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流线怎么检测断流标准

文章讨论我国低压电器品种、规格及性能方面存在的难以满足实际工程技术要求的若干问题、并提出进行改进与开发的建议。&&&&关键词:隔离进线方向断相保护安全开关
&&&&一、概述
&&&&由于我国低压电器品种、规格及性能方面的欠缺与不敷应用、现行设计规范的不尽完善、以及用户的使用偏差,多种低压电器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用法,导致运行维护困难、故障增多,或留下长期的安全隐患。本文仅对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做初步讨论,希望引起电器制造厂家及用户的共同关注。
&&&&二、低压隔离电器规格不全
&&&&自60年代至今,我国主要隔离器(如HD11)及(如HD13)系列产品最大规格仅为额定电流1500A。囿于早期国产保护电器的断流容量水平,我国设计规范曾长期限制中/低压容量为1000KVA(额定电流1440A)以内,隔离电器水平可满足其需要。近年来随着保护电器产品的长足进步及断流能力的提高,工业及民用电网中都较普遍地使用了单台容量为KVA(0.4KV侧额定电流A)的配电变压器。现有低压隔离电器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低压侧总进线屏及分段母线联络屏的隔离电器普遍地采用了每相以一台3极或2极电器替代的方案(例如每相以一台3极或2极HD13刀开关替代一台三相大规格刀开关)。这种用法的主要弊病有二:(1)刀开关分相操作、增加了因误操作导致断相运行之类故障的机率。故设计规范〔1.2〕提出:“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2)使低压庞大笨重,例如利用PGL屏框架制造的这种进线屏或联络屏,单屏宽度达mm。
&&&&近年来,有的厂家推出了引进技术生产的Q系列(QP、QA)具有滚动触头的,约定发热电流最大为3150A。但对于工业负载中常见的AC-22及AC-23使用类别,其额定电流将降低约1/2。故除产品尺寸缩小,机械寿命有所提高外,与国产HD系列刀开关相比,额定电流并无实质性的显著提高,并未根本解决问题。因此,亟待开发大容量国产隔离产品。
&&&&三、国产四极电器品种亟待开发
&&&&近年来,出于对运行和检修安全的考虑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要求,新修订的设计规范〔1.2〕较明确地规定了在许多应用条件下应采用四极低压电器(即断开相线与N线的电器)。比如:有电源转换功能的电器、包括隔离电器、保护电器和操作电器(例如刀开关、断路器和接触器)都应采用四极电器;电网中维护、测试及检修电路或设备应采用四极隔离电器;单电源系统的总电源开关,包括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建筑物或生产车间进线电源总开关(例如刀开关及断路器)应采用四极电器,等等。已有许多文章阐述这一问题,本文不拟重复。
&&&&但是,当前最常用的国产低压电器主导产品几乎都是三极电器,例如,隔离电器的HD系列及引进生产的QP、QA系列;断路器中的DW15、DZ20系列及引进生产的AH、AE、TO、TG系列;CJ20系列接触器等等常用低压电器均为三极电器。故凡需四极电器的地方,目前都不得不采用其它品牌的国外产品或引进产品,或不得不与制造厂家协商特殊制造。可见开发国产四极低压电器系列产品已是当务之急。
&&&&四、低压断路器进线方向与断流容量问题
&&&&大多数万能式及塑壳式断路器的电源进线端在上方,馈线(即负载)端在下方。主要原因是灭弧系统设在上方(电源侧),这时若将电源进线接至下方,灭弧条件更为苛刻。这类断路器的额定断流容量乃是上进线时的数据。日本一些电气公司的试验结果表明,断流容量≤20KA的塑壳断路器改为下进线时,断流容量降低约1/3。我国也曾将上进线断路器按下进线作通断能力试验、试品受到极大破坏。国产DW15-200G630;DWX15-200G630;DZ40等型号断路器及引进技术生产的H、TL、TG等系列断路器等等均为上进线断路器,只能应用于上进线条件。
&&&&有些应用条件(如分段母线联络断路器、馈电及受电通用回路断路器等)下,电源引入方向可能改变,必须采用允许上、下进线(即上、下进线额定断流容量相同)的断路器。这类断路器不仅其结构设计采取了特殊技术措施,型式试验中还应将上、下进线互换进行短路通断能力试验。
&&&&我国断路器产品标准规定在产品文件及产品铭牌上应明确说明该产品是否允许上,下进线或标明电源进线端及出线(负载)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断路器的产品文件,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及铭牌上并未明确注明其允许的进线方向,必然会对用户产生误导,以为凡未注明进线方向的断路器都允许上,下进线。以致在全国统一设计的几类定型低压屏(如PGL及GGD系列)中的部分方案也有这种错误发生,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为杜绝这类误用,避免可能产生的恶果。笔者认为亟需尽快解决几个问题:(1)统一规范断路器产品的技术文件和铭牌标识。必须明确注明产品允许的进、出线方向;(2)改进产品结构与性能,力求断路器产品上、下进线断流容量相同;(3)及时组织检查并修正低压屏柜产品的上述类似错误。
&&&&五、低压熔断器断相保护问题
&&&&低压电动机损坏事故中约30%是断相运行造成的,而断相运行故障的75%以上是熔断器熔断引起的。导致某相熔断器熔断的主要原因除故障(如单相短路)熔断外,因熔断器触头接触不良、熔体选择不当及熔体熔断特性的分散性等非故障熔断也占很大比例。因此熔断器断相保护问题亟待重视解决。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熔断器本身应具备断相保护功能。常用措施之一是熔断器附设熔断器撞击(指示)器及微动开关。当任一相熔断器时、通过联动的微动开关动断触头切断接触器控制电源(图1)或输出报警信号。但是国产低压熔断器产品中除一些容量规格较小的型号如RL1B、RT14等以外,多数载流与断流容量较大的如RTO、NT等型号不具备这种功能,不能满足断相保护要求。
&&&&我国低压电动机一般以具有断相保护功能的热继电器作过负荷保护兼断相保护装置。许多设备(如风机、水泵等)常低于额定负荷运行,一般不会过负荷。按设计常规可不设计负荷保护。实际工程中当用作短路保护的熔断器不具断相保护功能时,仍要求设置相应的热继电器作断相保护装置使用。并被认为十分稳妥。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鼠笼型电机(4KW及以上)定子绕组为△接,热继电器只能接于其线电流,并按线电流整定。
&&&&故民用配电干线以熔断器作过负荷与短路保护时,亦应要求具有断相保护功能。因此亟待开发规格容量较大的具有断相保护功能的国产熔断器产品以满足工业及民用配电之需要。
&&&&六、机房安全开关及紧急停止开关亟待开发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厂电气设备集中控制的趋势日渐明显。生产机械的传动控制由远离现场的自控装置(计算机、PLC等)及电动机控制中心(MCC)集中控制,于是机旁安全开关及紧急停止开关在工业化国家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机旁专用开关产品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工业化国家对其功能及技术要求有明确规定。以欧洲(德、瑞典等国)为例,安全开关(SafetySwitches)规定用于检修,安装时人体可能进(伸)入其危险区域的机械设备旁。功能是将传动电机与馈电线路及其它电气部分隔离,防止因意外接通电源造成维修人员人身伤害及设备毁坏事故。开关应装在电源馈线上,手动操作,并有明显的开闭位置指示。且能用锁钥将其闭锁;紧急停止开关(EMER-GENCYSTOPSwitches)应用于制造与加工机械设备操作位置旁,发生紧急情况时用以切断设备电源,限制事故对人员及设备的危害。要求能切断电路额定电流及过载(例如电机堵转)电流。可手动或电动操作,应有明显的位置指示,并应能用锁钥将其闭锁。可见两种开关都用于安全目的,都要求装在生产设备旁,能隔(切)断电源线路,有明显的位置指示及机械闭锁装置;所不同者在于前者主要用于检修,故不强求具有切合负荷电流之能力,紧急停止开关则必须具有切断负荷电流与过载电流的能力。故紧急停止开关可作安全开关使用,无切合负荷电流能力的安全开关则不能作紧急停车开关使用。例如瑞典ABB公司的SEH系列紧急停止开关,实际是面板上有挂锁装置及位置指示的手动操作负荷开关;其SMH系列安全开关实际是面板上有挂锁装置及位置指示的刀开关。但可由辅助接点实现与电路中接触器的联锁,开关结构保证分闸时辅助接点先于(≥30ms)主触头开断、通过它使接触器切断负荷电流;合闸时辅助接点与主触头同时闭合,准备好接触器合闸回路
&&&&我国迄今尚无专用机旁安全开关及紧急停止开关产品,甚至未将其列入低压电器《电工术语》(GB/T)。这种情况已难适应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有关设计规范〔2.3〕对机旁开关的设置也作了一些规定,主要是:远方控制的电动机宜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方控制的措施;突然起动可能危及周围人员安全时,应在机旁装设应急断电开关或自锁式按钮和起动预告信号。这些规定与作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未在机旁切断主电路,不能确保可靠断电。因一般接触器无锁扣装置,即使用自锁钮断开了接触器控制回路,维护人员仍可能在MCC处用螺丝刀等简单工具拨动衔铁(如CJ12、CJ10型)或误接控制回路导致主触头闭合、造成意外通电事故。这正是国外强调机旁安全开关与紧急停止开关切断主回路的原因之一;
&&&&(2)并未达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标准。该标准规定:装于机旁用于保障检修安全或紧急停机的开关必须能强制分断与隔离主电路,具有可靠的闭锁装置及醒目的开关位置标志。
&&&&我国工矿企业现场操作维护人员伤亡及设备损毁事故屡有发生,与机旁紧急断电及安全措施不??有关条款,开发专用的机旁安全开关与紧急停止开关产品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资料
&&&&1.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JGJ/T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GB50055适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4.低压电器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相关链接:
?(11.3 9:55)
?(9.24 8:50)
?(9.24 8:34)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现金贷监管再升级:消费金融断流划清界线,风控禁止外包现金贷监管再升级:消费金融断流划清界线,风控禁止外包AI财经社百家号文|AI财经社 李玲编|杨舒芳互联网金融的2017年年末有些特殊。继网络小贷、P2P网贷迅速进入退潮期后,持牌的消费金融也成为监管的重点整治对象。12月14日傍晚,银监会非银部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转发至各银监局消费金融公司对口监管处室,要求相关部门将文件转发至辖内消费金融公司,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现金贷业务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并进行整改。在银监会的转发函中,对消费金融公司提出四点要求:一、禁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P2P网络借贷撮合等任何方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禁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签订三方协议等方式与无放贷业务资质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自消费金融兴起以来,P2P网贷等第三方机构就成为其主要资金端口之一。这一规定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放贷的业务模式将全部叫停,P2P网贷回归信息中介服务本质,消费金融的资金渠道只剩下银行和持牌放贷机构。二、禁止消费金融公司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禁止消费金融公司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督促消费金融公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消费金融的核心内容将强制自营,增信服务合作方需持有资质且不得兜底。这两项实质上是倒逼消金公司提高自身能力,以保障信贷质量。一般情况下,消费信贷的借贷者只承担借款利率,但部分公司还同时打通商品渠道,收取的费用包括商家分成、用户借款服务费、借款利率,商家分成则通过提高平台上的商品价格,转化为借贷者的利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挣钱利器。取消第三方合作机构向消费者收取的取息费,监管此举目的明显,限制高额利润,为借款者减负。三、严格执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的监管规定,且投资范围严格限定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证券,不得直接投资或通过理财等变相投资以&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等为基础资产发售的(类)证券化产品或其他产品。在银监会下发的三份文件中,多次强调了“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的违规性质,而现实中也不乏消费金融贷款沦为变相校园贷或流入楼市的案例。在风控不能严格把控资金去向的情况下,限制消金公司的放款限度和资金流向是目前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四、加强消费金融公司自主支付类贷款业务监管,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禁止消费金融公司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督促其严格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调查,加强贷中资金流向监测,强化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后续管控工作。12月1日的现金贷整顿通知,将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作为现金贷的四个特征,并且要求现金贷公司暂停发放此类贷款。这对银行老大哥来说,是一个大利好。在现金贷暂停放贷、p2p网贷禁止撮合现金贷、消费金融公司禁止消发放无指定用途贷款的情况下,能够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只剩下银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AI财经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未来,以及更好的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keywords:流水线+$keywords:无断流流水+$keywords:RISC技术+$keywords:优化编译+$keywords:多线索结构","themeword":"$keywords","params":"$title:基于多线索机制的无断流流水"}
&&&基于多线索机制的无断流流水
基于多线索机制的无断流流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断流术后引流口出血剖腹探查1例
作者:李贵双
【关键词】& 断流术
&&& 1 病历摘要
&&& 患者,女,40岁,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在全麻下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术中在脾窝处放置一直径0.8cm硅胶引流管,于左腋中线肋下3cm另做小切口引出。并用4 # 线间断缝合固定。术后第1日,腹腔引流量约150ml,淡红血性。各项生命指征平稳。术后第2日15时,腹腔引流引出鲜红血液约200ml,引流管周围敷料被血浸透。患者呈急性失血外观,并出现腹胀症状。追问病史患者约5h前变动体位时引流管受暴力牵拉,考虑腹腔内出血,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原切口入腹腔探查:腹腔内积血及血凝块约1200ml。吸净后检查胃短血管、脾蒂、胃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胃冠状血管等扎线未脱落,腹腔内未见活动性出血,而腹腔引流口有新鲜血溢入腹腔。剪断固定缝线,拔出引流管,引流口出血量增多。扩大引流口,显露出血点,见腹壁肌层小动脉活动性出血。缝扎出血点,关闭引流口。冲洗腹腔,无流动性出血,引流管原切口外缘引出,逐层关腹。术中输血约800ml。术后生命指征平稳。腹腔引流管未引出血性液体。术后1周拔除。术后2周痊愈出院。
&&& 2 讨论
&&& 断流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放置,目的在于引出腹腔内残余积血积液,观察术后腹腔有无出血及腹水情况。腹腔引流口本身大量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分析本例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引流管的暴力牵拉导致引流口肌层小动脉破裂是根本因素。(2)引流管固定缝线仅限于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浅层,引流口内口相对宽松,使肌层出血失去压迫作用,流入腹腔内,不能及早发现,而与腹腔内出血混淆。本病例教训在于:(1)术中引流口应逐层间断缝合。(2)关腹前应观察引流口有无活动性出血。(3)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
&&& (编辑商志伟)
&&& 作者单位: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泵站拍门断流的力学特性研究--《上海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泵站拍门断流的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逐步推进和大型泵站建设改造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对泵站安全、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泵站工程中,当断流装置设计不合理,机组停泵特别是动力突然中断造成的事故停泵,会使水体逆流,水泵倒转反,严重的会使水泵遭到破坏,造成事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泵站断流装置的研究,成为泵站工程中一项重要课题。拍门是泵站工程中主要的断流装置,由于工作简单、维修方便、节省投资、便于启动,而广泛运用,但是泵站拍门断流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出口损失偏大;二是停机时在水压和拍门自重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对拍门本身和水工建筑物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为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很有必要从基础研究出发,对泵站拍门断流进行系统力学特性研究。
本文根据泵站拍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从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出发,对拍门的开启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并推导了拍门开启角度计算式,建立各种工况下拍门的运动规律;考虑碰撞系数和冲击系数的影响,对各种形式拍门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特定条件下拍门撞击力的计算以及铰位冲击计算;结合停泵动态特性,对正转正流、正转逆流两个阶段的拍门下落运动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推导了停泵后拍门下落撞击力的计算式;运用应力波方法对拍门的首次撞击进行研究,计算了拍门首次撞击的历时和最大撞击应力,分析了拍门在首次撞击过程中的受力规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和研究了各种不同门体浮容重下,拍门开启角度与水头损失、开启角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似理论推求了原型拍门的工作状态,为拍门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开发和研究了新型充气浮箱式拍门,通过气囊自动调节门体在水中浮容重,可以达到运行时减小水头损失,在停泵时减少拍门撞击力,系统地解决拍门常见的开启角度(水头损失)和闭门撞击力这两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TV67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振红;[D];扬州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兴华;[J];长江水利教育;1993年02期
高兴中;赵锋;彭维;;[J];大坝与安全;2006年02期
尤凤翔,吕福合;[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谢洪川;[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2期
易刚,龚代瑜;[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5期
胡堃,黄廷璞;[J];湖南水利水电;2000年06期
杨亚斌;江明新;李业坚;;[J];红水河;2007年01期
陈松山,严登丰,陆伟刚,葛强;[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储训;冯汉民;;[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储训;冯汉民;;[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贤良;[D];扬州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凤春;张晓;张恒;;[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3期
刘兆丰;史方华;赵人达;杨永清;王晓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余山雾;蔡敏;;[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刘成,马春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王立松;郭维东;王强;王珈琪;商艾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王贵武;陈丛瑾;黄克瀛;王旭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阮红丽;李光辉;蒋辉霞;曾文明;周小波;刘波;廖功磊;;[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3期
王婷婷;马庆元;郭继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彭勇;;[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张向阳;顾金才;沈俊;陈安敏;;[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亚军;姚军;;[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周剑;张路青;王学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管锋;段梦兰;黄飞;姜海亮;;[A];2011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1年
张明;何煌;曾首义;;[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周晓君;郭庆斌;;[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闵强利;陈建军;张云海;吴旌;;[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杨荣菲;周盛;;[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周晓勃;周盛;;[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陶俊林;陈裕泽;胡文军;陈刚;黄西成;;[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姜锡权;胡时胜;;[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邓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贺克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顾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黄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韩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春林;[D];江苏大学;2010年
张洁;[D];江苏大学;2010年
王建强;[D];武汉大学;2010年
竺铝涛;[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文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徐景芝;[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彦奇;[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胡艳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孟庆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刘博;[D];郑州大学;2010年
刘治政;[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刘肖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宫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丰良,倪国荣;[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谢洪川;[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2期
陈松山,严登丰,陆伟刚,葛强;[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严登峰;;[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1年S1期
储训;冯汉民;;[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储训;冯汉民;;[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曹瑞德;[J];给水排水;1999年03期
李天祥;李迎春;何志森;罗卫国;;[J];流体机械;2008年08期
陆伟刚,郭兴明,周秀彩,严登丰;[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4期
陈建康,严登丰,陆伟刚,陈辉;[J];排灌机械;199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海峰;[D];扬州大学;2003年
施伟;[D];扬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嘉燕,付强,宋艳芬,赵泽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石凤君,孙传绅,姚静芬;[J];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01期
陈权,崔淑敏,付强,李晓光;[J];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04期
郭吉坦;[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谢刚;[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宋彧,张贵文,党星海;[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杨卫中,张宗旗;[J];贵州水力发电;2000年04期
马念;[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5期
易刚,龚代瑜;[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5期
刘泽绪;[J];河北水利;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志坚;叶锋;;[J];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06期
何志坚;叶锋;;[J];陕西水利;2013年05期
宋苏民;刘金国;;[J];排灌机械;1991年01期
肖俊聪;;[J];江西建材;2013年05期
陈松山,葛强,陆伟刚,王林锁,陈玉明,严登丰;[J];排灌机械;2002年03期
何成连,由彩堂,董盛;[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2年04期
陈松山,陆伟刚,王林锁,葛强,陈玉明,严登丰;[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张意;;[J];中国水利;2007年01期
陈坚;李娟;周龙才;周卫东;张意;;[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1期
陈坚;娄红岩;李娟;徐艳茹;叶锋;张意;;[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春风;李娟;陈坚;;[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陈坚;娄红岩;李娟;叶锋;张意;;[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陈坚;杨群;李娟;白海瑞;周东阳;曹诗金;杨金山;贲曙光;;[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闫春庆;[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9年
本报记者 赵洪亮;[N];中国水利报;2010年
大林;[N];长江日报;2013年
徐兰山 林均红;[N];科技日报;2009年
蒋国华;[N];黑龙江日报;2000年
冯劲松 金涛
马振华;[N];长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伟刚;[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振红;[D];扬州大学;2012年
夏海峰;[D];扬州大学;2003年
施伟;[D];扬州大学;2005年
刘毅;[D];扬州大学;2005年
高健;[D];扬州大学;2007年
宋贤良;[D];扬州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检测手机断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