的IPO市场精彩纷呈。
年Q1港交所IPO融资总额(单位: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首发表现篇
让我们首先看一下2010年-2018年一季度新股发行时的估值情况。
平均来看,新股的首发市盈率水平整体高于恒生指数的市盈率水平。也就是说,这是个“喜新厌旧”的资本市场,平均来看,总是给予新股比存量股更高的估值水平。
年及2018年Q1新股首发市盈率分布和恒生指数平均市盈率
注:(1)蓝色箱线图为年内新股首发市盈率的分布情况:从上至下五条线分别为上限、上四分位数(Q3)、中位数、下四分位数(Q1)。上限=Q3+1.5(Q3-Q1);下限=Q1-1.5(Q3-Q1)。
(2)红色折线图为当年恒生指数的日平均市盈率。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目前A股的首发定价基本限定于不高于23倍的PE,这导致投资者打新若成功基本等于中了彩票。但港股的IPO定价由市场决定,从图4也可以看到,香港新股首发市盈率的分布甚广,所以投资者打新前也需多加斟酌。
我们再来看一下香港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
下图5是年及2018年一季度期间,新股中的大盘股(上市首日市值高于50亿港元)和小盘股(上市首日市值低于50亿港元)上市首日平均超额收益率对比,对比的基准分别为上市当天恒生中型股指数和恒生小型股指数涨跌幅。
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现象:
(1)小盘股上市首日平均的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并且均大幅高于大盘股超额收益率,这说明小盘股上市首日表现整体跑赢了大盘指数,同时也优于大盘股上市首日的整体表现。
(2)大盘股上市首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比较稳健,基本在-2%-10%之间。
年及2018年Q1大盘新股与小盘新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对比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如果打中新股后首日不卖而选择继续持有,又会有怎样的收益?
下图是2010年-2018年1季度上市的所有大盘股和小盘股上市后30日超额收益率和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的对比,参考线的右下方为上市30日后的超额收益率小于上市首日的超额收益率的新股(图中显示为橙点),另外距离参考线越远代表上市30日后的超额收益较首日变动越大。
我们可以观察到:虽然小盘股上市首日的超额收益表现亮眼,但大部分后续增长乏力,64%的新股上市30日的超额收益较首日均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且波动较大(距离参考线较远);同样有59%的大盘股上市30日的超额收益较首日下降,但波动程度相对较小(距离参考线较近),表现相对稳健。
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如果不是非常看好一只新股的业绩增长潜力,那么上市首日逢高卖出是更好的选择。
小盘股上市30日超额收益与首日对比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大盘股上市30日超额收益与首日对比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行业个股篇
按照GICS二级行业分类指标,2018年一季度上市数量前5的行业分别是消费者服务、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资本品、商业和专业服务、零售业。可以发现,今年的新股主要以消费类行业为主。
2018年一季度新股行业分布(GICS二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如果去看各行业的融资总额,2018年一季度房地产、银行和消费者服务三大行业板块累计融资总额占所有新股融资总额的73%,而去年融资总额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银行、综合金融和保险,累计达75%。
对比各个行业,2018年一季度融资总额同比显著增加的是房地产行业,这主要得益于正荣地产和雅生活服务,二者的融资额分别为44.81亿港元和41亿港元,在今年1季度所有新股的融资额中位列第二和第三,仅次于甘肃银行68.43亿港元的融资额。
2017年新股融资总额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2018年Q1新股融资总额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打新的投资者或许更关注新股的涨幅排名。由于2018年1季度新股的市值均较小,按上市首日的市值来看,仅6家公司的市值大于50亿港元。我们考察上市首日市值大于10亿港元的新股表现,在新股首日涨幅排名前五的公司中,毛记葵涌以逾4倍的涨幅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宾仕国际首日涨幅也将近3倍。
但是上市5日后,这5只新股首日的涨幅基本回吐。毛记葵涌、宾仕国际、欧化和阜博集团尽数回吐,反跌9%-51%,但希玛眼科上市5日后仍大涨逾1.5倍。
2018年1季度上市首日涨幅前五的新股
数据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政策展望篇
港交所4月24日正式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允许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的上市规则将于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纳相关上市申请。
上市条件的放宽,将会吸引众多信息技术行业和生物科技行业的公司赴港上市,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1. 信息技术股
对标美国,香港科技股的比例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股中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为23.95%,而信息技术行业仅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13.08%。如果仅考虑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美国同股不同权的中概股占总数量10.53%左右,占总市值29.2%,相当于香港市场总市值的22%。
美国同股不同权的中概股占比
数据来源:云锋金融整理(数据截止日)
不少独角兽级别的科技股已经有所行动,平安好医生将于5月4日挂牌上市;映客直播3月26日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此外,小米、蚂蚁金服、陆金所、微医猫眼电影、腾讯音乐、快手等科技巨头均传出要在2018年赴港IPO。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第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这些企业的估值都在10亿美元以上,将对香港股市的信息科技行业带来有力补充。
同时,港交所也鼓励已在国外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来香港二次上市,只要新经济企业的市值达到100亿元,可沿用第一上市地区的同股不同权架构。这一政策落地后,将意味着已经在海外上市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有机会在不进行架构重组的情况下直接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
拟赴港上市的科技股估值
估值(单位:人民币)
数据来源:《2018第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云锋金融整理
2. 生物医药股
港交所正式为生物科技行业提供“融资福利”,预计将会吸引不少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尤其是拥有亚洲市场的海外公司和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比如瑞士生物制药公司BioLingus曾在香港生物科技峰会上表示,计划未来12个月在香港上市,因为香港靠近全世界最大的糖尿病患者市场,而公司主要研发口服的糖尿病生物药剂。
另外由比尔·盖茨和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Grail也传计划在香港IPO,计划最多募资5亿美元。虽然Grail目前尚未有商业化产品推出示,但预计首款癌症检测产品(鼻咽癌检测)将于2018年推出。
此外,还有复宏汉霖、上海天士力药业、华领医药、永泰生物等生物科技公司,均曾被媒体报道可能会在香港IPO。随着上市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独角兽级别的生物科技公司将陆续把目光转向香港,港股或将吸引来更多的海外生物科技公司。
虽然2017年港交所未能蝉联全球第一大IPO融资市场的宝座,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地,生物科技公司和信息科技公司将成为香港IPO市场新的增长点,2018年香港IPO的规模将大幅增长。
毕马威预计香港2018年集资总额将达到2500亿港元;德勤认为2018年香港IPO集资约1600亿至1900亿;普华永道则预计预期港股2018年全年总集资额可达2000亿至2500亿港元,并重夺全球IPO市场第一位。
今年一季度港股IPO的数量高达64家,创历史新高,为今年的IPO大年开了个好头。由于一季度往往不是全年上市的高峰期,后续的几个季度才是重头戏,而且4月30日港交所的上市新规开始生效,今年香港市场的IPO表现将十分令人期待。
此外需要留意的是,虽然新股上市首日平均超额收益率表现优异,但与A股的无脑打新相比,还是需要一定的筛选和尽调的,特别是在各路打着新经济旗号的公司登陆港股市场的档口,究竟谁的成色更纯,欢迎大家关注云锋金融旗下“有鱼股票”APP的资讯栏目,将第一时间用长图形式为你解读香港市场新股中必须关注的那些好公司!
作者:丁晓夕,余芳
封面图片:Pixabay.com
云锋金融港股热点追踪系列
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云锋金融之证券交易服务由云锋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锋证券”)提供。本文件由云锋金融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锋金融”)编制及授权发布于本平台,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本文件所载的意见可能与云锋金融集团其他业务或其联营公司发表的意见有别。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內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云锋金融,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互联网的国际惯例, 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資料可能得自第三方,云锋金融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云锋金融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云锋金融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內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證,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云锋金融”及相关标志为云锋金融集团所拥有。云锋金融(证监会中央编号AAB499)及云锋证券(证监会中央编号:AYT670)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准从事受规管活动之持牌法团,且其控股股东均为香港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0376。
-------------------------------------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投稿方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来自主题:
虞海安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03 何翩翩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03 虞海安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5.02 王超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27 李丹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03
下载华尔街见闻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华尔街见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一.IPO流程
二.如何阅读招股书
概要:主要包括公司简介,运营核心数据,财报,募集资金用途,其中运营核心数据和财报最为重要。
行业概览:看整个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该公司在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特别说明:招股书里面写的行业信息是基于第三方机构针对这个行业写的,并不够全面。想了解更多需自行查找资料。
股权结构:通过股权结构图,了解公司的股东持股情况及持股变化。一般来说,更倾向于选择股权结构简单的。
上图为某公司招股说明书股权结构部分,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就相对比较简单
业务(运营数据):业务模式、业务构成、经营范围及相关数据,通过这些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
财务信息: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这是重点章节,有对公司财务信息的详细分析。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可忽略这章,直接看概要章节里面的基本财务信息即可。
董事,监视及高级管理层:这里主要看看高级管理层的履历,若有名人加入可作为加分项。
募集资金用途:看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否用于提升公司业务。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展公司业务可作为加分项。
如图:某公司主营建筑与房屋设计,但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物业,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不大。
风险因素:提示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特别提示:招股书内行业信息为第三方机构撰写,其他均为该上市公司自行提供。可以这么理解,招股书即公司针对上市写的一封“自我推销信”,至于含多少水份,大家自行判断。
申购门槛:入场费+手续费+孖展利息
1、入场费:申购一手新股所需费用,入场费=(1+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
注:入场费中包含的“1.0077%*一手股数*申购价上限”的费用,在没有中签的情况下,该笔费用将退还。(1.0077%为:1%的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征费+0.005%联交所交易费)由此可以看出相比A股,港股的打新成本要高很多。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2、手续费:申购过程中券商收取的费用,每家券商各不相同,一般在0~100元不等。
3、 孖展:即杠杆,如果打新资金不够可以向券商借钱,有2倍(50%)、3.33倍(70%)、10倍(90%)、20倍(95%)、100倍(100%)孖展之分,例如,你有1万的资金,打算放10倍的孖展,那你的总金额变成10万,券商借给你了9万。
如图为辉立提供的部分孖展倍数
孖展利息:香港券商的孖展年化利息1.28%-3%之间(小编注:利息很低),一般随行就市。
注:手续费和孖展利息不管你中没中签都要收取。
申购时间:新股一般申购期间为3.5天(香港工作日),假期顺延。由于不同券商认购时间会有所差异,为保证不错过认购期,最好在2.5天之内(第三天中午前)认购。
四、公布配售结果
申购结束后,大约有7个工作日的冻资时间,如果你认购用了孖展,也会有7个工作日的计息时间。中签结果公布后可以在捷利交易宝新股通栏目通过身份证查询(一般来说会比券商提前5个小时公布),也可以等经纪人、券商通知。相对来说通过身份证查询会比较快,但是会出现查不准的情况,因为配售结果只显示身份证的前8位,但是经纪人或券商通知会比较晚。
图片来自捷利交易宝新股通
五、暗盘交易
在中签结果公布日的下午16:15-18:30会有暗盘交易,暗盘具体详情请参看下期 《暗盘详解》。
图为捷利交易宝暗盘行情
五、Q&A
1.问:招股书太长有没有什么办法快速阅览?
答:捷利交易宝对每个新股都有做【一图新股】,把招股书的内容精简成一张图,只需3分钟可以快速了解新股的概况。
2.认购新股的孖展利率一般是多少?
答:年化1.28%-2.88%之间,不同券商利率不同,一般随行就市。
3.为何香港的打新成本这么高。
答:因为港交所是盈利机构,不像内地的证券机构是非盈利的。
4.如果认购新股遇到的假期,在放假期间还可以认购么?
七、名词释义
孖展:英文为Margin,在香港市场上,银行和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
中签1.0077%费用:1%的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征费+0.005%联交所交易费
入场费:申购一手新股所需费用。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我来说财经其它文章
我来说财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网上开户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