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买的苹果x截图。买的时候只有百分之二的电,回到家匆了5个小时才h电,怎么回事是不是手机有问题

《企业道德的作文》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一二三
作文一:《CSR:企业的道德革命》6400字面对着全球性劳工权益保护呼声的日趋凌厉,生存在消费者至上的生态环境之中,接受着自然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规制――所有的一切都让企业无法逃避社会责任这一日久弥新的话题,并构成了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非常考验。      企业价值观的重新发现      几乎没有人否定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人”从而追求利润的原始动机,关于企业对利润的唯一偏好也在传统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充分的诠释和最有力的支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指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另一诺奖获得者科斯则基于对企业产生与性质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是不可超越逐利边界”的结论。经济学家们关于企业经济行为目的的分析其实无可厚非。早期公司立法上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公司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公司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因此,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公司的唯一目的。   然而,在如今企业已经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同时,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传统经济理论即“股东中心主义”(CentralShareholder,简称CS)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理论由此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函数不应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在这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并非完全是理论推演与突破的结果,更大程度的推广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当8年前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雇用年轻女工在类似监狱般的环境中工作一事被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公司形象,Levi―Strauss遂草拟了一份公司社会责任守则。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责任国际(SAl)组织联合11个国家的20个大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等组成SAI咨询委员会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即SA8000。   作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由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组成,目的是为劳资双方创立双赢局面,提倡进步的管理模式。如SA8000规定,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在任何情况下公司都不能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4、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等。   应当指出,虽然迄今为止SA8000只是一个非政府标准,但其主要精髓却与许多相关国际组织的权威性规定不谋而合。如经合组织(OECD)《跨国公司行为准则》中倡导的保护人权、反对行贿和环境保护,国际劳工组织(ILO)《关于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三方宣言》提出的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废除强制劳动、工作场所中机会和待遇平等、取消童工的政策主张,甚至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面发起的“全球行动计划”关于改善人权、劳工条件和全球环境等内容都在SA8000中得到比较饱满的贯彻和彰显。也正是如此,SA8000得到了全球许多企业甚至是政府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球共有36个国家的285家组织机构(包括企业)获得SA8000认证证书,其中中国有45家。      跨国公司的道德重建      从企业的原创地到投资东道国,从一方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跨国公司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在玩转世界要素资源的同时,这些庞然大物们也将自己推到了十分耀眼的明星位置:573多家的跨国公司生产总值占西方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囊括世界贸易总额的60%,控制着75%的技术转让和90%的生产技术、支配着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资本在进行无限的扩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出了“剥夺和压制劳动这一血淋淋的事实”(马克思语);不仅如此,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引致的全球生态恶化问题也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生产与贸易走向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雀巢公司被指控其向第三世界国家倾销人造奶粉:印度博帕尔市美资联碳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外泄工业事故致使四千名居民中毒死亡和二十万人重伤,泰国曼谷港资开达玩具厂发生大火酿成近三百名工人死亡……。罄竹难书的事实招致了全球范围特别是西方社会一系列捍卫消费者利益、劳工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社会运动。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中国流行大片《蜘蛛侠》和《功夫》中同用的一句台词可以看作是跨国公司们调向转身的最好概括。为了免遭更大范围的“围剿”,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最近的10年持续不断地开始了“道德革命”:   ――索尼爱立信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为此,索尼爱立信推出了“绿色伙伴计划”,所有索尼爱立信的供应商都被要求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而成为合格的“绿色伙伴”,以从源头进行环保控制。   ――恪守“企业是社会公民”理念的福特公司推出的“亨利?福特环保奖”授奖活动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打制的“野生动物保护奖”的影响范围波及北美、亚洲等60多个国家。   ――出于对员工人权以及利益的真实保护,迪斯尼作出了每周员工工时不能超过404。小时,加班每天不能超过34小时,一个月累计加班不超过36。小时,并对员工的加班工资按要求支付的严格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著名的商业杂志《财富》和《福布斯》在给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这一标准,而最近两年,全球各大跨国公司也几乎不约而同地向外界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而且毫不隐晦地“自爆家丑”。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责任报告中披露了自己在过去两年中因为空气与废物排放被罚款100多万美元的事实。和GE一样,耐克公司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不仅公布了曾被公司视为商业机密的700个供货商的具体情况,同时公司承认,与其签有合同的供货公司中,的确存在着盘剥工人、强制工人超负荷劳动的情况。与那些躲在“黑幕”之后或者对公众下套设局的企业相比,这些阳光下的跨国公司尽管露出了自己的“丑陋”,但其日渐趋浓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为自己赢得了未来更大的主动。
正如最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谢林提出的“谢林定理”所言:“主动约束自己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反而会增加自我主动性。”   的确,跨国公司并非完美的化身。在中国,从雀巢3+奶粉碘含量超标到“苏丹红1号”事件,从SK――‖风波到卡夫被控销售含转基因食品,从沃尔玛拒建工会到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巨头在涉嫌违规用工,所有的这些可能让跨国公司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但我们同时看到了这些世界级的巨人敢于直面公众诘问的磊落以及有错必纠的行事风格。因此,跳入我们眼帘更多的是跨国公司的另面身影:20年中,惠普为中国各类公益事业捐赠超过2.5亿元人民币,捐赠力度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0年来,安利在“儿童、环保、健康”三大公益主题下参与实施了中国1100余项公益活动,累计投入人民币1.2亿元。过去十年,宝洁公司按计划对中国“希望工程”捐款总额超过2000万元……。   我们并不否认跨国公司的公益性投资带有着造势作秀或者政府公关的性质,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跨国公司从追求利益的本质出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公司利益与公司环境,特别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不再是分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且企业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正视“新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性的生产协作和分工主要是在跨国公司已经布局好的市场链条中进行的,遵守跨国公司间逐渐形成和被认可的游戏规则已经是我们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无法规避的选择。也正是如此,当跨国公司擎举起社会责任大旗时,中国企业也客观地被卷入到了“蝴蝶效应”之中。   充当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采购供应链条中的“警察”角色是跨国公司不约而同的抉择。而对于中国出口加工和外贸企业社会责任的监控则成为各大跨国公司频频“发难”的重点。包括麦当劳、耐克、迪斯尼、沃尔玛等公司在内,相继开始旨在对公司的中国供应商和分包商实施以劳工标准检查为内容的社会责任运动,一些公司还在中国公司内设立了相关的社会责任部门,对中国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企业劳工标准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审核。与此同时,在跨国公司和中国供应采购商之间出现了第三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组织,一些行业、地区、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各自的守则。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中国轻工业产品进口国的贸易组织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标准的认证,否则就要联合抵制进口。   结果是非常残酷的。排名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目前每年在中国的直接采购额达180多亿美元,直接管理的供应商有6000家,但最近四年中却有40%左右的中国供应商遭到了淘汰,淘汰理由就是因为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达标。深圳一家玩具企业由于压低工人工资和延长加班时间,遭到了包括迪斯尼在内的美国客户的一致停单,在没有作出很好整改的前提下被取消供应商的资格并最终倒闭:东莞安加鞋厂发生胶水中毒事件,导致13名工人证实正己烷中毒,欧美发包企业随即停止采购,企业陷入破产边缘。大量的案例提出警示:以牺牲社会责任而追逐一己之利,最终丧失的是企业市场生命;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中国企业除了依循跨国公司的外部强制规定之外似乎别无他选。   于是,对于席卷而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国内一些舆论作出了极具政治色彩的另类解读。不少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认证标准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中国发起的新型贸易壁垒。也许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中国商务管理部门担心会提高中国公司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出口的竞争力,甚至对中国企业是否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作出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表态。   应当说,“新贸易壁垒说”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中国制造”的资源禀赋特别是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已经形成了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直接挑战,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跨国公司往往会采用各种贸易救济非贸易救济措施,因此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当代倍显苍白。但我们必须清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试图将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与经济贸易问题割裂开来是绝对不可能的。由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还主要由发达国家所影响或左右,而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会是社会责任标准的积极支持者,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目前也正在落实制订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将社会责任标准与国际贸易某种形式的挂钩或联系,将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和趋势。而以商业运作的手段来实施社会责任“新贸易壁垒”以替代贸易制裁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将自己放在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体系中进行丈量。   实际上,国际范围内流行开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国内相关法律的精神实质并无完全相左之处,甚至其极力兜售的教条正是我国企业所缺失或者说正在追求的目标。譬如,欧盟对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规定,棉布在储存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甲醛,拉链等金属配件在后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含铬,衣物的涂层不能使用PVC材料。这些社会责任对于中国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并不难做到,在投入了必要的成本添置测试仪器后,我们还能提高自身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对于这种利己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因此笔者认为,承不承认国际社会责任标准代表着中国企业的胸怀与气量,而能否践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则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勇气和能力。      重建中国企业价值观      传承了明礼诚信、乐善好施等优秀文化精华的中国企业以矫健的身影进入全球市场,不仅将琳琅满目的中国产品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更将一个又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制造”新形象推到了国际舞台之上。张瑞敏曾在《海尔是海》中说,“海尔应像大海,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我们对社会和人类真诚到永远,社会也会承认海尔到永远。海尔将像海一样永远的存在,而生活于其间的每一个人都将在为企业创一流效益、为社会做卓越贡献的同时得到丰厚的回报。海尔将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个整体。”曾经获得过世界性慈善组织――国际联合劝募协会“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两项大奖的张瑞敏和他的海尔集团无疑是中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旗杆,在她的身后,还有娃哈哈、红豆集团等组成的模范阵营。   然而,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得分还不能说是理直气壮。有人做过统计,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万家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过款物,99%的企业从未有过慈善捐
助记录。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外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5%的员工不能按时领取工资,近一半的人被迫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约62%的人一周工作7天,半数以上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许诸如此类的数据和事实我们还可以罗列出很多,但结论却只有一个――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感的冷落甚至漠视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淡化受到了来自政府力量的怂恿。客观而言,是中国政府对社会责任的弱化才引致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如中国国资管理部门明确表态称担心强化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强化股东责任。言外之意则是股东责任是第一位的,社会责任则是次要的。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降低要求,他们甚至鼓励外方说,我们这里没有工会,不讲环保,你们来吧。试想,在政府塑造出的如此生态环境中,有多少企业愿意为社会责任埋单,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在社会责任方面敢于挺直腰杆。   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在这样的条件下,试图通过企业自律机制而强化相关社会责任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几乎没有可能。因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设计与构造、规范与落实必须借助政府的强大力量。这就要求政府首先将自己的观念拨正到社会责任的轨道上来,在此基础上营造与开展持续不断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加强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建设。国家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建设,填补相关法律“真空”,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企业应关注、了解、遵守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此对自身社会责任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增强企业透明度建设。借鉴西方国家企业的做法,我国企业可采用财务、环境、社会责任三者结合的业绩汇报模式,以透明的方式向社会发布企业运作的综合效果,使企业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此过程中,企业还应注意建立起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体系,这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有效和成功运行的关键。   ――建立质量、环境和社会责任综合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继IS09000、IS014000等之后出现的又一套新的管理体系标准。尽管由于各自的管理目的和对象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他们之间的理论基础相同,均采用了戴明管理理论。企业可采取综合的措施,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放在一起,加大综合管理的力度。   ――创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决定着企业的前途,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核心。因此,在关注创造财富英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宣扬承担社会责任的英雄。
作文二:《企业的道德管理》5800字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问题-------管理道德
摘 要: 近年来,虚假广告,挖墙脚,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等等一些现象早已 屡见不鲜,企业中管理道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管理道德问题渐渐成为了众人瞩 目的焦点。 本文对于管理道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讲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几个管 理道德的例子引出问题,即而开始讨论管理道德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认识 了它的重要性后,接下来就介绍了我个人认为的影响管理道德的四类主要因素, 以及它们是怎样对管理道德发挥影响作用的。然后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到国内企 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我国企业中管理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其产生的原 因。在最后一部分,谈到了企业管理者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管理者可分别从企 业内部管理道德建设和企业外部管理道德建设两方面着手处理,双管齐下,加强 管理道德建设,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保持活力。 总之,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管理道德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足够的 准备,才能够自如地应对这个新问题。
引言 古典主义企业道德观认为, 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所 在。同时企业作为社会行为者,在管理活动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此 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道德问题。 近年来, “穷庙穷方丈,穷庙富方丈,富庙穷方丈,富庙富方丈”成为人们议论 的焦点; 企业的高新技术人员或部门负责人泄露企业机密;公司培训多年并一直 给予优越待遇的财务或营
销人员突然投奔他人麾下……这些现象都属于管理道 德问题的范畴。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很多企业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 展的领域;另一个就是怎样引进并且留住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后一个问题 就与管理道德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管理道德已经变成了当今企业管理者面临 的新难题之一.
正文 我们先来看几个关于管理道德的案例:
案例一: 安东尼和洛利都任职于包罗·费尔曼的数据处理公司。前者为销售经理,后 者为程序设计员,不久也将荣升为经理。利萨·玛格特是一家咨询公司的经营合 伙人,而该咨询公司是费尔曼的一个重要客户。虽然受到费尔曼公司的培训,并 被重任为销售经理,但是安东尼不满足现状,已暗自谋划创办自己的数据处理公 司。该创业计划中包括挖走费尔曼的得力干将洛利和重要客户玛格特。康尼最终 采取了行动:挖走他原任公司的关键雇员洛利和重要客户玛格特。虽然这对新公 司的创建非常有利,但也成为安东尼不能回避的两个道德困境。 不仅是外国公司, 国内企业关于管理道德的案例也处处可见.
案例二: 南京冠生园是我国食品行业的名牌企业,2001 年8月,这家企业因为将隔年霉变的月 饼加工成新月饼销售,在新闻曝光后被市场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并因此导致企业的 垮台。
案例三: 《人民日报》在一篇《高指标引来注水财政》的报道中称,安徽滁州市定远 县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高额财政收入指标,造假虚增财政收入 3730 万元。一名 干部说:“造假的最坏结果是被撤职,但完不成任务同样没有好前途。那还不如 博一博, 或许能过关。 ”这篇报道最后说: “经济工作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 而将群众的利益丢之一旁,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统统丢之一 旁。” 这三个案例都反映了企业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道德。管理道德 就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 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 益。 当今许多人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利润最 大化,而不顾及其他非经济的问题。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道德不但 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而且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的新 型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企业生命力所在。在深层次上,管理道德对 企业管理进行价值导向,是企业创造财富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所以,我们不仅 不能够忽略管理道德这个问题,而且应该对这个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管理道德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是那些因素在影响着管 理道德呢? 我认为主要有四类因素:
1.个人特征 1. 根据研究表明,个人特征的形成主要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进入组织 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是个人早期发展起来 的,它包含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基本信条。所以每个组织中的 管理者,经常有着明显不同的个人准则。 2.结构变量 结构变量主要与一个企业的规则和制度、上级的行为影响、绩效评估 系统、报酬分配等有关. 它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与相关 制度。有些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有些却只是给管理者制造麻烦。 结构变量越模糊,管理者就越容易出现管理道德问题. 3.组织文化 3. 一般来说,支持高道德标准的强的组织文化会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产 生积极影响. 一种可能形成较高道德标准的文化,是一种高风险承受力, 高度控制以及对冲突高度宽容的文化。这种强的组织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创 新活动。 4.问题强度 问题强度具体是指道德问题所引起危害的严重性、危害的可能性、舆 论压力的大小、后果的紧迫性、后果的直接性、影响的集中度。问题的强 度是从道德问题本身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1)某种道德行为的受害者或 受益者受到多大程度的伤害或利益。(2)有多少舆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或善良的。(3)行为的实际发生和将会引起的可预见的危害或利益的可能性 有多大。(4)在该行为和它所期望的结果之间持续的时间有多长。(5)在心理 与物质上,与该种行为的受害或受益者的接近程度。(6)行为对有关人员的 集中作用有多大。 这四类因素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管理道德观的形成,但一定时期内社 会上大多数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从外部影响、甚至改变个人的管
理道 德观。 让我们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下管理道德问题,当前我国企业所面 临的管理道德问题主要有哪些呢,它们产生的原因何在? 这些都是值得我 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我国企业管理道德问题的具体表现: 1. 欺骗性的广告宣传,在营销和宣传上夸大其辞,生产不安全或有损 健康的产品。有些经营者明知产品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却故意向消
费者隐瞒真相,大力宣传其对消费者有利的方面,或信口开河、擅自夸大 产品的功效。这是从企业与顾客的角度上来说的. 2. 假冒其他企业的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损 害竞争对手商业声誉,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挖墙脚等。特别是企业间不 讲信誉、彼此拖欠和赖账、不履行合同。这是从企业与其竞争者的角度上 来说的. 3. 有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员工的 健康权利;有些企业在招聘、提升和报酬上采取性别、种族歧视,侵犯隐 私;有些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不公正,克扣薪水等。这是从企业和员工 的角度上来说的. 4. 财务欺诈、偷税漏费、官商勾结、权利腐败、商业贿赂、地方保护 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等。这是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 上来说的. 5. 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对治理污染采取消极态度。对排放”三废”等造 成的污染不实施治理而是继续偷偷地排出。特别是一些化工、印染、造纸 等工厂规模小,对废水缺乏必要的处理,严重污染环境。这是从企业和自 然环境的角度上来说的. (二) 这些管理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容易造成竞争无序,使企业管 理道德缺乏约束。甚至出现经营活动缺乏公平竞争制度,经营“游戏”规则 混乱的局面。在此局面中,由于国家政策控制的原因,造成地区、行业、 单位的竞争起点不同,从源头上造成了竞争无序;加上市场体系不完善, 未能形成众多统一开放的全国大市场,使得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些官员 从当地经济发展和自己政绩、利益需要出发,非但没有取缔无序
竞争,反 而搞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鼓励、纵容包庇无序竞争、违法经营。 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传递的滞后和扭曲,使企业管理失衡成为可能。经营活动中出现 一些欺骗、失信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信息风云变幻,使得信息难于控制。拥有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欺骗另 一方,加上媒体广告片面宣传的推波助澜,为不法企业欺诈行为开了方便 之门。只要有利可图,或者欺诈带来的收益大于为进行欺诈所付出的成本 投入,欺骗、失信就会不知疲倦地连续下去。这样造成企业管理道德的失 衡。
3.企业价值取向的偏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 化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观,仍然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然而,在经济转型的特殊环境条件下,部分 企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过分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功利主义的趋向严 重,忽视甚至侵害他人的利益。这些企业为了私利,不择手段,违法经营, 使企业丧失道德,逃避责任,造成企业管理道德的失衡。 4.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相对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国家颁布了一整套法律 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平交易和消费者切 身利益。然而由于消费者法制观念落后,自我保护意识极其薄弱,许多消 费者面对迅速形成的立法内容无从掌握和运用。越来越多的法律规定难于 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而是成为一纸空文。这样消费者的行为往往 姑息迁就了企业不道德的经营行为。 如何来应对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道德问题呢? 就我国企业来说,可以分 别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企业内部管理道德建设方面,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获得利润对企业来讲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企业不能 一味地追求利润而不顾社会责任,做出违反社会道德,违犯法律,损害他 人利益的事情来。在当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企业集体主义。企业的价值取 向不仅要能够体现企业全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又要能够 最大程度的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要注意塑造管理者的人格精神. 管理者的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着企 业的发展前景。在企业管理者的各项素质中,人格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加 强企业管理道德建设重点在于企业管理者的人格塑造。这是因为,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决策者和指挥员,其素质的高低,尤其是道德品质 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决策方向和企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企业管理 者对企业的领导,是通过其影响力实现的。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 管理者才能把职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我们应该大力塑造企业管理者的人 格精神,使他们具备以发展企业来振兴民族经济的强烈责任意识;具备勇 担风险的创新精神;树立“见利思义”、“正义谋利’的经营价值观念。 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员工是企业的行为主体和企业道 德的行为载体,能否使员工具有高尚的道德,不仅决定着企业整体道德水 平的高低,而且决定着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优劣和企业形象的好坏。提 高员工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把好用人关。在招聘员工时,企业要进行认真甄 选,进行必要的道德水平测试,尽可能的招聘到道德素质高、工作能力强 的员工。其次,进行道德水平培训。目前,我们的企业比较注重技术水平
的培训,而针对员工道德水平的培训很少。但是事实上,员工道德水平的 培训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占有和技术水平培训同样重要的地位。 最后,制定公正的企业规章制度也是必要的。公正的企业规章制度主要 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人事任免、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和道德原则。只有制定公 正的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 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真正实现企业集体主义;才能消除企业中的特权, 使企业充满活力;才能保证劳动者的人格平等,强化职工对企业的忠诚。 在企业外部管理道德建设方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管理者首先要注 意的,我们一再强调,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满足了利益相 关者的利益,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竞争优势。在社会责任和企业利 益之间,企业应该树立“义利并举,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这就是说企业既 要重视其自身的利益;又要重视社会、国家和顾客利益。企业应该在为社 会、国家和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谋 取企业自身的正当利益。只有讲求高尚道德,使赢利与社会道德相互协调, 才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其次要注意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 “顾客至上”就是指企业要处处 为顾客着想,以顾客的需要和意志为原则;要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在享用 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获得方便感、满足感、被尊重感和精神愉悦感。企 业之所以要坚持“顾客至上”的道德原则,是因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 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只有坚持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才能赢得顾客 对企业的忠诚。顾客的忠诚是
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源泉。但凡世界上 卓有成就的企业,都特别强调“顾客至上”的原则。 第三,要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平等竞争就是要求各个享有独立法人 资格的企业,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运用正当的手段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 竞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遵循公平竞争 的原则。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在机制,只有企业彼此之间有竞争, 才能实现优胜劣汰,才,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取胜,求得更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素质、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实 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有一点要注意,我们提倡的是正当的市 场竞争,而不是不正当竞争。只有平等竞争,才能既促进企业的持久性发 展,又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企业管理者应该 给予管理道德问题以足够的重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 有对其了如指掌,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应对方案,才能更好地保证自省的 发展不受影响。
面对这个新的挑战,企业管理者无需害怕,只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应该是可以应对自如的。所以,管理者们现在就要采取措施去避免管理道 德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新问题,我们迎面而上就好!
作文三:《企业的道德建设》12500字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企业道德建设
学    生     温婷
专    业     市场营销
层    次     大学专科
班    级     10级市场营销
学    号
日    期   2013年04月30日
原 创 性 声 明
本文首先论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营销道德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分析了影响企业营销决策道德品质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路径和措施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视营销道德的必要性和意义,以事实证明不道德的营销行为将最终损害企业自身利益,而道德优势是企业新的竞争优势的源泉,世界性的管理变革出自对伦理道德作用的重视,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必须顺应形势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
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两方面提出改善企业营销道德的路径和措施。外部环境建设主要是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政府行为、提高消费者素质、发挥压力团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营销道德观念,加强营销道德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等:内部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培育道德型的企业核心管理层,培育优秀的企业道德文化,不断进行营销道德创新。 关键词:营销道德决策;企业道德建设;因素分析
1绪论 ...................................................................... 5
1.1研究的背景 .............................................................................................................................. 5
1.3研究的意义 .............................................................................................................................. 5
2企业重视营销道德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6
2.1企业营销道德意识淡薄的表现和危害................................ .................................................. 6
2.2企业道德自律是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 .................................................................................. 7
2.3重视营销道德对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 7
3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 8
3.1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 .............................................. 8
3.2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内部因素................................ ...................................................... 9 4营销道德的判定理论及应用评
价................................................... ...................... 10
4.1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 ........................................................................ 10
4.2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 ............................................................... 11
4.3案例分析................................ ................................................................................................ 11
5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路径措施 ............................................ 12
5.1外部环境建设................................ ........................................................................................ 12
5.2内部环境建设................................ ........................................................................................ 13
6结论................................................... ................... 13
后记............................................. .......................... 14
参考文献............................................... ..................... 15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提供日益丰富的产品,为社会作出日益巨大的贡献。同时,某些企业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探究及从实践中解决企业怎样才能遵循法律与道德标准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及营销道德对于我国学术界及企业界仍是个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旧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家的行政附属物,执行的是社会和政治的生产职能,政治伦理替代了一切伦理原则。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企业逐渐转变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同市场日益密不可分。政府调控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大大地焕发了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企业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利益于不顾,表现了严重的违法及违德的经营行为。诸如在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采取不正当的价格手段牟取暴利;制作及播送虚假广告;诱惑及强迫消费者购置等。因此,重视研究企业伦理与营销道德已提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迄今,我国学术界虽然对商业伦理作了较广泛的研究,但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则刚起步。众多企业的营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制定营销道德标准的企业为数很少,因而,深入开展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对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随着营销观念的深入和营销技巧与理论的发展,企业营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企业营销的氛围中,营销已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内容,以交换为基础的营销活动始终贯穿于人们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可以说营销道德状况如何,对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道德面貌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无商不奸”的经营思想和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制度空隙使一些人通过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在短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形成了一定的不良示范效应。一些企业的经营思想不端正,短期行为突出,企业营销活动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道德现象,危害了社会和他人的正当利益,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也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实践表明,不道德的营销行为是不能持久的,轻视道德的作用、忽视企业营销道德建设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有害的。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必须开展营销活动,是解放思想的表现;而能认识到消费者对营销的道德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形象,是有眼光和成熟的体现。因此营销道德问题的调研与建议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尝试通过对相关文献综合,对企业的营销道德状况进行剖析, 从而探索在现阶段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2.企业重视营销道德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1企业营销道德意识淡薄的表现和危害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和与国际接轨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道德观念正在解体,新的道德观念还没有确立,法制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企业不道德营销行为在博弈中并不总是受到惩罚,反而有可能谋取暴利的社会现实,导致企业道德意识淡薄。企业家对于企业伦理道德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忽视道德的倾向。表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就是存在大量的非道德行为,这些不道德营销行为主要有:
(l)产品策略中: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无售后服务保证、计划性的产品淘汰以及生产过程中造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过度包装、恶意抢注商标;
(2)价格策略中:歧视性定价、掠夺性定价、欺诈性定价、垄断价格、价格协定、价格战等恶性价格竞争;
(3)促销策略中:虚假广告、误导广告、不健康广告、操纵、强迫顾客购买、贿赂、回扣;
(4)分销策略中:不履行合同、不按期交货、不按期付款、强卖强买、互相推诱售后服务责任;
(5)营销调研中:研究者的不道德行为有泄露秘密、弄虚作假、漫天要价、虚增成本、侵犯隐私、谎言欺骗等;委托者的不道德行为有:骗取构想、违背诺言、以偏代全等。
这些不道德营销行为给企业、社会和消费者等多方面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了企业收益,加大了营销成本,影响了国家税收,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造成了整体市场的失序。而且,不道德营销行为对正当经营者造成严重的打击,诱使他们转而追逐不义之利。不道德营销行为扩大还会污染社会道德空气,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当不道德营销行为被揭露后,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道德诚信失去信心,导致行业性的衰败,最终也损害了企业自身利益。
2.2企业道德自律是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之下的经济制度,归根到底有两条,一是法规制度,另一是伦理道德。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只要不违法就行了,还讲什么道德?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市场经济是以一定的伦理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才能实现正常的交易
行为。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每日的蔬菜市场的交易中,如果没有买菜者大可在菜贩称过菜后拿了就走,没付钱说付过钱了。而菜贩也大可在买菜者付钱后说没付钱,要求买菜者再付第二次钱。如果没有第三者做
见证,出现了这种情况,谁又能断定是买菜者没付钱“讹人”,还是菜贩收到钱后“赖账”?在每日亿万次发生的这种蔬菜市场的买卖中,是什么力量促使买菜者拿到菜后自动付钱?菜者要第二次钱?可见,运行一天。
2、不违法的行为不等于是道德的行为,还有可能违背道德。
我们知道,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永远滞后于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不是万能的,再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穷尽人们无限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行为。因此,从理论上讲,既然道德高于、领先于法律,不违反法律的行为并不一定就合乎道德。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企业营销行为没有违反法律甚至法律还没有作出明文规定,但却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
3.道德是法律的先导,道德可以通过立法转化为法律
今天仅仅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明天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及其结果得到明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工业化进程迅猛,享乐主义盛行,高涨的消费热潮刺激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工商企业疯狂追逐利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诸如肆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销售不合格产品、发布虚假广告、恶劣的服务、价格欺诈和价格歧视等等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营销行为层出不穷,被媒体不断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2.3重视营销道德对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有很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在竞争中实现。如何保持和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关心的问题。平心而论,很多企业是面对着道德困惑的。传统的看法是认为“无商不奸”、要赚钱就不能讲道德、担心讲道德吃亏的人不在少数。一些榜上有名的富豪,当初的发家史也难以面对世人的评判。不过,下面的事实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根据搜狐财经的报道⑥,2002年底,一些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在开会时,针对全球500家大公司CEO的诚信道德受到广泛的质疑,回首自己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乏问题,认识到企业诚信与企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集体忏悔起了当初的“原罪”,这些原罪概括起来就是不道德的营销行为,如赖帐、跑政府关系行贿,过度吹嘘产品质量,误导消费者等。他们这样做是不是觉得企业发展壮大了可以讲讲道德,作作姿态了?根本原因不在于此。
首先,道德优势帮助企业在企业信誉、社会形象、与顾客的关系、员工的士气等方面建立与竞争对手的差异,获得高度的客户信任和持久的客户忠诚、值得信赖的社会形象和敬业奉献的员工队伍。
其次,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将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回报,有道德优势的企业能获得较高的顾客认可和社区认可,建立牢固的市场根基,从而阻止新竞争对手的进入,有助于建立企业在相关市场的竞争优势。
第三,企业的道德优势,能为企业创造出非同一般的高尚形象,对消费者形成激励,从而为企业创造出差别利益。
企业重视道德,在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把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作自己的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企业真诚关心顾客、关心质量、关心社会利益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优秀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高度的责任感、能够获得市场持久广泛的响应、真诚的合作、创造非凡业绩的关键所在。
3.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3.1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外部环境因素
1.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发育的程度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趋势。
当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较成熟和完善时,公平竞争与诚信原则获得充分发展。当市场趋势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在竞争中的行为越是受到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监督和制约,就越使其感到提高营销道德水平跳紧迫性。市场因素的优化,将为企业营销道德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反之,如果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不完善,价格体系不健全,市场被人为垄断氰裂,内幕交易盛行,价格信息失真,如作假帐等,企业就不能在平等条件下公平竞争,结果导致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坏企业驱逐好企业的状况,使得不道德的经营思想乘机侵蚀人们的头脑。
2. 政府法制因素
立法调控体系是否健全,政府对企业违法及违德行为采取何种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政府立法完善,执法机构健全及执法严格,这对企业将形成一种强制性的压力,使企业感到,如果不按市场法则及政府立法从事经营活动,必然遭到市场规律与政府法律制裁。反之,政府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必然为某些企业违法与违德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3.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制约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又一重要外部因素。任何企业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每个国家的文化构成又是复杂的,既存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的核心文化,又存在不同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亚文化。此外,还存在囿于各国经济交流而产生的交叉文化。例如,我国除了以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外,还存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文化,这些文化交融一起,对企业经营哲学及企业文化产生复杂的影响。
4.消费者因素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对商品的识别能力、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对社会利益、企业利益的态度都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倾向于及时行乐,享乐主义的产品策略和服务就容易被市场接受,企业营销决策者不可能无视现实、不受到影响。如果消费者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进
而借助政府、媒体、公众的力量讨回公道,企业就必须考虑自己
3.2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内部因素
1.企业核心管理层的道德偏好
企业核心管理层的道德偏好对营销决策的道德品质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由于企业核心层是企业实际决策者、执行者、评价者,协同企业家或最高管理者作出最高经营决策。企业家和企业最高管理者并不完全等同。企业家是最高管理者,但最高管理者未必是企业家,未必具企业家的道德素质和伦理追求。
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企业的头脑和心灵,由于管理幅度的限制,其个人哲学主要通过身边的核心管理层的融合、形成核心层的道德偏好,并通过组织结构层层推开,决定企业整体道德观、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家可以通过对核心层发挥其影响力,引导核心层形成良好的道德偏好,进而影响整个企业。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内部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处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道德标准、企业传统、风格习惯、企业经营哲学及经营战略等。企业文化内容很宽泛,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业制度及企业道德等。企业文化对营销道德水平的影响表现为:
首先它制约着营销决策的动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规定着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的决策动机。比如在企业员工处理突发事件时,如果企业价值观强调以消费者利益为重,则员工对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考虑将优先于企业眼前利益,反之,如果企业价值观是眼前利益就是一切,员工就会把眼前金钱得失看得很重。
其次,企业文化规范着营销决策的内容,如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为企业营销决策指明了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对企业主体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使营销决策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及道德化。
3.道德行为准则
企业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支持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对一个刚参加销售工作的人,如果他的上级或同事告诉他本企业的行为准则时对顾客永远要忠诚,因为长期顾客关系对本企业很重要,这样,行为准则就支持道德的行为;反之,如果他被告知完成销售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销售是次要的,这一准则就支持非道德行为。
4.企业职工素质
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深刻地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调查表明,企业职工的文化、业务及思想素质高低同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呈正相关的关系。当企业职工文化水平高,有正确的道德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营销道德水准的提高,反之,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并促使营销道德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违德的局面。
4.营销道德的判定理论及应用评价
4.1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儒家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思想宝库。儒家伦理中的义利观是传统商业道德的主要思想基础。“义”是道德规范,“利”是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即俗话说的功名。儒家把“利”分为私利和公利(国家社会的利益),公利与义是统一的,私利应该服从于义之下。应用到商业活动领域就成为中国传统商业实践的指导思想,具体就是“见利思义”的商业经营理念,“取之有义”的商业行为准则,“先义后利”的经商战略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判断。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诚实守信的顾客观,讲究货真价实、和气生财;二是勤俭敬业的自律观;三是以和为贵的竞争观;四是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观。
4.2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
(一)功利论(UtilitarianTheories)
这种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⑦(JeremyBentham,1748一1832)、约翰·穆勒⑧(Jo恤StuartMill,(1806一1873)。迄今为止,功利论己经形成多种流派,尽管这些流派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的,都是以功利和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最大的善的问题,并依此判断行为的道德性。所谓“善”便是幸福,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不是道德。
(二)道义论(Deontologicl Theories)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认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例如企业决策的道德性与结果无关,而是看决策行为本身是否遵守了道德的原则和义务。
4.3 案例分析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汽车业受到外国汽车,尤其是日本与德国汽车的激烈竞争。福特汽车公司⑨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自然要作出回应。1968年,福特决定生产一种叫翩度(Pinio)的小型车。为了节省成本,福特将正常的生产日程由3年半缩减为2年。在翩度车正式投产前,福特对11辆车进行了安全测试,看看是否符合美国国家公路安全局的标准。公路安全局规定在时速20
里的碰撞中,汽车的油缸不漏油才算合格。测试的结果是,11辆车中有8辆在碰撞中不合格,其余的3辆由于改良了油缸,才通过了安全检查。
福特于是面临一个困难的抉择。如果依原来的生产日程生产,就会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如果要改良油缸,就会延迟生产,增加成本,公司会继续处于下风,让外国车雄霸市场。怎么办呢?福特公司做了一个成本效益分析。福特公司的计算如下:
根据销售量和事故率计算,估计可能有180人死亡、180人严重烧伤、2100辆车烧毁。
(1)公司为事故将要支付的成本:
平均每死亡一人需要赔偿20万美元,于是20x180二3600万美元
平均每烧伤一人需要赔偿6.7万美元,于是6.7x180二1206万美元 每烧毁一辆车需要赔偿0.07万美元,于是0.07X2100二147万美元 总成本=3600+1206+147=4953万美元
(2)如果进行改装,公司要付出的成本:
每辆轿车需要改装费11美元,共1250万辆;
总支出:11X1250=13750万美元。
根据计算,进行改造的支出大大超出了赔偿的成本,福特公司作了毫不含糊的抉择—保持原来的设计,不作改装。这个决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超过50人在翩度车祸中烧死,多人烧伤。在1978年的一宗交通事故中,有3名少年在翩度车中烧死,福特被以谋杀罪告上法庭。虽然福特在这次诉讼中最后逃脱了刑事责任,但留给人们的是对企业伦理道德深刻反思。
根据道义论和功利论结合的相称理论判断如下。
公司决策的动机是维护本公司汽车的市场地位,抓住机会应对日本汽车的 竞争,不仅对本公司有利对保护本国工业也有一定意义,动机是道德的。 公司考虑了安全因素,拟订了对消费者有利和不利的方案。福特公司预见 了不利方案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包括死亡、烧伤、烧毁车辆等大恶,而放任 的结果和不放任的结果在经济上都有损失,但前者仅为后者的1/3,经济利益 差别是巨大的.那么依据相称理论,放任大恶是有理由的。如果强调从国家竞 争的宏观战略利益考虑,也可以认为是相称的。因此手段是道德的;如果强调 公司故意放任对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的侵害所造成的广泛深刻的社会影 响和危害,也可以认为手段是不道德的。
5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路径措施
5.1企业外部环境建设
1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严格公正执法,为约束企业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提供外部压力。为企业制定和实施道德性营销决策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企业在营利性和安全性的双重约束驱使下往往会寻找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漏洞、社会舆论的盲点和其他可乘之机,不道德营销行为随之泛滥。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加强立法,作到有法可依。
2.改善政府行为
行政部门要着眼于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的预防性和现场性管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检部门、商检部门、物价部门等,要加强行政检查和监督,打击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切实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维护公平交易,促进正当竞争,保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财政部门可以出台一些特殊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来引导企业行为,使其自觉自愿遵守营销道德。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取消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维护统一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优胜劣汰。
3.提高消费者素质
主要是组建消费者组织,开展监督,提高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者监督主要是由消费者协会等消费者团体来进行,其特点是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经常性和民主性。当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组织有权调查、了解情况,调解纠纷,直至代表消费者向法院起诉。通过消费者团体的积极活动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信心,有效抵制在市场营销中采取不道德行为的企业及其产品,迫使企业遵守道德、法律规范,尊重消费者主权。消费者组织是企业营销道德监督的一支重要力量。
5.2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1 .培育道德型企业核心管理层
一个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管理者是关键性因素之一。作为主要的决策制定者,管理者比他人更有机会为企业树立道德形象。管理者,特别是企业核心管理层所秉持的价值观,将为员工树立榜样。他们的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员工的道德选择,他们的经营决策也代表着企业在经营行为中的道德选择。
因此,建设企业营销道德,不仅要培育道德型的企业家个人,还要特别注重培育道德型的领导核心。这就要求企业家不但要自身过硬,还要在架构核心领导层的过程中善于甄别候选人,深入了解候选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水平,要作到德才兼备。同时还要注重在日常沟通中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影响和带动核心成员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道德偏好,从而保证决策的道德品质。
2.培育优秀的企业道德文化
要将营销道德纳入企业价值观中,体现企业重视市场重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观念。如顾客满意、顾客是衣食父母、最佳服务等。企业营销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可以用简单的口号形式表现出来,如海尔的口号是“真诚到永远”,奥柯玛的口号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
3.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营销道德创新
企业营销道德的新观念反映在对企业的内部关系和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理解和评价,更加关注营销对象的需求和期望,更加关注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可以在本土与国外企
业竞争,也走出国门在海外营销,外国企业先进的营销理念及其营销手段、营销组合策略会涌进国门,与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价值观念进行摩擦、冲撞,国内企业只有摒弃不合时宜或有违营销道德的观念和行为,适时树立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等,努力提高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同时,企业家要把握时代脉搏,洞悉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大胆进行营销道德的创新。
4.人力资源管理上突出营销道德建设
包括选人、用人、留人、培训与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要在招聘营销人员的工作中注重坚持德才两个标准,把住人才入口关,防止道德素质低下的害群之马混入企业员工队伍,对于道德品质差给企业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员工应当依据员工道德准则规定予以淘汰。
其次,在用人过程中,对于企业敏感的营销工作和各级决策人员的选用必须坚持把道德敏感性和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来衡量;
第三,坚持开展营销道德教育培训,如竞赛、座谈会、专家报告会等。 第四,在员工绩效考核中要甄别员工创造绩效行为的道德性,防止不道德营销行为受到鼓励。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协作。做到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指标治本。总之,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整个的社会的营销道德水平还不尽人意。只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消费者团体建设,系统体制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企业及其营销人员的行为。真正树立营销观念,我们就会在营销活动中通过高尚的营销道德而得竞争优势,从而赢得更多的顾客。
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期的三年里,我受各科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的无微不至的帮助。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深深的埋在了我的心里。总是不经意间就回忆起在农校的快乐学习时光,美好的大学生涯已经过去,但是学习的那段日子将会是我毕生珍贵的宝藏。
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吴小荣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指导我论文的修改,指点我的不足之处,她认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主要参考文献
1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2唐代兴著:《利益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PhiliPKotler:《营销管理》第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9页。
4甘碧群:“重视对市场营销道德的研究”,《商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第34一36页。
5谢建明:“树立良好的市场营销道德,促使企业自觉走向市场”,《牙膏工业》,1994年第3期,第56-58页
6邹蓝:“准红顶商人和‘原罪’”,《搜狐财经》,2003年6月8日. 7米里·边沁(JeremyBentham,(1748一1832)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创作的《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在伦敦出版
8翰·穆勒(Jo恤StuartMill,(1806一1873) 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9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1903年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律市。现在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 10付丽华《营销道德问题探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
11刘英为《浅议道德营销》J 科学教育家,2008
12段丽娟《企业营销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13甘碧群《重视对市场营销道德的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1994
14郝渊晓,葛晨霞《wto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诚信营销》新疆财经,2002
15袁波《营销道德浅析》商场现代化2005
16阎俊,陶平《提升企业营销道德的系统化措施》当代财经,2003
作文四:《企业的道德准则》1200字企业的道德准则
企业道德准则的概述:
企业道德像一种粘合剂,在共同的价值指向(客户、品牌价值)、理想目标(企业的产业化)、善恶认知的基础上,使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企业道德又像是一个控制系统、通过舆论和信念的作用,实现企业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确保企业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防止企业行为的越轨和失范。
我们企业的道德底线:必须是合法地、道德地获取利益
衡量道德准则中最具价值的观念:合法、安全、诚信、良心、责任心、权益、承担
一、我们依靠我们的诚实与正直与我们所有的内外部客户建立长期关系,我们诚信地对待我们的员工、顾客、股东以及合作商。
诚信——例如:我们的出品承诺,当我们的出品超过30分钟,但是顾客在不知晓的情况下也没有发觉这道菜品已经超时,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应当如何做呢?如果此时我们的价值指向是诚信。我相信大家会诚信的对待我们的顾客告诉他这道菜品已经超过了30分钟,应当无条件的给予退菜或者赠送。因此我们拒绝所有蓄意的误导信息以及重要事实的遗漏或者隐瞒。
二、我们以环保的态度不断开发健康、营养的食材,以环保的态度倡导并力行节约,杜绝浪费,以环保的态度来抵制任何破坏环境、伤害顾客健康的生产及经营行为。
良心——例如:最近市场上有一种“蓝矾韭菜”之说。有一位女士买来的韭菜有蓝色粉末,择完韭菜手指上有蓝色残留,怀疑有个别菜贩为了使韭菜保持鲜绿色的卖相,给韭菜喷了什么化学药水。而卖蔬菜的菜贩认为,这化学药水可能为保鲜用的蓝矾。有专家表示,蓝矾属于工业化学原料,人体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铜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肾衰竭而死亡,目前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或使用的。我们暂且不论蓝矾的毒害性。如果是我们的商家仅仅是为了产品的卖相从而牺牲了产品的品质安全,违背了起码的良知。在利益与道德底线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以什么为衡量的标准,我相信通过那么多“食品安全”事件,可见良心对于一个企业安全合法的永续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不然我们迟要早把所有的元素周期表吃个遍了。
就拿我们的各家门店举例:每样食材、原料在配送到门店的时候袋包装上面都有保质期的天数
生产日期。我们每天厨师长也都会打开冰箱进行抽查,但有可能我们就因为怕某个食材因订货过多导致过期报损而承担相应的责任。私自进行拆包。这样的现象是否可取?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
三、对社会、对政府、对待我们的客户,我们要求自己必须讲道德,讲良心。道德的核心就是责任
心,没有良心就是没有责任心。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我们要求我们的员工的行为必须是合法的;我们要求我们提供给客户的食品必须是绝对安全的,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质量工艺流程与安全规定。
四、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承担并履行经济责任,就是要盈利。我们要通过上下一致的努力,不断优化
管理、扩大销售、提升营业额、降低成本,力争盈利,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从而才有能力承担社会就业责任,为社会提供大量有前景的就业岗位。
作文五:《企业的道德管理》13400字作者:琳恩·夏普·佩因
商业评论 2009年03期
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为道德无非涉及个人的良心,是关乎个人及其道德良知的私密话题。他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将任何不当行为都视为孤立的事件,归咎于员工个人的道德败坏,而从未想过公司可能要为员工个人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毕竟,道德问题似乎与企业管理并无关系。
事实上,道德优劣恰恰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公司的不当行为很少能全部归咎于单独一个员工的性格缺陷。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往往是员工公开或者私下合谋的结果,并反映出该企业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语言和行为模式,而这些又构成了企业的运营文化。因此,道德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组织的问题。如果管理人员未能正确领导,也没有建立恰当的制度,就应该与策划和实施不当行为并有意从中渔利的人承担相同的责任。
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他们在树立企业道德方面的职责,并抓住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企业成功所依靠的各种关系和声誉。现今的法律环境日益严苛,如果高管人员忽视道德问题,个人和公司都将面临责任风险。此外,针对公司不法行为的新的《联邦量刑指南》,本可以给公司带来从轻发落的机会,也会因为高管的疏忽而化为泡影。新的《量刑指南》首次承认了导致公司不法行为的组织和管理根源,并根据公司采取措施防范不法行为的力度作为判罚的部分依据。
为了在将来获得这种宽大处理的机会,许多公司仓促地推出了基于法律合规性的道德规范计划。这些计划由公司的法律顾问设计,以防范、发现和处罚违法行为为目的。但是,企业的道德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规避违法行为,而是要解决导致不法行为的根源问题。对此,给员工每人发一本行为守则是无济于事的。公司需采取综合性的办法,在企业中营造鼓励模范行为的氛围,而不只是采用常常带有惩戒意味的法制约束方式。
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道德管理方法则既考虑到了法律合规的要求,又突出了管理人员对道德行为所肩负的职责。尽管各企业诚信策略的设计和涉及范围可能存在差异,但目的都是为了确立公司的价值观、理想以及思维和行为模式。当诚信策略融入公司的日常运营后,会有助于防止道德沦丧行为对企业造成伤害,同时也会成为激发人们道德意识和行动的有力助推器,从而使道德规范框架不再是禁锢企业运营的樊笼,而是指导组织行动的精神指针。
企业如何塑造员工个人行为
传统观念认为,道德纯属个人问题,所谓本性难移,它很难改变,亦不会受组织影响。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西尔斯汽车维修中心和比纳食品公司的案例就说明了企业对员工个人行为的影响——即使良好的个人道德也难以承受外界压力和诱惑的考验。
1992年,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汽车服务业务遭到了客户铺天盖地的投诉。40多个州的消费者和州检察长指控该公司误导客户,向客户销售不必要的零部件和服务,诸如从制动到前轮定位系统的调校等。但是,如果认为这种情况纯属员工个人的不道德行为所致,那就错了。当然,公司管理层也并非有意要欺诈客户。实际上,企业的激励措施导向才是引发这些不当销售行为的罪魁祸首。
当年,由于公司的底盘维修服务收入不断减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市场竞争又日益激烈,西尔斯公司管理层为了推动汽修中心的业绩增长,决定为员工引入新的目标和激励机制。公司提高了维修技师的最低工作定额,引入了生产效率激励机制,同时确定了汽车维修服务顾问在各项产品上的具体销售定额,比如每个班次要销售多少弹簧和减震器,完成多少车轮定位或刹车系统调校工作,并根据销售额支付佣金。据汽修顾问们称,如果完不成销售定额,他们就可能会被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导致工作时数减少。有些员工称实现销售的压力重重。
面对公司新的压力和激励机制,由于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完成销售目标,有些员工的道德判断自然而然出了问题。公司管理层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属于不必要的服务,哪些属于合理的预防性维修,加之消费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员工在灰色地带大打擦边球。事实上,因为缺乏管理层对道德行为的积极支持,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去发现和稽查可疑的销售方法和糟糕的工作表现,所以不少员工迫于工作压力对客户要么夸大其词,要么敷衍了事,甚至歪曲事实。
在西尔斯公司受到指控的消息披露后不久,时任CEO的爱德华·布伦南承认,管理层制定和实施的薪酬体系及目标设定系统“营造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从而引发了不当行为的出现”,对此,管理层应负重要责任。尽管公司否认有欺骗消费者的企图,但高管人员还是取消了向服务顾问支付佣金的做法,也不再对特定的零部件制定销售额度。他们还建立了突击购物审查制度,并制订计划扩大内部的服务监控范围。为了平息遗留的诉讼,西尔斯公司向1990年至1992年间购买过特定汽车服务的客户发放了优惠券。解决这些纷争的总成本,包括可能退还客户的款项,估计达6,000万美元。
正如比纳食品公司的一位前任CEO所发现的,环境因素可能也会影响公司最高管理层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在加入公司后仅仅两年,该CEO发现有证据表明,供应商向公司提供的用于生产“100%纯味”苹果汁的浓缩剂是用糖水和化学制剂合成的。他本可以销毁这些伪劣存货,将苹果汁从杂货店撤架,但公司当时境况不佳,他承担着扭转颓势的极大压力。虽然公司向当时的母公司雀巢承诺实现的利润额仅为区区70万美元,但如果销毁问题存货,公司就连这一目标都实现不了。
实际上,早在这位CEO到任前几年,公司内部就已有一些人开始怀疑苹果汁的纯度有假了。但是,由于伪劣浓缩剂的供应商提供25%的价格折让,这使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能够轻松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此外,公司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尚未对苹果汁纯度进行实验室终检。当时,研究部门的一位员工曾向运营部门表示过对果汁纯度的担忧,却被指为缺乏团队精神,像胆小鬼,他的主管在其年终业绩评估中甚至写道,该员工的判断“带有天真和不切实际的理想色彩”。除他以外,似乎没有人考虑过公司应对客户承担的责任,或者这一事实披露后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害。也没有人想过销售这些掺假或冒牌的苹果汁是违法行为,会让公司及其最高管理层面临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调查给了比纳食品公司迎头痛击。1987年,该公司承认了销售掺假和冒牌苹果汁。经过了两年和两次刑事审判后,公司CEO对产品鱼目混珠的十条罪状供认不讳。公司为此付出的代价,包括罚款、法律费用和损失的销售收入,总计约为2,500万美元。
当然,企业的失策并不说明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旨在损害或欺骗客户。事实上,这更多地是折射出企业对道德问题的麻木或者漠视,或者缺乏有效的组织系统。同样,企业的模范行为则表明,企业责任感已经深深植根于公司的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之中。
当年强生公司处理泰诺危机的方式有时被归功于时任CEO的詹姆斯·伯克的非凡个性。但是,要知道,在全国范围内召回泰诺胶囊,避免更多人死于被人蓄意投毒的胶囊,这事实上并不只是一个决策,而是公司各层级员工所做的成千上万个决策。因此,我们最好不要将“泰诺决策”理解为一个孤立的事件和某一个人的功绩,而是要看到其中折射出的企业文化。如果整个强生公司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共同价值观和指导原则,它面对这次危机恐怕不会如此反应迅速、协同一致、底气十足。
许多人拒绝承认组织因素对员工个人行为,尤其是个人不当行为的影响,因为他们担心个人会以此为借口推卸对自身道德应负的责任。但是,这种担忧仅仅建立在一种非此即彼的错误认识基础之上,认为要么由个人承担责任,要么由组织承担责任。实际上,承认组织环境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为无道者开脱罪责。了解一切并不等于原谅一切。
法律合规计划的局限性
道德沦丧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和深远的影响。缺乏道德感的公司可能很快就会官司缠身。过去10年,由于立法机构针对民事和刑事违法行为制定了新的法律,逐步加大了处罚和执法支持力度,因此,企业面临的诉讼和责任风险增加了。更加重要的是,道德感的缺失会损及公司的信誉和各种关系。例如,在法律诉讼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尔斯和比纳食品公司就很难重振消费者信心,保持市场份额。
企业道德的重要性引起了更多管理人员的关注,许多人要求公司的法律顾问制定道德规范计划,用于发现和防范违法行为。1991年颁布的《联邦量刑指南》也是促使公司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被判定有不当行为的公司,根据其管理层在报告和调查公司不良行为中的配合程度,以及是否实施了法律合规计划,它们受到的制裁力度,如罚款和缓罚等,可能迥然不同。(参见副栏“《联邦量刑指南》对判罪公司的罚款力度”)
法律合规计划强调企业加大监督和控制力度,并对行为不当者进行强制处罚,从而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虽然各家公司的计划措施各有不同,但《量刑指南》中已列明了基本框架:管理层必须建立合规标准和程序;指派高管负责检查合规工作;避免向可能采取不法行为的人授权;通过培训或宣传手册有效传达公司的各项标准和程序;采取合理措施,建立稽核和各种监督流程,以及必要的制度来鼓励员工揭发违法行为,而不必担心遭到打击报复,使公司达到合规要求;通过恰当的纪律措施始终如一地坚持公司的各项标准;在发现不法行为时,做出恰当的反应;最后,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未来出现类似的不法行为。
毫无疑问,公司确有必要制定有效的、表述清晰的法律合规策略。毕竟,如今的法律环境极为复杂,可能会令员工感到迷茫和害怕。即使那些声称要以法律规范道德行为的管理人员,也常常对复杂的法律问题缺乏根本的了解。
但是,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做到法律合规就足以解决日常经营中出现的所有道德问题,那就错了。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合法的就是道德的。”然而,有些行为虽然合法,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问题却很大。例如,有些国家出售危险品,却并未标注适当警示;还有些人从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供应商处进货,却全然不顾产品来自后者开办的不人道的血汗工厂。许多从事国际业务的公司也会常常发现,在某些司法辖区,违反公认的人权和尊严标准的行为却并不违法。
在美国,法律上的清白也不能保证道德上的正确。199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案例就是个例证。在获悉公司的国债交易办公室涉嫌非法操作时,四位高管人员并未采取恰当的措施及时应对,因为根据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高管们在法律上没有责任披露这些不当行为。然而,正因为高管人员迟迟不予披露他们已经知晓的违法行为,导致员工、债权人、股东和客户对公司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高管人员继而也失去了领导的道德威信,纷纷被迫辞职。他们的道德沦丧令该公司为国债交易办公室的违法行为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最终蒙受的损失(包括法律费用、增加的融资成本,以及业务损失)估计将近10亿美元。
采取法律约束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可能还夸大了通过发现和惩处来引导公司遵纪守法的威慑力量。这种方法的基本模式源于威慑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被视为理性的自我利益最大化者,十分在意其选择带来的个人利弊,但对于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则漠不关心。但是,汤姆·泰勒在《人们为何遵守法律》一书中报告了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们之所以遵守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的合理性和道义性,而不是因为惧怕违法之后受到的惩罚。人们通常会强烈地感到自己有道德上的义务来遵从法律规定。因此,要确保遵纪守法,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进行普法教育,并营造积极的氛围。
当然,纪律约束肯定也是任何道德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违法行为进行合理处罚是公正和恰当的,况且对某些人来说确实需要进行制裁威慑。但是,过分强调潜在的违纪制裁可能是多此一举,甚至适得其反。以违纪处罚为核心的合规计划可能招致员工的抵制,尤其是当这些计划在设计和强制推行的过程中本就缺乏员工的参与,或者相关标准含混不清或不切实际时。在公布合规计划时,管理层可能会大谈所谓的相互信任,但员工常常只会将其视为来自企业高层的警告。事实上,在那些持更大怀疑态度的员工眼中,公司的合规计划无异于高管层为自己购买的责任险。由于这些合规计划几乎都不触及公司不当行为的根源,员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并非毫无根据。
即使公司的法律合规计划发挥了最大效力,也不可能激发更多的道德意识或者承诺。要知道,一般来说,法律的目的并不是鼓励人们弘扬美德或者追求卓越。它不具备模范行为的示范效应,甚至也并未对优良品行做出界定。如果管理人员将道德仅仅等同于法律合规,那无异于赞同公司在道德方面无所作为。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理查德·布里登所说:“仅仅做到不受法律指控远不足以成为一条道德准则。”
道德以诚信为本
基于诚信的道德策略给公司设定了更强有力的标准。合规的根本在于避免法律制裁,而组织诚信则在于根据一套指导原则进行自我管理。从诚信的角度来看,道德管理的任务在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并赋予其生命力,同时营造有利环境,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提供支持,并培养员工的共同责任感。在这个前提下,遵守法律被视为组织生活的一个积极方面,而不是来自外部当局的、不受欢迎的强制约束。
诚信策略的特点在于将道德当作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以道德价值观为准绳寻求发展机遇,设计组织系统,指导个人和团队的决策过程。道德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将不同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员工团队凝聚在一起。企业的道德规范有助于界定企业的性质及其价值主张。
许多诚信计划与合规性计划在结构上存在一些共同点:它们都制定了行为准则,进行相关法律领域的培训,建立了报告和调查潜在不良行为的机制,并实施了稽核和控制,以确保员工遵守法律和公司规则。此外,如果诚信计划设计得当,一旦公司发生了违法行为,也能为其在《联邦量刑指南》的规定下寻求较轻的法律判罚提供依据。(参见副栏“有效诚信策略的特点”)
但是,与法律合规计划相比,诚信策略涵盖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要求也更高。范围更广指的是诚信策略要求企业在各个方面采取负责任的行为。程度更深指的是诚信策略深入到了企业及其员工的精神层面和运营系统,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之中。要求更高指的是诚信策略需要企业积极地界定构成其道德指针的责任和目标。最重要的是,企业道德被纳入了管理工作的范畴。虽然诚信策略的设计和实施可能由公司的法律顾问负责,但各个层级和所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会参与这一过程。(参见副栏“道德管理的策略”)
过去10年里,许多公司都实施了诚信计划。当然,各个公司侧重的道德价值观和采取的实施方法各不相同。有些公司注重的是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尊重他人权利、诚实守信、公平交易以及遵守法律。而有些公司则强调一种更高的境界,追求超凡卓越,但并非义不容辞的道德行为,比如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致力于实现员工的多元化,并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建设等。
在实施诚信计划时,有些公司从行为入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这些公司制定了行为准则,详细说明了什么是适当的行为,并建立了奖励、审查和控制系统。也有些公司对具体行动关注较少,而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反映企业价值观的态度、决策过程以及思维模式上,认为正确的行动源于个人的内心认同和恰当的决策过程。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公司和韦瑟里尔公司实施和推行的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诚信策略,但这三家公司的管理层都发现,诚信计划对提升公司竞争力,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公司赖以生存的关键关系起到了重要而且常常是意想不到的作用。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强调核心价值观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是美国的一家航天和国防设备合同商,它于1985年开始实施基于诚信原则的道德计划。当时,美国的国防工业正因财务欺诈和管理不善受到广泛抨击,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也因为差旅账单处理不当的问题正在接受调查。公司管理人员意识到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自我治理方式,但对于制定道德规范计划能否影响组织行为,他们也将信将疑。公司现任总裁托马斯·扬回忆道:“当时人们都问:‘真的需要实行道德计划才能唤回人们的道德感吗?’他们都认为道德是个人的问题。一个人要么有道德,要么没道德。”
公司的法务总监是推动这项计划的重要人物,而且法律合规也是其中一项关键的目标。但是,道德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整个公司范围的一项管理计划进行构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x屏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