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机械硬盘怎么安装实际电流超额有啥影响

【思考】兄弟们速来!IDE设备是否都已经淘汰了呢?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93,185贴子:
【思考】兄弟们速来!IDE设备是否都已经淘汰了呢?收藏
笔者把主机里面的希捷7200-10 IDE硬盘处女新160G拔出主板,收藏了!平时就留些重要数据,现在担心的是:1、目前主板都没有了IDE口,以后哪里去找支持IDE硬盘的主板?2、现在SATA接口一统天下,SATA3已成主流,那么,sata以后会是什么接口?高手们说说
「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大牌参与,大家电满,手机满,还享买贵必赔!「天猫七夕节」全球来电,因爱&惠&七夕,尽享大牌好货!
问的好   -- 雷电碰击划破真理 流热血追逐愤怒 承诺瞬息飞化苍海 残卧老翁道破天机
1,PCI-IDE卡2,不知道
SATA接口一统天下至少还有8年
手头还有3个IDE光驱,一个IDE 160G的盘,全在吃灰。IDE线现在看来确实很臃肿不利于散热。
是的。我已经多年没用过ide了。。。
----以上内容来自Lumia920T----非凡Windows Phone----
有IDE转SATA。
有深度,我猜SATA后应该是IDE称霸。这比较符合轮回。
淘宝上有IDE和SATA互转的设备,我手上还有两个呢!
上面那个说八年的是逗比么?ide停产都多少时间了,新主板没ide接口都多少时间了。也就那些老旧货才用,换句话说sata已经一统天下。除非你偏要说成等这些旧货要全部报废才算是SATA接口一统天下
我的图拉丁机上有
sata接口挺好的,时代在进步嘛
你们的大硬盘处理个给我咯
╮(╯▽╰)╭
IDE 转data
我有块wd80g硬盘,连接电路板的排线有两组4pin金手指,一组连接了现有的sata版的电路板,另一组是不是可以连接ide的板子?
转接线大把,以后sata不用了也会出转接线的...你再转接到ide上就可以了.....
转接、 IDE硬盘无需担心速度下降
我的785G上有IDE。。
有硬盘盒就行了,连接USB端口的啊
转接的那种很容易出问题的
高手们不说行不行?拿着两个750G的ide,有pcl卡,有易驱线,有硬盘合,用坏了就淘汰。
毫无疑问 LZ又要水精了
可以用来亮机老平台
哎,ide的二手盘好找啊,随便弄来当个系统盘还是不错的,坏了就扔毫不客气
登录百度帐号已被0人收藏
&硬盘读写频繁是否真的伤害硬盘
来自:保密
发帖:129+1762
有人问过我bt下载是否伤硬盘,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他不知道而且他不知道我不知道,就海阔天空的吹了一通危害性,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似乎相关,特转贴之。
让伪科学见鬼去吧-硬盘读写频繁是否真的伤害硬盘兼flashget是否真的伤害硬盘v5版
事先说明一下,我这里只是提到flashget,没有提到ed和ftp
是因为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我也懒得一个一个打字而已
我强调一下
我这里只是提到flashget
但是它和ed,ftp的原理是一样的
对硬盘的所谓耗损也是
先引用一下某人的话
为什么频繁读写会损坏硬盘呢?
磁头寿命是有限的,频繁的读写会加快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的磨损,频繁的读写磁盘某个区域更会使该区温度升高,将影响该区磁介质的稳定性还会导至读写错误,高温还会使该区因热膨涨而使磁头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况下磁头和碟面只有几个微米,更近还得了?),而且也会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
任务繁多也会导至ide硬盘过早损坏,由于ide硬盘自身的不足,,过多任务请求是会使寻道失败率上升导至磁头频繁复位(复位就是磁头回复到 0
磁道,以便重新寻道)加速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磨损。
我先说一下现代硬盘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米高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靠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原理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头和数据区是不会有接触的,所以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其次,一开机硬盘就处于旋转状态,主轴电机的旋转可以达到4500或者7200转每分钟,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没有关系,只要一通电,它们就在转.它们的磨损也和软件无关。
再次,寻道电机控制下的磁头的运动,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且幅度很小,从盘片的最内层(着陆区)启动,慢慢移动到最外层,再慢慢移动回来,一个磁道再到另一个磁道来寻找数据。不会有什么大规模跳跃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损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那么,热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主轴电机和寻道饲服电机的旋转,硬盘的温度主要是因为这个。
其次,高速旋转的盘体和空气之间的摩擦。这个也是主要因素。
而硬盘的读写???
很遗憾,它的发热量可以忽略不记!!!!!!!!!!
硬盘的读操作,是盘片上磁场的变化影响到磁头的电阻值,这个过程中盘片不会发热,磁头倒是因为电流发生变化,所以会有一点热量产生。写操作呢?正好反过来,通过磁头的电流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到盘片上的磁场,这一过程因为用到电磁感应,所以磁头发热量较大。但是盘片本身是不会发热的,因为盘片上的永磁体是冷性的,不会因为磁场变化而发热。
但是总的来说,磁头的发热量和前面两个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热量是可以辐射传导的,那么高热量对盘片上的永磁体会不会有伤害呢?其实伤害是很小的,永磁体消磁的温度,远远高于硬盘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温度。当然,要是你的机箱散热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129+1762
我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某人的几个错误:
一。高温是影响到磁头的电阻感应灵敏度,所以才会产生读写错误,和永磁体没有关系。
二。所谓的热膨胀,不会拉近盘体和磁头的距离,因为磁头的飞行是空气动力学原理,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和盘片保持一定距离。当然要是你大力打击硬盘,那么这个震动。。。。。
三。所谓寻道是指硬盘从初使位置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谓的复位动作,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因为磁道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里面,硬盘并不需要移动回0磁道再重新出发。只要磁头一启动,所谓的复位动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启动电脑,不然复位动作就不会再发生。
四。ide硬盘和scsi硬盘的盘体结构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盘的接口带宽比同时代的ide硬盘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会有一个类似cpu的东西来减缓主cpu的占用率。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会把它的scsi硬盘的技术用在ide硬盘上。
五。硬盘的读写是以柱面的扇区为单位的。柱面也就是整个盘体中所有磁面的半径相同的同心磁道,而把每个磁道划分为若干个区就是所谓的扇区了。硬盘的写操作,是先写满一个扇区,再写同一柱面的下一个扇区的,在一个柱面完全写满前,磁头是不会移动到别的磁道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盘上的存储,并不是像一般人的认为,是连续存放在一起的(从使用者来看是一起,但是从操作系统底层来看,其存放不是连续的)。所以flashget或者ed开了再多的线程,磁头的寻道一般都不会比你一边玩游戏一边听歌大。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单纯的下载或者上传而已,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启动其它需要读写硬盘的软件?可能很多人都喜欢一边下载一边玩游戏或者听歌吧?更不用说windows本身就需要频繁读写虚拟内存文件了。所以,用fg下载也好,ed也好,对硬盘的折磨和平时相比不会太厉害的。
六。再说说flashget为什么开太多线程会不好和ed为什么硬盘读写频繁。首先,线程一多,cpu的占用率就高,换页动作也就频繁,从而虚拟内存读写频繁,至于为什么,学过操作系统原理的应该都知道,我这里就不说了。ed呢?同时从几个人那里下载一个文件,还有几个人同时在下载你的文件,这和fg开多线程是类似的。所以硬盘灯猛闪。但是,现在的硬盘是有缓存的,数据不是马上就写到硬盘上,而是先存放在缓存里面,,然后到一定量了再一次性写入硬盘。在fg里面再怎么设置都好,其实是先写到缓存里面的。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需要cpu干预的,所以设置时间太短,cpu占用率也高,所以硬盘灯也还是猛闪的,因为虚拟文件在读写。
七。硬盘读写频繁,磁头臂在寻道伺服电机的驱动下移动频繁,但是对机械来说这点耗损虽有,其实不大。除非你的硬盘本身就有机械故障比如力臂变形之类的(水货最常见的故障)。真正耗损在于磁头,不断变化的电流会造成它的老化,但是和它的寿命相比。。。。。应该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除非因为震动,磁头撞击到了盘体。
八。受高温影响的最严重的是机械的电路,特别是硬盘外面的那块电路板,上面的集成块在高温下会加速老化的。所以ibm的某款玻璃硬盘,虽然有坏道,但是一用某个软件,马上就不见了。再严重点的,换块线路板,也就正常了。就是这个原因.
打了这么多字,实在是太累了。
总之,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但是这绝对不是软件的错。
flashget也好,ed也好,ftp也好,它们虽然对硬盘的读写频繁,但是还不至于比你一般玩游戏一般听歌对硬盘伤害大.说得更加明白的话,它们对硬盘的所谓耗损,其实可以忽略不记.不要因为看见硬盘灯猛闪,就在那里瞎担心.不然那些提供web服务和ftp服务的服务器,它们的硬盘读写之大,可绝非平常玩游戏,下软件的硬盘可比的。
硬盘有一个参数叫做连续无故障时间。它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英文简写是mtbf。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小时。具体情况可以看硬盘厂商的参数说明。这个连续无故障时间,大家可以自己除一下,看看是多少年。然后大家自己想想,自己的硬盘平时连续工作最久是多长时间。
目前我使用的机器,已经连续开机1年了,除了中途有几次关机十几分钟来清理灰尘外,从来没有停过(使用金转6代40g)。另外还有三台使用scsi硬盘的服务器,是连续两年没有停过了,硬盘的发热量绝非平常ide硬盘可比(1万转的硬盘啊)。
在这方面,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
最后补充一下若干点:
一。硬盘最好不要买水货或者返修货。水货在运输过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无损伤,但是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对机械体造成损伤。返修货就更加不用说了。老实说,那些埋怨硬盘容易损坏的人,你们应该自己先看看,自己的硬盘是否就是这些货色。
二。硬盘的工作环境是需要整洁的,特别是注意不要在频繁断电和灰尘很多的环境下使用硬盘。机箱要每隔一两个月清理一下灰尘。
三。硬盘的机械最怕震动和高温。所以环境要好,特别是机箱要牢固,以免共震太大。电脑桌也不要摇摇晃晃的。
四。要经常整理硬盘碎片。这里有一个大多数人的误解,一般人都以为硬盘碎片会加大硬盘耗损,其实不是这样的。硬盘碎片的增多本身只是会让硬盘读写所花时间比碎片少的时候多而已,对硬盘的耗损是可以忽略的(我在这里只说一个事实,目前网络上的服务器,它们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统是unix,但是在unix下面是没有磁盘碎片整理软件的。就连微软的nt4,本身也是没有的)。不过,因为磁头频繁的移动,造成读写时间的加大,所以cpu的换页动作也就频繁了,而造成虚拟文件(在这里其实准确的说法是换页文件)读写频繁,从而加重硬盘磁头寻道的负荷。这才是硬盘碎片的坏处。
五。在硬盘读写时尽量避免忽然断电,冷启动和做其他加重cpu负荷的事情(比如在玩游戏时听歌,或者在下载时玩大型3d游戏),这些对硬盘的伤害比一般人想象中还要大。原因我就不说了,打字太累。
-------------------------------------------------------------------------------------------
来自:保密
发帖:164+778
现在的硬盘质量很好~
只要不常Low format
不甩不扔~
问题不是很大~
-------------------------------------------------------------------------------------------
Die Another Day
来自:保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写了那么多,我还有个问题,到底伤害不伤害啊?
-------------------------------------------------------------------------------------------
En Taro Adun.
来自:保密
发帖:741+12679
不用就不伤害
-------------------------------------------------------------------------------------------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来自:保密
。。。用了就伤害。。。普通读写也伤害啊
只不过bt厉害点
像kg那样地。。。寿命。。。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75+9323
-------------------------------------------------------------------------------------------
这个人并不懒但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29+1762
喂喂喂,到底有没有人看完过
算了,文章太长了,把结论帖出来好了,“总之,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但是这绝对不是软件的错。”就是说bt不伤硬盘
-------------------------------------------------------------------------------------------
来自:保密
发帖:901+10862
不过在使用BT时还是应设置较多的cache
-------------------------------------------------------------------------------------------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10楼...
来自:保密
估计bt不会伤害硬盘,只会加速硬盘的衰老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648+16479
硬盘的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喀声音是什么原理
-------------------------------------------------------------------------------------------
血葱大人就是我
...12楼...
来自:保密
工作时的声音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3楼...
来自:保密
发帖:648+16479
我也知道的好法是什么原理阿,难道里面有人在敲鼓
-------------------------------------------------------------------------------------------
血葱大人就是我
...14楼...
来自:保密
马达的声音
这也不知道?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5楼...
来自:保密
发帖:901+10862
我终于知道我老子为什么总是用坏硬盘了,因为我老子习惯于在系统停止响应的时候强行拔插销
-------------------------------------------------------------------------------------------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16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硬盘读写频繁是否真的伤害硬盘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请问IDE硬盘转SATA会不会影响硬盘性能?
按时间排序
不会影响硬盘性能,但硬盘的速度达不到SATA的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完全代替SATA硬盘
不建议使用~~不稳定~~
后者强 在转速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缓存和接口更重要
可以看看以前的台式机和现在的笔记本就明白了
IDE硬盘转SATA转接卡有多种,总之SATA转接卡有三个接口,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和接IDE硬盘的接口,另外IDE硬盘的电源也要接上的。
SATA2吧,本身是ide的盘根本用不着sata3的,sata3留着给别的用
如果你的硬盘是DMA133传输率的就还好不过说实话现在硬盘的价格也不高买个160的串口也不贵啊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 本主题由
12:59:34 设为精华1,原因:技术帖 ]
22:02:07 修改
话说现在的Z77、B75神马的,都木有IDE接口了,清一色的SATA接口,万一手上有个闲置的IDE硬盘,再碰巧要装台二奶机,这可如何是好?那闲置的IDE硬盘就成鸡肋啦!想用,木有地方插,放着,可惜~~~再说,鸡肋做久了,得H7N9肿么办~~~哥很不幸,正好有块希捷160G&7200.10的IDE薄盘,速度神马的都还可以,就是木有地方插,肿么办???除非~~~对,你木有猜错,把他变成SATA的。如果你觉得哥只是玩转接卡那些神马木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你就错了~~~哥要把他变成原生SATA接口。对,你木有看错,就是原生的,是在硬盘上滴SATA接口~~~~废话不多说,先看看俺滴盘吧~~~~希捷&DB35.3(7200.10的监控盘),型号ST3160215ACE,IDE接口,2M缓存评论评论评论这次,我的目的有2个:1、变成原生SATA-II接口;2、把缓存升级到8M;要原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换板子,因为7200.10这一代是有SATA接口的型号的,所以,要去找一张SATA的电路板回来;这就是7200.10的SATA电路板,看上去是不是很眼熟,这货的缓存是8M的。评论跟硬盘原本的电路板对比一下~~评论上螺丝刀,先把板子换过来;评论如果只是换换电路板就能解决问题,那就太简单了~~~也不需要火星人来阻止我了~~~我也就不在TPY发如此淫荡的帖子了~~~关键的地方来了~~~IDE跟SATA的固件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要刷入SATA版本的固件;希捷的固件分为以下几大模块:ROM:在电路板上,ROM要跟APP匹配才行;APP&code:主代码,主程序,我们常说的固件版本就是APP的版本;CERT&code:段位表,也就是磁道表,可以决定硬盘的容量;CERT&table:自检列表等信息;ATA:接口协议,主要负责硬盘内部与SATA接口之间的传输;VEN:硬盘出厂信息;存储了硬盘的型号、LBA值、SN等;由于这个硬盘本来就是木有问题的,所以,只要更新APP、CERT&code、ATA、VEN这4个模块就可以了;把硬盘插入传说中的PC3000,写固件;由于换了板子,ROM跟原盘的APP不匹配,PC3000报错,并且硬盘自动进入F级,也就是电路板模式。评论木有关系,我们进入安全模式,加载SATA的APP,也就是跟新电路板ROM匹配的APP。评论正在加载中......评论加载完毕,保存后硬盘已经回到T级,也就是硬盘模式,可以听到硬盘起转了~~~Buzz&HM&SFI!就是硬盘磁头就绪了~~评论然后加载CERT&code评论加载完毕后,要给硬盘一个SN号,除了第2、3位有要求(跟磁头数量有关)吐槽一下,ST就是喜欢搞些跟别人不一样的,其他的几位随意写;评论再写入对应的VEN模块,在这里,可以随意更改硬盘型号,我给硬盘的型号是ST3160815AS,这里是16进制,是反过来的。评论评论写完ATA后,保存一下,哈哈~~~~理论上应该已经成功了~~~开心评论复位一下硬盘,我勒个去哦~~~哥悲剧了,电路板的主控与盘体不匹配~~~~KAO!!!嘛辣个BB机的~~~再去找电路板吧~~~~~评论好不容易,哥又找了张电路板,把之前的再做了一遍,终于,终于,终于成功了~~~(P)和(H)都出来了就说明没有问题了~~~评论最后再检查一下硬盘状态,Age=50,很好,工作在用户模式,希捷的盘如果age不等于50的话,电脑主板是不会认盘的(再次吐槽一下ST,人家WD就木有这麻烦事)~~~评论上MHDD测试一下很好,型号没错,就是我之前输入的型号,SN也对,缓存已经是8M了~~~欧耶,我成成功了~~~评论扫描~~~评论收工~~~~IDE改SATA成功~~~~终于可以顺利插入~~~~~~~~~~~~~~~~~主板了~~~~~~~~~~~~~
沙发自己做~~~
这要学去来有点麻烦啊
大小白一枚·各种不懂··但是就是喜欢各种折腾。嘿嘿
普通人怎样有PC3000的硬件~~~哎~~
二手商翻新的技俩
找我?你想找我??请按以下步骤操作:①请关注我②发站内信给我③留下你妹妹的电话号码给我。(如果联系不上我,请检查你的步骤是否都做了,尤其是第③步。)
PC3000是软件吗,还是仪器一台...
http://fujian.86516.com/forum/day_b9b55118bb0a.jpg
有些人你以为以后一定可以再见的,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却不知道,也许永远也只是生命的过客;有些事,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做的,就没有在意,可是却不知道,也许已经来不及了.
ps:长风的府卧撑也被和谐了,大家看着办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责编:孙玉亮
1AHCI模式与Win7、SSD的不解之缘&& &AHCI这个注定和SATA接口结下不解之缘的接口模式,它担负着淘汰IDE模式的重任,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它经历了整整7年时间。它伴随着SSD固态兴旺走向主流,同时也和微软WinXP、Win7操作系统密不可分。本文,我们将为你揭开AHCI和IDE的前世今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硬盘工作模式。
SATA工作模式怎么选?揭秘AHCI和IDE区别
&&& 硬盘工作模式经历IDE和AHCI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用螺旋桨式(IDE)、喷气式飞机(AHCI)来形容它们。单从字面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螺旋桨式飞机的速度不如喷气式飞机。
●硬盘工作模式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 在WinXP时代,系统对AHCI模式支持不佳,选择AHCI模式装系统需要用软驱安装驱动等。因此IDE模式在Windows XP时代一度盛行,并随着SATAII接口达到顶峰。而到了Win7时代,AHCI驱动集成于操作系统,完全没繁琐步骤,从而拉开AHCI的普及之路。
&&& 注:时至今日,的最大读写速度仍未超过SATAII接口的极限。
●SSD固态硬盘助推AHCI成为主流
&&& AHCI和IDE模式的另一个分水岭则是在SSD固态硬盘的兴起。早期的机械硬盘在AHCI和IDE模式下的速度差距较小;随着高性能的SSD固态硬盘出现,用户逐渐发现AHCI和IDE模式下的速度差距悬殊。
&&& 正是在集成AHCI驱动、支持Trim垃圾回收的Win7操作系统,带有SATA3.0高速接口的廉价7系列主板,以及不断降价的SSD固态硬盘推动,奠定了今日AHCI模式的主流地位。
&&&&&&纵使AHCI模式千好万好,也奈何不了IDE模式的超强兼容性,以及电脑城装机商对IDE模式的偏爱。当您看完此文,如果你是第一次了解AHCI和IDE模式,请在开机之初按DEL或者F2查看BIOS,您的电脑是何种工作模式。
【每日焦点】产品:
2两者区别:NCQ产生30%性能差距AHCI模式解析:
Z77主板的AHCI显示
&&&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又名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允许存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
&&& AHCI模式是专门为SATA接口而设计,支持SATA接口特性,诸如本机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但是需要用户在BIOS中选择AHCI模式,方便操作系统自动加载AHCI驱动。
IDE模式解析:
Z77主板的IDE设备管理显示
&&&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 IDE模式可以将SATA盘映射模拟成普通IDE硬盘,无需额外加载SATA驱动。但不支持任何SATA接口的新特性。
两种模式的区别:
&&& 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否支持本机命令队列(NCQ),理论上NCQ最大能提高SATA硬盘约30%的性能。简单来说开启NCQ之后,硬盘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类似于英特尔的超线程技术。
&&& IDE模式可以通过映射通吃SATA硬盘,由于无需加载驱动程序,它的兼容性能超强,适用WinXP和Win7/8系统。
&&&&AHCI模式原生支持SATA硬盘,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NCQ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或者说AHCI是现有的SATA硬盘主控接口中,除了复杂的磁盘阵列(RAID)模式之外,最能发挥SATA硬盘性能。Win7/8系统完美支持AHCI模式,对WinXP兼容性不佳。
IDE模式的超强兼容性 主板厂商也不敢轻视
&&& 点评:由于IDE和AHCI在BIOS中切换后,系统容易蓝屏,同时为了满足用户安装WinXP的需求,电脑城商家往往选择兼容性超强的IDE模式。而AHCI更适应SATA硬盘的性能发挥,对主流的Win7/8用户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3Win7系统安装:AHCI/IDE如履平地●Win7系统安装:AHCI/IDE如履平地
  本次Win7系统安装采用最为原始的软装模式,即通过Win7安装盘或者将Win7安装盘制作成镜像写入优盘来正常安装。   特点:正常安装,系统稳定,兼容性好,使用固态安装速度较快(5-6分钟),机械硬盘较慢(8-12分钟)。
我们通过优盘来安装Win7操作系统
AHCI模式下顺利进入安装界面
IDE/AHCI模式均可识别512GB固态硬盘
顺利将Win7系统文件写入固态硬盘进行安装
AHCI模式安装Win7,器显示的硬盘控制器属性
IDE模式安装Win7,设备管理器显示的硬盘控制器属性
&&& 软装操作系统的实质是将Win7安装系统整体制作成镜像存放在光盘或者优盘里。
Win7系统从IDE模式切换到AHCI模式,系统报错
&&& ①我们在BIOS中选择IDE模式,Win7无需加载任何AHCI,顺利完成安装,安装时间稍慢。当我们在BIOS中切换到AHCI模式,无法进入系统并重新启动电脑,显示以上画面。
&&& ②我们在BIOS中选择AHCI模式,Win7自动加载AHCI驱动,顺利完成安装,安装速度较快。当我们在BIOS中切换到IDE模式,Win7系统并未蓝屏,顺利进入系统。产品:
4WinPE/GHOST重装系统:AHCI碰壁●WinPE/重装系统:AHCI碰壁
&&&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PE)(Windows预安装环境)基于在保护模式下运行的WindowsXP个人版内核。它是网友钟爱的一款易用,主要用于重装系统,备份资料,对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 WinPE下重装系统是指将安装光盘和系统制作成Ghost镜像拷贝在电脑的硬盘中,在WinPE中使用Ghost软件还原镜像。
笔者使用优盘通过WinPE界面来硬装Win7系统
1、AHCI模式
  我们使用优盘进入WinPE界面,但无法在Win下寻找不到任何硬盘,只能找到优盘。
06年以后上市的主板一般默认即为AHCI模式,不需要进入BIOS
AHCI模式进入WinPE,在“我的电脑”中找不到固态硬盘
Ghost仅显示优盘自带WinXP镜像,找不到固态硬盘
&&& 笔者在AHCI模式下进入WinPE系统后,无论在“磁盘管理”还是“我的电脑”,都找不到固态硬盘。即使启动Ghost软件,也无法还原GHO镜像。
2、IDE模式
手动进入BIOS选择IDE模式
“我的电脑”显示512GB固态硬盘(实际容量476GB)
&&& 笔者在IDE模式下进入WinPE系统,在“磁盘管理”、“我的电脑”均可找到固态硬盘,因此可以通过Ghost软件还原镜像。产品:
5Ghost安装系统:AHCI/IDE亮绿灯
 & 问世已经有很长时间,大家对此也并不陌生。但是会用Ghost的人却不是很多,大多数用户仍然是用Winows7安装光盘/优盘来安装系统。Ghost软件的操作并不复杂,实际操作步骤寥寥几步。
Ghost安装系统?其实是恢复系统
 & 简单说,Ghost就是将分区表信息和硬盘数据打包备份,在新的指定硬盘主分区先恢复表信息,然后再恢复硬盘数据,以达到和备份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Ghost安装系统的实质,其实就是恢复操作系统。
“系统”即为Ghost软件
DOS下运行Ghost软件,共计6个版本方案
AHCI/IDE模式下,Ghost均可识别固态硬盘、GHO镜像文件
&&& 笔者使用Ghost 11.5、Ghost 11.5(SATA光驱启动)两个版本方案,分别进入AHCI/IDE模式,Ghost均可识别固态硬盘,并且找到固态硬盘里的GHO镜像文件,在新的指定主分区完成系统恢复安装。
&&& 注意事项:AHCI/IDE模式并不影响Ghost在DOS下识别硬盘,但是用户需要对所搭载的镜像、主板BIOS中的硬盘模式区别对待。
&&& ①WinXP镜像,用户需要将BIOS中的硬盘模式调整为IDE Mode。
&&& ②Win7/8镜像,如果所搭载的镜像为AHCI&Mode,那么BIOS中的硬盘模式需要配合调整为AHCI&Mode;反之IDE&Mode亦然。产品:
6蓝屏崩溃?一招搞定硬盘模式设定
●蓝屏崩溃?一招搞定模式设定
&&& 网友购买新电脑,将原来老硬盘的数据对拷,全盘接收原有硬盘的数据,包括操作系统一起移植到新硬盘。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硬盘工作模式。如果切换不当容易发生蓝屏或者多次重启后系统崩溃。
硬盘模式冲突造成导致蓝屏
&&& 老平台时代尚无硬盘工作模式一说,比如早期的945平台没有AHCI/IDE/RAID模式。或者装机商图省事,将老平台的硬盘工作模式选择为IDE兼容模式。目前SSD固态硬盘的速度快,AHCI可以较好的发挥其性能,因此主板厂商逐渐将AHCI作为默认硬盘工作模式。
&&&&硬盘模式兼容性问题不难解决,我们将新电脑的主板设置调整为IDE模式,进入操作系统,修改注册表让操作系统和AHCI匹配:
“运行”中输入“regedit”界面
&&& 第一步:在点击开机菜单后,选择菜单中的“运行”栏目。在运行栏目的输入框内键入“regedit”,回车即可打开注册表。
注册表编辑器的AHCI修改界面
&&& 第二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之后,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键值。在右边窗口中双击名称为“Start”的项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将默认的参数由3更改为0。点击“确定”并且保存之后,重新启动电脑。
电脑BIOS的硬盘模式选择界面
&&& 第三步:重启电脑之后,进入BIOS,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页面中,将“SATA IDE/RAID/AHCI Mode”更改为“AHCI Mode”(不同BIOS选项名称会有细微差别)。
&& 下面我们分析AHCI和IDE模式下,顶级的512GB固态硬盘的性能有什么区别,真的能有30%的性能差距么?!产品:
7读写速度对比:差距超100MB/秒&&& SSD固态的读写速度分为“最大/持续/平均”三种类型,其中CrystalDiskMark所测试的持续读写速度符合SSD固态硬盘的真实速度,因此本次我们以持续读写速度进行“AHCI/IDE模式”的性能对比。
OCZ Vector 512GB SSD固态硬盘
&&&&我们选用全球家用SSD排名三甲的OCZ Vector 512GB SSD,从中分析它在AHCI和IDE模式的性能差距有多大。
●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CrystalDiskMark测试(AHCI模式)
CrystalDiskMark测试(IDE模式)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模式下的持续读取速度达到532MB/s,而写入速度也达到527MB/s。
&&& 在IDE模式下的持续读取速度为426MB/s,而写入速度为467MB/s。AHCI和IDE模式下的持续读写速度差距分别为106MB/秒、60MB/秒。产品:
8I/0吞吐量对比:差距难以置信&&& 随机读写性能是固态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固态硬盘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机械硬盘不足300 IOPS值。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读写性能 单位IOPS(AHCI模式)
 &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模式下,它的的随机读取IOPS值为8284,随机写入为34316。其多线程读取/写入4KB文件的IOPS值为9,总分为1237分。
读写性能 单位IOPS(IDE模式)
&&&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OCZ Vector 512GB SSD在IDE模式下,I/O吞吐能力下降得令人难以置信,AHCI和IDE模式下的IOPS差距足以让人震惊。
&&& 它的的随机读取IOPS值为7485,随机写入为25129。其多线程读取/写入4KB文件的IOPS值为,总分为445分。
全文总结:
&&& 如果我们仅对比“持续读写速度”和“4K随机读写IOPS值”两大项目共计4个数值,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和IDE模式工作下,它们的差距为21.23%;如果算进差距惊人的4K-64Trd读写IOPS值,它们的差距高达193.73%。
&&& 我们以顶尖性能的SSD固态硬盘作为测试对象,两种硬盘模式下的性能差距必然也会随着强悍SSD性能得到放大。这反应了AHCI模式确实能发挥挖掘SSD固态硬盘的性能,和SSD固态硬盘搭配的当然是Win7/8系统。
IDE模式如同WinXP:英雄迟暮
&&&& WinXP的致命缺点导致SSD固态硬盘已不适合在它上面使用。面对全球超过40%的WinXP用户,我们不得不承认IDE模式仍大有可为,也许这样的电脑搭配机械硬盘更为合适。
9希捷Desktop HDD 4TB 5900转 64MB SATA3详细参数
AHCI这个注定和SATA接口结下不解之缘的接口模式,它担负着淘汰IDE模式的重任,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它经历了整整7年时间。它伴随着SSD固态硬盘兴旺走向主流,同时也和微软WinXP、Win7操作系统密不可分。
适用类型 硬盘容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硬盘怎么安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