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否有助于释放更多上海经济合作组织2018潜力?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六大关系
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6/16  作者:于洪君
核心要点: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与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
■ 对我们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
■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 共建“一带一路”,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我国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能力持续增强,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发展。
■ “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但由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国际上某些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如芒刺在背,对“一带一路”倡议极尽歪曲。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求真务实,大胆前行;又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与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这一思想高屋建瓴,切中要害,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南。
一、找准利益共同点与发展契合点,打造互利合作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当今时代是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时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社会进步与繁荣,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以后,各方积极响应,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
对我们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必须统筹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要坚持政策沟通为先,注意开展政治对话和磋商,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找到利益公约数,找准发展理念与相关规划有机对接的耦合点。
三年来,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已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截至2016年6月,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57个国家积极参与其中;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顺利组建。事实证明,“一带一路”由中国倡导,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正逐渐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的梦想。
二、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好政府在宏观布局、政策沟通、平台建设、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亲自推介“一带一路”,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国务院授权有关部委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系统阐明这一倡议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与机制等问题。国内机构与驻外机构密切配合,协调行动,成效显著。这些都表明,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是绝对必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我国政府应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掌握国际国内两种规则,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同时,文教机构、科技团体、大众传媒、环保组织等,也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政府要为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的参与提供支持、引导、服务和保障,要推动各国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新平台。
三、通过人文交流夯实经贸合作基础,坚持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全面推进经贸合作,要优先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通道、通信干线网络等的互联互通。着力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贸易壁垒,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贸区。要把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创新贸易方式,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当作重要任务。以扩大投资等方式带动贸易发展,以传统贸易与现代服务贸易相结合的方式培育贸易增长点,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好做大合作“蛋糕”。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深厚的人文基础。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趋紧密,贸易畅通尤应以民心相通为依托,二者互为助力,相辅相成。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新闻、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有机统一。
四、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把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安全紧密地结合起来
共建“一带一路”,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我国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能力持续增强,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发展。我国参与全球事务、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也将更加宽广,国际地位将更加有利,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的手段会更加多元。
然而,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社会制度和战略利益竞争相互交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要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为维护国家安全而斗争。没有坚持不懈的对外开放,就没有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家安全就是无本之木;而忽视国家安全,放松国家安全工作,对外开放就会迷失方向。因此,我们既要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又要大力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五、务实推进与舆论引导要相互配合,持之以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用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建设经得起检验的放心工程,打造共同受益的各种经济园区,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树立良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企业要注重投资利益,更要注意好名声、好口碑,意义就在这里。
“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但由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国际上某些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如芒刺在背,对“一带一路”倡议极尽歪曲。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求真务实,大胆前行;又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要通过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各种方式,巩固和扩大我国同沿线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要“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六、“一带一路”既要有国家总体战略和部署,又要有地方的具体目标和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国内各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各自优势,制定独具特色的目标和规划。譬如,西北与东北省区,重在深化和扩大与中西亚各国以及俄罗斯和蒙古的交往,打造向西向北两大经济走廊,形成更多的贸易通道、产能合作基地与人文交流中心。西南中南各省区重点构建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打造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门户。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则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对外合作新平台,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与主力军。内陆地区要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总之,地方的具体规划与国家的总体规划,要相互关联,紧密交织;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服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安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各国人民加快发展的普遍诉求。国际社会总体评价之好,合作期望之高,参与力度之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步伐不可阻挡,通过“一带一路”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将永载史册。
(作者: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联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盛 玮 旷思思 周璐铭
( 网站编辑:乔雪 )共建“一带一路”,释放中乌两国经济文化合作新空间
原文刊登于《经济要参》2017年31期,本文有删改
乌克兰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重要节点地区。也是积极响应我国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第一个欧洲国家。
今年是中乌建交25周年,也是乌克兰民族独立100周年(其中有72年并入苏联)。
6月12日-20日,应乌克兰旅游业协会等机构邀请,参与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旅游界一行,访问了乌克兰敖德萨、利沃夫、基辅三座城市,受到当地政府官员和旅游社的盛情接待。
乌克兰有着其优越的地缘特性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等,与中国的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乌克兰将成为东欧和波罗的海—黑海区域重要的运输和物流枢纽,并将成为商业贸易和经济金融中心。但目前中国在乌克兰的民间投资及华人,包括去乌克兰旅游的华人比较少。
随着乌克兰的局势逐渐稳定后,乌方非常热忱期待中国民间企业家、中国游客等,前往乌克兰积极开展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往和交流。
上海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也正在积极加快“四个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乌克兰的民间交往,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世界形象和影响力,是非常有利和重要的。
三年大变,中乌两国共同迈入“一带一路”新的阶段
乌克兰与中国交往已经有26年历史。建交10周年时,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乌克兰目前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展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等。
自从中乌两国签订“一带一路”战略协定后,两国的经济文化等交往开始频繁,两国贸易发展开始回暖。
中乌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初期的2.3亿美元提升至2015年的71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中国已成为乌克兰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多年以来,两国官方与民间的交往趋于频繁。科技研发合作也有新进展,中国的华为技术在乌克兰投入运营了一个热处理研究所,联想、中兴、中粮等一大批中资企业纷纷进入。
近期中国教育部部长率团访问乌克兰,就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进行洽谈。并共同举办中国和乌克兰大学校长论坛。
中乌建交25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乌克兰67所大学与中国200多家高校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乌教育交流正成为中乌在“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中的新亮点。
中国今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已经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已经作为联合国全球发展的国际战略之一,并已快速进入全面的实质性操作阶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被国际的认可,中国与周边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趋于平稳。中国经济和文化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趋于增强。中国的国内经济文化发展也在“一带一路”中得到长足推进。
六大优势,中乌两国经济文化等交往空间潜力巨大
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国(60.3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是欧盟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乌克兰将成为东欧和波罗的海—黑海区域重要的运输和物流枢纽,并将成为商业贸易和经济金融中心。
众多专家分析:从投资贸易及文化旅游交流环境来看,乌克兰仍然具有明显的六大优势: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乌克兰是欧洲境内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大量的铁、锰矿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许多矿产都是出口的热门产品。
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主要分布在全国7000多个地区,其中4000多个地区已经开发。
人口众多,市场广泛。
乌克兰人口有4200多万,对于人口不多的欧洲各国来说,近半亿的市场,相当可观。
除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外,乌克兰人口还具有劳动力廉价,素质较高,受教育水平高等优势。其中IT专业人才总数排名世界第五。
近年来,乌克兰当地人口虽有所减少,但外来人口趋于增多。
工业发达,门类齐全。
乌克兰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独立20多年来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原苏联时期,乌克兰建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军工科技实力约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部门有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等。
市政发达,运输畅通。
乌克兰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铁路、公路、河运、以及海上运输发达。
陆地方面,乌克兰东西连接欧洲与俄罗斯,南北贯通北欧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4条通往欧洲的交通走廊及黑海周边优良海港。
河运方面,乌克兰国内河流众多,尤以第聂伯河著称,贯穿南北,经过基辅。
海运方面,乌克兰临近黑海和亚速海,海岸线漫长,拥有敖德萨、伊利伊乔斯克、日丹诺夫等一批重要港口。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乌克兰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面积占世界黑土总量的25%。土地肥沃,且无污染。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高,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粮食大量对外出口,故素有“欧洲谷仓”之美誉。乌克兰也是世界第三大粮食生产大国,有望近年赶超美国。
风光旖旎,人文雄厚。
乌克兰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号称美女之都和文化圣地。也是古老的“基辅罗斯”发源地,欧洲的原点之一。敖德萨、利沃夫、基辅等大城市,至今仍保留大量的百年以上的历史建筑。音乐、舞蹈、歌剧等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尤其是,中乌两国友好发展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乌克兰也是中国承诺对外提供核保护的国家。中国和乌克兰的军事合作也比较紧密。
鉴于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敏感外交关系,加强中乌交往,也有助于平衡与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合作关系。
多头并进,促进和加快中乌两国多方面合作势在必然
智库合作,引领未来
早在2014年前后,乌克兰已经和中国的企业家联合开展有关研究和促进工作。
为促进中国、乌克兰的经贸、文化交流,由信威通信产业集团和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共同发起成立的乌克兰之家日在北京开幕。
在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乌中议员友好小组、乌克兰外交部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2016年成立了乌克兰丝绸之路联盟Silk Link。
今年4月11日,乌克兰科学院东方问题研究院和乌克兰汉学家联合会举办《乌克兰—中国》杂志纪念专刊发行仪式,纪念乌中两国建交25周年。
中国对于乌克兰民族历史文化及经贸往来的发展研究,以前是在前苏联的总框架下运作的。中国民间对于乌克兰的了解,则往往通过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等间接获得,难免对乌国的发展现状存在误区。
所以,乌中双方都有强烈需求,需要在当前创新两国民间智库沟通交流机制,把智库专家、企业家、媒体等资源切实整合起来,通过论坛、商贸洽谈会、商务考察等紧密结合。
同时,希望中乌两国学术机构及智库在已有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联合出版研究成果等,不断拓展和深化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市场运作,拓展领域
在投资贸易方面的合作,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作用。中乌贸易现有的规模是靠市场需求保持的,在乌克兰经济过去几年的困难时期,双方市场需求起了重要的作用。乌克兰的市场化改革,将使市场发挥更大的资源配置作用。
乌克兰的旅游企业充分抓住商机,今年以来已有多批旅行社、酒店业企业前往中国参加各种展博览会,推介旅游计划。
继续发挥商会的作用。特别是在为中小企业开拓外部市场方面、在推介投资项目方面,商会的作用不可限量。乌克兰很多商会与中国相关商会有合作机制,如工商会等;此外,也有不少商会专项服务中乌贸易投资往来。
乌克兰还有更大的潜力可以吸引中国合作者、投资者。
一是全球化的红利,包括多边贸易体制内,也包括乌克兰正在努力推进的双边自由贸易安排;
二是制度红利,这里指的是乌克兰正在推进的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潜力。
政府扶持,政策支撑
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合作,将会极大促进双方政策协调和产业、资本、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人文合作的关系。
比如,中方持续地对乌克兰农食品开放市场、乌方持续简化中方商旅人员入境签证等都是具体的政策推动。
近期,两国双方达成的质量标准合格评定协议以及知识产权合作等意向,这些将为经贸合作创造新的增长点。
在政策支撑的框架中,还要继续扶持对乌克兰国家发展的宣传举措,让更多的中国社会了解乌克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以农为本,互补互惠
乌克兰也是欧洲的粮仓、世界第三粮食大国。
统计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总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左右;农产品出口总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 额的30%左右。
乌克兰有先进的农业深加工和培植技术等,可以鼓励其到中国多开辟一些乌克兰农业园区,与中国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密切结合起来。
这种国际间的合作模式已经从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到消费市场的开拓与跨境电商平台的搭建等。
促进旅游,增强交往
据资料和当地权威人士说:来乌克兰旅游的外国人,去年达到130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仅2万人。在乌克兰移居、创业、求学的华人仅1万不到。这与乌克兰每年来华旅游的10万人次反差很大。
乌克兰现正与欧盟密切加强往来,有望申请加入欧盟组织。今年5月11日,欧盟为乌克兰人免签证、前来欧洲短期旅行开了绿灯。
乌克兰也正在丰富他们的旅游线路,精心为中国游客设计“欧洲某国家+乌克兰”的游览线路,以适应多层次的中国游客需要。
科技研发,电商合作
据欧洲电子商务协会调查,2017年欧洲在线消费有可能达到5980亿欧元,2018年达到6600亿欧元。其中表现最佳的是乌克兰市场,其2015年在线零售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5%,达到10亿欧元。
乌克兰科技产业目前的规模约50多亿美元,其中有:发展最发达的外包业务,涉及500家公司,受雇工程师大约为5万人。由三星公司(Samsung)和其他科技巨头建立的规模小但不断壮大的全球研发中心构成。
最具潜力的业务正开始涌现,那就是自主软件公司,他们设计、构建自己的产品,并向全球市场营销。在未来五年可能达到数十亿美元估值的有近十家公司。
中国拥有许多产业园区,目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的较多。完全可以继乌克兰的军事工业设备引进,继续向电子商务和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引入与走出去相结合。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带一路”释放中国与南亚合作潜力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新华网评:“一带一路”,中国倡议惠及世界
关注新华网
  随着“”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不断增多,沿线国家的年轻人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他们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也收获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生活经历、友谊爱情…… 4月20日,加纳客商艾本在“海丝品博会”上与中国志愿者交流非洲手鼓演奏技巧。在福建省石狮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简称“海丝品博会”)上,外国客商云集,共同助推“海丝”品牌、繁荣“海丝”贸易,成为博览会一大亮点。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杨 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振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霾、实现强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通过与沿线各国加强对接合作,有助于释放发展中国家潜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公正方向发展。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也已经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共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也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借助“对接”这把金钥匙,越来越多的国家迈上了合作共赢之路,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合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诸如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越南“两廊一圈”、巴基斯坦“愿景2025”、阿塞拜疆“2020年战略构想”、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发展战略,也都在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紧密对接,进一步推动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步伐,为实现互利共赢开辟了新的路径。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一带一路”大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在基础设施联通、产能合作、贸易、投资、金融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多地实现了共享。数据显示,3年多来,中国企业已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来自中国,但其成效却惠及整个世界。
  承载世界期盼,5月相约北京。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目前已有28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此次论坛。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国家和地区能够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引领世界奏响共同发展的交响乐,为联动式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也让各国人民能够从不断孕育的合作机遇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
赵厚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区域发展,推动互联互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电信方面的互联互通。
“当前中国与比利时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致力于深化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将增强中比贸易和设施联通,为比利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召开之际,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关于合作框架协议,与其中22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济合作开发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