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伏寿结局是哪年拍摄的

三国是哪三国,我们错了多少年?三国是哪三国,我们错了多少年?延安有故事百家号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我们习惯上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汉,因为地处蜀地,我们习惯上成为蜀汉,但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刘备大营里高高竖起写有“蜀”字的大旗,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刘备的国号是汉,旗帜上应该是“汉”,人家地处蜀地,怎么就把国号也改成“蜀”了,要是按这样的逻辑,曹魏的大旗上应该写上“曹”,孙权的东吴大旗上是不是要写上“东”字。所以我们所说的三国应该是魏、汉、吴。不过,这也是事出有因,这要追溯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那里,陈寿原来是蜀汉的臣子,蜀汉灭亡之后,他又成了曹魏的臣子,所以,他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就必须以曹魏为正统,《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他为什么要把刘备的“汉”也写成“蜀”呢,因为曹魏的政权毕竟是从刘汉手里夺过来的,曹丕不想还有“汉”这个国号存在,并且刘备又是刘汉的后裔,如果汉继续存在,他就不能成为正统,就像台湾虽然以一个国家自居,但我们还是称它为台湾地区,不可能是中华民国。所以,陈寿就把刘备的“汉”按照地域属性的“蜀”来命名了。因为在刘备以前已经有了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东汉,所以为了避免混淆,我们习惯上称刘备建立的为蜀汉,怎么不能叫做蜀。陈寿是出于政治因素不得不这样写,但我们就不能继续犯这个错误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延安有故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你讲述真实的延安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4K6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2K15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三国是哪一年统一的?_百度知道
三国是哪一年统一的?
请告诉我具体时间?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公元220年开始,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邓艾率先进入成都,灭亡蜀汉。魏灭汉后于公元269年备战伐吴。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年三月攻下石头城,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一。
晋武帝即位后,于公元280年灭东吴,结束了三国时代,统一了全国。
魏灭汉后于公元269年备战伐吴。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年三月攻下石头城,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一。
三国末,魏国丞相司马昭控制魏国实权,还落的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国灭掉蜀国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废掉魏帝,自己称帝,建立晋朝。然后继续攻打吴国,公元280年吴主孙浩奉玉玺投降。司马炎在朝堂之上指一凳子曰:孤设此座,等卿久已.吴主孙浩也说:臣在江南也曾设此座恭候陛下。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
魏灭汉后于公元269年备战伐吴。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年三月攻下石头城,孙皓降,吴亡,三国归一。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三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8K1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历史记载  背景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数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来,相对地说要好得多。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如曹操的屯田和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季汉诸葛亮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赵,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的策略;孙吴发展世家大族的统治政策等,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着有益的作用,它们的产生和存在都是合理的。  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曹操。无论军事还是文学,他都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潮流。正是他的出现,使得原本复杂的三国局面变得更加异彩纷呈、扑朔迷离。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汉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荆州争夺  魏、汉、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季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汉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季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汉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刘备托孤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汉。辅政的季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季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汉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网友评论 ()
台海网(厦门海峡在线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崛起在汉末三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