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贷逼疯了,好累,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歇后语,两年欠了二十万,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想死感觉对不起家人

宁波的小卓姑娘给我们打来电话,去年10月份她通过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了8000元,由于无法按时还款,之后她又借了第二家。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半年时间,小卓前后借了46家公司,共计欠下了105万元的巨款。
小卓是宁波人,今年27岁,刚刚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她欠下了上百万的债务。现在的她四下躲债,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了。这场噩梦要从去年10月讲起。当时,小卓通过分期付款买了一部苹果手机,但是到了还款日期,钱却还不出。她上网搜索贷款信息,当天下午,一个陌生电话就打了过来,表示可以借钱给她5000元,但是要写8000元的借条。小卓说当时她着急还手机的钱,只好签了合同。按照合同,这笔8000元的借款要分10个星期还清,加上利息每个星期要还890元。当初小卓是打算,靠在工厂里打工的工资来还这笔钱。但后来她发现,自己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贷款。于是,她开始向第二个人借款。这一次借了10000元,到手7000元,情况与第一次如出一辙。
小卓说,她本想用第二次的借款,来还上一次的债,但是随后她却发现,还款压力更大了,一个星期要还两千三百多元钱。小卓在工厂上班,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三千多元,根本无法负担这么高的还贷金额。而之后,她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七、八个所谓的贷款业务员,前前后后总共向46家贷款公司借了钱,借款的金额越来越大。最后一算,达到了105万。小卓说,自己后面借的钱基本上全部用来还债了,但是她发现,自己根本就还不清这些钱。因为随着借款金额增高,贷款公司的抽成比例也就越高。而且,合同上写的借款金额,自己往往连一半都拿不到,但还款却还要按照合同金额来还。而这些钱一旦到了小卓账户里,就立马被要求还给上一家公司,随后她继续贷款,以归还之前的欠款。就这样,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超出了100万。而这一切的开端,不过是因为她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馈给了宁波警方。对于小卓的遭遇,宁波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海曙区公安刑侦大队牵头的专案组 ,在经过前期摸排调查后, 7月9号, 警方对涉事的多家借贷公司采取了行动,传唤了多名涉案人员。经过侦察,警方发现,小卓和几十家借贷公司签订的贷款,大多数的利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年化36%的合法利率。
警方表示,小卓的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是非法高利贷。那么,这些借贷公司明知道小卓无力还款,依旧向她放贷,这是否是精心设计的套路贷圈套呢?对此,警方表示,经过他们详细的调查,发现涉事的几十家公司并无密切联系,也不存在背后串通、设下圈套给小卓放贷的违法特征。小卓之所以连续从四五十家公司贷款,完全是为了补上一开始8000元的贷款窟窿,最终越陷越深,贷款金额超过百万。而这不属于套路贷的范畴。但是,这起案件中有一个重要的疑问,就是小卓的不少贷款,实际到手金额连合同约定金额的一半都不到。相当于借款一万,借条却要写两万三万,那么,这样的翻倍借条,是否违法呢?
对此,警方表示,根据调查,涉事的借贷公司并没有按照翻倍借条的金额,对小卓进行索债或者提起诉讼。如果出现这样的违法行为,警方必将严惩,而这也是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的职责。但是实际上,这些贷款公司还是按照实际借款数目追债的。因此,小卓的案件只是涉及到民间高利贷,这属于民事案件,小卓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但是,尽管高利贷属于民事纠纷,警方表示,如果债权人在索债过程当中使用违法手段,公安机关将会严惩。警方的调查证实,小卓并没有遭遇套路贷,但是,她所借的高利贷,仍然存在利息严重超标的情况。那么,对于这样的高利贷,小卓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呢?她还需要按照当初的借款协议来还款吗?早在 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对高利贷的利率做出过明确的界定。超过年化36%的民间借贷,法律一律不予保护。而实际上,小卓的很多笔贷款,年化利率甚至达到了200%。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敏:按照本案当中的情况来说,小卓姑娘她可以要求,就是说年化率24%-36%利率,只要她没有支付,也可以要求不支付利息。超过年化36%的一部分,首先她可以要求不支付,其次她如果支付了她可以要求折抵本金,或者要求返还。
在警方介入调查后,小卓也对自己的借款做了一次核算。之前她的贷款数目虽然超过百万,但是大部分也已经通过不停地借款还清。如果严格按照借款协议,她的欠款还有16万左右。如果将利息降低到法律规定的标准以下,实际欠款数目显然会大大缩水。而经过这件事,小卓说她得到了太多的教训,以后肯定要端正自己的消费观,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万恶之源还是虚荣心!同意的文末点赞!来源:小强热线浙江教科(ztv4xqrx)、904交通之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5Ar1YDl9py=ZGBMtXKq550itpT5sQEy2DbeEccz21V6ed9.jpg靠网贷走上网红之路?你想多了
日07时55分来源:
靠网贷走上网红之路?你想多了
周末,表妹哭哭啼啼找上门来,演戏般地握住我的手使劲晃:姐,这次你一定要救我,不然我死定了,会被我爸打死……
一开始,我以为表妹又在玩什么即兴表演。自从她开通了一个短视频账号,为了吸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后来我忍无可忍,设置了不再看她的朋友圈。
在我选择不看她朋友圈的几个月里,她已经经历了从一名小视频爱好者变成一个网红预备役,最后又变成消费贷套牢者的演变。
仗着自己的颜值和大长腿,想做个“带货女王”,为了积累粉丝,她把自己定位成穿搭小能手,每天都变换着服饰搭配和彩妆上传到平台上。
一开始,粉丝上升得还挺快,但随之而来的,是更频繁的换装需求。工作才一年多的表妹,原本就没多少积蓄,两三个星期的行头一置办,钱包就空了。
为了购入更多衣饰,她刷爆了两张信用卡,随后又申请了好几个平台的消费贷款,开始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贷与还操作。
一开始她想得很简单,先贷款消费,等粉丝量差不多了,就可以卖货赚钱,慢慢还款。只是她没有想到,“以贷还贷”这个利滚利的雪球最后竟变得如此庞大,完全超出了她的偿还能力。
新债还不上旧债,入不敷出后,她到处借钱还债,借遍了身边所有朋友和同学后,还有好几万的欠款。走投无路之下,她找上了我,并一再保证今后不碰网贷不当网红了。
虽然怒其不争,但还真不能见死不救。看多了女大学生裸贷、还不上网贷自杀的新闻,我不敢冒这个险。
说起来,像表妹这样的年轻人,现代社会真的不算少。公司里的90后和00后,都习惯用信用卡分期或网络贷款来购买售价2000元以上的商品:ipone新款手机,品牌笔记本、限量版跑鞋、高档护肤品……
“挺好啊!每个月只要还工资的一小部分,既没有压力,又可以提前享受”。这是20+们的消费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品牌认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的人均年消费能力已达到近20000元,年消费总额达到6000亿,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
有借贷平台统计,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消费贷款的人数超过4500万,在购买商品时有76%的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瘾”,听上去很潇洒,但是说这些话的年轻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欲望是无止境的。
今天分期买一部手机,明天分期买一台电脑,后天分期买一个名牌包……分期之后,高档消费的门槛变得如此之低,让身为名牌拥趸的年轻人很少能抵挡诱惑。
再加上购物平台极具煽动性的概念渗透,让老一辈人眼中的“乱花钱”被重新定义为对自身的投资。
“至今没有一个女人因为买买买而倾家荡产,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先投资好自己,才能获得更高回报率……”
“今天你舍不得为自己花钱,明天就会有别人来花你的钱”。
女生们在消费主义观念引领下,疯狂投身买买买的洪流,看到美妆博主或是网红明星分享的服饰美容产品,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先买了再说。看到购物平台在大力促销的商品,也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先囤了再说。
男生也同样难逃消费主义魔咒。
微博上曾有男生咨询:给女朋友买价值200元以内的礼物选什么好。结果遭到万人笔伐,200元的额度遭遇花式解读,在不清楚男孩经济背景的前提下,他被各种挖苦、奚落、嘲讽。
成千上万的评论里,最犀利的一条是:你女朋友就值200元吗?最扎心的一条是:送她自由吧。
经此一役,被舆论环境裹挟的男生们,送女孩子礼物时廉价的再也不敢拿出手,生恐被冠上“不够爱我”之名,只好往名牌上勉力去凑。
更不用说有些猪猪男孩,对服装美妆比女生还精通,消费能力完全不比女生差。
但是这些年轻人的钱包与欲望是不成正比的,便宜的看不上,贵的又超出自己购买力,只好去透支。
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月均2343元。再看看自己的朋友圈,今天你推荐一家中菜馆,明天我就去吃个西餐厅。今天你晒个包,明天我就晒首饰,今天你去普吉岛,明天我就去塞班岛。
彼此心照不宣的是:你也不过是个小白领,大家都在一个圈层蹦跶,凭什么我要活得比你黯淡。
于是,工资才5K,背的是两万的包包。一年到头存不到钱,却国内国外起码旅游好几次。
钱不够用?没关系呀,有网贷平台,要借钱,只要一张身份证。
一个个“负翁”在朋友圈里虚假繁荣,外人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已是“隐形贫困人口”。
从“月光族”到“透支族”,自制力不够强虚荣心又过盛的年轻人,在消费主义唆使下,一步步失控。新闻里,无力偿还网贷的年轻人,有女生被迫拍下裸照和裸视频,有男生干脆一纸遗书,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那么,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生活方式,转轨到另一种人生呢?
在财务上做一下规划管理,不用再过拆东墙补西墙的狼狈生活,为自己积攒一笔未来的财富。
在很多年轻人的理解中,做投资理财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买股票基金什么的,都有个起售门槛。但他们开销那么大,一年到头基本上存不下什么钱,所以也从来不去考虑理财问题。
他们可能不知道,有一种叫“定投”的理财方式,根本不需要门槛,只要每个月从消费额度里省下一点钱,几十几百都可以,定期存入,只要坚持得够久,最后的收益就会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用定投的方式去理财,不但能够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慢慢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还能彻底摆脱“月光族”或“透支族”的悲哀,向着中产阶级迈进。
腾讯理财通上线了“爱定投”理财专区。不必专门去基金公司开帐户,也无需注册理财平台,在微信里面就可以操作。
用户只需打开微信APP,进入【钱包】-【理财通】,点击腾讯理财通主站首页的【爱定投】,即可进入“腾讯理财通爱定投”专区。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相较于一次性投资,定投正是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复利价值。定投适合长期投资,放到10年、20年长度,你会发现将会是一个不小的增值。
以腾讯理财通的用户陈先生为例,如果他在2015年开始用定投的方式进行投资,每月自动定期定额转入4000元定投易方达上证50指数A(110003)这只基金,按照该基金近三年(日到日)的收益率计算,那么定投截止到日时,他除了拥有144000元本金之外,还获利42000多元。
通过定投所积累的这笔投资金额,可以给孩子做教育储蓄也可以用作全家人的旅行基金,如果沉得住气,也可以一直定投到50岁,给自己的老年生活一份安心与保障。
想从“负翁”变“富翁”的你,还在等什么呢?固定在顶部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拆东墙补西墙的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