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只因几天的时间差,杨丽泥鳅养殖户户少赚了二十多万

当前位置: &
宁波泥鳅养殖基地
06:36:36 |来自:
  二、放养时间不正却2-3月,池水体昼夜温差变化大宜放8-10厘米的大苗(即野生苗种),4-5月宜放1.5-3.5厘米的小苗。10厘米以上的的规格泥鳅不要放,因其有卵运输操作稍为不当,死亡率高达80-100%。
  主要症状泥鳅两测、腹部、尾部、鳍及等部位的皮肤发炎、水肿、表皮脱落、、皮肤溃疡及腐烂,严重的腐烂。溃疡灶容易感染车轮虫等。有的泥鳅并发肠炎病,。病鳅摄食量、消瘦,继而出现死亡。  从养殖周期来看,在当年7月份下苗,到元月份,一般来说一斤有35条左右.年底肯定能出货.这样的结果就是短时间出产品,避开无谓的生,养殖风险也降到低。泥鳅的摄食与消化情况基本如下随着个体的增大,泥鳅的摄食量一般都比较大,一次饱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一次饱食时间逐渐。
  5、轮换施药,注意避免耐药性在泥鳅养殖中预防时,切不可使用作为防病,因为在量不足以杀灭或病原体时反而会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在选择给泥鳅时时,还要注意的轮换使用,多次使用同一种,会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  湖南泥鳅养殖的价值和市场前景俗话说天上鸠,地上泥鳅。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湖南泥鳅养殖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四倍。
本场由几亩扩展到现在几十亩地,成立以来,聘请了国内多位相关专业的专家作技术指导,一直致力于泥鳅养殖技术的本场由几亩扩展到现在几十亩地,成立以来,聘请了国内多位相关专业的专家作技术指导,一直致力于泥鳅养殖技术的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并充分利用地区的有利条件,从事各种发展前景的名特优水产类的引种和培育,带领大家致富。鳅苗新品种的培育,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并充分利用地区的有利条件,从事各种发展前景的名特优水产类的引种和培育,带领大家致富。
宁波泥鳅养殖基地
  C、草隐蔽池中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饲养泥鳅池内的整个生态。  选取70厘米×40厘米或90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检查是否漏气。将袋口敞开,由上往下一甩,并迅速捏紧袋口,使空气留在袋中呈状态,然后用另一只手压袋,看有无漏气的地方。也可以充气后将袋浸没水中,看有无气泡冒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泥鳅属杂交品种,用其繁殖的后代再繁殖的苗会出现退化现象,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等将下降,随着繁殖代数的,退化现象更加严重。所以购买的是商品泥鳅繁殖的泥鳅苗,其养殖效果不佳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正是为什么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泥鳅开口苗、寸苗价格差异这么大的主要原因。  
5、布斗布斗暂养泥鳅好选择在水质清新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据渔业报讯,野生泥鳅种苗的成活率通常在45%~60%,高也不过80%。人工饲养的泥鳅种苗通常在80%支配,好的在90%支配,高的在95%支配。
  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沿纵轴有10~15个块,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  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面40厘米以上,以防窜逃。二、泥鳅苗选种。每年的“5月以后”是养殖户投放泥鳅苗的好时间,泥鳅苗可以自己进行。或者进行人工繁殖泥鳅苗,投放种量可按每平方米1斤泥鳅苗投放。泥鳅的繁殖季节是每年5-8月,每尾怀卵量粒。
  江苏连云港大量养殖户在每6月左右收购野生泥鳅投放池塘,养殖到10月以后陆续上市,一般每亩投苗公斤,可以收获公斤左右。据了解其它地区特别是野生泥鳅资源溃乏的地区,不要在不了解泥鳅苗和泥鳅的产地情况下,盲目从贩子那里购买,以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然而泥鳅规模扩大了,带来的问题就是发卖不畅,这个在今年尤其较着,市场销量走不动,这根基上跟黄鳝的差不多。以前都是吃野生泥鳅,野生泥鳅有淡季旺季,即便在旺季的时候也有货源不足的时候,所以就有人开始养殖泥鳅。
宁波泥鳅养殖基地
  后期第二批这个费用可以扯平。现在我们来仔细算一下一亩水田养殖泥鳅投资多少钱 =14200元。同时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费用,我们总共估算为15000元左右。由于防逃费用自从第二批泥鳅养殖时可以不算,第二批泥鳅养殖费用在一亩水田为10000元左右。  因为一、这几个月水生动植物都比较繁多,为泥鳅提供了天然饵料。二、泥鳅是温水鱼类,生活水温为10-30℃,适水温为25-27℃。当水温升高时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林继勇在外面打工的老乡比较少,大家关系比,沟通就比较多。在福建打工到第二年的时候,沈明国进了一家台资养殖鳗鱼的公司,鳗鱼大多出口到和,公司的年产值有二三十亿元。进了这个公司之后,沈明国就开始了一段让人目瞪口呆地升职之路。  北溪村地处笔架山下,2015年下半年,该村成立了百兴泥鳅养殖合作社,批社员有30户,其中贫困户14户。今年4月份,合作社投放了种苗63箱,总计125万尾。经过四个月的精心养殖,大的一条有20克,小的也有10克左右。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肉质,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价值。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一、技术要点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少数养殖户了泥鳅的繁殖技术,购买种鳅自行繁殖,从而节约了大量的苗种投入,但从了解的情况是喜忧参半,繁殖的苗养殖效果同样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原因很简单,与我们种植杂交水稻一样,如果图便宜购买的泥鳅种是商品泥鳅,繁殖的苗养殖效果可想而知。
宁波泥鳅养殖基地
  近几年人工养殖泥鳅的越来越多,有好多养殖者都有这样的,无论是购买的野生鳅苗种还是人工养的鳅苗种,在放养5-7天内都会出现死亡,放养时间越迟,小鳅苗种有死的,大鳅苗死的更多,不大不小的鳅苗倒是死的不多,具体规格是体长1.5-2.5厘米的鳅苗死亡较少;体长3-5厘米的鳅苗,放养后几乎没有死亡;体。  野生泥鳅苗种购买后,在放养前要处理妥当,即筛选出好的苗种进行饲养,挑出劣质苗种立即出售;即使是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好也筛选一下,尽可能的进行大小分养,即使是野生泥鳅苗种也可饲养的成活率,并可经济损失。
  完全人工繁殖是在人工催产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采卵授精的一种。人工授精前,应预备鱼巢和授精所用的用具,并将清洗干净,阴凉处。授精操纵不能在太阳下直接进行,以免阳光杀伤和。留意获取鳅卵和的工作要同步进行。  无论做什么,“持之以恒”都是真理。近年来,泥鳅苗养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可是许多养殖新手对泥鳅苗养殖这一行业还是一知半解。对泥鳅苗养殖的前景和利益、泥鳅苗养成的难易程度、泥鳅苗养殖技术的了解大多都是靠在网上查阅资料、购买相关书籍、听朋友介绍等等。
  沈明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农民工真的可以挣到1000万,如果真是有这么高的收入,他为什么要来到邛崃呢。沈明国是四川省大竹县人,这就是沈明的老房子,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沈明国的学习成绩,一直让家里人非常骄傲。  同时,生产品种特征一致的泥鳅商品更有利于出口外销(品种混杂的泥鳅容易被外贸单位拒绝收购)。什么时候养泥鳅好。这直接关系到泥鳅的生长规律,在适合泥鳅生长的时候养殖泥鳅,才能够更好的效益。养殖泥鳅佳时期是在4~10月。
  3、连续阴雨天,池塘内的水质光照严重不足,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发生大面积老化、死亡引起的倒藻现象。解决1、平时一定要养成定期换水的习惯,保持水质的肥。2、定期使用改底、活水产品去除水中残留的药性。  沈明国补投了泥鳅苗,成功养出了商品泥鳅,接下来沈明国就是要把泥鳅当成卖,国内泥鳅的价格是20多元钱一公斤,在却能卖到200多元,是国内价格的十倍,沈明国把泥鳅全部出口到的计划马上就要实现,但是因为一点没想到,让沈明国的计划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宁波泥鳅养殖基地
  当时沈明国还不到20岁,在福建举目无亲,身上只有30元钱,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生存下去都不容易。然而,沈明国却在8年之中赚到了一千万,还要在邛崃市投资建厂。就在沈明国要在邛崃投资建厂的时候,负责招商引资的李平却来到了沈明国曾经打工的福建,走访了他打工的公司和朋友。  有的孵化场为了成本,采用临时从市场上购买泥鳅来进行催产,这样孵化的泥鳅苗不仅品种混杂,催产前种鳅也没有进行正常的培育,孵化出的泥鳅苗中,弱苗、残苗的比例会很高,用于养殖的成活率肯定会大打折扣,看似便宜的劣质苗终让养殖者付出的却是昂贵的代价。
  C、草隐蔽池中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饲养泥鳅池内的整个生态。  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达到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并相继游面。要想养殖出号的泥鳅,除了必要的养殖技术,泥鳅苗也很关键,那么怎样去选择泥鳅苗呢。
  2.每隔15天用二氧化氯或翔盛戊二醛溶液全池泼洒水体3.少量多次换入新水,水体4.使用爽120g/亩全池泼洒改良水质,氨氮、等有害,使用展翔底倍爽200g/亩全池泼洒改良底质,致病菌的滋生。  由于现在国内泥鳅培育还达不到高密度培育,所以现在能提供的泥鳅寸苗数量也不多,养殖户需要购买时应提前考察好供苗单位,以便安排好自己的养殖计划,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寸苗不耐运输,所以距离较远的养殖户要慎重。
  其同龄个体比一般的黄板鳅更大(目前我们的养殖个体较大的已经达到150克以上)。3、更适合进行人工繁殖。经提纯选育的大鳞泥鳅品种,性成熟个体一般在25克左右,用于开展人工繁殖可以更加节省人工和用量,有利于繁殖成本。  因为今年人工繁殖的苗到现在还没有长到那么大(五月二十号),再有如果商家只有这种大规格的泥鳅苗出售,而没有相对小规格的泥鳅苗出售那可以看出他也是假的,比如说他有一斤尾的泥鳅苗,如果这家养殖场真正在做泥鳅的人工繁殖的,那他就应该有一斤尾的、尾的、尾的,尾的,这些规格他都应该有买才对,如果他只有一斤尾的,。
  五、泥鳅水花苗在网箱中暂养时间太久,便会消瘦、体质下降,不宜作长途转运。适宜运输的水花苗为孵化后3-5天,过晚则会运输的成活率。体长6-8厘米的大鳅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是它的活动能力也很强,在受惊吓后会钻入较深的泥土层,给起捕出塘造成困难,且捕捞中极易受伤,受伤后又易感染而生病死亡。  自然繁殖虽较简便,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率低。另外,会有一些未粘附在鱼巢上而受损失,影响出苗率。采用半人工繁殖,常会因雌鳅个体小数量又不多,率较低。此外,泥鳅自然产卵属间歇性产卵行为,产卵活动延续时间较长,会出现亲鳅吞卵现象,也影响交尾时的率,效果不佳。zhipeng
相关热词搜索: && && &&其他园地转让
4500.00万元
工业用地出租
600元/亩/年
林木苗圃地转让
222元/亩/年
公共服务用地转让
泥鳅养殖技术及市场行情分析
泥鳅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形态特征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生活习性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养殖技术养殖条件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30 ℃ ,最适水温为22~28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1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1粒,体长20 厘米怀卵量为 24000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 6.5 万粒。卵圆形,卵径0.8~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胀到1.3~1.5 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约为怀卵数的50%~60%。雄鳅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较雌鳅早,雄鳅精巢一对,位于腹腔两侧,呈带状且不对称,右侧的精巢比左侧的长而狭窄,重量也轻一些,当雄鳅体长为9~11厘米时,精巢内的精子约有亿个。泥鳅产卵喜在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前,雌鳅在前面游动.数尾雄鳅在其后紧追不舍,发情时,雌雄鳅多活动在水表面和鱼巢周围,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鳅的头部和躯体互相摩擦并相继游出水面。雄鳅追逐纠缠雌鳅,并卷曲于雌鳅腹部,以刺激雌鳅产卵,同时雄鳅也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这种动作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次数也不相等,个体大的可在10次以上,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物上脱落沉到水底。池塘养殖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有条件的话,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5%;7~8月为8%~10%;9~10月为5%~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投饵前应检查吃食情况,如发现未吃完,应减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2-3] 1,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2,水质管理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3,饲料投喂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4,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观察水质变化以及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并做好防逃工作。5,疾病预防每公斤饲料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预防泥鳅气泡病时,做好对池中各种气体饱和度的检测,保证饲料供应充足,减少泥鳅吞食气泡的机会。若泥鳅已经发生了气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并排出一部分老水,添加新水。另外,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溶水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池塘混养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该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稻田养殖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⒈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⒉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坑塘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坑塘养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一般只需投点猪、鸡粪一类的有机肥料和农家的残存剩品,如米糠、菜饼等,即可获得较高产量。浅池藕养栽培浅池藕并混养泥鳅,是水产生产中收人比较高的一种模式。以栽种雪莲藕为例,按年亩产池藕8000斤、泥鳅400斤计算,市场价藕在1元/斤、泥鳅在35元/斤以上,每亩藕池年可收人11200元以上。具体生产技术如下。藕池建造藕池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池深60厘米,池壁斜度60度,将池底整平压实。在池底、池壁上铺平塑料薄膜,用2-3厘米厚的混凝土抹平。将水泥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将缝抹好。1.整地施肥池建好后回填好土,高20厘米左右。排藕前,将土杂肥5000千克、硫酸钾50千克、尿素20千克与盖土混合均匀后均匀撒开。在清明到谷雨时进行排藕,每亩用藕种350千克左右,行距为150~200厘米,株距为60以上。排藕前向种藕喷400~500倍的50%多菌灵药液,闷一天后备用,以防腐烂病发生。排藕后及时灌水,水深4~5厘米。2.田间管理与其他莲藕种植方式相同,采藕时可用水枪将泥冲起,藕自然浮出水面,简单快捷。3.浅池空心菜养与其他空心菜种植方式相同。4.越冬期管理每年到了10月下旬的时候,泥鳅就会开始停食,停食后即要进入越冬期。根据养殖户的情况看,2013年越冬期的泥鳅比往年要多,所以如何能够让泥鳅安全的渡过越冬期,成为很多泥鳅养殖户尤其是泥鳅养殖新手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让泥鳅安全的渡过越冬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停食前的营养积累。这点很重要,养殖户如决定年前不出塘,在9月底就要开始进行营养投喂,主要饲喂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由于10月中下旬泥鳅的吃食量已大幅下降,有的还达不到1%,所以这时要抓紧投喂,可每顿都拌料投喂。同时为了加大泥鳅的吸收,可用多种维生素化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如天气突变可在夜间泼洒一次,增强泥鳅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二、肥水停食前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由于泥鳅塘内的蓝绿藻大量死亡,而喜冷性的硅藻、裸藻等又没有繁殖起来,所以这时期的水质比较偏瘦,养殖户可在此期间肥水调藻。三、池底消毒泥鳅进入越冬期后,为了保暖都钻入到底层二十公分左右的淤泥中,所以一定要定期改底和消毒,消毒时可用颗粒状的药物,直接干撒到塘底,让它慢慢在淤泥上溶化,消毒效果会更好。使用底改是为了让底层的有机物和杂质分解更快,以便让越冬的泥鳅在底层的冬眠不会受到打扰。消毒药一般15~20天用一次,底改一般也是在15~20天用一次,即同时使用消毒药和化学改底药物。四、换水有的养殖户在整个越冬期不换水,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越冬期也要定期换水,一般在2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能过大,以防泥鳅应激反应。这主要是为了预防气泡病的发生,还可定期使用增氧剂,给泥鳅增氧的同时也预防了亚硝酸盐的增加。五、破冰越冬期如塘中的水结冰,要及时破冰,或用微流水注入及时化冰,预防泥鳅发生缺氧状况。整个越冬期养殖户要备好增氧剂和VC应激灵或多种V生素。不管是换水还是平时的管理,都要定期泼洒,以增强泥鳅的抗应激能力。让泥鳅安全的渡过越冬期。庭院养殖江苏省滨海县部分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废弃池塘、低洼地等进行修正、改建,发展庭院养鳅,实践证明,它具有方法简单、饲料来源广、养殖成本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农民发展家庭副业、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现将庭院养殖泥鳅技术要点总结如下:鳅池建设鳅池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面积因养殖方式及养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1~1.5m。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6cm。池底中央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同时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鳅池内可种植一些水草,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改善水环境,降低水温,另外,还可在鳅池周围种植一些葡萄或丝瓜等攀援植物,夏季可以为泥鳅提供遮阳纳凉的场所。苗种放养鳅种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0.2kg/平方米彻底清塘;5~7天后,蓄水10~20cm,施用10~15kg/亩的有机肥与无机肥混合物培育水体中的基础饵料生物。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情况下,规格为体长5~7cm的鳅种的放养密度为80~100尾/平方米,同时可在鳅池中搭配放养5~8尾/平方米的鲫鱼。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残饵要及时清除。水质调控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20cm;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池水易缺氧,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病害防治力争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捕捞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反季节养殖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差价在3~5元,效益相当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建池条件。依各自庭院而定,水泥池面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养鳅池建成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皆可,并有进排水口,池深1.2~1.5 米,距池底30厘米处设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施,池水深0.8~1米。放鳅前,事先放入20厘米厚的肥泥,在放养前10~15天对鳅池进行清整消毒。7天后,加水20~30厘米,每平方米放入畜禽粪肥0.3~0.5千克,然后加水至40~50厘米。数天后当水色为黄绿色,透明度15~25厘米时放养。温室安装。按蔬菜大棚搭设方法搭建,有单层或双层结构,材料可选用竹竿,有条件者可用钢筋结构,另外需备适当稻草席或帘,冬季覆盖在塑料大棚保温。放养泥鳅。泥鳅放养前通常采用3%~5%的食盐水浸浴3~5分钟,防止水霉病,消除体表寄生虫。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放养25千克左右,随放养量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8~1米(有条件者可保持池内有微流水,效果更佳)。泥鳅入池时,还要防止温差过大,以免造成泥鳅感冒而引起死亡。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天然饵料有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螺蛳、蚯蚓、动物内脏、藻类、米糠、豆渣等。投喂时注意动、植物饵料合理搭配,投饲应做到四定。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可不投。在饲养中,应注意施肥,每隔4~5天向鳅池泼洒粪肥1次,每平方米50~100克,保持水体透明度15~25厘米,并及时换水,鳅池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30厘米(若池内有微流水条件者,无须常换水,但要防止水质恶化)。晒水池要经常蓄满自来水,以便水源充足。苗种培育法场地选择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池塘建造⒈池塘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厘米×50厘米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⒉防逃设施养殖池周围用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⒊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设在鱼溜底部,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厘米,排水时可通过调节PVC管高度任意调节水位。⒋鱼溜(集泥坑)为方便捕捞,池中应设置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比池底深30~50厘米,鱼溜四壁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彻成。放养前准备⒈池塘清整泥鳅放养前10天,清整池塘,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⒉蓄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公斤或猪、牛、人粪5公斤,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苗种投施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尾/平方米。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密度60~8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苗种缓缓放出。饲养管理⒈前期培育阶段(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根据水色情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也可用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内,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时,每20万尾泥鳅种用1公斤黄豆磨成15公斤豆浆,每天早晚各泼洒1次投喂。⒉后期培育阶段泥鳅苗种规格达到2厘米后,逐步加深水位到50厘米。除继续培肥水质外,还应投喂配合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投饵量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的食欲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28℃以上,食欲则逐渐减退;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饲料。日常管理⒈调节水质 加注新水,每周换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⒉巡塘 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⒊定期预防病害 勤打扫、清洗饵料台,做好饲料台、工具等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防鱼病的药物。⒋防害防逃 注意防止敌害入侵和泥鳅逃跑,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病害防治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引起。症状 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防治方法 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车轮虫病症状 病泥鳅身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镜检有车轮虫。防治方法 0.7×10??溶液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有病泥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红,腐烂。防治方法 用1×10??溶液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当泥鳅长至体长5厘米时,完成泥鳅苗种培育阶段,进入成鳅养殖阶段。水霉病该病菌的早期不易被发现,当肉眼能发现时,菌丝已侵入泥鳅伤口,并向外长出外菌丝,簇拥成棉絮状,俗称“毛霉病”或“白毛病”。因为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可将病鳅肌体组织降解而分泌出大量黏液,加重病情,使之食欲大减,衰弱而死。由于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宽,即5~26℃均能生长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是13~18℃,常在春、秋季节或冬季繁殖,只要鱼类皮肤有创伤即可被感染。打印病1、症状。病泥鳅身体上病灶浮肿,呈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7~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⒉防治。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10??。寄生虫症状: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粘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防治方法⑴车轮虫、舌杯虫可用0.7ppm 硫酸溶液全池泼洒治疗。⑵三化虫可用0.5ppm 晶体敌百虫溶于水中进行全池泼洒。泥鳅胀气病的发生原因与预防饲料因素 泥鳅前段时间刚开始摄食,经过越冬期,泥鳅体质较弱,整个越冬期都处于停食阶段,泥鳅的肠壁比较薄,加上较长时间没有蠕动,消化能力还很弱。所以即使养殖户没有大量投喂,也易出现胀气的现象。 水质因素 越冬期后,泥鳅塘内的水质较浓,水体中有机质、杂质偏多,有的池水手感发黏或发涩,这样的水质,水体中的气体含量往往偏高,容易引起泥鳅发生“胀气”,即泥鳅肠道内充满了小气泡,增加了泥泥鳅鳅的浮力。所以,较小的泥鳅会出现侧身躺在水体表层的现象。生活在此水体中的泥鳅,摄食时水中的气体伴随着饲料进入肠道内,这就是为什么饲料投喂量小也容易胀气的原因。水体条件过差极易发生气泡病。泥鳅吃食引起胀气,从外表看,泥鳅的肚子滚圆,肚皮朝上躺在水中,可以看到肚皮黑一块白一块,黑的就是饲料;剖开泥鳅肠道,可以看到饲料排在泥鳅肠道内,稍用力,即从肛门溢出。许多养殖户对此不以为然,但大量胀气现象的发生,又会引起泥鳅肠炎病的暴发,因此要提前预防泥鳅肠炎病的发生。防治建议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发黏或发涩时及时换水;定期改良底质,控制底泥排放气体,减少水体中气体的含量;前期投食量要少,不要多喂,并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阴雨天减少饲料投喂量。市场前景泥鳅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内,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将泥鳅视为滋补强身的佳品,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在国际市场上,泥鳅更是畅销紧俏的水产品,是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尤其受欢迎。在日本,泥鳅的价格甚至高于鳗鲡,还经常供不应求。据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 年至今,小泥鳅连续10 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为10万~15万吨,但市场仅能供应5万~6 万吨,缺口很大,拉动市场价格连年攀升。1995年全国市场批发价平均为5~7 元/千克,2002 年上涨至15~18千克。近两年,有些市场批发价格甚至上升至32 元/千克。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泥鳅需求热度也逐年升温,订单连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韩国需求段较大。连云港口岸仅2006 年2 月份一个月就出口泥鳅542 吨,货值97 万美元,分别比2005 年同期增长了193 %和239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韩国对泥鳅的年需求量在10 万吨左右,中国已无大货可供。香港、澳门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且数量较大。因此,许多部门和专家在预测未来几年最有前途的水产品时,都将泥鳅养殖作为热门对象之一。有了市场销路,发展养殖就有了动力。尤其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人们加大了捕捞天然泥鳅的力度,再加上农药及工业“三废”等的污染,使得天然泥鳅资源急剧减少,仅靠捕捞早就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人工养殖泥鳅开始在各地发展起来。中国的泥鳅繁育和养殖起步较晚,1985 年随着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泥鳅养殖业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如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进行的苗种繁育和养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泥鳅人工繁殖的苗种可以和四大家鱼的苗种一样批量供应,池塘养殖成鳅,每亩产量可高达1000 多千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性杂,几乎什么动、植物食料都能吃,饲料来源广,最有利于养殖的是由于能耐低氧,泥鳅的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容器和水域中养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莲田、荸荠田等,甚至排水沟中也能养。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所以经济效益显著。稻田养殖,既可收稻谷又可产泥鳅,一举两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 千克,增加产值1 000 元以上;池塘养殖,每667 平方米可产泥鳅1000 多千克,产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种成本、饲料成本、水电、防治疾病药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获纯利 元;网箱养殖,普通8 平方米网箱,可产泥鳅1000 千克左右,产值也要过万元,由于网箱养殖成本较高,纯利润能达5000 元左右。事实证明,泥鳅养殖有广阔的市场为依托,有成熟的技术为保证,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养殖者走上致富之路。
相关文章推荐
聚土网为美村旗下土地管理平台,以聚焦农村土地管理,加速农业产业文化发展为战略目标,为用户提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金融等全产业链服务。通过整合农业上下游资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满足用户围绕土地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服务需求。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注微信,轻松找地
扫一扫,微信小程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无为县泥鳅养殖户在什么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