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破获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案被骗的地点在香港,转账在深圳和香港,那个地方的警方有管辖权,被害人应该去哪报案?

深圳老人欲转账两百万疑被骗 银行保安及时发现巧拦截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54:02&)
915字(101/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港人被电话诈骗3100万港币 深圳警方联手银行全额拦截
来源:深圳商报
  导语:冒充“领导”诈骗3100万港币被成功拦截!据悉,我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下降,但冒充“公检法”诈骗增七成。  冒充“领导”一次性诈骗3100万港币,目前已被深圳市反诈中心全额拦截。记者自市反诈中心了解到,今年1-5月,深圳电信网络诈骗实现发案、损失双下降,然而“冒充公检法”诈骗发案却不降反升,在受骗者中,香港籍居民数量激增,同比上升617%。  个人信息泄露  港籍居民受骗增多  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王征途表示,今年1月至5月,深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成效显著,实现发案、损失双下降,打击效能大幅提升等良好局面。今年以来,截至5月15日,深圳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0.1%;涉案损失4.68亿,同比下降16.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同比上升262.5%;刑拘952人,同比上升50.6%;逮捕732人,同比上升124.8%;打掉团伙48个,同比上升6.6%。今年第一季度,市刑侦局在全省公安机关“飓风2017”打击刑事突出犯罪专项行动中排名全省第一,打击总量占全省近三成。  大数据监测及分析显示,今年以来深圳“接听境外电话以及信息被盗用制作成通缉令”的受害人1139人,成功劝阻1057人;警方通过应急处置机制共“呼死关停”诈骗电话3382个,冻结资金7424万余元,返还涉案资金1305万余元。  打击效果明显,然而却有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出现,最突出的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不减有增,增幅明显,同比上升74%。其中香港籍居民受骗人数剧增,其被骗方式主要是在港接到冒充内地“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并被要求到深圳开设银行账户存钱、汇款。  5月11日上午,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香港某集团财务人员林女士(化名)报警,称其在香港突然接到来自美国总公司“老总”的电话,以“收购公司”为由要求她立即汇款。林女士随后按照“老总”指示,先后将3100万港币(折合人民币2750万元)收购款汇入指定账户。21个小时后,林女士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案。接报警后,市反诈中心立即启动接力追查和紧急止付机制,最终将涉案资金3100万港币全额拦截。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刑侦局共接报75宗香港籍居民被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同比上升617%,被骗金额共计6862万余元,损失巨大;其中,被骗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有2宗,超过百万元人民币的有12宗。  王征途表示,在被骗人中有70%为经常来往深港两地的群众,警方破案倒查发现,当前不少深港两地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被诈骗分子掌握,因此遭不法分子高密度、“轰炸式”诈骗。  “公检法安全账户”是假  诈骗钱财才是真的  先是“香港入境处”电话告知涉嫌犯罪,紧接着“上海公安局民警”电话联系称要汇“保证金”到指定的“安全账户”——3月24日下午,香港某集团员工陈女士(化名)就被这样一个经典的冒充“公检法”套路诈骗350万,得知被骗后陈女士痛哭不已:“钱是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来的。”  公检法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以此要求群众汇款。王征途表示,由于个人信息被泄露,目前市反诈中心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对待持非二代身份证的中国香港籍等境外居民开设办理银行卡的情况时,要作出强制明确告知。换句话说,在开设办理银行账户前,银行柜台人员将会给出一份《强制告知书》,了解其是否有被骗风险、是否接到他人指令开设银行账户、是否有自称“公检法人员”要求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通过这种强制提示,最大限度阻止香港籍居民被骗,避免经济受到损失。同时,要求各银行网点加大审核力度,对于无法准确填写手机号码、居住地址等重要信息资料的,要重点审核,防止诈骗。
相关搜索:..【可视滴该】人都丢尽了,又两蚌埠五河人冒充香港人在外地诈骗被抓
冒充香港人在全国各地诈骗的新闻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有不少被抓获的,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很多都是蚌埠五河县某村的人,而且结伴行骗的很多是亲戚关系,典型的家族式作案,而且持续了很多年。这不,前两天又有两个人在福建破门行骗被警方抓获:
厦门网讯(记者 张弛)两名安徽蚌埠籍诈骗犯在湖里区冒充香港人诈骗得手两单后,购买次日机票准备离开厦门,不想湖里警方从天而降,断了两人的出逃路。在深入开展“盗抢骗”专项行动中,湖里派出所对群众关注的侵财类案件警情开展即时调查,紧抓现案线索,快侦快破、精准打击。4月14日,在案发后24小时内,成功抓获两名冒充香港人诈骗嫌疑人,及时为被害人挽回部分损失。
4月13日,湖里区海天路接连发生两起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案件,2名受害群众分别被骗人民币2100元、3000元。据受骗群众反映,嫌疑人衣着时尚新潮,自称是香港人,使用略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以问路的方式与受害人搭讪。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谎称自己所带银行卡不能在内地使用,需要借用手机联系亲友将钱款转账至受害人银行卡内。随后,又以钱款从香港转账只能隔日到账,而其又急需使用现金为由,通过抵押随身物品或多付报酬等方式,向受害人暂借现金。诈骗得手后,嫌疑人便迅速逃离。
蚌埠门户据厦门网讯一日之内,同一区域连发两案,湖里派出所立即组织办案队对案件展开梳理分析,要求办案队民警缜密侦查、抓住线索快侦快破。经对两起警情的细致分析,民警判断两起案件应该是同伙的两名嫌疑人结伙作案,立即组织办案组快速展开案件侦查工作。一方面通过对报警人的细致询问,围绕案发现场及周边走访目击群众,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为后期追捕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受害人反映嫌疑人持粤语口音这一情况,将警情通报给社区民警,结合基础大排查。
民警连续奋战,通过汇总各方调查的信息资料,全面分析案情和嫌疑人有效信息,最终锁定了马某和张某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准确身份,随后马不停蹄展开追踪。
4月14日晚20时许,在案发后不到24小时,根据线索追踪,在湖里区某网吧将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犯罪嫌疑人马某(男,28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张某(男,26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对作案的事实供认不讳。据调查,该两名嫌疑人系流串作案,当日诈骗得手后已购买第二天上午六点的机票要离开厦门。
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警方提醒:要时刻防范街头以各种理由借银行卡汇款的异常行为,不要因贪图小利轻易将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能泄露密码。如发现借卡汇款的可疑人,可立即拨打110报警。
相关报道:
多地抓获“冒充香港居民诈骗案”嫌犯 均为安徽蚌埠籍
10月31日,山西省公安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0月24日,太原公安打掉一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嫌疑人谎称自己所带香港银行卡不能在内地使用需要帮助,借机骗取钱财。该团伙以这种方式流窜全国各省市实施诈骗,成员全部为安徽蚌埠籍。
澎湃新闻搜索公开报道发现,近年来,北京、深圳、重庆等地均曾出现“冒充香港人”骗局,他们的欺骗手段简单,打扮时尚,操一口粤语或者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在繁华地段与人搭讪,尤其青睐年轻女子,取得对方信任后借机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太原警方抓获的嫌疑人均为蚌埠籍外,北京、厦门等地也曾抓到过蚌埠籍冒充香港人诈骗的嫌疑人。
诈骗团伙青睐年轻女性
山西省公安厅发布的消息称,日,太原迎泽西大街千峰路口附近接连发生3起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自称是香港人,以问路为由与受害人搭讪,谎称自己所带银行卡不能在内地使用,急需使用现金为,通过随身携带的假苹果手机等物品作为抵押或使用假外币支付给受害人作为“报酬”等方式,向受害人暂借现金。
上述诈骗方式并不新鲜。
据新华网报道,警方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以来,北京警方先后接到50余起冒充境外人员街头诈骗案件,涉及多个城区。这些案件大多发生在地铁沿线或繁华地段,犯罪嫌疑人一般单独作案,穿着打扮新潮时尚,主要选择年轻女性,冒充新加坡籍华人、香港人等,操着粤语或者带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以问路等名义搭讪。
搭讪成功后,嫌疑人往往称自己来京访友或游玩,身上没有现金或只剩港币等理由,向事主借钱,并一再保证事后还钱,借钱金额从100元到数千元不等。
北青网日报道,一个三人团伙在北京街头以到内地旅游香港的手机和银行卡都不能用为由,专门向女性借钱诈骗。经过民警的梳理,发现在7、8月份期间,仅海淀区范围内就有32起相关案件,且作案手法一致,初步判定应是同一团伙所为。8月31日,一个3人团伙被抓获。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西安、深圳、重庆等多地都曾发生冒充香港人诈骗案。
多地抓到蚌埠籍嫌疑人
上述公号消息称,太原警方先后在皖、鄂、湘3省5市开展侦查,10月24日凌晨,在蚌埠市将黄某、陈某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缴获大量香港手机卡、假外币、假苹果手机等作案工具。经查,该团伙有多名成员,全部为安徽蚌埠籍,流窜全国各省市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
消息还称,案发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排查发现,今年以来太原市发生120余起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案件,作案人员多系安徽蚌埠籍。
公开报道显示,多地曾抓到蚌埠籍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据北青报报道,8月31日北京警方抓获的三名嫌疑人,均为安徽省蚌埠市人,游手好闲的三人在网上看到有人冒充香港人骗钱,就做了假的香港身份证,在海淀、朝阳、丰台等人流密集场所,冒充香港人进行骗钱。
另据台海网报道,日,厦门警方在湖里裕兴大厦抓获一女四男共5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来自安徽蚌埠,年纪在25岁到30岁之间。他们学历不高,通过自学粤语,刻意装扮让气质、谈吐不凡,还制作香港身份证、信用卡、外币等道具,把自己精心打扮成“香港人”,针对年轻独行女孩下手,其实他们的真实身份都是农民。
冒充香港人专骗年轻女性,滨江警方成功破获一个诈骗团伙全是蚌埠五河县人
2014年8月,滨江警方数次接到报警称自己被“香港人”通过借打手机、借用银行卡等方式诈骗。此案正值“夏安二号”和滨江分局“夏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期间,滨江警方高度重视,通过案件攻坚,于8月24日将安徽五河籍的四人诈骗团伙缉拿归案。
衣着光鲜加一腔广东口音,专挑年轻女性下手
8月15日,滨江警方接到辖区大学生甘一萍(化名)报警,称自己在学校门口被衣着光鲜、自称“香港人”的两名男子叫上一辆黑色轿车,“香港人”说话带有浓重的广东口音,称自己的境外银行卡在大陆取不到钱,想借事主的银行卡转账,“香港人”的“秘书”同时通过电话告知“五万港币已到帐”。甘一萍信以为真,就和“香港人”一起前往银行取款。但一两个小时后钱款因为结汇等原因都迟迟不到,事主往往等不及,“香港人”此时就提出要事主支付“押金”,等钱到账了再统一返还,并强调“只是救急”且“自己并不在乎这点小钱”。涉世不深的事主于是取款给这两名“同胞”救急。
视频作战,抓获安徽五河籍诈骗团伙
接案后,滨江警方立即对今年以来发生的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案件进行了梳理,并调取大量视频监控,试图掌握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及出没路线。通过对受害人的调查回访工作以及前期掌握线索的梳理和分析,掌握了这伙诈骗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8月24日凌晨,专案组民警在市局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西湖、上城两家旅馆抓获冒充香港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尹某、(男,22岁,安徽蚌埠市五河县人)、华某(男,28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罗某(男,32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李某(男,30岁,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并查获作案用手机、银行卡等物。经审查,四名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自今年8月中旬以来,在我市滨江区、西湖区、上城区、萧山区、下沙等地实施诈骗案件十余起的犯罪事实。在问及他们在行骗时使用的一口广东腔时,嫌疑人交代,是因为他们在手机上下载了相关学习广东话的软件。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可视滴该》旨在记录,传播蚌埠文化
广告投放电话: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4K1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57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骗子是如何让你上当的—诈骗背后的心理游戏
来源:南方都市报
  陈女士解释未涉案,可能存在误会,对方称相信她无辜涉案,可能是身份证遗失被犯罪分子捡到,办卡犯罪,但案件尚在调查,需要保证金,以防止其逃跑。  为了摆脱此事,陈女士向对方指定账户存款7200元。对方每天与她联系,拨打其手机报告案情称案件有进展,可能与她无关,但又查到新案,可能与她有关,并要求其缴纳相应保证金。  由此,日到10月23日,长达15天里,陈女士分16次向多个账户存款共计123 .78万元,这笔款项悉数被骗走。  另一宗发生在日的案件,深圳一市民张女士接到电话号码显示为11185,自称是北京邮政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北京东市支行贷款3万元且有张罚单,并告知其拨打010-的电话联系“曾警官”报警。  张女士联系上“曾警官”,却得知一个震慑住她的消息,她涉及一宗国际性的巨大洗钱案件,且在“曾警官”发来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上,有包含她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身份证头像信息的“通缉令”。这个逼真的网站和确切的个人信息让张女士蒙了。  紧接着“曾警官”让张女士去银行开户并办理网银,将自己的钱款转入这个安全账户中,又在骗子的恐吓下,张女士照指示打开Q Q的远程操作,在她不明真相时,电脑中了木马病毒并被骗子掌控。  在随后的一周内,骗子多次与张女士通话,持续了一个星期,张女士向亲友借钱,总共将805万元分多次转入骗子账户。  另一单发生在深圳的案例,深圳宝安一名企业工程师被骗1127万元人民币,这一诈骗时间从日至日,持续长达40天的时间。犯罪分子同样是冒充青岛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机关,以其涉嫌洗黑钱为由,对事主实施诈骗。  腾讯2016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冒充公检法诈骗金额庞大,占比达到23%。这一类电信诈骗案,犯罪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制造紧张气氛,然后以电话遥控当事人,作案时间充分,往往竭尽其能将当事人钱财榨干,甚至要求当事人借债来支付有关款项。    制造恐慌  获得被害人信任的同时,犯罪分子也极力制造紧张氛围  为何一通电话,市民就乖乖予以转账?  前述案例中,被诈骗805万元的张女士向警方报案时,就表示被诈骗过程中,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要偷偷避开家人,与诈骗分子进行通话。  “着了魔”也正是该类诈骗案中受害人出现的显著特点,他们对犯罪分子言听计从,除了将身家和盘托出之外,更是不惜与家人争吵,举债满足犯罪分子的要求。  如前述被诈骗123万元款项的陈女士,其中大部分款项是向朋友借来的。受害者陈女士30多岁,从事销售行业,她在被骗之前,也曾听说过该类电信诈骗案。但她真正卷入其中时,就失去了辨别能力。  一方面犯罪分子由于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犯罪分子通过已经掌握到的陈女士的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来获得陈女士的信任。与此同时,犯罪分子演技极佳,与她通话过程中还放下电话与旁边的人“谈论案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真在办案”。  除此之外,犯罪分子还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改成当地公安局的号码。陈女士就告诉南都记者,实际上,这一过程中,她也不是没有怀疑,也曾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来电号码,发现确实是当地公安部门的电话,因而更加信任。  被诈骗805万元的张女士,则是被犯罪分子假造的通缉令给震慑住。该类通过伪造通缉令的做法流行一时。犯罪分子引导当事人登录假造的国家机关网站,在网站上查询出假通缉令,而假通缉令上的个人照片以及信息均为真实。由于不少公民对于通缉令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有关程序,这一纸假通缉令,让不少公民陷入恐慌。  获得被害人信任的同时,犯罪分子也在极力制造紧张的氛围。该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虚张声势,声称是洗钱大案,将情况描述得极为严重。一番盘查之后,又指出这可能是个人信息被冒用,他们会查清事实。借此给被害人以心理暗示,只要配合调查,就能洗脱嫌疑。  陈女士就表示,她当时听说被卷入洗钱案之后,非常急于撇清罪责。而从一开始,犯罪分子就要求她严格保密,否则对她不利,接听电话只能到僻静处。存款过程中,对方与她一直保持电话联系,要求她随时报告位置及银行工作人员的性别,并提醒她注意被跟踪,让她笼罩在巨大的恐惧当中。  “好像只有听他们的,才会没事”。陈女士描述,在与对方多次的电话沟通中,她对犯罪分子已极为信任,直到钱被骗光,对方拒接电话,她才如梦初醒。  一份由从事犯罪心理研究的高校教师江明君、深圳南山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张欣之等人,对深圳某派出所处理的近300宗电信诈骗案被害人进行的心理研究显示,受害人会因为受到编造的虚假恐吓信息受到精神刺激,出现急性应急心理反应,表现为出现焦虑、害怕、紧张不安的情绪,试图尽快解决事件以缓和情绪。  
深信不疑  骗到深处,被害人甚至只相信骗子,对周围人的劝阻都置若罔闻  骗到深处,被害人甚至只相信骗子,而对周围人包括银行柜台员工、银行保安,甚至身穿制服的民警的劝阻,都置若罔闻,执意要转款。  2015年3月,发生在深圳的一宗电信诈骗案中,一名60岁的老太在接到诈骗电话获悉卷入刑事案件后,将老伴赶出门,在骗子的指引下,到银行开户,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再取现转走。  这一过程中老太太曾多次在银行外哭泣,举动反常,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确实曾发现她的行为反常,予以劝阻,但是对方仍然执意要求转账。  龙岗警方也证实,曾接老太家属求助,反映老太可能受骗,警方到场后,老太却不相信民警,不肯透露详情。  今年7月21日下午6点左右发生在农业银行福田口岸支行的案例则更为典型。当时,一对神色慌张的老夫妻赶到银行要转账。  首先是银行保安队长发现不对劲,“当时我看老两口站在自动柜员机前,神情很紧张,手都在发抖。”期间老人家还在不停打电话。  经过了解,这对老夫妇为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几天前老人接到一个自称“上海浦东派出所”的电话,对方称老人的儿子利用老人的身份信息办理了银行卡,涉嫌诈骗,数额达280万元,需要老人赶紧把钱补上。  对方在电话中要求老人打款280万元给他们提供的安全账号后,把钱还给被诈骗人员就可以不追究他们的责任。老人一听便急了,救子心切,马上跑到自动柜员机试图转账给对方。  保安队长瞿亮亮意识到这对老人受骗了,马上进行劝阻并耐心对其讲明原因。然而,老人家一直执意要转账,甚至表示“不需要其他人管”。  无奈之下,瞿亮亮将情况报告给行长,由行长出面。“当时老人还非常生气,一直情绪激动,一直说你别管我。我们在A T M机上拦着,不让他操作。”半个小时过去了,行长好说歹说老人还是执迷不悟要转账,只好通知派出所民警到场。  民警到场之后,接过电话,与犯罪分子对质。电话那端骗子还嚣张地说,“他是我爸爸,我要我爸给我转200万怎么了!”  而骗子意识到有人阻碍老人转账,立刻电话遥控老人要他换个地方,老人竟然言听计从拿着电话走出银行,执意要去另外一家银行转账。  经过反复劝说和反诈骗知识普及,在场人员最后终于做通老人的工作,成功拦截下这一宗200万元的诈骗。  这一案例中,从银行保安到行长再到民警,轮番上阵,才终于获得老人的信任,成功阻止案件的发生。  前述研究报告指出,这一类无法劝阻的转账行为,表明受害者认知行为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受害人在接受精神刺激后,所得内容无法按照既往模式进行正确认知,坚定认为自己需要按照犯罪嫌疑人的指示才能避险,即使有他人干预也难以中断。  
心理较量  针对职场以及官场,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等微妙的心理来实施诈骗  除了这一类制造恐惧的手法之外,针对职场以及官场,犯罪分子往往又是另一套玩法,利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等微妙的心理来实施诈骗。  譬如发生在日深圳能源集团的3505万元被骗一案中,深圳能源财务管理人员李某先是被拉入所谓的公司高层Q Q群,收到公司高层领导的Q Q信息称,公司招投标急需一笔担保金,要求李某在1小时内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由于李某当时在香港,且是公司高层领导的指示,李某未经核实就将3505万元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第二天,李某回到位于深圳福田的公司后,找到领导核实情况才发现被骗,遂报警,此时距离案发已经24小时。  类似电信诈骗案中,资金一旦被骗,往往被快速打散,呈天女散花式,分散到诸多小账户,然后被取现,一些取现甚至是在境外。追赃难度极大。现实是很多电信诈骗案,警方能够侦破,抓获一部分犯罪嫌疑人,但是赃款却难以被追回。  不过,此案虽然报案距离案发已过去24个小时,幸运的是,在深圳市警方专案组的努力下,李某报案后的十余个小时内,办案民警连续冻结犯罪嫌疑人在8家银行开设的73个账户,共冻结涉案资金人民币4800余万元。  事后,深圳能源称,该公司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但该名财务管理人员受骗后未遵守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违规直接向下属下达付款指令,是造成本次案件的主要原因。并且,深圳能源已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资金支付的制度管理,明确资金支付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加强资金支付的监控,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案件中,犯罪分子盗取该公司高层信息,虚设所谓的高层Q Q群,通过Q Q群下达指令。而财务人员李某明知这样的转账程序违反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流程,仍予以转账。  这一类案件,专门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钻的既是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的漏洞,同时也是充分利用下级员工不敢违抗上级领导的心理。  而针对官场,目前流行的诈骗方式则有,犯罪分子冒充官员,先行发送一条短信给被害人,自报家门,称已更换号码。此后再利用这一号码与被害人进行联系,宣称要办急事,要求被害人打款。如果被害人拨打电话进行确认,对方往往也以在外不方便为由,只同意进行短信联络。  这一类手法试图利用的也正是官场之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筑牢防线  完善诈骗案件受害人心理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诈骗犯罪,筑牢防诈骗“心理防线”    前述对电信诈骗案被害人心理进行研究的报告,根据受害者在被骗过程中心理表现的突出特征,将案件种类分为6种。  这包括“突陷困境后积极避难”类,即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各种渠道通知受害人牵涉到严重的违法案件或巨大生活灾难中,以此引起受害人的恐惧和慌乱,接着安排所谓的工作人员以帮助解决困难的身份出现,引导受害人积极“避难”,通过“验证资产”等所谓帮助解决困难的手法引导受害人将个人财产转移。以及“信任假冒公检法人员”类,利用普通群众对于警察等职业权威感的服从进行诈骗活动。而实际上社会也普遍有服从权威、相信权威的心理。  还有“期望好运气”类,这主要是涉及“中奖”、“低价购好物”、“高回报投资”、“高工资低要求工作”等可归纳为“天上掉馅饼”类案件。统计显示,青年人更愿意相信这类“好运气”。  除此之外,“希望挽回既有损失”类案件,表现为受害人由于各种原因已有部分钱款被诈骗,而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希望挽回现有损失的心理,指示受害人反复多次汇出钱款。  统计还显示,受骗不是低学历人群专有,受害人群的学历分布在各个层次中,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大专和本科,占到36 .7%,硕士学历占到3 .9%。受骗的也不仅仅是老人和妇女,从年龄分布来看,17到35岁的青年人,占比74.2%。  电信诈骗案,更新迭代速度快,手法翻新,防不胜防。  最近,随着多宗电信诈骗案引发的人命悲剧,如何预防打击电信诈骗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眼下需要堵住的漏洞很多,这包括个人信息的大面积泄露,伪基站以及来电号码被随意更改等通信安全问题。  前述对电信诈骗案被害人心理进行研究的报告则指出,需要完善诈骗案件受害人心理研究,以便更好地认识诈骗犯罪,筑牢防诈骗“心理防线”。  
数据  受骗不是低学历人群专有,受害人群的学历分布在各个层次中,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大专和本科,占到36.7%,硕士学历占到3 .9%。受骗的也不仅仅是老人和妇女,从年龄分布来看,17到35岁的青年人,占比74 .2%。  
防骗  据警方透露,电信诈骗中的被骗人主要有四种心理:信息闭塞、关注度不够,好奇;恰好有骗子描述的相关经历,存恐慌心理;朋友义气、亲情关切,误信陌生人;领奖心切、占便宜心理。  面对无缝不入的电信诈骗,警方提示切记防骗九字诀:不轻信、不转账、不上当。一旦发现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采写:南都记者 李亚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检法是公务员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