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意外烫伤后如何急救,心脏骤停急救黄金时间间2分钟,把握好让

男孩烫伤外婆在伤口撒盐,暑期4大高发危险处理不好能夺命
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期。
不过,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够得到及时而科学的处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对孩子的伤害。
每年暑假是儿童烫伤的高发期,很多医院的儿童烧伤科,一到暑假就床位紧张。
就在两天前,一个3岁的男孩子在家中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电热水壶。滚烫的开水流出来,烫到了他的胸口和两个上肢。
外婆见孩子胸口起了水泡,急忙从厨房抓起一把盐,撒在了外孙的胸口上……
结果,孩子全身15%烫伤,而胸口因为撒盐最为严重,达到了三度烫伤。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胸口上不撒盐,孩子的伤情不会发展到三度。”医生说,“因为伤口外漏,撒上盐后会在局部形成高渗环境,导致伤口周围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会刺激神经让你感觉疼痛,加重伤情,还可致伤口迁延不愈。如果盐不干净、有细菌,还会引起感染。”
除了盐之外,酱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物质也都不要给孩子涂抹,以免造成创面细菌感染,影响医生对烫伤的深度判断。
今年五月,还有个2岁孩子被热粥烫伤,妈妈用牙膏涂在孩子烫伤部位,第二天又用针挑破水泡。不料,孩子当天晚上就开始全身发热,出现抽搐、昏迷情况。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肝、肾、呼吸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还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症状。孩子不得不住进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那么,正确的烫伤急救措施是什么呢?
① 如果孩子烧伤或烫伤的面积在10%以下(成人在20%以下),可以先自行急救。而急救的首要措施,就是用冷水局部降温。
简单地说,就是就近使用一切生活用水冲洗伤口,包括自来水、矿泉水,温度一般在15-20度左右。有些人担心自来水含有细菌会引起感染,但事实上自来水中的细菌含量很少。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用冰水直接冲洗烧伤的地方,否则,可能会造成局部冻伤而加重损害。
② 另外,如果有衣服不容易脱下来,就可以一边进行冷水冲洗,一边用剪刀小心剪开,千万不能硬扯。
③ 在持续冷水冲洗约30分钟之后,如果伤口疼痛仍然比较厉害,可以延长冷水冲浸的时间,直到没有痛与热的感觉之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轻轻地遮盖烧伤部位,并送到医院救治。
④ 如果孩子的烫伤、烧伤面积在20%以上,就要争分夺秒送医院,越快越好。
特别提醒:
夏天,还有很多“热老虎”,需要特别注意,比如:
材质:玻璃
烈日下未开启时温度:65℃,开启后温度高达:116℃
烫伤指数:★★★★★
汽车排气管
材质:金属
烈日下未开启时温度:80℃,汽车启动后温度高达242℃
烫伤指数:★★★★★
材质:金属
烈日下温度:黑色车77.5℃、红色车50.6℃、白色车40.1℃,银色车37.7℃
烫伤指数:★★★★
材质:黑色人造皮
烈日下温度:53℃
烫伤指数:★★★
材质:金属铁皮
烈日下温度:50℃
烫伤指数:★★★
材质:水泥+石子
烈日下温度:41℃
烫伤指数:★★
材质:金属
烈日下温度:59℃
烫伤指数:★★★
材质:塑料管
烈日下温度:51.5℃
烫伤指数:★★★
材质:水泥+石子
烈日下温度:57.2℃
烫伤指数:★★★
所以,夏季带孩子外出玩耍,除了防中暑,还要防烫伤!
异物卡喉也是暑期常见的儿童安全事故之一。
近日,张家港一小朋友在吃葡萄时,不慎将葡萄吸到了气管入口处,面部青紫,呼吸微弱,情况十分危险。
好在抢救及时,已脱离危险。
医生提醒,如遇这种情况,家长要抓住黄金4分钟,进行急救。
通常这个时候,父母可能会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孩子的喉咙去取异物。
但这样做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使异物更加深入呼吸道。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向我们推荐“海姆立克的拥抱”急救法。
对准肚脐上两厘米,一手握拳头,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挤压五次。
如果出事的是孩子,就可以一手托其后脑勺,一手卡下巴,把他翻过来,头朝下45°趴在施救者腿上,掌根拍打后背,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
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
能够在异物卡喉的情况下获救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么幸运。盐城一名11个月大的男孩,就因为误吸姐姐的奶瓶盖而失去生命。
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免受异物卡喉之苦,我们也给父母们一些预防的建议:
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避免他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
不要给3岁以内的孩子,吃整颗的葡萄、桂圆、荔枝,以及果冻和坚果等容易吸进气管的食物。榨成汁或者捣碎了再给孩子吃,比较稳妥。
在孩子吃东西时,大人千万别逗弄孩子。并且要告诉孩子,不能在吃东西的时候打闹,或者跑动。
经常检查玩具是否有零部件松散脱落的情况。
溺水,也是暑假易发的儿童安全事故之一。
近日,在广西南宁的一个游泳池内,两个孩子突然溺水,沉入水中。
当时,两名男子看到这个情况,马上跳进泳池,将孩子救起,其中一个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幸好泳池岸边有一位退休护士,立即对孩子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
由于抢救及时,两个孩子都获救了。
看到这个新闻,我想起来了曾经朋友圈疯转的一则流言:
流言称,溺水孩子如果没有呼吸,只要紧紧攥住孩子的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就能救活。
专家指出:“倒背法”救了两个孩子只是巧合,可能是奔跑时的颠簸改变了孩子胸廓的形状、体积,和按压胸骨有类似的效果,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大多数溺水者。
对于刚发生溺水、心跳和呼吸尚未停止的孩子,这个方法也许有一定作用,但也并不能百分百地救活孩子;如果溺水的孩子没有清理气道,且心跳已经停止,而采取了俯卧位倒水,甚至会加重孩子缺氧的情况,耽误抢救时间。
因此,专家特别指出,溺水者被救出后,首先应该做的是恢复呼吸,而不是控水——溺水者最大死因是在水中无法呼吸而导致大脑缺氧。
这时,正确的心肺复苏是最科学、最安全的救助办法,也就是新闻里那个退休护士对溺水孩子使用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
① 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
(图片来源于网易)
② 解开领口,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图片来源于网易)
③ 这两个步骤都做完之后,再将溺水者的头部歪向一侧,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在按压的同时,溺水者胃部的积水也自然会流出;
(图片来源于网易)
④ 最后,按照“每30次心肺复苏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频次,循环进行,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为止。
不过,溺水者苏醒过来,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了,还要警惕孩子“二次溺水”。这种溺水又被称为“迟发性溺水”,症状往往很隐蔽。
一个澳洲妈妈Toxward,就有过这种让人后怕的经历。
3岁的小儿子Oliver在玩耍时不慎跌入泳池, 被救上岸时,并没有出什么严重不适。可在回家后的几个小时里,异常情况出现了——体温一直升高,而且开始昏睡。
于是,这位妈妈赶紧将Olive带往医院。
X光显示,Olive经历了“延发性溺水”,他掉入游泳池后,呛入了一些水。在他上岸之后,这些水依旧停留在他的肺中——如果不立即救治,就可能会致命。
特别提醒:
① 孩子溺水时,可能并不会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会疯狂拍打水面、挣扎、大声呼救。他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边、码头,或是安安静静地趴在水面上。
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玩水、游泳的时候,一定要有敏感的察觉力。
如果孩子突然安静下来,一定要问一句:“你还好吗?”
如果孩子没有回应,那就证明孩子已经呛水,处于半失去意识状态。这时,我们必须尽快将孩子抱上岸,请求协助。
② 孩子溺水还可能发生在家里的浴缸里。
有妈妈给积木育儿留言,说她家两个孩子在浴缸里一起洗澡,哥哥玩闹时推了弟弟一把,弟弟脚底一滑,整个身体掉入水中,全程一点声音都没发出。
还好这位妈妈就在旁边。她看着情形不对,马上把弟弟从水里捞上来,才避免了悲惨的后果。
暑假期间,还有一个比较高发的儿童安全事故,那就是坠楼。
前几天,有个2岁半的女孩月月,午睡醒来后没见到奶奶——奶奶买菜去了,便爬上阳台,从17楼跌落。
月月妈妈说:所幸前几天下了雨,地面松软;也可能月月在跌落时碰到了树枝,起到了一定的缓冲,落地后竟然自己爬了起来,一边哭着走找奶奶,一边自己走进楼道……
经过检查,月月除了肝脏存在轻微挫伤,肋骨少许骨折外,并无大碍。
这是一个坠楼奇迹,但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么幸运。
而大多数孩子坠楼的原因,都发生在大人趁孩子睡着出门办事的时候——孩子醒来后发现自己一个人在家,缺乏安全感,想出去找家人又打不开门,于是爬上阳台窗户……
所以,针对孩子坠楼的安全事故,我们能够应对的更好办法,就是增加安全意识,细心看管好孩子,尤其是要提醒带孩子的老人(老人的安全意识相对差一点),并做好家里的安全防护,如给窗户安装安全防护网等。
而一旦发生孩子坠楼,家长千万不能因为伤心过度而跑过去抱起或挪动孩子,以免原本骨折或外伤的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孩子不管有没有摔伤和生命危险,都处于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如果家长没有掌握急救知识,千万别自行急救,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急救。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细心地观察孩子,如发现某处伤口出血严重,可按住伤口附近,进行压迫止血,仅此而已。
总之,孩子的安全无小事,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建议每个父母都要学习一些科学的安全防护和急救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往往,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是你的处理方式,决定了孩子的生死和受伤程度。
最后,祝孩子们在暑假里平安、快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宝宝被烫伤后,2分钟紧急黄金时间要怎么做_百度知道
宝宝被烫伤后,2分钟紧急黄金时间要怎么做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采纳数:14529
获赞数:5980
参与团队:
5步处理孩子烫伤第一步:冲!孩子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千万不要轻信偏方,忙着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还妨碍医生观察烫伤严重程度,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便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第二步:脱!冷水冲到足够时间,孩子疼痛减轻后,试着轻轻脱掉烫伤处的衣物,不方便的话就用剪刀剪开。需要注意的是:脱衣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有时候衣物会跟孩子的皮肤黏连在一起,强行脱很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掉一块皮肉,加重伤势。如果已经发生黏连不好脱,就保留黏连部分,只去除周围衣物就行。第三步:泡!完成前两步后,如果只是小面积的烫伤,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以便缓解疼痛,稳定孩子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烫伤面积比较大,就不要长时间浸泡了,否则容易导致体温流失,引发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状况。第四步:盖!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用干燥清洁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用有毛、絮状物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粘连在伤口上。第五步:送!经过上述四步处理,就可以送医诊治了,送医过程中注意保暖。
为你推荐: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宝宝烫伤后,家长一定要抓住这黄金两分钟
刚盛上来的热饭、放置不当的暖壶以及一些高温取暖设备等都可能成为小孩子烫伤的元凶。生活中很多家长总以为意外离自己很远,殊不知,它在悄悄地靠近孩子!意外一旦发生,往往让家长措手不及,尤其是发生较为突然的烫伤。
孩子突然间烫伤,家长会怎么处理?千万不要再听信那些偏方,抹这个涂那个了。不正确的处理,只会加重孩子的痛苦,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有关专家指出,宝宝烫伤后最佳治疗时间为两分钟,在这两分钟内,家长要采取正确科学的应急措施,减少烫伤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第一步:用冷水冲洗
宝宝一旦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至少15分钟,至疼痛明显减轻。要注意的是,要“立即”,并且冲的时间要足够长。家长切记水流不要太急,避免导致烫伤处脱皮。另外,冲洗的时候不要触摸伤口。
冷水冲洗烫伤处,是为了带走引起烫伤的热量,是烫伤急救最为关键
第二步:冲洗后,轻轻脱下衣服
家长要轻轻脱下宝宝的衣服,及时脱去衣服可以避免余热持续损伤孩子的皮肤。当脱衣服有困难的时候要用剪刀剪开衣服,若衣服已经和皮肤粘连,就不要硬脱了,这时只需把周围的衣服剪开即可。
第三步:浸泡
小面积的烫伤可以在一盆凉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缓解孩子的疼痛,稳定孩子情绪,大面积烫伤就不要浸泡了,避免孩子体温流失,引发其他不适。
第四步:盖住创伤面
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孩子烫伤的部位,没有纱布用一块干净毛巾也可以,但不要有毛或絮状物的,这些毛会粘到孩子患处不好清理。
第五步:送医院
一切准备就绪,赶紧送孩子去医院治疗,途中要给孩子做好保暖措施。
宝宝烫伤后,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家长们都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程度烫伤盖如何治疗:
1、一度烫伤
皮肤红肿刺痛,无水泡。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无破损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
2、二度烫伤
皮肤起泡,非常疼痛。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刺破水疱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
3、三度烫伤
皮肤变白、发硬,甚至焦黑。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
家长一定要切记:
如烫伤严重,不能用生冷水冲洗或者浸泡伤口,否则会引起肌肤溃烂,加重伤势,大大增加留疤的几率。严重烫伤者,在转送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伤者烦渴时,可给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开水,而导致伤者出现脑水肿。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
那么,如何预防孩子烫伤?
1、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暖时,热水袋外边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烫为宜。注意热水袋的盖一定要拧紧,经检查无误才能放置于包被内,定时更换温水,既保暖又不会造成烫伤。
2、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后再兑热水,水温不高于40℃。热水器温度应调到50℃以下,因为水温在65℃~70℃时,两秒钟内就可能使幼儿严重烫伤。
3、暖气和火炉的周围一定要设围栏,以防孩子烫伤。
4、不要让孩子轻易进入厨房。
5、将可能造成烫伤的危险品移开或加上防护措施。如热水瓶、熨斗等电器用具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桌上不要摆放桌布,防止弄倒桌上的饭碗、暖瓶而烫伤。
6、家庭成员要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检查落实情况。时常提醒孩子自我防烫伤。
各位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一定要有警惕心,不要自以为意外离孩子很远。做好准备,比什么都强!
关于辣妈更美秘籍,育儿宝典,海量干货,尽在mingyihuicn,可在微信中搜索关注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四会家长注意!妈妈炒菜10分钟,孩子竟然起家中溺亡!呢D家庭隐患要警惕!
正值暑假期间,小朋友的安全问题无时无刻不让家长担心。近日,深圳一位妈妈在家里带小孩,仅仅炒菜几分钟,意外就发生了……
近日,深圳一名11月龄的男婴在家中玩耍时,栽倒在水桶中,经过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妈妈正在厨房炒菜。
7月初,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何颜霞到罗湖某医院急会诊,患者是一名11个月大的婴儿,原本孩子活泼可爱,运动发育特别好。事发当天,妈妈到厨房炒菜,他独自在地板上玩耍。约十来分钟功夫,妈妈从厨房出来,孩子不见了。
等妈妈找到洗手间,看到的是让人崩溃的一幕。孩子倒栽在水桶里,一动不动。抱出来看到孩子脸色乌青,已经没有了气息。紧急送往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经历了约一个半小时的心肺复苏,孩子终于恢复了心跳,但是再也没有醒过来,也没有自主呼吸。
医务人员全力以赴的抢救,
仍未能挽回这条可怜的小生命。
悲剧的发生让人心疼,
更加痛心的是这种事情竟早已不是少数。
一岁多男婴卫生间溺水
据今日一线报道,今年1月,佛山顺德一个一岁三个月大的男婴,17号上午在家时,趁着家里人没注意,竟独自走进了卫生间。谁知一个不小心,就头朝下地“栽”进了一个盛满水的水桶里。当家里人发现时,孩子已经脸色发黑,全身僵硬。家人立刻采取急救措施,并且拨打120将他送去医院。
如果家长多些育儿常识和防范意识
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预防家中溺水的有效办法
去除家中溺水的危险因素
做到以下这几点,杜绝此类悲剧再发生!
1、不让宝宝离开你的视线,尤其婴儿,一分钟几十秒都不行,因为危险常在瞬间发生。
2、不在容器中存水,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较深容器,盖好马桶盖,像水桶类容器最好扣着放,因为若有存水,婴儿倒栽进去也可能因无力起身而发生窒息。
3、必须储水时,将储水的容器放在孩子无法到达的地方,如确保孩子不能打开存放处的房间门等。
4、不让婴幼儿独自在浴盆浴缸里洗澡。
若不幸发生家中溺水怎么办?
把握最佳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
不幸发生家中溺水,而且现场人员无任何心肺复苏知识而错失最佳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更加让人痛心!
家长们,你真的有必要学一下(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心肺复苏六步决:
双手拍肩辨意识,指触颈脉判心跳;
大声呼叫旁人助,急救电话快速打;
侧跪松衣定好位,掌心翘起十指扣;
上身前倾臂垂直,一秒两次手不离;
清口捏鼻抬下颌,两次吹气要有效;
三十比二持续做,不到成功不言弃。
针对儿童,在急救时还要注意
? 一岁以下婴儿心肺复苏
将宝宝仰卧平放于地板或硬质材料平面上,食指和中指并拢双指法或双手环抱双拇指法,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用力快速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达到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完30次后,紧接着一手按住宝宝前额一手抬宝宝起下巴颏,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再重复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一岁以上孩子心肺复苏
可采用单掌法(适用于幼儿)
单掌法心脏按压
或双手掌重叠法(适用于较大儿童)
双掌重叠心脏按压
按压心脏,按压深度约5cm,按压频率及按压次数与口对口呼吸比例同1岁以下婴儿。如果无能力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只做心脏按压即可。以上急救措施要直到孩子面色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或120急救人员到场才可停止。
注意,还有这些隐藏在家中危险
除了家中溺水,家里还暗藏很多危险,
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意外,家长们要注意了!
小个子物品
危险品:纽扣、电池、珠子、瓜子等等。
孩子并不能区分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经常把一些小物品放入嘴里,稍不留神就可能阻塞气管,导致窒息。
应对方法:
1.平常要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食物,哪些东西不能吃。
2.如果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噎着食物,那么要注意切小块。
3.将纽扣、珠子等小物品收起来,别让孩子随便能摸到。
4.购买玩具的时候也要多加小心,不能有可拆卸的小零件。
5.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不要逗他说话或笑;吃的时候也不能乱动。
易倒的物品
危险品:鞋柜、电视、椅子、桌子等等。
不少孩子总喜欢攀爬一些家具,一旦登顶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但是很多家具容易倒,在孩子攀爬的时候极易倒下,他们也可能因此被砸伤。
应对方法:
1.鞋柜最好能自己打,这样就会固定,不会倾倒。
2.电视可以直接挂起来,宝宝够不着,也不会随便倒下。
3.如果鞋柜等家具是活动的,那么最好装个安全支架,防止倾倒。
4.尽量选择结构稳固的家具,宽度一定要达到安全标准;柜顶别放重物。
带电的物品
危险品:插座、排插、电线、家电等等。
对于孔洞,孩子总是充满了探索欲,而家中最常见的孔洞莫过于插座、排插等。不少孩子就可能因为好奇,用手指或者金属物插入其中,结果就出现触电的危险。
应对方法:
1.选择插孔窄而长的插座,这样孩子没法将手指插入其中。
2.可以利用一些物品堵住插孔,某宝上有售,价格也很便宜。
3.排插不要放在孩子能够着的地方,使用结束后要及时收好。
4.注意电器老化问题,如果电线老化,那么一定要及时更换。
5.液体要远离插座、排插,以免液体不慎打翻,引发触电危险。
烫人的物品
危险品:炉灶、水壶、开水、热锅等等。
孩子还小,不知道热的东西会烫伤自己,再加上看到东西就摸,所以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烫伤留下疤痕,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应对方法:
1.少让孩子去厨房,这是家中最危险的地方。
2.烧水的时候别让孩子在一旁玩,避免撞到水壶。
3.刚倒出的水要放在桌子中央,桌边容易被孩子扒倒。
4.不要用桌布,孩子在扯桌布的时候容易扯掉碗、盘,易被烫伤。
5.使用热水袋、暖宝宝时,不要紧贴着孩子皮肤,容易烫伤皮肤。
有绳子的物品
危险品:窗帘、部分衣服、围巾、线头等等。
卷放窗帘的吊绳、连帽衫上的绳子、外形酷似绳子的围巾等,都可能缠绕住宝宝的脖子,引发窒息的危险。
应对方法:
1.使用横拉式窗帘,杜绝吊绳的危险。
2.不要给孩子买连帽衫,或者抽掉帽绳。
3.没必要给孩子戴围巾,他们没有那么冷。
4.告诉孩子绳子的危险性,不给他们随意玩耍。
有角的物品
危险品:桌角、柜角、床角等等。
在孩子能跑会跳的时候,他们总喜欢跑来跑去,结果一不小心就撞到了桌角,严重的还可能撞到眼睛或口鼻。
应对方法:
1.尽量选择圆角设计的家具,实在不行可以装上防撞角。
2.给孩子开辟出一个专门的游玩区域,并且做好安全措施。
3.不要在家里玩追逐打闹的游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有毒的物品
危险品:洗涤剂、洁厕灵、消毒剂、药物等等。
家里难免会有些洗涤物品,因为孩子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可能将这些物品看成饮料,如果不慎误服,那么就可能出现中毒的情况。
应对方法:
1.告诫孩子,这些物品不是饮料,喝了肚子疼。
2.不要让孩子乱吃东西,灌输不要乱吃东西的意识。
3.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药,他们很有可能会自行模仿。
4.每次喂孩子吃药的时候,不要骗他们说这些是糖果。
排除家中危险,
为宝宝营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赶紧转发收藏给身边的宝爸宝妈!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南方都市报、育儿网、高明发布
整理编辑:四会街坊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处理,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孩子被烫伤,家长要抓紧这“黄金2分钟”,处理好了不会留疤
孩子们在两三岁的时候正是调皮的阶段,对什么都很好奇,什么都想上手动一动。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危险,家长们一时不慎可能孩子们就已经处在危险的环境中了。
尤其是家里的热水瓶和刚做好的饭菜,都是可能造成孩子烫伤的“潜在危险”,家长们一定要多多注意。
但是,如果孩子不小心已经发生了烫伤,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呢?很多家长们都听说过一些“偏方”,比如说用牙膏涂、用酱油擦等等。
其实,这些方法并不靠谱,盲目的往伤口上涂抹这些东西而不进行消毒的话,非常容易出现感染等症状,不仅烫伤好不了,还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孩子出现烫伤之后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抓紧刚刚被烫伤后的“黄金2分钟”,这不仅关系着烫伤能不能很好治愈,处理好了将来孩子不会留疤。在这两分钟里,家长第一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打开水龙头,把孩子的伤口放在冷水下冲洗。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是因为在孩子烫伤之后,孩子的皮肤表面已经被高温灼伤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快速冷却周围的肌肤组织的话,旁边娇嫩的肌肤也很可能收到波及,使烫伤的部位扩大。
这个冷的程度也不是越冷越好,有的家长为了追求冷却效果,给孩子用冰块降温,或者用冰敷的方式来处理。这不但不能减轻孩子的症状,过低的温度也会使孩子出现冻伤的情况,对伤口反而有负作用,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在冲洗10分钟左右之后,家长们可以小心地把孩子的衣服脱下来了,一定要注意动作轻缓,不要把孩子伤口的皮肤黏连下去。脱下烫伤处的衣服之后,如果烫伤的面积比较小的话,家长们可以用冷水浸泡孩子的伤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冷却伤口,减轻孩子们疼痛的感觉。但这个处理的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以15分钟为限,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之后,家长们需要在孩子烫伤的位置上放置无菌纱布或者经过消毒处理的毛巾等,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细菌等杂质。做完这些之后,家长们就要快速地将孩子送往医院,请医生进行专业处理了。
烫伤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家长们在做好准备工作后一定要让医生帮忙治疗,而不是盲目听信一些偏方或者习俗,以免孩子疼痛或者留疤。大家还有什么好方法吗?欢迎分享哦。
关注我,每日早教知识全分享!
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公号:育儿房间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场急救黄金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