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买的外星人alienware外星人吧笔记本,最近鼠标不太好用,扬声器也出现了问题,想问一下上海哪里有外

外星人Alienware13 R3 深度评测,可能是目前性能最好的13寸笔记本!外星人Alienware13 R3 深度评测,可能是目前性能最好的13寸笔记本!数码极客发烧友百家号这是一款设法将强大硬件浓缩在13寸驱壳下的笔记本:180度模式下外观一览接口细节1接口细节2游戏笔记本的尺寸在近年里变得越来越苗条,从10磅的大砖头修到了不那么夸张的6到8磅量级的“小”大砖头。大部分游戏笔记本装在背包里携带无障碍,尽管谈不上轻薄——毕竟跟那些追求轻薄的办公笔记本相比,正规游戏笔记本目前的尺寸在平时携带过程中还是比较能让你“强身健体”的。Alienware13R3,一台拥有13寸显示屏的游戏笔记本,是一款”几乎独一无二“的产品。雷蛇Blade是它的主要竞争对手——14寸显示屏和苗条的体型。你还可以从个别不那么有名的公司比如Aorus旗下找到相仿的对手产品。Alienware13的拥有不可小觑的硬件。外星人的每一款笔记本都有四核处理器,并且我们评测的这款海外版拥有Core i7-6700HQ,这是15跟17寸游戏笔记本的标配处理器。显卡则是Nvidia GTX 1060,以及16GB的内存和512GB的固态硬盘。它还附带了OLED屏幕供定制。拥有大笔记本配置的小笔记本:外星人笔记本曾经是游戏笔记本中最耀眼的,近几年里它的光芒有被竞争对手中的黑红搭配及银铜搭配所掩盖的趋势,比如微星和蓝天的游戏本,还有国内著名的神船也披着廉价游戏本外衣,抢占了一部分市场。外星人品牌吸取教训,在新的这款Alienware13中只提供了银黑的搭配,发光的外星人标志则选用了柔和的蓝色。从我们的角度而言,更趋向于简约式的设计。如果你想要更精致的游戏体验,尽量不要打华硕或宏碁旗下产品的主意。尽管是13寸的笔记本,它还是得遵循物理法则。四核处理器和GTX1060显卡需要足够的空间以及对应的冷却配置空间,所以它的实际大小或许会比你预计的要大。0.92英寸的厚度,比最新的雷蛇Blade要厚0.2英寸,并且它的整体感也较为庞大。你可以买到的最佳游戏笔记本:相比某些游戏笔记本在它们的官方公布的重量数据之中仍显得有些水分在,外星人这款Alienware13经过塑料与金属相结合的精心锻造,给人的感觉要实在的多。键盘按钮的排布非常紧凑,按钮的弹簧也非常隐蔽。我们也钟情于显示屏与键盘结合处的设计,Alienware13的最大开角是180度,这并不是非常普遍的,但它可以帮助你调整到最适合的角度,无论你是坐着趴着甚至躺着。拥有一个游戏玩家所需要的所有端口:外星人品牌是经典款‘斜键设计(beveled key design)’群体中的一员。键帽的设计其实是一种混合设计。形状为正方形,有一圈独特的嵌入机壳的边。按键时会让指尖感受到一种柔软的底触动作。换句话说,按键触感有点像已经用了五年的电脑的键盘。有些人喜欢这种触感,有些人则不会,但我们很怀疑会有人讨厌这样的触感——起码对于打字来说。键盘的模糊触感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因为在快速打字过程中这种触感可能会影响到准确性。触摸板的触感也是经典的触感。4×2英寸对于这台笔记本来说并不算大。虽然兼容多手势功能,但在该尺寸下的触摸板上用显得较为狭窄。触摸板下方的鼠标按键似乎是针对较高年龄层的客户设计。按键的触感非常舒适,但其尺寸也仅能适用于它上面这种较狭窄的触摸板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触摸板的灵敏度。当切换到多手势功能模式的时候,触摸板的反应显得有些迟钝。滚轮下滑的手势需要一小会儿电脑才能反应过来,对此我们建议你最好选用触摸屏的选项来弥补这个问题。键盘和触摸板都有背光功能。两种情况下的背光都是不对称的,这也有损它整体高档的外观。键盘背光可以从四个区域调节,并且包括外星人图标,开机键和触摸板的都可以调节。OLED再次证明了它的价值:大部分Alienware13出厂配有1080p的显示屏,但我们评测的这台海外版配有1440p的可触摸式OLED显示屏。这在流行的笔记本中是非常特殊的配置,并且它也是当下唯一的一款具有OLED显示屏的游戏笔记本。在测试中,屏幕展现出了所有你所期待的长处。色域极广,接近百分百的sRGB和百分之九十八的AdobeRGB。我们只在其他OLED显示器中见过类似的结果,还有华硕的Zenbook UX500, 它采用了量子点技术(Quantum Dots)。颜色显示非常精确,灰度呈现对于笔记本来说也非常的优秀。测试中我们注意到偶尔发生的过度饱和表现,但我们在其他宽色域显示屏中并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然而,对比度才是真正的亮点。我们记录下最大的比值是300,00:1。相比之下,最好的背光LED显示屏,如13寸的MacBook Pro,勉强能刚超过1,200:1。如此对比度在玩暗背景游戏时的效果能发挥到最大,比如暗黑3中身处一个光线弱的房间。屏幕可以黑到你几乎无法看出挡板和屏幕接口的分界。不要低估了像素的密度。13寸下的显示屏意味着220像素每英寸。这是视网膜级别的清晰度。游戏画面给人感觉极度清晰,亮和暗的过度极其流畅。OLED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非正角度注视显示屏会有一层蓝幕,这会影响到其色彩的准确呈现。当然正常情况下你是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的,但当多人聚一起透过Alienware13的屏幕看电影时,为了最好的观影效果,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解决方案了。非内置扬声器:13寸的Alienware13有大的扬声系统。扬声器最大化时它的发声非常震撼且有舞台效果,意思就是给人感觉声源是从屏幕后方发出。低音炮稍微逊色一点,略带钝感和泞感的撞击声略微影响到了游戏的整体效果。无论如何,对于笔记本而言,如此的扬声器还是非常过关的。四核i7处理器性能异常出色:我们测试的这款Core i7-6700HQ处理器并不是基片,不过每个版本都有四核处理器。最廉价的配置是Core i5四核处理器。这同样保证了它的性能。Geekbench单核跑分Geekbench双核跑分多媒体跑分Core i7-6700HQ的性能已被测试过,我们的测试并没有什么意外。单核测试中,它的表现等同或优于Core i7双核处理器。双核测试中,它的性能几乎是最好的双核处理器的两倍。所以这款处理器在高端游戏本中常见是有原因的。它是游戏最完美的搭配。单核Geekbench跑分结果表示Alienware13 在跑非兼容四核处理器游戏时的性能同样优秀。快速且平稳的硬盘:我们测试的模型内嵌512GB的固态硬盘,具体是东芝2280。东芝的固态硬盘可能市面上卖的非常少,因为它的产品大多直接提供给硬件生产商。但它的硬件表现十分出色。CrystalDiskMark数据写入测试CrystalDiskMark数据读出测试虽然Alienware13在此项测试中并没有创造纪录,但它的表现仍旧是十分可观的。事实上它的平衡读写性能是可以骄傲的。如图所示,竞争对手像雷蛇Blade拥有强大的读性能却牺牲了对应的写性能。Alienware13在读写平衡方面做得就要好得多。游戏玩家在实际使用中并没什么好抱怨的。SSD读取各种游戏极其迅速,虽然不能说每款游戏都如此那么绝对。但个别读取速度向来缓慢的大型游戏比如文明6,在测试中都显得并不是特别缓慢。而诸如魔兽世界等地图和副本需要大量读入的大型网络游戏,也会让你感觉到非常明显的进度条速度提升,副本和地图的“秒读”不再是梦想!1440p游戏测试GTX1060的极限:由于这是一款游戏笔记本,Alienware13的测试成败取决于它跑游戏的表现。由于采用了极限的2K分辨率,分数没有出类拔萃也是情有可原的。1440p OLED显示屏在我们的评测中表现出色,但它的像素密度到了GTX1060的极限。让我们从3DMark开始:3DMark Fire Strike测试(越高越好)最大亮度时的显示对比度(越高越好)RGB色域测试(越高越好)平均色差测试(越低越好)第一眼看上去,9573的3DMark Fire Strike测试结果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并且它并没有打败我们测试的其他笔记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指望GTX1060打败GTX1070,且Alienware13的分数已远高于GTX960M。事实上,Fire Strike跑分只低于台式的GTX1060视频卡百分之十二。我们同时也用多款游戏测试了Alienware13。我们发现笔记本在用1440p以及效果全开模式下跑游戏时有略微勉强的感觉。在《文明6》中,Alienware13达到了平均48帧每秒,在1440p和超细节模式下。当我们降低分辨率和细节要求后测试结果并没有变化,尽管我们没有测试1080p以下的情况。这表明处理器大约是跑这款游戏的瓶颈。《杀出重围:人类分裂(Deus Ex: Mankind Divided)》的测试结果较差。1440p及效果全开模式下只跑出了24.9帧每秒,这是大部分游戏玩家能接受的最低水平——再低就不能好好玩耍了。降低细节能将跑分提至35帧每秒,这样显得更能被接受。如果你想用流畅画面跑这款游戏最好切换到1080p和效果半开模式,这样跑分就能达到47FPS。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关闭了游戏的多采样防混叠(muti-sampled anti-alaising)功能,因为这个功能对电脑性能要求极高,会大大损耗系统性能。《战地1》的表现还是较为令人放心。1440p超细节模式下跑分为58帧每秒。最低分是41帧,我们认为总体性能表现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还是比较平稳可观的。如果实在不舒服,降低细节模式到中等可以将帧率提高到平均74FPS左右。总体而言,Alienware13的性能是实在的,但它也表现出最新出的大型烧卡游戏对当下电脑还是非常有压力的。在1440p分辨率的条件下,我们测试的三款游戏在各种设置组合下都未能达到60FPS的帧率。如果你想玩最新最烧卡的几款游戏,你或许需要降低效果模式或者分辨率才能有良好的游戏体验。大电池,但还是不够大:Alienware13里安装了戴尔的76瓦时电池,是我们最近见过最大的13寸笔记本电池之一。50到60瓦时的电池是我们较为常见的标准配置。相比其性能,电池的表现并没有更突出。我们测试的这台在硬件上类似于一般15寸的游戏笔记本,且电池续航能力也几乎一样。在Peacekeeper网页测试下,这台的电池在2小时32分钟内就全部耗尽。这个结果并不理想。AVADirect Avant P750DM2-G测试结果稍好,2小时44分。循环播放1080P影片的续航Peacekeeper测试续航我们用循环播放1080p《复仇者联盟》预告得出的测试结果稍好,电池续航了4小时27分钟,相比于Peacekeeper的结果这是一大进步。总体而言,测试结果并不算理想,预期下它应该能跑更长时间的游戏。你在使用时并不能长时间依赖电池,哪怕只是浏览网页。软件:庆幸的是膨胀件在Alienware13中占用率非常小。主要的自带软件是AlienFX,这是用来控制背光的软件,和Alienware Sound Center,用来调整一些针对游戏的声音设定,比如内置的耳麦降噪等。这些软件都是非膨胀件,且非常实用。另外,我们有一次弹出了一个来自软件的注册申请,不过点击“不再弹出”即可将它永久关闭了。保修:Alienware13的保修依旧是符合工业标准的一年全球保修,并没有特别的惊喜。而值得高兴的是,对于海外版来说,全球联保的政策依旧有效。在中国你依然能够享受到Alienware的保修,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定在何时Dell会收回或者改变这个条款,因为国内玩家大量购买海外版的现状已经形成。今天的评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者期待看到更多新品的评测,请关注我们,再会!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数码极客发烧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您身边的贴心数码专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外星人如何买更合适?行货、水货大揭秘
 作者: 破狼 编辑:
  【IT168 其他】说到游戏笔记本,多数网友一定和小编一样第一时间想到Alienware外星人。可是因为市面的专卖店较少,网购成为主要购买途径。而由于配置、赠品或地域问题有不少人选择看似价格更低,却存在不少隐藏风险的水货。甚至有些人觉得买行货的全是有钱的傻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下面小编将为广大热爱外星人游戏本的网友揭秘行货与水货之间的真相。&  所谓的水货就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销售的正品Alienware外星人电脑。其中美国、日本地区的外星人因为配置起配较低,14寸甚至17寸配的处理器都是i5的,并且还是低分屏,初始也不带CC(全面意外保险)因而价格便宜不少。很多网友在看到眼前差价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后期的种种售后问题。水货真的便宜么?  行、水货差别:▲行、水货区别对比  什么是CC全面意外保险?  行货的Alienware外星人电脑出厂即带2年CC全面意外保险。那么CC保险又涵盖哪些内容呢?对我们售后帮助到底有多大呢?  CC的全称为CompleteCover服务,是戴尔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掌上电脑、投影机和液晶电视提供的维修或更换服务。对因意外而受到任何损坏的上述产品进行维修或更换。作为戴尔对1年、2年或3年有限保修的补充,根据所购服务的不同,戴尔将在1年、2年或3年内针对非故意、意外损坏或丢失而提供相应服务。&▲CC保护  我们日常使用外星人笔记本,即使再注意细心,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而当爱机不小心发生意外损坏的时候,普通的1年保险可能就显得力不从心了。CC全面保险不仅提供更完善的上门维修或更换服务,甚至能为在保险条款中无法修理的电脑更换全新的机器。而我们图便宜买来的水货就只能维修了。虽然戴尔支持全球联保,但是美行水货第一年上CC是699元,以后每年都要3198元;国行则是出厂自带2年CC,以后续保CC每年也仅需1699元,水货反而不划算。  水货的渠道是否靠谱?  我们知道,通常购买水货都要在网上找代购或者信誉不错的店铺。可是代购不仅等待时间长,还存在被税的风险,并且不巧碰到有些瑕疵的机器就只能吃哑巴亏了。而行货这方面就没有顾虑,可以直接申请更换新机。再说在店铺购买现成水货,风险同样不少。可能不少网友买手机的时候听过翻新机、昆山机这些比较有意思的名称。没错,水货市场由于鱼龙混杂,会有一些以次充好的无良商家把组装的Alienwere笔记本和低价翻新的旧货以原价卖给你。不是专业用户很难分辨,为以后的使用留下了很大隐患。  什么是翻新机、昆山机?  昆山机又名昆山组装机。商家发扬DIY精神,自己找零件组装出来。不用我说各位也能想象出品质是个什么德性。而翻新机即厂家将旧的外星人电脑重新更换外壳,冒充全新出售。里面的硬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问题,甚至将硬盘、内存,或CPU、显卡都偷梁换柱。  行货真的贵么?  行货真的就如传说中那么贵,那么不值得掏腰包?其实细算一下,美行、日行这些水货和行货的差价约五六千左右,而这五六千的差价却是包含着国行赠送的价值小一千的外星人背包或外星人鼠标这些赠品、2年CC全面意外保险和放心的正规渠道以及发票。在硬件配置上也是直接上了很实用的混合硬盘+16G或32G的大容量内存。加之国内官网不定期的推出各类优惠活动,续保CC每年也仅需1699元,细算之下差价反而并没什么。  而水货续保CC除去第一年要699元,每年都要3198元的天价。2年CC要(699+元,加上700左右的背包美行还要再加4500元左右,并且配置同样显卡的型号起始的硬盘、内存也低不少。细算下来和差价五六千左右的行货相差并不很多。  写在最后:  小编我本身也是个忠实的Alienware粉,自己不仅有美行的水货也有国内的行货。因此,我并不是鼓吹水货多不堪、行货多牛X,而是将这些利弊放在这里。经常逛Alienware论坛、贴吧的朋友可能多少发现行货越来越受到青睐。原因无非还是安全可靠、CC更实惠。  如果真的差钱,入水货低配置的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渠道风险的确很高,相信各位网友心里都有自己的看法,仅以此文为还在纠结行货、水货的Alienware粉们提供更多的信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爱机。  关于戴尔直销:戴尔直销一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供最新最全的产品、最新最潮的增值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个性定制。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及最新促销信息,可拨打客服专线/或登录官方网站,与330万用户共同见证卓越。
行车视线文章推荐这个问题本来是个小儿科问题,可是进来被这个问题困住了N次,合计浪费了至少一周时间。
我的电脑显卡是GTX1070,安装win10专业版之后,发现,无法驱动1070,官网的驱动一样不可以,提示版本不兼容。
改成家庭版,备份后也无法恢复到win10专业版。
专业版激活,并且更新,依然无法安装驱动。
网上查了大量资料,通过驱动人生、鲁大师……均无法完成驱动的安装。
现来说说怎么安装win10专业版。
首先自然是安装系统,推荐安装win7,
然后激活系统。
运行-winver,查一下当前系统版本,通常u盘系统安装的都是内部版本,因此才有我之前遇到的这些问题。
然后,下载一个win10下载工具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oftware-download/windows10
利用win10下载工具进行更新。系统大概4GB左右,下载完自动安装。
安装完成后,驱动自动就已经装好了。
针对外星人安装win10系统的教程图解(所有外星人都试用)
第8代CPU i5-8250U 电脑安装核显 WIN7X64位驱动
装显卡发现驱动不兼容,但是显卡驱动确实和显卡版本一致修改inf文件
外星人dl踩坑记01——双系统
没有更多推荐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86557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查看: 8906|回复: 30
【专门网编译】Alienware 15 R3评测:外星人再临!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0:05 编辑
& && & 本文来自于notebookcheck,图文有所删节,部分表格和图片作了重新处理。
& && & 原标题是:《Alienware 15 R3 Notebook Review》,现在的副标题的“外星人再临!”,来自于原文开头的一句话“The aliens are back”。
& && & 原文(德文版)链接:
& && & 英文版链接:
000-2.PNG (277.76 KB, 下载次数: 0)
21:20 上传
& && & The aliens are back
& && & Alienware 15 R3的第1版我们没有机会测试到,但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评测采用了更新的英特尔Kaby Lake处理器、有着更好前景的游戏笔记本Alienware 15 R3第2版了。让我们看看这个新的15英寸外星人机器如何面对当今游戏本激烈竞争的局面?
csm_logo1_b5cbe9aeea.jpg (108.86 KB, 下载次数: 0)
21:20 上传
& && & Alienware 15 R3的各种具体硬件配置由Alienware公司的母公司戴尔提供,但我们发现不能完全自由挑选每个具体的硬件进行搭配然后购买。在德国的销售商店目前列出了四个采用Kaby Lake处理器的基本配置机型,售价是欧元(约美元),但是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是可以很容易进一步升级硬件配置的。
& && & 每个基本配置机型都有一些基本的组件。处理器是最新强悍的英特尔四核处理器,可选无超线程的i5-7300HQ到最顶配的i7-7700HQ。内存方面可选DDR4 MHz,内存容量从8GB到32 GB,而存储方面则包括一个传统2.5” SATA硬盘和一个SSD 两者可以自由组合或单独选择。在屏幕方面全线使用了全高清面板,而且有两种刷新率(60或120 Hz)可选,面板分别基于IPS和TN。同时所有机型支持G-Sync技术。
【译者注】G-Sync技术是一种硬件(结合软件)方案。它一般集成在显示器内部(但也提供独立的扩展卡),搭配响应的显卡来控制显示器的可变刷新率。本来显示器都是以固定间隔刷新屏幕,但是用G-SYNC技术后,显示器的刷新率由GPU控制(现在可控的刷新率范围是30-144Hz)。按NVIDIA(英伟达)所言,使用此技术能够彻底解决垂直同步、刷新率限制带来的游戏画面撕裂、卡顿、延迟等问题,获得有保证的最好的流畅度。
& && &&&Alienware 15 R3当然还包括来自nVidia的Pascal高端显卡。可选GeForce GTX 1060配备6 GB GDDR5显存,GeForce GTX 1070配备8 GB GDDR5显存。(目前最高端的GeForce GTX 1080是17英寸兄弟Alienware 17 R4使用的),除此之外,Alienware 15 R3也可选配AMD的R9 470显卡。
& && & Alienware 15 R3的无线网卡可选Killer,前者可以在截止2017年2月之前免费升级到后者。这个免费升级同样适用于从德语更换到英文键盘。但如果需要从Windows 10家庭版升级到Windows 10 专业版就不得不多支付一些费用。其他可选选项仅限于保修和一些应用软件(微软的Office套装、安全防毒软件等)。
& && &最终我们选择测试的机型是一个高端配置的代表性机型,它的价格是2459欧元(约2607美元)。
详细配置图:
001.PNG (95.71 KB, 下载次数: 0)
21:22 上传
, , , , , , ,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0:16 编辑
& && & 我们先说下Alienware 15 R3好的一面:这个最新版本的游戏本还是保有着Alienware一贯的优良品质。整机机体尤其如此,这部分是由阳极氧化铝和镁合金组成。拜上盖和底部使用金属嵌体所赐,这个15英寸的机体稳如泰山,优于大多数竞争对手。这也带了一个缺点----就是很重: 有3.5公斤,这个重量甚至对于高端游戏本来说也是重量级的了。而之前的Alienware 15 R2就比它要轻只有3.1公斤,同样采用GTX 1070显卡的竞争对手MSI (微星)GT62VR 6re和Schenker XMG P507也都只有2.9公斤,还有华硕的GL502VS ----甚至宣称其仅2.6公斤。
& && & 另一个要说的是机体的深度(即纵向方向的宽)。上面所言的竞争对手的深度基本都在27厘米左右,而我们测量Alienware 15 R3的深度超过30厘米,这深度让我们怀疑这是一个17英寸的游戏本。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而在机体后部延长出来的风扇散热模块所占部位,造成铰链到机体后方有着约3.5厘米的距离,使得整机外形看起来也不够简练。
上盖(A面):
csm_15R3_11_fa9b233da4.jpg (130.83 KB, 下载次数: 0)
21:28 上传
底部(D面):
csm_15R3_12_814e1875ba.jpg (261.51 KB, 下载次数: 0)
21:28 上传
打开屏幕:
csm_15R3_13_4693ccd8bb.jpg (178.23 KB, 下载次数: 1)
21:28 上传
很接近180度的屏幕展开:
csm_15R3_14_fd.jpg (143.74 KB, 下载次数: 0)
21:28 上传
A面的外星人标志:
csm_15R3_24_ace883087b.jpg (168.08 KB, 下载次数: 0)
21:33 上传
B面屏幕下方的特有字体Alienware:
csm_15R3_25_e.jpg (220.31 KB, 下载次数: 0)
21:33 上传
屏幕上方的摄像头(支持眼球识别功能):
csm_15R3_26_61f98de2c7.jpg (151.77 KB, 下载次数: 0)
21:33 上传
D面(底部)一角的橡胶脚垫:
csm_15R3_23_d.jpg (221.28 KB, 下载次数: 0)
21:33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键盘最左侧有一列可自定义的宏按键:
csm_15R3_27_5b6936bdc5.jpg (274.03 KB, 下载次数: 0)
21:39 上传
没有数字小键盘,方向键大小不错:
csm_15R3_28_792bb1b39a.jpg (281.79 KB, 下载次数: 0)
21:39 上传
触摸板没有使用ClickPad设计;依然使用传统的独立鼠标按键:
csm_15R3_29_3d0df1e0c1.jpg (163.79 KB, 下载次数: 0)
21:39 上传
AW 15 R底部的产品标签:
csm_15R3_22_89c5773f74.jpg (391.74 KB, 下载次数: 0)
21:42 上传
打开底盖:
csm_15R3_15_ee.jpg (262.8 KB, 下载次数: 2)
21:42 上传
2.5英寸硬盘仓位:
csm_15R3_21_a179cbd983.jpg (271.56 KB, 下载次数: 1)
21:42 上传
内存插槽:
csm_15R3_16_c32f376a7e.jpg (334.45 KB, 下载次数: 1)
21:42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0:00 编辑
AW 15 R3有三个M.2 SSD插槽,这是其中两个-----标注SSD-1的是2242规格,SSD-2是2280规格:
csm_15R3_19_33c5a555db.jpg (319.06 KB, 下载次数: 0)
21:53 上传
标注SSD-3的也是2280规格M.2插槽:
csm_15R3_20_.jpg (245.29 KB, 下载次数: 0)
21:53 上传
左侧散热风扇:
csm_15R3_18_63faca289b.jpg (284.86 KB, 下载次数: 0)
21:53 上传
右侧散热风扇:
csm_15R3_17_d821022dae.jpg (270.6 KB, 下载次数: 0)
21:53 上传
& && & 如果不是以下这些设计元素我们真想说Alienware 15 R3在设计上偷懒了。Alienware 15 R3有些元素很值得把玩,高调地表明其游戏本的身份,使得整机外观看起来非常高档非常神秘。如摆在首位的显著引人的标志【译者注:指外星人的Logo】,整机的各种LED灯光照明,这些地方的设计结果对营造品牌氛围都是卓有成效的。Alienware 15 R3的机身LED灯光系统(见图片)初看起来像一个“挺不容易的噱头(原文是poser gimmick)”。
& && & 但实际上这个灯光系统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时有一些优势的,可以方便的增加机身端口和鼠标的可视性。嗯,既然说到了鼠标也就顺带说一下:Alienware的灯光系统不仅仅照亮键盘连触摸板也是有灯光照明的,这使触摸板在黑暗环境中容易操作。
灯光效果图1--上盖Logo:
csm_15R3_8_d.jpg (86.55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2--屏幕下方的Alienware的字:
csm_15R3_2_acb90f6916.jpg (180.19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3--键盘区左侧:
csm_15R3_4_.jpg (206.82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4--键盘区右侧:
csm_15R3_5_09f46b925f.jpg (213.48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5--机身底部右侧:
csm_15R3_6_2c74d3fcfd.jpg (175.07 KB, 下载次数: 1)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6--机身上盖底部右侧
csm_15R3_7_0dca35f4e0.jpg (157.87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7--整机效果
csm_15R3_1_aea409706e.jpg (147.97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灯光效果图8--触摸板
csm_15R3_39_4693fdf239.jpg (100.23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0:45 编辑
& && & Alienware 15 R3采用的是有类橡胶涂层的掌托,虽然这样的掌托摸上去很舒适接,但容易弄脏。是否喜欢这样的掌托是个人爱好问题。Alienware 15 R3在游戏中来说是很薄的,厚度只有2.5厘米。另外铰链的安排也给人一个小惊喜,因为其位置相对靠前,使得屏幕(靠近用户)有更舒适的观看距离,而且给人很坚固稳定的感觉(同时还可以只用一只手就开启上盖)。最大开启角度可以达到180度---这在对比机型中几乎是无敌的角度。
机型尺寸重量对比表
002-重量尺寸对比表.PNG (29.13 KB, 下载次数: 0)
22:32 上传
机型尺寸重量对比图
003-重量尺寸对比图.PNG (108.31 KB, 下载次数: 0)
22:32 上传
& && & 虽然对于一款中型的游戏本来说,只有两个USB 3 A型端口感觉有点少,但整机的端口安排还算过得去。
& && & 用户可以将各种外设与左边的USB 3 C型端口、后方的雷电3端口连接,并且这两个端口支持转换为USB 3.1和DisplayPort。外接显示器也一样不用担忧,可以选择连接迷你DisplayPort和HDMI 2端口,这两个视频输出端口和RJ45插座、电源连接器都在后部。Noble Lock安全锁孔(和Kensington lock类似的另一种安全锁孔)和两个音频接口(3.5mm耳机和麦克风插孔)位于其左侧。
& && & 我们认为,Alienware 15 R3上面的可以连接Alienware显卡外接扩展箱的专用接口,是其最大亮点。Alienware显卡外接扩展箱是一个可选的外接部件,它可用安装一个台式机规格的显卡。然而,这个选件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由于Alienware 15 R3本体已经拥有的GTX 1070的强悍性能,而变得地位有些尴尬。【译者注:因为已经有性能不错的GTX1070,似乎并不需要再使用这个昂贵的选件再加一张也要昂贵价格的台式机显卡了---除非几年之后有性能远超GTX1070的台式机显卡出现,比如两年之后的GTX1380之类的……】。现在的笔记本厂商纷纷舍弃光驱这个好像是蒸汽机时代的古老设备是可以理解,特别是因为光驱需要占据不少的空间可能会影响机体的稳固性。然而,我们不能理解Alienware 15 R3为什么没有读卡器。
左侧: Noble lock, USB 3.0 Type-C, USB 3.0 Type-A, microphone, headphones
csm_15R3_35_92f160a2d4.jpg (89.78 KB, 下载次数: 0)
22:33 上传
后部: RJ45-LAN, Mini-DisplayPort 1.2, HDMI 2.0, Thunderbolt 3, Graphics Amplifier, power
csm_15R3_36_.jpg (87.75 KB, 下载次数: 0)
22:33 上传
右侧: USB 3.0 Type-A
(86.63 KB, 下载次数: 0)
22:33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0:50 编辑
& && & Alienware 15 R3采用的是Rivet Networks的网卡。【译者注:Rivet Networks----直译为铆钉网络,其出品的Killer(杀手)网卡以超低延时和高速性能著称,是游戏玩家首选的网卡。】有线网卡是Killer E2500千兆网卡,无线模网卡是Killer 1435(支持WLAN 802.11 a/b/g/n/ac以及蓝牙4.1,传输速度高达867 Mbps),两者都为游戏玩家而做出了优化,并带有强大的Killer支持软件(专用的控制和设置软件)。
& && & 我们在距离无线路由器一米的距离下进行标准无线测试,确定Alienware 15 R3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非常良好----发送速率是平均560 Mbps,接收速率是平均681 Mbps,这成绩轻易击败了Schenker XMG P507使用的英特尔Intel Dual-Band Wireless-AC 8265(发送513Mbps/接收674Mbps)。
无线网卡对比图
004-无线对比.PNG (63.2 KB, 下载次数: 0)
22:44 上传
& && &到手查看除整机之外,只有一张快速启动指南和必不可少的电源。这个240瓦的电源倒是非常薄(2.5厘米),这个厚度和Alienware 15 R3本体厚度一致,但是电源面积相当大(20×10厘米)。如果SKUs【译者注:SKUs--- Stock Keeping Unit库存备件,在这里意指购买时的可选部件】选择GTX1060显卡可能配备的会是小一号的电源【译者注:指GTX1060的功耗没有GTX1070那么大,所以相应的电源也要小一号。】
& && & 有许多骨灰级的游戏玩家并不想只在系统的图形设置菜单中点击折腾,他们更喜欢一手掌握机器内部硬件的升级和维护。Alienware 15 R3在这方面比以前的机型做得更好。在Alienware 15 R2上只能对内存,硬盘和无线网卡进行维护更换,而现在可以还可以对风扇冷却系统进行维护(但具有一定限制)。
& && & 进一步对所有内部零件和电池进行维护的话需要拆卸底盖。底盖很容易拆装,由七个螺丝固定(拆掉螺丝之后再撬开)。Alienware 15 R3共有两个DDR4内存插槽,一个2.5英寸 SATA硬盘仓,两个支持NVMe PCIe 2280M.2插槽和一个短一点的M.2插槽,可以根据上面的标注安装相应型号的M.2 SSD。当然CPU和显卡是主板BGA上无法拆装的----这样的BGA设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
& && & 一年保修(含高级支持和现场服务)是有点少了。升级到两,三,或四年的费用是375-1124欧元(约 397~1192美元/约合人民币元),这个升级费用在我们看来太高了。还不如选择可选的意外保更便宜实惠。
& && & 随机软件比较多。除了微软的Office 2016和McAfee的LiveSafe试用版本,以及前面提到的Killer Performance Suite,还包含Alienware的几个工具软件。
& && & Command Center是Alienware工具软件的控制中心,分为四个子菜单。第一个是AlienFX,用来定制不同的照明区域。然后是AlienFusion(管理电源计划)和AlienTactX(管理宏按键配置)。而AlienAdrenaline的功能不完整,只能用来检查显卡详细状态,手动控制风扇或CPU和GPU超频的菜单是不可用的。其他笔记本厂商(如微星、华硕和蓝天,)通常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功能和选项。
专用控制软件图1
tool1.jpg (116.1 KB, 下载次数: 0)
22:47 上传
专用控制软件图2
tool2.jpg (254.17 KB, 下载次数: 0)
22:47 上传
专用控制软件图3
tool3.jpg (251.37 KB, 下载次数: 0)
22:47 上传
专用控制软件图4
tool4.jpg (210.42 KB, 下载次数: 0)
22:47 上传
专用控制软件图5
tool5.jpg (251.94 KB, 下载次数: 0)
22:47 上传
专用控制软件图6
tool6.jpg (67.51 KB, 下载次数: 1)
22:47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03 编辑
& && & 虽然Alienware 15 R3有足够的空间,但并没有数字小键盘,除此之外戴尔在键盘安排上没有什么过错。哑光黑、紧密排列和类橡胶涂层的按键(并不是巧克力键盘设计),给人的还是以前熟悉的Alienware的打字体验。击键感觉稍软但保持精准;击键触发点和键程令人无可指责。只有几个宽一点的键位(特别是退格键)的键馈稍有差异。Alienware 15 R3的键帽尺寸不错,字母和数字键的大小(18×18毫米)很好,甚至连方向键的大小都不错。
下面的图片是德文键盘的布局:
X01.jpg (323.75 KB, 下载次数: 0)
22:51 上传
& && & 不过,我们对键盘的位置不是特别满意。它靠近屏幕,距离用户非常远,从而导致一个巨大的、感觉有点空荡荡的掌托。由于在其左侧是宏键区域(五个可编程三定义的宏键)和右侧没有数字小键盘,使得Alienware 15 R3的主键盘和常见键盘的中心位置不同。我们在测试开始时会出现一些键位选择错误,所以使用这个键盘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时间。至于在键盘背光控制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局限性,四个可自由定义的区域,可选几十个颜色,可设置多个配置文件和模式:对于喜欢各种设置的骨灰级用户来说,一定会对此感到乐此不疲。
键盘背光图
X-02.jpg (237.66 KB, 下载次数: 0)
22:51 上传
& && & 触摸板也是有背光可以被完全照亮的,但空间不是足够大(10×5.7厘米)。我们会更喜欢再大一些,特别是在其高度【译者注:触摸板在纵向的尺寸】方面。不然的话还是使用传统鼠标效果更好。在这个触摸板上面滑动舒适,定位精度准确。通过戴尔专用的触摸板软件控制多点触控手势(支持2-4指)。我们测试了常用的缩放和滚动功能没有发现问题。
& && & Alienware15 R3的触摸板这个设计我们比较喜欢:没有使用ClickPad设计----依然使用传统的独立鼠标按键。这样的按键有一个和键盘类似的轻柔安静的按压触发点,使用起来非常给人信心。戴尔还考虑了触摸板位置的对称性:触摸板刚好在整个掌托的中心部位。不过这样的设计用意过于明显,这让我们想起了宏碁Acer Predator 15-----设计上用力过度不是我们所喜欢的。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20 编辑
& && & 多年来,液晶屏幕都是标准的60赫兹的刷新率,但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面板支持更高的刷新率。Alienware 15 R3也采用了的支持120赫兹刷新率的15英寸屏幕。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响应速度快。
& && & 许多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普通液晶屏的屏幕响应时间,从黑到黑需要超过20毫秒,从灰色到灰色超过30毫秒,而AW 15 R3分别只需要12毫秒和25毫秒。这个测试结果也可以从Schenker的 XMG P507上得到,因为两者使用了几乎相同的型号(分别是AUO52ED、AUO51DD)、且都支持120 Hz刷新率的面板。
屏幕亮度分布图:
004-屏幕亮度分布.PNG (93.65 KB, 下载次数: 0)
22:57 上传
屏幕对比表:
005-屏幕对比.PNG (64.55 KB, 下载次数: 0)
22:57 上传
& && & 这台1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比较明智,屏幕有着良好的亮度-----382尼特的平均亮度保证了舒适的户外体验,亮度分布(93%)也很大。目测没有发现有任何阴影。其黑值是0.39 cd /平方米看起来并不优秀,但其对比度(990:1)非常不错。
& && & 不过这块屏幕在色彩准确性方面的表现比较平庸----测试DeltaE-2000偏差值(灰度和颜色检测)超过10 ,无法保证图片色彩的准确显示。通过校准我们设法将这个偏差值降低到小于了3,所以要获得准确的颜色显示我们建议使用校色仪调整(我们使用的ICC文件链接)。Alienware 15 R3在色域平均值为90% sRGB和59% AdobeRGB,这个属于常见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色域平均值范围。
CalMAN: Grayscale
cal1.jpg (272.1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CalMAN: Grayscale (calibrated)
cal2.jpg (208.29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CalMAN: Saturation Sweeps
cal3.jpg (311.82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CalMAN: Saturation Sweeps (calibrated)
cal4.jpg (263.9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CalMAN: ColorChecker
cal5.jpg (197.59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CalMAN: ColorChecker (calibrated)
cal6.jpg (286.44 KB, 下载次数: 0)
22:55 上传
Alienware 15 R3 vs. sRGB (90%)
vs_srgb.jpg (105.11 KB, 下载次数: 0)
22:56 上传
Alienware 15 R3 vs. AdobeRGB (59%)
vs_adobergb.jpg (206.57 KB, 下载次数: 0)
22:56 上传
& && & Alienware 15 R3屏幕的视角介于廉价的TN面板和舒适的IPS屏幕之间。如果这台笔记本电脑只有自己一个人使用,所提供的视角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这个面板不如OLED屏幕。我们有关于OLED屏幕更多信息的专门文章、或在我们的Alienware 13 R3评测中谈到,这两篇文章稍后发出。
户外屏幕效果:
csm_15R3_38_8a13307a50.jpg (259.66 KB, 下载次数: 0)
22:57 上传
Alienware 15 R3屏幕的子像素微距照片:
subpixel.jpg (74.6 KB, 下载次数: 0)
22:57 上传
屏幕侧方视角的效果:
csm_15R3_9_65fa048c84.jpg (182.06 KB, 下载次数: 0)
22:57 上传
& && &注:由于采用了G-Sync技术, Alienware 15 R3是不能使用集显的(HD Graphics 630)。相应的igfx开关(Fn + F7)因此无效。许多蓝天的准系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或BIOS自由开关G-Sync/Optimus。不过Alienware 15 R3多了眼睛跟踪相机/眼球跟踪摄像头。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屏幕响应时间
屏幕响应时间-1
006-屏幕响应-1.PNG (160.91 KB, 下载次数: 1)
23:01 上传
屏幕响应时间-2
007-屏幕响应-2.PNG (179.92 KB, 下载次数: 0)
23:01 上传
屏闪/PWM侧视图:
008-屏闪测试.PNG (152.86 KB, 下载次数: 0)
23:01 上传
& && & 我们测试的Alienware 15 R3配备了各种最新的硬件。采用最新的四核英特尔CPU和高达8 GB显存的最新显卡,应该在未来几年不至于落后。其配备的16 GB DDR4内存和合计1.25 TB的存储容量也不错。
CPUGPU检测图9张
cpu1.jpg (77.97 KB, 下载次数: 0)
23:04 上传
cpu2.jpg (55.91 KB, 下载次数: 0)
23:04 上传
cpu3.jpg (52.45 KB, 下载次数: 0)
23:04 上传
cpu4.jpg (53.63 KB, 下载次数: 0)
23:04 上传
cpu5.jpg (68.69 KB, 下载次数: 0)
23:04 上传
gpu1.jpg (76.8 KB, 下载次数: 0)
23:06 上传
gpu2.jpg (85.96 KB, 下载次数: 0)
23:06 上传
hwinfo.jpg (134.8 KB, 下载次数: 0)
23:06 上传
latenz.jpg (119.81 KB, 下载次数: 0)
23:06 上传
随机预装的软件列表:
software.jpg (162.57 KB, 下载次数: 0)
23:08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28 编辑
& && & 尽管i5-7300HQ也是一个不错的强大的CPU,我们建议骨灰级玩家还是选i7-7700HQ。i7-7700HQ支持超线程技术,可以同时执行8个而不是i5-7300HQ的4个线程,有部分游戏已经可以支持8线程而效果更好。i7-7700HQ的主频是2.8-3.8GH,比i5-7300HQ的 2.5-3.5 GHz更高。
Cinebench R11.5测试图单线程-连接电源
turbo1.jpg (151.26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Cinebench R11.5侧视图多线程-连接电源
turbo2.jpg (155.36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CPU&GPU满载测试图-连接电源
turbo3.jpg (432.75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Cinebench R11.5测试图单线程-使用电池
turbo4.jpg (151.91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Cinebench R11.5侧视图多线程-使用电池
turbo5.jpg (193.11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CPU&GPU满载测试图-使用电池
turbo6.jpg (436.23 KB, 下载次数: 0)
23:19 上传
& && & Alienware 15 R3的CPU Turbo功能很不错。只要有连接电源,这个14纳米芯片将–取决于活动核心的数量–运行在3.4-3.8 GHz范围内,其不受人为控制。至于在电池供电时的运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PU的负载。在进行CPU压力测试时保持在3.2-3.8 GHz 范围,在同时运行3D应用时平均是2.7 GHz。后者是笔记本电脑的典型表现。
& && & 我们对CPU的基准测试得到的分数毫不感到意外。Alienware 15 R3与其他同样使用i7-7700HQ的笔记本电脑(如Schenker的 XMG P507)在CINEBENCH R15以及R11.5的测试得分一样。上一代Sky Lake核心的CPU i7-6700HQ和其比较约慢平均10%,但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觉察有任何差异。
Alienware 15 R3CINEBENCH R15得分
009-CPU CR15成绩.PNG (57.88 KB, 下载次数: 0)
23:20 上传
CINEBENCH R15得分比较图
010-CPU R15对比.PNG (71.38 KB, 下载次数: 0)
23:24 上传
CINEBENCH R11.5的分比较图
011-CPU R11.5对比.PNG (69.41 KB, 下载次数: 0)
23:24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38 编辑
系统的性能
& && & 由于硬件配置平衡,这个15英寸笔电在系统测试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分数。Alienware 15 R3在PCMark 7和PCMark 8的测试成绩比较中都靠前。该系统速度响应非常快,启动也很快,能明显感受到与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比较的优势----特别是拷贝/传输文件或安装应用程序时。
Alienware 15 R3 PCMark7&8得分:
012-PCMark7&8得分.PNG (59.27 KB, 下载次数: 2)
23:31 上传
PCMark 8 得分比较图
013-PCMark8对比.PNG (84.24 KB, 下载次数: 0)
23:31 上传
PCMark 7得分比较图
014-PCMark7对比.PNG (62.35 KB, 下载次数: 0)
23:31 上传
& && & 不过,我们仍然对其SSD的性能感到有点失望。这台比机器配置的是256GB SK Hynix(海力士) PC300 SSD硬盘,使用NVMe PCIe 通道,但不能发挥全部性能潜力----其1123MB/s的顺序读取速度(CrystalDiskMark)还算过得去,但429MB/s(顺序写)明显低于我们的预期。这使我们不禁想起了SATA III被限制在 500 MB /秒的这一数值。
CrystalDiskMark SSD测试:
ssd1.jpg (63.19 KB, 下载次数: 0)
23:35 上传
HD Tune HDD测试:
hdd2.jpg (83.48 KB, 下载次数: 0)
23:35 上传
CrystalDiskMark HDD测试:
hdd1.jpg (62.04 KB, 下载次数: 0)
23:35 上传
& && & 许多其他的PCIe / NVMe产品(如在XMG P507采用的三星960 EVO)可以提供超过1000MB/s的写操作(对小文件操作的性能数据也类似)。总之:就Alienware 15 R3的价格来说,戴尔应该使用更快的SSD。至于第二HDD硬盘我们倒没有什么好说的,其采用的第二硬盘HGST Travelstar 7K1000是足够快的,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1 TB的HDD硬盘(7200转)。
CrystalDiskMark 3.0得分图
015-SSD Crystal成绩.PNG (66.37 KB, 下载次数: 0)
23:35 上传
CrystalDiskMark 3.0得分对比图
015-SSD Crystal对比.PNG (100.09 KB, 下载次数: 0)
23:35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45 编辑
& && & Alienware 15 R3提供GeForce GTX 1060和GTX 1070两种显卡可选。这两个强悍的Pascal显卡的性能应付在全高清分辨率之下的各种游戏,一般说来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有部分骨灰级的玩家,总是想打开游戏的所有图形细节,打开所有图像优化项目,甚至使用更高分辨的3K或4K的屏幕,这时,就一定要选择GTX 1070了。这个支持DirectX 12的芯片配备有2048个着色器,在这方面甚至超过了它的桌面版本(1920个着色器)。
& && & 但和桌面版比较,笔记本版在频率和加速范围仍然要低一些。NVIDIA的“仅仅”宣称其加速范围(Turbo range)是 MHz,但实测可达到1900MHz(在使用GPU-Z渲染测试时)。在使用Unigine天堂4基准测试时GTX 1070的平均频率是约1600 MHz (如果是使用电池时是约1100 MHz),在使用《战场1》测试时则还要高约100MHz。
3DMark | 3DMark 11得分
016-3DMark成绩.PNG (48.21 KB, 下载次数: 0)
23:42 上传
3DMark | 3DMark 11 |得分对比图
017-3DMark对比.PNG (83.87 KB, 下载次数: 0)
23:42 上传
Unigine Heaven 4.0得分对比图
018-UH对比.PNG (58.36 KB, 下载次数: 0)
23:42 上传
& && &像以往的测试一样,我们最关注显卡在FurMark和Prime95的双重压力测试时,是否出现降频现象(因高温或TDP限制被强行降频)。在运行3D软件时其8GB 256位GDDR5显存频率是4000MHz。
& && &nVidia帕斯卡架构的GTX1070在测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成绩几乎上一代Alienware 15 R2使用的GTX 980m的两倍。在和其他同样使用GTX1070的对比型号的得分成绩比较,我们看不出大的差异,但是Alienware 15 R3的得分在3DMark 13,3DMark 11和Unigine天堂4中是第一位。这小小的优势,也许是驱动的缘故----我们的测试时Alienware 15 R3显卡使用的驱动是目前最新的ForceWare 378.49。
& && &我们从年发行的游戏中挑选了六款游戏,对Alienware 15 R3进行测试,发现它们对GeForce GTX的1070来说都算是小意思。即使是设置在最高细节和的分辨率,都运行操作顺畅。这包括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1,泰坦2,使命召唤之无限战争),开放世界游戏(看门狗2)和恐怖游戏(生化危机7)。即使是优化比较差的隐身冒险游戏《羞辱2》,也超出预料的有60帧以上。只有在使用3k和4K的分辨率时,GTX1070才感到有点困难,这个时候也许只有比其更高级的GeForce GTX 1080才能应对自如了。
Titanfall 2 测试
019-游戏1.PNG (44.37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are 测试
020-游戏2.PNG (44.91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Dishonored 2 测试
021-游戏3.PNG (42.77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Watch Dogs 2 测试
022-游戏4.PNG (43.01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Resident Evil 7 测试
023-游戏5.PNG (31.09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Battlefield 1测试
024-游戏6.PNG (28.55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几款游戏的测试成绩表
025-游戏.PNG (40.63 KB, 下载次数: 0)
23:44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50 编辑
& && & 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其噪声的剧烈变化是一个大问题。它在低负荷状态还好,如果你运行3DMark,战地1或同时运行Prime95+Furmark双烤机等大负载状态下:Alienware 15 R3总是产生大约50 分贝的噪音,这是非常明显又烦恼的声音----除非你愿意一直戴着耳机使用它。
& && & 我们怀疑风扇采用高优先级别的散热策略(太积极的行为),但温度测量显示CPU核心的温度明显不同----存在着的几乎20°C的差异-----表明CPU散热模块的位置(没有拆机观看查验)或其上面的散热硅脂存在热传导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可以排除是软件错误导致CPU各核心负载不一致,因为在任务管理器中所有CPU核心的负载显示一样的负载状态。
空载状态噪音变化
noise1.jpg (166.28 KB, 下载次数: 0)
23:51 上传
满载状态噪音动态
noise2.jpg (165.3 KB, 下载次数: 0)
23:51 上传
扬声器测量
noise3.jpg (165.7 KB, 下载次数: 0)
23:51 上传
& && & 就算是在低负荷的空闲状态下情况也不完美。散热风扇有时完全不运转,此时只能听到HDD硬盘发出的极为微小的杂音,但风扇有时会微微转动,声音达到40 分贝,这根本是没有必要的,非常令人烦恼。
& && & 这风扇表现和以往的Alienware机器比较不一样,常见在Clevo负责制造的机器上发生。(不过这个问题至少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风扇转速来获得改善)。Alienware 15 R3似乎真的不知道设置不同等级的风扇转速,似乎CPU散热风扇要么停转,要么全速运行。或许戴尔会通过BIOS更新来解决这一转速剧烈变化的问题(测试时官方更新工具已经显示有了新的BIOS–如果时间没有问题的话,我们会测试它更新之后的效果)。
026-噪音.PNG (46.23 KB, 下载次数: 0)
23:52 上传
噪音比较图
027-噪音对比.PNG (38.94 KB, 下载次数: 0)
23:52 上传
& && & 当我们观察机体外表温度变化时,没有发现任何奇怪的异常值。在空载时平均温度是32-34 度,在运行3D软件或满载测试时最高达46°C(C面)和52°C(D面),这个温度不算低也不算高。由于在掌托的温度非常凉爽(27度),所以哪怕长时间运行游戏运行也是没有任何外表温度上的问题的。
& && &但是内部的零件在满载状态下压力更大。我们上面已经说到,CPU i7-7700HQ各个核心温度显示不一致的问题。在进行压力测试时,HWMonitor明确显示CPU #0核心温度是97°C(最高可达99度),但是此时#3核心温度只有74°C(最高78°C)。
玩游戏时记录的温度:
gaming1.jpg (316.73 KB, 下载次数: 0)
23:53 上传
应力测试记录的温度:
stresstest.jpg (448.04 KB, 下载次数: 0)
23:54 上传
(Optris PI 640)满载时C面温度感应图:
temp1_1.jpg (48.53 KB, 下载次数: 0)
23:54 上传
(Optris PI 640)满载D面温度感应图:
temp2_1.jpg (44.94 KB, 下载次数: 0)
23:54 上传
& && & 根据我们的经验,CPU核心之间的温度超过10°C是异常的。例如在Schenker XMG P507,其CPU核心之间仅相差4°C。不过,据HWiNFO显示,除了一些极短的时刻下降到700MHz,Alienware 15 R3上的CPU至少还没有出现显著的被降频,我们在压力测试时可以看到保持着还算不错的2.6 GHz。
& && & NVIDIA Pascal显卡非常的功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温度方面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超过70°C的GeForce GTX 1070。与之相比,英特尔在温度管理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AB面各点温度图-空载
028-温度-空载.PNG (65.37 KB, 下载次数: 0)
23:52 上传
AB面各点温度图-满载
029-温度-满载.PNG (68.28 KB, 下载次数: 0)
23:52 上传
温度对比表
030-温度对比.PNG (40.09 KB, 下载次数: 0)
23:52 上传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本帖最后由 song_1118 于
11:57 编辑
& && &虽然Alienware 15 R3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并不坏,但音质完全配不上其豪华高档的形象。要求高一点的用户一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低音和更精准的发音。所以自己添加一个低音炮系统可能会改善这些不足。不过,其2.0扬声器系统至少在音量(82分贝)方面大于同样是15英寸的竞争对手华硕GL502VS( 77 分贝),同时有相对更精准的中音,在高音方面就没有那么精准了。声音的微调可以通过Alienware的Sound Center(声音控制中心),用来调整麦克风和扬声器。还包括多个预置的音乐或电影等模式。
& && & Alienware 15 R3的功耗与其它同样使用GTX 1070且不支持显卡切换的笔记本电脑相比较差不多。在空载时19-29瓦,满载时85-192瓦, 这和华硕GL502VS几乎相同。MSI GT62VR在所有功耗测试中功耗都是最高的,而支持Optimus技术可切换显卡的XMG P507功耗自然最低。比较有意思的是:与其上一代Alienware 15 R2对比,R2的功耗相对要高但3D性能较低。
031-功耗.PNG (26.66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功耗对比图
032-功耗对比.PNG (43.87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电池运行时间
& && & 不支持Optimus技术可切换显卡的游戏笔记本电脑,通常是无法获得较长的电池使用时间的。戴尔通过在Alienware 15 R3上使用一个高容量的99瓦时的电池来应对这个问题。Alienware 15 R3在空载状态(低亮度)的电池运行时间可持续长达6.5小时。其4.5小时的网络浏览和4.5小时的高清视频播放也不错,都击败了参照的对手。即使是支持Optimus技术可以停用GTX1070而只使用集显的 XMG P507也败下阵来,不过这也是明摆着的----因为XMG P使用了容量小得多的60瓦时的电池。其他竞争对手华硕GL502VS(62 瓦时)和MSI GT62VR(75 瓦时 )也使用了较小的电池。不过呢,其上一代Alienware 15 R2能够支持Optimus技术可切换显卡,再加上高容量的电池,使得Alienware 15 R2的电池运行时间可长达13小时(近7.5小时无线上网和高清播放)。
电池运行时间图
033-电池.PNG (51.67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电池运行时间对比图
034-电池对比.PNG (86.53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本次评测的Alienware 15 R3机器由戴尔德国提供。
4_zu_3_b.jpg (25.84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 && & 多功能(可自定义的宏键,眼球跟踪功能等)
& && & 明智的端口布局
& && & 可选硬件多
& && & 多姿多彩的灯光照明
& && & 一贯的整机品质
& && & 方便的Alienware工具软件
& && & 维护简便
& && & 输入设备良好
& && & 性能非常高
& && & 可选120赫兹的屏幕
& && & 高容量的电池
& && & 支持雷电3
& && & 支持G-SYNC
& && & 满载下的高噪声
& && & CPU各核心温度不一致的问题
& && & 只有12个月保修
& && & 风扇散热排气所占区域看起来比较丑
& && & 声音效果对不起其档次
& && & 重量大
& && & 没有读卡器
各子项目评分:
035-总体评分.PNG (179.16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 && &&&对于Alienware 15 R3的外形视觉效果来说,是无可指责的(除了后方明显风扇散热延长区)。目前还没有其他游戏笔记本电脑能有这样一个造型线条繁复的、稳定坚固以及良好的整机机体。同时,Alienware 15 R3还有着独特的设计,优异的输入设备和多姿多彩的灯光照明元素。
& && & Alienware 15 R3的性能可以使用几年不会有大问题。当配备的显卡性能在未来几年后不够用了,可以通过雷电3或其特有的显卡扩展接口,连接外部扩展显卡而获得更高的图形性能。其使用的120赫兹的显示屏让人爱恨交加,其响应时间,亮度和对比度都很不错,但视角,黑值和色域都低于平均水平,这是目前TN面板技术所限(但采用IPS面板的型号的屏幕只有60赫兹的刷新率)。
& && & 然而,我们这次测试的Alienware 15 R3存在着问题----主要是满载之下的温度和噪声的急剧增加,这个问题如同上文所言,可能是CPU和其散热模接触不均匀而造成的CPU部分核心温度明显偏高,结果在进行高负荷或3D运算时,其噪音高达50分贝。虽然Alienware 15 R3的机体是出奇的薄,只有2.5厘米,但不至于造成这个问题。也许我们需要评测另一种配置的15英寸机器,看看这是否是一个测试错误、或是我们的测试机器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由于上面所言的风扇和温度的问题,我们从整机评分中扣分1%。
& && & 如果你不在意上面所言的问题和其平庸的扬声器,Alienware 15 R3凭借i7-7700HQ和GTX 1070,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可以满足分辨率加超高设置的现有游戏的流畅运行。
最终评分:86%
036-最终评定.PNG (47.25 KB, 下载次数: 0)
00:02 上传
资产值 +10
中级会员,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81011 nb
联谊分0 分
来自手机版
初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技术分1.7 分
资产值10936 nb
联谊分0 分
性能不错, 可惜太重, 实机也不符合个人审美需求.
入门会员, 积分 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0.9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66 nb
联谊分0 分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80 nb
联谊分0 分
就是太贵 召唤土豪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就是太贵 召唤土豪
===========
& &&&呵呵!比起i7-7700K+GTX1080SLI的地球人X911,还不算什么哦……
初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39070 nb
联谊分0 分
谢谢song版,song版的评测不仅仅是评测更是教学贴,贴贴是精品
入门会员, 积分 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0.6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4938 nb
联谊分0 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技术分10 分
资产值5762 nb
联谊分0 分
外星人性能很不错 而且还能做到这么薄~
入门会员, 积分 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0.9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046 nb
联谊分0 分
今年的外星人散热有问题,15寸的早期版本先是温度压不住,普通游戏降频,烤机黑屏,后来bios+还散热硅脂后4核之间仍然有15度差距,就是这个评测里说的。
17寸也有这个温差问题。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外星人性能很不错 而且还能做到这么薄~
=============
& && & 嗯,现在为了薄都在博了---------AW将风扇散热模组安排到屏轴后方,伸出一截,对外形和平面投影面积都有坏影响啊……好在AW一向的做工还在,外形质感很不错,相对弥补了这一影响。
高级会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技术分10 分
资产值5762 nb
联谊分0 分
今年的外星人散热有问题,15寸的早期版本先是温度压不住,普通游戏降频,烤机黑屏,后来bios+还散热硅脂后4 ...
这个应该是cpu本身导致的
6代7代都有cpu某个核心温度会明显高的问题,不过也不太影响使用
高级会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技术分10 分
资产值5762 nb
联谊分0 分
=============
& && & 嗯,现在为了薄都在博了---------AW将风扇散热模组安排到屏轴后方,伸出一截,对 ...
嘿嘿 咱们的包装出来了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嘿嘿 咱们的包装出来了
& &&&你说的是7720还是AW的?
& &&&我要的P4317Q呢?
高级会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技术分10 分
资产值5762 nb
联谊分0 分
& &&&你说的是7720还是AW的?
& &&&我要的P4317Q呢?
7720的嘛 alw那包装没人操心的哈哈显示器安排人在查了
技术分168.1 分
资产值12207 nb
联谊分0.1 分
7720的嘛 alw那包装没人操心的哈哈显示器安排人在查了
& && &显示器OK
& && &7720焦急ING啊!
高级会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技术分10 分
资产值5762 nb
联谊分0 分
& && &显示器OK
& && &7720焦急ING啊!
地球首批 不会耽误的啦
7520才焦。。。xeon说上周就上 现在还没上,某公司好多台超高配。。那边都要吐血啦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月全勤勋章
年全勤勋章2014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注册8年以上会员
年全勤勋章2017
订单中心个人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msenz Inc & 51nb.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人alienware15r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