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我不看新闻,怎么金币今日头条广告越来越多多

原标题:黑五类广告、巨额亏损,趣头条招股书没有告诉你这些秘密

家住福建福清的范女士近来遇到了一个问题,使用趣头条app浏览资讯的时候,发现大量不堪入目的广告。

如果不慎点击进去,会发现更为不堪入目的内容。

诸如这条,“补肾疯子”老先生放狂言,不管你多不行,让你延迟30分钟以上!底部还会附上一个微信号。

趣头条的运营颇为聪明,将此类内容来源标注为媒体——《亚太健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则男科广告。

除此以外,范女士还遇到很多“黑五类”广告内容(注:药品、医疗器械、丰胸产品、减肥和增高产品被称之为广告“黑五类”)。

比如“福州9成胖女士不知道,这样做,睡觉都能瘦90斤”、如果点进去则看到一个非常惊悚的标题——“老公爆料:一天一次,狂减30斤,快看,以免删除。”

这次,“援引”的是燕赵都市报的报道,标题是“胖媳妇40天狂减36斤,见证奇迹发生。”套路相同,最终引导到某微商的微信号上。

这些广告在信息流中以三小图或者题图形式展示,与正常的推荐内容近似,区别仅在于打上了“广告”标识。

有趣的是,趣头条可能也知道这种广告不宜推给一二线城市用户,所以定向到三四五线城市、乡镇。比如,家住广州的余女士和黄女士以及作者本人,就从未没有发现过此类内容。

趣头条的下沉做得很到位。

这与创始人的经历和想法也有很大关联。趣头条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在线广告老江湖。他曾在盛大公司任职,担任盛大在线开放平台总监,负责在线广告业务。于2013年,他创立了互众广告。

2015年,搜狗CEO王小川组织了一次圆桌会议,讨论的是搜狗联盟的广告变现以及在未来怎么分配这10亿元的蛋糕。

当时谭思亮就坐在嘉宾席中。王小川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当时在台下默默无闻的谭思亮做出了一款更简单粗暴的信息流app,并且又幸运地碰到了今日头条遭遇监管。

黑五类广告泛滥的趣头条

在趣头条的招股书及路演介绍中同时提到,广告是趣头条最主要收入来源。在招股书中,趣头条表示,目前主要通过提供广告服务来获得营收,并且早在2017年4月趣头条就已经开始商业化。

据界面新闻在2018年3月的报道,在趣头条上转化率最好的客户类别一般为祛斑、祛痘、化妆品、减肥,客户基本点击率在8%左右,点击成本为0.2元。不过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变化,趣头条不仅仅扩大了广告主的范围,点击率在下降,单价在变高。

唯一不变的是,依然有大量黑五类广告充斥其中。

在凤凰网科技拿到的一份来自代理商的材料显示,男科广告的加粉成本为70至100元之间,详情页的点击率在0.6%-2%之间,列表页更高,区间是3%-8%,点击单价是0.3到0.8元之间。女性保健品、减肥产品和诸如祛痘、狐臭等功能性化妆品的报价都有所不同。

此前,今日头条曾在二三线以下城市大规模出现黑五类广告,微信公众号平台也曾出现过黑五类广告,最终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

这也导致大批的黑五类广告无处投放,而趣头条正好符合广告主的需求:新兴平台、高速的用户增长、用户集中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女性用户为主。

趣头条最终成为了一个黑五类广告泛滥的平台,丝毫无视国家对于黑五类广告严格的投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趣头条某一线广告代理平台商务经理严女士告诉凤凰网科技,“相比较今日头条来说,趣头条的审核并没有那么严格,基本上都可以投放。除了一些金融、投资产品,因为当前国家管得严,其他的几乎没问题。”

凤凰网科技进一步询问,生产厂家来自一个五线城市的女性减肥药品是否也能投放时,她给予肯定的回答,并且进一步表示,女性减肥药品或者保健品都没什么问题。“趣头条的用户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为主,很契合的。”

据严女士介绍,他们所代理的广告业务,广告主多集中于“小型手机游戏厂商、黑五类广告以及二级电商等。”她说,趣头条平台有大量的黑五类广告,不过这些广告在一线城市并不会出现。她直言:“小地方查得不严,可以多投放点。”

为了避开检查或者监管,代理平台的操作手法是:发个加粉网站,用二次跳转的形式替换成广告主的网站,然后在趣头条充值,就可以投放了,为了方便宣传和逃避监管,他们往往会将购买链接换成添加个人微信号。

趣头条的用户高增长和巨额亏损

对于广告来者不拒的原因,和其赖以生存的用户增长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被认为是其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

趣头条app上线于2016年6月,趣头条招股书中自称,截止2018年8月其app的安装用户总量达到1.81亿,平均月活用户达到6200万,平均日活用户为2100万。

截图来自趣头条路演PPT

和今日头条一样,趣头条一直标榜自己是一款人工智能算法推荐为主导、千人千面、轻阅读的资讯类应用,满足的是用户碎片化时间的阅读需求。

以新京报社前社长戴自更为代表的严肃媒体人对于趣头条鼓吹的模式嗤之以鼻。趣头条招股书发布之后,戴自更将其称为“与今日头条一样,都是借所谓的人工智能推送和知识产权保护严重滞后两大法宝而崛起。”

但他的前半句话并不太准确,网赚模式才是趣头条在初期获客的杀手锏,甚至连今日头条都为之汗颜。

趣头条将现金激励融入到从拉新、激活、活跃、留存等一整套用户增长流程里来引导用户行为。具体激励方法包括注册、签到、阅读新闻、邀请朋友注册得金币(收徒)、分享新闻链接到朋友圈等等,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金币激励。

金币是趣头条提供的货币单位,功能类似Q币,可以和人民币以不同的比例兑换,且平台没有设置什么提现门槛。但汇率每日都会上下浮动,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与趣头条的广告收益挂钩的,广告收益越高,金币就越值钱。

收徒模式则进一步利用“传销方法论”升级网赚运营。点对点收徒激励用户不断拉新、发展下线:一旦好友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或邀请码注册了趣头条,你就能够得到一定现金奖励,不止如此,徒弟每在趣头条上看一篇文章,师傅都可以获得20金币的进贡。目前趣头条榜首的师父收徒超过4万,总收入超过8万元。

趣头条的收入和支出构成

进入2018年以来,每个人只要完成全部的新手任务,大约能获得3.5元的现金奖励。招股书显示,这种获客和用户留存方式被趣头条称为“创新的用户账户系统和游戏化的用户忠诚度计划”。

此外,对于长期不活跃的用户,不管是否已经卸载其app,趣头条都会持续不断的发送短信提醒,以“现金奖励不领取即作废”为由激励用户上线,一方面提升留存率,另一方面则是提升日活用户量。

趣头条持续的短信提醒诱惑用户上线

凤凰网科技从某厂商渠道获得了一份内部数据。

虽然趣头条的新增安装量、新增激活量均不及今日头条的一半,日活跃用户更是不及后者的六分之一。但是活跃用户率、30日活跃率均高于今日头条,人均日使用次数约为今日头条的1.5倍。

趣头条在活跃率上远超今日头条

不过,趣头条一内部人员告诉凤凰网科技,网赚模式已经不是趣头条当前主要的用户增长方式。在招股书及路演中,趣头条披露了主要成本由用户激励和用户获取两大部分构成。

当前,趣头条已开始在渠道大规模买量,一是为了在减少用户反馈的情况下继续维持用户增长,二是为了上市冲量。

凤凰网科技从app渠道从业人员手中拿到的一份数据显示,趣头条自2018年6月份以来的产品广告投放费用大幅度增加。

数据显示,趣头条在2018年1月在厂商渠道日投放费用约为30万元,第三方及信息流渠道为14万元,短视频渠道则为30万元,单日投放总费用约在75万元,月总和约为2300万元。

从1月到5月,月投放费用最高为5月的2477万元,最低位2月的2111万元。然而这个费用自6月开始迅速增长。

2018年6月,其在厂商渠道日投放费用约为33万元,第三方及信息流渠道为10万元,短视频渠道则增长至78万元,单日投放费用为121万元,月总投放费用达到3627万元。

在7月和8月,单日和单月投放费用分别增长至205万元、208万元和6355万元、6448万元。在2018年前8个月,总投放费用已经超过2.76亿元。

对于趣头条来说,彷佛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在品牌广告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对于用户和创作者激励的持续投入,维持高用户留存;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加大投资从渠道买量,保证注册用户的增长。

目前趣头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7年净亏损9480万元人民币(合1430万美元),同比2016年净亏损160万美元扩大约794%。

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净亏损已达5.144亿元人民币(合7770万美元),而2017年同期净亏损为2870万元人民币(合430万美元),同比扩大17.1倍。

2017年,趣头条经调整后净亏损为9140万元人民币(合1380万美元),同比2016年调整后净亏损160万美元扩大762.5%。

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调整后净亏损为3.291亿元人民币(合4970万美元),而2017年同期为2830万元人民币(合430万美元),同比扩大10.6倍,呈现扩大趋势。并且亏损扩大的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上市路演引用第三方数据或缺乏真实性

虽然趣头条加大投入在购买流量,但是其在路演中引用的数据真实性令人存疑。

趣头条在路演中援引第三方数据或缺乏真实性

趣头条进行路演的PPT中,其引用了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进行背书。除了用户安装量、月活和日活用户以外,趣头条表示其日活用户渗透率为4.2%,仅次于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超过了网易和天天快报等产品。

趣头条引用的这份第三方数据显然存在水分。

参考趣头条的路演PPT,以天天快报举例,其日活跃用户渗透率仅为3.4%。但是凤凰网科技从可靠来源处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9月6日当天天天快报的日活跃用户刚跌破1000万,以此计算对应的日活跃用户总数约为2.84亿。

如果按照这个总数计算趣头条的日活跃用户,大约为1192.1万。但是在路演的PPT中显示,其日活跃用户总数为2110万,上下矛盾。

同样在月活跃用户上,趣头条公布的数据与实际差别也相当大。在2018年8月举行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趣头条COO陈思晖在现场表示趣头条的月活用户总数为5000万,这一数据与其在招股书公布的4880万(截止2018年7月)大致相当。然而在其路演PPT中的数据显示已经达到6200万。按此计算,趣头条月活用户不到一个月增长了1000万。

“现在很少有数据机构不能买量的了。”一位排名前列的运动app品牌负责人告诉凤凰网科技,多家数据机构曾经找到他们,提供有偿修改数据报告的方案。

9月14日趣头条将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此前在8月18日,趣头条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拟融资最多3亿美元。

不过,在9月5日更新后的招股书中显示,趣头条将通过IPO募集1.44亿美元资金。如承销商执行超额配售权,趣头条将最高募集资金1.66亿美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趣头条“月活增长了1000万”,拟融资额却遭遇腰斩。

【本文来源于凤凰科技,作者:花子健,主编:于浩,微信编辑:刘考坤】

}

  A5创业网()3月23日消息,成立不到两年估值超16亿美元,资讯平台“一夜”之间杀出一批黑马——趣头条。

  在3月16日,移动端聚合资讯与泛娱乐内容平台趣头条宣布完成超过2亿美元B轮融资。根据趣头条披露信息,其已完成由腾讯领投,尚珹资本、顺为资本、小米、华新致远、创伴投资、光源资本以及上轮资方共同跟投的逾2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6亿美元。

  趣头条于2016年6月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一年多时间,日活便超过1000万。趣头条是移动资讯市场的新生力量,也是一个另类从业者,专注泛娱乐内容,用户群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均非其他主流资讯的核心用户。不过,得益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率和下沉速度,趣头条成长惊人。

  趣头条的获客手段主要手段为点对点收徒,其大力推广网赚类型的行为包括:注册得金币、签到得金币、阅读新闻得金币、邀请朋友注册得金币(收徒)、分享新闻链接到朋友圈得金币等等。

  在趣头条,收徒是见效最快的赚钱方式。根据官方的收益总榜,排名第一的用户目前拥有40397名徒弟,收徒的总收益为79218.25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徒弟都能给师傅带来约2块钱的收益。

  对于趣头条这样的创业公司,花高昂的价格去占据互联网广告位以换取新增用户,成本太高,效果不一定好。“收徒”机制是应对渠道垄断的一种方法。

  不少人认为,趣头条在阅读方面跟今日头条十分类似,都是提供一些无关痛痒,内容在精英阶层看起来不屑一顾的资讯。但是,在另一层面上,跟拼多多的模式又极为相似。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进入2018年以来,趣头条的金币兑换汇率基本都维持在了1000金币5毛钱这个水平,换句话说,只要完成全部的新手任务,用户就能获得至少3.5元的现金奖励。在这种模式上,趣头条与拼多多十分相像,不同的是拼多多采取的是拼团购物返提成。

  某种程度上来说,趣头条就像是资讯阅读领域里的快手或拼多多,下沉、神秘,并且在流量成本愈加高昂的环境里撕开了一条生路。

}

今日头条一直是处于逆袭生长的阶段,它是继百度和腾讯之后第三个瞬间突围的新闻资APP,但就现在来说,今日头条也是被更多人使用,如果说是来效仿的话,那还真就不可胜数了。趣头条也就是继今日头条之后又一个被推进大众眼前的新闻资讯APP软件,它是有上海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研制并开发的,如今已经在9月14日当天在美国正式上市。


小编感觉最近上市的企业真的很多,比如美团、小米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类似的共同点:因为亏本、股价下跌才选择的上市。趣头条股票在北京开盘的时间大约实在晚上9点半时,当时的发行价为每股7美元,市值大约是在20亿美元左右,如果从一般角度上来分析讲解的话,每次凡是有新股上市之时都会经历一次连续竞价,此后就会出现实时报价等流程。但是在蔚来上市后开盘的一个小时之内就出现了实时报价,不过,最为反常的却是趣头条,它直至停止发稿时都依然没有将实时报价亮出。

相比趣头条大家都略有耳闻,它的营销模式与今日头条恰恰相反,小编我也用过一段时间的趣头条,它主要是以用户在阅读内容时的所用时间和使用时间以及邀请好友一同使用趣头条,从而赚取相应的金额,说的在透明一点,那就是通过播撒大量现金来换取用户的长久使用,为此还通过快手网红来宣传推广该款软件。以这种方式也是瞬间收拢了三四线以下的一些小城市的人心,站稳脚跟也就是在仅仅两年的时间,目前的势力已经可以直逼今日头条了。

就在今年的8月18日,趣头条已经像美国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趣头条首席财务官王静波回应,此次决定上市其主要还是为了提升品牌的有效知名度,融资方面还可以用于对内容质量生以及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但是趣头条的目标核心用户并不是“五环内用户”,而是需要长期使用的忠实用户,看来今日头条将迎来以为强劲有力的新对手。


大家有没有听过甚至是使用过趣头条?

其实在小编看来,趣头条更像一个简简单单的微利网赚APP,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赚钱,一句两得,但是这都不重要,在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情况下还能赚钱,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会有点心动感吧,如果是趣头条的信息内容质量与今日头条相比略低,你还会继续看下去吗?我不会,因为看的没意思。

趣头条的使用方式大体为这个样子:新用户下载可立即获得两块钱奖励金,如果是阅读内容、评价以及链接分享即可获得金币奖励10到1000金币不等,这个是要根据你的阅读时间及分析量,金币可以转换为奖励金,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提现。

人邀人并有现今奖励,这种模式有点像网赚,但是趣头条的创始人并不这么认为,以他的角度这叫师徒体系,师傅邀请人变为徒弟,就这样邀请邀请再邀请的延续下去。这些人大多也都是三四线人群,正和师徒一样的接地气,当然,换一种角度,这些三四线城市人也正是趣头条的真正用户才是他们眼中的目标群体。

据趣头条所发布出来的数据情况显示,从推出该产品至2017年年底时,趣头条的累计总注册用户人数就已经超过了7000万人,如果按照每日的活跃量来看,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月用户活跃人数将近达3921万人,从增长比速来看就已经高达687%。但是这些趣头条用户65%以上都是女性用户,35%才是男性用户,所以趣头条更为倾向女性群体一些。


为什么说趣头条成功因“网赚”,巨亏也因“网赚”?

趣头条即是一个撒钱又是一个撒币的商业运营模式,这些所有的用户都是因利益的存在而选择的去留。用金钱吸引用户,奖励过高时,用户人潮拥挤而至,奖励下降时,用户纷纷散尽转战其它路线。虽然趣头条着用运营的方式简单粗暴了点,但是效仿的这种网赚模式的APP在世面也上也存在着很多,但是趣头条还是位居第一。

竞争对手的步步迈进,趣头条也不得不对奖励金额上做手脚,增加金额度,曾经成本一度是2元至3元,但是因为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不得不提高之3-4元。同时,广告也是趣头条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用户越来越多,商家也就自然而然的看中了这块市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头条广告越来越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