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雷就跳闸,还是先跳闸后才听到雷响就跳闸。真的烦,每次雷响就跳闸跳,我都懒得在打上去,等雷雨停了。再打上去

||||||||||
||||||||||
查看: 2876|回复: 10
一台音响只要接上电源(没有音频信号输入)就好像雷响一样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家电维修技术论坛,与同行畅聊维修技术,享更多技术论坛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台只要接上电源(没有音频信号输入)就好像雷响一样,
变压器是双13.5V和双7.5伏输入,手上没有这种变压器,没有办法代换。
低声喇叭已经代换过,故障还是一样
输入和输出的104藕合电容已经换过,还是一样。
这台音响的基本结构是3个2030+ 一个4558双运放的。
我模拟声音输入,可以听到低音喇叭响,但是接入电脑的音频信号,却没有声音输出。这是为什么?请大家指导一下?多谢了。[/size]
阅读权限103
在线时间 小时
又是一个用户,该修的不修,不该换的居然换了,该怎么说好呢,要干修理,先学习认识零件是干嘛用的,基本电路是怎么走的,得罪了,对不起。
阅读权限120
在线时间 小时
切断前后级的联系,以区分故障范围。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先把前级和和后级分开查。查前级接一好的后级。查后级接一信号源。手机耳机输出,电脑音频输出收音机等等都可做信号源。2030可分别输入信号对应相关声道。也可分别断开它们的电源来判断好坏。它们没有牵扯。各干各的。不难操作。可参考经典原理图作参考。楼主试试看。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上师傅说得对,你要先搞清原理再动手修,这个故障和变压器、喇叭关系不大。可能自激了,应该不难修,先把2030输入端电容断开,看还有没有自激,同时检查一下电源整流和滤波元件,以此确定是前级4558还是后级2030的故障,可通过对比确定故障的元件,
阅读权限55
在线时间 小时
应该是TDA2030神了,换成LM1875吧,因为你的变压器输出电压太高了,用TDA2030是容易神的。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发现只要断开低音喇叭,高声喇叭是很清声的,同时发现左右输出不均匀,但没有左右输出调节的电位器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发现只要断开低音喇叭,高声喇叭是很清声的,同时发现左右输出不均匀,但没有左右输出调节的电位器
故障你快要找到了。把专供低音炮功放细查下。应该有所收获。
在线时间 小时
故障你快要找到了。把专供低音炮功放细查下。应该有所收获。
故障已经找到了,是前级运放4558出了问题,换新后OK,另外左右声道输出不平衡,是因为昨天修理的时候,将输入的藕合电容10U,25V,拆了下来,而没有装上。装上输出一切正常,多谢大家的热情指导。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恭喜修复成功。论坛真的不错的。有空常来。共同学习。
( 鄂ICP备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msenz Inc.
CopyRight (C)
电子邮箱:admin@jdwx.info
官方网址:
Qiji. All Rights Reserved
Wuhan Qiji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家用漏电开关闪电跳闸响雷闪火光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家用漏电开关闪电跳闸响雷闪火光怎么回事?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这是直击雷造成的,即电线受到雷击,产生了浪涌高电压,高电压电离空气产生火花放电。估计你的那个漏电开关要换了
采纳率:8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漏电开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会有雷响?_百度知道
为什么会有雷响?
据专家分析,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进入1月中旬以来,暖湿气流异常强盛,气温明显偏高,14日的最高气温达22.1℃,创历史同期最高,而17日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两者交汇,天空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还响起了惊雷。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会出现雪天打雷的现象 据报道,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下着少见的鹅毛大雪。突然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那么,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 电闪雷鸣,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而当时的天气是地面气温为零度左右,具备了下雪的条件。而在高空有暖湿空气猛烈爬升,发生了强烈的对流现象,形成了积雨云,所以就产生了一面下雪,一面打雷的天气现象。 高空中有好多股气流在不断地运动.这些气流有的向 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气流的运动使空气中的积云有的向上冲,有的向下降.云和云这之间的磨擦使云带上不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因此正电荷和负电 荷分别聚集到云的两端.空气流动越快,云层越厚,带的电就越多.积云所带的电达到 一定程度,就会穿过空气放电,使两种电荷中和.由于电穿过空气的时候会发热,使空 气迅速地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运输雷. 如果带电的积云离地面比较近,也会因静电感就应使地面带上和云的下层不同的电. 当带的电达到一定程度时,积云就会向地面放电,这就是容易造成灾害的落地雷. 一般来说,地面哪里有突出的东西就容易从哪里放电,所以当我们在旷野上时,不能到高树下避雨.
为什么冬天下雪很少打雷,夏天下雨打雷.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但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气象专家还说,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温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冬打雷在中国很少见,但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
空气极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形成高耸的积雨云,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又是正电荷,那么,正、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若正、负电荷间的电压差,大到可以冲破绝缘体的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就是打雷。 防雷击须知: ①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②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③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④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致病 死亡。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雷雨天气发生时,即使在安装了避雷针的情况下,也应该迅速拔掉室内电视、电冰箱以及天线电源的插头,防止空间电磁波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从电闪雷鸣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来看,空旷场地上、建筑物顶上、高大树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 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宏民:在室外,要考虑到雷电活动区域,看雷电活动远近,一般是听雷声就能判断出远近,不要躲到避雷针和大树下面。在空旷的地方不要打雨伞,因为雨伞有针尖,电场强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旷地方打手机。要蹲下来,两脚并拢。 专家最后强调,如遇雷雨天气,市民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这些建筑物或汽车被雷击中,它们的金属构架或避雷装置或金属本身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不要跑到树下。
采纳率:65%
目录[隐藏]
自然现象 雷电
战斗机雷电
电影 《雷电》
游戏《雷电》《雷电XP版》
智能 避雷 技术
[编辑本段]自然现象雷电 【雷电是什么】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 雷鸣 的一种 雄伟壮观 而又有点令人 生畏 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 对流 发展旺盛的 积雨云 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 阵风 和暴雨,有时还伴有 冰雹 和 龙卷风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 空气对流 等过程,使云中产生 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 负电荷 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 万安 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放电过程 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 冲击波 ,导致强烈的雷鸣。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 电雷 鸣。
【雷云的形成】
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科学家们对雷雨云的带电机制及电荷有规律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积累了许多资料,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论点至今还有争论。
1. 对流云初始阶段的“离子流”假说。
大气中存在这大量的 正离子 和 负离子 ,在云中的雨滴上,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外边的分子带负电,里层的带正电,内层比外层的 电势差 约高0.25V。为了平衡这个电势差,水滴就必须优先吸收大气中的负离子,这就使水滴逐渐带上了负电荷。当对流发展开始时,较轻的正离子逐渐的被上升的气流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云滴因为比较重,就留在了下部,造成了正负电荷的分离。
2. 冷云的电荷积累
当对流发展到一定阶段,云体伸入0℃层以上的高度后,云中就有了 过冷水 滴、霰粒和冰晶等。这种由不同相态的水汽凝结物组成且温度低于0℃的云,叫冷云。冷云的电荷形成和积累过程有如下几种:
① 过冷水滴在霰粒上撞冻起电
在云层重有许多水滴在温度低于0℃时也不会冻结,这种水滴叫过冷水滴。过冷水滴是不稳定的,只要它们被轻轻 地震 动一下,就马上冻结称 冰粒 。当过冷水滴与霰粒碰撞时,会立即冻结,这叫撞冻。当发生撞冻时,过冷水滴外部立即冻成冰壳,但它的内部仍暂时保持着液态,并且由于外部冻结放的 潜热 传到内部,其内部液态过冷水的温度比外面的冰壳高。温度的差异使得冻结的过冷水滴外部带上正电,内部带上负电。当内部也发生冻结时,云滴就膨胀分裂,外表皮破裂成许多带正电的冰屑,随气流飞到云层上部,带负电的冻滴核心部分则附在较重的霰粒上,使霰粒带负电并留在云层的中下部。
② 冰晶与霰粒的摩擦碰撞起电
霰粒是由冻结水滴组成的,成白色或乳白色,结构比较松脆。由于经常有冷水滴与它撞冻并释放潜热,它的温度一般比冰晶高。在冰晶中含有一定量的自由离子(OH-和H+),离子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多。由于霰粒与冰晶接触部分存在着 温度差 ,高温端的自由离子必然要多于低温端,因而离子必然从高温端向低温端迁移。离子迁移时,带正电的氢离子速度较快,而带负电的较重的 氢氧根离子 则较慢。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就出现了冷端氢离子过剩的现象,造成了高温端为负,低温端为正的电极化。当冰晶与霰粒接触后,又分离时,温度较高的霰粒就带上了负电,而温度较低的冰晶就带上了正电。在重力和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较轻的带正电的冰晶集中到云的上部,较重的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层的下部,因而造成了冷云的上部带正电而下部带负电。
③ 水滴因含有稀薄盐分而起电
出了上述冷云的两种起电机制外,还有人提出了由于大气中水滴含有稀薄盐分而产生起电机制。当云滴冻结时,冰的 晶格 中可以容纳负的 氯离子 ,却排斥正的 钠离子 。因此,水滴冻结的部分带负电,而未冻结的部分带正电(水滴冻结时是从里向外进行的)。由于水滴冻结而成的霰粒在下落的过程中,摔掉表面还未来得及冻结的水分,形成许多带正电的小云滴,而冻结的核心部分则带负电。由于重力和气流的分选作用,电正点的 小滴 被带到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霰粒则停留在云的中、下部。
3. 暖云的电荷积累
在热带地区,有一些云整个云体都位于0℃以上区域。因而只含有水滴而没有固态水粒子。这种云叫暖云或水云。暖云也会出现雷电现象。在中 纬度 地区的雷暴云,云体位于0℃等温线一下的部分,就是云的暖区。在云的暖区里也有起电过程发生。
在雷雨云的发展过程中,上数机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起作用。但是,最主要的带电机制还是由于水滴冻结造成的。大量观测事实表明,只有当 云顶 呈现 纤维状 ,丝缕结构时, 云彩 发展成为雷雨云。飞机观测发现,雷雨云中存在以冰、雪晶和霰粒为主的大量云粒子,而且大量电荷的积累即雷雨云迅猛带电机制,必须依靠霰粒生长过程的碰撞、撞冻和摩擦等才能发生。
【闪电是什么】
暴风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 生阳 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 向云 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千米,但最长可达数百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 千度 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 高热 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你在看见闪电之后可以开动 秒表 ,听到雷声后即把它按停,然后以3来除所得的秒数,即可大致知道闪 电离 你有几千米。
【闪电的类型】
曲折开叉的普通闪电称为枝状闪电。枝状闪电的通道如被风吹向两边,以致看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时,则称为带状闪电。闪电的两枝如果看来同时到达地面,则称为叉状闪电。
闪电在云中阴阳电荷之间闪烁,而使全地区的天空一片光亮时,那便称为片状闪电。
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或两个云层之间的闪电,称为云间闪电。有时候这种横行的闪电会行走一段距离,在风暴的许多公里外降落地面,这就叫做“晴天 霹雳 ”。
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 道光 环似的红光。通常在 暴风雨 中的海上,船只的 桅杆 周围可以看见一道火红的光,人们便借用 海员 守护 神的名字 ,把这种闪电称为“圣艾尔摩之火”。
超级闪电 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 瓦特 ,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纽芬兰 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 格格 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袭击的时间】
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各地大约正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
乌干达 首都 坎帕拉 和印尼的 爪哇岛 ,是最易受到闪电袭击的地方。据统计,爪哇岛有一年竟有300天发生闪电。而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则是1975年袭击 津巴布韦 乡村乌姆塔里附近一幢小屋的那一次,当时死了21个人。
【雷电发生的频率与特性】
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 雷雨 正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
每个从云层到地面的闪电实际上包含了在60毫秒间隔内发生的3到5次独立的雷击,第一次雷击的峰值电流大约为2万安培,后续雷击的峰值电流减半。最后一次雷击之后,可能会有大约150 安培 的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达100毫秒。
经测量,这些雷击的上升时间大约为200 纳秒 或者更快。通过2万安培和200纳秒,不难计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
【雷电的危害】
闪电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户外受到袭击。他们每3个人中有两个幸存。在闪电击死的人中,85%是女性,年龄大都在10岁至35岁之间。死者以在树下避雷雨的最多。
苏利文也许是遭闪电袭击的冠军。他是退休的森林管理员,曾被闪电击中7次。闪电曾经烫焦他的眉毛,烧着他的头发,灼伤他的肩膀,扯走他的鞋子,甚至把他抛到汽车外面。他轻描淡写地说:“闪电总是有办法找到我。”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 内出血 ,也能造成 耳鼓 膜或内脏破裂等。
中国是一个多 自然灾害 的国家,跟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雷电灾害在中国也有不少,最为严重的是广东省以南的地区,东莞、深圳、 惠州 一带的雷电自然灾害已经达到 世界之最 ,这些地方也是因为大气层位置比较偏低所造成的影响。纽约是雷电灾害最多的地区在近几年更是明显加强,我国的东莞近最为严重,雷电所带来的经济亏损在夏季5-8月之间,东莞当季的GDP比例亏损度接近6%,上千万的经济亏损,也是一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区域。多起雷电伤人事件在东莞地区每年都会发生,达到了全世界雷击人事件最频繁,最多的地区。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雷电受灾重区之一。
【 防雷 击须知】
雷电 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其危害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由架空线引导的侵入雷。如各种照明、电讯等设施使用的架空线都可能把雷电引入室内,所以应严加防范。
一、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1.缺少 避雷 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本等;
4.由于烟气的 导电性 , 烟囱 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 无线电 而又没有 避雷器 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二、预防雷电的方法
应急要点:
1.注意关闭门窗,室 内人 员应远离门窗、 水管 、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 电源插头 ,防止雷电从 电源线 入侵。
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 低洼 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高度。
4.远离孤立的大树、 高塔 、电线杆、 广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 钓鱼 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到。
专家提示:
1.高大建筑物上必须安装避雷装置,防 御雷 击灾害。
2.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
3.对被雷击中人员,应立即采用 心肺复苏 法抢救。
4. 雷雨 天尽量少洗澡, 太阳能热水器 用户切忌洗澡。
【雷电统计的概念】
雷电次数——当雷暴 进行时 ,隆隆的雷声 持续不断 ,若其间雷声的时间间隔小于15分钟时,不论雷声断续传播的时间有多长,均算作是一次雷暴;若其间雷声的停息时间在15分钟以上时,就把前后分作是两次雷暴。
雷电小时——就是说在该 天文 小时内发生过雷暴,更通俗些说是在这个时间里曾听到过雷声而不论雷暴持续时间的长短如何。某一地区的&年雷电小时数&也就是说该地区一年中有多少个天文小时发生过雷暴,而不管在某一小时内雷暴是足足继续了一小时之久,还是只延续了数分钟。
雷暴日数——也叫做雷电日数。这是我们所最熟悉的。只要在这一天内曾经发生过雷暴,听到过雷声,而不论雷暴延续了多长时间,都算作一个雷电日。&年雷电日数&等于全年雷电日数的总和。
雷暴月数——也叫做雷电月数,即指在这一个月内曾发生过雷暴。&年雷暴月数&也就是指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发生过雷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先响雷还是先有闪电呢?响雷和闪电的原因又是什么?_百度知道
先响雷还是先有闪电呢?响雷和闪电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同时发生,闪电是因为击穿放电,雷是因为空气手热膨胀
采纳率:59%
同时产生,但先看见闪电闪电,由于闪电为电磁波的一种,故其传播速度为30万米没秒,而雷是机械波,速度只有几百米每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期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雷家里跳闸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