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MP3大很多有什么音质好的MP3会比MP3好么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求 推荐一款MP3可以播放APE的 最重要的是音质好 不能比APPLE差
var sogou_ad_id=731549;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mp3音质好不好?决定因素原来在这里
&&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买mp3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它的音质,只要音质好,其他的都好说。那么决定一个mp3播放机音质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挑选到一个音质好的mp3?其实答案很清楚,关键因素就是解码器,解码器对音质的影响占到80%甚至更多。
目前高端解码器解决方案都是菲利普的,主要的芯片有:
SAA7750/SAA7751/PNX0101ET特点:高性能,音质超群,但价格昂贵。
&&& 其中为人熟知的是saa7750,主要应用在国外品牌的高端产品上。像iriver的大部分产品,创新的小部分产品等。
&&& saa7750这个芯片采用208脚BGA封装(球状的引脚,位于芯片底部,高频特性和散热性都有提高,有kingmax内存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就是那种封装形式),内置10mw+10mw音频放大器
&&& 用saa7750内置的放大器直接推动耳机已有不错的声音。我解剖过创新的mx100,它就是采用直推的,用16欧的e888和48欧的er6效果都很好,声音干净,透明,力度和速度上佳。而用另一个杂牌的机器推er6,感觉就不像是在听音乐了。
&&& pnx0101:比7750有更小的体积和功耗,但耳机输出功率更大达到18mw,因此据说音质更好。
&&& 我去数码市场用er6听过iriver新推出的采用pnx0101的mp3播放机n10,只听了它内置的一段效果音乐,感觉声音和使用saa7750的铁三角,还有创新的mx100基本一致。因为市场环境不好,听的时间又短,所以只能说个大概。
其他的面向中低端的mp3解决方案有很多,如:
SIGMATEL STMP 34系列及35系列TELECHIPS的TCC730/TCC731等等
&&& 优点是性价比高,缺点:和菲利普的775x、010x相比,音质上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 所以在目前,如果你想为你的好耳塞配一个mp3,选购时关键的一点就是确定,它里面的解码芯片是菲利普的SAA7750/SAA7751/PNX0101。
&&& 别的如电源使用方案等对音质也有影响,但是出于次要地位。
&&& 一般地来说,用菲利普芯片的都是中高端机,也就那么三两个品牌。中高端的机器大多采用内置锂电,供电有保证;即使用dc-dc升压的方式,也不会含糊了事。已经花了大价钱买了菲利普的东西和技术,不会在电源上功亏一篑的。还有,如果在解码芯片的后面再加一级耳机驱动电路,这样输出功率和音质都会提高改善,但也是在有限的范围内的。
论坛精彩评论:
&&& 真.菲戈:我觉得应该和传统hi-fi cd机、cd随身听一样,使用什么芯片只是“基石”问题,关键还在于周围电路的配合和模拟输出的设计水平。
&&& aguai :是啊,整体设计、制造工艺等都很重要,不是一个解码芯片就能决定的吧。不过在mp3这个领域里,象创新、iriver这几家确实在目前来看也都算是实力比较强的了。&为何不如AAC 浅析MP3音质不好的原因
为何不如AAC 浅析MP3音质不好的原因
已经有很多人知道MP3的音质并不是强项,但说到具体原由绝大部分网友都说不上来了。MP3作为目前最为主流的有损压缩编码之一使用范围仍旧是非常广泛,很多在线音频以及网友手机当中的音乐还是以MP3为主,能够流行起来的原因在过去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其容量体积上的优势以及出色的兼容性,而随着现在便携存储容量的逐渐提升,容量早已不是重头,而且更多的音频编码也被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支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音质问题,AAC、无损等逐渐开始被人注意。随着网上提及MP3音质不好的内容曾多,有不少网友都有了这样一个概念,认为MP3音质不好,这样说虽然没错,但这终究还是人云亦云,你真的知道音质不好的具体原因吗?
MP3是MPEG-1/MPEG-2 Audio Layer III缩写,国际标准最早是在1993年被提出,由于1997年的Winamp和1999年发布的Napster软件使得MP3在PC平台当中迅速普及,与此同时众多硬件播放器也一并出现,其中MP3播放器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里我们关于MP3的历史就不多提了,不妨直接来说说重点,有关MP3编码的压缩原理以及为何会导致其音质问题的。
MP3仍旧是目前的主流之一
众所周知MP3是一种有损的音频压缩编码,为了兼顾编码后的文件容量,在压缩时会舍弃一部分数据,而解码回放时则会通过算法模拟补全这部分丢弃掉的数据,这其中涉及到的算法是相当复杂的,如果单从算法层面上来说会让人非常难以理解。
无损音频的频谱
无损音频的频率分析曲线
大致原理上,MP3在编码时会将PC上未经压缩的PCM(脉冲编码调制)当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进行丢弃,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目标码率所丢弃的数据量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128kbit/s码率的mp3听起来就会比较接近CD,压缩比差不多也达到了10:1。
320kbit/s的AAC基本和无损保持了一致
320kbit/s的MP3高于20kHz的数据被完全舍弃
320kbit/s的AAC与MP3频率分析曲线对比
虽然MP3编码的算法制定的非常严谨,但在低码率情况下MP3编码会将原始音频的高频部分逐渐丢弃,在高码率情况下并不明显,而在128kbit/s以下时就会舍弃相当一部分高频数据,从而导致一些乐器的高频泛音损失,当然此时给人的感觉的可能并不明显,虽然人类的听力范围在20Hz-20kHz之间,事实上绝大部分成年人并没有那么好的高频听力,随着年龄增大成年人听力一般也就在16kHz-18kHz附近,所以丢弃以上的高频数据对听感的影响并不大。然而在32kbit/s以下则会损失相当多的高频,逐渐进入人们的听力范围内,因此,低码率MP3的通透感较差。
128kbit/s的AAC高频部分也会被舍去
128kbit/s的MP3高频部分完全舍弃
128kbit/s的AAC与MP3频率分析曲线对比
MP3高频问题从音频的频谱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而作为对比的AAC在这方面的问题就不太严重,上方的截图就是很好的例子,高码率的AAC基本上不存在高频损失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AAC的音质比MP3好。低码率的MP3看起来就像经过高频滤波一般,因此实际听来,还会有类似收音机的失真效果。也许有人要问MP3为什么会舍弃大量的高频数据,这一方面是为了权衡低码率的体积需求,另一方面则是MP3压缩算法的问题,低码率时高频数据会被认为是可以忽略的、不重要的数据。
无损音频放大后的频谱
就频谱而言128kbit/s的MP3失真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高频丢失外,有损音频编码还会受到压缩噪声的影响,码率越低噪声越明显,这就如同小体积的jpg图像一样,会出现很明显的马赛克现象,在音频上压缩噪声就会让声音听起来和原来的不一样,尤其是对于随机性很强的声音,但这一点并不如高频损失所带来的效果明显,在户外听音乐时完全可以将这点失真忽略。
如果仔细比对频谱细节,很容易就会发现经过有损压缩的音频和无损PCM之间细节上的一些差别,很显然无论哪种有损压缩方式都会损失音频的一些细节,但实际听起来是很难区分出其中轻微的失真,远不如高频丢失对听感的影响大,因此MP3在低码率情况下由于高频丢失会带来明显的失真感,不如AAC来的自然。
欢迎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音频的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发帖提问:
更多精彩的最新耳机音箱资讯,请点击进入!4.3K3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vialicensing.com/licensing/aac-fees.aspx 最贵一档每个芯片接近1USD授权费,都接近芯片的成本了。Mp3随身听设备的流行完全是奠定了整个基础,到了其他具有竞争力的音频格式发明并推广的时候,Mp3已经成了“音乐传播标准”。其实使用MP3的专利并不免费的,官方是要求MP3编码解码器购买授权,但是在早期并不是这样,07~09年Apple、Sandisk其实也吃过MP3的官司;但是因为历史原因,MP3的版权非常混乱和碎片化,追讨成本非常大,所以很多制造商愿意冒这个侵权风险,而让MP3成为“事实上的免费格式”了。到这年,mp3的专业也将专利过期,也将成为公共领域的东西了。其实对终端用户而言,多数是不需要考虑什么授权费用的,而是只考虑制作传播是否方便,所以微软在windows里面内嵌支持的wma格式,也很快在“流行格式”里面占据了一席之位。而AAC,确实,有苹果的支持,但是是PC的市场还是MacOS的市场大,这也是很明显的事实结论,没什么好诧异的。赞同 162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P3无损音质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