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 阿里巴巴王坚诸城人 什么地位

阿里王坚:估值超$10亿中国企业一半用阿里云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 12:19:13
【亿邦动力网讯】5月25日消息,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峰会暨中国创新发展峰会上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发表了演讲。王坚分享称,在《财富》杂志评选出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170多家企业中,有35家中国企业上榜,这35家中国企业中有一半都是使用阿里云。王坚表示,越来越关注大数据发展趋势,反映出三个互联网发展特点:1. 互联网在经历技术发展和简单的产业发展后,变成整个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类一直在消耗大自然的资源。有了互联网后,人类第一次在产生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即大数据。3. 大数据给了技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数据要产生价值,只能通过计算。在王坚看来,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数据的计算,阿里巴巴希望可以通过技术来帮助中小企业不太敢想,无法做的事情。在最后,王坚分享了一件自己订票的“乌龙事件”,他表示希望国航要向使用钉钉来办公的贵州航空一样,拥抱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提高工作效率。据悉,2016中国(贵阳)电子商务大会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贵州省发改委、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中国市长协会、亿邦动力网等。大会主论坛规模达1500人。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
客户关系管理CRM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二维码信息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一个预言家的命运:忽悠马云的“骗子”,风口上的先知
“我是一个既得利益者,”这个被称为中国10年来最成功CTO的男人说,“你能写写我的运气吗?”
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1.jpg (47.05 KB, 下载次数: 0)
10:33 上传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难以想象他这样一个人会承担如此多的骂名。
他看上去天真无害,是一个最标准的工程师模样。格子衬衫,右手的袖子因为配合挥舞的动作,常常耷拉下来。
一脸羞涩的笑,55岁的年龄,走起来像是记忆里初中那种沉默的男孩。斜着肩膀大跨步,为了减少对视,低着头快走。
在进入阿里之前,他的人生不可谓不顺风顺水。
30岁的心理学教授,31岁的博导,32岁的系主任。1999年他放弃了这一切,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刚刚在中国开疆拓土时,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是一个大牛扎堆的世界,即使如此,“他也可以算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直到2008年,他进入阿里,成了著名的忽悠了马云的“骗子”。在草莽文化盛行的互联网界,他变得面目可疑。
最终,在需要故事和传奇的现实世界里,围观者收获了一个漂亮的反转。尘埃落定,“骗子”抓住了现在互联网最具想象力的风口——云计算。
整个采访中,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对他的评价。智者、先知、堂吉诃德、云计算之父。每个人都觉得欠他的不屈不挠一份承认,希望在语词上给他补偿。
当我希望他定义自己的时候,他拒绝了。他觉得比喻会掩盖最核心的东西。
“我是一个既得利益者,”这个被称为中国10年来最成功CTO的男人说,“你能写写我的运气吗?”
相遇:谁忽悠了谁?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刘振飞没想到,8年前的一次牵针引线,会改变那么多人的命运。
2008年,刘振飞因为数据上的技术难题,想挖王坚的手下,结果被跳票。他索性直接找到了王坚。
时机如此妥当,“在北京10年,正想回杭州”。那时微软研究院如日中天,而中国互联网正迎来一轮泡沫。对王坚来说,阿里找到他像是命运的眷顾。他希望能做更多的事情,从研究院到一个更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去。
离开之前,他所做的项目正和数据相关,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了解用户习惯、优化软件迭代。
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2.jpg (150.22 KB, 下载次数: 0)
10:33 上传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王坚深受比尔·盖茨信任。他带的组是研究院里当面和比尔·盖茨讨论问题最多的小组。有人写邮件给王坚,描述了他在比尔·盖茨面前提到软件的数据分析,比尔·盖茨说你应该去找王坚。
王坚曾经把微软研究院比作幼儿园。幼儿园充满未来想象,却很难和现实接轨。
他想在真实世界做更大的事情。他遇到了马云。
“他们的思维恰巧在一个频道上。”刘振飞说。第一次和王坚见面的人,会困惑于他语言的天马行空,充满难解的形而上的意味。
马云、曾鸣和王坚这三个都当过老师的人,有一种奇怪的气场契合。一直观察中国云计算发展,原CSDN总编辑刘江说,三个人在云计算上达到了战略上的一致。
也许用战略这个词,是为了避开战术上的尴尬。
毕竟,这三个人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管理学教授,一个是心理学博士。
在技术领域,有自己的政治正确。云计算所做的是互联网通用技术平台,最底层的操作系统,是技术领域最难搭建的核心。
刘江还记得当时业内的技术人员提起王坚的团队,所透露的不屑,“他们甚至不是做操作系统出身”。
在那个时候,王坚身上已经有了两个标签:第一,不会写代码;第二,一个学心理学的。
这是他日后被称为“骗子”的最佳佐证。
实际上,当时更多的担忧并不是来自马云是否被骗。
追随王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进入阿里云的第一代工程师林晨曦,依然记得当年自己的疑问。
他说马云和王坚,不知道谁忽悠了谁?
马云真的会坚持做这个东西吗?如果他后悔,那我们不是冲过去做炮灰吗?王坚说了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相信是别无选择”。
王坚只能选择相信阿里巴巴。几次交谈让他看到了阿里巴巴对技术的渴望。那个时候的阿里正处于焦虑之中,如何从一个商业公司转向技术公司,这是困扰他们最大的难题。
现在的阿里云总裁孙权看到过马云的坚定。
他带领的阿里小贷,曾经是阿里云唯一的客户。2010年初,他觉得自己快要被当时阿里云无休止的故障拖垮了。一个寒冷的冬日,他和马云在西湖边散步,“马总,能不能放我一马?”
马云很坚定,不可以,云计算是未来。
同样的话,刘振飞也听马云说过。他问了当时很多阿里人想问的问题,外面对王坚争议那么大,你到底怎么想的?
马云说,王坚说他知道大数据的方向,我信任他。如果撞墙了,这钱打水漂了,我花得起,这是战略。
林晨曦进了阿里云,他终于相信阿里巴巴集团是要做这件事情。“甚至马云不同意都不可能,这是一个集体的决策。”他说,阿里云成立的时候,阿里所有高管都陪着阿里云工程师聊了一个下午。
蔡崇信的话让阿里云的工程师们印象深刻,他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他说技术这些我听不懂,我就想告诉你们一件事,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王坚相信马云说的,一年投10亿,坚持投10年。
对于他来说,能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云计算是忽悠的时候,可以开始做这件事情,“你知道对我来说,这是多大的既得利益?”
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成功的概率就像翻一百个硬币,翻到的全部是正面。
工程师的煎熬
你知道阿里云的工程师换了几代了吗?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阿里云的资深技术总监李津脸上的表情显得难以捉摸。7年的时间,原来的核心团队剩下20%,工程师已经到了第5代,“前仆后继”。
王坚不是一个喜欢夸张的人。但是,他形容阿里云是靠工程师“拿命来填”。他领着一群年轻人,去做一个中国人从来没有做过,只在他们脑子里存在过的东西。
采访的过程中,他们都爱用战争的比喻。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长征、过草地。
“大部分人是走不出草地的,对不对?”王坚问。
我一直想知道,在阿里云初期,这个自主的底层架构搭起来到底有多难?
王坚说,如果有个东西在那里,再难能怎么难呢?最难的是,无中生有。
林晨曦说,中国谁都没有做过,有可能你的每一个决策都是错的。心里没底,没底也要往下做,往下翻那个硬币,并希望每一次都翻对。
李津说,没有人知道怎么做通用计算平台。就像没见过猪跑,没养过猪,没卖过猪肉,然后上来就做养猪行业的事情。没有做过,就意味着所有技术上的坑都要自己填一遍。
和国外有技术代差,阿里云又要做和国外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事情,难免在对标的同时不断地被打脸。
有很多人撑不住走了。程序员一生的黄金时间只有几年,他们不愿意在黑暗里一直摸索。
王坚记得有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走的时候写了封信大骂主管,说他领着大家做一件完全没有希望的事情。
林晨曦就是那个被骂的主管。他记得这个工程师,他当时被称作阿里云最靠谱的工程师,所以最不靠谱的项目都要交给他。有什么办法呢?
林晨曦在阿里云呆了4年,他觉得像过了一辈子。他说那时候自己什么事情都记得住,3个月前谁跟他交代了一句话,他都在脑子里。他必须记,因为忙到连用笔记下来的时间都没有。
王坚对他们的要求是,所有人的反应必须是小脑反应。
王坚的要求太多了。所有人都害怕和他开会,“他会让一个会丧失所有的会的属性”。王坚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他把所有人都吸进去。林晨曦当时绕着他走,因为见了他就会又把更多的事情堆上来。
“他简直贪得无厌。”
现实扭曲力场的人原来真的存在,离职的员工有时候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王坚知道自己狠。在战壕里,工程师很多已经被炸得缺胳膊少腿了。这不是人命,但同样残酷,收割掉的是工程师的自尊心。
你知道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吗?王坚说了一句话,因为我忍住闭着眼不看。他在指挥台,他可以移开眼睛。
王坚有他自己天然的钝感之处。他记得他有一次和一个大人物聊天,聊自己在阿里云的前两年没人管,多自由。那个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那表明公司不重视你。
他被噎住了。他想了想,也许真是不重视,但这个重要吗?
阿里云早期的时候,很少有主管离开。因为那时候人少,不需要参加阿里的年度复盘大会,王坚一个人去听,所有的批评和压力自己消化。后来,有人去参加了这个大会。
冲击之巨大,开完会完全不知道干什么好,只好离职了。
在最初几年里,阿里云在集团内部成了一个笑话,技术上艰难,商业上也看不到可能性。
笑话中的笑话就是王坚博士。
他太超前了,超前到需要周围的人在认知上做一个选择,先知还是骗子?
他的话语方式成了被嘲讽的对象。博士的话难懂,富有哲学意味,追求语词的本义,跳跃性强。很长一段时间,和博士开完会,一个必须的程序是,等博士走后,所有人坐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天博士到底想说什么。
李津一直觉得从王坚这里受益良多。他永远是逼你思考,而不告诉你答案。
在反对者眼里,这代表着,其实他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只好云山雾罩,以及逼着别人给答案。有人嘲笑博士,“博士周边的人一年换一茬”,彼此都受不了。
王坚在争议声中,又用他那永不知疲倦的折腾能力,开始做手机的操作系统,对标谷歌的安卓。
王坚一直有着强烈的技术自主情结。所谓家国情怀,60年代出生的他被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他是一个航空航天迷,常常会给手下讲,过去中国没有办法造自己的大飞机,“那么多优秀的工程师一辈子连造飞机的机会都没有”。他给云计算平台起名“飞天”,意味深长。
在他看来,云计算是一个新的行业,阿里云要走在最前面,就不能靠别人提供技术。“那不成了胡扯了吗?”—你又不是想做一个创业公司卖掉。
同样,手机操作系统也是如此,要想做自己的东西,就不能在别人的系统上做。
在刘江看来,王坚当时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布局太大,难免节外生枝。云计算本来就足够大了,这边还没做成,手机系统又是一个更巨大的坑。就如王坚自己所说,两个正面战场,同时开战。
这也意味着更容易腹背受敌。
2011年,YunOS与宏碁合作,在最后一瞬间,宏碁迫于谷歌的压力取消发布会。此事成了YunOS身上背负的最大质疑。
内部的质疑扩散到了阿里巴巴之外。外部的判断更加直接。YunOS的工程师谷祖林2012年离开阿里巴巴,有记者采访他,核心问题就是,王坚到底如何骗了阿里巴巴。
“离职后我才发现外面的评价是百分之百一边倒的”,翁笔上出现了对王坚的各种嘲讽。
王坚进入了他人生中被质疑的最高峰,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
2012年8月,他被任命为阿里巴巴集团CTO。
这个任命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引起强烈反弹,有人跟帖,云手机做得一塌糊涂,浪费资源无数,还高升,让人费解。
不搞技术,不擅长管理,你有什么隐藏技能?在帖子里有人这样问。
谁也不知道当时王坚到底承担了多少压力。阿里云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被解散的传言。“活在生死未卜里”,现在YunOS事业部总经理张春晖说。
那时候阿里云的工程师会不断地接到猎头电话,苦口婆心,现在不走,等到跌停板的时候,想走也走不了。
集团内部的人也虎视眈眈地想要来分一杯羹,“抢人”。
现在说起来似乎风淡云轻。王坚说,我不是一个根据外部标准判断我行为的人。
他确实不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坚决不发论文的人。
大公司内部创新,面对质疑,那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王坚说这是惯例。
但实际上,没有人能活在真空世界里。博士的一个举动,在刘振飞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一群人在一起吃饭,刘振飞问王坚,外面那么多人非议阿里云不靠谱,你不靠谱,看你好像不在乎。
众人围坐着一个圆桌,大家都听着。博士坐在圆桌的另外一边,埋着头,想了半天说了一句,我这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内部的质疑,马云在内网接了过来。他说,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不一样。
王坚很感谢那段话,“他能站出来很好”。后来,这段话成了王坚新书的序言。如今看起来,似乎已经平淡无奇,时间站在了王坚这一边。
难的是话在5年前说了出来。
一个布道者的确信
做成了是远见,做不成就是胡扯。
王坚在和几个相熟的华裔科学家聊天时,自嘲当年的经历。说完之后像一个恶作剧的孩子一样,咧着嘴大笑。
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3.jpg (87.82 KB, 下载次数: 0)
10:33 上传
回忆总是会有一层柔光镜,再血淋淋的经历也因为过去了,有种劫后余生的安心。
林晨曦说,他们这些从阿里云出来的工程师,一直留给自己一个问题。阿里云最终能成功,王坚的坚持是不是唯一的原因。
他们有一次聚会,为了这个问题一直聊到凌晨3点。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早就挂了10遍了”。
博士身边奇迹般地聚集了一批信他的人。很多人自称“脑残粉”,被博士成功“洗脑”。他们坚信博士的方向永远正确。即使错了,也是他们这些执行者错了,“能力无法匹配博士的要求”。
我有些奇怪这一股脑的坚信的来源。
刘振飞的坚信来自他对王坚判断力的确信。他当时是淘宝系技术保障部的负责人,在每年向王坚汇报淘宝的整个技术预算时,感受到“这是个高人”。王坚的宏观控制能力非常好。
王坚和他对预算,基本上就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密密麻麻的数字里,他挑出来的一定是最核心的问题。一点到某个数字,刘振飞就觉得心里一颤,刀刀见血。
去IOE一战,也让刘振飞感受到了王坚的坚决。简单来说,去IOE是阿里技术自主化的练兵,去掉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谁也没想到,去IOE后来成了一个流行词,甚至有了去IOE的股票板块。
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4.jpg (199.63 KB, 下载次数: 0)
10:33 上传
日,支付宝最后一台IBM小型机下线。
“反人性”,刘振飞说那时候阿里的数据库团队号称全亚洲最好,被称为ORACLE黄埔军校,几乎每个人都以精通掌握ORACLE为荣。
所谓去IOE就是挥刀自宫,把自己干掉。
当然会有反弹,当时几个管理层陆续都走了。但最终,这个事情在阿里完成了。
李津相信王坚,是伴随着自己的进阶。他用了一个比喻,每当他觉得自己上了一个台阶的时候,总能在那个台阶上发现王坚留下的小旗。他不信邪,再往上走,又发现一个小旗,“不服不行”。
谷祖林也是如此。他从阿里辞职去创业,创业的时候总会在某个瞬间想起王坚。他在所有不确定中的明确指示,“是多年后回忆起来才意识到的了不起”。
我问过王坚,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你坚信自己看到的是对的?
就像通讯专家陈志刚说的,他认为王坚对技术趋势的洞察和认知,在中国互联网圈,没有人可以超越。
王坚说,因为在这个事情上他被挑战得足够多,思考得足够久。“只有你名片收得比别人多,登机牌用得比别人多,才有机会宽度超过很多人,深度也超过很多人。”
王坚提到了自己读书时看的“乱七八糟的”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他说,大部分的人知识结构是不变的,不自觉地把所有新的东西都纳入到原有的框架中,“那样不痛苦”。自己的不同在于,一直在打破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在演进。
王坚是一个强调语言本义的人。他说就像一件事情,只有真正想清楚了,才能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
只有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才能真正凝固这个东西。
听起来很玄。我问他,对写他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想法。他说了一句,不要抽象。一抽象,看起来什么都对,就没意义了。
很奇怪的,我对这句话想了很久。
最后一个站着的人
被嘲笑从来不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选择才是。
王坚觉得当时的阿里云是一把盲牌,“我知道如何把这把盲牌打赢”。但牌没有翻出来之前,每一个选择他都需要去争取。
阿里云历史上有非常多关键性的选择时刻。最戏剧性的应该是那场“要分家散伙”的大争吵。
当时阿里集团的两套数据系统必须舍弃一个。一个是在技术人员眼里地位很高,基于成熟开源技术Hadoop的云梯1,另外一个是基于底层自主产权的飞天开发的云梯2。随着数据规模爆炸增长,两个并行的时代必须要结束了。
那场争吵旷日持久,最终吵到了阿里的总裁会上,所有的管理层都在。形势一边倒,所有人都觉得云梯1是稳定的,可行的。处于劣势的博士当场拍了很多次桌子,他觉得不做云梯2,“就是逃跑”。
马云这次没站在博士这一边,很大程度上,他并不知道到底在吵什么。“他一言不发”。
这种会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在王坚的记忆里,整场会混乱而没有细节。
后来马云对王坚说过,当时那种情形,他心里觉得王坚会投降。
没有结论。曾鸣教授在会议的最后,把整个争吵梳理了一遍。他颇为悲壮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质疑我的判断能力,但不能质疑我的梳理能力”。
没有结论就是最大的胜利。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这种慎重感让大家拖延了下来。王坚觉得被让了一马。
王坚从来不是一个能被轻易说服的人。他有自己的策略和生存方式。在这个选择上,他成了“最后一个站着的那个人”。
选择从来不是单向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需要企业用户在上面跑的计算平台,是一个被选择者。
当时,谁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一个所有人都认为不靠谱的平台上跑?
开发系统的工程师林晨曦说,如果是自己的企业,他也绝不愿意。
孙权的阿里小贷当了小白鼠。反抗过。后来他明白了,“阿里小贷死了,阿里云也不能死。”这是他必须面对的命运。
有意思的是,我问到王坚他对当时两个公司的生死是怎么考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觉得阿里云一定可以活下来。
假如阿里云活下来了,阿里小贷却被搞死了,这会让他最愧疚。
一个对稳定性要求最高,信任几乎是生命的金融创新只能放在当时系统还不稳定的阿里云上。这就是阿里巴巴式的技术创新。
孙权还记得博士对他用直升机的故事“连哄带骗”。博士告诉他,直升机不是飞机。阿里要做的金融不是传统金融,必须用大数据的方法来做,“能解决这个的唯一途径就是云计算”。
“太难了。”2010年和2011年,每年的12月31号,孙权召集数据团队开年会的时候,整个团队都会一起抱头大哭一场。
“我被博士摁着吃草,我的同事被我摁着吃草。”孙权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这同样是摆在阿里云工程师面前的难题。
工程师某种程度上说,是活在象牙塔里的人。
他们用代码构建一个自己可以控制和沉浸的世界,他们骄傲于自己的创造性和自给自足。
底层系统那么难,他们咬牙搭出来了。然后,是用户无穷无尽的投诉。一个底层系统,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不间断地运转,当阿里云的技术还没有完善的时候,故障和bug是常态。
工程师突然从代码的世界里被拉了出来。技术就是商业,他们需要面对用户,面对商业化。代码贡献者、产品经理、商业执行者,三个角色合一。
刘振飞能清晰地感觉到阿里云工程师当时的迷茫,我这么牛,为什么会被用户骂成渣?
没有同感心。
王坚发现,原来阿里云翻技术的高山并不是最难的。这种同理心的培育是他要陪着这群年轻人走的一段更长的路。他转身成了阿里云最大的客服。
王坚的眼泪
王坚不愿意提到他的眼泪。
他试图把话题滑过去,他说,我从来没有私下里偷偷哭过,“这个我可以确信”。
2012年他在阿里云年会上像个孩子一样哭得泣不成声。那是一次百感交集的释放。他不愿意做过多解读。“那是因为放的客户视频太感人。”
戳博士的泪点很容易。李津说,和博士说阿里云用户的例子,说一两个故事,就能看到博士眼眶发湿。
王坚用了一个词,“体感”。
关于阿里云用户,他最爱讲的故事,是在秦岭大巴山深处铁路段的年轻人,用了阿里云的服务,把铁路安全的通知传达到工人手中,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他喜欢看到阿里云的科技改变弱者的故事,这是用科技来“打抱不平”。
云计算让中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王坚说过,一个能用好云计算的公司,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以拥有10000人公司的计算能力,曾经被跨国巨头垄断的计算能力。
阿里云给了“小而美”公司一个超越强者的机会。
所有在阿里云上面的用户都是同行者,没有大小好坏之分。他们肯把身家性命放在阿里云,这让王坚觉得和用户之间有种袍泽之情。
用情太深,不容侵犯。
李津认为这和博士学心理学有关,心理学让他有很强的同理心视角,非常容易把自己代入用户。
云计算这样的计算平台,故障是无法避免的,碰到谁身上就是个概率问题。工程师有时候觉得影响到的是一些小用户,时间长了难免懈怠。有时候工程师会忍不住牢骚,要求怎么这么多。
王坚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暴怒,骂人,摔手机,抓到谁的手机就直接摔出去。
对于王坚,刘江印象最深的情景,是在第一次云计算大会上。王坚当时被邀请做嘉宾,一个人在会场外面遛达。有个来参会的年轻人看到他,上前说了一句,王坚博士,我们在用阿里云。
背着双肩包的王坚立刻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递到年轻人手里,“有问题找我”。
刘江说,那一瞬间,他能感受到王坚身上那股技术人员的单纯和热情。
王坚也讲过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准备坐车去首都机场的时候,有个女人拉住他,说王坚博士能不能让我搭你的车。
王坚问,你是谁?那个女人说我是阿里云的用户,以前见过您。
他完全记不起来,心里在打鼓,这不会是个骗子吧。但是,万一她真是用户呢?
王坚不忍心拒绝,让她上了车,问她去哪个航站楼,她说哪个都可以。一直到机场,他也没搞清楚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王坚从来认为阿里云应该是一门生意,但是对用户,“生意是生意,情感是情感”。
但王坚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人。
2013年,那场著名的争吵之后,他坚持的飞天5K最终成功,关于王坚和阿里云不靠谱的争议就此告一段落。
王坚和阿里云却陷入了一场更大的危局—如何让更多人信任云计算,包括那些用惯了IOE的500强。
孙权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博士像是用100斤的力量,驱动10吨的庞然大物。
王坚需要一个把阿里云带上现实商业之路的人,他盯上了做金融的、对钱有着天赋般敏感的孙权。
除了商业能力,王坚更看重的是孙权从阿里小贷开始,跟阿里云生死与共培养出来的使命感。就像孙权曾经说过的,“炒房炒成了房东”。
“他愿意去探索云计算和数据的边界在哪里。”王坚认为,孙权这种使命感能让云计算走得更远。他强调了一个细节,孙权的名片背面印着飞天的一段代码,王坚相信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阿里巴巴合伙人彭蕾曾经对王坚开玩笑说,你到阿里巴巴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坚持让孙权做阿里云的总裁。
王坚在合适的时间重新退回到云计算布道者的角色。
他更多的是去夯实云计算的认知基础。他又有时间去抠字眼,反对业内趟混水的公有云、私有云的说法,担心中国在这种“文字游戏”中失去云计算发展的历史性机会。
“只有公共云。”他希望云计算变成像电一样触手可及的通用计算。
在阿里云的人看来,王坚可以算作云计算之父。“没有他的定义、推广和推动,大家的认知要晚好几年。”刘江选择了用云计算第一人定义王坚,他觉得这更准确。
云计算如今已经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租用虚拟计算机的数据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
2016年,阿里云为37%的中国网站保障安全,为全球76.5万用户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服务,目前在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王坚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大声疾呼,和所有质疑作战的堂吉诃德式的布道者。
时间让他有了成功者的从容。
很多人注意到了博士口头禅的转变。以前,他习惯说,“你知道我的意思吧?”,现在他的话后面跟得最多的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达清楚。”
这成了博士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显著标识。
马云好几次提到博士的管理能力而摇头,也说博士是他很少有的会在电话里大吼的人。
现在,王坚退出了细节化的管理。他更多的是去开拓各种边界,开始了新的折腾。
很奇怪的,在和政府的高层官员交流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难懂的王坚。“这成了他情商爆表的时刻”,他对战略的梳理,更容易被官员接受。
他希望官员能够接纳他关于未来城市的想象。为城市安装一个智能中枢—城市大脑。
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城市数据的丰富性远超西方国家,“中国老百姓拿手机买烤红薯,美国老百姓还在用支票支付水电费”。所以,这又是一次没什么可借鉴,对成型方法挑战的“创新”。
最简单的,他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和交通监控摄像头的距离。他们在一个杆子上,却从未通过数据被连接过。他要连接,让城市看到的都能被数据思考。数据是城市最重要资源,“比土地还要重要”。
去年4月,王坚牵头十几家企业跟杭州市政府联合发起“城市大脑”项目,希望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最终把数据变成城市治理的最重要资源。
阿里巴巴 CTO 王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个人经历是怎样?-5.jpg (57.41 KB, 下载次数: 0)
10:33 上传
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牵头在杭州发起“城市大脑”项目。
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让这个想法变得更加可能。
听起来很遥远,王坚却相信这会在中国实现,“城市大脑就像电网一样重要,中国有机会为城市贡献一个新的基础设施”。
今天,杭州已经有5万个交通摄像头充当“眼睛”来采集车流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处理后,就可以智能调控红绿灯,改善交通状况。
在他看来,更大的运气来自苏州的加入。“苏州几乎倾其所有”,拿出了所有城市相关的数据资源。王坚认为,杭州和苏州的经验,将成为城市大脑可复制的范本。
这一次,似乎不像阿里云当初那样,那时候他是站在山顶上能看到更远的地方的人。现在更像是一个皇帝新衣的故事。
看到未来的似乎不止他一个,人工智能是一个热闹的场域,大家一拥而上。王坚有他惯有的执拗坚持,他看到了,还要自己做出来。
有人读了他《在线》这本书后留言:“你自己预言,又自己实现,这不就是作弊嘛。”王坚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就让我继续作弊吧。”
在采访的最后,我问他,你到底会不会写代码?
在王坚变成传奇的今天,这成了被人津津乐道的谜。
博士的回答很博士,“如果你把我当成一个纯粹写代码的人,这一行的人也会因为我写代码而雇用我。”
王坚有他自己的骄傲。
刘江说王坚是中国近10年最成功的CTO,带领一个全新的技术团队做了一个全新的业务,现在到了千亿的市值。
王坚委婉地用了这样的比喻,他说,一场战争最重要的战役是改变战争格局。100次胜仗可以打得很妙,但是不代表能改变战争的走势。
阿里云,算是打了改变战争格局的一场胜仗。王坚带领阿里云在中国的跑道上早跑了5年。
宝贵的5年,一个预言家实现了自己的预言,这是王坚的运气和传奇。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文 / 张寒&&编辑 / 金焰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meirirenwu)。
你的生活被什么技术改变过?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这个落泪的男人叫王坚-博客-云栖社区-阿里云
《马云评王坚》
第一次见到王坚博士时,我震撼于他对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一次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
第一次听博士提出要进行YunOS的研发时,我几乎是愤怒地惊讶于他的胆识。
第一次听到大家痛诉云手机有多烂的时候,我看到了博士及其团队的顽强。
第一次发生Hadoop(一个开发和运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软件平台)和云梯技术之争的时候,我惊喜地看见了一个了不起的、绝对负责的技术领导人应有的科学精神和坚持。
大家对于博士的管理方式、沟通方式和执行手法提出过批评,也进行过考量,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谦虚、纯洁,而又积极向上的大男孩。
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也并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很不一样。
假如,我们的工程师、产品人员和运营服务人员已经具备真正的合作伙伴思想,那么阿里的明天会更不一样。
假如,我们的博士是程序员出身,那么阿里的CTO(首席技术官)可能和任何公司的CTO毫无区别。
假如,一个乐队的指挥需要精通各种乐器才可以当指挥,那么阿里集团的许多高管都要下岗了。
阿里集团没有人天生可以胜任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PO(首席产品官)……阿里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把一个看起来肯定做不了啥“O”的人变成了独特的“O”!
感谢大家对博士提出的批评,正是这些批评使得博士更加完美。
阿里会把一个心理学博士变成出色的CTO,就像美国会把里根这个演员变成总统一样。
博士能有今天,不光是因为他本人的天赋和努力,更因为你我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今后能够继续支持博士的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 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王博士不行,就说明老马出问题了
现在看来,不见的是王博士不行
定论应该在几年以后下结论比较好
阿里的技术牛人不少,当初想到做云计算的就此一个。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曾在淘宝,但是纯属远观,我印象里他非常低调,从没见他发帖发言发演讲什么的,所以某报道说他“一向敢说”,我就很困惑。
我也很困惑他是怎么成功吸引这么多火力的——我听到跟他有关的话题100%是吐槽……
所以目前看来,我只能说他是个能背黑锅的人,被喷了一两年,还是能坚持之前制定的方向,而不是撂担子/找替罪羊,至少这不是光靠靠山就能做到的。
至于这个方向是北还是南,我还真不关心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针对百度百科上关于王坚博士神乎其神的介绍以及“匿名用户”答案,我较个真,研究一下王博士在人机交互领域到底有多大贡献。
在知网数据库中,以作者为“王坚”、工作单位为“杭州大学”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可查询到的论文有6篇,引用率都非常低,没有查到以&阿里*&为工作单位的文章。列举如下:
1. 《用户界面设计要求与技术的多媒体工具》
2. 《人-机交互技术新趋势: 多媒体与多通道》
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技术》
4. 《无处不在的人机交互——下一代可见和不可见的用户界面》
5. 《开放式UIMS参考模型》
6. 《人机沟通有方_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发展》
我用了一下午时间阅读了这6篇文章。
第1篇,863资助的。主要是将Williges等提出的界面设计原则做成一个软件来展示,就是一个UI设计原则的showcase。
第2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谈心理学、认知学和用户界面,是这6篇中最为理论化的一篇,可能也是代表王博士最高成就的。
其中第4,6属于介绍性质的,没什么好评价。
第3篇是一个PPT格式的演讲稿,不能算论文。从名字上看比较专业,但内容是虚拟现实的一般性介绍,又谈了UI和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以波音公司等为例的几个DEMO图片,没任何原创性东西。
第5篇,是对UIMS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的一般性介绍,其中有大约100多字的篇幅提出了一种叫UMA的模型,但草草收场,没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综上,除了863资助那个(开发了一个软件)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篇,其它都是科技博客水准的文章。
再讨论一下王坚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数字墨水”项目。关于王博士的介绍资料乃至百度百科里把这个说得重要无比。MSRA的网站上有各种各样的DEMO和技术,但我还真没搜到这个“革命性”的技术成果,也没有看到像百度百科所言“目前,“数字墨水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平板电脑中”,用户更没有像接受鼠标键盘一样接受这种“革命性”的发明。
在网上能搜索到的一片文章中,有一段羞答答的描述“...... 当然,他也承认,如果字体潦草或连体,特别是汉字,系统识别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准确率 ......”。这表明事实上并没吹嘘得那么革命。可否这样评价:”王坚博士在MSRA带团队做了一个项目,最终这个项目没得到客户的认可“?
我用GOOGLE学术搜索了关键字“Digital Ink”,很遗憾,与&Digital Ink&有关的论文,Authors里都没有叫&Jian Wang&或者&Wang Jian&的甚至没有“Wang”的,其中有一篇署名作者单位是“Microsoft Research, Redmond, WA”。
一个全球性的研究机构里、一个革命性的发明、主要技术贡献者居然没有一篇署名论文,但是微软研究院(总部)却有研究人员发这个领域的论文[2003年],这说明什么了?
最后,如果有人要说:李开复和马云对他技术都认可,或者他是某个什么协会的领导,难道还不够格吗? 我想说:我已经用直接证据说明了他的学术成就,就不采用间接的旁证了。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开发: 博士,能不能联系我们目前的开发现状,讲一下&勿在浮沙筑高台&这句话
王坚: 首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开发(打断.): 博士,请联系下我们目前的情况
王坚: 哲学问题 )(*&^%$#@!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看着翁笔点赞最高的帖子都是充满着对王坚的吐槽,可想而知当年的王坚在阿里云是背负着多大的压力。
今天的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一骑绝尘,成为云计算时代中国的绝对领军人物,对抗AWS和Google。云计算这个基础设施大战,好比电力设施基础的,全球目前仅有中美能玩。我们中国没掉队,还是要感谢马云慧眼识珠选择王坚。用王坚自己的话来说:一个清晰的战略、一个坚持到底的精神和一个明确的使命感是云计算成功的关键。
那些吐槽阿里云一直不挣钱的筒子们,可知AWS也是10年不挣钱?但15年一开始挣钱开始,就能够把其他领域的盈亏全部赚回来?云计算的规模效应要上了台阶才能体现,是真正的赢家通吃。2016年阿里云已经接近盈亏平衡,而17年往后,阿里云将会是阿里所有业务模块中增长最为迅猛、盈利最为凶悍的部门。现在回头看从08年就入主阿里的王坚,在孤独的开发了飞天,在大家的一片骂声中坚持。做面向未来事情的人,向来就不为普罗大众所理解,当年特斯拉也不是在爱迪生的引导下,被黑到爆吗?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王坚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他在浙大心理系获博士学位,主修工程心理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很快升为博导,不久后任系主任。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与人因学(Human Factors)和人机交互有很多交叠。王坚在读博和任教期间,不仅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美国顶尖的《实验心理学杂志》(JEP),还完成了很多合作项目,比如与摩托罗拉、英特尔等的合作,以及多个国防项目。这些工作在当时的国内都是具有开拓性的。他还和中科院的人机专家合作,撰写了《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一书,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王坚是一个聪明又非常勤奋的人,是个工作狂。做为博导,他带着学生写代码,其勤奋的程度超过他的学生。
1999年,时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开复找到了王坚,邀请他加盟微软,任多通道用户界面组主任研究员。开复不会看错人,他之所以邀请王坚担纲该组,是因为知道,王坚是国内人机交互第一人。在微软,他的主要工作成果是发明了数字墨水,一种自然化的人机交互技术,这项技术也应用在微软的tablet PC中,但是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没有成功。在一次校园招聘宣讲会上,我听过他讲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人,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五年后要做什么,不要只看着眼前。”
后来他升任副院长,然后又回到杭州加盟阿里,主持阿里云。偶尔还能闻及他在阿里“很累,压力很大”云云。毕竟作为一位技术管理者,要带领一个庞大的团队,负责尖端且日新月异的技术研究,他能否胜任,我也有一点担心。也许反省是必要的,听听大家的批评是应该的。希望他能从这次困境中走出来。
——————————————————————————————————————————
致另一位匿名用户:我不是阿里员工,更无需挣价值观的分数。相反,我不喜欢阿里的文化,邪气比较重。
确实,浙大心理系的前身是杭大心理系,但该系是国内最早进行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建有国内唯一的工业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第一批心理学博士授予单位。在工程心理学领域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开拓做过突出贡献,不说别的,在国防领域就做过很多工作,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所以既然不清楚情况就不要乱评价。
至于数字墨水,你也是一无所知,就别胡乱猜测。相关的报道多得很,你不会查查吗?至少相关专利上都有王坚的名字,他不算发明人算什么(专利链接: http://www.patentbuddy.com/Patent/8094939 , http://www.patentbuddy.com/Patent/8041120 )?再说了当初用户界面组才几号人,难道他的贡献仅仅是带团队?
至于在阿里如何开会云云,我不是阿里员工,就不清楚了。希望其他知情人来评价。
最后,我并没有吹捧王坚,我只是多陈述了一些事实。在阿里云os的事件上,是非很清楚,王坚肯定是做错了。所以我在上面已经做了评价。但是,我之所以写这个答案,是想提醒各位,评价一个人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动不动就全盘否定。至少,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必有过人之处,试想在翁笔,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而且很多事情,你没有站在他这个高度,是理解不了的。多学习一下别人的长处,少些意气用事,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
大家对王坚这么质疑,是因为他带领这么多牛人干了三年,最后不仅没出什么成果,反而铸成大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比较低劣的论调是:攻击他的专业背景或者攻击他的人品,这些都是不成立的。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那马云明天就找一个忠厚老实、准点开会的计算机博士当CTO,问题就解决了吗?当然不是。
每个人都是有他的局限性,有他的短板,这主要源于经历,经历造就了他的视野和世界观。我们看王坚以前的经历,一是高校,二是MSRA,这两个地方都是不直接面向市场的纯研究机构;而阿里,则是一个非常业绩导向的超级功利化的组织,天天都在打商战。所以王坚以前的经历虽然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和优秀的技术管理者,但是并没有证明他能做比较好的商业决策和市场导向的技术战略规划。这就是他的短板。相反,你看现在国内搞移动互联网最风生水起的几个人:雷军、红衣、小龙,都是在产品和市场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实战派。当然其实短板并不可怕,因为一个企业中可以通过组建一个多元化的团队,相互弥补,最后生成比较正确的决策。但是阿里云,做为一个完全技术立足的公司,几乎全由技术人员构成,它是否招揽了足够的有丰富经验的战略、市场和产品人员来辅佐王坚呢?内里我不知道,但从今天的结果看,恐怕是没有。而且阿里本身也主要是个商业驱动的公司、运营驱动的公司,在研发管理、创新管理这些方面,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认识,所以之前的阿里软件和借力雅虎的一搜,都失败了。
所以,仅仅是情绪上的攻击和谩骂没有意义。如果有比较知情的内部人士,不妨从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角度有技术含量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牛逼一点的,甚至可以写个MBA案例。对于阿里云,对于阿里,能做的,不是替换一个CTO,而是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管理和人力资源制度,就像郭建龙的文章里所说的,阿里云的失控源于沟通的失控,而为什么沟通会失控,应该从更深的层面找原因,而不是全推到一个人身上。
<em id="authorposton18-7-16 10:33:40
很多年前采访过王博士,当时谈论的话题是“云”,作为之前对于“云”的概念只来自于词条的本人来说,交流中感觉王博士对这个东西解释的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有远景的规划和应用场景的描述,至少本人感觉还是挺受感染的。和王博士交流的感觉是他喜欢repeat很多话,他会把自己讲过的话和你确认下你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不好的地方是容易以此及彼的拉扯很多细节上的事情,所以整个谈话的节奏和逻辑需要听的人自己花精力去梳理,因而会比较累,当然如果你放弃了这种梳理,结果可能就是睡着了。采访的感觉是,这个人还是有自己的梦想的。
其他技术上的事情什么的非专业不好评价,业务上的东西,大家都比较关注云手机、云OS,但是阿里云服务貌似没多少人提,但据我所知,就是有不少接触使用这个东西的人因之改变了对王博士的观点。
另外,说到管理,我记得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阿里集团内部进行360考评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支付宝得分应该最高(因为LUCY当家嘛,而且确实一直感觉气氛不错)、阿里云必须最低(内网多少骂阿里云业务的帖子),可结果却完全相反。挺有趣的。我们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阿里云一直被骂,所以员工期望值反而低了?
上面很多人认为就算王坚和数字墨水有关,那也只是因为他lead,并不能归功于他。那么为啥云OS和手机失败就全是他的责任了呢?另外,今天谈论的到底是管理能力还是技术能力呢?你们的判断标准好混乱。
本人不是在阿里云,跟王博士无利益关系,仅仅说下自己的感受。王博士一直在内外都备受争议,不过希望还是更客观地评价和看待他吧。
最后,我相信,马云比这里绝大多数人会看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坚 阿里巴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