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主角带着系统乌克兰少年回到二战电影成为一个民国宝安团长的小说,可以兑换飞机大炮,坦克战舰。

并没有骂起来。&br&因为鲁迅一直骂胡适,胡适一直不吭声。&br&&br&起初,鲁迅跟胡适的关系很好。&br&我们看《鲁迅日记》:&br&&blockquote&&b&己未年五月二十三日,晴。&/b&&br&&b&上午给老李写了封信。下午去学校,买了本《马叔平所臧甲骨文拓本&/b&&b&》,花了我四块大洋。晚上胡适在东兴楼拉场子喝酒,叫我也去,一共十个人。&/b&(二十三日晴。上午寄李遐卿信。下午往大学,得《马叔平所臧甲骨文拓本》一册,工值券四元。夜胡适之招饮于东兴楼,同坐十人。)&/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e6de607cecf36158eca_b.jpg& data-rawwidth=&393& data-rawheight=&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figure&&br&他们经常一起吃席。&br&&br&在之前的文章中,鲁迅称呼胡适为先生。因为虽然鲁迅的年纪比较大,却比胡适出名要晚一些。不过,自从1924年以后,鲁迅一提起胡适,就变得阴阳怪气了。鲁迅是左派急先锋,胡适是右派温和狗,水火不能相容。&br&&br&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北京女师大的女校长杨荫榆,就是《纪念刘和珍君》里头那个反动女老师。她实行对学生的高压统治,不允许学生参与学生运动,手段强硬,引起学生强烈反感。因此学生发动了“驱羊运动”,要把她从校长位置上赶下去。&br&杨荫榆虽然行事上有欠考虑,但终归热心教育事业,他不让学生上街,多半是怕学生被击毙。鲁迅的文章出来以后,杨荫榆名声臭到了大街,只好退出教育系统,但后来依然去别处当了老师。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的时候,杨荫榆的学生被日本人殴打,她只身前往日本军营,递交用日语写的抗议书,要求日本人交出凶手。她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建造房屋,收留因战乱避难的孩子。杨荫榆的行为遭到日本人痛恨,最终被日军杀害,抛尸河中。&br&她是十恶不赦的人吗?&br&完全不是。&br&可惜这个情况鲁迅是看不到了,她的形象,永远停留在《纪念刘和珍君》里了,还被选进了课本,继续遭受数以亿计的误解。&br&&br&随着北师大事件的爆发,鲁迅和其他人的论战也开始了。鲁迅是支持学生运动的,而论战的对方的态度,主要是“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持着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陈源、李四光等人。&br&本来,也没胡适什么事儿。&br&但胡适手贱,发表了一篇名为《爱国运动与求学》的文章。文章写作的背景是,学生一开始要对付杨荫榆还可以理解,但最后演变成了暴力行为,闯进章士钊、刘百昭、朱深家打砸,并火烧了《晨报》报社,胡适表示遗憾。&br&在文末,胡适说:&br&&blockquote&在一个扰攘纷乱的时期里跟着人家乱跑乱喊,不能就算是尽了爱国的责任,此外还有更难更可贵的任务:在纷乱的喊声里,能立定脚跟,打定主意,救出你自己,努力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个有用的东西!&/blockquote&鲁迅认为这是在为章士钊洗地。&br&&br&由于鲁迅的笔力很雄健,讽刺意味十足,所以但凡和他持有不同观点的,都被骂得狗血淋头。这里头包括刚才说的陈源,以及他的弟弟周作人。胡适给他们三个都写了同样一封信:&br&&blockquote&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blockquote&鲁迅很生气。&br&&br&后来他写《出卖灵魂的秘诀》讽刺胡适。&br&文章里他喊胡适为胡博士,他说,“胡适博士曾经玩过一套‘五鬼闹中华’的把戏”,说胡适说“日本不可能用暴力征服中国人”,这句话是“预备向‘日本朋友’上条陈”,从而推断出胡适的意思是“暴力征服不了中国人,以德服人就可以”,原来如此,“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br&此外,还有这样的:&br&&blockquote&胡适博士“能用英语和他们会谈”,真是特别。&/blockquote&尽管几次三番公开讽刺胡适,但胡适从来没做过回应。只有在给周作人写的信里,胡适提到过鲁迅:&br&&blockquote&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隔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相去虽远,相期至深。此次来书情意殷厚,果符平日的愿望,欢喜之至,至于悲酸。此是真情,想能见信。&/blockquote&&br&鲁迅生平骂人无数,讽刺连篇,众人都为他叫好。他也当真是铁骨铮铮的勇士,但这种笔锋加上激进之思想,太容易误伤别人。不过,后世在拔高鲁迅的时候,并不是会在意他的文章究竟有何等魔力,他们只注重鲁迅文章中的意识形态,刚好这个立场符合政治的需要。然而这正是鲁迅当初最不愿意看见的。1996年,罗稷南亲口告诉鲁迅之子周海婴,在1957年的时候,他曾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br&&blockquote&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blockquote&毛泽东讲:&br&&blockquote&以我的估计,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blockquote&&br&这也印证了胡适后来说的:&br&&blockquote&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blockquote&&br&呵呵。&br&是谁的人不重要,和谐社会最重要。
并没有骂起来。 因为鲁迅一直骂胡适,胡适一直不吭声。 起初,鲁迅跟胡适的关系很好。 我们看《鲁迅日记》: 己未年五月二十三日,晴。 上午给老李写了封信。下午去学校,买了本《马叔平所臧甲骨文拓本》,花了我四块大洋。晚上胡适在东兴楼拉场子喝酒,叫…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br&&br&&br&&b&国士无双&/b&&br&&br&&b&零、前言&/b&&br&&br&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br&&br&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br&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br&&blockquote&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000人到10000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并从那里传播到西欧,此后又在地中海地区飘掠肆虐两个世纪之久。人们把这次起源于公元542年的鼠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Plague of Justinian),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1亿人。&br&&/blockquote&(引用部分来自百度,下同)&br&&br&第二次,起源于中世纪,延绵数百年。也正是这一次的恐怖,奠定了鼠疫“黑死病”的恐怖名头。&br&&blockquote&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内即死,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有的说是30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其中威尼斯减70%,英国减58%,法国减3/4。从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30岁缩短到仅仅20岁。直到16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16、17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blockquote&1664年到1665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br&&br&第三次,则来到了我们中国。&br&&blockquote&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blockquote&&br&&br&&br&&br&&b&一、乱起&/b&&br&&br&1910年,末代大清,&br&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很快蔓延到女真龙兴之地,日俄争霸之锋,中国东北。&br&10月26日,第一例病例报告出现在满洲里&br&10月27日,哈尔滨被鼠疫攻克&br&10月30日,长春告急&br&11月02日,沈阳沦陷&br&11月15日,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数万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因感染死亡人数过多被隔离&br&&br&大清朝野震惊。&br&日俄均以防疫为由,准备抢夺东北控制权,各国外交使团频频施加压力。&br&时任外务部右丞,年仅33岁,因为冷静果断处理1908年伊藤博文案而声名鹊起的政治新星施肇基挺身而出,请求担任防疫大臣。&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a568b8d68a4b893adf2d76fcd0a359b_r.jpg&&&/figure&施肇基先生是中国的外交先驱,中国历史上首位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先后获得本科、文学硕士以及PHD。作为一位外交家,防治鼠疫只是他的一次友情客串而已。除了之前提到的伊藤博文案,之后他三度担任中国驻美公使(大清一次,民国二次,其中1935年升级为大使后成为中国首位驻美大使),一次担任驻英公使(民国),二战后担任中国联合国代表团高级顾问。&br&而对于中国教育洗礼的同学们来说,他代表参加的最出名的一次会议,是1919年的巴黎和会。参加者除了时任驻英公使的他之外,还有外交总长陆征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比公使魏宸组,以及,另一位广为人知的杰出外交官,巴黎和会中国全权代表,时任驻美公使,顾维钧。&br&&br&但是很遗憾,今天,我们的主角不是年少得志的施肇基。&br&施肇基在当上了防疫大臣后,遍邀名医去东北主持防疫工作。&br&但是均遭到了婉拒。&br&行医而已,谁也不希望把自己搭进去。&br&直到他找到了那个比他还年轻2岁的医生。&br&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年仅31岁的他带着自己的助手兼学生林家瑞以及简单的医学仪器,&br&两个人迎着汹涌的逃难人潮,向东北出发。&br&日,平安夜,到达哈尔滨,一座已经被鼠疫统治的死城。&br&&br&鼠疫可以肆虐多久?&br&第一次爆发是2个世纪&br&第二次爆发是4个世纪&br&而这一次在哈尔滨,这位医生到来之后,仅用67天,就将鼠疫扼杀。&br&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br&国士无双,伍连德。&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bf7b2faab9ecd5fd5f8f_b.jp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figure&&br&&br&&blockquote&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blockquote&&br&&br&&b&二、缘生&/b&&br&&br&施肇基作为中国近代史首批学霸,手握康奈尔三个学位外加首位康奈尔中国毕业生的名头,自然可以藐视众生的。&br&但是正所谓人间自有妖孽在,学霸之外有学神。&br&第一个进入剑桥的华人,24岁就拿到剑桥大学5个学位(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的伍连德呵呵一笑。&br&很遗憾,严格来说,他不是中国人,只是华人。&br&伍连德,字星联 ,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当时为英属),祖籍广东新宁。&br&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学习。&br&1903年,7年时间拿下5个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Elie Metchnikoff教授与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教授。&br&1905年,伍连德与施肇基相识。谁都没想到,5年后他们会再一次站在一起。&br&1907年,28岁的伍连德受袁世凯邀请,归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br&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和大多数首批留学生一样,&br&在此后数十年的历史巨变中,如无根之萍,随波沉浮,&br&最终化成一声悲叹,飘散在图书馆厚厚的典籍杂文中。&br&但是,1910年底,在离日,20世纪中国历史剧变的开始仅仅不到一年,&br&他出现在了哈尔滨。&br&这一刻,命运选择了他,&br&或者说,他选择了命运。&br&&br&&blockquote&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br&——《孟子·公孙丑上》&/blockquote&&br&&br&&b&三、狂澜&/b&&br&&br&2003年,非典爆发。&br&历时四个月,内地13亿人口中,共确诊5327例,死亡349人。&br&帝都全城恐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br&口罩、白醋、板蓝根飙至天价,千金难求。&br&军队出动,仅仅数日,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京城各大医院专家入驻。&br&全国各地组织顶尖医疗团队赴京增援。&br&全球实验室马力全开,以求找出病源。&br&举国之力,抗击非典&br&&br&1910年,东北鼠疫。&br&东北1400万人口,最终死亡6万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仅傅家甸死亡就超过总人数1/4。&br&东北地区甚至没有像样的西医医院,医生数量将将达到两位数。&br&横尸遍野,疫水横行。&br&口罩手套很少人使用,对于文盲率接近100%的中国人来说,“传染”“隔离”实在是很难理解。&br&千里之外,英国一个叫弗莱明的年轻医生刚刚取得了自己的外科资格证书,并决定留在母校跟随老师,从事痤疮和梅毒的免疫研究。&br&直到19年后,他才在因缘际会之下,发现了抗生素。&br&当时的东北,药品储备基本是个笑话。&br&而伍连德手上,只有自己的学生,和之前在东北的两位连“接触患者时自我保护”都不知道的医生。&br&时值年末,除夕很快到来,大批闯关东的汉子们要带着他们一年的收成,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以及带着他们身上的鼠疫杆菌和因为鼠疫死亡的亲人的尸体,回到关内。&br&全国大爆发近在眼前。&br&&br&伍连德到达后立刻用英文电报向施肇基报告了现状:&br&(1)医无素养之困难;&br&(2)药品无储备之困难;&br&(3)财政应付不及之困难;&br&(4)病院隔离筹备不及之困难;&br&(5)断绝交通之困难;&br&(6)焚毁尸体、物品隔离之困难。&br&&br&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br&&br&&blockquote&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br&——《孙子兵法》&/blockquote&&br&&br&对面是肆虐人间上千年的妖魔,&br&这边,只有一己之力。&br&&br&&blockquote&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br&——《亮剑》&/blockquote&&br&&br&浮云生死,此身何惧!&br&战斗,开始了。&br&&br&&br&&b&四、谋定&/b&&br&&br&北里柴三郎,日本细菌学家。&br&履历无比炫目:师从发现了结核杆菌的德国科赫教授,世界首位分离出破伤风杆菌(1889),将免血清免疫的方法应用于白喉和破伤风的治疗,开启了血清学领域。回国后自建细菌研究所,指导志贺发现了志贺杆菌(1898),后在如今日本的首相摇篮,庆应义塾,创办了医学部。自己也加授男爵。&br&而在他履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于1894年,第三次鼠疫爆发之后,分离出了鼠疫的致病原——鼠疫杆菌。&br&&br&在当时的医学界,在对鼠疫杆菌进行了初步研究后,以北里柴三郎为首的科学家们普遍认知是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br&因此,对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灭鼠!&br&&br&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很快发现了问题。&br&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怎么会大规模活动?&br&就算天地有异变老鼠乱跑,跑一次也应消停了,怎么疫情还在不断加重?&br&&br&他仔细调查了爆发最严重的傅家甸,发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br&土拨鼠,亦称旱獭,属啮齿类,主要生存在蒙古、俄国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种穴居于干燥寒冷地带的小动物。要注意的是,学名是旱獭,和老鼠并不是同一个物种。&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f8dd61c50dfae37ceabca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当时的东北,尽管俄军新败于日本,仍有大量俄国人在此。俄国人钟爱紫貂皮毛制作的各类服饰用于御寒。可人多貂少,一皮难求。而中国自古以来悠久的山寨传统,自然有许多精明之士想到了皮毛肤色相近的土拨鼠来代替紫貂。到了1910年,市场上的假紫貂皮已经到达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50万件。&br&伍连德立刻让助手想办法找来土拨鼠进行研究。&br&&br&12月27日,一位旅店的店主患鼠疫而死。&br&伍连德赶到后,立刻问小厮:之前是否有皮毛商人入住?&br&小厮说:有,一周前刚走。&br&&br&传染链渐渐浮出了水面,接下来只需要在死者和土拨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就能明确病魔所在!&br&但是当时清政府禁止尸体解剖,同行的两位医生极力劝阻,伍连德不为所动,毅然不顾风险,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br&回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很快在器官,尤其是心、肺和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br&经过培养,三天后出现了大量鼠疫菌团。&br&而与此同时,在土拨鼠体内,也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团!&br&&br&伍连德确定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的传染,而并非鼠传染给人。&br&立刻给施肇基发电报,要求想办法让政府予以配合进行隔离。&br&在他的心中,征服鼠疫,指日可待。&br&&br&&blockquot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r&——《史记·高祖本纪》&/blockquote&&br&&br&&b&五、惊变&/b&&br&&br&在施肇基的支持下,伍连德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傅家甸所有的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对有可能接触病人者,必须呆在家里自行隔离。&br&然而很遗憾,当时在东北的话事人,并不是中国人。&br&而是把东北当成了殖民地的各国友人们,尤其是日本及俄国。&br&想要控制疫情,必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br&&br&伍连德首先拜访了俄国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将军。俄国当时已经派了医学专家依沙恩斯基过来。所以拜访时,二人并不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医生会有什么样正确的看法。&br&但是伍连德张口就是流利的英语,让二人震惊不已,收起了藐视之心。伍连德告诉他们,他已经通过尸体解剖、样品观察以及细菌培养,得出了此地流行鼠疫的结论,并阐述了该病菌是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播方式。霍尔瓦特出于保护俄侨的考虑,很快就将1300节火车车皮(内置取暖火炉)批给了伍连德医生,使医生有了一个较宽裕的临时疫病隔离所。伍连德说服那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并陆续将他们安置到这里。病人则送到防疫医院。相关家属和一般接触则在家里自行监测。&br&&br&接下来是日本。哈尔滨瘟疫刚刚爆发之际,日本同样也派了一名医生来调查。这位医生,恰好就是北里柴三郎教授的学生。同样,出身名门大派的他看不起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们。&br&直到伍连德的助手林瑞生告诉他,伍连德医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br&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师门的“鼠疫源于鼠传染人”的思想,在之前已经解剖了数百只老鼠,并请伍连德观看他解剖老鼠的样本,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从一只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因此,哈尔滨流行的并不是鼠疫。&br&对方毕竟是鼠疫杆菌鼻祖的得意门生,伍连德深感难以说服对方,只得做罢。&br&&br&日,政府第一批增援赶到。&br&仅有一人。&br&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时年45岁,比伍连德大13岁。&br&与日本人一样,傲慢的法国人并不相信伍连德的“人人传染”的说法,坚定地认为灭鼠才是唯一可行的防疫方法。在谈话中,他控制不住自己,面对伍连德挥舞双手,瞪大眼睛喊叫:“你这个中国佬竟敢蔑视我,目无你的尊长。”甚至还要与伍连德抢夺防疫控制权。&br&&br&无人信,无人服,隔离工作举步维艰,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每日飙涨,人人自危,户户惊恐。&br&伍连德陷入了绝境,向施肇基求救。&br&施肇基上报清廷。然而,在那个西方医学远盛于东方的年代,无数西方专家的反对下,一个仅仅初出茅庐的伍连德的说法,又如何能够让清廷大人们相信呢?&br&&br&历史在此时展现出了它黑色幽默的一面。&br&当时已经有很多人逃回了关内,鼠疫的恐慌开始在全国弥漫。&br&东三省与北京近在咫尺,清廷也开始了恐慌,担心有朝一日,这个恶魔狞笑着扑向紫禁城。&br&而伍连德所提出的隔离患者,全城戒严的方法让清廷大喜过望,&br&对施肇基的奏章,毫不犹豫地批准,直接任命任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并且免去梅斯尼职务。&br&&br&但是仅仅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够的。&br&阎王好见,小鬼难缠。&br&想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br&&br&而历史再一次垂青了伍连德,用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他扫清了所有障碍。&br&这个悲剧人物,就是梅斯尼。&br&被清廷停止职务后,不甘束手的梅斯尼去了俄方医院,现场查看病人。为防止感染鼠疫,他戴上了白袍、白帽、胶皮手套来隔绝一切可能的与老鼠接触的部位。&br&但是很遗憾,他仍然没有相信,那个比他小13岁的年轻中国医官所说的,鼠疫会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染。&br&所以,他没有戴口罩。&br&&br&1月5日,梅斯尼被停职后立刻去看病人,之后从医院回到住处,一切正常。&br&1月8日,梅斯尼开始出现低热,头痛,发烧。夜里烦躁不安。&br&1月9日,凌晨开始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立刻被送至俄方医院抢救。&br&1月10日,注射免疫血清,连续治疗24小时后病情仍在加重,开始大量咯血,很快失去意识。血中检测出鼠疫杆菌。&br&1月11日,梅斯尼死于鼠疫。距离他来到哈尔滨,仅仅9天。&br&&br&梅斯尼之死震惊了所有在哈尔滨的各国使馆,以及当地政府。&br&如果连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都不能幸免,那么没有人是安全的。&br&在死亡的恐慌下,关内来的医生们得到了无比的优待,政府高官们甚至腾出自己的官邸,请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br&而伍连德,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信任。&br&&br&尽管在大人们的眼中,这些关外匪民的生死远不及自己身家性命紧要。&br&但无论如何,在清廷、当地政府和霍尔瓦特的强力支持下,防疫控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br&&br&&blockquote&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br&——《留侯论》&/blockquote&&b&&br&&br&六、烟横&/b&&br&&br&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将傅家甸划分为四个区域,隔离监控。&br&开始训练大量医务人员取代警察进行疫情监测。&br&同时,调动了数百名军队及警察封锁隔离区,尤其严禁毛皮商人进入。&br&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事大权之后,果断撤职了一些无能的医官和隔离区官员。&br&&br&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杀伐决断之下,渐渐稳住了人心。&br&但是面对鼠疫,仅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千金妙方。&br&&br&尽管已经隔离,但是城中死尸无数,卫生状况极差,处处危险,步步惊心。&br&&br&伍连德在梅斯尼的死上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开始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br&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br&这种口罩,后世被称作“伍氏口罩”&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0ed58032ebb997b19a57c05c284621e_r.jpg&&&/figure&(图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马学博)&br&&br&学过生物的同学都知道,&br&传染的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br&易感人群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是外星人,都是鼠疫的易感人群。&br&口罩解决了传播途径问题,那么最后,就到了解决传染源的时候了。&br&其时土拨鼠已不多,真正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那些死尸。&br&由于死亡人数过多,且冬天木材紧缺,大量死者无法下葬,随意抛在街道中。&br&伍连德当机立断,上书请求准许火葬。&br&&br&&br&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国土葬改革拉开大幕。&br&其时中国刚刚经过建国后近三十年动乱,尤其是十年浩劫已将旧社会的礼义廉耻冲击地七零八落。&br&就在这种情况下,火葬推进的过程中,仍然产生了无数阻力,在基层,火葬和计生成为了官民对抗的焦点,全国各地每天都爆发着流血事件,延绵十余年。&br&&br&而在1911年的清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更是最根本的伦常道德。&br&伍连德的提议掀起了轩然大波。&br&幸运的是,他的身后,始终站着那位比他大两岁的友人,施肇基。&br&靠着自己精纯的政治手段和圆滑的外交技巧,加上鼠疫巨大的恐慌,施肇基成功说服了清廷,同意将弃尸予以火葬。&br&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br&&br&日,大年初一。破旧岁,迎禧福。&br&傅家甸却全无过节氛围。&br&24000名中国人里,已经有超过1/4死于鼠疫。&br&两千多具疫尸曝于荒野。&br&防疫人员将尸体堆成22堆,每堆100具。&br&伍连德要求文武官员全数到场,同时还有大量百姓围观。&br&倒上煤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首次集体火化。&br&&br&同时,大量发放传单,鼓励百姓在新年里多放鞭炮。&br&不仅仅在心理上让百姓们有了消灾辟邪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利用鞭炮散发出的硫磺味道灭菌,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尤其是在全城燃放鞭炮,对弥漫在空中的病菌是一次极好的驱赶和灭杀。&br&&br&2月6日,俄医务总监马里诺夫斯基医生扺哈,经过认真考察,他立即在俄侨聚居地效仿伍连德的做法,开始焚烧病尸。俄国人共焚烧了1416具疫尸,其中1002具是从坟墓中挖掘出来后,再进行焚烧。&br&同时,也对疫情严重地区患者接触过的家具、生活用品等一并焚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e7f415be2d7c7c803d767c3a2404109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blockquote&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br&——《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blockquote&&br&&br&&b&七、辟易&/b&&br&&br&焚烧过后,全城死亡人数急速下降,感染者也越来越少。&br&日,距离伍连德到达哈尔滨67天。&br&深夜,所有防疫人员聚集在总部内,就像《环太平洋》的基地一样,仰头观看时钟。&br&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爆发出热烈的欢呼。&br&24小时内,哈尔滨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br&之后数日,均无感染及死亡。&br&&br&伍连德宣布,解除对傅家甸的隔离。&br&并亲率防疫人员走进居民区看望市民。&br&百姓走上街头欢庆,喜极而泣。&br&劫后余生,恍若隔世。&br&&br&此次东北的鼠疫流行,共吞噬6万余条生命,其中傅家甸为7200余人。&br&在此次防疫行动中,参与工作人员2943名,297人殉职,其中包括梅斯尼医生。&br&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鼠疫,用自己的生命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研究资料。&br&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3b651bb42c26cc7c7f28_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3b651bb42c26cc7c7f28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鼠疫结束了,但是伍连德的工作还没有结束。&br&根据在这次鼠疫中得出的成果,他提出了一项改变了鼠疫研究史的学说:肺鼠疫。&br&从这项理论开始,鼠疫在后世的研究中逐渐分成了腺鼠疫(鼠传染人),肺鼠疫(人人之间可传染),败血症鼠疫等等。&br&&br&日,他邀请11国专家,于沈阳召开了“万国鼠疫大会”&br&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国际学术会议。&br&年仅32岁的伍连德被推选为大会主席,而担任副主席的,正是鼠疫鼻祖,北里柴三郎。&br&会议上,伍连德主持,与各国专家共同完成了500页的《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会议报告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2d9e690b1e9d4c01d350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2d9e690b1e9d4c01d35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cda13a1afcd2f630d7edd6b0c90d8d9_r.jpg&&&/figure&(图片来自《中国医史》,王吉民,伍连德著,1932年出版于上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ec0be109bff74e6479cf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ec0be109bff74e6479cfa_r.jpg&&&/figure&&br&(大会会议录,图片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程光胜)&br&&br&&br&1913年,他整理的相关文章发布在了医学顶级杂志柳叶刀《Lancet》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55ba7e4bdf281f6c13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55ba7e4bdf281f6c13f_r.jpg&&&/figure&&br&&br&&br&&br&&br&&br&1926年,他将自己的疾病资料整理出版:《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Geneva: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 1926,肺鼠疫论述)。这部480页的鼠疫理论专著,正式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被誉为“鼠疫研究的里程碑”&br&&br&&blockquote&“威德遐被,四方宾服”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br&——《成祖本纪》&/blockquote&&br&&b&八、百战&/b&&br&&br&1918年,乱世开端。&br&刚刚当上山西王不久的阎锡山,之前在段祺瑞和孙中山护法军的战争中站在了段祺瑞一方,最终导致手下精锐第一混成旅全军覆没。只得老老实实在山西休养生息。&br&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修养的机会。&br&日,北洋政府接到急电,山西鼠疫爆发。&br&但是好在,命运给他关上了门的同时,还给他开了一扇窗。&br&这扇窗的名字,叫做伍连德。&br&&br&北洋政府委派伍连德全权负责。&br&在伍连德的指导下,&br&1月5日,山西军政当局下令“遮断交通,严密检查,则南下行旅不可复返”。&br&之后,阎锡山调动所有部队,围绕疫情最严重的临县组织起三条防线。&br&时近年末,无数商旅企盼归家。&br&但是在军队的强力弹压下,疫情没有过度蔓延。&br&虽然蔓延28县,导致2667人死亡(多为疫情中心的临县及兴县),&br&但是,疫情在蔓延74天后,即被扑灭。&br&&br&1920年10月,东北鼠疫再起,仍然是从满洲里传至哈尔滨。&br&驻守东北多年的伍连德早有准备,尽管在乱世,手中无权无钱无人,仍然成功将死亡人数控制在5000人以内。&br&&br&1911年万国大会后,他被皇帝亲自加封医学进士。&br&国际医学联盟授予“鼠疫斗士”称号。&br&晚年梁启超评:“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5ac226a1f3_b.jpg& data-rawwidth=&991&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5ac226a1f3_r.jpg&&&/figure&梁启超手书&br&&br&&br&&br&鼠疫的战争结束了。&br&但是仍然有许多战场等着他去开拓。&br&&br&他先后两次杜绝了哈尔滨霍乱的大流行,杜绝了上海爆发的中国最大的霍乱的流行。&br&他负责成立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br&&br&他一生致力于禁毒事业,无奈在那个鸦片泛滥,甚至民间流传着鸦片能预防鼠疫的年代,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br&&br&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br&亲手创建了北京中央医院,即今日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br&作为中方代表,陪同并说服洛克菲勒基金会考察人员,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e36ea478fef489ff9712a_b.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5&&&/figure&伍连德博士与洛克菲勒基金会Welch 医生和 Victor G. Heiser 博士在PUMC。(礼露 供图)&br&&br&&blockquote&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r&——《从军行》&/blockquote&&br&&b&&br&九、衣锦&/b&&br&&br&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br&在上海主持防疫工作的伍连德,被日军飞机炸毁了他在上海的寓所,妻子黄淑琼去世。&br&他被迫离开了中国,回到了故乡,马来西亚的槟城。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医生。&br&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过他为之付出了青春与热血的东北。&br&&br&1959年,剑桥大学出版了他的英文自传:《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鼠疫斗士:一个中国医生的自传)&br&尽管今日,很多人认为他只是华侨,&br&但是在他心中,自己就是一位中国人。&br&&br&而写作这部传记的提议,来自一个更加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伍连德的剑桥师弟,李约瑟。&br&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br&后来,这个问题在当代的中国大学考场上折磨过无数大学生:&br&“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br&没有人能够回答。&br&但是,曾经有一个人,用他伟大的努力,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在科学领域做到世界顶尖。&br&只是当时,这个人已经无法再回答了。&br&日,槟榔屿邹新庆律卅九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医生因心脏病逝世。&br&1月27日,《泰晤士报》写道:伍连德是“流行病的英勇斗士”,“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fee178ea52_b.jpg& data-rawwidth=&109& data-rawheight=&1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9&&&/figure&&br&&blockquote&“The Old China, to which the author had devoted the best part of his life, from the later days of the Manchu Dynasty through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until the collapse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is still fresh in the minds of many,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ascendency of the new Chines People’s Government may result in the continued happiness and prospersity of that great country, which in the course of its
years of history has seen so many triumphs and vicissitudes before achieving its present status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br&  Wu Lien-Teh&/blockquote&
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br&
伍连德&br&&br&&br&&blockquote&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br&——《贺新郎》&/blockquote&&br&&b&&br&十、沧桑&/b&&br&&br&诺贝尔奖规定,获得提名但未获奖的科学家只有在颁奖50年后才能解密。&br&在2007年,诺贝尔官方公布了年的所有获得提名的科学家。&br&在生理和医学奖中,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人的名字出现在这份名单中。&br&他获得提名的理由是“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br&193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提名:伍连德。&br&&br&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r&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br&后经多次修订,覆盖了所有常见传染病。&br&无数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艾滋、甲流、非典、梅毒、血吸虫病、炭疽、结核、伤寒、猩红热、狂犬病、乙肝、疟疾等等,都排在了乙类传染病。&br&危害最大的甲类,始终只有两种,&br&鼠疫,霍乱。&br&鼠疫,又名:一号病。&br&&br&在21世纪初的一个无所事事的日子里,&br&我坐在图书馆民国史书架旁,看着军阀们在纸卷油墨中纵横驰骋。&br&直到,翻到了一本《国士无双伍连德》。&br&“这货是谁?国士无双?打仗像韩信一样厉害?我怎么没听说过?”&br&我自言自语,打开了这本书,走进了百年前一位前辈的世界。&br&&br&民国,不仅仅有北洋军阀,文学大师&br&也有着举世闻名的科学家。&br&然而今日,我们熟知鲁迅巴胡适的轶事,了解中正百川的趣闻,&br&却没有人曾经记住那位拯救了无数人民的医生。&br&&br&杀戮者长享纪念,作文者永垂不朽。&br&救人者,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br&&br&&blockquote&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br&——《临江仙-渔樵问答》&/blockquote&&br&完。&br&&br&&br&&b&参考文献&/b&&br&1、《国士无双伍连德》王哲著,2007年出版&br&2、《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伍连德著,程光胜等译,2011年出版&br&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发表最高国际顶级期刊的人是谁?》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4、《铭记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科学网秦逸人博客&br&5、《伍连德医生——纪念伍连德医生扑灭东北鼠疫100周年》阿成,光明日报,日12版&br&6、《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曹树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br&7、《伍连德博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礼露,中新网日&br&&br&&b&谨以此文致敬伍连德先生&/b&&br&&b&未经授权,严禁转载!&/b&
鼠疫的危害性大家都答得差不多了,我偏个题,来说说关于鼠疫的一个人 国士无双 零、前言 鼠疫在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 第一次,起源于公元542年 爆发于查士丁尼大帝统治下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就是搞了《国法大全》的那位。 在瘟疫传播的高峰期,每天有5…
&p&长文多图预警。&/p&&p&“北洋”这个名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只存在了近60年,但将永远存在于中国历史长河里。一部中国近现代史都与北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北洋大臣到北洋水师再到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其间充斥着中兴与没落,统一与分裂,革命与保皇,共和与立宪,忠诚与背叛。&/p&&p&这是一个遍地烽火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年代。这段历史因此也显得格外的纷乱复杂。&/p&&p&具体到北洋军阀,我们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以方便我们理解。第一阶段是北洋军阀的形成(,辛亥革命到袁世凯去世);第二阶段是军阀混战(是,袁世凯去世到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三阶段是北伐战争(,誓师北伐到东北易帜)。&/p&&p&理论上说,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后,中国大地上再也没有北洋五色旗存在,都换成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然而军阀还是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接下来还有蒋桂战争(1929),中原大战(1930)等等。一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都不曾事实上统一全国军政军令(阎锡山、桂系、红军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fee5334e0cee5d1ef254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fee5334e0cee5d1ef2543c_r.jpg&&&/figure&&p&北洋五色旗&/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60a00ca5fbdabaf91e4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60a00ca5fbdabaf91e4cd_r.jpg&&&/figure&&p&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p&&p&--------------------------------------------&br&--------------------------------------------&br&--------------------------------------------&/p&&p&&br&&/p&&p&一、北洋军阀的形成()&/p&&p&事情还要从甲午年说起。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败于日本,朝野震动。落后就要挨打,怎么办?大家一致认为要军事现代化。于是全盘西化,由袁世凯主持开始小站练兵。1901年,袁世凯接任北洋大臣,组建北洋六镇,北洋军(这个时候还不是军阀)开始形成。六镇共7万余人,为大清国精锐陆军部队。在那个年代,“北洋”这个词简直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后来叱咤中国政治舞台的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都出身北洋六镇。&/p&&p&1908年慈禧去世,摄政王载沣把袁世凯赶回老家。载沣遛鸟逛街长大,忽然被捉来统治偌大个国家,有如老农被推进波音飞机驾驶室。瞎搞一气后,到1911年,大清眼瞅就要完蛋了。&/p&&p&--------------------------------------------&/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dc0bbb89e962a72af1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13& data-rawheight=&12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dc0bbb89e962a72af12d_r.jpg&&&/figure&&p&辛亥革命形势图&/p&&p&&br&&/p&&p&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稀里糊涂就成功了(孙中山黄兴等事先根本不知道),清军协统黎元洪被从床底下拉出来当起义军都督。各省云起响应纷纷独立。清政府万般无奈之下,重新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军政全权。&/p&&p&从地图上看革命党的地盘似乎要比清廷控制的地盘要大,但无论军事还是政治实力,袁世凯都要比南方革命党强得太多。只要袁世凯愿意,完全可以击溃革命军,成为大清再造恩人。但袁世凯有更大的志向。革命党人给袁私下承诺,若老袁出力推翻清朝,则共和国首任总统非他莫属。&/p&&p&日孙中山回国,日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自任首任临时大总统。随后1月22日向全国宣布,只要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我孙文即刻辞去大总统,让你老袁来做。&/p&&p&接下来就好办了。北洋将领们(段祺瑞带头)联名发电,要求清帝退位。大老粗们表示要”谨率全军将士不日入京,与王公部陈利害”,把小皇帝和他妈吓得直哆嗦。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逊位诏书;13日孙中山辞去大总统,推荐袁世凯接任;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p&&p&革命党人一琢磨,辛辛苦苦九死一生搞反清大业,结果便宜了袁大头,自己成了冤大头。越想越不是滋味(事实上以当时革命军和北洋军的实力对比,推翻清廷谈何容易)。好在现在民主共和了,就用选票跟老袁一争高低吧。&/p&&p&然而书生毕竟搞不过军阀。1913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重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过半席位。宋教仁开开心心要去组阁当总理,不料3月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虽然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谁是幕后凶手,但孙中山一口咬定是袁大头干的,二话不说就要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没搞成,孙中山等被迫逃亡日本。南方革命党控制的很多省份也很快被北洋军攻占。&/p&&p&日,在“汹汹民意”的劝进下,袁世凯登基做皇帝啦。1916年是为洪宪元年。&/p&&p&结果老袁这事搞得有点过了。其实哪怕老袁就是做上一百年的大总统,历史评价也是很正面的。现在搞得众叛亲离。蔡锷等发起护国运动杀入四川,唐继尧(云南军阀)杀入湖南,李烈钧(辛亥时江西都督,革命元老,二次革命时被北洋军赶跑)杀入广西。广西军阀陆荣廷首鼠两端。老袁派曹锟率北洋精锐进入湖南四川迎击护国军。北洋军里很多将领也不理解袁大帅称帝(段祺瑞冯国璋就不赞成,所以这次让曹锟带兵),士兵们也没啥斗志。于是大家纷纷打假球(这帮北洋军在辛亥革命时就有过打假球的经验),碰上护国军不是撤退就是溃散,要不就互相对峙干瞪眼不开枪。此次入川有两个北洋旅长值得提一下,都是以后的风云人物,一个叫冯玉祥,一个叫吴佩孚。&/p&&p&由于得不到北洋军的支持(日本人也上蹿下跳反对),袁大头不得不在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表示要继续当他的大总统,为国家鞠躬尽瘁。不过这次全国人民不答应了。6月6日,老袁觉得没意思,就先死一步了。&/p&&p&--------------------------------------------&br&--------------------------------------------&br&--------------------------------------------&/p&&p&二、军阀混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cfad863abe8be22df02c3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cfad863abe8be22df02c39_r.jpg&&&/figure&&p&北洋军阀关系图&/p&&p&&br&&/p&&p&1911年后的中国可以大概分为南北两方。北方就是北洋政府控制区(后分裂为直系、皖系、奉系),而南方则是由地方军阀控制(主体是原各地的地方新军。云南唐继尧,广西陆荣廷等。后来孙中山也掺和进来)。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四川,一直在跑龙套(四川的军阀混战实在是说不清)。还有一个缩头乌龟般的存在,就是山西的阎老西,躲在厚厚的壳子里面就是不出来。&/p&&p&从1916年到1926年,基本上是北方打北方的,南方打南方的,偶尔也有南北互殴的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e387cf2c932fab45fcf82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1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e387cf2c932fab45fcf8270_r.jpg&&&/figure&&p&1917年-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p&&p&--------------------------------------------&/p&&p&袁大总统死后,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冯国璋接任副总统,段祺瑞继续做他的国务总理。黎元洪祖上不知道积了什么德,莫名其妙就当上了大总统(他当副总统之前可只是一个小小的新军协统啊)。冯国璋段祺瑞什么人?北洋三杰是也(还有个王士珍),当然不会鸟黎大总统啦。只是把他当个盖章的工具而已。黎元洪受了一肚子闷气,很不开心。后来府院之争,老黎居然借英美之手赶跑了段祺瑞(1917年,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被英文报纸曝光,黎元洪于5月23日下令罢免国务总理兼陆军部长段祺瑞)。这下捅了马蜂窝了。北洋系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老黎的政府玩不转了。辫帅安徽督军张勋(也是北洋六镇出身)自告奋勇要去北京跟总统总理好好说道说道,调停调停。老张带五千辫子军6月底到北京,也没顾上去帮总统总理修复感情,径自跑到紫禁城把溥仪迎出来继续做小皇帝,康有为来做首相(日)。同时赶跑黎大总统,解散国会。&/p&&p&天赐良机,7月中旬段祺瑞马上出兵赶跑辫帅(让他去打黎大总统还有点不好意思)。三造共和美名远扬,爽得不得了。黎元洪跑路的时候让副总统冯国璋接任总统,老冯于是也乐颠颠地跑到北京当大总统去了。&/p&&p&二次革命后一直无所事事的孙领袖一看,咦,小皇帝又回来了,这下有事做了。日孙中山到达广州,当即联系南方陆荣廷唐继尧。孙中山为了革命,陆唐想借革命的大旗抢地盘,于是一拍即合。孙中山手里没兵,只能搞点虚的。他把被赶走的国会议员迎回广州(之前议会不是被张勋给解散了嘛),让他们把自己选为大元帅。陆唐军阀习性不改,不听革命领袖指挥。陆荣廷杀向湖南,唐继尧进攻四川(这两个地方一直在混战)。&/p&&p&到了9月,南北剑拔弩张,开始在湖南打起来了。但这个时候冯国璋和段祺瑞意见开始不同了。段总理手里有兵,把孙陆唐干翻在地最为省事,所以提倡“武力统一”。冯总统觉得打仗伤和气,呼吁“和平统一”。到11月底,段祺瑞又被冯总统赶跑了。北方单方面宣布停战。北洋军分裂为直系(冯国璋,冯巩他太爷爷)和皖系(段祺瑞)(后来还得加上一个奉系张作霖)。&/p&&p&南北停战,陆唐很开心,又多占了一些地盘。老孙则不以为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哪能革到一半就不革了的。陆军阀唐军阀不好糊弄,孙领袖深深感受到没有自己控制的军队的无奈。1917年12月,陈炯明带领粤军子弟兵占领汕头,老孙总算有自己的一块地盘了。&/p&&p&南方这么闹腾,北洋大佬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对冯总统横加指责。冯总统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让北洋军攻打湖南,并迎回段祺瑞继续做总理(1918年3月)。曹锟吴佩孚打下湖南,段总理却让自己的亲信张敬尧当湖南总督,让曹吴继续攻打广东。曹吴觉得很不爽,打半天好处都被别人给收割了,没意思。于是8月就停战了。&/p&&p&不打了那就选举吧。黎大总统不是跑路了么,那就再选一个吧。为了表示高风亮节,冯国璋段祺瑞双双辞去总统总理职务。1918年9月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徐世昌那是北洋老前辈了,跟袁大头称兄道弟的)。&/p&&p&--------------------------------------------&/p&&p&1919年,冯国璋突然病死,曹锟成了直系领袖。1920年4月,直系奉系结盟,准备干段祺瑞了。&/p&&p&日,直皖战争爆发。5天后吴佩孚击败徐树铮,段祺瑞宣布下野,皖系分崩离析。陕西陈树藩福建李厚基赶紧投靠老曹,浙江卢永祥投靠奉系张作霖。皖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p&&p&南方陆荣廷趁乱攻打同是革命同志的陈炯明的粤军(1920年8月)。没想到用三民主义革命理想武装起来的粤军今非昔比啦,把陆荣廷打的满地找牙。8月粤军就反攻到海陆丰,11月打下广州。&/p&&p&孙中山回到广州,被非常国会(还记得被张勋赶跑的那拨议员么)选举为非常大总统。开始劝北方的徐世昌大总统辞职,并且放出话来,只要徐下台他也下台。我孙文不是为了当什么大总统,是为了护卫法统。&/p&&p&1920年,湖南人谭延闿带领三千湖南子弟兵,喊着“湘人治湘”的口号,赶走段祺瑞任命的湖南总督张敬尧,开始自治。“外乡人莫再来”。没几个月,写字很好看带兵不行的谭延闿被部下赵恒惕取代(潭后来是国民党大佬)。赵军阀不仅要自治,还要治人,提出“联省自治”的新鲜概念(意思就是赵军阀也要统治隔壁省份)。&/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5c40fab8e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5c40fab8eb1_r.jpg&&&/figure&&p&&br&&/p&&p&直皖战争后军阀割据示意图&/p&&p&&br&&/p&&p&&br&&/p&&p&谭延闿喊出“湘人治湘”后,隔壁邻居四川马上响应,要川人治川,并把云南军队赶出了四川(我们的朱老总就被赶走了。当然朱老总不是军阀,当时驻川滇军的头领叫顾品珍)。顾军阀回云南后,趁唐继尧不注意,于1921年2月突然袭击昆明,赶跑唐继尧。唐继尧跑到香港后不久又杀回来。22年3月,顾品珍战死,所部溃散,未来的朱老总只能去德国留学。他在德国认识了周恩来,并且入了党。&/p&&p&1921年6月陆荣廷又杀向广东(第二次粤桂战争)。陈炯明又一次击溃来犯桂军(老陆搞得挺没意思的,老是腆着脸来打革命同志,又老是被打跑),并于7月杀入广西。8月粤军进入南宁,陆荣廷逃亡香港(终于消停了)。&/p&&p&陕西陈树藩名声太臭(原来皖系那个),虽然向直系示好,但收了老陈厚礼的曹锟吴佩孚并没有给老陈撑腰,21年5月撸掉了老陈陕西督军职位。老陈不肯下台。吴佩孚派冯玉祥入陕。冯部很快攻入汉中,老陈跑路(老冯开始崭露头角了哦)。&/p&&p&皖系完蛋了,下面自然就是奉系和直系对决了。大家都在伸着脖子等着看热闹。曹锟和张作霖很无奈,联合辟谣。于是1922年初,老曹把7岁的女儿嫁给老张8岁的儿子,一时传为佳话。&/p&&p&亲家归亲家,该打还得打。日,直奉大战爆发,吴佩孚再一次发威。一周之内把张作霖打得丢盔弃甲,逃回关外(不愧为儒帅啊)。老张被徐世昌大总统撸去一切职务。&/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41d1bce2fcddb6bbe24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时代杂志封面上的吴佩孚&/p&&p&&br&&/p&&p&北方打得快收得也快,孙中山看得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第一次直奉大战就结束了。于是赶紧在韶关宣布北伐(日),史称第二次护法战争。北伐军开进江西后,陈炯明亲信叶举带兵进入广州,要求回复老陈职务(4月老孙免去陈的总司令职务)。6月1日孙中山急忙赶回广州,要以革命情谊说动陈炯明。6月2日,北京宣布大总统徐世昌年事太高,决定下台(徐世昌也不想当这个总统),并迎回黎元洪,恢复1912年议会。老孙又一次目瞪口呆。法统都恢复了,还护个毛啊?躲在惠州的陈炯明马上发电要求老孙下台(还记得1920年老孙说过徐世昌下台他也下台么)。6月15日叶举进攻总统府,孙中山半夜逃上永丰舰,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北伐军溃散的溃散,投降的投降。其中由许崇智带领的一支部队居然赶跑了福建的李厚基(许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次年革命军回粤,福建为皖系王永泉占据。&/p&&p&失败后的老孙开始走联俄联共的路,开始打造忠于自己的革命力量。不久居然又占回了广州。于是改组国名党,建立军校,吸收共产党人,搞得热火朝天。&/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c13a3bb3a02c05c38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7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c13a3bb3a02c05c38c4_r.jpg&&&/figure&&p&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军阀割据示意图&/p&&p&&br&&/p&&p&1923年3月,吴佩孚派孙传芳进攻福建(又一个风云人物登场了),势单力薄的王永泉只能俯首求和,期望和平共治。共治到10月份,老王还是被孙传芳赶跑了。&/p&&p&--------------------------------------------&/p&&p&1923年6月,直系准备进攻浙江卢永祥。东北张大帅急了,你打我小弟我必打你。上海不比其他地方,帝国主义势力错综复杂,不好打。各方调解了一年多,日,浙直大战爆发。9月15日,张大帅率兵进攻直隶,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p&&p&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在这次战争大放异彩的冯玉祥,马上他就要成主角了。冯玉祥的军队在陕西崭露头角(21年赶走陈树藩),人称西北军,以大刀闻名于世。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冯玉祥任直军第三路总司令。手下有鹿钟麟、孙良诚、韩复榘、孙连仲、宋哲元、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等,都是悍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67ff4ace1b0bd130c86f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ac7dfee4d51e18567d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ac7dfee4d51e18567d1_r.jpg&&&/figure&&p&老冯看起来很憨厚很有喜感嘛&/p&&p&&br&&/p&&p&--------------------------------------------&/p&&p&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双方在山海关对轰。到10月中旬,直军告急,吴佩孚下令驻守北京的第3师调到前线去,京城守备空虚。冯玉祥大喜,日晚从燕山古北口回师,22晚进入北京城扣下曹锟,史称北京政变。23日通电全国,大骂曹锟吴佩孚,请张作霖段祺瑞孙中山来京商议国政。所属部队改名叫国民军。&/p&&p&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大惊失色。更坏的消息接踵而来,27日狗肉将军张宗昌(著名诗人,传世名句 大炮开兮轰他娘 数英雄兮张宗昌)越过燕山攻占滦县,摸到山海关吴佩孚军队的屁股后面去啦。于是吴佩孚坐船从塘沽逃命,直军被关门打狗,全线溃散。至于曹锟,冯玉祥也没有为难,没几天就把他放走了(毕竟是老领导)。&/p&&p&------------------------&br&插播张宗昌诗作选&/p&&p&《俺也写个大风歌》&br&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br&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p&&p&&br&&/p&&p&《求雨》&br&玉皇爷爷也姓张,&br&为啥为难俺张宗昌?&br&三天之内不下雨,&br&先扒龙皇庙,&br&再用大炮轰你娘。(张诗人总是喜欢炮轰别人娘)&/p&&p&&br&&/p&&p&《游泰山》&br&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br&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p&&p&&br&&/p&&p&《天上闪电》&br&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br&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p&&p&&br&&/p&&p&《笨不蹦》&br&吾绝非笨! &br&懒于去蹦! &br&汝不是笨? &br&为何不蹦? (这首诗很有意境)&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17f93e9e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2&&&/figure&&p&张诗人一表人才啊。身为孔圣人家乡父母官,也是文采飞扬。百年中国,诗人成群,但像张宗昌这样仍有诗句流传、仍被人惦记的诗人寥寥无几。&br&------------------------&/p&&p&&br&&/p&&p&&br&&/p&&p&这下国内格局大变。首先是冯玉祥发达了。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和冯玉祥平分京津。老冯分得北京察哈尔和冀西南。冯玉祥的国民军又向西拿下绥远,接着又与甘肃马鸿逵联系,说服了他加入,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北军,号称国民一军。和老冯一起政变的还有胡景翼和孙岳两位。胡南下拿下河南洛阳,号称国民二军(胡当月去世,由部下岳维峻继任河南督军);孙岳趁关中空虚杀入潼关,占领西安周边,号称国民三军。国民军的地盘,北京察哈尔绥远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围成一个圆圈,正好把山西围在里面,把阎老西吓得心惊肉跳的。&/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2fa906f1fe9203dbc8ba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2fa906f1fe9203dbc8ba2_r.jpg&&&/figure&&p&老冯也是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的哦(这照片也很有喜感,尤其那颗牙)&/p&&p&&br&&/p&&p&&br&&/p&&p&&br&&/p&&p&奉军方面。老张分得天津河北热河;狗肉将军张宗昌当上山东督军;卢永祥投靠张作霖后,由张宗昌护送,又杀回江苏上海。&/p&&p&孙传芳占了浙江福建江西。孙算是直系,但很识时务,早早就向张作霖俯首称臣。狗肉将军护送卢永祥回来,孙怕狗肉将军发横来打,于是包了各种花花场所,让狗肉将军爽个够。两人情投意合,竟义结金兰,真让人好感动哪。&/p&&p&吴佩孚在直奉大战后先去洛阳,后被赶走。跑到湖北,老部下肖耀南却劝他下野。于是干脆就跑到湖南赵恒惕的地盘隐居。不曾想为了对付奉军和国民军的紧逼,孙传芳,肖耀南,赵恒惕等还是需要一面大旗,长江流域几省的原直系将领又把老吴推出来,奉为共主。大旗竖起来后,搞着搞着在湖北河南一带,也弄出了一些忠于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个大旗越竖越坚实。&/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15add454bce550cdb87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e15add454bce550cdb87b2_r.jpg&&&/figure&&p&&br&&/p&&p&北京政变,冯玉祥邀请孙中山进京,孙欣然前往。 结果在张大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那个时候老冯已经跑到张家口去了)。老孙念叨的那些革命理念在老张那里连个屁都不是。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失望郁闷,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老孙也是,跟这帮军阀有啥好谈的)。&/p&&p&老孙去世前也没说让谁来接他的班。南方革命军经过一番混战,先把陈炯明打跑,然后赶走云南唐继尧。唐继尧本来要带兵去广州,结果路过广西时居然被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那几万桂军们打得落荒而逃。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军在广州宣布成立国民政府。7月,李黄白宣告广西统一,新桂系接受国民政府领导(汪精卫说动的,老汪有军队依靠啦)。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变故后(廖仲恺遇刺,胡汉民远走苏联,汪精卫出国,许崇智避难香港),资历尚浅的蒋介石开始执掌大权。&/p&&p&-------------------------------------------&/p&&p&三、北伐战争()&/p&&p&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大帅占据了从东北一直到长江的大片土地,势力最大。按照枪打出头鸟的原则,大家又开始寻思着联合起来搞老张了。中国北方又是一阵混战,遍地烽火。大概就是孙传芳冯玉祥吴佩孚联合起来,策反了奉系大将郭松龄和李景林(这几个人前几个月还打得你死我活的),从日一直打到第二年。开始大家摁着老张一阵猛揍。打着打着不知怎么吴佩孚又和张大帅(这几个人前几天还打得你死我活的)联合起来揍冯玉祥(老冯名声太差了,倒戈教军可不是没有来头的。吴佩孚张作霖阎锡山张宗昌孙传芳李景林都被他耍过,个个都恨他恨得咬牙切齿)。这其中各种背叛倒戈投降,一笔糊涂账。&/p&&p&具体说一下老冯。国民军揍完张大帅后,部将争地盘,认为老冯不公平,老冯很是郁闷。加上老冯把所有人都挨个耍了一遍,搞得声名狼藉。25年12月31日,吴佩孚宣布停止反奉,看样子是要联合张大帅一起找老冯的晦气了。两天前国民军大将张之江居然把皖系大佬徐树铮抓去杀掉,天下哗然。26年元旦,老冯宣布下野以谢国人(其实民国下野的人多了去了,袁世凯下过野,段祺瑞下过野,后来的蒋介石不知下了多少次野。只要军队在,下不下野没什么两样)。没过几个月,三一八惨案发生(刘和珍那回),天下更加哗然。虽说是段祺瑞下令开枪的,但段祺瑞现在就是个橡皮图章啊,还是捏在你老冯手里。老冯已经下野,没法再下一次,只好出国避风头去了(日去苏联)。&/p&&p&这段时间南方国民政府也东征西讨,统一了两广(就上回说的),为北伐做好了准备。&/p&&p&--------------------------------------------&/p&&p&1926年4月开始,张作霖吴佩孚等联合起来打老冯的国民军(那时老冯已经跑到苏联去了)。国民军退守南口(现在八达岭那一带,见&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711104& class=&internal&&为何明朝只有迁都北京,才能抵挡蒙古入侵? - Diffractioner 的回答&/a&)。南口易守难攻。张吴打不下,国民军也不想撤,两方干瞪眼(老冯出国前倒是让国民军撤回绥远。按张大帅吴大帅那个尿性,你不在他们眼前晃荡找不自在,他们迟早自己干起来。可惜京津花花世界,不是西北穷山恶水可以比的。国民军将领就没听老冯的)。僵持到7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了。吴佩孚急了(北伐军打到他屁股了),死命打南口。到8月13日,西北军溃败,一路退到绥远去了。这个时候北伐军已经打下湖南,快打到9武汉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b271ad1fbfa322aa22f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b271ad1fbfa322aa22fa_r.jpg&&&/figure&&p&北伐战争初期军阀割据示意图(看到万年潜水员阎锡山冒出头占了绥远么,后来绥远就成了晋系大将傅作义的地盘,晋军也变成晋绥军啦)&/p&&p&------------------------------------------&/p&&p&下面主角就要出场了。&/p&&p&“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df7bd0e1d8c30d7cec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9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df7bd0e1d8c30d7cec76_r.jpg&&&/figure&&p&&br&&/p&&p&&br&&/p&&p&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7月11日攻占长沙。北伐军沿铁路北上。吴大帅结束南口战事后星夜回援。&/p&&p&制度这个东西就是这么神奇。用三民主义和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北伐军战斗力爆表。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军队的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了哪。&/p&&p&8月29日贺胜桥一战,吴大帅几万军队灰飞烟灭。&/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f7f04b07b000e20c718cfd8bd1f6fc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f7f04b07b000e20c718cfd8bd1f6fc2_r.jpg&&&/figure&&p&&br&&/p&&p&&br&&/p&&p&9月6日,孙传芳最后通牒要求北伐军撤回两广。当日,朱培德革命军第三军杀入江西。李宗仁第七军,张发奎第四军也随后跟进,和孙传芳的五省联军鏖战江西。11月1日,北伐军围攻南昌,到11月8日孙传芳部全线崩溃,孙军5万余人投降。&/p&&p&当月,四川大小军阀易帜,个个表示服从三民主义,然后埋头继续打。&/p&&p&9月17日冯玉祥回到绥西,举行五原誓师。要和北伐军一起干老张老吴老孙。老冯的誓词和北伐军那严严整整的四句四句的又不一样,全是话糙理不糙的大白话,大意就是说,他们那些忘八蛋骂我老冯赤化,我老冯以前哪里够格叫做赤化啊。现在我老冯从苏联走一趟回来,这个见识大大不同啦!这回我老冯就要带大家,让他们好好看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赤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482ecb5e19ddb9dfc4610bcee15a28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482ecb5e19ddb9dfc4610bcee15a289_r.jpg&&&/figure&&p&&br&&/p&&p&&br&&/p&&p&&br&&/p&&p&11月份孙传芳江西溃败后,赶紧向张大帅求救,狗肉将军兼诗人张宗昌率军来到南京附近的江北。北伐军的主要敌人变成了张作霖。&/p&&p&到12月份,北方国民军控制了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南方国名革命军控制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六省;另有四川贵州两省归附,革命力量声势浩大。&/p&&p&1927年2月,云南发生二六兵变,龙云等赶跑大佬唐继尧,也举起了青天白日旗。&/p&&p&3月21日,白崇禧在上海击溃张宗昌直鲁联军两万人;22日,薛岳带第一师进入上海;24日,北伐军收复南京。&/p&&p&--------------------------------------------&/p&&p&还有个老熟人不要忘了,那就是吴大帅。老吴去年8月份贺胜桥一役大败而回,万念俱灰。张作霖说现在南方势大,我们联手,你来当副元帅?老吴当没听见。老张又说,既然你打不过,要不让你让个路,我从京汉线过去打?老吴嘴硬说自己打得过,不用你来。就这样老吴跟木头一样横在老张和北伐军之间,呆在河南不战不和不进不退,堵着京汉线不让过,把老张气得半死。&/p&&p&后来张学良带兵渡过黄河,老吴却也没好意思去挡,自己退到豫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ba041a09c6e689ed7d39b203e47b02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ba041a09c6e689ed7d39b203e47b02e_r.jpg&&&/figure&&p&&br&&/p&&p&--------------------------------------------&/p&&p&1927年是国民革命军内斗的一年。27年4月12日,蒋介石清共,然后宁汉分裂。分裂的原因是汪精卫反对蒋介石清共。当然,老汪并不反对清共,而是反对蒋介石清共。要清也要我汪某人来清,你蒋介石算什么东西。冯玉祥急了,你们闹啥闹,还有张胡子在呢,先干翻张胡子你们再闹啊。于是国民党在内部重重内讧下继续北伐(汪精卫武汉政府以唐生智为总司令沿京汉线北伐,蒋介石南京政府由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领兵沿津浦路北伐,互相较劲。要不是北方还有张大帅,这两拨人早就自己干起来了)。&/p&&p&冯玉祥也出兵河南,5月31日与唐生智会师郑州。第二天,蒋介石攻占徐州。郑州是京汉线和陇海线交汇点,徐州是津浦线和陇海线交汇点,皆是军事重镇(津浦、京汉为南北大动脉,而陇海、浙赣为东西大动脉)。奉军西线(郑州一线)退过黄河。在张学良撤过黄河前,还顺带收拾了窝在豫西的吴佩孚伯伯(借口吴伯伯挡住了张侄儿讨伐冯玉祥的路)。叱咤风云十余年的儒帅吴佩孚彻底退出政治舞台。&/p&&p&6月中旬冯玉祥跑到徐州想说服蒋光头放弃反共立场,结果反而被蒋光头说服,准确来说是被孔方兄说服了。蒋光头现在有江浙财团支持,出手阔绰的不要不要的。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的老冯当然就不好意思拒绝啦。老冯收了钱,大为满意,也不好意思叫人家蒋光头了,表示自己与蒋司令“相见恨晚”(之前两人一直没见过?)。&/p&&p&于是老冯跑回郑州跟汪精卫和唐生智说,我老冯拿了蒋司令的钱,不好意思再劝人家放弃反共。这样,要不干脆我们也反共好了。武汉南京一起反共,双方再无分歧,皆大欢喜。老汪说反共不反共都是小事,我就是看不惯蒋光头。他反对的我就要支持。&/p&&p&李宗仁白崇禧悄悄跟老汪说,我们也不支持蒋光头,我们只是支持他反共。如果汪先生反共,登高一呼,我们自然支持汪先生把蒋光头赶回奉化老家去。&/p&&p&下面就好办了。7月15日七一五事变,老冯老汪一起清除共产党员,驱逐苏联顾问。不过老冯比较温柔些,不像老汪老唐到处乱砍乱杀。他把自己军政系统里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去,没有太为难(老冯虽然名声差,但在中共历史书上不但没有被黑,反而还敬他是一条汉子)。&/p&&p&8月13日,蒋介石下野。9月,宁汉合流,新南京政府成立。不过老汪也没能笑到最后,9月13日也下野了。&/p&&p&--------------------------------------------&/p&&p&共产党的北伐到这时就结束了,从此国共分道扬镳。这年8月开始,共产党开始暴力革命,星星之火开始燎原(现在大家会知道为什么会在南昌起义了吧?北伐第四军去年打完南昌,就留在南昌附近了。南昌起义主力叶挺的独立团,贺龙的第二十军,都是从第四军中拉出来的。再加上后来叶剑英带走的警卫团,第四军军长张发奎不算红军之父,也算是红军的二大爷了。张发奎对共产党不错,可惜被他的共产党部下坑得最郁闷)。&/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beafff78c6479bde11d8_120x160.jpg& data-image-width=&169& data-image-height=&277& class=&internal&&八一南昌起义以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从何而来?人员组成有哪些?&/a&&p&--------------------------------------------&/p&&p&6月份的时候,阎锡山看到北伐军如此生猛,毅然决然升起青天白日旗,就任蒋光头给他的“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 阎老西说,现在好了,既然大家都清共,那么就有共同语言了嘛。要不我去找张大帅说道说道,让他干脆也服从三民主义,化干戈为玉帛,也是一桩佳话。&/p&&p&老张说,兄弟平生最恨赤俄,现在你们自己动手清共了,很好很好,很有诚意嘛。这个三民主义,孙总理之前也跟我唠叨过(还记得25年老孙跑到北京去给老张老冯讲革命大道理么),我是极赞成的。岂止赞成,我老张还要再加上一民,叫民德。以后就不叫三民主义了,叫四民主义,民生民权民族民德,顺口的很嘛。讲政治没有比我老张更爽快的啦,你们看如何。&/p&&p&老汪老蒋都很无语,发电报把张大帅给骂了一顿。张大帅很愤怒,于是在6月18日就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大元帅(北洋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哦),要跟北伐军大干一场。&/p&&p&--------------------------------------------&/p&&p&到11月底,张大帅元气大伤。日,张大帅返回奉天,专列在皇姑屯被炸。张大帅呜呼了。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4414a6fed5b5eb706b0e50481f9aab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4414a6fed5b5eb706b0e50481f9aabf_r.jpg&&&/figure&&p&&br&&/p&&p&&br&&/p&&p&自此,全国上下再无北洋五色旗,清一色换上青天白日满地红。&/p&&p&-----------------------------------------------&/p&&p&先写到这儿吧,以后有空再往下写。&/p&&p&安利两个回答。&/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中国古代割据国家地理上的优势,对该国的命运有没有影响? - Diffractioner 的回答&/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汉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万恶之源还是民族之幸? - Diffractioner 的回答&/a&&/p&&p&-----------------------------------------------&/p&&p&部分图片及内容引自天涯
河山,血——八年抗战全程全景地图集,感谢作者 薛岳长沙。&/p&
长文多图预警。“北洋”这个名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只存在了近60年,但将永远存在于中国历史长河里。一部中国近现代史都与北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北洋大臣到北洋水师再到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其间充斥着中兴与没落,统一与分裂,革命与保皇,共和与立宪…
&p&我来说一个人物吧。
说实话我个人是反对造神的,但是当普通人面对一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时,难免会由衷地产生一种钦佩和敬仰。
而我要说的这位先生,又离我们那么近,不像&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 眠眠的回答&/a&我这篇答案里提到的霍BUG,是属于古代,只能依靠史书和传说来瞻仰的人物。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时这样现代的、活生生的传奇更加令人觉得不可思议。&/p&&p&好,开始聊聊这位先生。为了保留点神秘感,先不提他的名字。猜到的也不要剧透哦~&/p&&p&他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他的同窗包括梁思成和孙立人。&/p&&p&毕业后,他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书。&/p&&p&&b&仅用时三年半时间,就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创造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的记录。&/b&(说实话,在MIT这样可算牛人云集的学校,真不能想象他如何做到的。。&/p&&p&(百度百科里说他花了四年半完成三个学位是有误的,根据宾大官网介绍,应该是三年半。&/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6cb2ab9d6cada_b.jp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1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figure&&p&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penn.edu/almanac/v49/n05/death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24/02, Deaths&/a&)&/p&&p&他的两位导师之一,是珀西·布里奇曼(Percy Bridgman),因发明超高压装置和在高压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第四十六届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参加过曼哈顿计划,和奥本海默、费米等诸位物理界巨头一起研发原子弹。&/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2cfc986b806bca16854fa9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3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他的另一位导师是阿尔弗雷德·怀特海德(Alfred Whitehead),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是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同时也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75d38bcd0dc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br&&p&同时,他也是第一位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p&&p&毕业后,他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短暂工作。
1929年归国后,他担任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此后又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国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
1950年,他重新移居美国,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气学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p&&p&他在23岁时,就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26岁的时候,他专研”非线性自动控制”,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理论。(这个下面再说。。
50岁,他因为对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被IEEE授予了“兰姆”金质奖章(Lamme Medal)。 这个奖的分量就相当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
他后来还获得过的荣誉包括:IEEE金禧奖章(Millennium Jubilee Medal)、IEEE千禧奖章(Millennium Medal),“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金质奖章。说他是IEEE的名人堂成员一点不假。
他还身为第二届中央研究院数理院士,国际无线电工程学会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终身荣誉会员。&/p&&br&&p&好了,介绍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觉得,这位先生是个标标准准的理工男吧。。
而且,即便有这么一大堆专业领域的成就,似乎同样做到这些的中国科学家也不少。
那么,就接下来看他在其他领域都干了些啥。&/p&&br&&p&&b&他还是位诗人。嗯,当然不是那些自诩的诗人。&/b&
人家可是国际诗人大会加冕的桂冠诗人。对了,季羡林也获得过这个称号。&/p&&p&他国学根底深厚,诗词造诣精湛,一生发表散文、小说43篇,作有约八千多首诗歌词曲,出版诗词歌曲集34部。
作品包括包括蕉歌词五百首,蕉舍诗歌一千首,蕉舍旅游三百咏,耄耋集,水木清华,海滨集,海外集,莲歌集,冈陵集,樵歌,潮音集,齐眉集,行云流水,梁溪集,太湖集,松风集,长春集,惠泉集,蕉舍吟草,和梦窗词及其他,和清真词及其他,和淮海词及其他,和渊明诗及其他等等。
他的诗作在海内外享誉甚高,曾被海外学术界和出版物评为20世纪中华民族的大诗人之一。
此外,他在20岁不到时就写出的中篇小说《芝兰与茉莉》,是新文化运动史上,继鲁迅《阿Q正传》之后的第四部中篇小说。&/p&&p&&b&他还是位戏剧家,曾经创办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戏剧专科学校。&/b&
嗯,就是后来出了陆毅、李冰冰、佟大为、胡歌、郭冬临、董卿等等数不过来了的艺人的那个学校。
只不过,他写的剧本,参与的对象似乎更牛逼。&/p&&p&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发表现代话剧剧本《孤鸿》。这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早的四幕话剧。
1923年,他编导的话剧《张约翰》在北平公演,梁实秋曾担任剧中角色。
1925年,他编导的话剧《琵琶记》,由闻一多、梁实秋、冰心等加盟在美国波士顿公演。
1925年,他编导了话剧《国殇》。
1938年,国立戏剧学校在重庆公演他的抗战剧《古城烽火》。
1940年他的《岳飞》在重庆隆重公演,随后被改编成京剧和汉剧公演,在东南各地,《岳飞》还被改编为其他地方戏上演。
1990年,他在30年代创作的《白娘娘》终于由自己一手创办的上海戏剧学院搬上了舞台,不久又在新加坡国家剧院公演。
此外,他还出版过《项羽》、《荆轲》、《苏武》、《西施》等历史剧。他也因为对戏剧的成就,而获得过巴西人文学院金奖。&/p&&p&&b&他还是个音乐家,曾经创立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之一——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并担任院长。&/b&
嗯,就是后来出了金铁霖、李双江、关牧村、吕思清、谭盾等等音乐家的那个学校。(对对。。差点忘了还有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3bdd95d9aceed4ea7b487& data-hash=&33bdd95d9aceed4ea7b487& data-hovercard=&p$b$33bdd95d9aceed4ea7b487&&@李如春博士&/a& 。。如春博士求放过。。是小的不严谨。&/p&&p&此外,他还是国立音乐院管弦乐团团长。
他对古典音乐有很深的修养,亲手攻破了许多中国古代乐谱中的疑难。他曾将姜白石的自度曲谱翻成五线谱,在国际上公演。
1940年,学术界以他的三四八频率,作为中国的黄钟标准音。
此外,他还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翻译成中文的。
1991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曾举行他的作品音乐会。
2001年,人民大会堂再次举办他的作品音乐会,江泽民、朱镕基亲自捧场。&/p&&p&&b&他还是个佛学家,他在佛学方面的建树,影响深远。&/b&
他对宗教颇有研究,尤以佛学的造诣最为精深。他一生走遍名山寺院,与许多高僧都有交情。
他曾出版了《禅宗师承记》和《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
1979年,他以英文巨著《禅史》震撼国际佛学界,赢得了海外该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尊重。&/p&&p&&b&最后,他还是个教育家,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并创建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1944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b&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南昌航空研究所兼任所长,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首任工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名誉教授。
上面提到过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还没算进去。
&b&他以一生所学,勤勤恳恳地传授给后人。&/b&&/p&&br&&p&&b&嗯,这位先生真的是做到了学贯古今,中西合璧。他的一生简直可称为传奇。&/b&&/p&&p&&b&他,就是顾毓琇先生。&/b&&/p&&p&(上面提到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理论包括:顾氏变数、顾氏图解法、顾氏定则)&/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d5a4efa1486ddfa6ceb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d5a4efa1486ddfa6ce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eac7add76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5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figure&&br&&p&而且重要的是,他的品德也很高尚。他心胸坦荡,淡泊名利。&/p&&p&他的儿子顾慰庆在顾老的追悼会上曾说过:&/p&&blockquote&父亲百年人生,艰难曲折,生活俭朴,不图享受,有点积蓄就用来设奖学金和捐献救灾。他教育子孙发奋图强,自己靠自己,他没有遗产留给我们。父亲留下来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它激励我们爱国爱乡、弘扬中华文化。
&/blockquote&&p&顾毓琇日逝世后,遵照其本人的遗愿,顾慰庆代表顾氏家族,将顾老的故居捐献给了无锡市人民政府。&/p&&p&因为学识渊博又充满了人格魅力,他和很多著名人士都是好友,也留下了不少段佳话。
他结识的外国名人就包括:爱因斯坦、泰戈尔、萧伯纳、罗素、罗斯福、丘吉尔。&/p&&p&而中国名人就更多了:&/p&&p&上面提过,他与梁思成是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主角穿越到二战时期的舰娘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