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中国长期稳定的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略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China's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2014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使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出现新变化。
In 2014,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One Beld One Road" strategy, which cause some new changes in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近期高度关注渤海流域,制定中国海洋绿色发展战略,实现海洋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Currently there is no gree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s seas. The most obvious and immediate case in need of such a strategy is the Bohai Sea.
海洋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子战略,中国海洋战略一定是立足于中国海情和陆情的设计。
Marine strategy is the sub-strategy i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sign of China's marine strategy must be based on China's marine situation and land situation.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独家 | 中国的近海地缘战略:稳北、和南、争东_中国智库_传送门
独家 | 中国的近海地缘战略:稳北、和南、争东
文/胡波 中国属于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海洋地缘环境十分复杂,几乎和所有隔海相邻或相望的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洋争端。2009年以来,钓鱼岛及南海形势急剧恶化,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海上矛盾迅速加剧;随着中国日益走向海洋,周边国家加快推动海洋发展战略,中国面对的海上矛盾与摩擦将更趋复杂而激烈。 鉴此,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总体的近海地缘战略,以统筹应对各类争端及潜在的海上危机,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强国之路。总的来看,中国有必要奉行“稳北”“和南”及“争东”的整体战略,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黄海“稳”、在南海“和”及在东海“争”。 “稳北” 稳定朝鲜半岛及黄海周边的局势,发展与朝韩两国的友好关系。 保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内在需求。历史上,朝鲜半岛向来是海陆力量对冲争夺的战略要地,是中国陆权向海洋辐射的战略支点,也是日美等海洋国家挺进大陆的“垫脚石”。自隋唐时期开始,半岛的历次动荡均殃及中国大陆,中国从来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晚清政府在自身尚且难保的情况下,还不惜与日本一战,试图维持在朝鲜半岛的传统影响,更何况崛起中的中国?现实中,与朝韩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中国在半岛发挥作用和影响的砝码,也是中国海权向日本海甚至是北太平洋方向拓展的一大基础。另外,黄海拱卫着中国京畿地区,是华北地区的海上屏障,其形势一旦恶化将严重制约中国在其他方向的力量投入以及拓展力度,限制中国海权的应有作为与抱负。因此,稳定的半岛及周边海域、与朝韩两国的友好关系将给中国海洋强国的发展构筑一个好的侧翼及后方环境。 中朝存在北黄海划界问题、中韩间存在南黄海和北东海划界问题,以及苏岩礁、日向礁的归属争端,目前较为凸显的是因海洋划界争端而引起的渔业问题。近些年,中国渔民与朝韩两国,尤其是韩国频繁发生冲突,引发了中韩两国的外交紧张及民间的情绪对立,激化了相互的安全防范。 但中朝、中韩间的这些矛盾尚属可控,其本质上属于海洋经济权益争端,较少涉及海洋安全问题,而朝韩也愿意与中国通过谈判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就战略意图而言,中朝、中韩间虽有斗争的一面,但远谈不上对抗,这一点与东海、南海的形势不可同日而语。朝鲜重点要防范来自南方、东方的威胁,虽经常有小的动作,但尚不会在黄海对中国构成直接重大挑战。韩国与中国在黄海的军力竞争、渔业纠纷虽日益激烈,但却无意对抗;而且,中韩两国的总体海洋战略没有根本性冲突,尤其是在远洋及公海区域存在重要的海上共同利益,韩国的海上主要战略方向是向南、向东,随着韩国加快实施自主化、大洋化、全方位化的海洋安全理念,并加大走向大洋的力度,中韩两国在保护亚太重要交通线、维护海上安全、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等方面的合作空间将随之增大。在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及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内,中国有望通过谈判解决与朝韩两国的争议及分歧。目前中韩已就苏岩礁、日向礁的法律效力达成共识,即争议岛礁不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权益,不影响海域划界。中韩已进行了多轮划界谈判,中韩首脑在多次会晤中均表示,同意继续就海洋划界保持协商,强化渔业既有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合作,妥善处理渔业领域相关问题。 朝鲜半岛形势的可能“硬着陆”是中国在此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半岛作为冷战最后的地缘遗产,中、美、日、俄等各方利益及力量交织其中,朝核问题的继续发酵和韩国日益强烈的统一冲动更加剧了地区形势突变的风险。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与战略“互疑”决定了朝核及半岛问题暂时无法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这种格局也限制了美、韩、日的行动自由,它们难以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朝鲜将“拥核”作为既定国策,不断采取“战争边缘”政策,但朝鲜看似疯狂的背后也透着一定的理性,其发展核武器及导弹的努力无非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同时与美韩等谈判博弈时博取更多筹码,只要政局保持稳定,朝鲜断不可能拿导弹及核武器去对外寻衅,引火烧身。美韩等国近期推动的国际制裁和朝鲜退出停战协定等行动均不会产生实质性效果,很可能将演变为一场口水战。受制于东北亚的地缘格局,美国暂时无决心、也无条件通过武力手段解除朝鲜的核武装;而朝鲜即便成为有核国家,也依然无法改变不利的安全环境和外部对其的封锁与孤立。最终,美朝等各方依然不得不走向谈判桌,半岛“紧张—缓和—紧张……”的怪圈还将继续持续。鉴于各方均无意愿和动机“破局”,大规模热战尚可避免;风险与挑战虽已非常严峻,但中国作为一支和平的力量,实力及影响日渐增大,纵横捭阖的空间依然存在。 中国长期致力于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并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应继续坚持发挥地区影响,履行大国责任。鉴于东北亚地区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不妨将自己的政策清晰化,对于朝鲜改善民生和有关自身安全的合理诉求,中国应加大支持,必要时候要敢于担责;而对于其借机生事,意图将中国绑架的图谋,则应给予坚决打击和反制,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该支持的加大支持,该反对的坚决反对。对于韩国推动半岛无核化与和解进程的努力应给予大力支持,中国可继续加强与韩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适当时候不妨明确表态,支持半岛的和平统一;而对于韩国在朝鲜问题上借题发挥,拉拢美国加强武备,强化各类军事演习,刺激地区安全动荡的举动则要及时敲打。除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外,还应主动谋划,在构筑地区安全机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具体而言,应推动相关方就朝核问题、半岛和平机制、美国同盟体系等议题进行一揽子对话或谈判,并伺机在类似“六方会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地区安全机制,缓解各方的“安全困境”及安全顾虑,促使局势走向和平稳定。 “和南” 妥善处理南海争端,积极构筑东南亚地区和平框架。 中国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拥有多重战略利益。其一,南海及其周边海域衔接太平洋及印度洋,是国际航运要冲,扼守着中国最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其二,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母海峡等是中国海上力量向太平洋及印度洋延伸的战略通道。特别是在东部向洋通道遭到美日严密监视和武力威慑的情况下,南海周边的这些通道更是弥足珍贵。其三,南海渔业、油气等资源丰富,战略纵深相对宽阔,是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 不过,中国却不适合在该区域过于咄咄逼人,原因有三。一是南海是大国利益及势力交会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国家和集团都很难在此取得绝对优势,中国若在此动静过大,势必会遭受其他大国和东盟各国的联合抵制。二是南海愈来愈处于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海上交通要道,攸关世界几乎所有贸易大国的海上通道安全,冲突或争端将受到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和大国势力的介入。三是就中国海上总体态势而言,与东北亚地区相比,无论是力量存在,还是同盟实力以及政治关系等,东南亚地区都是美、日等国对华防范、牵制相对薄弱的方向,这也是美国将重返亚太及“再平衡”的重点放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在此维持一个相对友好的政治氛围,将对中国海权的总体拓展大有裨益。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也不需要在此过多使用武力就能实现战略目标。实际上,2012年以来,中国通过强化力量存在、围海造陆、打井等和平方式已经推动形势向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美国观察家将中国的这种策略称之为“切香肠”,即“缓慢且不断地采取不足以成为开战原因的小动作,但这些小动作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积累会引发重大战略变化”。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倡导“睦邻、安邻、富邻”原则,通过经济上让利、政治上互信和军事上克制等措施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这种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二十多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以及东盟的关系发展迅速,不断攀登新的台阶。然而,南海问题及大国因素已成为双方关系更进一步的两大瓶颈。南海问题始终是双方关系的一大障碍,并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扰。越菲等南海争端相关方在海上与中国的斗争冲突加剧,新加坡等南海争端非相关方也十分担心中国实力增强后会在此采取进攻性战略。近代以来,东南亚地区始终是大国力量角逐之地,玩弄“大国平衡”也长期是东南亚国家自保的不二法门,东盟一些国家利用美印等防范中国崛起有其自身的合理需求。此外,美国“重返”亚太、推行“再平衡”战略,日本南进、并试图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印度东进、在南海谋求经济利益及对华的战略平衡等外部因素,也客观上给东盟国家借助区域外大国平衡中国创造了条件。 对此,中国应有战略自信,特别是在自身力量建设获得空前发展的情况下更应如此。一是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的国力悬殊,中国始终拥有后发制人的手段与机会,越菲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近年来始终避免与中国发生开枪事件;二是中国在经济上是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机遇,与中国决裂不符合其整体利益;三是虽然南海问题越来越国际化,东盟、美国、印度等非争端方介入日深,但东盟大部分国家和美印等区域外大国均不可能轻易为越菲等国火中取栗。因此,无论南海形势如何凶险,越菲等国倚美制华的气焰有多么嚣张,他们都会尽量避免成为中国的敌人,因为他们既无法从根本上妨碍中国的海上权力增长,也不太可能在冲突或战争状态下对美日等国有太多的指望。当前,南海的斗争主要集中在舆论、外交、经济开发等层面,包括越南、菲律宾在内的争端相关方都希望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至于美日等区域外大国,也主要是从舆论和外交上介入南海问题,除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国际压力之外,并不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越来越有能力和条件在此进行睦邻外交,并推动南海争端“软着陆”。 对于南海问题,中国应在保持力量威慑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经济、外交和国际法等手段解决争端。中国在该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应以保障海上交通运输线安全和争取南海海洋资源的利用权益为主,除非因人挑衅在先,迫不得已,否则不宜将“夺岛占礁”作为在南海的主要目标。中国在经济上要提高深海开发能力,构建相关法律体系,稳步推进在南海的经济及社会存在;在外交上寻求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在联合开发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倡议及见解,努力推动共同开发;在国际法理上寻求对“断续线”的合理解释,并有力反驳越菲等国曲解或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行为。事实上,在各方都不愿意直接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承担开“第一枪”责任的情况下,武力收复南海被占领岛礁的代价和意义严重不成比例,对南海的实际控制和有效利用也并不取决于能否占领更多的岛礁。南海岛礁本身并无太多实际意义,重点是岛礁周围的海洋空间,只要中国的军事、经济及社会存在能在这些海域自由进出,菲越等方所占岛礁的延续性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如随着中国力量在仁爱礁周边海域的越来越强的常态化存在,菲律宾在坐滩军舰上的坚守已越来越缺乏现实意义。在和平拓展南海存在及开发经营的同时,应适当响应东盟相关国家建立南海行为准则等倡议,展示积极的外交姿态,并着重加强双边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合执法、联合演习等活动建立安全互信。 对于东盟国家“远交近攻”的平衡策略,可通过制度安排,促进构建某种形式的安全共同体,以削弱中国崛起带来的张力,缓解弱国面对强邻的先天恐惧心理。中国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和平条约》,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机制,实际上已经某种程度上放弃了在该地区主动发起大规模战争的权利。中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是认真负责的,为继续推行“放心”政策,中国应以形成互不军事威胁的地区安全共同体为最终理想目标,继续强化与东盟各国的安全、军事等高政治领域的合作,推动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由建立信任措施向有约束力的地区规范迈进。 “争东” 确保台湾与大陆统一,捍卫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地位,争夺东海制海权并确保东出太平洋的安全通道。 台湾、钓鱼岛及东海位于中国海上地缘的东线,是中国近海矛盾最突出的三大问题。中国在这个方向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日本与美国,不同于中国与朝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中国与日美在海上有着较为尖锐的结构性矛盾:中国追求成为海上强国,维护自己的合法海洋权益,而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应有权益,并不愿意放弃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中国与日本的海上权力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此长彼消的关系,日本不会任由中国从一个陆权大国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强国,中日间的长期海上战略对抗已经无法避免。无论未来中美、中日总体关系如何发展,中日间围绕钓鱼岛及东海划界的矛盾,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及东亚海域战略优势的斗争都不会轻易偃旗息鼓,日美两国也不会轻易将其在东亚近海的海上权力拱手让给中国。 与日美的海上斗争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海权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考验。日美在冲绳等第一岛链沿线的军事部署,在战时可以完全封锁中国海军从东海前出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在台湾没有与中国大陆统一之前,这种态势严重制约了中国海军的远洋活动能力;中国海上力量的增强,也势必会动摇日本在东海的海上优势,必然会招致日本的防范与打压;在台湾等问题上,美中围绕“干预”与“反干预”的激烈博弈也将长期存在。只要中国想成为海上强国,就必须得直面这些结构性问题;也不得不进行斗争,必要时刻,要有动用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各类手段反制敌对行为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也渐有斗争的实力与基础。在东海,中国与日美的实力差距正在缩小,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步伐的持续以及军事行动效率的提升,在中国强大陆权的辐射影响下,中日及中美在东海的权力转移已不可避免。日本将面临被迫承认中国的优势地位,美国则面临着默认中国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压力。以中国台湾为例,兰德公司2009年有关台海力量对比形势的研究报告称,如果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步伐得以持续,2015年后,面对着中国陆基空中力量、短程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的优势兵力,美国无论做何努力,将再也难以保卫台湾地区。 况且,中美日三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这些问题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核心及重大利益,中国的主要目的是收回应有之权力地位;日本的主要目标在于占有、坐实、扩大非法所得,阻碍中国海上权力增长;而美国在东海的主要目标在于维持航行自由及地区稳定,维护其主导的海上秩序。利益类型的不同,再加上距离远近的差异,在决心和意志方面,中国也占据着优势。 当前,中日围绕钓鱼岛的对抗暂时已经超越了中美在东亚的海上矛盾,以“压日为主,逼美为次”的斗争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应充分利用美日在钓鱼岛及东海问题上的利益分歧,重点打击日本,放大美日间的矛盾,促美妥协让步;并借日本挑衅为契机,继续扩大胜利成果,将打压日本作为中国崛起的“战略磨刀石”,全面历练中国的国际动员、舆论宣传、法理斗争、军事威慑的能力与水平。 斗争是为了更好地谈判与妥协,中国不太可能通过武力将美军逐出西太平洋,通过武力压服日本也并非中国最优选项,最好的结果是以“实力求地位”,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实力展示和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逼迫日美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应有之海上权利。为避免战略对抗中的局面失控,在加强军事威慑、外交谈判、法理斗争等手段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两手准备。 一方面,应做好最坏打算,增强控制冲突和打赢战争的能力。当前,日本所谓强化“西南防御”与美国撺掇盟友承担更大责任的想法不谋而合,日美加强力量整合及兵棋推演,针对中国为假想敌的夺岛、反导等演习日益频繁。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大发展,日美的敌对动作也将加剧,未来,东海局势将更呈现矛盾激化、摩擦不断、斗争激烈的态势。为此,中国必须加强控制冲突和打赢战争的能力,时刻准备应对在东海爆发的冲突或危机。只有中国海上威慑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维持基本的动态平衡,才有可能有议价的空间。再好的谈判技巧和外交表演,如果离开了实力的支撑,也就无法赢得对手的尊重。如果中国能在东海拥有一定的海上慑止能力,并借助陆基空中及导弹力量,对美日强大的海空力量形成一定的牵制,美日在执行其遏制构想、武力威逼和战争计划时,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另一方面,应推动建立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规避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危机。中美日力量的接近必然导致权力斗争的加剧,军事部门立足于最坏打算的准备推高了冲突爆发的可能性。特别是一些进攻性武器或平台的列装更可能直接引发冲突,如美国打造部署的全球打击系统由于速度快、打击直接,其在危急时刻很可能会加剧中国决策者的悲观心理,进而采取危机升级措施。随着东亚海洋争端的激化,美国继续强调甚至扩大其对于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安全承诺,中美两国因第三方发生战略误判的风险也在急剧升高。在战略意图互疑和对抗程度增强的情况下,美、日与中国在东海的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更趋激烈,舰机间的对峙事件频频发生。日,美国军舰“考本斯”号闯入中国航母辽宁舰的训练海域。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辽宁舰编队中负责警戒的军舰对“考本斯”号行进路线进行了抢位阻截,迫使“考本斯”号实施了紧急规避措施;日,美海军一架P-8A海神巡逻机飞行至海南以东220公里处时,遭到了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1B歼击机的近距离查证拦截,美媒炒作两架飞机翼尖间距不足30英尺,中国飞机还贴身演示了“横滚”的空中特技。今后,类似事件将层出不穷,一旦发生摩擦或现场处置出现失误,就可能因为误判和沟通障碍导致危机或冲突升级。因此,建立有效的危机预防管理机制,防范不必要的误判和意料之外的冲突是十分必要的。“北面是后方、南面是基础、东面是根本”。各方向战略地位和所面对的矛盾性质不同,应对策略也当有所差异。“稳北、和南、争东”战略意在厘清中国海上三大方向的战略重点和应对方略,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战略。当然,任何方向都存在“稳、和、争”策略和手段的应用,只不过存在程度强弱、战略重点和优先次序的不同而已。 作者胡波,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海权及国际战略问题专家。本文节选自作者所著《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一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该书在全国各地书店,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平台,以及中国发展出版社天猫旗舰店(https://zgfzcbs.tmall.com)有售 =====中国智库 China Think Tank=====感谢关注和传播“中国智库”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回报。《中国智库》《中国发展观察》均为中国发展出版社旗下的连续出版物。《中国智库》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具有杂志特点和思想库色彩的智库论丛。旨在让决策者更多地了解民间声音,让决策内容和过程更多地为民众理解和认可,在政府与理论界和民众之间搭建桥梁。《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号院(中关村石景山园西山汇)7号楼七层(100144)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 《中国智库》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八层(100037)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中国智库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7月15日 21:37
中国智库 最新文章深耕海洋这个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对经略海洋作出重要部署。
  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山东发展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也在海洋。然而,相较国内外一些发达海洋经济体,我省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质量上仍有不小差距。经略海洋,已经成为山东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对经略海洋提出的新要求,为山东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聚焦高质量,
  海洋开发大有可为
  在无棣县挂职科技副县长的烟台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邹宁代表,是个地道的“老海洋人”。他的一个深刻感受是,一些传统海洋产业的层次和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无棣是亚洲丰年虾产量最高的地方,邹宁去当地一家企业调研,问产量是多少?企业回答:“每亩地1公斤!”“其实每亩地100公斤还差不多。我一看水很清,就问你们喂虾吗?结果他们连喂什么都不清楚。为什么?因为没有微藻。微藻是贝类、虾类的食物来源,但是很多养殖企业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产值还有10多亿元,利润1亿多元。如果把亩产从1公斤变成10公斤,就变成100个亿的产值了。这个领域大有可为。”邹宁说,今年他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在无棣建设微藻海上粮仓项目,实现微藻产业提质增效。“目前的技术完全具备产业化条件,土地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希望能得到上级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邹宁说。
  中科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代表说,山东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科研大省,海洋科教机构占到全国的30%,海洋科研人员约占全国的50%,海洋高端人才占全国的70%。但与此同时,山东海洋经济增加值对整个GDP的贡献只有19.9%。
  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吴立新认为,主要是因为我省在海洋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大数据信息产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等产业,把山东在海洋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山东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就到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名誉院长麦康森委员告诉记者,中国海洋大学和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已经研制出我国第一艘冷水团养殖科研示范工船,在预定的冷水团养殖示范海区成功开展了三文鱼养殖试验,为养殖工船系统优化和技术推广积累了养殖基础数据和工程经验,这也标志着山东在探索深远海养殖模式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传统的渔业一直是近海捕捞,捕捞量早已超过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对海洋生态造成了破坏。”麦康森说,山东开发海洋资源既要升级传统海洋行业,如开展深远海养殖模式、提升船舶制造业能力,也要发展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如完善滨海旅游、强化海水淡化能力等。
  加速动能转换,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经济也有个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省政协副主席王修林代表说,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但这不是说涉海的产业都是先进的,海洋经济也分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搞去产能、供给侧改革,海洋产业也不应例外。
  王修林认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这是山东当下壮大提升海洋产业的重要任务。比如,海洋工程是一个从勘探设计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再到后续服务的产业链,“不能光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那视野就窄了。这条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前面是勘测、设计、监测、研发,中间是装备制造,后面是服务。两端的效益更好,更不应该忽视”。
  山东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优势,这突出表现在海洋制药方面,成果很多,但产业却没有与研发能力相匹配,原因何在?王修林认为,实体经济应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调发展,但山东目前在这些方面还有差距。“上述四者之间,要让金融把另三个组织起来。”他建议,对海洋产业,要建立专业性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金融手段组织创新和生产要素,推动产业发展。
  “总书记要求,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我们的装卸效率毫不含糊,肯定是世界最高的,但在港口综合功能、功能延伸等方面还有差距。”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许振超代表说。
  许振超在日本、欧洲一些港口发现,那里的高速公路上很难见到集装箱车,因为集装箱车在港口里面就能实现货物的拆解、分拣,最后用小车运出去。“集装箱车体重大、目标大,在高速公路上容易出危险。港口功能丰富了,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许振超说,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还要净化口岸环境,破除各种不必要的限制和壁垒。
  威海是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基地,海洋二产、三产也有很好的基础,去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307亿元。海洋经济已成为当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威海市市长张海波代表说,按照《国家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划分,海洋产业包括12大门类,过去海洋一产是发展的重点,在海洋渔业领域用力更大,下一步必须延伸海洋渔业的链条,推动海洋一产向二产、三产拓展,由渔业养殖、海洋捕捞转向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服务业,聚焦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日照市市长齐家滨代表认为,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不能光盯着海岸线,要实现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现在很多港口的战略作用、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他说,要实现港口的辐射半径最大化。比如,日照港有两条重载铁路,途经13个市,这13个市需要通过港口辐射出去――都可以成为港口的腹地。目前,日照港已经成立专门的团队,与这些腹地城市进行对接,“看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哪些服务”。
  齐家滨认为,构建现代海洋体系,需要全省统筹,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组织配置科研力量,看准方向集中突破。“像可燃冰、深海油气开采、海洋风电、海水淡化等项目,应抓紧进入实施阶段。”
  陆海统筹,
  海洋经济向绿色可持续转型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海洋生态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代表,经常在海边搞地质调查,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她认为,海岸地区的生态非常重要,尤其是海湾的整治和海边湿地的保护。
  印萍注意到,我省很多海湾在搞养殖、工业和城市建设,有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她认为,不仅应控制陆源污染,还要对已污染的海湾进行治理、改造。对黄河三角洲等湿地,要加强规划、谨慎开发,小型湿地也要保护好。“蓝海净滩也是金滩银滩。”印萍说。
  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长青代表认为,海洋开发利用必须尊重生态。比如近海养殖,很容易造成海水污染。在荣成,因为大量养殖能净化水质的海带,海水水质就保持得比较好。“将藻类、贝类养殖合理搭配,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能保持养殖产业和环境的和谐。”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现在,海洋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山东半岛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省政府参事、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侯一筠委员深有感触地说。他注意到,仅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在修复海洋生态方面的总投入就超过1100亿元,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在侯一筠看来,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比如,环山东半岛海域生态红线划定、近海地质环境-生态系统演变及灾害防控、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和湿地保护、山东特色近海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等。另外,治理和保护工作还需要各执法管理部门间加强协调,实现‘海洋局上岸、环保局下海’的无缝对接。”
  王修林对此颇为赞同,他建议,抓紧启动陆海协同的环境治理。“近海是路上的纳污海域。理论上,陆上的污染物最终都要进入近海。”王修林说,陆域的承载力决定于海洋的纳污能力,而海洋的纳污能力有显著的时空特征。不同地方的浪流条件不一样,纳污能力不一样,不同季节也不一样。要根据纳污能力倒算陆地上的环境容量,实施陆上“精准减排”,该限制的要严格限制。要根据海洋纳污能力划定主体功能区,科学确定陆域的产业规划布局。
  (□本报记者 廉卫东 杨学莹 赵琳 魏然 张春晓 李子路 齐静 赵君)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海归伉俪缘何选择青岛
  □本报记者 肖芳 赵洪杰
  原本分别在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工作的王鑫和李俪夫妇,去年9月带着4岁大女儿离开美国,来到青岛安家落户。
  “我是湖南人,我爱人是四川人,可我们却从美国来到青岛。十九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山东要建设海洋强省,青岛想打造国际海洋名城,我们感到回来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海洋生物科学家王鑫、李俪夫妇回忆归国工作经历时,对记者说道。王鑫特别关注到,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这让王鑫对他们安家青岛的选择更有底气和信心。
  这对80后科研“夫妻档”现在分别是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从海洋化合物中发现和筛选新药,对抗人类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六大疾病。
  王鑫对记者介绍说,目前人类已知的、作用机理明确的药物靶点有893个,他和团队的工作就是要把平台上目前已有的包括海洋化合物在内的2000多万种化合物,去一一对接这些疾病药物靶点,看看双方能否发生“反应”让这些疾病蛋白失去致病作用,从而研发新药、治疗疾病。
  山东努力将海洋科研优势落地转化为“真金白银”,是王鑫夫妇归国最看中的一点。
  王鑫带领团队进行的海洋药物研发工作,是“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组织发起,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牵头。这是一项以创制海洋新药产品为导向,旨在对海洋药用资源进行全面、有序、系统开发,具有引领性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计划。本计划按照三步走的战略设计,分年、年、年三阶段实施。
  为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搭建起了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等大型公共科研平台,不仅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工作者,还配备了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等先进科研设备,可以支撑进行新药高通量筛选。
  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王鑫和同事们已经完成超过10万次的海洋药物筛选,获得了一些值得期待的新发现。“如此高的筛选效率,在国外即便是发达国家美国,都是很难完成的任务。”王鑫说,自己以前在美国做研究,药物和靶点的对接一次只能做一个,最多做到几十个,但在海洋国家实验室的海洋药物创新平台上,可以一次做一百个、一千个甚至上万个,工作效率和发现药物的可能性都大大提高。
  此外,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拥有全球海洋领域最快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计算速度达到每秒两千六百万亿次,目前正联合北大、清华、山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和浪潮集团五家单位组建智能超算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这将彻底颠覆海洋药物的传统研发手段。
  “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药物的实际筛选过程,从实测走向虚拟。计算机昼夜不停地模拟生成化合物、蛋白质,然后不断进行对接,科学家即使在一边睡觉,新药发现效率也会得到极大提高。”王鑫说。
  目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已与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启动“智能超算药物组学”项目。该项目包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及西班牙等国的数十位计算药物学专家及生物学专家。他们将开展联合攻关,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利用近千个药物作用靶点完成对海洋化合物库、中药单体库等约2000多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虚拟筛选工作,率先在国际上形成一个靶点清晰、化合物结构明确、信息完善及国际共享的超算药物数据库。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所处的青岛蓝谷,不仅聚集起一大批涉海科研机构,还是载人深潜器“蛟龙”号以及向阳红01、东方红2号等科考船的母港。去年6月,“蛟龙”号完成中国大洋第38航次科考返回青岛母港,带回了大量从深海采集的泥土、生物样品,成为下一步海洋生物医药研究的珍贵资源。
  “我们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投入人员和资金支持蓝色药库、透明海洋等大型科研项目,这在国外几乎是不敢想象的。”王鑫认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我国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正在打破行业壁垒、改变涉海科研资源碎片化的现状,必将为山东海洋科技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依海富省走向依海强省
  □本报记者 赵洪杰 李铁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山东是海洋大省,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为山东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相当,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海洋科技研发机构,海洋高级科技人才占全国的50%以上。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山东存在不少难题:目前很多科技成果在省外转化,海洋生产总值占比需要提高,海洋生态建设和保护滞后,分散的沿海港口资源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如何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山东在思考、在谋划、在行动。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省委专门成立海洋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刘家义书记任组长,龚正省长和李群副省长为副组长,省直多个部门参与,首要工作就是摸清底数和实情,集中力量先期搞好战略规划。今年适当时候,省委将召开海洋经济发展专题会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山东港口吞吐量居沿海省份第二位,但一个问题是,港口各自为战、恶性竞争,降低了整体效益。“港口资源整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山东现在正大力推进,抓到了点子上。”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说。我省已经提出整合沿海港口资源,优化口岸布局,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应有之义。海洋生命健康、海洋高端装备、海水利用、绿色海洋化工等产业,山东已经具备不错的发展基础,涌现了出明月海藻、中集来福士、东方海洋等一批知名企业。日前发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描绘了山东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的未来图景: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通过巩固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壮大发展海洋服务业,力争到2022年,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
  海洋不仅是生产空间,更是重要的生态空间。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不可或缺。去年12月,随着北长山岛嵩山上的最后一根风机被“拔根”,分布于长岛县4处岛屿的80台陆域风机全部拆除,长岛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为做好长岛的保护开发,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禁止各类工业项目上岛、严控围填海活动、修复受损岸线山体,要把长岛打造成蓝色生态之岛,争取打造为国家海洋生态公园。
  2017年,我省出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全海域生态红线制度、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海洋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居全国前列。渤海暂停一切围填海审批;在黄海除重点保障国家规定的“四类”用海外,严禁一般性项目用海;重点实施蓝色港湾等工程,在全省沿海全域推行“湾长制”,加快编制《山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山东今年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说。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从依海富省走向依海强省,山东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将呈现千帆竞发的态势,为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战略理论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