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寒冰有妻女吗?

Sina Visitor System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反馈您的问题答案,请注意查收!确定
咨询问题:请选择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回访时间:
请认真填写,电话格式错误!
请等待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两袖清风 正气一身
  回忆十六年前的一幕,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正在开会。常委们聚精会神地,一字一句地审议着将要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政策法令,地方性法规。会场庄严肃静,金红两色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显示着这个全省最高权利机构的威严。常委们多数是西服革履,容光焕发,特别惹人注目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红光满面的老者,他看上去并不老,但实际上已年逾古稀,穿一件非常普通的夹克衫,翘起的脚上是一双布鞋,他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正在审议的文件,不时用笔在文件上圈点,摄像机的灯光停留在他的脸上,胶片上已经印下他一长串特写镜头,此时、此地、此景,正是敏感的新闻记者摄取素材的好机会,摄像机、话筒所指之处,无异是热点、焦点、重点。
  这位老者是谁呢?
  半个世纪前的李济才,现在的李学坤。
  他是地地道道的名人,上了“名人录”的名人,是新闻工作者的追踪的焦点,也是政坛重点。提起他的社会职务来多的很,其主要方面有:民革佳木斯委员会主委、政协佳木斯委员会副主席、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常委、省人大常委、黑龙江省黄埔同学会会长、佳木斯市黄埔同学会会长。
  李学坤是个传奇式人物,象他这样的经历,现在能活下来的为数不多,象他这样活的无忧无虑、萧酒自如更是凤毛麟角。
  李学坤自幼聪明好学,1939年,高中还没有毕业,就考上了当时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黄埔军官学校。巧了,那年他正好16岁,正好是黄埔16期,黄埔军官学校分校很多,他考中成都本校,这是正统的、嫡系的,科班出身的陆军军官。
  军校毕业,他分配在孙立人所属的税警一总团司令部,当了一名上尉参谋。这个参谋他当的很出色,智慧、韬略、应变能力,都是一流的。处处说明他的确是块参谋的料,1945年,他被送入参谋学校深造,系统学习参谋业务。
  有人说:人的一生,或飞黄腾达,或沉陷泥浊,都得听从命运安排,命运就是遭遇,遭遇也就是机遇。这话听起来并不唯心。但有一条,人是否能抓住这好机遇,攀沿而上,或变不利机遇为有利机会,逢凶化吉,这就要看自身的条件如何了。每个人都有机遇,而能操纵机遇的并不多。
  李学坤这多半生,机遇好,也有不好的时候,但他本身的条件比机遇还好。
“三人小组”中的年轻代表
  二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者,不得不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在铁蹄下被蹂躏了8年之久的中国人,一边敲罗打鼓,喜庆胜利,一边又陷入内战的旋涡。善良的人们万万没有想到,执政的国民党,竟然把和自己一起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当成“匪”来剿!妄想把共产党消灭在抗战胜利的凯旋声中。当然,被“围剿”者们决不能俯首帖耳听其围剿,围剿者也十分清楚对手们的武器决不是“吃素”的,需要费一番周折。于是在内战的枪声此起彼落的氛围中,产生了一座架设在历史空间的浮桥——“最高军事调停组织”,这个机构是三人小组三方面组成的,代表国民党一方的最高代表是张治中,代表共产党一方的最高代表是周恩来,还有一方站在国共两党中间的美国最高代表马歇尔将军。为什么非要美国人参与,其中奥妙,懂得一点世界现代史的人都会明白理之所在,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姑且不论。
  1946年1月,李学坤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被选派国方当代表随蔡文治中将、邓为仁少将同机由重庆飞到北平组建军事调停处执行部,那年,他任少校参谋,才23岁。1946年1月底,他奉命随邓为仁少将到汉口,组建汉口三人小组(即第九小组)。
  他在三人小组工作这一段时间,对他后半生的世界观形成,影响很大。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先后同中国共产党的几位重要人物李先念、王震、薛子正有了交往。使李学坤最难忘的几件事是:
  1946年3月中旬,最高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到汉口视察,李学坤自始至终陪同,在互相交谈中,周副主席发现国方这个年轻的代表,既有民族气节,更富于正义感。通过中共代表薛子正的引见,周恩来召见了李学坤,当时在座的有李先念、王震、任士舜、马寒冰。召见时周副主席亲切和他握手,并语重深长地对他说:“国共和平谈判是家事,当代表的一定要心诚,心诚则灵嘛!”这一情景对李学坤触动很大,他清楚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接受和平谈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一个调兵遣将,布置军力的时间,以便全面发动内战,周副主席的话,意味深长地切中了这个要害。作为国民党一方代表,对此能不有所触动吗?当时李学坤就表态:“我个人决不做历史的罪人。”
  1946年4月,李学坤和中共代表薛子正、王震、马寒冰,同机到上海视察,下榻浦石路华憨大厦(那时是美国海军军官俱乐部)。在餐厅用餐时,美军官对中共代表的朴素,有轻视的举态,王震将军对此非常气愤,对同桌的李学坤说上海是殖民地。有一天,王震、薛子正、马寒冰和李学坤,一起乘吉普车到外滩,车子由李学坤亲自驾驶。半道上遇见美军宪兵巡逻的吉普车迎头闯来,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管什么单位的车,都得给美军宪兵车让路。此时,王震在车上,观察这个年轻的国民党代表如何对待这一情况,没料到李学坤端坐司机台手握方向盘,怒视着横冲直闯的美军宪兵车,根本没有让路的意思,车子直驶而过。美军宪兵对此,既惊讶又生气,吱哇乱叫,李学坤一概不予理睬,车开得既稳又快。王震将军开心地说:“李代表,你很有民族气节!”李学坤庄严地说:“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
  1946年5月,李学坤按照和谈协定,护送新四军第五师伤病员200多名由
去邯郸刘邓大军总部医院,在孝感车站乘车北上,国民党军方派重兵押送,中共首席代表薜子正提出严重抗议,作为国民党一方代表的李学坤严正指出:“五师的伤病员,是抗日的功臣不是罪犯,不许押送!”国民党军方无奈,只好作罢。结果伤病员在李学坤的护送下安全到达目的地,当时由
将军代表刘伯承、邓小平接受伤病员,再三对李学坤表示感谢,并说:“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情况下,你能仗义执言,主张公道、十分难得。”
  李学坤在汉口三人组工作期间,经常到北平“军事调停处总部”汇报工作,多次和薜子正将军一起,到叶剑英家作客,当时叶老住在
池子,每次见面都受到叶老的教诲,至今李学坤记忆犹新。
  1946年6月中原军区李先念将军,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谈判真剿共的阴谋,全军从中原大突围。8月,汉口三人小组结束工作,李学坤回北平军调总部。这年8月李学坤随邓为仁少将,调长春军调分部,在此期间,有机会经常与中共代表伍修权、李初梨等知名人士接触。
  李学坤在三个人小组工作的14个月中,接触了不少的革命先辈,这对他一生的命运转折点影响很大,直到他1948年10月在长春起义。
义旗高举,正气凛然
  1948年10月李学坤在长春率部起义时,他的官衔已是师的副官处长、师直属部队指挥官。起义,跟着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是他久已埋在心里的宿愿。在三人小组那段时间,他多次进入解放区目睹军民鱼水之情,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他接触不少,他们那种为国为民的高尚品格,艰苦朴素的生产作风、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使他五体投地,羡爱万分。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一种“凤凰择树而栖”的想法,他是一个纯而粹之的军人,军人是战争的执行者,也是战争的消灭者。好军人手中的枪杆子,毫无疑问,只能为正义而战,为老百姓安居乐业而战,为消灭邪恶而战。“军事调停”的失败,中国内战的硝烟,是国民党反动派一手造成的,这一点李学坤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他亲身参与了这场假和谈、真内战的始末,从那时起他就立下誓愿:“我李某决不向同胞兄弟放一枪。”
  长春起义,实现了他的诺言。
  部队改编后,他随部队进关。在北平和平解放的喜庆中,他和家人团聚。1949年7月武汉解放。经组织批准,他高兴的携家带口。回到离别几十年的原籍湖北黄安县,参加地方政权建设,先后在县文教科做教育工作,后来在水利委员会,主管水泥管厂的工作,他的温顺贤惠的妻子也走出家门,作为这个厂的秘书,参加了家乡解放后生产建设。
  经过战争创伤的家乡,百废待举,尝尽由于战争而颠沛流离的李学坤夫妇也渴望为家乡父老兄弟办点实事。为此李学坤夫妇精神百倍投入工作,不管地方上有什么重点的工作,只要他能办到的,无不尽心竭力,加上李学坤在家乡人们的心目中,颇有威信;虽然他在国民党军队做官多年,但他洁身自爱,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家乡父老的事。后期高举义旗,迷途知返,更取得家乡人的崇敬。所以他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推行何任政策法令,都能够起到任何人起不到的作用,当地政府信任他,群众拥戴他,他也不负重望,尽心尽力,克尽职责地工作。
  土改工作展开时,李学坤作为一名熟悉当地民情的民主人士,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了这件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革命,1956年改造私营公商业的公私合营工作,李学坤也参加进去,善始善终地协助政府,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经济改革。
  从1949年建国,到1956年这段时间,是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兴利除旧,治乱治贫,改天改地,休养生息的最有说服力,最得民心的时期,李学坤在这一时期做出的贡献在家乡也是有目共睹的。
  1956年一件他根本没有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全国掀起了一场“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按理说一个革命政权建立后,必须肃清反革命势力,才能巩固政权,国泰民安的支持建设,这是天经地义,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场运动的辐射度,越来越大,一直扩大到本来不应该涉及的范围,甚至涉及到原来国民党起义的有功人员。
  这是一个历史不幸,也是一个抹不掉的历史遗憾,李学坤被纳入“肃”的范围。不过“肃反”对李学坤还是讲分寸的,他没有被判刑,只宣布劳动教养三年。劳动教养按当时的政策,是最高的行政处分,不属于刑事范畴,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有参加劳动的权力,没有参政议政权,李学坤被送到北大荒
  可能是农场领导从档案中了解到李学坤的过去,觉得到这样一个人,也得在可能的情况下讲点分寸,很快他又当上了教养中的自管队长。
  这一命运的转折对李学坤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抚今思昔,心里有说不尽的酸楚和委屈,不过李学坤比其他人多一点远见卓识,他认为:任何政党,在执政期间,都会出或左或右的局部错误,他相信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验证中,会纠正已经错了的局面,作为一个有着复杂历史经历的人来说,应该经得住这个考验。
  在教养场所,他自律守法,忍辱负重,劳动带头,学习刻苦,在其教养人员中,威信很高,他不折不扣地按照农场领导的意图,组织生产,帮助其他教养人员,守法认错,学习劳动技能,将来自食其力。
  历史是公证的。1978年,共和国结束了长达20年的极左路线,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历史的错误做出了正确的结论,其中最有魄力的一条是平反一切过去的冤假错案。1980年李学坤的问题,经有关部门复查,决定撤销原劳动教养决定,恢复干部身份。那时他已调到全国规模最大,生产设施最先进的国营
  李学坤重新回到革命行列,当上了生产连队的连长。
  农场生产连队的连长是有实权的,财、物都掌握。但李学坤从来也不以权谋私,不但不以权谋私,就连他应该拥有的那份私,也从不沾手。那时,生产队有自办的小型工副业,主要是满足本队职工生活需求。如豆腐房、
、熟食部、豆浆馆等。生产队长是这些小型自给自足的工副业的直接领导人,当队长的,喝点酒,吃块豆腐,往家拿点油条一类的熟食那是鸡毛蒜皮,不在话下的事。可李学坤从来也没认为这是鸡毛蒜皮,他郑重告诫家人,买东西一定要和其他职工一样,该排队排队,该给多少钱就照付多少钱,决不许特殊。早晨,李学坤自己去买油条,照例排队。他的小孙子(作者本人)在豆浆馆喝了一碗豆浆,那里的工人没有要钱。后来叫李学坤知道了,叫老伴拿着5分钱亲自送去。凡是他要求职工做到的事,他首先做到。劳动生产,处处带头,工人们都称道他是“少有的好干部”。
  以后,他从生产队调到分场机关,又从分场机关调到总场,年年被农场评为劳动模范。1985年,农场恢复县制后,李学坤的最高职务是友谊县政协驻会副主席,他的级别是县团级,按照规定,几次给他调换宽绰的住房,他都让给别人了。他说:“能住上砖房就很不错了,比起拉合辫土房强多了。”
  李学坤1982年从连队到分场,又从分场到总场,至1986年由
调任到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都是提升晋级,这三次提级调动,他都拒绝了单位的宴请和欢送,即使三次搬家的费用,都没有用公款,这样的干部实在可贵可敬。
  李学坤更高的品德,是他宽宏的远见和博大的胸怀。凡事都以国家和民族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他对五十年代末,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强加给他的错误处理,毫无怨恨心理,平反纠正后,也不提任何政治上经济上的个人要求,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党,在长期执政期间,不可能一贯正确,总是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中国共产党能纠正20年前的错误决定,给那么多错判,错划的人平反,这是任何一个政党也比不了的,这正说明党的伟大之处,一个敢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的政党,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政党。我虽然被错误处理过,也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打击和磨难,但同国家的损失比起来岂不九牛一毛”。
参政议政直言不讳
  1986年秋,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过省农场总局的推荐,增补李学坤为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副主席,由于那时李学坤已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在这一年他被选为佳木斯市民革主委。由于参政议政的需要,他先后被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常委、省民革常委、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佳木斯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政协黑龙江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政治地位的飞黄腾达,没有改变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一贯品格。从1986年开始,论级别他已经是地市级干部,住房、乘车,出差在待遇上有明文规定。李学坤把这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物质待遇看得非常淡薄。他说:“步行走路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节约费用,至于住房坐车也要量力而行,我们的国家还没有摆脱贫困,作为国家干部,如果只追求个人安乐,势必远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他刚调到佳木斯时市委按规定给他安排了一套四室一厨的住房,因为房子稍旧一些,市委决定加以装修。李学坤坚决推掉了这一规定,他说市委对我的关照,我心领了,装修万万不可,因为费用很高,我寸功未立,实在消受不起。“地市级干部上下班都有小车接送。李学坤从来不坐车,步行到机关,步行回来,在市里参加什么会议,也大部分是步行去,步行回来,他象个普通市民一样,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谁也没想到这位笑眯眯的老者,是市五大班子领导之一。平时,他经常领着孙子(作者),在林荫道上散布,有时自己到市场上买菜购物,他把自己与群众间,恭恭正正地划了个等号。
  在公共汽车上,经常能看见他的身影,大部分是站着,一手扶着把手。有时难免要碰上熟悉人或认识他的,于是车厢里立刻互相窃窃私语:
  “那老头是市里的领导,省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
  “不会吧!那么大的官儿,能来挤公共汽车吗?”
  “一点不错,他不坐小车,不是乘公共汽车就是步行。”
  “这样的领导干部现在太少了。”
  这不是议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老百姓在呼唤公仆,渴望有朝一日,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在公共汽车上和群众一起互道早安,互相聊天,那该多好,主扑关系就融化了。
  过去几年,每年由市里拨给他的出租车经费600元,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字,还不够大款们的一顿饭,即便如此,李学坤一分也没有花过,都弥补了机关经费的不足了。这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能做到的,恐怕难找到第二个,至少现在还没有看见此类情况的报道。
  李学坤每年要到省城哈尔滨开会至少十多次,每次上下火车都不用小车接送,不是机关的小车不接他,不送他,而是他从来不让后勤部门给他安排车,不管是半夜或凌晨,他总是自己拎一个旅行包,步行走到车站,下车时步行走回来,多少年来,凡是他个人去开会,都是如此。在八九十年代,地市级干部,能做到如此勤俭、如此平易,如此任劳任怨,如此廉洁奉公的,不是为数不多,而是凤毛麟角。更可贵的是李学坤从来也不对人说这些,他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而且做得很自然、很潇洒、很平常,很心安理得。
  曾经有记者采访到他家做客,这位市级领导的家里,完全比不上一个普通市民的家庭,除了那套房子比一般市民宽绰一点外,室内陈设一点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市民。几样简单的家具都是旧式的,水泥地是最早刷的油,现在也已一大半脱落了,现代化高档陈设一样也没有,招待客人是怀清茶,茶叶也不是高级的,他不吸烟,可有烟招待客人,看得出那烟是几天或十几天前招待人用过的,他的家除了寒酸,俭朴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干净、整洁、这显然是女主人那双勤劳的手的功劳。
  在参政议政方面,李学坤决不含糊,在审议省、市级政府得每一项将要出台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时,他非常审慎,逐字逐句加以研究。凡是对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有利的,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他率先予以肯定,支持党和政府的主张。凡是欠妥的,不周密的,他都能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群众中呼声最高,影响最深的一些问题,他更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给有关部门,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个进步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长期合作的那种拳拳赤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八个闪光的大字,李学坤当之无愧。他是连续三届的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连续三届的市民革主委,七届的省人大常委。1993年被选为省政协常委。在他长期的参政议政中,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提案,被各级政府采纳的也不少。他担任省人大代表五年,建树颇多,在1991年的省代表活动积极分子表彰会上,荣获省级荣誉证书。佳木斯市政协第八届换届选票中,他唯一的以全票当选为副主席。
  他的海外关系颇多,有的从国外来信询问国内情况,李学坤都能实实在在地介绍国内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现实,驳斥别有用心的谣传,使流落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了解在中共共产党领导下共和国欣欣向荣的现在和无比辉煌的未来。
  1989年5月,原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参谋潘德辉先生来大陆旅游,潘德辉先生最早是国民党新一军38师的搜索营长,和李学坤既是同学又是同事。他到达北京后,首先给李学坤拍电报,约他在哈尔滨见面。李学坤按时赴约。老友见面,自然亲切,不免要购起一丝往事的回忆。继而潘德辉先生上下打量李学坤那腰板挺挺的军人姿态,笑着说:
  “在台湾听说你1950年就被‘镇压’了!”
  “可我还活着。”
  “不错,还在职。”
  “加入共产党了吗?”
  “没有。我还是国民党,不过是‘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我是佳木斯市‘民革’的主委。”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这段对话,听起来平常,仔细一琢磨,意味深长,四十年前的同学同事,由于战争,由于政治见解和人生观不同,各奔一方;四十年后见面,立场、观点,截然两样。一个是受国外反动宣传,对国内的政治气氛,多有误解,对一切新事物,半信半疑,抱着一种试探、怀疑的态度,试着了解真实情况。一个胸怀坦荡、赤诚相见,用铁的事实,潇洒大方地消融对方的疑云,不卑不亢,挥洒自如。
  今年李学坤已到耄耋之年,身体不太好,经常住院,虽然他已经离休,但他还担任着黑龙江黄埔同学会的会长职务,他在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上;他在参政议政的岗位上,仍然贡献着自己的晚年。做为晚辈,预祝他夕阳似火,晚霞更美好!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hudong_baike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分享词条给好朋友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宝骏630 2017款 320T 两驱豪华版
宝骏630 2017款 320T 两驱豪华版
宝骏630 2017款 320T 两驱豪华版【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看准网
庆阳市镇原县城关镇百货大楼307室
这个公司比较低调,没有什么介绍信息
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
法人代表:马丹
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庆阳市镇原县城关镇百货大楼307室
单位保洁,家庭清洗;房屋中介服务;广告的制作、发布;信息的收集、交流、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镇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负责人变更(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首席代表、个体户经营者、投资人、合伙事务执行人等变更)
马寒冰收起
经营范围变更
单位保洁、家庭清洗、信息收集交流、房屋中介服务。(以上经营项目中涉及前置审批的除外)。...
单位保洁、家庭清洗、信息收集交流、房屋中介服务。(以上经营项目中涉及前置审批的除外)。***收起
单位保洁,家庭清洗;房屋中介服务;广告的制作、发布;信息的收集、交流、发布。(依法须经...
单位保洁,家庭清洗;房屋中介服务;广告的制作、发布;信息的收集、交流、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收起
注册资本变更(注册资本、注册资金、成员出资总额等变更)
12.0000(万元)
12.0000(万元)收起
500.0000(万元)
500.0000(万元)收起
联络员备案
马寒冰收起
马寒冰收起
章程备案(包括合伙协议)
投资人信息变更(包括投资人、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日期、投资人名称等)
路菊琴 :3.6000万元 马寒冰 :1.4000万元 张芝蓉 :6.0000万元...
路菊琴 :3.6000万元 马寒冰 :1.4000万元 张芝蓉 :6.0000万元 张帆 :1.0000万元收起
马寒冰 :50.0000万元 马丹 :450.0000万元
马寒冰 :50.0000万元 马丹 :450.0000万元收起
章程修正案
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董事、监事、经理等)
张芝蓉:监事,马寒冰:执行董事,马寒冰:经理,马寒冰:,
张芝蓉:监事,马寒冰:执行董事,马寒冰:经理,马寒冰:,收起
马寒冰:监事,马丹:执行董事兼经理,
马寒冰:监事,马丹:执行董事兼经理,收起
庆阳市镇原县城关镇百货大楼307室
在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过么?
给TA打个分吧!
看了该公司的还看了
广告等垃圾信息
违禁信息(色情、欺诈、非法传销)
不友善内容(诽谤,人身攻击、骚扰、侵犯隐私)
违法、政治敏感内容
感谢您的举报,我们会尽快处理~
订阅公司信息
订阅成功!
小贴士:问题描述的越清楚,越能吸引老鸟来回答哟~
请输入问题
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想知道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看准网(Kanzhun.com)免费提供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工资、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面试、评价、工作环境招聘及员工等镇原县富瑞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
公司推荐:
友情链接:
关注看准官方微信
下载看准官方APP
关注看准官方微信
下载看准官方APP
爆料数十万公司信息爆料
互助职场人在线互动
工资公司实际工资查看
改简历专人改简历提高工资
老鸟私聊求助能挣钱
输入手机号,下载看准APP
扫码下载看准APP或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看准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回忆与王震交往二三事
   1949年11月,刘时平随王震来到新疆;王震调任铁道兵司令员,刘时平也随后调任铁道兵党委秘书;王震调任农垦部部长,刘时平也随后调任农垦部政治部副主任。刘时平曾在王震身边工作多年,经常得到王震的指导和关爱。为表达对王震的怀念之情,刘时平写下《回忆与王震交往二三事》。 中国论文网 /1/view-315729.htm      进新疆的第一天,看到王震发脾气      日,王震率部分进疆部队指挥员,乘坐苏联飞机,从酒泉飞往迪化(今乌鲁木齐)。那天随同王震同机前往的,有第一兵团副政委徐立清、兵团参谋长张希钦、王震夫人王季青、六军军长兼政委罗元发、副军长张贤约、副政委饶正锡。我当时是六军宣传部副部长,六军进驻新疆后,饶正锡分工接管迪化的城市工作,他要我去协助他工作,所以我也同机前往。   早晨8时左右,王震和所有乘机人员都按规定时间到达机场。王震穿着一件很普通的黄布羊皮大衣,显得特别潇洒。飞机发动后,王震在马达的轰鸣声中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也站个队,点个名啊!”大家立即在飞机旁站成一横排,按照王震的口令,立正、稍息、报数,王震高兴地看着战友们熟悉的面孔,一个一个指着过了一下数。我是站在最后一个,王震并不认识我,当即问道:“这个同志是谁呀?”未等我自己报告,王季青即把我的职务和姓名向他作了介绍,王震说了句:“啊,这样年轻啊!”挥手让大家登机。   那天天气特别晴朗,起飞不久,从舷窗里即看到巨大的机翼映着阳光从嘉峪关城楼上空一掠而过。过了嘉峪关,飞机开始升入高空。飞机上的苏联同志从前舱过来客气地打招呼说:可以吸烟了。这时,王震站起来点燃一支烟,凝视前方,踌躇满志。其他几位首长也同时站起来。王震高兴地称赞着:“哎呀,我们的祖国真辽阔,真伟大呀!”一番感慨后,王震坐下来和其他首长谈起进疆后垦荒生产的设想来,因为在进新疆之前,毛泽东找他谈话时,指示他发扬南泥湾精神,建设出新的南泥湾来。那架飞机定员14人,面对面的座位,如同城市的有轨电车,相对而坐正好谈话,因此首长们谈论得非常热烈。   飞行了近2个小时,又一位苏联同志从前舱过来,用生硬的汉语说:“哈密!马上到达哈密!”大家重新活跃起来。王震又站起来注视前方,极兴奋并有所感慨地说:“新疆,过去都说遥远的边疆,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并不遥远,以后应改称伟大的边疆……”   飞机在哈密一降落,尚未停稳,就有几辆绿色军用卡车满载男女青年,旗帜招展地向飞机旁开来,一看就知道是先到哈密的兵团文工团和自己部队的同志来欢迎了。飞机的排气声掺杂着欢迎的锣鼓声,气氛特别热烈,正迎合着人们胜利进军的兴奋心情,我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王震和首长们都站起来准备下飞机,我想,在这种时刻,王震一定会非常高兴。   机门打开,兵团宣传部长马寒冰第一个登上飞机。他穿一件普通的军大衣,神情郑重地向王震立正报告道:“敬礼!报告司令员……”可以看出,他最为激动,似乎跑得气喘吁吁的。没想到,王震见到他后表情变得极为严肃,打断马寒冰的话,严厉地批评道:“你搞的什么名堂?”并挥手示意把汽车开走,马寒冰马上领会了王震的意思,立即转身走下飞机执行命令,让文工团的同志立即停止敲锣打鼓,并把汽车开到飞机后面去。   这时,我才清楚地看到,在离飞机稍远的地方,有数十名身着民族服装的新疆各民族代表和众多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地向飞机拥来,一时机场上汇成了色彩鲜艳、群情沸腾的海洋。王震和首长们笑逐颜开地走下飞机,和民族代表们一一握手、拥抱,向广大群众招手、致意。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王震发脾气,实在感到突然。我一向钦佩马寒冰的工作能力,当我看兵团文工团来欢迎的汽车时,内心里还正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王震一发火,我甚至也有些懵了,后来才意识到:我们来到新疆民族地区,任务是要使各民族人民从黑暗统治下彻底解放。今天,王震作为党中央和解放军的代表来到新疆,各民族人民急切地要欢迎王震,而他也正要急切地会见各民族人民,这是象征新疆已胜利解放的伟大时刻。在这种时刻,怎能把自己部队人员置于各民族代表之前、把王震等领导同志和民族群众隔离开呢?如果不是王震敏锐地察觉和果断地处理,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几十年来,每每忆起此事,我都会感慨不已:王震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是杰出的政治家。   当天下午,王震等在哈密与各民族代表进行了谈话,检查了军队的防务。第二天,乘机由哈密飞抵迪化。从此,新疆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征程。       举办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训练班      1950年三四月间,新疆剿匪工作已获全胜,社会安定,新疆省政府已经建立,着手准备社会改革,中共新疆分局决定办一个地方干部训练班(以下简称地干班),把我从迪化市委宣传部长岗位上调到该班当副主任。   我当即到地干班工作。那时工作说干就干,很快建立了机构,招生办学,第一期招收各民族学员300多人。   地干班开学不久,王震披着一件黑斗篷带着警卫员到地干班找我个别谈话。我向他汇报了情况,说各民族男女学员学习情绪很高,都认为到共产党办的学校来学习很光荣。王震说:“那就好哇,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彻底解放各少数民族,为人民办好事,这个班为培养解放各民族的干部很重要!你是副主任兼党委书记,要办成像莫斯科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那样,将来就改为党校,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不在家时,可以找张希钦参谋长、曾涤主任,他们会全力支持的……”   从第二期起,分局和军区决定从驻疆部队抽调300多名营、团级干部到地干班学习,作为社会改革的骨干。因此,地干班即改名为分局干校,分为两个部,一部为营、团干部,二部招收各族青年数百人。第三期训练新疆各中、小学教员,除政治课外,加学文化课。到第四期,干校改名为新疆党校,增设了理论班,专门培养理论干部。   从第二期起,学校受到特殊优待。学员住宿遇到困难,新疆军区立即拨给干校宿舍若干栋;学员缺少服装鞋袜,军区按部队待遇,拨发了服装和鞋;民族学员过节(如库尔班节),军区向全部学员补助肉食和茶、糖等;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中生病的多,军区医院负责定期、系统地给予治疗。有时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日,王震要我率队前往新疆分局大院去表演歌舞,王震亦同时参与,男女青年们一同欢快地歌舞,以示庆祝。   王震的重视,使新疆党校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大家积极参与学校建设,打扫积雪、拆城墙、打蝗虫,并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到山上拉石头,建起了大礼堂。当时,党校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在铁道兵部队      1954年三四月间,王震由苏联治病回京,党中央任命他为军委副总参谋长和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我写信通过我的朋友杜鹏程,向王震问候。当时杜正在北京修改《保卫延安》的文稿。   4月初,我突然接到王震由地方邮局发来的电报,电文曰:“我已和王恩茂和西北局谈好,调你到铁道兵党委工作,望勿推却,并速来京。”4月中旬,王恩茂由京回到新疆。一天,分局开完会后,他把我留下说:“王震同志现正在宝成路勘察,要你立即动身到兰州会合。”于是,我仓促地办理了党校的工作移交,带着妻子孩子乘飞机到兰州转道天水与王震会合。   见到王震和铁道兵各首长后,王震问我:“调你到铁道兵党委任秘书,你有什么意见?”我表示很愿意随革命前辈到内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学习些新东西……他说:“那就好啊,一个人不能光当老大,有时候也要当老二……”他当即交给我一项任务,起草向西北局汇报的提纲,包括宝成铁路北段勘察经过、通车后此地区山货外运、铁道兵到达后的供应和动员民工参加修路等问题。这是我任党委秘书后所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汇报提纲起草好后,王震即向西北局作了汇报,很受西北局的重视。
  8月5日,王震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铁道兵第二次全体会议,传达了中央命令铁道兵抢建黎湛、鹰厦铁路的决策,命令铁道兵部队立即从西北、东北向华南沿海地区进发。他亲自率各有关领导飞赴南宁,与广西领导商讨抢建黎湛铁路问题。为加强领导,他准备把铁道兵部队机关也搬到西南工地去。当时,各军兵种都在北京复兴路一带创建了自己的大院,而铁道兵还没有自己的大院,除司令部机关暂在北京前门的华安饭店办公外,其他机关和家属都暂住在几个大庙里,如圆恩寺、天宁寺等。机关干部正准备建设自己的大院 ,把生活安定下来。一说要把领导机关搬到前线去,不少人思想不通,风言风语。有的说这一来铁道兵司令部不成了游击司令部了吗?有的说司令部在外地,地位就低了,等等。王震说:“游击就游击,我们共产党和军队不就是游击出来的吗?喜马拉雅山地位最高,我们要把铁路修到喜马拉雅山上去。”由于他的坚持,经过讨论,部队机关最终统一了思想。   经过8个月的拼搏,黎湛铁路于日全线通车。黎湛铁路通车前夕,王震又率领领导机关于1955年5月下旬由广西、贵州移驻福建南平,指挥8个师及1个独立团以及闽赣两省区的民兵,投入到了抢建鹰厦线的战斗。日,鹰厦铁路竣工通车。       关注开发荒地资源,再干南泥湾的老行当      1954年5月,铁道兵抢建国防铁路的任务尚未确定之前,我随王震去黑龙江视察部队。一到哈尔滨,住到国际旅行社,他就很专注地看地图,并约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局长房定宸、副局长王世英、省农学院院长刘达、副院长刘嘉璋等,商谈开垦北大荒的问题。我记得当时王震讲了几点意见:一是据廖鲁言部长说,195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3700亿斤,全国每个人不到1000斤粮食,还要准备打仗,这如何能行?二是朝鲜战争刚刚结束,还不稳定,我们办好北大荒农场,可为援朝部队提供一个后方基地,可以保证前线伤病员有肉、蛋、牛奶等供应;三是铁道兵已经组建起来,任务未定,大批的技术装备(如拖拉机、推土机等)可能修路工程用不了,这就可以用来开荒、工地施工,为铁道兵提供一个技术实地练兵场;四是北大荒地临国家边界,万一有事,还是军垦戍边靠得住一些。王震的意见,受到了热烈拥护。   1956年夏,忙于鹰厦铁路工作的我,正在石家庄铁道兵干校主持一次国家考试时,忽然接到王震由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他说接国务院令,决定由他组建国家农垦部,要调我到农垦部当政治部副主任。我接到电话后,立即从石家庄赶到北京见王震。那时部队已经授衔,我穿着军服佩带着上校的牌子,王震非常兴奋地说:“咱们就穿着这身军装带着牌子参加农垦,但这就要转业,我这上将要从每月500多元降到400多,你这上校也要按地方级别降下来,你干不干呀?”我当即干脆地说:“为革命,不是为钱,降多少都可以,坚决去开垦北大荒。”   成立农垦部这件事,使王震非常高兴,他当时兴奋地对我说:“现在我们又要干南泥湾的老行当了。”   1956年八九月间,农垦部成立,立即调集干部,在三江平原上建立第一个农垦管理机构,当时叫铁道兵密山农垦局。   完成机构组建工作后,我和王景坤等,陪同王震实地勘察三江平原三角洲。那时正值洪水期,我们租用苏联人驾驶的江轮,由佳木斯出发,到同江口转黑龙江,沿中苏边界而去,再转入乌苏里江。沿江看到一些苏联村庄和路上奔驰的汽车,感到他们比我们先进多了。经过达呼尔族和朝鲜族渔村时,渔村里的人热情地招待我们吃生鱼片,十分新鲜。   到达抚远一带,我们随王震登上北岸勘察。大地上是一望无边的莽莽草原,草高没膝,人们一接近草原,立即轰起如蚂蚁大的黑蚊子漫天飞舞,遮天蔽日。那蚊子似乎有意识地追逐行人叮咬,我们穿着卡其布衣服,都被叮得生疼,迫使我们不得不手持树枝,边走边赶蚊子。王震手持两把树枝,边走边舞地走在前面,别有一种战斗情趣。   我们还到了德津口、得利市等地方,这里是中国的最东边,是全国出太阳最早的地方。记得到这里时,地方政府从一位采参老人处找到一棵好野参送给王震,他将这人参放在衣袋里像吃瓜子一样,随走随吃。结果吃得两天睡不着觉,蛮有精神,他说:“没想到人参有这么大的力量!”   视察中,我们饱览了三江平原上“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风土人情,至今难忘。这次勘察,为后来的10万官兵和40多万知青,物色了创业的基地。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是国家最大的粮、豆、肉、奶的生产基地,北大荒的大米、鲜奶等摆上了大城市的超市,备受市民欢迎。我作为王震的老部下,一个农垦老兵,也感到十分光荣。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妻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