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很多重身份是华夏鸿蒙圣祖 小说,抗日总指挥有一个宠物叫小黑是鲲鹏

等创建俄罗斯研究会,10月至年底,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1月,任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春节后回韶山,召开家庭会,阐述革命道理,引导毛泽民等家人走上革命道路。7月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返湘,创办湖南自修大学。10月,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先后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江西萍乡安源路矿、长沙泥木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秘书,次年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提名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5年2月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韶山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组建了20多个农民协会,6月亲手创建中共韶山支部,8月军阀赵恒惕派人缉拿,在群众掩护下脱险,9月抵达广州。同年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正确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任务及同盟军问题。1926年5月,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同年11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年初,到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考察农民运动。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军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同年4月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蒋介石、江精卫叛变革命后,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力主武装斗争。会上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旋即返湘,组织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与朱德、陈毅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其时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与朱德等指挥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围剿。后被王明“左”倾路线排挤出中央领导岗位。
1934年10月参加举世闻名的长征。1935年1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会议,被选为政治局常委,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确立了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5年10月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同年12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和政策。1936年12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担任此职至逝世。1937年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抗日战争爆发后,写了《论持久战》等著作,为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1938年11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等报告。1942年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1943年3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会上都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直至逝世。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的和谈骗局与内战阴谋,提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日与周恩来等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后,领导全党全军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4月,亲自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全国胜利后,民主革命要不停顿地转为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主持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建国到1952年,领导全党在完成社会改革和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1953年初,建议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1954年9月,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年12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所著的《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指导意义极为深刻。1959年6月回故乡视察,访贫问苦,问暖嘘寒,与韶山冲三千多人亲切见面,并宴请了一批老党员、赤卫队员和乡亲。
1958年,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从1960年冬至1965年,他领导和贯彻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提出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66年,他发动和领导了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虽然他的动机和出发点始终是为着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而其客观效果却与主观意图相悖。尽管如此,他的功绩始终是第一位的,他对革命的无可争议的巨大功绩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且在晚年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压力,推行积极正确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和中国永不称霸的重要思想,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一生为中国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毛泽东一家六位亲人(弟毛泽民、毛泽覃、妻杨开慧、堂妹毛泽建、儿子毛岸英、侄毛楚雄)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满门忠烈,千古传颂。
毛泽东与故乡有着深厚感情,与故乡亲友交往甚密。但交往中始终坚持“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常以自己的稿费救贫帮困,并教育亲友勤耕守法,不搞特殊。
毛泽东身材高大魁梧,性格机警诙谐,语言生动幽默,待人亲切随和,终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生活俭朴,住所陈设简陋,衣着普通,保持湖南地方饮食习惯,嗜杂粮、辣椒、腐乳、火焙鱼、红烧肉,喜冷浴,会游泳,工诗词,善书法,曾为家乡的韶山学校、湘潭大学、湘乡东山学校题写校名。
日零时10分,因病逝世于北京,遗体安放在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起开放,供人瞻仰。
毛泽东一生主要著述和书法收录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选集》、 《毛泽东书信手迹选》、
《毛泽东手抄古诗词选》及中央有关文献。
【毛泽东作品艺术特色】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和自成一家的杰出书法艺术家。毛泽东一生留下的诗词和书法艺术作品,是他的特殊经历和文才所凝铸的中国革命的”史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如今闲暇时间重读毛泽东诗词,去领略伟人风采。毛泽东是诗人,又是书法家。他的诗词,绝大多数是用毛笔书写的。这位一生都由毛笔作伴的诗人,他的诗作同时又是书作,是可以传至千秋的诗书经典。毛泽东一生喜爱古诗词,一生喜爱手书古诗词。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真迹,是他的又一部分的诗书经典。由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手书真迹》,收录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百幅。这些诗作上起先秦屈原,下至晚清康有为。中有屈原的《离骚》部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林则徐的《出嘉峪关》,还有王勃、王昌龄、贺知章、王翰、韩愈、柳宗元、崔护、杜牧、刘禹锡、柳永、马致远,还有王实甫、罗贯中、曹雪芹的《西厢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的诗词、曲子。毛泽东手书古诗词,贯穿了他的一生。对内中尤为喜爱、感慨的诗作,反复书写。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大部分都是背写的,即使像《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篇,都是信手写去,内中偶有记错或疏漏,读来也都一气贯之。因为毛泽东是诗人,诗情虽逾千年百代也是相通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大都不落款,可见是兴之所至。所见这百幅真迹中,只有林则徐《出嘉峪关》一首,有“毛泽东”三字落款。看来也是兴之所至,诗情喷发而不能自已。??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琵琶行》萋萋历历,《长恨歌》琳琳琅琅,《梦游天姥》神采飞扬,《登岳阳楼》,苍茫高爽。《示儿》和《正气歌》,慷慨悲壮,铮铮铁骨。柳永的词,百炼钢成绕指柔,杜牧的诗,浑然是“多少楼台烟雨中”。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达到了巅峰。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六日《给臧克家的信》和一九六三年所题“向雷锋同志学习”,公认是毛泽东信札和题词的杰作,《长征》、《六盘山》则是毛泽东诗书的杰作。而毛泽东的手书古诗词才情缤纷,内中杰作当由天下人共推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历来的抗争,都期望生活在一个诗的意境里。在历史的进程中,今天是由昨天锻造的,现实是由历史锻造的,而锻造今天和现实需有诗的镰刀和斧子来斧正。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人民的诗人。他的诗情滋润着中国人民的心,他的脚步,从历史走来,走在了今天。日出东方。人民共和国的太阳,燃烧着诗情,也照耀着中国人的心。毛泽东的笔端永远满含深情,属于历史属于人民的深情,他的不少诗作的草稿写在他手书的古诗词的空白处,让我们想起了历史,看到了今天,让我们的心沉浸在诗里,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这个国度,所有的美好,所有的梦想,都与诗有关,永远有关。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诗歌是最为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形式。尤其在古代,她的分量更是占到了文学史内容的一半以上。正是在这种传统的丰厚的文学艺术的滋养孕育下,至当代才产生了“毛主席诗词”这样一种新形式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的伟大丰碑。
毛主席无疑有着深厚的古文学素养,但就写诗来说,则纯属“副业”。他无意成为什么大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或者是其丰富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甚至不过是游戏之作,然而,就总体来说,他在诗词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当代大诗人中是“独领风骚”、“首屈一指”的,即使是与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所有诗词大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且罕有人能与之“比肩”的。
以下,我们将按照毛诗写作的大致顺序,将其少年时代至晚年创作的150首诗词(包括几篇改作和疑作),收集、粘贴、集中在这里,因视野及资料所限,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只作共欣赏而已。
【现已经收集到毛泽东诗词共142首,公开发表的39首诗词按年号为序注释,幼年时期以及流传的诗放在第四部分】
1.贺新郎 别友(1923)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①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贺新郎,词牌名。在本博客中有多处对词牌简介。
②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③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古诗十九首》之十,“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④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
⑤横塘: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hào)《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⑥凭割断:请割断之意。
⑦翥(zhù):奋飞。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堕,云横翥。”
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
这首诗写于月间,毛泽东在与杨开慧新婚不久之后,接到中央通知,需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是在离开长沙之时毛泽东写下了这首离别词给杨开慧。
“挥手别兹去”,上阕首句就点明意境,将读者拉入离别的情境中。此句借用李白《送友人》诗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一诗句,毛泽东只改动了一个字,借以诉说离别的不得已之情。由于毛泽东对古代诗词早已烂熟于胸,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他创作时在涉及某一内容,某一题材,甚至是使用某一体裁时,古人所诵咏的诗词瞬间便能涌上心头。这使他得以得心应手地随心撷取,不论是诗句,文意,甚至是意境,他都能贴切地嵌入自己的诗中。对古人诗句的撷取不仅使毛泽东诗词厚重大气,而且使诗词中的意象摇曳生姿,意境阔大壮美。在以下的诗句中,笔者还将一一为您点出。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此句诗人也借用柳永《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只是柳永此句写离别后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毛泽东与杨开慧即将离别,其实终究是还未动身。相视而对,唯有凄然之苦。再说一句让杨开慧照顾好自己,再说一句让杨开慧照顾好家小……可是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能代表毛泽东的心: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很多学者在评析这句诗词的时候说这是毛泽东描写杨开慧深沉热烈而又强为压抑的离情别绪,可是笔者却认为这为什么不能是描写毛泽东自己的呢?描写自己的内心更直接深刻,而且就像鲁迅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再怎么豪情万丈,再怎么刚强铁血他也终归是有情有意的男子汉,为妻小深情这才是真性情。
“挥手别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构成一幅古典的“长亭送别”图。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三句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情感生活的写照。生活难免磕磕绊绊,也会有误会存在,可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会过去,诗人以云雾比喻误会,表示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我和你相知相爱,有什么事情是克服不了的呢?字里行间含有毛泽东对他们之间的误会的道歉之情,也有希望妻子能理解原谅自己之意。
“人有病,天知否?”初学本诗之时总难以理解这句诗词的意思,有些学者翻译:人是有感情、有牵挂、有悲伤的,老天爷你知道吗?可笔者仍觉得这样的翻译并不能很好的诠释诗人的本意。依笔者看来,此"病"似病又非病,病,或指当时的中国有待改造的弊病;非病,或指精神,灵魂之痛,表示离别之痛。与妻小的离别让诗人痛,中国的革命事业尚未成功,那些弊病更让诗人痛。
下阕由情及志,情景交融,感染力极强。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几句诗词笔者觉得诗人是撷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意境,同样移情于景,又以情称情,表达内心的愁苦。不同的是后者用意象无修饰的叠加构成一幅相思美景,而毛泽东取东门路、横塘、月亮、火车四个意象组成了凄清落寞的画面,辅以时间修饰“霜重”、范围修饰“半天”,用现代化的景象描绘出古典的情境,更加凄凉壮美,具有艺术感染力。
诗人是坐火车走的,在即将分手之时已然“热泪欲零”,汽笛一声长鸣像是等待判决的人被拉去行刑,猝然而就的撕人心肺,断人肝肠。只是此中的一声汽笛,笔者认为实则实矣,然则破坏了整句的美感。下阕开头的部分一直都是静物的古典描绘,突然而来的一声刺耳的汽笛声,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捂住耳朵,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这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决心,同时也烘托了未来的大革命的声威,表现的是一种昂扬的革命激情和大丈夫豪情。笔者在朗诵此诗此句时,感觉之前积蓄的离情别绪被突然的慷慨激昂所中断,多少有些不协调,这样的激情反倒损了整首诗的婉约意境。可是笔者仔细一想才发现这才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这是带有毛泽东印记的风格。毛泽东被世人所认识并传诵是因为他政治家,中国伟大革命者的身份,他也一直以一种昂扬的革命激情的状态所世人所熟悉。这种在诗句中融合革命激情与缠绵的儿女柔情的感受才是毛泽东所特有的,更符合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的评价。
最后两句“重比翼,和云翥”是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一句美好的承诺,他说等我和你在将来的革命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是一个充满革命人情味的希望。词以婉约收结,婉约中仍带有豪放。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2.菩萨蛮 黄鹤楼  1927 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①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②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③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④中国:指中国的中部地区。
⑤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⑥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⑦把酒酹(lèi泪)滔滔: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⑧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可是整个中国的局面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迷离的烟云密布大地,是年毛泽东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登高赋诗是历代文人抒情言志的习惯,毛泽东,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慨表达了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此词的写作特色主要是寓情于景,既写黄鹤楼怀古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富有艺术魅力。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
上阕首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词语雄浑有力,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波涛滚滚由西向东一泻千里的长江,从我国中部流过,还有贯通南北的京汉和粤汉两条铁路穿越我国大江南北,景观雄伟。这里的『一线』二字用得极为精确,因为站在高大的黄鹤楼向下眺望,京汉和粤汉铁路相接的形状确是『一线』。『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两句写的是近景,其中用一个『锁』字,把在如烟的迷茫一片的细雨笼罩下,隔江紧紧相对的龟蛇二山(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好像要把大江东去的巨流都封锁起来似的,真是把静物写活了。
下阕既含怀古之意,又抒慷慨激昂之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这两句紧扣题目,同时表现出对当时武汉政局的深切关心。登上黄鹤楼,自然会联想到黄鹤楼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的神话和传说,还想到了一些诗人留下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如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中作者写的是一种感伤的吊古和思念乡土的思想感情。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诗人面对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他立誓要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一腔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就像是汹涌的波涛那样翻腾起伏,追逐着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之后,大革命失败了,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为新内容的路线方针,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基础上,亲自领导农民暴动,举行了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秋收起义,然后又率领农民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从此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道路。这后来的事实就是词的收尾两句所抒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的具体表现。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以绵绵思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几乎直逼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另外,黄鹤楼自古以来为诗人咏叹,自崔颢题诗之后,写黄鹤楼要不落前人窠臼,实属不易,而毛泽东凌云之笔一下就触击巅峰。
另外,本词的写作特点还有,描述事物用词形象生动。如『茫茫』,形象地表现了『九派』的广阔气势;『穿』,既表现贯通南北,又富有动感;『锁』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笔下景物,跃然纸上;『逐』字也是如此,把诗人当时激越、愤懑的思想感情用滚滚江水起伏翻涌这一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词中的叠字,既精彩逼真地表现了事物,同时又富有节奏感,读来深有韵味。
3.西江月 秋收起义(1927.09)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①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②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二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③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④匡庐:原为修铜,即修水、铜鼓,江西省县名。
⑤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共产国际令中共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并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领导集团。瞿要求各地组织暴动,开始了中共历史上所谓的瞿秋白“左”倾机会主义。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会后被中央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九月九日,驻在修水的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是中共党员),安源煤矿工人,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联合举行秋收暴动。毛泽东当时在铜鼓指挥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暴动队伍计划先攻克平江、浏阳,然后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但在平江、浏阳先后失利。九月十九日,队伍退至浏阳文家市,毛说服众人向江西萍乡撤退。十月,暴动队伍被毛泽东带上井冈山。
八十年前,毛泽东等亲自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结束后,毛泽东奋笔疾书写下了《西江月·秋收暴动》。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采取倒叙的写法。下阕分析了秋收起义爆发的原因及时间。“农民个个同仇”,反映了当时严重的阶级对立,“地主重重压迫”却正是造成这一阶级对立的原因。秋收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本应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却因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地主阶级压迫和剥削,丰收时节却是“暮云沉沉”,正可谓是官逼民反,于是“霹雳一声暴动”,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
上阕阐述了秋收起义的特点及暴动的地点、经过。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相比,秋收起义有其明显特点,秋收起义诞生了我党的第一支工农武装,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约有5000人,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师部驻修水,下辖三个团,驻修水的警卫团及平江工农义勇军一部、修水西乡农军被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醴陵农民自卫军,萍乡、安福、莲花农民自卫军被编为第二团,团长王兴亚;浏阳工农义勇军、警卫团一部(由伍中豪率领一营人自修水调至铜鼓)、平江工农义勇军一部被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驻修水渣津等地的原国民党滇军邱国轩团被收编,编为第四团;罗荣桓率领的崇通农民义勇军被编入师属特务连。从起义部队的组成看,既有国民革命军,又有工人、农民,特别是农军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被称为工农革命军,即词中所述的“军叫工农革命”。与南昌起义全部是国民革命军有着较大的区别。工农革命军的建立,表明我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
秋收起义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第一次打出了我党自己的旗号,在修水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了图案为“镰刀斧头”的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据时任师部参谋的何长工回忆:“因我在师部当参谋,又在留法期间学了一点几何知识,师长就将设计军旗的任务交给了我和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同志,我根据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的苏联红军的旗样,提出了设计方案,经过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的反复修改,终于设计成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有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意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斧头劈出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工农革命军军旗的升起,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修水、铜鼓都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特别是修水,是秋收起义主力的集结地,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和率先升起的地方,是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的地方,所以毛泽东以亲历者的口吻,写出了“修铜一带不停留”,对修水和铜鼓在秋收起义中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准确评价。诗词再现了起义部队从修铜出发,分别攻打平江和浏阳这一历史史实。
198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根据毛泽东的修改抄件重新发表了《西江月·秋收暴动》,诗词中将“修铜”改为“匡庐”,将“便向平浏直进”,改为“要向潇湘直进”,“沉”改为“愁”。仔细品味,不禁惊叹作者用词之考究,对待历史态度之严谨。因“匡庐”为九江之代称,而修水属九江管辖,且修铜与“匡庐”同为幕阜山之一部,“修铜”改为“匡庐”,准确地道出了在我党领导下,整个幕阜山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到处响彻秋的怒号的情势。同时,“匡庐”对应下句的“潇湘”,“匡庐”也可引申为“江西”的代称,意为除了修铜外,还有安源等地举行了秋收起义,这样就更全面地反映了“八七”会议后,整个湘赣工农运动的态势。“平浏”改为“潇湘”,准确说明了当时的斗争意图,平浏不是秋收起义的最终目标,其指向是当时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但这一目标又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作者用了“要向”,后来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在文家市会师大会上,毛泽东等实事求是,改变了斗争方向,最终作出了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决策,并随之建立了我党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独创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沉”改为“愁”最为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在秋收后的真切感受,秋收后农民的劳动果实被地主阶级无偿占有,并饱受压迫和摧残,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农民只有“愁”了,最后被逼挥戈暴动,进一步说明了“霹雳一声暴动”的原因。
毛泽东是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的直接指挥者,他的诗词《西江月·秋收暴动》尽管只有短短的5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具有诗史价值,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秋收起义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来源:《党史文苑》)
【张家湾与秋收起义】
诗写张家湾
诗写张家湾----萍乡市安源区的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子。而就是这个小村子,决定了后来的人民解放军。毛泽东就是在这个小村子里召集了著名的秋收暴动的军事会议。在这里,毛泽东庄严地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会议之后,毛泽东以他那诗人的特有气质和浪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直向潇湘直进。地主压迫重重,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就是毛泽东在著名的秋收起义后写下的著名词篇,并由此引发出秋收起义的一系列行动,彪炳史册。
据夏太华、陈勇编著的《萍乡军事志》记载:民国16年(1927年)8月中旬,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特派员、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根据湖南省委的决定,将中共安源特别区委改组为市,组织行动委员会,为秋收起义做准备。
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举行常委会,决定由毛泽东到安源组织工农革命军和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师长和前委书记。会后,毛泽东乘火车到安源,途中在株洲下车找朱少连等传达省委的决定,布置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31日(或9月1日)晚,毛泽东到达安源。在张家湾工人俱乐部办的学校校舍内召开会议,讨论起义军事问题和布置安源、澧陵、浏阳、平江工农群众起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安源市委书记蔡以忱和委员宁迪卿、杨骏,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浏阳农军负责人潘心源,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安福农军负责人王新亚等。会上,毛泽东传达了“八、七”会议经过和主要精神,湖南省委的改组和举行起义的决定,与会者报告各地军事情形和工农起义的准备情况。
会议决定:
1、将驻安源、铜鼓、修水三处的警卫团、安源矿警队和各县工农武装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并成立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各团负责人为委员。
2、军队作战和民众暴动相互配合,夺取平江、浏阳、萍乡、澧陵和株洲,分三路合攻长沙:第一路,以安源工人和矿警队为主力,首先控制安源矿区,然后攻占萍乡县城和澧陵县城,会合澧陵、株洲工农群众,向长沙取包围形势。第二路,以平江农民和农民军为主力,平江农军由修水向平江进攻,鼓动平江农民在各地起义,夺取平江,再向长沙进发。第三路,以浏阳农民和农军及卢德铭所率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主力,由铜鼓向浏阳进攻,鼓动浏阳农民在四乡起义,夺取浏阳后,再与其他起义两路合攻长沙。
3、以萍乡、安源为退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萍乡、安源,以防止敌人切断起义部队的退路。
4、11日安源、修水、铜鼓一起发动起义。
安源会议约在9月4日结束。会后,毛泽东在安源一面指导安源这个团的组建工作,一面向驻守在修水、铜鼓的部队通报会议结果,令其如期发动和进攻长沙,同时写信给湖南省委,告之安源会议结论,约定起义日期。之后,毛泽东由安源工人护送,前往浏阳指挥第三路的起义。
9月5日凌晨,中共安源市委领导工人分头捕杀矿警队的8名叛徒,根据安源会议决定,由安源路矿工人纠察队600多人和中共安源市委掌握的萍矿矿警队200多人,以及萍乡、安福、莲花、澧陵、岳北的农民武装1000多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以王新亚为团长,蔡以忱为党代表。全团共3个营9个连27个排,另有团部直属机枪连、炸弹队(即爆破队)、看护队、宣传队、侦察队、武装特务班等,共计2000多人。起义前的安源工人纠察队的队员们特地砌了30多座炉子,日夜打造梭镖、马刀等武器。许多女队员彻夜不眠,忙着缝补旗帜、符号。
按照湖南省委发布的起义命令,9月9日,株萍铁路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开始破坏铁路,切断敌人交通。11日凌晨,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从安源出发攻打萍乡县城。炸弹队事先潜入城内,准备攻城的部队到达城门时即炸开城门接应入城。不料炸弹队的行动被敌人发觉,遭敌追击,只得退出城来。于是,部队发起强攻,战至黄昏,仍未克,遂退回安源。
12日早晨,再次攻城,因头晚来自宜春的敌人已进城,加强了防守,攻城再次受阻,王新亚等领导人惟恐粘在萍乡,延误省委18日合攻长沙的计划,于是决定放弃萍乡县城,一部分回安源留守,大部分转攻澧陵县城。当天下午,第二团1000余人乘火车杀奔澧陵。将近中午,先头部队在老关车站消灭湖南敌第四集团军罗定独立团一个排,俘敌20余人,缴枪10余支。下午时,部队逼近澧陵城,在澧陵四乡起义农民的配合下,第二团傍晚攻入县城,俘敌100余人,缴枪80多支。打开监狱、救出被捕党、团员和工农群众300余人。随即恢复工会、农会等革命民众团体,成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澧陵分会,由安源工人张明生任县长。发布安民告示,说明工农革命军出征的意义。召开公法团体会议,议决金融、筹款等重要事项,制定土地革命及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等行动大纲。派10支宣传队到农村进行宣传。
当第二团11日攻打萍乡县城的时候,奉派在株洲领导暴动的安源工人朱少连、涂正楚等,按计划于当晚率领当地工农武装开始起义,以期夺取武器,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并配合第二团攻打澧陵县城。
12日凌晨,队伍占领株洲火车站,同时攻打团防局,夺取步枪12支,占领株洲镇。当即召开数百人的群众大会,宣布起义胜利。并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天亮以后,闻敌军从长沙扑来,起义队伍因人少武器差,无法抵抗,分散转移。原定以朱少连为团长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未能组成。
12日傍晚,第二团在攻占澧陵后乘胜追击逃敌,到达株洲时,株洲起义队伍已散。第二团领导人听说长沙敌军正向株洲方向运动,急忙将追击到株洲的队伍接回澧陵。
13日,第二团决定避敌锐气,主动撤出澧陵县城,放弃原定经株洲攻长沙的计划,改北上攻取浏阳县城,以期取得浏阳农民的支援,并与第一、第三团会合。
14日凌晨,第二团撤出澧陵县城,部分回安源增援,其余的700---800人在王新亚等人率领下经老关北上浏阳,16日上午一举攻克浏阳城,部分占领浏阳后,王新亚等因未抓紧发动四乡农民和及时与第一、第三团联系,反而因连克两城而产生轻敌思想,放松警戒,忙于召集商绅开会筹款。
17日下午,敌军重兵包围突袭,第二团因仓促应战而被打散,团长王新亚下落不明。被打散的第二团官兵结队在附近寻找不到。许多人在浏阳转了几天,找不到部队,只好结伴回到安源或各自家中,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或从事其他革命工作,约有60多人赶到文家市。留在安源的爆破队60余人则奉命从安源赶到文家市会师。
21日,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离开文家市向萍乡退却,当天在萍乡桐木宿营。第二团战士、桐木籍安源矿工彭昌萍奉命留在桐木开展革命工作,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
22日部队到达上栗市,得知萍乡县城和安源驻有敌军重兵,不能通过,遂绕道萍乡至宜春边境南下,23日宿营小枧,24日傍晚到达芦溪宿营。25日清晨部队往莲花县方向行进时,遭赣军朱培德部的江保定特务营和保安第四团突然袭击,损失步枪200余支,死伤数十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毛泽东集合部队,翻过大山,进入莲花县。
29日部队到达永新三湾村,并进行改编,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安源组建的第二团官兵分散编入各连队。
10月初,部队到达宁冈县,从此开始了创建井冈山斗争的伟大斗争。
芦溪战斗的基本情况:
日,秋收起义各部队会师浏阳县的文家市。21日,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离开文家市向萍乡退却,向井冈山进军。24日到达芦溪宿营。25日清晨部队经过山口岩向莲花方向前进。毛泽东、卢德铭率领指挥的红一团在前、三团在后,左右两路隔河上行。部队出发不久,赣军朱培德的江保定特务营和保安第四团,便从萍乡县城尾随追击,在距离芦溪15华里的山口岩,起义部队与敌遭遇。由于敌数路夹击,且已占领河边的白泥坳山头,控制起义部队过河和前进的道路,情况危急。卢德铭率一个连的兵力返回山口岩,夺下白泥坳山头,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部队转移后,卢德铭率部后撤。通过一片开阔地和茶油林时,敌人又抢占白泥坳山头,居高临下,向撤离的起义部队射击。卢德铭骑着一匹白马,目标明显,不幸头部中弹,倒在芦溪县山口岩那个山冈上的草丛里,壮烈牺牲,年仅23岁。
秋收起义是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并与8月下旬抵修城的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在本县山口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余贲民任正副师长,下设4个团,1、4团驻修水,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总指挥机关设在县城,修水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发展武装,组织群众支持起义军。师部参谋长何长工、副官杨立三,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在修水设计并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举起义旗,向长沙挺进。途经渣津,与收编的邱国轩第4团汇合,并攻克了敌盘踞的朱陂厂,在进攻长寿金坪受挫后,返回修水台庄,后接毛泽东指示,挥师浏阳文家市,与2团和3团会合后,跟随毛泽东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四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和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4.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①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②岿(kui1)然:高峻独立。
③黄洋界(jiè,一说按照湖南地方音读Gài):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此词作于黄赏洋界保卫战以后,词题作“井冈山”,内容却不是描写山景,而是写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武装斗争,是一幅生动鲜明的战场速写,是一首雄壮真实的革命史诗。
上片写我军严整的部署和昂扬的士气;下片写军民万众一心,粉碎敌人的围攻,取得战争的胜利。
上片由敌而我,用对仗领起,山下、山头,目望耳闻,都是写敌军。眼前飘闪着漫山遍野的旌旗,耳边喧闹着动地震天的鼓角,这确是如火如荼、紧张严肃的战争景象。为“敌军围困万千重”句布好了气氛;同时也把我军严阵以待、从容不迫的意态气度暗暗托衬了出来,“敌军”句,是实况,局势确实严重;但并非纯自然主义手法,“长敌人志气”,而是为下句作垫笔,反衬出“自家威风”。紧承“我自”句,一个“自”,一个“岿然”,又加上个“不动”,充分表现出胜算在握、屹立如山的气概,有着高度自豪感受和坚定自信心。
下片由我而敌,再以对仗领起,“早已”句承上片前二句,“更加”句承上片后二句,“早已”、“更加”,又自相呼应。绾枢灵活,脉络分明。“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既是对上片四句生动的注脚,又是对全体军民绝妙的赞语,八个字概括了一切。有形的“壁垒”,无形的“长城”,地利人和,在这种阵势和气势下,窜犯敌寇,哪得不被压垮?所以结尾“黄洋界上”两句,点出在我军猛烈地炮火中敌人仓皇溃退,正是必然的结局。“宵遁”,写敌人连逃跑也只敢乘黑夜进行,一方面道尽了敌人的狼狈相,一方面也见出我军的声威震赫,一笔而两面俱到。妙在全词就在这里结束,更显出这一仗打得兴会淋漓,踌躇满志。
此词亦属小令,全篇只有八句,不尚藻绘,不务雕饰,而以朴素的笔调和精炼的语言伟写当时战争的实况,平平道出,更无曲折,却把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以及革命战士的精神风貌,无比清楚地勾勒了出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古人说:“成如容易却艰辛”,正是如此。毛泽东很谦虚的自称:“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但朴素而精炼,便是最大的功夫,便是最高的本领,也便是最醇厚的诗味,最突出的特色。对于毛泽东的诗词用“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来比喻最确切了。
5.采桑子 重阳 (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①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②重阳:“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③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④黄花:指菊花。
⑤不似:不类似,不象。
⑥廖廓:空阔远大。
“采桑子”是词牌,“重阳”是题目,这个题目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货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6.清平乐 蒋桂战争(1929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①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一九二九年二至四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战争。四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②一枕黄粱:典故:“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落魄书生,卢生,由于怀才不遇,一天他来到河北邯郸县。在那里,他遇到一位仙人。这位仙人送给他一个枕头,并告诉他这是个可以实现愿望的枕头。卢生就很高兴地睡在枕头上。睡梦中,他科举及第,官运亨通,做了大官,还拥有富贵荣华,美妻娇妾。但不久,他受到奸人陷害,锒铛入狱。在朋友的努力奔走,他得到平反。最后,他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就离开人世间。当卢生醒来的时候,他发现那位仙人还在煮(小米饭)黄粱。他突然有所领悟,对于世间的富贵荣华,不再耿耿于怀”
③汀江: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因流经福建省长汀县得名。
④上杭:上杭县,福建省龙岩地区辖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南界永定县和广东省蕉岭县,东临新罗区,西与武平县接壤。
⑤金瓯: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南史·朱异传》:“﹝梁武帝﹞尝夙兴至武德閤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唐
司空图 《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 梁 殿金瓯破,火发 陈宫玉树摧。”
清秋瑾《鹧鸪天》词:“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指国土。”
⑥收拾:收复;
⑦一片:指闽西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八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暴动,二九年五月,他写信告知毛泽东,因蒋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空虚。毛泽东应其邀请于五月下旬率军进入闽西。
【蒋桂战争】
蒋指蒋介石,桂指李宗仁、白崇禧,因李、白都是广西人,其部队也多是广西人,故称桂系。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 l、第 2、第 3、第
4集团军都得到扩充,1928年底,全国军队总数达
250万人。蒋介石以北伐已经结束,需要裁减军队,减轻财政负担为由,提出编遣方案,但其目的却是要削弱别人,壮大自己,因而遭到反对。于是,蒋介石便采取逐个削弱的办法,首先挖李宗仁第
4集团军的墙脚。1927年
8月,北伐军打到长沙时,蒋介石曾主动提出与李宗仁拜把,蒋为兄,李为弟,“同心一德,生死系之”。刚过一年半,盟兄就要对盟弟动手。1929年初,蒋在湖南培植亲信,想夺取桂系控制的湖南地盘,桂系发觉后,立即向湖南增派军队,双方矛盾尖锐化。1929年3月
26日,蒋指责桂系威胁中央,下令讨伐,亲率 3个军指向武汉,暗地收买桂系将领阵前倒戈,很快把桂系在两湖的
3个主力军搞垮;同时。也以收买离间手法,使桂系在冀东的 4个军反水,几天功夫,桂系大败,第 4集团军解体。
蒋桂战争是于日爆发的,4月1日,何键通电拥蒋,脱离桂系。2日,桂系李明瑞、杨腾辉于前线倒戈,桂军遂于3日晚放弃武汉,败逃鄂西。5日,蒋介石命张发奎、朱绍良、夏斗寅率部追击桂军,同时又派人招抚桂军主力将领胡宗铎、陶钧、夏威,21日,胡、陶、夏同时通电下野出洋,部队听候改编,至此,桂系主力全部瓦解。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通电组织“护党救国军”讨蒋,由白崇禧、黄绍闳率军分两路进攻广州。5月15日,何键军克桂林,随以主力协同粤军夹击梧州。6月2日,粤、湘军联合攻陷梧州。12日,蒋介石命李明瑞、杨腾辉两师南下援粤围攻桂军,白崇禧、黄绍闳率军力战,屡遭败绩。24日,白、黄败逃越南。1929年6月,李宗仁通电下野,与白崇禧先后逃往香港,潜回广西,以图再起。蒋桂战争结束。
蒋桂战争属于新旧军阀在帝国主义操纵、指使下爆发的,以混战的形式反复争夺霸主权的非正义战争。这种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穷无尽的灾难。
7.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1930.02)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由木兰花令(词牌)减字变韵而成。
②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情更迫:原作”无翠柏”。
④吉安:今吉安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一九三零年二月七日,红军和地方党委召开连席会议(二七会议),决定争取革命首先在江西省胜利,夺取全省政权。军事上是首先攻打吉安,占领后即宣布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当时红军还未攻占过这么大的县市。二月中,毛泽东率军从广昌向吉安进发。由于蒋介石命令军队向吉安靠拢,红军在中途退回赣南。
《如梦令·元旦》一诗中描绘了红军一次明丽清新的行军,这行军清亮而开朗;但在这一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行军诗中,诗人为我们展开了另一幅壮丽磅礴的画面。在漫天白雪中,红军正在雪地里前进,其中有高山、雄关、江畔的风雪以及“情更迫”般的情怀。这是又一次豪迈的行军,有着隆冬中雪一般的激情,火热而凝重;因为命令已由风华依然正茂的诗人毛泽东颁发,热火朝天、壮怀激烈的十万工农武装正在他的统帅之下进逼吉安县城。
而当时情况的确也是这样的,1930年1月下旬,自闽西回师赣南的两批红四军部队在东韶会合后,立即向周围地区分兵,一举攻下了江西宁都、永丰、乐安等县,接着在2月最初的几个日子,红军各部在江西吉安举行联席会议,会议由我们英俊年轻的统帅毛主席主持,并提出夺取江西全省的号令,号令的第一步就是直取吉安。随后,十万大军(其中包括赤卫队)浩荡挺进逼近吉安。就在这一次风卷红旗的雪里进军中,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雪里黄昏或者在雪里清晨,抑或在寂静的雪夜,指挥若定,踏歌向前,情意迫切。
但诗人所写的出征是“风卷红旗过大关”,是雄姿英发,必胜之心笃定。相比之下,唐代七绝高手王昌龄《从军行》中的“红旗半卷出辕门”以及英年早逝的奇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半卷红旗临易水”这样的出征在气势上就稍逊于毛泽东的这一句了。同样的旌旗临风,一是“半卷”,同样的进军,一是“出辕门”及“临易水”,一是“过大关”,从音节的响亮及作字的奔畅都是“过大关”高出许多,这是王者之音。而“出辕门”及“临易水”则是纯诗家之章,气魄与胆识都低了一等,只是特别注重炼字的功夫还是值得称道的。
下一阕一开始诗人又提出了问题,犹如在《如梦令·元旦》中一样,但两次提问(诗人是否有一丝神秘的眺望呢?)都被他自身贯穿始终的强烈力量回答了:在这里是“下吉安”,在那里是直指武夷山下。“赣江风雪迷漫处。”此句虽是写实,却在我心灵里引起了一种超现实的浪漫感受和古汉诗般的幻美之情。我开始幻想,我开始猜测式的详细回忆,1930年料峭的早春,赣江之滨正呈现出怎样一种风雪迷漫的美景,在这美景中,英勇坚贞的红军以及我们英俊浩然的诗人正在踏雪向前。这句诗也让我产生一种亲抚早春流水及风雪的幻觉,让我再一次似乎初逢汉语所带来的惊讶与欣喜。除了美,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这里最后补充一点:毛主席在此诗初稿时,第二句原为“雪里行军无翠柏”,后改为“雪里行军情更迫”。改定后的感觉自然更好,因为前面的“无翠柏”虽与茫茫的白雪之景呼应唱和,但不如后面的“情更迫”。“情更迫”三个字注入了作者的心情以及红军将士的心情,更有动感,更情景交融,心灵与风景融为了一体。
此诗稿第四句原为“风卷红旗冻不翻”,这是化用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中一句:“风掣红旗冻不翻。”冻不翻”三个字也不错,但在此仍不如“过大关”三字。“过大关”不仅有运动的美感,也出现了诗人本人的英迈之气,而且显得更加自然,没有用力修辞的痕迹。
8.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1930.7)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手迹】暂缺
①蝶恋花:词牌名,又称鹊踏枝,宋晏殊改之。
②从汀州向长沙:一九三○年六月,红军第一军团(开始称第一路军)由福建省汀州(长汀)进军江西省。八月,从江西向湖南进军,在浏阳东北同彭德怀领导的红军第三军团会合,并决定共同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九月,红一方面军进攻长沙未克。守敌强而有备,红军不宜攻坚。同年夏由于蒋、冯(玉祥)、阎(锡山)正在河南等地混战,数月之内江西、湖南一带,除长沙、南昌等大中城市外,都无强敌。因此,毛泽东说服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改变当时立三路线的党中央指示的夺取湘鄂赣三省省会的冒险方针,分兵攻取茶陵、攸县、醴陵、萍乡、吉安、峡江、新喻(今新余)等地,占领了大片地区,扩大了部队,为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准备了条件。这首词写的是红军六月、七月进军中的豪迈心情。
③汀州:古时州名,州治在今闽西长汀县。
④天兵:指红军。
⑤长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鲲鹏:《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⑦赣水那边红一角:指赣西革命根据地。
⑧偏师: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
⑨黄公略: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三零年任红三军军长,一九三一年十月战死于江西吉安。当时他留守闽西根据地。
⑩国际悲歌:国际歌。即《义勇军进行曲》。
⑾飙(biāo标):暴风。
一九三零年三月,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苏共十六大,李立三暂时掌管上海中央。六月,他指派中央特派员涂震农到闽西召开汀州会议(又称南阳会议),命令红军趁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混战之机进攻南昌和长沙。会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此项行动。毛泽东率红一军团趋南昌而不攻。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七月二十八日攻进长沙,十一天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九月十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九月十三日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毛泽东率军攻入湖南,何键捉了毛妻杨开慧。各界营救无效,杨开慧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被处决。二十七年后,毛泽东又写了一首蝶恋花纪念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确立】
1949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但是,对歌曲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有争议。有人说“现在北平(当时北京叫北平)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怎么能这样唱呢?”最后,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词改成“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代表团回国之后,汇报了这一情况,引起有关方面对制定国歌问题的重视。  1949年6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筹备会正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随即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由马叙伦任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并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另聘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7月15日至26日,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反响十分强烈,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但都不够理想。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第六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没有最后确定。
9月2日,政协筹备组第六小组就制定国歌问题再次举行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出席会议,聆听代表们的意见,张奚若、郭沫若、刘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鸿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刘良模说:“国歌代表一个国家,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因此,它应当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得到人民大众的承认,远非大诗人、大音乐家的人工急就章所能代替,依我看,《义勇军进行曲》经受了斗争的考验,足以与法国国歌《马赛曲》媲美,完全可以选作新中国国歌。”
李立三和郭沫若则对歌词中:“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词有看法,认为需要改词,田汉说:“该曲好是好,我写的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现在应该让位给新的歌词。”张奚若、梁思成则认为该曲是历史性的产物,原词含义深刻,为保持它的完整性,不必改。周恩来同志最后发言,他说:“我们前面还有着帝国主义敌人,我们建设越进展,帝国主义将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的好!”毛泽东同志表示赞同。
为了慎重起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于9月25日晚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议室又召开了一次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文化界人士参加会议,意见得到了统一。于是,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审查通过。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田汉因被诬陷为曾叛变投敌,所以《东方红》变成非官方国歌,也禁止演唱用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但在外交场合仍演奏《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不唱歌词。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修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直到田汉平反昭雪之后数年的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9.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手迹】暂缺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作者原注》注释
共工、颛顼(zhuānxū专需、炎帝、高辛、女娲(wā蛙)、祝融〕他们都是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
天柱、地维:维,大绳。古人设想天圆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撑,地有四根大绳系缀。
虞(同娱)于湛(dān丹)乐,淫失(同佚、逸)其身:贪图享乐,纵欲放荡。
堕(同隳,huī灰)高堙庳(yīnbēi因杯):平毁山丘,填塞沼泽。
以水乘木:乘,接替。古代有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以解释朝代更替的说法。《三皇本纪》称女娲“亦木德王”,共工想用水德来代替木德。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①渔家傲:词牌名,本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②反第一次大“围剿:蒋介石在他所策动的反革命内战中,曾经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过五次“围剿”。从一九三○年十月起,他布置反革命的第一次大“围剿”,纠集了十万兵力。十二月,他任命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即“围剿”军总司令,开始进犯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在十二月三十日乘雾对进入龙冈包围圈内的敌军主力张辉瓒第十八师发起总攻,激战至晚,把敌军全部歼灭,俘获张辉瓒以下官兵九千余人。接着乘胜追击逃至东韶的敌军另一主力谭道源第五十师,又歼灭其一半。两仗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缴枪一万余枝,余敌纷纷逃窜。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这首词作于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以后,第二次反“围剿”交战以前。
③烂漫:色彩鲜丽。
④霄汉:霄指云天,汉指星河。
⑤嶂(zhàng障):高山。
⑥龙冈:在江西省永丰县的南端,南与兴国县相连,西与吉安县相接,是险要的山区。
⑦张辉瓒(zàn):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毛的原注: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这个原注是毛的秘书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加上去的。
⑧二十万军重入赣: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又调集二十万兵力至江西,以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一九三一年四月发动第二次“围剿”。
⑨不周山下红旗乱:这里用触倒不周山的共工,来比喻决心打倒反革命统治的工农红军和革命群众。红旗乱,红旗缭乱拥挤,描写革命队伍士气之盛。
一九三零年八月五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何说,”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故匪等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中央领导下的”围剿”。
一九三零年十月七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布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一九三一年四月,何应钦调集二十万军队作第二次大”围剿”,这就是下阙的”二十万军重入赣”。
10.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手迹】暂缺
①白云山:在江西吉安县东固镇西南。
②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③嗟:嗟叹。
蒋介石认为第一次大“围剿”败在“长驱直入”,因此第二次大“围剿”改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五月十六日,红军在吉安县东固伏击蒋军公秉藩部二十八师。接着在十五天内,从西向东横扫七百里,五战五胜,打破了第二次大“围剿”。
11.菩萨蛮 大柏地 (1933)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妖妍。
①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
②雨后复斜阳: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
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仿佛感恩的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人毛泽东在这里没有像写《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或那两首《渔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围剿”那样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怀激烈之情,直抒胸臆,即景写诗斥敌;而是轻松地慢慢地驻足细看,留恋光景,回首当年。
他在回忆1929年,他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那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就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江西敌军便尾随而至。毛主席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毛主席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一个吉祥的必胜之好地名。
世事变幻,雪泥鸿爪,时间又到了1933年夏,多少年过去了,毛主席又置身于大柏地,这一次他的心情也不太好,因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这年夏天(即1933年)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感慨万千地抚今追昔,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12.清平乐 会昌(1934 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
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
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
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
一气直接连去东海。
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
那边更为青葱。
诗人自己曾在日批注此诗时写道:“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按即《菩萨蛮·黄鹤楼》)一样,表露了同一心境。”而当时的实际情况亦如此,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挂帅指挥国民党部队的一百万人向中央苏区及周边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五次大“围剿”。而那时毛泽东已基本赋闲,王明一伙“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党和红军领导层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第五次大“围剿”时,由于毛泽东已被调离领导岗位,而被弄去搞什么调研工作,他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得不到实行,红军遭到接二连三的失利,中央根据地危在旦夕。1934年7月,敌人重兵开始向中央根据地中心地区推进,形势确如诗人自己所说十分危急。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毛主席仍在会昌搞调查研究,在这一年(1934年)7月23日凌晨,毛泽东带领一行当地的高级干部登临了会昌县城西北的会昌山(也叫岚山岭),诗人面临祖国壮丽山河,在黎明的清风中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以展心曲。
但这首诗表面上并未如作者所说“心情又是郁闷的”。在前面即1927年春天,诗人在黄鹤楼头所吟的《菩萨蛮》可以看出诗人当时郁闷雄沉的心境。
在这首诗中,诗人一边展望风景,一边励志警醒,以鼓舞自身常青的斗志。
全诗一开始就是破晓时分,诗人随众登临会昌山,随即第二句就发出感慨,虽然来得这么早,但或许更有早行人,以示警策自己也提醒他人,其中暗含着应加倍努力,不能有丝毫懈怠的意思。
第三句再发慷慨,诗人仿佛又回到了他的长沙岁月、井冈山岁月,那时在湘江畔、橘子洲、岳麓山“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彻夜长谈理想,登山游泳,他仿佛又看到了过去锻炼的英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后来,他投入中国革命的洪流,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他是如此爱山,与山有缘。的确,从1927年秋收起义以来直到写这首诗的夏日黎明,他率领红军将士转战千里踏遍多少青山,从湖南到江西,从江西到福建,又从福建到广东。但他依然青春不减当年,风采仍在。虽然他那时已年届40岁,但他深信他真的正当年华,他在年轻时代所点燃的理想之光永远燃着的是青春的光芒。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他的心他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心当然也不会老,他知道他将穷其一生去完成他的事业,他会只争朝夕,永怀一颗年轻的心去迎接更艰难、更险恶的挑战。而此时他的心是欢畅的,正如古人登山之境界“登山则情满于山”。
第四句“风景这边独好”,又一展诗人一贯雄迈之心,走过这么多的高山峻岭,这儿的风景独好,语气急转笃定,自信心怦然跳出,这全在一个“独”字上面,它与年轻时的心境连成了一片,那时他曾“独立寒秋”,今日对这风景又独有心得,景随人意,物随心动,过去与今天交相浑融,得其所哉。在我印象中“风景这边独好”已成为现代成语,很多人在赞叹某种特别美好的事物时,都爱用这句话来形容或夸张自己的心情。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问我为何去南京工作,我就随口吟出:“风景这边独好。”甚至当一个人问我为什么与某人这么玩得好时,我也说:“风景这边独好。”可以想象这句话应用极其广泛。
下半阕,表面上是在高山之巅遥望风景,其实早通过风景展望未来。诗人在此信心更倍增,不仅仅在此“踏遍青山人未老。”还要让心灵直抵东海,南下广州,胸怀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打开,容纳八荒万物,从最东边直到最南边,祖国锦绣山川一齐涌入心田。
最后二行,原是写战士遥望指点广东风景,其间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但意不在风景却有更深的意义。诗人从郁郁葱葱的延绵青山之间看到了一种更遥远的生活、斗志及未来。这也是毛诗的一贯特征,总是欣欣向荣,总是斗志满怀,总是摒弃颓废悲哀,总是英俊伫立向前看。刚刚是“踏遍青山”的过去,又迎来“郁郁葱葱”的将来。而此刻又正逢夏天的黎明,可以想见,诗人的心一扫郁闷之情,英雄之气犹如“东方欲晓”正要喷薄欲出,它将向南粤一泻千里吗?而“长征”——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长征却要开始了。
13.十六字令 三首 (1934-35)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快驰骏马没有下鞍。
蓦然回首,
仅离天三尺三。
翻江倒海掀起狂涛。
奔腾激越,
如万匹战马酣畅征战。
刺穿苍天锋刃依然尖锐。
天似要塌下,
雄峰却独撑其间。
①离天三尺三:与天空只有三尺三的距离。作者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②万马战犹酣:千军万马战斗得正激烈。以万马酣战比喻山势奔腾。金代王特起《绝句》:“山势奔腾如逸马。”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英姿飒爽犹酣战。”
③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
④刺破青天:将青天刺破。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连山刺天。”
⑤锷未残:剑刃没有残缺。《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锷(è),剑刃。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等。单调,十六字。四句,三平韵。毛泽东一生爱山,长征中登了大大小小不可胜数的名山、大山、高山、险山。《十六字令》中所写的山,不只是“我见青山多妩媚”的爱恋,也不再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山川,而是经过作者的艺术想象而升华出的山的原型。《十六字令》之所作非一时一地,是在“马背上哼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修改和润色才定稿的,故词题下标名写作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红军从长征伊始,真可以说是经过了数不清的高山峻岭。诗人毛泽东对山的密切因缘和偏爱,笔者在前面已经谈过,从少年时代的家乡韶山到青年时代的长沙岳麓山,再到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这一个又一个的高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并认识到毛主席的奋战历史。
而且诗人自己也说过一句饶有兴味的话:“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这里的“他”是指蒋介石。因蒋介石当时将首都建立于南京,南京依傍长江,后来又在重庆建陪都,依然靠长江与嘉陵江。而毛泽东却是依山立业,在山区建立新理想、新风格、新秩序、新制度,并以山为基地打击敌人。所以在毛主席所写的诗作中几乎篇篇有山,因为山养育了一代诗人,养育了工农红军,养育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诗人这首《十六字令三首》就是一首典型和正面对山的赞美歌吟的英雄之诗。
按作者原注:“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是从民谣中吸取了有益的养料,并作为这首诗发轫之开端。毛主席作为一代诗家对诗的修养极深,尤其对汉语诗歌的路子和发展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清晰地表达了他对诗歌的观点:“要用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祖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