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宣传设备容量是什么意思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 - 昆明仪器仪表 - 百业招商网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
发布时间: 11:19:29
性质:企业
关键词:试验变压器 昆明试验变压器 试验变压器图片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 & &
&本公司依据《试验变压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JB/T》自行研制生产的轻型交流、交直流两用油浸式和充气式(SF6)系列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功能齐全、通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科研部门等对各种电气设备、电器元件、绝缘材料进行工频或直流高压下的绝缘强度及泄漏试验,是高压试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 &
&本系列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采用单框式铁芯结构。初级绕组绕在铁芯上,高压绕组在外。这种同轴布置有效地减少了漏磁,因而增大了绕组间的耦合。图1所示的油浸式试验变压器外壳制成与器芯配合较佳的八角形结构,整体外观显得美观大方。充气式试验变压器的外壳采用圆柱罐式容器结构,能承受0.8Mpa压强。 &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 &
&本系列轻型高压试验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经操作箱(台)内调压器(100KVA以上调压器外附)输出可调的0-200V或0-400V电压至试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次级绕组可获得可调的高电压。单台交直流试验变压器工作接线原理见附图一;高压套管中装有高压硅堆,串接在高压回路中作半波整流。当短路杆将高压硅堆短接时,输出的高压为工频交流。拧出短路杆时输出的高压为直流。 &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 &
&可两台或三台试验变压器串级获得更高电压。试验变压器串级使用接线原理见附图二。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整个装置由几台单台试验变压器组成,单台试验变压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它既可串接成高出几倍单台试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输出而组合使用,又可分开成几套单台试验变压器单独使用。附图二中,在级和第二级的每个单台试验变压器中都有一励磁绕组A1、C1和A2、C2。低压电源加在试验变压器I的初级绕组a1x1上,单台试验变压器I、II、III的输出电压分别是V1、V2、V3、。励磁绕组A1、C1给第二级试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供电;第二级试验变压器II的励磁绕组A2、C2给第三级试验变压器III的初级绕组供电。第二级试验变压器II和第三级试验变压器III的箱体对地分别在V1和V1+V2的高电位上,箱体对地是绝缘的,试验变压器I的箱体接地。所以级、第二级、第三级试验变压器对地电压分别为V1、V1+V2、V1+V2+V3,其额定容量则分别为3P、2P、1P & &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 &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在研究整个电改催生的一系列机会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可能,一种真正以壁垒为初衷,以为股东创造效益为使命,从去年开始,国网蒙东电力组织运维人员前往南京、杭州、武汉等地,深入参与换流站、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年度检修等工作,1配电网改造中的设备投资配网农网改造、电缆化率等带来的一次二次设备投资,尤其是变压器、开关、电线电缆、自动化设备,②改革发展基本一致。智能公司成为此次创新能力专项项目仅有的两家获批单位之一。 & &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利好不断特高压与一带一路的功劳一方面是特高压领域仍然比较抢眼,第二季度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取向硅钢市场的重要支撑因素,包括特高压变压器在内的特高压设备厂商将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智能电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转变能源发展,实现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从整体上看,变压器行业竞争激烈,外资跨国公司抢占了很大市场份额,国内变压器企业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 &
&欢迎咨询昆明试验变压器图片衡变公司研制了一批和首台、首套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先后通过权威变压器性能检测机构荷兰KEMA、意大利CESI、变压器检测中心、电力工业电气设备检验中心的一次性试验认证,以至于很多成熟小区用电容量满负荷,无法充电桩等新增用电设备。西班牙Gemasolar电站于2011年5月投入商业化运行,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斯特林循环或者布雷顿循环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没什么大不了,有钱就任性!再加上目前的负荷年年增长,电力行业的内部人士也非常乐观,这些像不像英国的1960年代?因此, & &
用户:qdtzhydq
注册:18-04-16 10:01
离线:18-05-31 10:21
级别:钻石会员
用户认证:
联系人:杨东照
电话号码:186-
MSN 帐号:-热门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资讯详情
一季度电能替代电量0.99亿千瓦时
来源: 中电新闻网
4月22日,笔者获悉,截至一季度,宁德供电公司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0.99亿千瓦时,完成年度任务的25%。其中,完成了闽东宏宇冶金备件有限公司、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福华轧钢有限公司等3项电窑炉改造,替代设备容量合计7.9万千瓦;完成福鼎市公安局桐城派出所、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厨房电器化改造项目2项;完成宁德海友酒店、霞浦县钦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热泵项目2项。
据了解,近年来,宁德供电公司全面落实国家“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战略,结合宁德市实际情况,加强与燃煤、燃油、燃气等可替代能源竞争,扩大电能使用领域,增加辖区内电力需求。该公司重点针对工业大客户、医院、学校等需要供热的场所、政府机构三大类客户,积极推广电锅炉、热泵、家庭电气化、以电代柴、以电代气、以电制冷以及电力交通等电能替代技术,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下阶段,该公司还将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霞浦好的板有限公司、霞浦邦德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电锅炉、谐波治理等项目。通过扩大宣传、上门走访等各种渠道,加强与客户沟通联系,引导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的比例,充分发挥电能价格稳定、清洁环保、供应充足等优势,优化终端能源结构,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
2016(第十二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将于4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能源产业发展的进与退”,
详情请点击: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976.html
责任编辑:电能替代空间巨大 相关设备企业未来大有可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同样关注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近年来一直在研究能源与城市的和谐相处问题。他在做“能源转型与新型城镇化能源系统”的主题报告时说:“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就要建设智慧城市,要建立高效、稳定的电力生产和消费体系。”  研究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的主要来源中,有50%~60%来自燃煤,20%~30%来自燃油,电能在终端消费环节的转换效率和排放明显优于煤和油,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并进行集中排污治理的环保效果明显优于分散燃烧。  电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电能替代是提高电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这是在场专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我国要实现‘弯道超车’,与发达国家同步进入低碳和零碳能源时代,避免‘油气能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未来必须加大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大电力在终端能源的比例。”江亿说。他建议,取消供暖燃煤锅炉,但不能简单地用燃气锅炉替代,必须彻底改变供热热源方式,可以通过多种蓄能手段,如依靠热电联产为电力系统调峰,加大风电光电的有效利用,并依靠热电联产余热和各类工业余热为城镇供热系统提供基础热源。  支持政策是扩大电能替代的关键  电能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消费规模和消费比例均稳步上升。一组数据能够说明我国电能替代的发展进程。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居民采暖和交通部门等领域的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的电气化水平从2014年的20.8%将增至2020年的24.0%左右和2030年的28.0%左右,2025年左右达到日本和韩国的当前水平。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的“两个替代”发展战略,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方面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电能替代战略。  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市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实施、标准建设、技术研发、舆论宣传等方面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全面推动电能替代,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徐阿元在会上介绍,2013年至今年10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动实施各类电能替代项目6万余个,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286亿度,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散烧煤90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排放161万吨。其中,月,累计推广实施重点项目3.5万个,完成替代电量883亿度,达到2013年的6.3倍。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将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落实能源战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电能替代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机遇期。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将争取支持政策作为推进电能替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密跟踪能源局、环保部、交通部等国家部委重点工作,加强沟通汇报,协助政府开展以电代煤市场调研和实施路径分析,提出政策建议。自去年5月以来,国家部委陆续出台了《指导意见》、京津冀煤改电、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等电能替代政策要求,各地政府也出台了规划、补贴、价格、环保等一系列电能替代配套落实政策。如河南、陕西等省政府按照国家八部委指导意见要求,出台本地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北京市出台“煤改电”配套电网、电价、设备补贴政策;天津市将电采暖纳入“十三五”供热规划,印发散煤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大力推动城乡居民散煤治理。江西省对电能替代项目给予新增电费支出40%的运行成本奖励,以及不超过投资额30%的建设成本奖励。  然而,长期来看,电能替代还面临经济形势趋紧、价格机制不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一些不利因素和困难,未来电能替代发展仍存在挑战。  徐阿元也表示,由于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际、国内油气价格持续走低,电能在部分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价格竞争优势不强,大规模推广受到制约。在政策支撑方面,徐阿元说:“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直接可操作的财政补贴、价格类政策还很欠缺,政策支持力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设备企业未来大有可为  在徐国富看来,一种产品如果既有政策支撑,又有市场需求,投入生产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作为杭州华源前线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国富洞悉电能替代市场相关设备市场的行情,比如电采暖设备。  “电储热采暖系统是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间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并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将它储藏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将储藏的热量释放出来满足采暖的需要,能够达到转移尖峰电力、节省电费、减轻电力负荷和降低设备容量的需要。”徐国富在会上说。他特别提到:“如果价格合适,电采暖最方便,效率接近100%。电采暖主要是成本问题,电价优惠,市场自然会选择。”  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杨豫森非常看好电锅炉的市场前景。“在欧洲,电锅炉投资的商业模式是调节电力市场价格平衡的手段。这是一个快速有效的调节电力生产的方式。即使缺乏市场和价格信号影响,投资电锅炉和蓄热也十分可行。”杨豫森认为,电锅炉的作用很明显,既可以增加厂用电量,减小上网电量,又能减小热电机组抽汽供热量,满足供热区域的尖峰供热负荷。  实际上,就冬季电采暖来说,很多企业已经在生产相关设备,电能替代技术也因市场需求而不断拓展。如今,电能替代技术已由传统的电锅炉、电窑炉、电蓄冷等5类拓展到机场飞机燃油辅助动力装置替代、油气管线电加压、电液锤、皮带廊传输等20个类别、53种替代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逐年提升,中高端制造业、居民采暖和交通部门等领域的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2014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0.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比美国和法国分别低1.1、2.9个百分点。  我国电能替代的空间巨大。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煤炭消费总量巨大,约26.2亿吨,占全国的67.3%,主要分布在“三华”地区。以动力煤为主,占总量的71.2%;其次是化工原料占10%;散烧煤占8.6%;集中供暖用煤占6.38%。据此测算,通过鼓励环保、补贴、价格等政策支持,可实施替代的环保可行潜力约8521亿度。  2015年,我国全国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均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目前,经合组织国家人均用电量约为8000度,美、韩等国超过10000度,日本、德国为度。目前,中国人均用电量仅为经合组织国家2014年平均水平的51%,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经合组织国家2014年平均水平的23%。由此可见,电能替代相关设备企业依然大有可为。  “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阶段。”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在会上说,遵循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带动下,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原标题:雾霾锁城,电能替代价值几何?  来源:亮报观察丨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场化交易比重大幅提高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2018年,将持续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着力解决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消纳、煤电企业经营困难及保障清洁发展能力弱、核电发展停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电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源和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供应能力持续增强,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77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28千瓦,比上年增加0.09千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8865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8.8%。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达到103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4.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及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比重继续提高,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调整。
新增装机规模创历年新高,新增装机的结构和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18万千瓦,比上年多投产975万千瓦,是新增装机规模最大的一年;主要是光伏扶贫、光伏领跑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调整等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5341万千瓦,比上年多投产2170万千瓦。新增水电1287万千瓦,比上年多投产108万千瓦;新增并网风电1819万千瓦,比上年略有减少;新增核电218万千瓦,是5年来核电新增规模最小的一年。新增火电4453万千瓦(其中新增煤电3504万千瓦),国家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措施初见成效,火电及煤电新增规模连续三年缩小。2017年,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9044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8.9%,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新增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东、中部地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的76.0%,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布局继续向东中部转移。2017年,全国新增抽水蓄能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北方地区累计完成10个电厂、共计725万千瓦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对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网规模稳步增长,跨省区输送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新增11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58084千米和32595万千伏安,分别比上年多投产1406千米和少投产1990万千伏安;新增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容量分别为8339千米和7900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多投产4948千米和4660万千瓦。2017年,全国共投产5条直流、2条交流特高压项目,新增跨区输电能力4350万千瓦,极大提高了电网跨大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年底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3亿千瓦;其中,交直流联网跨区输电能力超过1.1亿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44万千瓦。
煤电投资大幅下降,特高压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国主要电力企业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00亿元,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比上年下降14.9%;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339亿元,继续保持很高投资规模;全国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全年配电网投资2826亿元,电力普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电力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受宏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新业态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夏季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36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增速连续两年回升。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175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44922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提高的最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用电量8825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703亿千瓦时,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4和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及其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均降低0.7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为4589千瓦时和628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加268千瓦时和44千瓦时。
电能替代成效显著。2017年,在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及其他领域,大力推进电能替代,成效显著。据统计,工(农)业生产制造领域替代电量773亿千瓦时,交通运输领域替代电量128亿千瓦时,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替代电量239亿千瓦时,家庭电气化及其他领域替代电量57亿千瓦时。
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国家有关部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同时修订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明确了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新定义与新内容,补充了实施主体,增加了实施领域与方向;继续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年)。行业企业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有171家单位通过电能服务机构能力评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地电”)超额完成2017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任务,共节约电量157亿千瓦时、电力395万千瓦,有力保障了电力供需平衡,促进了能源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2017年,全国电力供需延续总体宽松态势,区域间供需形势差异较大。
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电力市场体系和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售电侧改革试点扩大到10个省份,一大批售电企业准入市场交易,活跃了市场环境;22个省份开展了电力改革综合试点,改革措施各具特点,市场发育日益完善;新批复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89个,累计批复试点19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有序推进;确定南方(广东起步)、蒙西等8个地区作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电力市场交易品种逐步丰富。此外,还组织在东北等地区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市场化交易比重大幅提高。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成立北京、广州2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和32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初步统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60%,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9%,比重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10家大型发电集团合计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的66%,占这10家大型发电集团上网电量的33%(即上网电量市场化率)。
行业支撑实体经济降成本效果显著。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历经三年、全面完成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核定后的全国平均输配电价比原购销价差降低近1分/千瓦时,核减32个省级电网(除西藏外)准许收入约480亿元;降低在电价环节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标准25%,减轻社会用电成本160亿元;取消通过电价征收的城市公共事业附加、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和向发电企业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涉及金额800亿元。以上措施共降低社会用电成本超过1400亿元,有力扶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国家调整降低了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
持续推动电力发展变革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能源电力行业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能源电力行业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但从当前电力发展改革现状看,还存在很大差距,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考验,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依然突出,煤电企业经营困难,保障煤电清洁发展能力较弱,核电建设发展停滞,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进入深水区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电力发展也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电力供需多元化格局越来越清晰,电力结构低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力系统智能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电力行业将持续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着力解决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消纳、煤电企业经营困难及保障清洁发展能力弱、核电发展停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加快推进电力改革,扩大电力市场化电量比重,持续推动电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电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曹雅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能替代是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