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侠客岛公众号如何拆解时政迷局

【揭秘】阅兵中哪些秘密武器首次亮相?
【侠客岛按】
7月30日,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圆满结束。相信很多岛友都被中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中国军人昂扬的士气深深震撼。不过岛上眼尖的军事迷们更是一眼看到了其中的奥妙,有不少之前“久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尖端武器首次亮相,侠客岛制作了这个视频,大家一起来看!
视频制作/张少鹏
策划/独孤九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贸会是一家重庆本土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专注于在海外设立“海外展仓”。
可以发帖、发图、发视频,和岛叔岛妹还有其他岛友一起互动啦!
今日搜狐热点“侠客岛”: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来源: 
  时政新闻通常给人们的印象是刻板僵化,然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却有一群具有侠客精神的年轻人,偏偏不信这个邪,创办了自媒体“侠客岛”。不但坚持了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同时用新媒体的思路准确抓住了网络受众的“味蕾”。记者近日专访了“侠客岛”的主创人员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申孟哲(以下简称“岛叔”),看他们讲述是如何拆解时政迷局的。
  记者:从“侠客岛”的名字谈起,作为一个从传统媒体走出来,以时政内容解析为主的新媒体项目,为何会为自己起一个如此具有武侠风格的名号?有怎样的寓意?
  “岛叔”:“侠客岛”最早并没有官方认证,我们是以“民间”身份起家的。名中有“岛”,是想跟海外版的“海味”有点关系。我们几个人都是武侠迷,在脑洞大开之后想出了这个名字。“千古文人侠客梦”,大约也有一些这样的希望在里面。在我们看来,做时政新闻有一个困局需要破解,那就是以往很多人关心政治,但并不太懂其中的“道道”,这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僵化的话语和神秘化、套路化、程式化的语言造成的,或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我们就有了那句口号: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要说寓意和希望的话,这句话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记者:在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的过程中,“侠客岛”可以说是较早的试水者之一,且是一次由普通记者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从发想到实践,“侠客岛”经历了怎样的头脑风暴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岛叔”:在2014年2月创办“侠客岛”之前,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尝试,我们也一直有关注。很长时间内大家都在唱衰纸媒,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我们也试做新媒体?毕竟都是年轻人,对此也不陌生。我们创始团队都是做时政新闻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领域入手。
  从创办到2014年6月,属于初创期,发展不算迅速;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算是比较迅猛的爆发期,我们在反腐报道、重大时政话题上都有不错的发挥,粉丝积累比较快;去年3月份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名认证,之后算是进入壮大期。我们开始希望把“侠客岛”做成一个时政解读的品牌,话题也逐渐扩大,开始拓展到“大时政”的概念,广泛涉足热点话题,并逐渐尝试一些新玩法。
  目前,我们的微信粉丝有50多万,微博有130多万。单看基数并不大,但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占领移动端、打造品牌影响力,于是开始选择和各大新闻客户端合作,以入驻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内容。比如在今日头条上,我们虽然更新不多,但平均每篇都有超过150万阅读量,这个数字比微信高得多。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章。如果再算上PC端转载,应该说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了。包括外媒,据我们统计,每周都会有30-50家境外媒体转引我们的文章或观点,这是最关键的。
[责任编辑:徐皓] 1
此轮个税改革范围广、亮点多,是1994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被舆论普遍称为顺应了民意的现实诉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历史性的突破?网友又是如何看?一张图告诉你!
未来三年,中国蓝天保卫战的“作战图”出炉。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在哪里?将采取哪些“战术”?
中国加入WTO以来积极履行承诺,逐步扩大市场准入,经贸环境持续改善,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新阶段。
光明网版权所有“侠客岛”: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Micro Reading
“侠客岛”: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时政新闻通常给人们的印象是刻板僵化,然而在海外版却有一群具有侠客精神的年轻人,偏偏不信这个邪,创办了自媒体“侠客岛”。不但坚持了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同时用新媒体的思路准确抓住了网络受众的“味蕾”。记者近日专访了“侠客岛”的主创人员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申孟哲(以下简称“岛叔”),看他们讲述是如何拆解时政迷局的。
  记者:从“侠客岛”的名字谈起,作为一个从传统媒体走出来,以时政内容解析为主的新媒体项目,为何会为自己起一个如此具有武侠风格的名号?有怎样的寓意?  “岛叔”:“侠客岛”最早并没有官方认证,我们是以“民间”身份起家的。名中有“岛”,是想跟海外版的“海味”有点关系。我们几个人都是武侠迷,在脑洞大开之后想出了这个名字。“千古文人侠客梦”,大约也有一些这样的希望在里面。在我们看来,做时政新闻有一个困局需要破解,那就是以往很多人关心政治,但并不太懂其中的“道道”,这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僵化的话语和神秘化、套路化、程式化的语言造成的,或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我们就有了那句口号: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要说寓意和希望的话,这句话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记者:在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的过程中,“侠客岛”可以说是较早的试水者之一,且是一次由普通记者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从发想到实践,“侠客岛”经历了怎样的头脑风暴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岛叔”:在2014年2月创办“侠客岛”之前,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尝试,我们也一直有关注。很长时间内大家都在唱衰纸媒,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我们也试做新媒体?毕竟都是年轻人,对此也不陌生。我们创始团队都是做时政新闻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领域入手。
  从创办到2014年6月,属于初创期,发展不算迅速;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算是比较迅猛的爆发期,我们在反腐报道、重大时政话题上都有不错的发挥,粉丝积累比较快;去年3月份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名认证,之后算是进入壮大期。我们开始希望把“侠客岛”做成一个时政解读的品牌,话题也逐渐扩大,开始拓展到“大时政”的概念,广泛涉足热点话题,并逐渐尝试一些新玩法。
  目前,我们的微信粉丝有50多万,微博有130多万。单看基数并不大,但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占领移动端、打造品牌影响力,于是开始选择和各大新闻客户端合作,以入驻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内容。比如在今日头条上,我们虽然更新不多,但平均每篇都有超过150万阅读量,这个数字比微信高得多。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章。如果再算上PC端转载,应该说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了。包括外媒,据我们统计,每周都会有30-50家境外媒体转引我们的文章或观点,这是最关键的。
  记者:“侠客岛”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时政类新媒体项目有所不同。在题材选取,观点论述,以及整体风格塑造上,“侠客岛”是怎样进行自身定位的?
  “岛叔”:这个问题有两个核心要素要回答:定位以及竞争优势。其实是同一个话题。解答了这个话题之后,后面都是顺理成章的内容。
  我们始终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的变化,而是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在过去,新闻传播基本是拼平台,渠道为王;但现在看,我们觉得还是内容为王。用户是否选择订阅,订阅之后是否会打开,打开之后是否会读,读完之后是否点赞或分享,完全都是用户的自主选择。选择权在用户手上,用户的评价也是第一时间可以反馈的。换句话说,在这个舆论场上,你的内容和你有什么来头关系并不大,真正获取用户的只有优质内容。
  然而,新闻恰恰又是一个同质化较严重的行业。从这个角度谈定位,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和地方媒体比起来,我们懂全局、懂政治、有资源、更权威;和中央媒体比起来,我们比较好读,也更犀利。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在解决了思维和定位问题之后,选题、写作就是“术”的层面了。一个核心原则是:做不一样。别人做过的角度我们坚决不做,也尽量在选题角度上做到匠心独运。这个原则也会贯穿到行文和标题制作等方面。
  记者:作为从传统媒体走出的新媒体项目,一方面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党报风格影响;一方面又要受“侠客岛”新媒体风格的熏陶,适应新媒体受众需求,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理解和平衡两种媒体形态关系的?
  “岛叔”:优质的自媒体人当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媒体人。
  在我们看来,新媒体对媒体人的需求,是一种“市场化”需求:新闻事件发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用户对什么有了解需求、对哪些问题有疑惑,就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传统媒体的训练、党报的立场,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专业主义”。两者结合才是根本——如果一味迎合所谓的用户需求,奉行流量至上,那么必然就如今天的很多商业网站一样,存在“标题党”和低俗横行等现象;但如果不考虑用户需求只考虑自己说话的需求,那必然就是自说自话、独白式的。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是理想状态:既为读者答疑解惑,又不高高在上;既回应热点,又不完全迎合。
  现在各大新闻客户端都在寻求优质自媒体入驻。为什么?因为入口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一样”的新闻、观点和分析。新闻事件就在那里,能分析出什么、分析得多深入,才是差异化竞争的根本所在。
  记者:对于“侠客岛”的未来,你们是如何谋划的?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在媒体产品打造中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路子?
  “岛叔”:从基本定位出发,我们希望把“侠客岛”打造成一个知名的时政解读品牌,坚持做好内容这个核心竞争力,之后再去探索其他模式,比如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粉丝挖潜的模式,对接资源的模式,等等。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都很“快”,快速上项目、上渠道、变现、融资、扩张等等。相比之下,我们比较“慢”,也不太着急。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们能力还有限,会做的不多,内容方面比较有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既然核心竞争力是这个,想做的事情也是这个,那么还是先把事情做好,之后的模式则是附带的和衍生出来的。(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
编辑:小微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死刑审判】米脂4.27学校门口故意杀人案最新消息,大快人心!
“我选择不上诉,我对不起死者家属和他们的孩子,他们承受了世界上最大的痛苦。那么多受害人的痛苦,我难以原谅自己的罪。”
——28岁的赵泽伟提交的不上诉书
米脂“4.27”故意杀人案回顾
日18时10分许
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在放学途中遭遇恶性袭击,导致9名学生死亡,12人受伤。嫌疑人在行凶过程中,被过往群众和闻讯赶来的保安、师生、民警合力制服。
米脂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依法对赵泽伟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榆林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被告人赵泽伟故意杀人案向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榆林市中院经过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以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榆林市中院依法将该案报送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现已复核终结。
华商报讯(记者 宁军 实习记者 王娜)米脂县发生的“4·27”赵泽伟故意杀人案件,榆林市中院经过依法审理,于7月10日作出刑事判决,以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月24日,榆林市中院依法将该案报送陕西省高院复核,省高院现已复核终结。
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人未上诉
榆林市中院于7月10日作出刑事判决,以被告人赵泽伟(日生,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人)因工作、生活不顺而心生怨恨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庭宣判时,赵泽伟表示上诉。榆林市中院于7月11日给被告人赵泽伟送达了刑事判决书。送达后,赵泽伟于当晚向米脂县看守所提交自书的“不上诉书”材料一份。
因7月11日给被告人赵泽伟送达了刑事判决书,其上诉期限应截止7月21日,但7月21日是星期六,属法定休息日,故其上诉期限顺延至7月23日。榆林市中院法官于7月23日前往米脂县看守所,讯问赵泽伟该“不上诉书”是否系其自己本意并书写,赵泽伟予以肯定回答。同时,法官告知赵泽伟,当天系上诉期限最后一天,其是否坚持不上诉?赵泽伟再次明确表示自己不上诉。7月24日,上诉期限届满,本案榆林市检察院也未提出抗诉,榆林市中院依法将该案报送陕西省高院复核。
死刑裁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省高院于7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事实清楚。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依法不开庭审理。
省高院复核认为,被告人赵泽伟仅因工作、生活不顺而迁怒无辜,心生怨恨,继而图谋报复,持刀疯狂捅刺放学学生,发泄私愤,致21名中学生死伤,其中9人死亡,4人重伤,7人轻伤,1人轻微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被告人赵泽伟犯罪动机卑劣,杀人手段特别凶残,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巨大,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依法应予严惩。原审判决定罪准确,判处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裁定同意榆林市中院以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并对赵泽伟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侠客岛”: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时政新闻通常给人们的印象是刻板僵化,然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却有一群具有侠客精神的年轻人,偏偏不信这个邪,创办了自媒体“侠客岛”。不但坚持了传统媒体的专业精神,同时用新媒体的思路准确抓住了网络受众的“味蕾”。记者近日专访了“侠客岛”的主创人员之一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申孟哲(以下简称“岛叔”),看他们讲述是如何拆解时政迷局的。
记者:从“侠客岛”的名字谈起,作为一个从传统媒体走出来,以时政内容解析为主的新媒体项目,为何会为自己起一个如此具有武侠风格的名号?有怎样的寓意?
“岛叔”:“侠客岛”最早并没有官方认证,我们是以“民间”身份起家的。名中有“岛”,是想跟海外版的“海味”有点关系。我们几个人都是武侠迷,在脑洞大开之后想出了这个名字。“千古文人侠客梦”,大约也有一些这样的希望在里面。在我们看来,做时政新闻有一个困局需要破解,那就是以往很多人关心政治,但并不太懂其中的“道道”,这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僵化的话语和神秘化、套路化、程式化的语言造成的,或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我们就有了那句口号: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要说寓意和希望的话,这句话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记者:在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的过程中,“侠客岛”可以说是较早的试水者之一,且是一次由普通记者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创新。从发想到实践,“侠客岛”经历了怎样的头脑风暴过程?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岛叔”:在2014年2月创办“侠客岛”之前,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尝试,我们也一直有关注。很长时间内大家都在唱衰纸媒,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我们也试做新媒体?毕竟都是年轻人,对此也不陌生。我们创始团队都是做时政新闻的,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领域入手。
从创办到2014年6月,属于初创期,发展不算迅速;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算是比较迅猛的爆发期,我们在反腐报道、重大时政话题上都有不错的发挥,粉丝积累比较快;去年3月份之后,我们进行了实名认证,之后算是进入壮大期。我们开始希望把“侠客岛”做成一个时政解读的品牌,话题也逐渐扩大,开始拓展到“大时政”的概念,广泛涉足热点话题,并逐渐尝试一些新玩法。
目前,我们的微信粉丝有50多万,微博有130多万。单看基数并不大,但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占领移动端、打造品牌影响力,于是开始选择和各大新闻客户端合作,以入驻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内容。比如在今日头条上,我们虽然更新不多,但平均每篇都有超过150万阅读量,这个数字比微信高得多。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文章。如果再算上PC端转载,应该说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了。包括外媒,据我们统计,每周都会有30-50家境外媒体转引我们的文章或观点,这是最关键的。
记者:“侠客岛”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时政类新媒体项目有所不同。在题材选取,观点论述,以及整体风格塑造上,“侠客岛”是怎样进行自身定位的?
“岛叔”:这个问题有两个核心要素要回答:定位以及竞争优势。其实是同一个话题。解答了这个话题之后,后面都是顺理成章的内容。
我们始终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的变化,而是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在过去,新闻传播基本是拼平台,渠道为王;但现在看,我们觉得还是内容为王。用户是否选择订阅,订阅之后是否会打开,打开之后是否会读,读完之后是否点赞或分享,完全都是用户的自主选择。选择权在用户手上,用户的评价也是第一时间可以反馈的。换句话说,在这个舆论场上,你的内容和你有什么来头关系并不大,真正获取用户的只有优质内容。
然而,新闻恰恰又是一个同质化较严重的行业。从这个角度谈定位,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和地方媒体比起来,我们懂全局、懂政治、有资源、更权威;和中央媒体比起来,我们比较好读,也更犀利。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在解决了思维和定位问题之后,选题、写作就是“术”的层面了。一个核心原则是:做不一样。别人做过的角度我们坚决不做,也尽量在选题角度上做到匠心独运。这个原则也会贯穿到行文和标题制作等方面。
记者:作为从传统媒体走出的新媒体项目,一方面受人民日报海外版党报风格影响;一方面又要受“侠客岛”新媒体风格的熏陶,适应新媒体受众需求,你们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理解和平衡两种媒体形态关系的?
“岛叔”:优质的自媒体人当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媒体人。
在我们看来,新媒体对媒体人的需求,是一种“市场化”需求:新闻事件发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用户对什么有了解需求、对哪些问题有疑惑,就是我们着力要解决的。传统媒体的训练、党报的立场,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专业主义”。两者结合才是根本——如果一味迎合所谓的用户需求,奉行流量至上,那么必然就如今天的很多商业网站一样,存在“标题党”和低俗横行等现象;但如果不考虑用户需求只考虑自己说话的需求,那必然就是自说自话、独白式的。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是理想状态:既为读者答疑解惑,又不高高在上;既回应热点,又不完全迎合。
现在各大新闻客户端都在寻求优质自媒体入驻。为什么?因为入口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一样”的新闻、观点和分析。新闻事件就在那里,能分析出什么、分析得多深入,才是差异化竞争的根本所在。
记者:对于“侠客岛”的未来,你们是如何谋划的?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在媒体产品打造中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路子?
“岛叔”:从基本定位出发,我们希望把“侠客岛”打造成一个知名的时政解读品牌,坚持做好内容这个核心竞争力,之后再去探索其他模式,比如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粉丝挖潜的模式,对接资源的模式,等等。现在很多做自媒体的都很“快”,快速上项目、上渠道、变现、融资、扩张等等。相比之下,我们比较“慢”,也不太着急。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们能力还有限,会做的不多,内容方面比较有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既然核心竞争力是这个,想做的事情也是这个,那么还是先把事情做好,之后的模式则是附带的和衍生出来的。(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侠客岛微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