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个半入耳式耳机戴法图解,买哪种比较好?

当前位置:版块 >
想买个入耳式耳机打CF,求推荐!
我想买一个入耳式玩CF,200左右,带麦最好。另外虎鳗升级版怎么样?
现在用的还是以前那个诺基亚5230的耳机。有一个头戴式的带着不舒服,就一直没用过。
求大神给推荐推荐,在此膜拜了
自己顶一下。。。
可以看看:赛睿西伯利亚入耳式耳塞+MIC&&易迅239
入耳的,表示不知
CF用入耳的不适合吧~
SS有个入耳,再入个声卡就行了
大朵 发表于
CF用入耳的不适合吧~
因为头戴试的戴着真不舒服,久了耳朵痛
朱诺阿拉斯加 发表于
SS有个入耳,再入个声卡就行了
有没有具体型号
mousegsy 发表于
可以看看:赛睿西伯利亚入耳式耳塞+MIC&&易迅239
嗯,谢谢!&&他的麦是不是跟耳机分开的
Tt eSports Isurus 隐者 电竞专用耳机HT-ISU005 淘宝上199元
Powered by耳机发展至今从最初的头戴式佩戴已经发展成当今五花八门的方式了,佩戴方式除了受到耳机体积的制约外,也有很多是针对不同场合而设计。
耳挂式及入耳式耳机有优势
耳挂式设计的运动耳机
耳挂式耳机作为耳塞式的衍生,在运动耳机、车载蓝牙耳机上有大量的应用,耳挂式耳机采用固定在耳背上的耳挂来增加佩戴时的牢固程度,虽然舒适度和牢固度得到了提升但漏音问题还是存在的,当然也有运动耳机同时采用了耳挂设计可更换硅胶套的设计。当然也有音乐耳塞式耳机采用耳挂式佩戴的,但使用较少,对音质方面的优势也不是非常明显。
耳挂式音乐耳机
除了耳塞式耳机拥有耳挂式佩戴外,贴耳式耳机同样也有采用耳挂式佩戴的,耳挂式佩戴的贴耳耳机能有效解决夹耳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耳挂佩戴会是耳罩无法紧贴耳朵,导致降低隔音效果,并且佩戴时间长的话也有可能造成耳背疲劳,笔者认为耳挂式贴耳耳机是一个非常折中的选择,如果您不喜欢耳塞式或是入耳式,也还不喜欢贴耳式的话,选择耳挂式贴耳耳机出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耳挂式贴耳耳机
入耳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是所有耳机当中体积最轻重量最小的,如果是采用动铁单元,重量甚至可以做到10克以内,佩戴时不会产生任何负重感,此外,有不少高端的入耳式耳机腔体外壳使用了金属材质,触感舒适细腻。入耳式耳机诞生之初是为了舞台监听等需求,拥有与生俱来的小体积,在佩戴时部分导管会伸入耳道,除了通过耳甲腔固定外,入耳式耳机更多的是通过耳套和耳道产生的摩擦进行固定。
入耳式耳机
大多数情况下入耳式耳机的耳套是硅胶材质的,但一些高端产品则是会采用记忆海棉套,相比硅胶材质的耳套记忆海棉套的舒适度和隔音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入耳式耳机一部分缺点也是由耳套所造成的,由于耳套会和耳道长时间接触,因此会产生耳道的不适感,此外入耳式耳机的卫生也非常重要,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洁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耳部感染。
除了佩戴舒适方面的问题,入耳式耳机的听诊器效应也是令人诟病的,耳机导线受到碰撞摩擦后,产生的震动会直接通过线材传递到耳道内,产生非常明显的碰撞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线材进行改进外,也有不少耳机是通过佩戴方法来消除这一问题的,这就是绕耳式耳机。
定位监听的绕耳式耳机
绕耳式耳机的线材不同于普通的入耳式耳机,线材是从耳朵上方的耳背通过的,除了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听诊器效应外,还能在舞台监听时方便线材的收拢。初看之下可能有不少网友会认为绕耳式和挂耳式比较相似,但实际上绕耳式耳机并非是通过耳背上的线材进行固定的,它的固定原理和入耳式是一致的。因此绕耳式佩戴更多的是被用在主打监听的耳机上。
总结:耳机发展至今从最初的头戴式佩戴已经发展成当今五花八门的方式了,佩戴方式除了受到耳机体积制约外,也有很多是针对不同场合而设计,目前大多数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附带的都是入耳式耳机,在地铁里、公交车上入耳式耳机也是主流,其小巧的体积和隔音能力正好迎合了出街使用的需求,但入耳式耳机清洁卫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例如可以定期使用中性清洁剂对硅胶耳套进行清洁,平时收纳时尽量放在收纳袋中,此外,平时注意保护听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尽量不要过长时间、大音量的使用耳机或是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为了听清耳机内的使用而采用大音量。
欢迎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音频的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发帖提问:
更多精彩的最新键鼠外设资讯,请点击进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hxmfighting)
(洛澧朿尒)
(浪漫的逃亡)
(WhiteeeLib)
(流年堇花)
第三方登录:纯干货 收藏级 9款入耳式耳机物理降噪能力排名
手头数百条耳机,今天person挑出近期很值得买的9条做下降噪小实验,这些耳机除了索尼SP600N具备数字降噪,其他都是传统HIFI耳机,也就是只具备所谓的“物理降噪”亦或是“自然降噪”能力。鉴于不少人对传统有线耳机的隔音/降噪水平也有需求或是好奇,今天就公布下结果,也许大家能用得上。
这9条耳机,分别是索尼WI-SP600N、茶乐音人Co-Donguri 4.4平衡版、TFZ QUEEN、TFZ KING、Intime sora(碧)炭黑色版,雅天DC1、自然声NS1,FINAL E2000,RHA MA390勉强算都是千元内的。此外,还有2条,懒得拍了,它们是KINERA SEED和shure se215,这俩水准相当,都是最高水平,可视为传统入耳式耳机自然降噪的参考级。
测试环境:白天卧室内,落地扇(最大风级)吹,远处客厅电视开启,外界还有建筑队施工。
测试方法:所有耳塞都不连前端,不开音乐,全部以纯物理方式(插耳道)聆听。
排序规则:将KINERA SEED和SHURE SE215作为参考标准,下面这9款依次(降噪能力由强到弱)排序。公布名单前,还是要声明下:这9条耳机中,有7条,一戴上就会感到外界噪声有被屏蔽感,比较理想。只有2条相对略逊色(但音质好啊)。
一、日本InTime SORA(碧)
黄铜外壳,腔体偏重。插入耳道后,降噪效果与用手指摁死耳朵眼的效果几乎一致。世界瞬间安静,风扇的声音变得无限小,如果你在办公或学习,怕被外界打扰,不开音乐,直接插入这个小耳机就可以了。它的水准无限接近上述的两位参考级。但由于它个头明显更小,还有这个能力,更让人惊叹,是比较少见的“降噪效率”极高的入耳式耳机。
PS:此处“降噪效率”特指拿出耳机插入耳道的便捷性、速度感,对比绕耳式耳机佩戴/日常打理速度慢还不一定有很好的降噪能力,这种传统直插入耳,又小又能很快实现降噪效果的耳机显得“降噪效率”很高。此外,它的实力也非常接近某些具备数字降噪的入耳式产品。极端嘈杂环境状况除外。
二、索尼WI-SP600N
不开启数字降噪的它“物理降噪”也还是很不错了,但还是明显不如本篇排第一位的型号。但一旦开启数字降噪,不论极端环境还是本次实验的普通噪声环境,它都能很不错的抑制全频嘈杂感,尤其对低频噪声,那几乎是全部吞没。
三、雅天DC1
金属外壳,业内首款圈瓷耳机,主打高解析与动态强劲的音质。没想到的是隔音水平挺强,“物理降噪”仅次于排名第二的索尼WI-SP600N
四、英国RHA MA390
近期价格超值的一款小而美耳塞,做工可匹敌K3003,铝合金腔体又轻又显档次。官方定位于“全能型”,其中,降噪能力是主打之一,它的个头比InTime SORA还要小一点,但却也能提供很好的降噪性能,令人也挺惊讶,但还是没达到Intime sora(碧)那么夸张的隔音水平。
五、TFZ KING PRO
可能是钢质外壳,硬度很大,腔体体积仅次于索尼WI-SP600N,采用目前流行的绕耳式佩戴。主打声场、解析以及有出街回头率的颜值。默认硅胶耳套下,自然降噪水平很接近第四位,官方还附赠隔音耳套,佩戴后可位居本篇排位表中的第四。
六、FINAL E2000
与intime sora和RHA MA390类似,也是小个头金属材质耳塞,降噪效果也算可以,第六名。
七、TFZ QUEEN
主打高密度中频、低频,以及艺术感的外形。其自然降噪水平属于目前我所能接触到的传统入耳式耳机中,最常见的等级,也符合一个普通人对耳塞隔音能力的基本需求。
八、茶乐音人Co-Donguri 4.4平衡版
这是我发现的千元内最适合索尼ZX300A的高性价比中档次HIFI入耳式耳机,在日本卖的挺爆的。金属外壳,貌似有铜。其隔音能力一般(也受后腔体小孔影响)。插入耳道后,外面的风扇噪声还挺饱满的……#,不过,若你也想用这个耳机体验一把降噪,那买个降噪的comply套吧。
九、自然声NS1
与索尼WI-SP600N一样为非金属耳塞(区别于其他7条)。采用绕耳式设计,主打乐感,有着温和又冷静的优雅人声,全频通透。戴上后,降噪效果与茶乐音人那条耳机基本一个水平,一般。这两个耳机的排位次序或因佩戴的准确性而有所不同。
PS:K3003的物理降噪水平也排名八、九位的两个耳塞基本同一档次(具体不排名)。
好了,近期最超值的9款小耳塞降噪小实验结果公布完毕。
感谢大家阅读!多多点赞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微博主页
作者QQ空间
今日搜狐热点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哪种好???_百度知道
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哪种好???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素颜以对2017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团队
素颜以对2017
采纳数:1037
获赞数:5399
擅长:暂未定制
从使用体验上来讲,入耳式耳机稍胜一筹。入耳式耳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隔绝部分环境噪音,也就说是入耳式耳机可以使用较小的音量听到更多的声音细节。而且从舒适度来说,耳塞式耳机佩戴时间长了,外耳道会感觉硌得痛,而入耳式耳机佩戴更舒服。非入耳耳塞为动圈结构,而入耳耳塞包括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耳机(又称耳筒、听筒、英文为Headphone),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数码类认证行家
数码类行家
采纳数:3597
获赞数:13312
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就体验来说,各有优缺点。简单列举两种耳机的区别: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有动圈、动铁以及圈铁等形式,以胶质塞头直入耳道获得密闭性,隔音效果佳。由于漏音小,入耳式耳机可在嘈杂的环境下以较低的音量欣赏音乐,对音乐的细节也能较好的再现,尤其是低频的量感和质感均表现不俗,但也正因其深入耳道的结构,有些入耳式耳机对低频的残响控制力稍有不知。佩戴舒适性方面稍差,易产生听诊器效应。耳塞式耳机也叫平头式耳塞,发音单元大多是以动圈的形式,耳塞置于外耳道发音,密闭性和隔音效果都要比入耳式耳机要差一些,但佩戴舒适性较佳。在嘈杂的环境下,可能需要以较高的音量才可以欣赏到音乐的细节,但设计良好的耳塞也会有不错的隔音效果。在听感表现方面,有较宽广的声场,各频段声音平衡自然。无论是入耳式还是耳塞式,建议不要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以免对耳朵造成伤害。尤其需要注意交通安全,因为耳机的声音和听歌时的专注,可能会使人忽略周围的安全警告信息。另外耳机最好专人专用,避免耳道疾病的交叉感染。
采纳数:18
获赞数:99
我个人更倾向于耳塞的,感觉那个入耳的对耳膜伤害太大,如果长期戴耳机的话还是建议买一个好一点耳塞的,我大一的时候从淘宝上花了100多一点买了一个铁三角的,用了四年了都,音质很好,而且那款的耳塞比别的还要小,我个人很是满意啊,呵呵,为了耳朵,建议使用好一点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获赞数:71
擅长:暂未定制
推荐入耳式降噪耳机,无论在什么环境都可以享受音乐,因为是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约30分贝,就能抵消外界的噪音环境,因此当你听到满意的音乐时,其实这时的声音比平时你听的声音强度要低很多,并抵消了噪音对耳鼓、耳膜的伤害,同时保护听力和身心健康。新闻报道一款主动降噪幽悦YX-EP6的降噪效果达30分贝,能保护听力和身心健康,还可以防止手机辐射伤害。
但入耳式耳机和耳塞要享受音乐,必需要推高音量才能享受,这样对听力和身体是极大的伤害。它们通过物理构造可以隔绝一点点噪音的,但是却不能消除噪音,因为耳膜与耳机振动片的距离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的刺激很大.好像是把一个噪声的发生源放置在自己的耳朵上,超强的声音直接作用于听觉系统,使耳朵长久地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之下,很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头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采纳数:14
获赞数:66
同意2楼,所谓普通耳塞比入耳耳塞保护耳朵都是扯淡啊,真的要说起来还是入耳能保护耳朵,隔绝噪音,自然音量不用开太大,真正对耳朵有影响的不是发声单元里耳朵多近,而是音量的大小啊,唯一的问题就是入耳隔绝了噪音,出门的话要注意安全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采纳数:355
获赞数:1339
我不同意,相比较平头塞,入耳对于听力保护更好,再进一步,深入耳道内部的动铁是最理想的听音乐塞子,毕竟隔绝噪音,开低点音量就可以了,而平头塞子这点就不行了,所以推荐买入耳的,也是对于自己耳道健康的一种保护吧
惊魂狙击手
惊魂狙击手
采纳数:28
获赞数:213
建议买头戴的,不伤耳朵。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入耳式耳机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