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推销员推销好信中性笔骗局的,在大街上向路人推销,城管来了我什么也没干

「图文故事」哑巴卖刀——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推销菜刀!「图文故事」哑巴卖刀——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推销菜刀!陪你颠覆思维百家号(图文故事)哑巴卖刀---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推销菜刀!这是一个社区里的小菜场。每天天朦胧亮,小菜场的菜贩们,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的聚集到这里,在路两边放好自己的占位标记,抢占好摊位后,开始摆卖各种瓜果蔬菜。从南到北长长的街道,小摊儿一个挨一个,叫卖声不绝于耳,买菜的人流如潮。上午十点钟左右,小菜场里突然来了个卖菜刀的小贩,在我门店旁边占了一席之地,将一块蓝色塑料布铺在地上,然后他弓着腰从一个大帆布工具袋里,拿出了几把菜刀铺在塑料布上。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吆喝,只是右手握把菜刀,娴熟的使劲砍削着手里的一块薄铁板,手里的菜刀一起一落,刀刃落在地上一块圆铁板上,砸出一连串“叮叮铛铛叮叮铛”!“叮叮铛铛叮叮铛”!有节凑的金属敲打声,响声震耳欲聋,一条铁片削完,小贩继而向路人亮出菜刀,刀口丝毫无损,很快便吸引了路人的目光。仔细一看,原来他是个哑巴,只见他将装满菜刀的工具袋放在身旁,盘着腿,席地而坐,开始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推销自己的菜刀。为了证明自己的菜刀锋利,左手从地上撕了一张白纸,右手握着菜刀,刀锋顺着纸片快速的划动,一片片小纸条顺势飘落在地。一位中年妇女见哑巴用刀削纸片很顺手的样子,好奇的凑了过来,看得出是想买一把菜刀回去,也许她观察了很久,并没有质疑菜刀的质量,只是问哑巴手里刀多少钱一把,哑巴嘴里叼着烟,刀握在手里比划着,指向地上,暗示她每种刀上面都标着有价格。地上的标牌确实写着:哑巴手工刀,选用炮弹壳钢通过火质而成..大砍刀70,砍骨刀65,小号菜刀35,大号菜刀45.旁边的人告诉中年妇女,这些刀看起来不错,只是砍刀有点贵,菜刀到可以接受,有需要就买把回去。中年妇女拿起两把刀,用刀背敲了敲,听声音蛮悦耳,又看了看哑巴手上砍过铁片的那把刀,刀口倒是没卷刃,也没崩口,从铁片上砍削下来的铁屑掉在地上,也没有假,随即挑了一把菜刀,准备买下来。中年妇女正准备付钱,一摸口袋,囧!忘了带钱!只得放下刀,说了句:“我回家取钱去,等下倒回来买”!哑巴有点失望,却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削铁表演,手里的菜刀一起一落,刀刃依旧落在地上一块圆铁板上,又砸出一连串“叮叮铛铛叮叮铛”!“叮叮铛铛叮叮铛”!有节凑的响声...中年妇女果然说话算话,一根烟的工夫,便返回来了,她走过来二话没说,也没开口还价,掏出了一百块钱,将刀买下来了。哑巴找回65块,第一笔生意就这么顺当成交,心里美滋滋的!中年妇女,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位戴头盔的女顾客,有点不相信刀的质量,捡了一把菜刀在手,翻来覆去的看。哑巴嘴里“依依呀呀”的,手里比划着,极力表示自己的刀很好,为了让她相信刀的质量好,又卖力的表演起砍铁片.削纸条来。这位女顾客这才相信哑巴的刀确实不错。做了个手势表示:想买把菜刀,问哑巴三十元,买不买?哑巴略微迟疑了一下,见这位女顾客没有让步的余地,无奈只好点了点头,表示可以把刀卖给这位女顾客。这时,旁边摆摊的人纷纷起身,提着菜篮朝马路边方向转移阵地。原来,城管撤退了,她们又可以返回马路边摆摊了。哑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侧过头来只顾看热闹,连买刀的女顾客付钱都顾不上搭理。女顾客用手连碰了几下哑巴:”诶!诶!给你钱,要不要啊?”哑巴才转过身来接钱。接连做了两笔生意,哑巴剁刀削铁那富有节凑的响声“叮叮铛铛叮叮铛”!“叮叮铛铛叮叮铛”!越来有有劲了!周围的摊贩纷纷搬到外面去了,少了许多观众,哑巴剁了许久,也没人光顾,索性收拾东西,也跟着摊贩们一起,搬去外面继续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卖菜刀。哑巴卖刀,不会花言巧语,而是用货真价实来打动顾客。如果卖刀的不是哑人,不作刀斩铁丝的表演,而是一个伶牙俐齿的推销员,只在那里口若悬河地大讲他的菜刀如何的削铁如泥,怕未必能收到哑人卖刀的效果。哑巴卖刀的故事,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把产品的优点展示给大家,以事实证明,这比语言宣传要好得多。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陪你颠覆思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注意最新的社会趋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我当玩具推销员作文400字_四年级想象作文_随便看看吧
我当玩具推销员作文400字
&一天,我和妈妈在一家玩具店里为弟弟挑选生日礼物。看到店里生意好火爆,我突发奇想,我也可以卖玩具啊,刚好可以把赚来的钱充当捐款。
说做就做,我立马回到家里,把小时候的玩具都找了出来。在妈妈的帮助下,分好了玩具的类别。我们来到了游乐园,找了个人流量大的地方,搭起了小摊子。
迎面走来一个小一弟一弟,我见机行一事,&小一弟一弟,买个玩具吧,这个哥哥玩过,可好玩了。&小一弟一弟屁颠屁颠地跑回去把妈妈叫来&&&&&&哈,第一单生意顺利完成。此时的我信心满满,奇怪的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再没有人过来询问了。
原来不远处也有一个买玩具的小摊,老板卖的玩具种类比我丰富,价格还很优惠。难怪啊难怪,我这的生意会无人问津。正当我为此愁眉不展时,人群突然一 下子散开了。&城管来了,有城管,有城管&&&&&&&&同行们此时开始了手忙脚乱的收摊运动,我也不例外。还好来时妈妈给我打了预防针,否则这气势把我 给吓的。
说来好巧,原来隔壁买玩具的老板也是个小孩啊,大我一届。他周末常常在这里进行义卖活动,所以经验丰富。真是&不打不相识&,在&逃路&期间,我们结成了好朋友。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一起卖起了玩具。综合我们各自的优点,我们的生意更好了。
这次经历给我的感受是:人多力量大啊!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我们往往能事半功倍。(指导老师:何小娥)
[教师评语] 小朋友第一次当推销员,还是为了凑足爱心捐款的金额,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啊!本文通过买旧玩具的经历,从中传递用通过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有意义的价值观,写得好!
【我当玩具推销员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各种上门推销人员真的有点烦啊,你们自己感觉不到吗!
上门推销的人心理素质得多强大啊。最近被各种上门推销的烦的不行。
一大早来个推销玫琳凯的。楼主就说,我不需要谢谢。玫琳凯说,美女你用过玫琳凯产品没。楼主说,不用,再见。玫琳凯说,美女!你的皮肤很暗淡啊!还有黑眼圈,你要试试我们这款新出的组合套装啊,美白淡化黑眼圈的!楼主说,我真的不需要。我有化妆品了。玫琳凯说,那你没有用对啊,你看你的皮肤状态,你要用我们这款产品,绝对有改善的。楼主说,你去对门再转转吧,我不买!玫琳凯说,美女我们最近新推出这款美白组合套装真的很适合你,我是玫琳凯美容导师,我现在现场给你做个皮肤测试,女人一定要用对化妆品,你看我的皮肤,就是用我们的产品,我以前皮肤也很差的。。#?#@*?&%$。。。。。
真的好烦啊,赶也赶不走
不一会,来了个推销按摩器的。399买一赠一,上来二话不说,打开开关就要给楼主按摩!楼主赶紧跳起来,说不用不用,谢谢了,我不买别麻烦了。按摩器说,没关系的,不买也可以试试我们的产品。这款仪器是专门针对穴位进行按摩,舒缓疲劳,送家人送长辈送朋友都很不错的。楼主说,我现在不买。按摩器说,没关系的老板,你可以试用一下我们的产品,你隔壁的商户刚买了两个哦。楼主说,我不试了。我不需要,再见。按摩器说,现在这款按摩器真的很优惠的,等于399元买一台,还免费赠送一台。你千万不可以错过这个优惠。我们这个仪器采用了。。。。。。的技术!对人体。。。。。。好处大大的。。。。。
我妈就属于那种心软好骗的,记得小时候大概95年有个尼姑来化缘,我妈当时就给了她50元,那时候我妈月收入才三四百,小小的我都觉得很大方,我还记得那个尼姑说她时河南什么寺的,不是地域黑啊我很清楚记得印象特深刻,还叫我妈有空去寺里拜佛我妈说好啊。然后印象中我妈买过的上门推销的东西还有洗发水,一个防盗报警器!要是我,绝对直接说我不需要谢谢就直接关门!
我现在印象最好的推销员就是安利!因为安利不会在店里待着不走!人家过来直接就给我一张名片,说,安利了解一下!然后高冷的转身离开。
还有办信用卡的。哪怕你现在有十张信用卡,他也要说服你再办一张!有交通的,好,再办个平安的,有平安的,好,再办个招商的,有招商的,好再办个中信的。。。。全都有,可以,再给你办个大额金卡!
楼主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特别软。
地推也是无奈之举啊,不然怎么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有时候确实无奈。
我也很烦恼,下班回到宿舍喜欢打开门,然后在厨房弄这弄那,推销人员就在那里敲门,吓死我了,通常是灭虫药,洗发水,每次都发誓下次要关门,但是很闷想通风啊,不知道哪次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又上门啊
@猫头鹰爱吃白菜
08:49:06还有办信用卡的。哪怕你现在有十张信用卡,他也要说服你再办一张!有交通的,好,再办个平安的,有平安的,好,再办个招商的,有招商的,好再办个中信的。。。。全都有,可以,再给你办个大额金卡!-----------------------------我之前也很讨厌的,不过现在很缺卡,恨不得每天有办卡的上门
我建议楼主在门上贴张纸 谢绝推销 不需要办卡
最近还有卖皮鞋清洁剂的。上来二话不说就要给你擦鞋,也挺吓人啊。。。
楼主太好说话了,说两三句不走我会骂人的,不会跟他扯皮
不烦啊,我脸皮有三尺厚,随便别人说,我是不会动摇的。
我最讨推销那个清洁剂的,拿着清洁剂立马就要喷了擦给你看,都说了不要还喷,都烦死那个味道了。搞得我一看到他们手往包里面伸,就给赶紧说你千万别喷,我过敏受不了,你还是走吧!其他推销卡什么的,顶多摆个冷脸说不需要人家就走了,清洁剂这种真是不赶他就坚决不走啊。
很怕办信用卡的,自己从来不会主动办信用卡,但是之前老板娘有个朋友在银行上班,有任务量,所以老板娘就在网上把我们的信息都提交了申办信用卡,直到办信用卡的那个人来了我才知道……我说我不办信用卡,很麻烦,然后那个男的一开始还说有什么优惠有什么赠品,我说我不需要,结果就给我整什么姐啊,我们都有任务的啊,完成不了就得扣钱的啊,你可怜可怜我吧,我没忍心就办了。办了之后根本用不到就没开卡,然后竟然给我打电话了,说让我开卡,不然任务还是完不成,我说不开不需要,然后又给我来什么姐啊可怜可怜我吧之类的,我直接就说可怜不了你,你也不是要饭的天天让人可怜可怜你你好意思吗,自己任务完不成就想别的办法,我这条道你走不通,然后就挂了电话。但是更可怕的是过了两天就有类似客服哪种地方给我打电话问我不开卡的原因,然后给我说开了卡可以享受多少万的保险金额,听到最后才发现竟然是卖保险的……套路太深了吧也
还有一次,我跟我爸妈去逛街,结果走着走着就有个人突然在你面前蹲下往你鞋上抹鞋油,一个男的直接抹在我爸的鞋上,可是我爸穿了双黑色的翻毛皮的运动鞋,然后我爸说你干什么啊,我这是运动鞋你抹上了我就弄不掉了,然后那个男的就笑了笑说叔不好意啊,然后就转头不管继续找下个目标了,气得我,直接站在那开骂,反正当时在气头上,说了什么也不记得了,反正我就说你们这样在大街上经过人同意了吗,我得找城管问问,你们随意就损坏了别人的财务还想抹屁股就走人,没那么好的事,旁边也有好多围观的群众,但当时已经气得顾不上了,最后他们就道歉,我爸就自己默默的把鞋油擦了,真的气人
看脸,长得好看的愿意多听几句
大家还在看女子给推销员买水喝 对方回头就10元高价出售
原标题:热心肠!花3元钱给推销员买水喝被利用?对方回头就10元高价出售涉事方称是公司培训,业内人士称推销和实践培训应遵循道德底线
对张丽(化名)来说,大夏天给街头的兼职推销员买一瓶饮料,是出于一份热心肠,然而她发现推销员随后将这瓶饮料试图以10元钱的价格卖给路人。7月15日,在成都蜀西路附近的遭遇,让她觉得自己的爱心被利用了。
一份好心回头竟发现被利用
“我是看他一个兼职推销员在太阳底下工作辛苦,以为他真的是想喝瓶水。”张丽说。7月15日下午,她和同事一起途经蜀西路旁一家名为“V9健身”的会馆前,遇到了三位推销员。
张丽回忆,推销员上前让她请他们喝瓶水。“他们说,天气很热,出来做活动很辛苦,我以为是他们自己要喝。”尽管有些犹豫,但在推销员再三的请求下,她最终答应了,“三位推销员一人一瓶,还需要价格在3元钱以上的。”
办完事之后,张丽返回单位,再次经过健身房,另一名推销员上来,试图把手里的一瓶饮料卖给她。“先前已经给你们买过水了,现在怎么又要把水卖给我。”
回到单位后,竟然又有健身房推销员拿着水上门出售,一瓶价格为3元的饮料,喊价居然是10元。张丽说,起初买水是出于对推销员的一份爱心,现在她感觉自己被骗了。
公司是为了锻炼推销能力
7月16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前往V9健身会所,一位身着健身房马甲的年轻人向成都商报记者证实,7月15日当天,他们确实是在请陌生人给自己买水,然后再将水卖给陌生人,“别人为我们买的水要是3元以上的,我们需要以10元卖出去。”另一位推销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个活动是公司在锻炼大家推销的能力,也顺便推销一下健身房。
21岁的张峰(化名)说,不能明确告诉别人这是公司在训练他们,因为这样说就没起到锻炼的作用。他坦言,“平白无故就喊别人买水,很尴尬。”最终,他自己花钱买水,然后以3元两瓶的价格卖了出去,以此完成任务。
健身房销售负责人:
只是让推销员把自己放开
据该健身房销售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健身房还未开业,而公司正在搞推广活动,“让销售人员请别人买瓶水,是想训练他们与陌生人的交流能力。”
在训练之前,公司明确告知了销售员,让陌生人买的水必须是3元钱以上的,而卖出去必须卖10元一瓶,同时公司会给这些销售员做一些培训。该负责人说,目的就是“让销售员把自己放开。”
当记者提出是否是利用别人的爱心来进行一种业务训练,这位健身房销售负责人并不这样认为,“我们只是为了培养这些年轻人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业内人士:
拓展市场应有道德底线
智联招聘培训负责人谭哲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司培训销售人员的目的很明确,只是涉及一些道德层面,与市民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冲突,谭哲称,从第三方的角度(陌生人),肯定会认为自己被骗了,“公司只考虑到了对销售人员成长有什么帮助,但没有意识到训练过程中,参与者不仅有内部销售人员,还有社会大众。”
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卿涛则表示,任何销售和市场拓展,都应道遵循道德底线和人之常情,不能进行欺骗。
成都商报记者逯望一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揭秘电话推销江湖:每天拨200个电话 标记客户等级揭秘电话推销江湖:每天拨200个电话 标记客户等级光明网百家号原标题 一名贷款公司电话推销员眼中的电销江湖“通话时间越长 胜利希望越大”每个人每天会分到100到200个电话,打完往往要到晚上八九点。根据客户回复,他会将客户标注为初级意向、准意向、没有明确意向。“初级意向每天大概会有五六个,运气好的情况下,准意向会有两三个。”把通话时间拖得越长,就意味着胜利希望越大“每次成交,都是一次马拉松”刚开始那会儿,一个客户贷款四五万,他们就可以拿到三四千的提成,一个月只要能成交4单,工资过万是很轻松的。跟一个客户,他曾经最长花了两个月,对方最终来公司贷款50万元,但这还没有破纪录,同事跟一个客户甚至长达一年“每天那么多人走,又会有那么多人来”在公司里,他的业绩一度做到前三名,后来开始下滑。新人有干劲,老人都成了“老油条”,“这个行业门槛低,流动性也大,一个公司除了两三个人是稳定的,另外两三个被淘汰的,其余都是等着辞职的。”他一直明白,这个行业做不长久,而且面临着改革,今后也会越来越严格吴想从手机里取出那张180的号卡,这意味着,每天将有两百多人不会再接到他的电话。傍晚,他穿着拖鞋从滨江路附近的小区走到了天仙桥北路,上班族与他擦肩而过涌向地铁站,如果没有辞职,他也才在这个点下班。2016年,来到成都后,吴想进了一家贷款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打电话向客户推销办贷款,根据系统分配的电话号码,每天要拨出200个……声音温柔、骂不还口,广撒网总会有“收获”,每月只要搞定三单,一个月就能过得很滋润。不过,这样的生活一成不变,他渐渐厌倦。“辞职,开个烧烤店?谁知道呢。”面对成都商报记者的提问,吴想没有确切答案,他唯一确定的是,不会再回到那个保持通话状态的办公室了。入行实战首月每天盲打500个电话不能骂客户是红线加入电话销售的大军,吴想有些随意。2016年8月,他乘坐火车从甘肃陇南来到四川成都,去了一家车贷公司。工作简单上手快,就是往车上塞卡片,生意成不成大多靠运气。他每天晚上9点开始出门发卡片,三环以内竞争激烈。“我知道的公司就有四五十家,一个地下车库,就有五六家贷款公司光顾。”吴想形容这就像一场“阵地争夺战”,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效发行太多。三环外的近郊,是发放小卡片的最佳区域,乘地铁到达目的地, “先不能慌,不然后来的同行会把你的卡片扔了”,一直到凌晨两点左右,他才开始往车上插贷款广告。这个工作没干到一年,他就辞职了。随后,他在一家招聘网站上投简历找工作,要求不高,就想找一个吹空调、凉快一点的工作。“最好是朝九晚五、上五休二,工资在4000元左右就行。”他接到了十多个电话,大多是房产中介打来的,他没选。2017年3月,他选择了一家贷款公司做电话销售,“这行也算是有些积累”。虽然今年才24岁,但吴想看上去有些“老成”,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他说,这都是磨出来的。刚进公司,他们就被派到北京实习,主要学习一些话术——如何让别人不挂你电话。在电话里不能骂客户是红线,也是入职第一课。吴想透露,这些都是有真实案例的。他们公司曾有人因为在电话里骂了客户,半天工夫就被带走了。“对方找上门来,公司都不敢出面保。”实战第一个月,就是每天打500个电话,系统分配的号段,大段大段出现在系统中,“几乎是盲打,一个电话挂断,另一个电话就接进来了。”他说,电话转过来就已接通了,电话来源也不清楚,当时就想不能让对方挂电话。反复训练后,他们也掌握了一套规律,针对陌生人,就简单问问,是否有办贷款的需求;针对办过贷款的,就给他讲一下,现在出了优惠政策,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只要对方问‘怎么办’,基本就有希望了,这时候就要让他们上门来咨询,进了公司门,基本就成功一半了。”每天电话打完,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到了第二天,公司早会就要开始进行总结,对客户进行分析。铁律办公室里说方言罚款100元号卡会定期更换在北京那会儿,普通话已经是办公室的通用语言了。“如果被抓住说方言,公司规定是罚款100元。”吴想解释,公司还是不时会有客户上门来,如果里面一群人在说方言,这样给人的感觉肯定不太专业。电话背后的这群人,个个都衣着光鲜。每天上班,除了西装笔挺,皮鞋还必须擦亮。吴想就准备了两套西装,一套是自己买的,另一套是交了300元,公司发的。刚进入公司,每个新员工会拿到一张电话卡,这些都是公司统一买的新号,办的199元的套餐,电话话费则是从工资里扣除。“都是买一些新号段,如果是老号段,很有可能是同行卖出来的,都被标记过‘电话销售’,这样就不利于工作开展。”吴想说,即使这些新的号卡,每隔两三个月还是要更换一次,每个人,每天会分到100到200个左右的电话,要打完这些电话,往往要打到晚上八九点。“少打一个电话,公司会扣罚5元钱。”打不完,没人肯走。根据电话里这些客户的回复,他会把客户标注为初级意向、准意向以及没有明确意向。“初级意向每天大概会有五六个,运气好的情况下,准意向会有两三个。”在给这些客户打电话时,永远不能先于客户挂电话,把通话时间拖得越长,就意味着胜利希望越大。进阶祝福短信频繁轰炸每月成交4单工资就能过万入职第一个月,零成交纪录很正常,两三个月之后,才会有所收获。对于那些准意向客户,两三天就要打一次电话进行回访;初级意向客户,十多天必须打一次电话加深印象。“只要有节日就必须发短信,周末也不例外。”吴想说,短信模板都是定制好的,只需在结尾加上自己名字。到了节假日,这些给“张哥”“王姐”的祝福短信比给自己爹妈还频繁。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刚开始那会儿,一个客户贷款四五万,他们就可以拿到三四千的提成,一个月只要能够成交4单,工资过万是很轻松的。“不过,一个客户如果没打够12通电话,想让他上门来洽谈,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也成了他们疯狂打电话的原始动力。吴想还记得成交的第一单,“当时周末还在家里睡觉,对方打来电话说要办贷款。”他当时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捂住手机话筒,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讲贷款业务。第一个客户是一个别克车主,当时贷款4万用于家里装修,这一单不大,但让他尝到了甜头。在工作之余,他也接到过同行打来的电话,接到这些电话必须扮演成客户,认真倾听。“不能挂,一定要和他聊一下,相互学习下。”他说,这时候就要看看同行都采用哪些话术,如果有比较新的方法,下次就可以活学活用。同行是老师,客户也是老师,在和客户聊天时,他们也经常会“不耻下问”。这些客户中,有的做建筑工程、有的做装饰装修……各行各业都有,这时候就需要了解他们的行业动态,这些知识也可以作为下次电话销售的谈资。跟一个客户,他曾经最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方最终来公司贷款50万元,但这还没有破纪录,同事跟一个客户甚至长达一年。每次成交,都是一次马拉松。行业门槛低 流动性大被骂是难免的天府广场附近一处办公楼里,办公室刚刚装修结束,吴想和同事就搬了进去,200多人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1.2米宽的办公桌,放着一部座机,吴想只有在中午吃饭时才能歇口气。在公司里,男生比女生多,差不多占六成。他透露,每个组都是“7+1”,1个组长,7个组员,年龄都和他差不多,1992年到1994年这段出生的占了多数。他们的客户,年龄段则在30岁到55岁,“来办贷款的,男的多女的少。”吴想说,在北京那会儿,办贷款的都是公务员。回到四川后,咨询办贷款的主要是一些生意人。拨出电话后,被骂是难免的,有时气不过,他们也会想一些“对策”,直接一点的就是挂掉电话后,换一部手机,直接拨通对方手机号码,咆哮一番后挂掉、关机。在成都两年,吴想除了公司和租住的小区,其他区域都不熟悉,“没时间去,每天下班回家收拾完就是晚上11点了。”在公司,他的业绩一度做到了前三名,不过去年8月业绩开始下滑到10名左右。新人有干劲,老人都成了“老油条”。最后,他辞职了,一起辞职的是整组同事。如今他只留下了一张名片,上面的头衔是“高级客户经理”。但他说,这样的头衔在办公室里一抓一大把。“这个行业门槛低,流动性也大,一个公司除了两三个人是稳定的,另外两三个被淘汰的,其余都是等着辞职的。”他也见惯不惊了,每天那么多人走,第二天又会有那么多人来。在这个行业浸润久了,他也从一些老人那里慢慢学习,2011年到2016年,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好做的,客户什么也不懂。“现在他们学精了,在三四家公司之间反复对比。”他说,自己也不能做什么,只能保持好的心态,另外就看运气了,“三分归元气,七分靠运气”。但他一直明白,这个行业做不长久,而且面临着改革,今后也会越来越严格。/ 离开之后 /找人合伙做生意不再从事电销行业不断传输来的号码远远没有尽头今年4月,吴想从公司辞职,和朋友商量着一起做点事。其实,在步入社会之前,他在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制造。2015年,学校安排实习,他和同学来到无锡一家工厂进行精密仪器加工。名字听上去有些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线操作工。厂里总是雾蒙蒙的,切削液的味道让人有些难受。实习期间,每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块,厂里的“元老”也不愿教授技术,藏着掖着。“可能上班两三年才有机会接触这些技术,前期都是在一线操作。”让他下定决心离开的是,隔壁车间曾发生一次安全事故,他的同学也在一次事故中丢掉了一根指头。坐着火车,从无锡到了成都,一天两夜,恰好碰到春运高峰,这次长途旅行之后,他再也没有打算去东边。转车回到陇南,在老家镇上,他耍了几个月,“镇上没什么产业,时间过得很慢。”身边的朋友,学历大多和他差不多,做服装的、开奶茶店的、当服务员的,混得好一点的同学本科毕业后去了国企上班,每个月拿到手有8000多元,但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直到朋友介绍他来到成都做贷款服务。同公司的小袁和吴想一样,也没在电话销售行业待太久。“将近一年就辞职了。”小袁说,电话销售死板、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是个人会打电话、会说话就行,话术都是有专门的一套”。辞职后,小袁开始跑贷款业务,每天拜访两三个客户,但这种面对面打交道的业务,比躲在电话后面更有挑战。辞了职,吴想住在滨江路水井坊附近一处老旧小区,刚刚交过房租,他还能再撑一段时间。他和朋友商量着,开一个烧烤店或者去工地上卖盒饭,反正再也不会去电话销售公司上班了。“那种生活太枯燥了。”走在锦江边上,吴想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上班了,他却满不在乎,手臂撑在栏杆上,露出一个文身。“哦,是罗盘,人生还是要有一个方向。”他说,每天重复着拨打电话,最终还是让他发现,不断传输来的号码,远远没有尽头。(记者宦小淮 文中人物系化名)来源:成都商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推销中性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