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泰国男仆餐厅公司吗?

88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63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是一只海鸥)
(爆米花加可乐)
(阿狸宝宝丶)
第三方登录:被贩卖到美国的中国男仆,倾尽所有,做了一件让祖国为之自豪的事被贩卖到美国的中国男仆,倾尽所有,做了一件让祖国为之自豪的事直播历史百家号一位被贩卖到美国的中国男仆,却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做了一件大多数人不会想到,也不会去做的事情。他就是丁龙,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肯定会觉得很陌生。他确实是不为人所知的,但是他默默的却为我们国家做了一件为之自豪的事情。1901年春夏之交,在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这一事件的主角当时按照美国人的习惯被称为“猪仔”,其实就是中国人被贩卖到美国的仆人。而来自广东的华工丁龙,这位贫穷的华工为了宣扬彼时倍受屈辱的祖国的文明和文化,终生未婚,省吃俭用,想将一生积蓄捐献给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恳请它开设一个汉学研究系。身为一位普通的中国人,却有如此高的觉悟,实在让人为之佩服一般来说有人捐钱,美国大学一般是乐于接受的,但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因为要想在哥伦比亚破天荒的开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系,是需要相当大的一笔钱的。即使咱们中国的这位华工用尽他一生的积蓄1.2万美元,也离那个数额相差甚远。而要想开一个汉学系,在当时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来说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名牌大学接受捐款也不是谁的钱的都会接受的。幸运的是丁龙在美国当仆人遇到的是一家心地善良和尊敬他赏识他的一家人,他的主人便是卡本蒂埃将军,而卡本蒂埃则是从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还是这一学校医学院的校董。因为丁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伺候了他大半辈子,所以他的主人想要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得知丁龙想要捐款哥伦比亚大学并开创一个汉学系,他打算全力支持,尽管丁龙一再婉拒主人的好意,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只好同意。为了实现仆人的愿望,这位主人先后捐出了近50万美元,最后甚至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变卖,自己回到乡下度其余生。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学校终于同意这一事情了。但是事情没有想得那么简单,哥伦比亚大学还是不愿意用一个仆人的名字来命名这个系,因当时李鸿章拜访过纽约,所以他们想用李鸿章的名字命名,但是被卡本蒂埃拒绝,一再坚持用丁龙的名字,否则就撤资,后来校长终于妥协了。这个汉学系,就是今天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而捐款后的丁龙却失去了踪迹,也许他仍然隐藏在尘封的历史中。但他为中国做的这一件事足以让后人为之竖起大拇指,也值得让祖国为之自豪。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直播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起来分享现在生活中的愉快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被删除!
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新浪博客首页。
1.请检查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2.如果不能确认输入的网站,请浏览查看所要访问的网址。
3.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如还有疑问请联系新浪客服:致电现在位置:
晚清大臣康有为几房太太都不满20岁!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是致力于变法维新的改良派,公车上书、戊戌变法都离不开他的主导。而生活中的康有为,处处留情,妻妾成群。尤其是晚年,他娶的几房太太都不满20岁,是名符其实的“小”老婆。
康有为有6位太太:张云珠、梁随觉、何旃理(美国华侨)、市冈鹤子(日本人)、廖定征和张光。原配夫人张云珠比康有为年长3岁,因生了3个女儿没有儿子,康有为便娶了第二任太太梁随觉。当时梁随觉18岁,年轻貌美,略通文墨,颇得到康有为的宠幸。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坐拥六美,中西合璧
在颠簸动荡的流亡生活中,康有为一共娶了六位太太,其中有一位是美国华侨,一位是日本人。
康有为认为这与自己主张的自由婚姻并不违背。他在《大同书》中曾写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欲交合之事,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不过,他与六位太太都没有到“两憎则相离”的地步。
1907年,49岁的康有为在美国西部,结识了17岁的美国华侨何旃理。何不仅通晓四国文字,且熟悉中国文化,能歌善舞,听了康有为的演讲后迷恋上他。康有为当时已娶了原配夫人张云珠、二太太梁随觉,但何旃理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康有为。
1911年6月,应梁启超的邀请,康有为携二位夫人(梁随觉、何旃理)移居日本,住在须磨梁启超的“双涛园”。康梁师徒久别重逢,甚是欢喜,不料家属之间顿起风波。时梁妻李蕙仙已是不惑之年,而康妾何旃理仅二十出头,岁数相差一倍,可是论康梁师徒关系,李却要认何为师母。李出身官宦之家,自视甚高;何见多识广,年轻气盛,彼此常闹矛盾,弄得两家都不愉快。为此,康不得不另觅去处。
复辟失败后,康失意无聊,于1918年春夏畅游杭州。这位“圣人”竟“挟妓游湖”,并乘兴作诗一首,开头便是“南妆西子泛西湖,我亦飘然范大夫”。把妓女比作西施,自己比作范蠡,一时被传为笑柄。
这只是在西湖的风流韵事的序曲。一天,康有为泛湖闲游,忽见一位妙龄女郎在浣纱,疑是西施再世。经打听此女叫张光,年仅18岁,尚末婚配。康赶紧托人提亲,张家见康已年逾花甲,婉言相拒。但在康的坚决要求和媒人尽力撮合之下,家境贫寒的张家最终点了头。1919年,康有为在上海举行婚礼,亲朋好友尽皆道贺,唯独妻妾儿女均不赞成这门亲事,以集体缺席婚礼相抵制。
在六位太太中,康有为似乎格外疼爱何旃理。何于1914年病逝,此后每逢周年忌,康有为都要在其灵前焚香哭拜;清明时节,则亲临墓地祭祀,偌大年纪的人,在坟冢前涕泪交加,长跪不起。
多年后,康有为还请画家徐悲鸿根据何旃理的遗像画了一幅水彩人像。画中是一位穿清代服装的少妇,头挽高髻,仪态端庄,秀目生辉,亭亭玉立。
62岁纳妾遭全家集体抵制
1919年,已经62岁的康有为与18岁的张光在上海举行婚礼,亲朋好友皆道贺,唯独妻妾儿女均不赞成这门亲事,以集体缺席婚礼相抵制。
康有为集进步与保守、资本主义新思潮与封建旧传统观念于一身,表现在他既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又南辕北辙,妻妾成群。尤在晚年,他与几位中外妙龄女郎,谱写了一曲曲浪漫的黄昏恋。
49岁娶17岁何旃理为三太太
1907年, 康有为到达了美国西部的非士那。当时,海外五百万华侨报国无门,只要康有为出现在何方,他们无不趋之若鹜,去追寻一代爱国者的萍踪。当地华侨热诚地请康有为演讲,消息一下传到了几十里外的一个种植园。园主是老华侨,生有十个子女,其中最聪颖美丽的何金兰,又名何旃理,从小在一位博学儒生的严格教育下,不仅通晓四国文字,而且熟悉中国文化,能歌善舞,更兼有一颗赤子之心。何旃理久闻康有为叱咤风云的传奇色彩,立即约了几个小姐妹,风尘仆仆地赶往目的地,去聆听启蒙大师的救国宏论。
康有为在华侨领袖的拥戴下,气宇轩昂地走上讲台。他目光炯炯,环扫一圈无边的大海,声若洪钟地讲述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创办实业等拯救祖国的主张和蓝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会场寂静肃穆。人们仿佛看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鲜血中摸索光明、摸索幸福……康有为话锋转向他朝思暮想的大同世界,劈头就讲男女平等:“同胞们,人都是天生的,有其身必有其利,如果谁侵犯人权,就是侵犯天权……男女虽然性别有异,但其他一切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解禁变法,实行男女平等!”台下掌声如雷。康有为深吸一口气,将手猛力挥向天空,厉声道:“我以为解放女子,实在是今日中国一贴良药啊!”
何旃理被康有为的儒雅气度、救国衷肠、深刻思想所折服,激动得热泪盈眶。待康有为演讲结束,她趋步上前,恭敬地行大礼:“南海先生(康出身于广东南海,故人们尊称其康南海),您讲得太好了!我还想……听一遍……维新变法的道理呢。”“好吧。”康有为凝视着面前的美丽姑娘,从哥白尼的日心说讲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文艺复兴讲到法国启蒙运动,从孔子改考制讲到戊戌维新。这些宏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何旃理情窦初开的春心。以后数日,康有为神思恍惚,不知不觉去华侨那儿了解了何旃理的底细。
那时的康有为已娶了原配夫人张云珠(生有五个女儿),二太太梁随觉(生有三女一子),但他的心依然似年轻人一般,被爱情燃烧得如痴如醉。
不久,康有为离开非士那,周游美国各地,他心中不时浮现这位年仅十七岁,有着白皙瓜子脸儿的少女倩影。心想:自己要在各国华侨中组织保皇会,宣传君主立宪,办实业,多么需要一名懂外文、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啊。于是,康有为投石问路,发函给何旃理,此举正中已坠入情网的何旃理下怀。他们通过书信交往,共结同心,短短的日子里居然写了上百封情书。
许多年后,这批情书落到二太太手里。就在庞莲嫁到康家前夕,一天她去探望康同凝(何旃理所生),二太太捧出一札信件,对同凝说:“这是你爸爸和妈妈交往的情书。”庞莲见到何旃理写的信中夹了不少英文。
这年夏天,康有为接到欧洲弟子来信,敦请他去处理一大笔捐款。临别之际,一对老少恋人在如洗的月夜依依不舍。何旃理偎着康有为柔声说:“南海先生,我要跟您去欧洲考察,我离不开您哪。”表示愿意以身相许。康有为一阵亢奋,不觉浑身颤抖。但转念一想,双方年龄相差30多岁,结合恐怕有阻力,便叫何旃理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自己则推迟行程。果然,何旃理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万万没料到如花似玉的旃理,会爱上一个50多岁,被大清王朝通缉的头号“钦犯”,个个激烈反对。何旃理据理力争:“你们知道什么?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变法救国思想是多么振奋人心哪!”她说罢泪流满脸,头一仰,嚷道:“他现在需要我,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非他不嫁!”
两人婚后漫游世界,何旃理开展夫人外交,使康有为如虎添翼。康有为老来交桃花运,格外疼爱这位三太太。
1912年,康有为、梁启超师生同往日本双涛园,彼此非常愉快。1913年,康母去世,康有为归国奔丧后,携全家定居上海辛家花园。他们的命运之舟刚驶入宁静的港湾,何旃理却红颜薄命,1914年患猩红热症,不幸病逝于辛家花园,年仅二十四岁,葬于江苏金坛县茅山积峰下青龙山,与康母,康有为弟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安息在一起。康有为失去爱妾,悲痛欲绝,每逢周忌,他都要在何旃理的灵前焚香哭拜;清明时节,则亲临茅山祭祀,偌大年纪的人,在坟茔前涕泪交加,长跪不起。为了永远纪念英年早逝的何旃理,康有为请投宿在辛家花园的年轻画家徐悲鸿,根据死者遗像(笔者在庞莲家见到两幅:一张何旃理单人半身照;另一张她一手牵子,一手抱女),画了一张水彩人像。画中是一位穿清代服装的少妇,头挽高髻,仪态端庄,秀目生辉,亭亭玉立于一幢洋房的阳台上,背景是一片苍翠的树林,林后微露一泓清泉,蕴含着逝者生前热爱生活的个性。1981年,庞莲将这幅珍藏了六十余年的无价之宝,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现已成为后人研究徐悲鸿早期画技的绝品之一。
55岁娶16岁市冈鹤子为四太太
康有为在世界各国流亡的过程中,前后三次客居日本,住了三年时间。日,康有为应梁启超的敦请,从新加坡移居日本,次年春天,搬至须磨“奋豫园”,此行又播下一颗爱情的种子。
“奋豫园”依山傍海,坐落在遮天蔽日的古树群中,空气清新极了。康有为住定后,经常参加当地华侨举办的爱国活动,去各地浏览,不觉对日本的风土人情发生了兴趣,遂经人介绍雇了一名十六岁的神户少女市冈鹤子作女佣。
鹤子怀着神秘感来到了康家。康有为仔细打量鹤子,只见她细眉小眼,嘴唇微翘,额头高耸,虽貌不惊人,但那副羞答答的神情,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他便通过秘书兼翻译阮鉴光对鹤子说:“姑娘,请坐下,你不要拘谨。日子久了,你就会产生宾至如归之感了。”
鹤子与康有为相处久了,发现这位长者很慈祥,从他那儿她知道了中日交往的绵长历史,以及鉴真东渡、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
鹤子见来康家的客人都是气度不凡的中国人和日本名流,他们坐下便谈笑风生,出语惊人,而她却始终不知道主人是什么人物。她对康的好感与日俱增。1913年早春二月,鹤子随康有为、何旃理去须磨海边散步,忽地长空一声雁叫,康有为举目仰望,想起自己远离故土已十五个年头了,如今还在浪迹天涯,眼中竟涌出一层晶莹的泪光。他放眼大浪东去的太平洋,再次忆起了戊戌维新的悲壮画卷。鹤子这才知道,主人居然是在中国能与清朝皇帝对话的数一数二的人物,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大海那边的文明古国充满了憧憬。康有为夫妇对这位充分体现日本女性温文、柔顺和善解人意的少女,表示了彼此间水乳交融的深情。
康有为全家福照片,1921年摄于上海。中排右起:五夫人廖定征,四夫人市冈鹤子、元配张云珠、康有为、二夫人梁随觉、六夫人张光、女儿同环;前排右起:同令、同籛;后排右起:女儿同复、女婿潘其璇
康有为归国之前,正是心绪极为复杂之时,他既为逃离祖国,与母亲生离死别而悲伤,又为能重新踏上故土而欣慰。为了平息心中奔涌的情愫,便由鹤子陪同,去参拜“奋豫园”附近的净土真宗现光寺。在这座飞檐翘角的大庙上空,覆盖着楠树、松柏、银杏等树,绿油油、黑森森一片。寺内的钟声伴着海涛悠悠地飘来,使人产生空灵之感。他们从大雄宝殿下来,默默地向前走着,康有为从日本的这座寺庙联想到中国净土宗的发源地———庐山的东林寺,不禁喟然长叹:“唉,1889年我上匡庐,去参拜东林寺时是何等意气风发,当年情景犹历历在目啊!”“大臣,这儿不是也有寺庙吗,”鹤子尚不知康有为将回国,便柔柔地宽慰他,“您老为何叹息呀?”
康有为捏须仰首,望着蓝天碧云,良久才答道:“老夫想到归国在即,却拿不出一贴救国救民之良药,不像年轻时有那么一股豪情,故而叹息。”
“什么,大臣要……回去啦?”鹤子闻言泪如雨下,“我可舍不得你们离开呢。我非常喜欢同凝、同亻炎,还有……还有……”鹤子脸上飞起一朵红云,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
康有为一眼看穿了鹤子的用心,他何尝舍得与这位典雅的日本姑娘分别呢。他注视着局促不安的鹤子,斩钉截铁地说:“鹤子啊,我和三太太都需要你,孩儿更离不开你。等我们回国,一定会请你来的。”鹤子这才破涕为笑。
康有为迁回上海,念念不忘鹤子,便修书一封,邀请她来上海做客。鹤子接信后欣喜若狂,马上与父母商议,其家因十分贫困,父母见康家厚待女儿,遂欣然允诺。鹤子赴沪,不出数月,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康有为的四太太。
何旃理在世时,鹤子与其姐妹相称,双双得到康有为钟爱。何旃理去世后,康有为极为疼爱鹤子,每逢出游,必携她同行。
可惜好景不长,鹤子毕竟是异国女性,在中国有许多不适应之处,加上难以与康氏大家庭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终于产生了归国之心。1924年晚秋,鹤子尽管已有身孕,仍决定回国,遂于一个西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日子,与康有为挥泪告别,怆然回国。临别前夜,鹤子舍不得相处多年、由自己带大的同凝、同亻炎,紧紧抱着兄妹俩痛哭。她这一走便成了与康氏的永诀。鹤子归国不久,生下一个女儿凌子。1925年2月的一天,鹤子在惨淡的夕阳下,卧轨自杀于须磨郊外。她为何走绝路,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即使鹤子之女凌子,如今也隐姓埋名,无人知晓她的萍踪。
第四老婆鹤子出轨内幕
本女孩鹤子出生于1897年,家境清苦。16岁那年,经熟人介绍来到了康家当女佣。当时康家有康有为、三夫人何金兰,和一个年幼的儿子。鹤子在康家的工作任务是打扫房间,有客人来访时,就把客人引进客厅,跑出跑进地传达和接待等。鹤子工作勤恳努力,深得康有为夫妇的喜欢。
一年之后,康有为决定全家迁回国内上海。康有为回国三个月后,给鹤子写了一封信,诚恳邀请她到上海来继续工作。鹤子接信后感觉康家非常友善,盛情难却。经父母同意,鹤子鼓足勇气启程了。
康家公馆座落在当时法国租界里。他们对鹤子的远道而来感到异常高兴,热情而又周到地接待了她。康家当时居住有元配夫人张妙华,她虽然生了两个女儿,但生的男孩却夭折了;二夫人梁随觉生了长子,及两个女儿;以及随康有为回来的三夫人何金兰,她们都有孩子,全部家庭成员有十余人,和睦相处。
鹤子的工作较轻松,几乎没有什么事可做,平日里只是用鸡毛掸子弹弹书籍上面的灰尘,遇上教英语或钢琴的家庭教师来了,就跟大家一起学英语或钢琴,生活得热闹而欢乐。
康有为喜爱旅游,常常带着鹤子。在青岛避暑时,鹤子陪着康有为愉快地玩着海水浴;俩人还相拥骑着小毛驴去一些古庙、古寺参拜。就是这个时候,康有为决定娶鹤子做四夫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鹤子也自然而然听懂了康有为的广东家乡话,生活也习惯了,俩人相处甜蜜。然而这时却节外生枝。
二夫人的长子是康家的大少爷,也是20岁,在上海的一家大学读书。他长得俊秀,活泼富有朝气,一身书卷味。在康有为外出时,空寂的鹤子跟他异常聊得来,特别佩服他的知识丰厚,感觉很快乐。
鹤子二十岁生日那天,大少爷邀她出外游玩,结果俩人发生了感情。鹤子既喜又惊,喜得是大少爷情趣丰富,身健貌俊,让鹤子真正体验了男人的强健;惊的是生怕这种事在这个大家庭里浮出水面,闹得风生水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俩人把这种关系隐蔽得很好,表面上母子关系,暗地里偷偷情人。
这种地下感情一直保持了8年多,竟然无人察觉。然而一天午餐时,鹤子突觉心里难受,不想吃饭,一阵作呕欲吐,她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鹤子异常感到惶恐,她知道自己身为康有为的四夫人,竟然与他的儿子发生了这种不义关系,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是最令人厌恶的。惊恐万状的鹤子一时手脚无措,她客居异国,也无可商量的人,懊悔之余,她只好对大少爷讲了此事。大少爷闻讯也慌了,急忙偷偷外出寻医找药欲打掉胎儿。
幸好当时还没有其他人知道,鹤子慌乱之际做出了一个惊人举措:偷偷回日本。
1925年,鹤子寻了一个借口毅然地回到了日本,从此结束了她在中国康家的十年生活。
回到日本后不久,鹤子生下了女儿绫子。其间,康有为曾来信要鹤子再回上海,回到他的身边。之后,大少爷也偷偷托人到日本鹤子老家打听鹤子母女的消息,但鹤子已另寻住处,隐匿了身世,结果自然无望。
望着女儿,鹤子泪水淋漓,她怎么再有脸面回到康有为身边。现在她爱这个孩子,看着她就想到了大少爷。她希冀他过得美好,不会因为自己而毁了大少爷的前景。她断然放弃了再回中国的念头。
鹤子回日本后,一直过着穷苦的生活,有时带着孩子投亲靠友;有时又去人家帮佣以维持生活。性格坚强的鹤子总认为是自己犯了重大罪过,对上述情况一直守口如瓶,甚至对自己的亲人好友也只字不提。
女儿绫子小学毕业后,就去学习剪裁,刚刚能独立生活时就嫁人结婚了。
1970年,晚境凄苦、74岁的鹤子决定把自己的生活隐秘全部告诉女儿,绫子突然知道母亲这些秘密后竟惊呆了,于是她开始寻找自己的生身父亲和宗系。
1970年,女儿绫子打探得知台湾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专程赶到台湾台北寻弟认亲归宗。
日,78岁鹤子对女儿说,她到附近的王子公园散散步,结果一去不复返。鹤子当时年事已高,耳聋,腿脚也不太灵便,离开家后竟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去,结果走到了铁道上。一列火车迎面呼啸而来,她也不躲避,依然艰难前行。
——她自杀了!
鹤子的遗书上草草地写着这几个字:“怀念过去,生活的煎熬已使我身心憔悴。”
年届60岁娶两个太太,最宠幸的太太是张光
康有为的第六任太太叫张光。张光成了康有为生命旅程中最后几年最宠幸的太太。他精心培养这位没上过学的浣纱女,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自己又亲手教她书法。等张光有所长进,他大笔一挥,赠她对联一副:
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仁民爱物知命乐天。
这儿反映了康有为拖着封建尾巴的三从四德和天命观。可是,他们结秦晋之好后,多年无小孩,康有为不免若有所失,张光也深感愧对康家。最后经他俩商量,在康有为去世那年,张光抱来了出生才三天的亲侄女,取名康静谷(今为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
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适逢北伐军东进之际,于21日抵青岛,感到周身不适。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康有为吃饭,未终席而腹巨痛,急回家请日本医生就诊,断为食物中毒。次日黄昏,康猝死于“天游堂”居室,终年70岁。据康有为之女同环回忆:“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酒楼的食物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康有为猝死对张光的打击尤深,因为她年纪轻轻守寡,在旧时代不允许再嫁人的。她将康有为留下的一箱字画视作生命,每当怀念康有为时,就打开箱子看他的字画。久而久之,张光的秘密露了眼。1945年那箱字画不翼而飞。她打开箱盖后当场晕厥,从此一病不起,命归黄泉,追随夫君而去。
富足晚年凄凉后事
张建伟在《温故戊戌年》中说,康有为曾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却无钱偿嫖资。久而久之,让妓家知道了,群到康有为所住的客栈索取,康有为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往广东逃。上船之日,各妓家都到船上来找他,搜了半天找不到。开船后,有水手看见船板内有人,大惊,呼众人来看,正是康有为先生。后来,有人写诗讽之:“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
不过,康有为晚年的生活算得上钟鸣鼎食。据人推测,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康家每年的花费不下两万银元,折合今天人民币80万元。
康家成员庞杂,除了六位夫人外,他还有十多个子女,日常侍候这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就得10多个女仆、30多个男仆、厨师及杂役。据说康家还另外雇有两个头卷白布、满脸络腮胡子的印度看门人。
平日里,前来寄居的门生故旧和食客在康家川流不息,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康有为一概款待如宾,颇有战国时期孟尝君“养士”的古风。画家徐悲鸿、教育家蔡元培等,均是座上常客。
为招待这些成群的宾主,康家仆役每日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多用汽车运输,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圆以上。每月支付雇员工资共计500银圆。此外还要给妻妾和子女发放零用钱,每月也得几百银圆。
康家这样浩大的日常开支,再加上置办别墅颐养天年的耗费,单是靠康有为卖文售字、买卖地皮,总难以支撑。据史料记载,康有为作为宪政党的党魁,是长期接受宪政党供给的。有次保皇会在海外募得基金一百万美元,就曾以十万美元给康有为作游历各国“考察政治”之用。
不过,1927年康有为在青岛去世时,据其二太太梁随觉称,家中已无余钱,竟连棺木也买不起,无法入殓。军阀张宗昌送了三千元(有人说是三万元),方能办事。
康有为一生中几遭清政府缉杀,数次流亡异域,中学西学在他思想内激荡。也因此,他身上折射出诸多矛盾,往往言与行南辕北辙。
倾尽心血,研读蒋介石与家人之间的书信、电文、诗文往来,从中发现了作为情人、丈夫、父亲、祖父的蒋介石,在面对家人时的内心事、真性情。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家书中的蒋介石,是一个既痴心又负心的情人、既胆大又胆怯的领袖、既严厉又温柔的父亲。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蒋介石的情史堪称丰富多彩,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毛福梅,后有侧室姚冶诚、陈洁如,但最终情定宋美龄,从他和4个妻妾之间的书信往来,外人可以窥见他感情世界的诸多隐秘。
1、对毛福梅,只有一封离异书
蒋经国夫妇与母亲毛福梅,中间为蒋介石第一任妻子毛福梅
1901年,奉蒋母之命,14岁的蒋介石与邻村女子毛福梅,在老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结为夫妻,毛家一边务农,一边经商,在当地算是殷实之家,毛福梅的两个哥哥也进过学堂,读书识字。
但毛家以传统女性的标准管教女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毛福梅裹着小脚,还不识字,她又比蒋介石大5岁,此时的蒋介石,已读过9年书,两人无论在年龄、思想还是在感情上差距都很大。
拜堂成亲那天,新娘的花轿被抬到蒋介石家门前时,爆竹齐放,看热闹的孩童们一拥而上,争抢掉在地上的爆竹蒂,蒋介石当时还年幼,他也冲了过去,挤在中间捡个不停,亲友见状哄堂大笑,那时,没人意识到,这笑声正是悲剧的种子,事实上,在奉化一直有“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的俗话。
两年后,蒋介石到宁波求学,他一度携毛福梅伴读,这是夫妻俩最融洽的一段时光,但好景不长,1905年,蒋介石东渡日本求学,从此常年在外,对毛福梅日益冷落。
即使1910年儿子蒋经国出世,也没能使他们的感情改善,蒋经国3岁那年,蒋介石从上海带回了一个妾姚冶诚,从那时起,他和毛福梅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了。
日,蒋介石给毛福梅的兄长写了一封信:“……吾今日所下离婚决心乃经十年之痛苦……高明如兄,谅能为我代谋幸福,免我终身之苦痛。”这表明,他离婚的决心已无可动摇。
1921年6月,蒋介石的母亲病逝,同年11月28日,蒋介石办完丧礼,在母亲生前常坐的佛堂里,召开了家庭会议。
他拿出事先写好的纸片,流着眼泪,带着颤音开始宣读,这表面上是蒋介石写给经国、纬国两个儿子的信,实则是他宣布离弃毛福梅的一封休书:“余葬母既毕,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尽,此后乃可一心致力于革命,更无其他之挂系,余今与尔等生母之离异,余以后之成败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今后(既与家人脱离关系)可无此念,而望尔兄弟二人,亲亲和爱,承志继先……特此条示经纬两儿,谨志勿忘,并留为永久纪念。”
蒋介石为何丧母不久便休妻?原来,此时他正在热烈追求一位上海富商之女陈洁如,仅仅一周后,日,他便在上海和陈洁如举行了婚礼。
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才正式办妥和毛福梅的离婚手续,因为当时他要迎娶宋美龄,宋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蒋介石加入基督教;二是他要遵照基督教教义,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必须与原配离婚。
蒋介石回到老家和毛福梅商量离婚事宜,当时,她已经和蒋介石做了26年夫妻,常年照顾蒋氏家族中的人,蒋氏族人认定她就是蒋家人,绝对不能离开蒋家。
因此,两人采用“离婚不离家”的办法,毛福梅在法律上不再是蒋介石的妻子,但她仍住在蒋家祖屋,在蒋家族谱上仍有她的名字。
日,侵华日军轰炸蒋介石老家,毛福梅遇难,终年57岁,蒋经国悲痛难当,在蒋家祖坟厚葬了母亲。
2、对姚冶诚,半数信件谈“纬儿”
蒋介石情史上的第二个女人是姚冶诚,姚冶诚是江苏吴县人,与蒋介石同岁,她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后来嫁给当地一个农民,婚后,两人到上海谋生,但丈夫不久就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致使夫妻感情恶化,在上海期间,姚冶诚靠为高级妓女梳头、管理衣物首饰为生。
关于蒋介石和姚冶诚的相识,一种说法是,辛亥革命成功后,蒋介石应国民党革命元勋陈其美之召回到上海,并常随陈其美出入风月场所,由此与姚冶诚相识。
1913年,蒋介石把姚冶诚带回奉化县溪口镇家中,毛福梅接受了蒋介石纳妾的事实,姚冶诚也很乖巧,对蒋介石的母亲十分孝顺,婆媳三人相处得还算融洽。
1919年,蒋介石把收养的戴季陶(时任孙中山随从秘书)之子、年仅3岁的蒋纬国,送回奉化,交给姚冶诚抚养。
但没过多久,姚冶诚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蒋介石一恨姚冶诚嗜赌成性,他在日的日记上写道:“冶诚嗜赌不休,恶甚,恼甚!”此外,姚冶诚对他也不够体贴,日,他在日记中记述道:“近日冶诚嗜赌而不侍我疾,且出言悖谬,行动乖违,心甚忿恨之。”蒋介石还对姚冶诚缺乏教养很是不满,日,他在日记中说:“冶诚咒外人,终非大家闺范,心滋不悦。”这些怨怼(音同对)之情,使蒋介石一度考虑和姚冶诚分居。
年幼的蒋纬国,是维系蒋介石和姚冶诚关系的重要因素,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6月,蒋介石取道香港前往桂林,参加第二次护法运动(指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独裁的革命运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写了7封信给姚冶诚,其中的4封都念念不忘“纬儿”(指蒋纬国)。
日,就在给毛福梅写下“休书”后的第二天,已赶赴香港的蒋介石给姚冶诚写了一封信:“冶诚:前示纬儿两函,想已收到……在家无事,请每星期写一封信寄来,经、纬两儿想必玩笑如常……”
日,蒋介石在桂林给姚冶诚写信道:“我有十天不写信给你了,像煞是很久的样子,想必你同纬儿皆平安强健么……我很想纬儿的照相看,你将来到奉化或宁波去的时候,顺便拍一个来,寄给我看看吧。”
日,蒋介石又在一封信里对姚冶诚说:“我前(些)日子写给纬儿一封信,想必已收到了么……我近来身体颇好,但是我性情孤僻,终不能同新朋友相合,只有几位老朋友……纬儿可以教他认字听讲了,天天到学堂里去看看,就是不去念书,也有益处的,你若是把我这个儿子养育得好,将来我还要谢谢你呢,完了。”
姚冶诚很会揣摩蒋介石的心思,因此,当蒋纬国刚学会写简单字句的时候,她便拟了一信,让纬国抄在信笺上,并附近照,寄往广州。
信云:“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亲爱的爸爸了,心里非常想念,如果我能长上翅膀,我一定飞到广州探望我的爸爸了。”蒋介石接信后,大动感情,将信读了又读,又将照片放在写字台上,看了又看,然后命机要秘书“赶快拍电报叫纬国来”。
后来蒋介石决意迎娶宋美龄,姚冶诚离开了蒋家,带着蒋纬国迁居苏州,生活费用则由蒋介石承担,1949年,蒋纬国亲自护送姚冶诚到台湾,1966年,79岁的姚冶诚在台湾病逝。
蒋纬国本想隆重葬母,但蒋介石顾虑到宋美龄的感受,拒绝了蒋纬国的要求。
据蒋纬国在自传中记载,他只好悄悄将姚冶诚下葬在台中市宜宁中学墓地,并在墓碑上题写了“辛劳八十年,养育半世纪”的铭文。
3、陈洁如,在寂寞中来,亦在寂寞中去
1919年,32岁的蒋介石在母亲病重、自己与毛福梅和姚冶诚的感情均出现问题之际,在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家中,认识了年仅13岁的陈洁如。
陈洁如原籍苏州,出身殷实的商人之家,当时在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读书,是一位聪明美丽、有文化的新式女性,蒋介石对她一见钟情,随后便展开追求攻势,但陈洁如的母亲考虑到女儿年龄尚小,认为蒋介石的行为十分不妥。
被陈家拒绝的蒋介石没有就此放弃,他给陈洁如写了一封火热的求爱信:“亲爱的阿凤(陈洁如小名):中国革命尚待完成,但是我,一个革命者,感觉心神沮丧,不能以我的全部精力,贡献于我们的国家。我终日仰望你予我必须的慰藉与鼓励,以安定我的不乐之心。我只要你答允我一件事,然后我才能重新得到力量,以为革命效力……你爱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只顾一己,而吝予给国家的一位革命者些许快乐……我将我的心置于你的裙边之下。请告诉我你将宽恕我,并很快再同我谈话,让我今天就看到你吧!”
1921年9月,陈洁如父亲病故,蒋介石帮助料理丧事,表现得十分殷勤,终于博得陈洁如母亲的好感,蒋介石又承诺与原配毛福梅和侍妾姚冶诚脱离关系,并请张静江夫妇出面撮合,才说服陈家同意将陈洁如嫁给他。
蒋介石对陈洁如颇有感情,婚后,陈洁如未能生育,他就把蒋经国带到上海,交给陈洁如照顾;又和陈洁如领养了一个女儿蒋瑶光;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陈洁如形同秘书,替他处理函件往来和保管普通文件;陈洁如还全力辅佐蒋介石参加革命。
但蒋介石和陈洁如的恩爱时光并不长,1926年,蒋介石通过种种政治手腕,攫取了国民党的政务和军事大权,地位的变化和权欲的膨胀,使蒋介石的择妻标准有了新的变化,陈洁如缺乏高贵的出身、显赫的门庭,无助于他将来的仕途。
日,蒋介石在写给张静江的信中,吐露了离弃陈洁如之意:“洁如之游心比年岁而增大,既不愿学习,又不知治家,家中事纷乱万状,此次行李应用者皆不检点,而无用者皆携来,徒增担夫之劳,请属(嘱)其不管闲事,安心学习五年,或出洋留学,将来为我之助,如现在下去,必无结果也,乃害其一生耳,如何?”
然而,真实的原因是:蒋介石已决意迎娶宋美龄,在蒋介石的安排下,21岁的陈洁如远赴美国,知书达理的陈洁如在异国苦学英文,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她隐居上海,后又前往香港定居。
1971年,65岁的陈洁如因中风去世,其骨灰被送往美国安葬,异国孤坟,正如她生前一样,在寂寞中来,亦在寂寞中去。
4、对宋美龄,第一次下野后求婚
蒋介石与宋美龄相识,是在1922年,他偶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当即被其容貌、修养和风度所倾倒,随后,他请求孙中山帮忙为其说合,但遭到宋家一些人的反对。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迅速提高,他与宋美龄的关系也随之“柳暗花明”。
1927年1月,宋美龄在信中已称呼蒋介石为“亲爱的大哥”,这一年,武汉国民政府察觉到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意图,开始防范并削夺他的军权,蒋介石感到形势不妙,便加紧筹划和宋家联姻,以尽快取得在国民党内有特殊地位的宋家的支持。
日,蒋介石在写给宋美龄的信中说:“……我收到你的信后,将上前线。你的态度如何?请来函详示。你可否赠我一帧最近的玉照,以使我得以经常见到你的芳影……你因我仍在江西,以为不便来与我晤面(由于我的妻子)。但我今已离开江西,你大可不必再存此种令你不安的疑虑。”
随后几个月内,蒋介石先因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武汉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党籍,后又在和汪精卫“东征讨蒋”的战争中大败而归,1927年8月,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宣布下野,宋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唯一指望。
因此,蒋介石再次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求爱信:“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灭绝。曩(音同囊,意为从前)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惟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面对这封情意绵绵的求婚信,宋美龄终于答应下嫁,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后40天,蒋介石宣告复出,宋美龄遂成为“第一夫人”。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再未离异,与之白头到老,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也淡出政治舞台,晚年长居美国纽约,2003年,宋美龄病逝,享年106岁,葬于纽约宋家墓地。
蒋介石生命中的4个女人,都曾经风光过,她们拥有过当时中国最显赫的男子,她们都曾经因为他的爱情快乐过、痛苦过、挣扎过,但最终,这些美丽的红颜都成了一抔黄土,如果她们在天堂里相见了,也许会叹息青春年华的短暂和世事的沧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蛋蒸肉末的做法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