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太极拳24式慢动作视频的收势

如何练好太极拳收势
如何练好太极拳收势
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盘架子时,不太注意收式。实践证明练太极拳必须认真做好“收式”,才能保证相应的锻炼效果。  
  收式的“收”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收尾”“收场”的意思,套路将要结束了,通过最后几个动作,使人体由太极拳运动状态转为非运动的自然状态,其二是收藏的意思。古人论拳曰:“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收藏于密”。这是说,练功时“气”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把它密藏在丹田。前辈们对练太极拳有攒功之说,他们认为每次练拳都有一定的收获,要认真地把它积攒起来,日久天长,功夫慢慢地增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而产生一个飞跃。这就如同在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月存一千,一年就—万多元。打太极拳不注意“收式”,就象农民种田,只管耕种,而不精心收藏,既使庄稼长得再好,也只能落个丰产不丰收,而徒劳无益。有人练拳数年,甚至于数十年功夫仍不见长进,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有一条可能就在于他忽视了“收藏”这个环节,盘架子没有认真做好收式。  
  练太极拳应该特别重视收式,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练习套路时注意收式,练习单式时,每一式也都要认真地做好收式。太极大师王培生先生讲授吴式太极拳时说过,收式有“通三田,开三关’’的独特的功能。对于治病强身具有神奇的效果。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是由第九个拦雀尾变单鞭而收式的,太极拳三十七式是由如封似闭变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的。不论打哪个套路,还是练习单式,最后收式时都是身体半蹲,两手胸前相接两脚靠拢,而后两掌下合,太极还原。本文以太极拳三十七式为例,把“收式”最后几个动作分解说朋如下:
一、双手相接巧收场。抱虎归山一式两足靠拢,两臂于胸前交叉成斜十字之后,想两肘同时松动,向左右平分,两掌随之渐分渐落,两掌落到胸前时,依次中指相接,食指相接,大指相接,眼神从正前方收回落到食指相接处,手指相接的同时,双膝微曲,收小腹气沉丹田。  
  二、太极还原把气藏。其动作的意念活动可分为五步:  
  第一步:竖脊立顶开三关。想两脚松力,两膝松力,直膝立身,脊椎骨节节贯通,立项,身体自然直立,立身同时意想体内真气由丹田到会阴,绕过尾闾关,沿脊柱上升,通过夹脊关到大椎,达玉枕。这时两眼内视玉枕,以神迎气,以神领气,使真气冲过玉枕关上达昆仑顶(.百合)而进入上丹田。  
  第二步:双手下行“通三田“。气由上丹田,顺面部下行到两唇,这时两唇及周围皮肉有微微跳动之感,此乃任督相交。气过承浆沿十二重楼(气管)达膻中,进入中丹田。这时全身气血融和轻松愉快,精神焕发。继之松肩、松肘、松腕,双手沿胸前下行,过脐之后分开下按,落在两股之旁,手心朝下,手指朝前,好似扶在水上。与双手下行的同时,真气下行进入下丹田。
第三步:气贯双足返丹田。气在下丹田后,稍捎沉静,停顿一下,静静而立,有恭敬之意,而后意想会阴,再想双足涌泉,气由下丹田到会阴,分两股沿大腿内侧直达涌泉,两足有热感,而后依次达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再翻上脚面,脚面有变厚微胀之感。气过解溪绕过外踝骨,沿双腿外侧直达会阴,过尾闾,到命门,由命门到神阙,最后回到下丹田。  
  第四步:点按风市把气藏。想大棱穴,双手放松,十指自然下垂,十指有充气感,两掌捂于大腿两侧,中指尖正好点按在风市穴上。大腿感到两掌热乎乎的,如不热双手便离开大腿再捂,直到有热感为止。这时意想把这股热流收到会阴,而后由小循环路线过尾闾,到命门到神阙最后到下丹田。  
  第五步:全身放松收功毕。气收到下丹田之后,全身放松,松胯提膝三、五次,曲膝也就是想尾骨往脚后根上坐,再想膝盖上天直立,最后松手腕,(想想手腕但手不动),松肘(想想肘但肘不动),松肩(想想肩但肩不动),松胯(想想环跳但胯不动),松膝(想想膝但膝不动),松脚腕(想想左脚腕、想想右脚腕,反复地想脚腕,想着想着脚有动意,此时则可轻松自由地走动了,至此收功完毕。  
  有几个动作要从功理上作一些说明:  
  一、收式为什麽要双手中指、食指、大指相接?这是由人体的自然结构决定的。王老师把人体比作一部汽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中指尖上的中冲穴,属心包经,它在人体中是供血的送能量的,两手中指一接阴阳相合,就如汽车断了油门。食指尖的商阳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这是管运化的,两手食指一接如汽车制动踩了闸,大指尖的少商属手太阴肺经,它是管呼吸的,两手大指一接如同关上了发动机的风门断了氧气,一部汽车断了油、关了风、踩了闸,它自然就会停下了。  
  二、为什麽两眼要内视一下玉枕穴?这是根据中华气功理论设计的意念,气功上讲通督脉必须冲开后三关,尾闾、夹脊、玉枕,真气通过这三关的情况不同,过尾闾关是绕道上行,如山羊上山,古人把它比喻为羊车,过夹脊要迅速通过,如鹿奔跑,则叫它鹿车,通过玉枕关最困难,要费大力,如牛拉车,则叫牛车,真气到玉枕不易通过,要用眼神助它一力,所以,两眼内视玉枕,是用神去迎接真气又以神领气,使其冲过玉枕关。  
  三、手掌为什麽要捂在大腿两侧,中指尖点接风市穴?这是藏气又治病的动作。人体受风寒侵害后,各种风如物资集聚于市场上一样,聚集在大腿外侧的风市穴,这就是穴位名称的来历。古人说人有三十六种风,如婴儿的四六风、鸡爪风,有各种风湿等等,中冲穴点风市能冲散各种风的市场,排除各种风症。这是一种简单易行,但效果却很神的气功点穴法。两手于体侧自然下垂,手掌捂大腿,中指尖上的中冲穴,则正好落在风市穴上,所以这个动作又具有排风湿的作用。有些人打太极拳不知不觉地关节炎等风湿症就消失了。  
  王培生老师,传授的收功法,功理透彻明白,动作设计科学,传授火侯精妙入微。只要我们严格认真地去实践:日积月累功夫自然见长,开三关、通三田打通任督二脉叫小周天就通了,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叫大周天。
  常言道“任督一通百病不生”,大周天一通便能做到天人合一而进入高层次的气功境界。王老师曾半开玩笑说“大周天一通,那时你就不是人了”,这并非骂你,是说你不是平常的凡人,而成了罗汉体、金刚身,你就成了活神仙了。  
  以上讲的是太极拳收式的功理功法。这些动作乃是入门初学的有形有意的东西。要坚持修炼,逐步达到连绵不断又流畅自然,进而再达到无形无意的境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数年,乃至于十数年的纯功方可登上太极之顶峰。
&&&&&&&&&&&&&&&&&&&&&&&&&&&&&&&&&&&&&&&&&&&&&&&&&&
&&&&&&&&&&&&&&&&&&&&&&&&&&&&&&&&&&&&&&&&&&&&&&&&&&&&
&&&&&&&&&&&&&&&&&&&&&&&&&&&&&&&&&&&&&&&&&&&&&&&&&&&&&&&&&&&&&&
随波助刘写于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练好太极拳收势
我的图书馆
如何练好太极拳收势
太极拳的收式不能随随便便的收,一套拳认认真真练完,随便一收,功效至少去掉三分之一。体悟太极拳练松的过程及感觉。太极拳松的练法为一大练法,不可不察,大凡松之练成者多伴随其他功成。然松的练法贯穿练者一生,贯穿太极拳的始终。太极拳之松应分为由外及内逐级而练最终由内及外。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盘架子时,不太注意收式。实践证明练太极拳必须认真做好“收式”,才能保证相应的锻炼效果。  收式的“收”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收尾”“收场”的意思,套路将要结束了,通过最后几个动作,使人体由太极拳运动状态转为非运动的自然状态,其二是收藏的意思。古人论拳曰:“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收藏于密”。这是说,练功时“气”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把它密藏在丹田。前辈们对练太极拳有攒功之说,他们认为每次练拳都有一定的收获,要认真地把它积攒起来,日久天长,功夫慢慢地增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而产生一个飞跃。这就如同在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月存一千,一年就—万多元。打太极拳不注意“收式”,就象农民种田,只管耕种,而不精心收藏,既使庄稼长得再好,也只能落个丰产不丰收,而徒劳无益。有人练拳数年,甚至于数十年功夫仍不见长进,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有一条可能就在于他忽视了“收藏”这个环节,盘架子没有认真做好收式。  练太极拳应该特别重视收式,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练习套路时注意收式,练习单式时,每一式也都要认真地做好收式。收式有“通三田,开三关“的独特的功能。对于治病强身具有神奇的效果。双手相接巧收场。以杨氏班侯老架为例,十字手一式两臂下落腹前交叉合抱成斜十字,身体慢慢站起,两臂前伸与肩同宽,两臂内旋,掌心向下,沉肩坠肘缓缓下落至身体两侧,收小腹气沉丹田。  太极还原把气藏。其动作的意念活动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竖脊立顶开三关。想两脚松力,两膝松力,直膝立身,脊椎骨节节贯通,立项,身体自然直立,立身同时意想体内真气由丹田到会阴,绕过尾闾关,沿脊柱上升,通过夹脊关到大椎,达玉枕。这时两眼内视玉枕,以神迎气,以神领气,使真气冲过玉枕关上达昆仑顶(百会)而进入上丹田。  第二步:双手下行“通三田“。气由上丹田,顺面部下行到两唇,这时两唇及周围皮肉有微微跳动之感(从预备式到收式保持舌抵上腭),此乃任督相交。气过承浆沿十二重楼(气管)达膻中,进入中丹田。这时全身气血融和,轻松愉快,精神焕发。继之松肩、松肘、松腕,双手沿胸前下行,分开下按,落在两股之旁,手心朝下,手指朝前,好似扶在水上。与双手下行的同时,真气下行进入下丹田。第三步:气贯双足返丹田。气在下丹田后,稍稍沉静,停顿一下,静静而立,有恭敬之意,而后意想会阴,再想双足涌泉,气由下丹田到会阴,分两股沿大腿内侧直达涌泉,两足有热感。意想身体浊气完全排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太极拳收势的作用是不是被你都忽略掉了太极拳收势的作用是不是被你都忽略掉了太极体验中心百家号好多人喜欢太极拳并练习太极拳,常常关注太极拳招式、套路、起式,关注这些当然没有问题,可几乎百分之百的人忽略了太极拳的收势。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太极拳收势很重要,事关你练拳的效果,一定要做好。太极拳收势铁定的两大作用,不容小视:   1、根据字面的意思相信大家也知道就是结束的意思,即你的套路招式马上进入最后的几个动作,预示着你的身体要由太极拳的运动状态转换为非运动状态。2、对于内修而言就是收藏你的功力,把其藏在丹田之处,在太极拳修炼的过程中,气既要放得出又要收得回。收回之后就需要存得住,这才是练习太极拳最重要的环节。好多人关注了起式的作用,却往往忽视了收势的作用,太极拳收势更重要,是对你之前练拳的一个保存功能,不保存,太极拳真的是白练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太极体验中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推送一个太极拳招式,关注“太极体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怎样用太极拳打通大小周天——马权友 ——中国武术在线 太极拳的论坛
太极拳的论坛
怎样用太极拳打通大小周天——马权友
文/马权友 2012年
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内容,主要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什么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呢?练精化气就是打通小周天,练气化神就是打通大周天。
&周天& 一词来源古天文学,古人依人体应天体,即&天人合一&原理,将其引入气功修炼中,认为天体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有日月,人有两眼;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星,人有&肺肝肾心脾&五脏;天分四季,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0日,人有360骨节等。如果真气沿着上半身的任督二脉循行一周,就是转了一个小周天;如果真气沿着全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都转到了,也就是在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转了一周,那就是转了一个大周天。这就是人体周天的来历。
小周天是按人体子午线,即前南后北,前任脉后督脉,两脉所构成的环状脉线。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气沉丹田,让小腹膨胀,再进行&行气&,使气在体前下降,过会阴,气在身后上升,最后依次冲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复归丹田,正好一周。
小周天有什么作用?小周天主要是练精化气,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练此功有医疗保健、推迟衰老的作用。小周天在太极拳起势和收势中有明显的运用和作用。
太极拳起势,任督二脉表现为阴升阳降,也就是气在任脉上升,在督脉下降。此时是小周天行气。然后,松胯,命门外撑,鼓胀后腰、后背,将气送到两腿上的经络和两臂上的经络,气行太极拳动作。此时是大周天行气。起势是我们使用丹田之气。
太极拳收势是气在任脉下降,在督脉上升,使其收敛,逆行小周天一圈。即气从下丹田向下到会阴,下鹊桥,向后转过尾闾关,向上到悬枢、夹脊、陶道、玉枕关、百会,再绕到下丹田。收势是我们将使用的丹田之气还回。
大周天是相对小周天而言的,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继续打通八脉中的其余六脉,以及手足十二正经。子午小周天为人体南北前后方向,而卯酉为东西左右方向,象征人体左右两手两足上的十二正经。任督二脉一旦疏通,内气循环运转就畅通无阻了,人体十二正经在任督二脉行气的作用下,使十二经脉之间相互联系,变得通畅,同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大周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大周天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进行练气化神的方法。正经的通畅会带动络脉的通畅,气血就会运行于五脏六腑、皮肉筋骨,身体各处都能得到气血的濡养。天长日久,病体得以康复,健者更强,可延年益寿,增加青春活力。
那么,怎样打通小周天?练太极拳打通小周天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必须练好太极拳,第二阶段在太极拳的基础上打通小周天。
怎样才算练好了太极拳?练好太极拳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盘好拳架。
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盘好架子,也就是太极拳的&外三合&,即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以求身法准确。太极拳要求头要悬、颈要贴、眼要平、身要正、肩要沉、肘要坠、臂要弯、腋要虚(肘外撑)、手要展、指要分、掌要球,拳要空、胸要舒、背要拔、腰为轴、臀要敛、裆要圆、走下弧,腿要曲。
第二环节是练好行拳。
当拳架姿态准确后,就应要行好拳。所谓行拳,是指练好太极套路。这行拳的准则是&松静、轻灵、圆活,稳重、慢匀、神合&。关键是&松静&。松静是根基,用意不用力,全身一点不僵。通过下工夫锻炼太极拳,会促使人体&气路&和&血路&的通顺。
王宗岳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杨澄甫也有&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太极拳练法要求。这是太极拳讲的&和谐&,也非常重要。
第三环节是练好用意。
太极拳是内家拳,尤其侧重用意,杨澄甫《十要》中要求&用意不用力&,指明打太极拳要用意。用意是指&以意导形&,用意念导引太极拳形体动作的演化,故行拳时意在先,动在后。
在前面太极拳练习的基础上,再按下面两个环节操练,就会练通小周天。
第一步气聚丹田。
气聚丹田是指内气聚于丹田,随着打拳的娴熟,有时打拳会虚静到&神气活现&,做到&用意不用力&,感觉非常美妙!
呼吸应鼻呼鼻吸,舌抵上腭。吸气仍用意导引动作,呼气用意引气入丹田,绷小腹,也称&意守丹田&。日久天长,内气会徐徐聚积于丹田,渐渐感到丹田内有一个&气团&,这就为贯通任督二脉奠定了根基。
第二步通任督脉。
当丹田有气后,就可行气。即用意念带领丹田气,由丹田向下行,循小腹,抵中极穴,经会阴穴,过谷道(肛门)至尾闾。至此就已完结导引内气向下、向后走的路线,让气自行贯通督脉的尾闾关。能否冲过尾闾关,取决于丹田内气是否充分。丹田内气越充分,冲关能力越大;反之则冲关中断。冲关后意念引领内气上行,贯通夹脊关和玉枕关,过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喉,沿胸腹中线,也就是任脉,直下丹田,形成任降督升任再降的一周循环,即为小周天,又叫逆行小周天。
打通小周天时,先是两肾,后腰处出现酸胀感,非常难受,此时不要停下练拳,继续练,过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就没有了,反而身体感觉很轻,很舒服,功力也会长。内气越来越旺,越积越多,直至小腹充盈,气满丹田,下面就要打通大周天了。
小周天的打法上面已经叙述了,下面我主要叙述大周天是如何打通的。打通大周天,首先要了解十二正经的名称、循行部位、走行方向,连接方式和流注顺序。
(1)经络名称
手三阴经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循行部位
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头面和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
(3)走行方向
手三阴经从胸部起点,沿着肘臂内侧走向手的末端;
手三阳经起于手的末端,沿着肘臂的外侧走向头部;
足三阳经起于头部,下行进过躯干的胸背腰腹,到下肢沿着腿的外后侧走向足的末端;足三阴经起于足的末端,沿着腿的内侧走向腹胸部。
要打通大周天,必须要求将带脉、冲脉打通,以意引气,让气走各经,全身上下无处不到,周流复转,反复运作,以达到气随意运、血随气载、气血畅通、心神愉悦的效果。
1、通过站桩,意守丹田,舌顶上腭,全身放松,意想宇宙浩然之精气,随呼吸下注丹田。用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让气充满腹部。吸气后将气从鼻中呼出,呼气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意念让气停在下丹田,让脐下三寸丹田更鼓,与先天下丹田处的元气相合,融为一体。
2、以意领气,让丹田之真气如太阳光四射,真气以意领,运行于身体腰部右侧的带脉之中,经带脉的五枢、维道穴,流向身体的后部,经督脉的命门穴,继续从后向左行进于身体的左侧,经带脉的维道、五枢穴,回归任脉的神阙穴,围绕腰腹部一周。同样,用意念引导其运行于身体腰部的左侧的带脉之中,经维道、五枢流向身体的后部;经督脉的命门穴,继续从后向右行进于身体的右侧,经带脉的五枢、维道穴,回归任脉的神阙穴,围绕腰腹部一周。
3、站桩日久或正确打太极拳,带脉中的真气则日渐旺盛,气在意念引导下,则可运行于经络之中。练习时,浑身放松,以意领气,将丹田之真气传到手三阴经和足三阴经。如果实战的话,那么手的抓劲就会很大;外撑后腰的命门穴,让丹田之气充斥后腰,让后腰鼓胀。后腰鼓胀有气,人身上才会有劲,太极内功才会增大,实战能力才会强。如果让送到后腰的真气运行到经络,那么就用意念引导后腰命门处的真气流向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如果实战的话,就松胯下沉,将真气的一股从后腰处往下送到脚下,通过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另一股往上传到后背,让后背也鼓胀起来。脚下踩蹬劲,整体说脚是跟节,是催劲;腰是中节,是随劲;头是梢节,是领劲,向上虚领。从局部说,肩是根节,是催劲;肘是中节,是随劲;手是梢节,是领劲。此时发拳或出掌,全身发紧,全身用力,将拳或掌打出,这样抖弹的寸劲爆发力就会很大,攻击性就会很强。因此,平时多注重练习&外撑后腰的命门和后背&,让丹田之气促鼓后腰和后背,对太极内功的产生和打通大周天非常必要。
打通大周天后,开始时,后腰、后背、手臂等有酸胀痛,全身非常难受。只要不怕困难,继续练习,这种现象就会消失,身体沉稳又轻灵,胯开档走下弧,打起太极拳来,即使拳架很低也不累,慼觉美妙。此时,身体很强壮,精气神很足,人有气质。本视频由声明原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太极拳56式陈正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