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怎么样才不会被p2p暴雷名单

P2P连续暴雷,如何将损害降到最低-家核优居手机站 - 国内首家专业智能家居产品评测平台
智家核心,最懂你心
P2P连续暴雷,如何将损害降到最低
07-31 16:56
时光机器猫
来源: 一只狗医生
P2P的兴起时时代的资本膨胀的闹剧,然而随着国家对资本的紧缩,以及新中产的觉醒,这场闹剧必然会演变成一场时代的闹剧。
那么什么是P2P呢,以及它的模式是什么?
P2P在百度上解释是:peer-to-peer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而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通俗点讲的就算是一种链接双方资金的中介平台,和普通的中介公司没有区别的,只不过媒介的两端是金钱而已。网络上鼓吹的金融创新,在我看来,只是借贷方式改变而已。
所以P2P就是淘宝网,谈不上什么金融新姿势,会用淘宝你会P2P理财,值得看的一点的是这个网络交易平台,本身不碰资金而已。但是是真的吗?鬼都知道有个庞氏骗局,而你依然在勇往直前。
P2P一直在鼓吹,线上模式对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各种你能想到的美好,所以远看真的很好看,而第一批接触到P2P业务的那群参与者,要不成为了推动者,要么成为了参与者,因为他们真的尝到了甜头,很甜。所以接下来的发展,不说了,在短短三四年时间,行业内前后上线过2万多家平台,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你使劲想吧,假如你每天都赚100万,那么你多少天能赶上马云的1899亿元,然后假如马云每天都赚这么多钱,那么最少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赶上P2P这几年的总市值,所以你使劲想吧。西虹市首富1个月花10亿,那你想他多少时间才能花完。
所以当老百姓把钱都投入到P2P平台的时候,必然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所以这几年有没有觉得好多行业都不好干,干嘛都不挣钱了?如果是,那么不要方,时间定然会来结束这场闹剧。
而现在这个时间到了。
截至日,国内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一年间,新增P2P平台141家,消亡1407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消亡平台数远高于新增平台数,P2P行业发展已告别起初的野蛮生长态势,进入淘汰期。值得注意的是6月13日这一天&&钱满仓爆雷,端午期间唐小僧爆雷,随后网贷的雷一个接一个,8天炸出42个雷。(注意了,划重点,要考)
那P2P是怎么赢利的呢?
主要是手续费,中间赚取差价,简单点讲就是二道贩子,只是这种盈利模式跟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降低成本,方便、快捷,几个小时就放款,怎么感觉有点像女大学生裸贷呢?害羞脸&&
玩过人人贷的同学请在心中默念当初借贷的利息是多少,是不是看起来不高。然后玩过各种野鸡贷的同学请举手回报数据,是不是有点吃力。正规统计是合法网贷的利息顶天了比银行的贷款利率高3~5%,而这已经在打法律的擦边球了,因为国家支持的最高借贷利率是4%。然后野鸡贷为什么就敢给投资人20%的收益甚至更高呢?你使劲想吧。
这类项目的借款人往往是信用、资质等问题被银行风控部门拒绝的借款人,这类借款人流入到了P2P行业,让P2P行业变成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市场。再加上此时行业没监管,平台对借款人的信息披露不彻底,甚至有平台为了降低投资人的风险疑虑,恶意隐藏甚至篡改借款人的相关信息,这就导致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把整个交易风险人为放大了。而那时国家对于P2P业务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
所以你现在看到网上关于此次暴雷的分析大概就是一下几点: 信用崩盘,舆论抵触,备案延期以及这个夕阳行业的发展。
去球他大爷的吧,简单点讲就是:你对金钱已经没有思考能力了,快把钱吐出来,此刻的你就好比一个提款机并且自带提款功能。
P2P本身真的是人畜无害的,可是怎么就突然间被玩坏了呢?
庞氏骗局听说过吧,目前所有的你能看到的P2P骗局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一下划重点,要考。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这就是始作俑者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 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4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可尼(无线电发明者之一)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一直到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所以你知道了吗?废话,稍微懂点经济的人肯定百度过这些东西。但是既然你都明白,可是还是忍不住往下跳呢?其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出门就上当、当当都一样。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简单点就是贪欲,妈的,在百度百科都没有贪欲这个词的合理解释。那我怎么给你解释呢?先天的原始冲动?后天的利益熏陶?基本的条件反射?好吧,自己想吧,当面对巨额利益诱惑的时候谁能忍得住?但是有一点要记住,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而别人看的却是你的本金,关灯睡觉。
伪智能太多,如何辨别真智能?
喜欢宅的人,如何把家里装修成懒人的极乐世界?
春节,如何用智能提升家庭安防?
榻榻米房里的书桌,如何做即好看又实用?
爱皮皮的大叔
黄晓明操纵股票已是石锤,4年前曾是长生生物的股东!
告别家居装修“杀手”,甲醛防治措施看这里
时光机器猫
Sonos 正式入局智能音箱,“音联网”的打法能成功么?
关系数据纷繁复杂,如何捕捉其中结构?
时光机器猫
电冰箱价格那么贵,如何避开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电冰箱?
如何挑选睡袋,哪些牌子的睡袋好?
北上深6家P2P连环爆雷,谁来为这混乱的市场买单?投资者吗?
充满青春回忆的溜冰鞋,如何保养才更好呢?
如何在选购低端廉价手机时避免入坑?
家里太多智能设备 如何才能将它们隐藏起来?
消失的苔丝
智能家居要如何让消费者买单?
6000元预算,如何升级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时代,如何选购一把大气又安全的智能锁?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实体经济?六大领域展望
如何才能提高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感?
手机充不进去电或充电慢如何解决?动动巧手 充电速度秒回升P2P平台爆雷后普通投资受害者如何积极应对减少损失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2P平台爆雷后普通投资受害者如何积极应对减少损失
供应链管理专家|
总评分0.0|
用知识赚钱
&&P2P平台爆雷后普通投资受害者如何积极应对减少损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面对 P2P 行业动荡,作为一个 P2P 资产持有者该如何应对?面对 P2P 行业动荡,作为一个 P2P 资产持有者该如何应对?鸿儒财经百家号准确的说,真正合规的P2P平台,根本不存在挤兑这个概念。先说什么是P2P,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简单理解,P2P平台本身,只是一个中介的角色,平台一端是需要借款但是无法向银行等机构借到款,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人;另一端是有闲钱,但是期望自己的理财收益可以更高的人。如图所示。在正常合规的P2P 业务中,P2P平台做的只是最简单的把需要钱的人,作为标的挂在平台上,然后提供给期望投资的人,本质上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交易。就像房产中介一样,只是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搭桥,钱是买方给卖方的,不是给中介的。同时为了防范借款人出现风险(毕竟是银行不放款或者放款额度不足的客户),P2P平台需要做好贷前风险管理,有效评估借款人的资质和潜在的风险,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做成标的挂在平台上的。整个过程中,正规P2P只是中间人的角色,钱都是给了借款人,债权是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没有P2P平台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挤兑的概念。那为什么现在大量的P2P平台出现了挤兑,以及暴雷的现象呢?因为违规了,因为他们做的根本不是P2P的生意。首先我要普及一个概念,叫做资金池。什么叫资金池?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通常用在集资投资,房地产,或是保险领域。保险公司有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赔付的资金流出和新保单的资金使之保持平衡。银行也有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贷款和存款的,流入流出,使这个资金池基本保持稳定。基金也是一个资金池,申购和赎回的,资金流入流出使基金可以用于投资的资金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P2P,是严禁搭建资金池的。这是由于,P2P本质上只是一个中介,不是一个操作资金的机构,所以不能经手资金,说白了就是,这个钱,不是投资人给你P2P的,而是投资人给借款人的,你无权动用。还是拿房产中介举例,买房人的购房款,没有直接打给卖房人,而是存在了房产中介的账户里,房产中介自己把钱留着,不给卖房人。这显而易见是违法的,也远远超过了中介的职业范围。这些发生挤兑的P2P,一大半都是资金池。资金池的特点是,流入和流出都是动态的,所以一旦流入方开始不流入了,或者反向取款,整个池子就成了左边流出,右边也流出,自然就干涸了,然后就兑付困难的。正规P2P,根本就没有资金池,没有流入流出动态平衡的概念,所有投资人的钱,都是实实在在打款到了借款人的账户,双方有约定期限,到期赎回,不到期投资人也无权赎回的,所以没有挤兑的概念。还有一半发生挤兑的P2P,是因为【标】出了问题。按照标准P2P的流程,每一笔投资人的资金,都要投给指定的,经过风控筛选的借款人,也就是投资标的。但是对于很多P2P平台而言,一是没有能力找到那么多符合要求的投资标的,二是没有足够的风控能力来甄别投资标的的优劣(别说他们,就连银行,都经常被骗贷),但是眼瞅着很多人眼巴巴的把钱投来了,没有不拿的道理。于是他们就走上了虚构投资标的,也就是发假标的不归路。没有优质借款人?简单,我虚构一个!没有优质企业?更简单,我虚构一批!之前暴雷的牛板金,整个公司都在帮老板做假标准备资料,40亿的盘子里32亿是假标。假标的危害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真实的借款人,所以就没有人会支付这笔钱的利息,只能是平台自己支付利息给投资人,这就形成了资金差,平台为了弥补资金差,只能再不停地发新标,不惜一切代价来找到新的资金归还前一批的投资人,就变成了借新还旧的经典旁氏骗局。然后迟早有一天,新筹筹集的资金不足,就资金流断裂,就会跑路。原理非常简单。所以一切暴雷的平台,有一家算一家,全都是违规搭建资金池的平台或者借新还旧发假标的平台。为什么之前不暴雷,现在才暴?起因某几家大的旁氏骗局平台,由于玩儿的太大,资金跟不上了,出现了雷,然后投资人发生了恐慌,对P2P整个行业都不信任,然后所有的P2P都发现,大家到期后不投了,活期也都取出来了,新进资金都不足了。这时候,这些靠着资金池和借新还旧发假标的不合规企业,就会一家接一家的暴,然后进一步造成投资人对P2P全行业的恐慌。真正合规的P2P,由于不存在资金池和假标,所以根本没有挤兑的概念,很多时候用户对于资金流动性有需求,都是走债权转让,就是内部把标转给其他有资金需求的人,类似于票据贴现业务,不是平台拿资金垫付。所以P2P整个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本质上讲就是大量不合规平台的庞氏游戏玩儿不下去了,真正合规的P2P平台,不会出现问题,这就对每一家平台的资金,风控,和透明度,有很强的要求。最后对小白而言,P2P还是一个不错的理财渠道,投资门槛低(银行动辄几万起买),收益相对可期,选择的关键点在于,要选择银行系或者国有的正规平台,而不是动辄给个十几个点的平台,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钱,不被拿来借新还旧。如果目前持有,可以从平台背景,收益率,标的透明程度等维度来评价自己的平台,不用过度恐慌,合规平台是没有挤兑这件事情的。如果持有的标的还未到期,不放心的话就把债券转让掉,如果平台没开通这个功能,就保留好相关交易记录和转账凭证即可,恐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添堵。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鸿儒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先进的财富观念、权威的行业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灼见|中国P2P集体暴雷是历史必然?近期因素只是最后几根稻草
腾讯财经特约作者
图拉财经评论创始人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赵一洋 ,图拉财经评论特约作者
王超奇天雷滚滚的P2P行业,是否还有希望?近两个月的天台似乎拥挤不堪,前一段主要是炒股、赌球的,最近估计全都是P2P踩雷的。继今年6月包括唐小僧、钱满仓等60余家P2P网贷平台集中倒闭后,7月至今又有50余家平台出现问题。P2P行业真可谓天雷滚滚,整个行业的现状让人们一下子深刻理解了“退潮与裸泳”的经典寓言。无论是监管、舆论还有投资者,似乎都在期盼一个解释和一个答案:为何引发爆雷潮下的行业大洗牌?P2P行业又该何去何从?追本溯源来对比作为普惠金融模式创新和互联网金融1.0时代的重要代表,P2P模式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为自然人个体之间的借贷提供撮合服务。国内的P2P其实是舶来品,了解一下元老级P2P玩家Lending Club的前生今生,或许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Lending Club 2015年初上市估值80亿美元,三年下来股价从30美元至2美元。诡谲的是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其业务模式相较国内的徒子徒孙极为严谨。堪称P2P模式典范。绝对的乖孩子。Lending Club 股价走势Lending Club业务模式在借款人一端,其风控系统与信用评分体系FICO直联,筛选出信用良好的中产阶级。投资者一端,所认购的产品都是经过证监会对股票同等程度的监管约束,投入的资金还受到FDIC的保险。Lending Club平台只负责贷款的审批定价,其推出的金融产品由另一家商业银行提供,它只赚取中间差价及撮合手续费。但即使坐拥更优质客群、更严密风控体系以及更完善的监管机制等先天优势,美国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的P2P行业同样在“渡劫”,平台违约率与坏账率日益走高,平台两端的流量都在衰退,平台服务费收入增长缓慢,随时可能被债权投资人和股权投资人同时抛弃,存在行业整体颠覆性风险。这样一对比,在中国,这些操作并不规范、产品无保障等问题众多的P2P平台却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风生水起,似乎难以理解,可能只是骗局的前戏,“没有被戳穿前总是显得那么美好”。在笔者看来,从P2P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发展态势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互联网1.0时代(P2P和众筹)的创业者对于金融的敬畏可能是集体缺乏的,市场对于其创新价值是高估的,现在所谓的低潮本应就是基线,只是我们以为我们一直可以处于高潮而已。刨根究底来分析当P2P平台刚在中国兴起时,其业务初衷和监管初衷也是像Lending Club一样,老实本分地做一个借贷信息中介,适用居间法律关系。然而从现在残酷的现实来看,我们显然低估了我们相对美国市场的风险。究其根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用基础设施缺失。与美国相比,我国并没有一套公开透明、功能完善、全覆盖的信用评分体系来筛选优质借款人,扛起这一使命的信联目前才刚刚起步,作用接近的“芝麻信用”只是蚂蚁金服的“私家军”,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难以为整个P2P行业托底。二是监管的滞后和混乱。我国第一家P2P是2007年6月在上海成立的"拍拍贷",而全国性的监管法律《P2P网络借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直到2016年8月才出台,也就意味着我们的P2P行业事实上经历了十年的裸奔之旅。金融行业因其巨大信息不对称性和利益关联的直接性,一旦脱离监管,失控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金融圈一句名言“银行是合法的庞氏骗局”的终极原因,金融必须有门槛,金融必须有监管。再看我们迟到10年的监管法律,现在的监管格局基本框架是:“央行负责定调,银保监会搭建监管制度框架和整改实施方案,地方银保监局负责行为监管,金融办(局)负责机构监管,整改验收,备案,以及备案后监管,互金协会负责制定自律性的相关标准,组织培训检查、会员管理等。”可见,我国对于P2P行业的监管是典型的“多龙治水”,结果必然是监管真空。三是行业自身对金融风控底线的集体性忽视。从P2P的商业模式来讲,平台必须严守“信息中介本质”,因为一旦出现“自融”“资金池”“刚性兑付”等信用混同的问题,P2P绝对不是P2P本身了,就是事实上的“银行”了(而银行牌照是我国最难获取的金融牌照之一),从刑法上也就离“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一列金融犯罪不远了。在中国金融语境下,笔者认为,法律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控制刑事犯罪风险应该是金融机构风控的底线,一旦控制不好,就是牢狱之灾。四是人性的贪婪。贪婪体现在P2P模式投资者、融资者以及平台等三个主体上,一个都不能少。投资者方面:近年来,房地产限购、股市不稳导致人民群众对固收类理财的需求日益增高,P2P因其相对高收益倍受很多中国中产阶级的青睐,然而高收益永远是伴随高风险,只要稍微传统看一下投资标的,很多都是“对公信贷的大额拆标”,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难寻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在AA+级信用债市场冰封的大背景下,大量依靠“大额对公信贷拆标”生存的P2P公司,其暴雷只能说是“命中注定”。平台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平台资金的第三方存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也就给了平台卷款跑路的大好机会,E租宝的案子还未结案,但是从披露的案情来看,平台创始人的“骄奢淫逸”令人发指。融资者方面:由于信用意识的淡薄或者贪婪,P2P融资者群体不乏大量“骗贷”和“老赖”,相关产业甚至出现“黑产化”趋势,连众多持牌金融机构都难挡骗贷黑产,何况风控裸奔的P2P。目前,我国对于“骗贷”群体的社会惩戒和法律制裁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要让“蓄意失信者”真正“无路可走”。综上所述,中国P2P的集体暴雷是历史的必然,很多近期的因素(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去杠杆大环境)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向死而生求未来然而,在传统金融的普惠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P2P依然应该有其社会价值和生存空间。但经过这几轮爆雷潮的洗牌之后,政府、平台、投资者都应有所作为和改进,共同呵护和净化市场,这次倒闭潮是危机,更是转机。首先是在监管层面,需要有所作为。政府需要完善对P2P行业的监管,墨守陈规地用对信息中介机构的监管法规来监管P2P平台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国内对P2P的多头监管一直在“踢皮球”,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主管部门,例如美国贷款平台均由证监会进行监督,出售给投资者的都是在证监会注册的产品,这也换来了美国贷款平台“零跑路”记录。此外,无论哪家机构主导监管,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进信联基础设施赋能行业以及打击骗贷黑产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平台层面,业务合规化、风控科技化刻不容缓。很多网贷平台由于深陷“自融”“资金池”“刚性兑付”等经营模式问题,目前要求其一夜之间完全合规是不现实的,那么就需要在爆雷潮中在暂停新增不合规业务规模的同时加速融资,增强资金流动性,增强资本实力,维护好投资者信心,减少资金流出和客户流出,为化解平台危机争取时间和空间。当爆雷潮过后,P2P平台需要进行反思和整改,只有合规化经营、比拼金融科技水平,进而回归真我即最初的信息中介平台才能熬到官方备案的幸福时刻。最后是投资者层面。投资者需要真正树立风险意识,投资P2P是绝对的高风险投资,显然不等同于银行理财产品,更不是存款,不能片面追求高收益,蒙眼买产品。低门槛、高收益、高流动性(金融不可能三角)的理财产品往往带有极高风险。在这波爆雷潮中,已经有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愿天下能少一波新韭菜。结语:危机往往伴随转机,倒闭潮虽然将很多投资者送上天台,然而对于行业发展来讲可能是一个必要的“进化剪刀”时期,能突破过来的就必然是强者,他们才能代表着行业的光明未来。相信在政府、行业以及公众的反思和觉醒之下,P2P行业定会走出“山穷水复疑无路”,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songqw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P2P网贷集中暴雷
怎样投资才更安全?
对于P2P来说,明明现在身处炎热夏季,却偏偏今年的冬天来得更早一些。先是6月份国内名知P2P平台唐小僧暴雷。随后,杭州牛板金平台出现了挤兑潮。
而到了7月中旬,就连网贷之家旗下P2P平台投之家也出现流动性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这两周以来,平均每天有5-6家平台暴雷,15天就有90多家,
如此众多的大牌P2P相继出了问题,于是引发了投资者莫大的恐慌。对于受害者来说,要面临逾期无法兑付的风险,血汗钱付诸东流,真是欲哭无泪。然而,危机绝不会止步于此,有机构预测,3年后正常运转平台数量不会超过200家。
截止今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的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平台36家,消亡721家,而如果真的是三年后存活下来不到200家平台。那么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的平台能够存活下来。P2P行业正面临着大洗牌,难免要经历“阵痛期”。
那么,P2P行业为啥会在当前出现集中暴雷的问题呢?首先,上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中性偏紧,而整个金融环境呈现去杠杆。这就意味着,本来P2P平台如果面临资金链断裂问题,可以通过借新还旧来度过危机。而现在流动性趋紧,去杠杆加码,使得P2P平台面对还款日的集中到来是束手无策。
再者,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P2P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边是借款人逾期率开始上升,坏账风险越来越大,这让P2P平台不堪重压。另一方面,P2P平台宣传推广的成本在上升,平台的获客成本在上升。现在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两年有P2P平台陆续倒闭,投资风险较大,很多人开始转投其他投资品种去了。
再次,一般P2P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在一年以内,多数是在30天、60天、90天、180天。但是向P2P平台借款融资项目需要运行时间都在一年以上,这就导致了P2P平台短债长投,这就是一种期限错配。如果在过去还不是大问题,但现在是P2P行业的整顿之年,当短期债务集中到期,而长期的投资款没有收回,就容易发生兑付危机。
最后,监管层加大了对P2P行业的监管力度,使得一些本身就有问题、不合规的平台只能宣布退出。与此同时,网贷备案制度,本来要求在今年6月末完成,但实际上这个网贷备案制度又延期到年末了。对于网贷备案制度,很多P2P平台认为,如此严厉的监管要求,会大幅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而且短期内也无法满足监管要求。
现在对于P2P行业来说,正遭受残酷的洗牌期,在大浪淘沙后,只要能够活下来的平台都将是优质的平台。但问题是,像网贷之家这种国内知名平台旗下的投之家都出现问题。那么,普通投资者就更加无法明确识别和判断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去选择平台呢?
第一,“国资系”不再靠谱,上市的P2P平台风险较小。在网贷平台接连暴雷的情况下,很多“国资系”平台纷纷倒下,这无疑是给投资者以警示,所谓的“国资系”光环不一定靠谱。而行业排名靠前的P2P平台的风险就会相对较小。
事实上,如果投资者选择在海外上市的P2P平台可能发生暴雷的风险就会小一些。因为上市P2P平台既要把自己的信息和资料放在了聚光灯下,又要接受各类投资者的监督,更是因为其拥有相对规范的P2P运营手段,所以已经上市的P2P平台风险要相对低一些。
第二,投资者要看资金将投向何方?像前几天暴雷的平台牛板金,他们把融来的资金都给股东拿去发违规的大额标自融,逾期30多亿,像这样的投资就会存在风险。
而如果是P2P平台做小额分散的(比如消费类借款),这样风险就可降下来,因为即使有个别借款人逾期不还,总不见得所有借款人都不还钱。所以,投资者在选择P2P平台之前,要避免投向大额标的类的项目。
第三,不是P2P平台开出的收益率越高,就越安全。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又面临行业大洗牌,再加上经济形势又不好,投资风险也在上升。所以投资者要降低收益预期,在这个动荡时期,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这样可以降低遇到问题平台的概率。
第四,即便是投资者再看好某一P2P平台,现在也不要把钱全都投在这一个平台上,要适当的选择几家大型的P2P平台,分散投资,或者拿出自己一部分的财产购买P2P,而不是全部财产都投向网贷领域。分散投资的好处是,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至于受到严重打击。
目前正值P2P网贷的洗牌期,投资者要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盲目选一个收益率高的P2P产品,然后就可坐等投资到期日临近,享受高利息。而现在是理财非易事,投资者要学会辩别P2P平台的风险,这样才能立于不败境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暴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