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业绩不会你也很好我也不差但也不差到哪

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倒逼行业变局_网易财经
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倒逼行业变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到2020年要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农业部近日的一纸文件,将倒逼农药和化肥这两类公司改变传统的增长模式。3月17日,农业部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这是农业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行动。具体来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的目标则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曾表示,要突出保生态,力争到2020年农药、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对于农药、化肥这两个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全面的革新。主营复合、有机肥料,在其董秘看来,零增长这一提法实际上不是一个新概念。我国的肥料增长连续多年增量保持在2%至3%的速度。随着零增长计划正式出台,意味着环保日趋严格。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型肥料厂商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但这将利好行业龙头。同样对上述政策感到乐观的还有。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零增长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是总体上对用药水平的一个总量控制,用药情况将会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即从目前的高毒低效的产品向未来高效低毒的产品转变,而这会提高未来农药的用药价值。零增长计划将促进农药化工行业的整合,淘汰一批以价格优势主导的低效企业,整个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也会因此改变,企业的升级将带来整个行业的升级。也认为上述政策是对复合肥行业的一个利好。“化肥减量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董秘这样告诉记者。由此看来,在行业层面,对零增长计划整体看好。不过,就公司个体而言,将面临不同的影响。辉丰股份表示,公司的优势产品杀菌剂因其在事前预防和后期的土壤修复中均有涉及,在此政策背景下,该产品的使用比重将会上升,公司将获得进一步的市场空间。史丹利的董秘则表示,因为化肥的零增长将有赖于施肥效率的提高,单质肥或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对复合肥来说,其影响则偏于正面。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关注以味精渣、酵母渣、造纸渣等为原料的有机肥的工业化领域。
对于可能产生的影响,化肥、农药类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能在田间天地头给农户指导科学施肥的企业将更受农户欢迎。”金正大董秘认为,除了在提高施肥效率、产品利用率以及产品结构上努力之外,产品服务等也将成为重要因素。控制化肥、农药的用量增长,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体现为国家对环保、土壤质量的重视,由此,一批主营为土壤修复的环保企业将会获得更多机会。对此,证券部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部的上述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大面积耕地肥力下降的问题,希望通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来恢复耕地的肥力,是国家大土壤治理战略在农业领域的一个落地。尽管公司目前尚未有进军耕地肥力恢复市场的计划,但已有相关技术储备,未来不排除伴随着这一市场的放量择机进入。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吴绮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农资转型发展必由之路——
开启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核心&&&&去年年底,农业部提出的2020年我国要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对于农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挑战,一时间,零增长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近日,农业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农资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2月1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为农资行业转型发展更加坚定了信心。&&&&A&&&&零增长势在必行&&&&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保障了农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我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世界22%人口奇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0年国内人口为8.97亿,2013年这一数据为13.60亿,增长了51.6%。而根据表1所示,年间,国内耕地面积增长了近12.5%。在耕地面积增量远逊于人口增量的情况下,保障粮食人均供应量,依赖的是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年,我国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93.9%。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固然有耕作手段进步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依靠化肥和农药用量的增长。农药用量在年间增长率超过133%。年间我国化肥用量增长了200%。另一方面,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多年来,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首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也是连续12年提出绿色生态农业的目标。由此可见,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势在必行。&&&&B&&&&高效环保意识在形成&&&&企业重视新产品研发。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国内化肥行业进入了低增长、快调整的阶段,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规避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经营困扰。在经营压力和社会责任感双重压力驱使下,化肥生产企业愈加重视科研力量,向着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企业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得到了良好的经济回报,2013年,25家上市肥企中有18家盈利,5家复合肥上市公司共盈利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也是化肥行业中唯一出现正增长的板块。拉动其业绩增长的主要诱因则是新型化肥产品的突出表现。&&&&农户要求减量增效、省时省力。近年来,我国农业最大的变化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上扬;二是土地流转加速,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种植结构和方式发生改变。前者要求省时省力省工,后者对化肥品质和价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起,自基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后,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逐步发生重要变化,从低层次消费逐渐转向高层次消费,口粮消费者在达到峰值后会逐渐降低,瓜果和蔬菜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加之种植经济作物利润更大,所以很多种田大户会向种植经济作物类倾斜。有针对性地根据作物种类和地域特点研制的新型化肥和农药,因为科技含量高、更适合作物,同时用量少、残留少,所以会更受种植大户的青睐。&&&&用肥习惯和品种比重发生变化。在国家、企业和消费群体三方面作用下,近年来我国测土配方、机械化、滴灌肥等快速发展,用肥习惯也发生变化,例如变撒施浅施为深施,有机无机肥料相融合。&&&&C&&&&零增长之路方向已明确&&&&最近,农业部连续下发三个文件为零增长指明方面:1月16日,农业部制定并下发的《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实行化肥、农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化肥、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1月28日,农业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在化肥方面,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施肥、有机肥施用等。在农药方面,要逐步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全面降低使用风险,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为适应国家提出的满足长效、高效、低耗、无污染的要求,为适应消费群体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地的综合效益的要求,农资行业应尽早开启零增长行动,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未来,化肥工业应逐步向高浓复混化、利用高效化、释放可控化、残留安全化和元素全息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开发高效、绿色环保型化肥新品种。化肥工艺也应从以单质肥料生产为主逐渐转向以复混肥料为主,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甚至与生长剂和农药相结合,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肥农药零增长的要求。&&&&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行业自我调整下,在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动下,化肥、农药零增长之路终将是通途,零增长的目标终将实现。(高远)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种地 不用化肥农药行不行(组图)_网易新闻
种地 不用化肥农药行不行(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飞机为枣林喷施农药。用畜禽粪便、污泥等制造有机活性肥料。
  “颜色太亮的蔬菜最好别吃”“叶子菜农药多尽量少买”……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凭着经验对粮食、蔬菜等的安全有着自己的辨别和选择方法。
  先不论这些说法或者方法的对与错,单是“它们”的存在就在说明着一种现象——从安全角度看,老百姓不知道该吃什么了。而追根溯源,餐桌安全又直接指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那么,化肥和农药究竟有多大的“罪过”?该不该使用化肥农药?化肥农药能不能不用?
  化肥农药越用越多,农业部提出使用量零增长方案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于基础地力偏低,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是立下不朽功绩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率占45%-55%。我国应用化肥的历史并不算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使用至今,不过40多年。但是,化肥的用量呈直线增长趋势,确是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从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产率5.2%。其中,化肥用量较大的作物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设施蔬菜,用肥量更大。数据还显示,全国每年5800多万吨的化肥使用量,当季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了20个百分点左右。
  过量施肥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还会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提升100倍。PH值下降到4.5,土壤养分比例就会失调,病虫害增多,造成作物减产30%以上。另外,过量施肥还会引起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造成面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如,氮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氮素渗入地下水,使水源受到亚硝酸盐类的污染,给人们带来增加癌症发病率的隐患。
  农药则是随着气候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使用量在2012年至2014年间平均达到了31.1万吨。而其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病虫害却由于抗药性增强,越来越难防。例如,除草剂、杀虫剂越用越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部分留在土壤、空气中,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今年2月,农业部出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不用化肥农药,不行!提倡减量增效合理使用
  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循环体。植物利用太阳光,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再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有机物等。这,就是人类的植物性原料来源。反过来,植物要生存,也需要补充营养。其中,一部分来自自然界中的植物残体、动物尸体、排泄物等,另一部分则需要人为补充。肥料的作用即是提供这一部分养料。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王文忠从上党盆地平原和丘陵地带不同的种植方式中,分析了化肥使用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内在土地利用方面依然存在投资少、方式粗、效率低。区域利用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以长治一带为例,丘陵山区的耕种方式中依然有人在用汉代发明的犁铧耕地,平原地区尽管机械化水平高了些,但是依靠化肥的大量使用维持增产。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236个中国农民相当于1个美国农民的生产效率。但是,这不是犁铧的错,也不是化肥的错,错是错在不科学。
  “如果不用肥料,全球60亿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王文忠说,“英国洛桑实验站连续17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科学施用化肥,可以以无机促有机,改善耕地质量。目前的关键是合理使用化肥,即结构要合理、方式要改进、用量要适当。”
  农药一直因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受到关注,在农药施用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坚持“防治植物病虫害不用农药不行”。
  他认为,作物有生物学和经济学两种性,人工培育环境下形成的作物以经济学性状为主,容易受病虫害威胁,需要进行人为保护,如进行农药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农药防治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而且,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农药防治仍然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已经越来越低,而对植物的安全系数也一直在提高。所以,在日常防治中,不是不使用农药,而是尽可能减少农药用量。
  不用化肥农药,可行!实践中技术支持稳产增收
  在运城平陆,青岚制粉厂种了两块试验田,都是旱地,都没有使用化肥农药。
  一块是与制粉厂仅一墙之隔的十几亩试验田。这块地的做法是,每年只深耕土壤,然后施用农家肥。老李是这里的当家人,他从小到大都在平陆种小麦。“平陆每年的6月就开始收麦子,那时候蚜虫、红蜘蛛等刚刚出现,不等它们发展起来,麦子就收完了,所以不需要打农药。用农家肥、不打药,几年过来,土壤疏松了,产量也没减少,还没有农药残留。用这小麦蒸出来的馒头有味道。”老李说,“这个方法最大的毛病是,土地缓过劲来需要几年的时间。”
  另一块是2000亩的试验田,是青岚制粉厂与当地农户签约的土地,用的是“北京三安”技术。这套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用化肥农药,成本低、产量高、口感好。这套技术有4个关键要素,一个是土壤净化剂,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化肥农药残留等;一个是活性生物肥,含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一个是制肥素,有效利用农家肥;一个是植物保护剂,用阻断信息的方法提前保护植物。2015年,这些旱地小麦中,最高的亩产达到了450公斤。
  在长治沁州绿的蔬菜大棚里,也不见化肥农药的影子,蔬菜生长的全过程用“二维码”记录。这里,传授花粉用的是蜜蜂,每个棚两箱,每年定时从国外进口;防虫用的是黄黄绿绿的纸板;养料是农家肥。
  在太原晋源区一块200亩的农场里,种植是呈条块化的,一个条带与一个条带种植的作物都不一样。这些生物条带就是他们防虫治虫的密码,进行隔离、轮作、间作。现在,不仅有了害虫的天敌,还有了燕子、蜻蜓、蛤蟆、蛇、蜜蜂、螳螂、瓢虫等,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
  实践中,很多技术支持了不用化肥农药,还保证了稳产增收。但是,相较于大规模的种植、养殖,这些实践还是小众,还需要继续探索。当下,最关键的依然是控制使用量。  本报记者 张晓敏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以前只卖农药,以后该不该也卖化肥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不知道别地怎么弄,我们那儿,开农资店都是分明的。卖农药的,就不沾化肥、种子;买化肥的,店里也不放农药;卖种子的,就只有种子包装袋;农膜、农机就更是只跟自己玩。=600) window.open('http://att.191.cn/attachment/Mon_667_6d4.png?235');" style="max-width:600max-height:10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我,在我们那农资一条街上就是搞农药批发的。   现在问题很明显,就是生意不好做,我在考虑要不要也卖肥料。要么,跟卖肥料的隔壁合作,农药跟肥料两家一起卖。   生意不好做,一方面就是论坛里吵嚷得热热闹闹的电商。底下县镇上确实有一批零售商经常反映我这药贵了,说网上怎么怎么便宜。这话说了吧,我也不好反驳,就只能放任不管。按照我以前的路子下乡铺货,顶多算便宜点。这赚得就少了。   还有就是赊销。这个问题在电商还没出现的时候,论坛就里吵吵个没完没了,恁是解决不了。我一客户欠我19万,收不回来,一笔稀烂帐,多少年了也没打算收回来。我有想过转行,可转行了这些账是彻底收不回来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600) window.open('http://att.191.cn/attachment/Mon_667_59eaf168c90fb2b.png?123');" style="max-width:600max-height:100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再有就是,农民对药的需求。以前吧,药有效就行,一袋不够两袋上。现在,大伙巴不得都是越少用药越少。也确实是,就我下乡看到的那些地,跟5年前完全两个样。土质越来越差,难怪农民担心再这么打药施肥弄下去这地就彻底废了。   我想卖肥料,一方面是想着我手上产品太少,赚的钱少了,扩充几个会不会好点。一方面也想,光靠农药一项,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药跟肥料组合起来,会不会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明显。   大伙有农药化肥一把抓的吗?做的效果怎么样,我该不该既做农药又做化肥?
个人感觉做农药比化肥简单点,但是思路要变化些,化肥,资金和配送要调配好!
你如果可以做到不赊销的话,可以带上化肥,种子,如果控制不好赊销,就不要全面开花了。
应该卖,只要忙得过来
您的帖子已经被推送到首页啦!
这个应该也是可以的!
卖肥料应该比卖农药来钱快!
有不少农药企业都跟肥料企业合作了,楼主从卖农药转向农药肥料都卖,似乎也可行
UID:202847
在线时间1220小时
我只觉得那个欠了楼主19万的客户是个什么样的鸟人,您老是分几次让他欠的;这种情况可以上法院解决了。
我虽然是农资菜鸟,但是我会飞!欢迎交流:QQ:&#160;&#160;&#160;&#160;&#160;&#160; 电话、微信: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80后黑土地 的帖子
:我只觉得那个欠了楼主19万的客户是个什么样的鸟人,您老是分几次让他欠的;这种情况可以上法院解决了。&#160;( 14:46)&#160;就是一笔烂账,走法院的可能性不大。跟他要账,还得估计他脸面。我一同行就被打过,欠债的说“你到处嚷嚷我欠债,让我没面子”喊人把他揍了一顿。欠债的真是大爷
UID:202847
在线时间1220小时
回 谷雨绵绵 的帖子
:就是一笔烂账,走法院的可能性不大。跟他要账,还得估计他脸面。我一同行就被打过,欠债的说“你到处嚷嚷我欠债,让我没面子”喊人把他揍了一顿。欠债的真是大爷&#160;( 14:48)&#160;我擦,最不怕的就是这种人了,跟你要帐了还打人,没天理了。
我虽然是农资菜鸟,但是我会飞!欢迎交流:QQ:&#160;&#160;&#160;&#160;&#160;&#160; 电话、微信:
UID:208581
在线时间1074小时
有不少农药企业都跟肥料企业合作了,楼主从卖农药转向农药肥料都卖,似乎也可行
UID:183692
在线时间7434小时
怎么会让人欠到19万那么多,还烂账,其中楼主有什么把柄被他抓住了么?这么一笔巨款,我们至少要两年赚得回来,怎么可能让它烂掉!
万丈红尘谁共我,千秋青史可留名?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鹤影 的帖子
:怎么会让人欠到19万那么多,还烂账,其中楼主有什么把柄被他抓住了么?这么一笔巨款,我们至少要两年赚得回来,怎么可能让它烂掉!&#160;( 15:08)&#160;内情略复杂,就不详细说了。。。大概就是今年欠5万,明年还2万再赊3万,年复一年就没完了大伙重点不要搞错啊,重点不在赊销欠款,在我要不要卖肥料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80后黑土地 的帖子
:我擦,最不怕的就是这种人了,跟你要帐了还打人,没天理了。&#160;( 14:50)&#160;不是我。我是听说有这么个事,所以要账的时候还是收敛了点,而且下乡收账就是到别人地头,不好弄
UID:183692
在线时间7434小时
既然欠账那么厉害,建议你不要卖肥料,好好滴把农药这行做的更加专业
万丈红尘谁共我,千秋青史可留名?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低月 的帖子
:有不少农药企业都跟肥料企业合作了,楼主从卖农药转向农药肥料都卖,似乎也可行&#160;( 14:59)&#160;化肥厂跟农药企业合作?这俩哪能搭得上边
UID:204356
在线时间661小时
卖肥料应该比卖农药来钱快!
UID:194980
在线时间454小时
回 鹤影 的帖子
:怎么会让人欠到19万那么多,还烂账,其中楼主有什么把柄被他抓住了么?这么一笔巨款,我们至少要两年赚得回来,怎么可能让它烂掉!&#160;( 15:08)&#160;土豪,两年赚19万啊!收下我这个端茶倒水的吧
兄弟,你这是打我脸是不?论坛里年收入过百万的一大把啊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鹤影 的帖子
:既然欠账那么厉害,建议你不要卖肥料,好好滴把农药这行做的更加专业&#160;( 15:21)&#160;也是觉得农药这块更熟,代理的几个牌子也还行。动了卖肥料的心思,就是寻思是不是能多赚点。当然你说的越欠越多……那就太惨了。
UID:183692
在线时间7434小时
兄弟,你这是打我脸是不?论坛里年收入过百万的一大把啊
UID:214667
在线时间24小时
回 毛毛来吹牛 的帖子
:卖肥料应该比卖农药来钱快!&#160;( 15:22)&#160;肥料确实比农药赚,而且肥料用得还不少
可是肥料的资金占用量貌似比农药大
UID:183692
在线时间7434小时
可是肥料的资金占用量貌似比农药大
UID:206679
在线时间3010小时
现在不少大的企业都转型了,支持一起卖,合作双赢嘛
UID:170260
在线时间7658小时
农币565822
这个应该也是可以的!
UID:148171
在线时间1473小时
都是农资很正常
UID:158189
在线时间486小时
把农药做精了,植保、服务跟上,要是能把你辐射区域常见的病虫害轻松搞定,还愁没有生意做?
农药技术配方咨询、配方研究、农药厂工艺设计;已经为国内300多家农药企业研制高效农药配方;对外承接水分散粒剂加工、配方研制;样品研制;已经承接多家技术研发外包业务;电话,QQ:朗钛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onvitec.com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www.191.cn/read.php?tid=72784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Powered by化肥农药个人可以经营吗?_百度知道
化肥农药个人可以经营吗?
要办理那些手续?代买也需要手续吗?...
要办理那些手续?代买也需要手续吗?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2269
获赞数:9393
个人是不可以经营的,同时销售化肥农药也不可以办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如果要销售化肥农药必须要办理企业(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集体企业)或者是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不管你以何种方式进行销售,都必须办理营业执照。
获赞数:14
擅长:暂未定制
最好办营业执照
主营农资这一块
很好办跟做别的买卖一样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也许你很好但我也不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