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台式电脑,处理器 第八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台式电脑i7 7700k 4.2GHz四核 联想H110 内存8 GB多少钱

叉烧大姐夫
稳住都别慌!i7&8700&+&技嘉&Z370&Aorus&Gaming&7&上手简测
p.s.在正式上市的前几天,八代酷睿在表面上还没开售,但是实际已经暗流涌动,我从朋友那里拿到也说了不少好话才提前拿到这块CPU,而且是上过机的,不过也对应的给了些优惠,虽然我热衷于买散片,但我依然建议,各位没有经验的朋友,尽量要选择盒装产品,并且在JD这样的大电商处购买,贵一点也是也值得。
有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可以去台北的这个庆声电脑3C周边耗材广场看看,东西在这里买的。
首先,我们先去官网看看有没有新的固件
嗯,果然有,更新(此处注意,请关闭所有安全软件同时避免断电报废)
更新完成后如果要测试,需要关闭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不然写入跑分测试是不正常的
CDI看硬盘信息
然后就是测试,测试结果大家自己看,基本可以达到厂家标称的水平
然后就是测试,测试结果大家自己看,基本可以达到厂家标称的水平
扣具支持INTEL&AMD(除开线程撕裂者)全平台
风扇集线器
灯条与延长线
这个风扇使用起来也还算静音
叶片也很厚,而且有导风设计
值得注意,这款散热冷头和灯条并非5050的接口,而是需要配备的2IN1转接线汇聚与转接
如果主板不带RGB功能也可以通过这个来实现RGB。
船长的冷头还是有设计感的。我一直以为这根弯管是装饰&&其实里面真的有水&&安装的和闲置的时候一定要祝安全。
擦去预刷硅脂之后可以发现冷头呈雾面。
这款散热价格稍微有点贵,比较适合白色的机箱,不过也有黑色款,散热效果属于正常水平,不说很好,至少不赖。
因为自带散热片所以MS8e安装在中间,其实无所谓,技嘉这块主板三个插槽都支持NVME协议。
船长这款散热器的扣具还是非常好装的
技嘉这块主板提供的两个RGB扩展接口,一个在内存插槽顶部,一个最下面的PCI-E插槽附近。但是技嘉并没有使用标准的5050&4PIN接口,而是5针,多了一个W(white?)不过好在其他线序是一支的,根据标记安装即可
水冷风格和主板风格还算统一
内存上机效果
一次点亮,技嘉这款主板并没有默认开启RGB模式,而是单红光
效果还不错,其实我觉得技嘉这块主板的护甲和INNO的冰龙系列显卡、七彩虹的烈焰战神X以及索泰的玩家至尊系列都很配,当然自家的AORUS就更加不用说了
不用灯条也能RGB的设计233333
幻光戟加持,只不过在尝试之后并不支持技嘉的灯光调控软件
双卡会挡住AORUS的LOGO,单卡刚刚好
可以发光的PCIE插槽
I/O&护甲上的&AORUS&LOGO
CPU供电的一块散热上也有RGB
这个光条配合花纹的导光效果还不错
幻光戟只支持华硕AURA,可惜了可惜了
P.S.我劝各位,能单不双!我在开头说到的失误就是指得这个&&本以为SLI应用更广,更稳定,结果一吃鸡就傻了,不支持!而且比单卡帧率还低!所以我后面索性单卡测试。
官网下载好BIOS,考进FAT32格式的U盘中,插入到电脑,开机之后按END键就可以进入QFLASH界面,根据提示刷,稍微认识点英文就嫩刚看懂&
成功,版本变成了F4a。
和其他主板要重置BIOS不一样,如果在超频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块主板会提醒用户是否重置、是否用最近一次正常启动的BIOS设置启动,是否直接进入BIOS,这一点对心里没底的用户还是又比较大的作用。
在Z370&AORUS&gaming的主板中有一个Enhanced&Multi-Core&Performance的功能,意思是多核心加强,后面我会分别在开启和关闭的时候测试它的性能,看看开启这个功能对CPU来说有没有提升。
巩固一下测试平台信息
对比1:多核心增强是否有用从测试效果来看,多核心增强并没有什么用,甚至有些成绩会下降,比如wPrime的测试,至少对于不带K的8700来说是这么一个效果。其实从功耗和温度上就能看出端倪,如果多核心增强再8700上有用的话,怎么可能不增加功耗和温度呢?
对比2:高频内存对于性能的影响从数据看来,许多测试中内存频率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比如鲁大师、CPUZ、CR等等,但是在3DMARK中与魔兽世界的游戏测试中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非所有程序都有影响,这里测试魔兽世界是为了证明确实有些程序有影响,但是参考大部分测试项目来说,上不上高频条就要看消费者自己的思量了。现在内存越来越贵,高频条反而变得&实惠&起来,就是矿潮的时候AMD一卡难求,1050Ti去掉了智商检测卡的帽子道理一样。测试结束。
OK,本次测试到此结束,本套平台已加入了本人&吃鸡&配置探秘项目的豪华午餐,我会放在我的系列文章中与各位分享,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欢迎意见与建议以及关于DIY的讨论。
所属兴趣:
我有金币:
此帖荣誉记录
设为精华帖
理由:精华鼓励R5 1600X和i7 7700K哪个好 R5-1600X对比i7-7700K评测 (全文)_电脑百事网
当前位置:R5 1600X和i7 7700K哪个好 R5-1600X对比i7-7700K评测 (全文)
R5 1600X和i7 7700K哪个好 R5-1600X对比i7-7700K评测 (全文)
今年DIY市场是最为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CPU市场是最近几年变化幅度最大的一年。突出表现在AMD推出锐龙系列处理器对抗Intel中高端产品,另外就是Intel提前发布了第八代酷睿处理器,酷睿i3/5/7全系提升了物理核心。强悍的Ryzen 7和酷睿i7-8700K无疑让大家看到了两家在高端领域的较量。但回归到实用型产品,我们还得考虑中低端产品。今天我们就拿两款AMD/Intel的中端级处理器出来比一比。R5 1600X和i7 7700K哪个好 R5-1600X对比i7-7700K评测一、基本规格对比情况今天小编要对比的来是来自Intel今年年初发布的七代酷睿旗舰处理器,截至目前依旧性能出色,在很多有关R5 1600X评测文章当中,就把这款处理器和i7 7700K进行比较,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对比详情吧。酷睿i7-7700K和R5-1600X规格对比CPU型号intel酷睿i7-7700KAMD Ryzen 5 1600X核心代号Kaby LakeSummit Ridge接口类型LGA1151AM4核心线程4/86/12制程工艺14nm14nm是否锁频否否频率4.2-4.5GHz3.2-3.6GHz三级缓存8MB16MB内存支持DDR4-2400DDR4-2400内置核显HD630无TDP91W65W首发价2199元1779元通过参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款处理器在参数规格很多部分有所不同,如核心线程数、频率、三级缓存,TDP功耗、价格等等。总的来说各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但看规格对比无法确切判断出哪一款更出色,还得进一步数据测试才能揭晓。二、测试平台说明硬件平台配件名称品牌型号i7-7700K、R5 1600X超频三 凌冻双擎技嘉GTX1080Ti萤火虫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7技嘉 Z270 AORUS GAMING 9&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3200 8G×4三星960Pro 512GBTt:额定 1250W DPS G RGB 1250D 电源用户自选&操作系统NVIDIA GeForce 385.69 WHQL显卡驱动5200(DIY四核独显游戏主机)& & & 评测软件CPU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Fritz国际象棋wPrimeCPU-ZFHD X264 BenchmarkWinRAR 64BitPremiere ProCineBench R15ArcTime ProPOV-Ray BenchmarkPhotoShop CS6CPU游戏性能测试全境封锁幽灵行动3古墓丽影10奇点灰烬功耗测试独显平台功耗(待机、游戏、Prime95)三、理论性能测试理论性能测试CPU型号i7-7700KR5-1600X国际象棋17917(多线程),3554(单线程)18553(多线程),2666(单线程)wPrime172秒139秒CPU-Z9773(多核性能)、2260(单核性能)14253(多核性能)、2277(单核性能)1、Fritz国际象棋测试中,Core i7-7700K多线程性能为17917千步/秒,这个性能比AMD&Ryzen 5 1600X的18553千步/秒要慢那么一点。2、wPrime国际象棋测试中,我们知道wPrime对多线程支持很好,Core i7-7700K计算1024M位圆周率用时172秒,性能比Core R5-1600X慢了33秒.3、在CPU-Z的基准测试中,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性能都不如最新上市的R5-1600X,虽然这两款处理器拥有相同的核心数和多线程数。测试小结:从三项的理论跑分来看,Ryzen 5 1600X的多线程成绩直接吊打价位接近的Core i7-7700K,在国际象棋中,i7-7700K则依靠高频来保住单核的性能的优势。四、物理运算测试和常用软件性能测试物理运算测试和常用软件性能测试CPU型号i7-7700KR5-1600X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13105分16648分WinRAR文件压缩32秒43秒TMPGEnc视频编码60秒76秒Cinbench R15渲染982分(多线程)、193分(单线程)1222分(多线程)、158分(单线程)Pr视频导出227秒229秒在新3DMark测试项目上,AMD Ryzen 5 1600X依然对价位接近的7700K有优势。从应用软件的成绩对比,Ryzen 5 1600X在WinRAR文件压缩所需时间要稍长一点,这个和WinRAR自身对多核的优化程度有关。Pr视频导出4K H264码率的视频能力上Ryzen 5 1600X和i7-7700K较为接近,但论渲染能力,Ryzen 5 1600X单核和多线程的能力都比较突出。五、游戏性能测试游戏性能测试CPU型号i7-7700KR5 1600X全境封锁(1080P)115110奇点灰烬(1080P)9163塔克世界(1080P)10469GTA5(1080P)9071孤岛危机3(1080P)6560游戏一直都是AMD努力的方向,在锐龙 Ryzen 7发布的初期由于游戏对Ryzen的优化不到位,造成游戏性能落后于对手。虽然AMD一直都与游戏厂商进行优化,但目前主流的游戏大作都是基于Intel&c++编译器优化的,尽管有的游戏的更新确实对Ryzen作出了优化,相比之前有所提升,但相比对手还是有点差距。功耗测试:以下是i7 7700K和R5 1600X在桌面处理器CPU天梯图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CPU天梯图2017年12月版(精简版)高端CPUIntel平台AMD平台SkylakeKaby LakeCoffee LakeRyzenGodavari/打桩机&Threadripper 1950X&i9-7900X&Threadripper 1920X&i7-7820X&i7-6950X&&i7-8700Ki7-6900K&i7-8700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Xi7-6850K&i7-7740X&Ryzen 7 1700&&&&&Ryzen 5 1600Xi7-6800K&i7-7700Ki7-6700Ki5-8600K&i7-7700&Ryzen 5 1600E3-1230 v5&i5-8400FX-9590&&&i7-5775C&&Ryzen 5 1500X中端CPUi5-5675Ci5-7600Ki3-8350K&&i5-6600Ki5-7600i3-8350Ryzen 5 1400i5-6600i5-7500&FX-9370i5-6500i5-7400i3-8100Ryzen 3 1300XFX-8350i5-6400i3-7350K&FX-8320&&Ryzen 3 1200&&&&&i3-7320&FX-8300i3-7300&&&i3-6320&&&&i3-6300&&&A10-7890K&i3-7100&&速龙X4 880Ki3-6100&&&A12-0K&奔腾G4620&&速龙X4 870K奔腾G4600&&&&&&A10-L入门CPU奔腾G4560&速龙X4 860K奔腾G4520&&A10-0奔腾G4500&&速龙X4 950 /速龙X4 845&奔腾G4600T&A10-7700K&A8-7670K奔腾G4500T奔腾G4560T&A8-7650K&奔腾G4400&&A8-7600&赛扬G3950&赛扬G3920赛扬G3930&赛扬G3900&&速龙X4 840赛扬G3930T赛扬G3900T&&&&A6-7400K&&&&&i7 7700K和R5 1600X在天梯图中的位置.文至于此,相信大家对于i7 7700K和R5 1600X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性能上:不含游戏成绩前提下,Ryzen 5 1600X领先领先价位相近的7700K约7%,绝对是主流市场里的搅局者!Intel Core i7 8700 & GIGABYTE z370 Aorus Gaming 7Intel Core i7 8700 & GIGABYTE z370 Aorus Gaming 7吹风叔叔百家号开篇语年初,Intel 上市了 酷睿系列桌面级处理器第七代产品——i7 7700K,虽然号称风冷能超5GHz频率,但是性能提升相对6代甚至4代酷睿依旧并不给力。2月底,AMD锐龙处理器上市,8核心的RYZEN 7系列,飞跃式的性能提升,给DIY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低迷的DIY市场开始活跃,而后的RYZEN 5 与 RYZEN 3系列让AMD开始风生水起。6月底,唱衰INTEL抢在AMD线程撕裂者上市之前率先把自己的高端平台更新从X99直接更新到了——X299,酷睿至尊系列同时也更新到了i5 76XXx,i7 77XXx,i7 78XXx,i9 79XXx,性能上算是有了提升,但是与AMD的竞争力依然集中在渠道与品牌。8月初,瞩目的AMD 锐龙 线程撕裂者系列上市,最高16核心32线程非胶水核心的1950x,性能让任意一款酷睿处理器生畏,虽然性价比并不非常突出,但是在高端市场上依然掀起了不小波澜,正式锐龙7/5/3/线程撕裂者的全盘托出,似乎可以让AMD在2017年CPU市场上赢得整条战线。十月,桌面级的八代酷睿上市,专用的Z370主板也接踵而来。i3 8xxx、i5 8xxx、i7 8xxxx 增配升级投入战场,那么INTEL的这次增援能否成为其“救命稻草”?7代酷睿会不会成为最短命的酷睿?持币观望双十一的消费者能否升级?本片文章即将给你论据。p.s.本片文章发布之前,也就是在5日当晚新的酷睿八代平台已经上市,各位可以前往京东商城购买,经验不足的朋友也可以避免与电脑城JS正面交锋,OK,废话少说,duang!duang!duang!一、CPU:Intel Core i7 8700这次到手的是i7 8700的正式版散片,为什么选择8700而不是8700k呢?原因很简答,8700k数量有限,价格也在稳定中,性能方面,相对8700k,8700全核心睿频一致,单核心睿频仅比8700k少100Mhz,所以说如果是安心用不超频的话 8700相对8700K性能相差并不大。刚才提到“全核心睿频”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和以往的睿频略有不同,以前的睿频一般只有单核心提升频率,比如7700K,他的基础频率是4.2,睿频是4.5,指的是,全核心运行最大频率是4.2,单核心最大频率是4.5。8700的标称频率是3.2GHz,但实际上8700大部分时间是工作在4.3GHz这个频率上,除非是负载非常低时才会降频,如果单核心负载比较高,在功耗和温度允许的情况下该核心会提升到4.6GHz,但时间并不会很长,当然所谓65W的TDP自然是全核心3.2GHz时的状态了。p.s.如果转换成7代酷睿的说法,8700的主频就是4.3GHz,睿频4.6GHz……英特尔为什么不和以前一样标记主频和睿频?答案,我不知道,去查到相关资料,但是在我的脑海里会冒出几个猜测:1、在B360或者更低级的主板上CPU还能支持全核心睿频吗?2、3.2GHz拥有65W TDP(注意这是热设计功耗,并非真实功耗),意味着全核心4.3GHz时功耗、热量提升,也就意味着其实核心技术并没有过多改变。3、锐龙会不会也出一个全核心睿频的版本,比如 RYZEN 7 1790 基准频率3.0Ghz,全核心3.6GHz,单核心睿频4.1GHz,TDP 65W 标配Warith Max散热器,毕竟每一块锐龙稳定3.6GHz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八代酷睿非常有诚意的把核心数量提升了一个等级,i3从双核4线程升级到四核四线程,i5 从4核心4线程变成了6核6线程,i7则提升为了6核12线程,在堆核心的同时能顾及到功耗与频率,因此性能上也是质的提升。p.s.在正式上市的前几天,八代酷睿在表面上还没开售,但是实际已经暗流涌动,我从朋友那里拿到也说了不少好话才提前拿到这块CPU,而且是上过机的,不过也对应的给了些优惠,虽然我热衷于买散片,但我依然建议,各位没有经验的朋友,尽量要选择盒装产品,并且在JD这样的大电商处购买,贵一点也是也值得。二、主板:GIGABYTE Z370 AORUS Gaming 7虽然CPU在封装、针脚上与上一代上上代都没有变化,但是z170,b150,h110,b250,z270已经不能支持到8代酷睿,等刷BIOS也没用个,用厂家的话说就是“硬件级”的限制。所以在B360还没上市之前,如果要买8代酷睿,就只能购买Z370芯片组主板,最便宜一块据消息也在800-900之间。在纠结了许久,并且在JS的游说中,最终确定下来的主板就是这块来自技嘉的Z370 AORUS Gaming7,建议零售价2499,实际价格会有些优惠,但是并不特别大!技嘉曾经的金牌主板名噪一时,近几年虽然动作不少,但是因为DIY市场的复苏形成的“万舸”争流,它的变化就并非那么显眼了。以至于去年技嘉AORUS品牌现世,以高端的姿态面对游戏与发烧DIY玩家时,有好评也有之一。Z370 AORUS Gaming 7,应该是技嘉Z370 AORUS中比较高端的产品(低一级有Gaming5,高一级有Gaming7),当然,去掉Aorus也有Gaming3系列与金牌主板系列可以选,不过就没有那么“豪华”。上手之后无论从包装、附件与造型用料,可以明显感觉到Aorus在以华硕的玩家国度系列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从电脑城朋友那得到了玩家国度Z370主板系列的版型与售价之后,我觉得技嘉或许是做了一定的调研工作,也或许是凑巧,Z370 AORUS GAMING 7 正好插入高端主板的一片空白区域,算是更加细分了高端市场,给非ROG粉更多的选择。开箱↓与一些Z370主板不同,GAMING7一共支持3个M.2的接口,我看了一下都支持NVME,并且提供了一个110长度的M.2散热片,这里多句嘴,支持NVME的SSD普遍温度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厂家要提供散热片甚至散热风扇的原因。不过很多此类的固态都标配了散热片,比如建兴的T10、T11、浦科特MS8E系列等等,如果固态带有散热片可以拆掉或者直接安装在第二第三个槽位上。怎么说呢,这款Z370 AORUS GAMING7 还是对得起首发2499的价格(JD有100E卡的优惠),RGB光源比较足,主板偏重,PCB比较厚,布局规整,焊点清晰,但是有一点让我很不满意,2499的主板并没有提供WIFI,同时也没有WIFI的扩展接口,虽然可以购买一个PCIE或者USB的无线网卡,但增加用户成本不说,还略微影响整机的美观。不过真正的游戏玩家更热衷与有线网络,延时更低。主板开箱完成,下面我们看看显卡。三、显卡:技嘉 GV-N1080G1 ROCK-8GB这款显卡是技嘉比较低端的GTX1080,价格不贵,三风扇,虽然样子有点黑乎乎,但也不算丑,没有灯、基础频率相对公版有所提升,但是并不大。这里我要普及一点知识。这代N卡拥有boost 3.0技术,其实各位并不用去看它的基础频率,只要是散热到位长时间运行在MHz(GTX1080)不是梦,散热不好的,频率自然就起不来,这个不是显卡厂家决定,显卡厂家只能决定它基础频率,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不过更贵的显卡,散热更好,能运行在更高频率的时间就越长,性能自然就更优越,我一直觉得,N卡因此超频并没有什么用……属于买来好好用系列,不折腾,同时也能为用户节省很多时间……AMD则相反,标称什么频率,温度功耗超标只有降频……超频要手动,各个厂家靠选片提频来分类高低端产品,也就有了意义,散热更好,性能提升的空间就越大,玩家靠智商获得性能的优越感就越强,所以有了一句话,智商不够不要玩“农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存在信仰的话,N卡买贵还是买便宜就丰俭由君了。P.S.这两张卡并非全新,你们懂的,入了两个,暂时感觉还行,实在有问题就去找售后,反正技嘉支持个人送保无需发票,两个序列号相近,并且时2017年24周出场的,时间不长,关键是箱说全,几乎无尘……这款显卡各位通过图片可以看到,他的覆盖件箱单“清凉”,但不不得不说的是,整体质感还是不错的,全部是金属,有一点拉丝的感觉,并且这种大面积镂空的设计对于下压式的散热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也说明这块显卡甚至在室温20摄氏度的情况(无机箱)TIMESPY测试甚至可以半程风扇不转,估计是公版PCB设计,功耗不会高,所以也是单8PIN的设计。缺点就是没有光,不好看,像矿卡。四、内存:海盗船 VENGEANCE RGB 4266 8GB*2这款内存在大陆级别是上是买不到的,美亚有,但是好像不能海外购。上个月,和朋友聊天,后来跟他认识了一个台湾的朋友,这哥们礼貌是杠杠,而且很热情,基本上是有话必应的,后来和他聊到了台湾的DIY,才知道台湾的DIY配件比大陆要便宜很多,型号也更全,于是让他帮忙去了解了一下高频条,于是了解到了芝奇的一款3600频率的(下面会说到),还有就是下面这款海盗船4266频率的,因为我要用,朋友也要,所以顺手就让他帮吗买了。这里要说一句,台湾同胞有礼貌,而且没给钱就直接先垫,认识不久有讲义气,赞。价格的话加上邮费(台湾也有顺丰,而且贼快,台中到长沙只要3天时间!)确实比JD同类型便宜不少,更何况国内没有卖。本来两个都想入手幻光戟的,但是这个海盗船支持技嘉的光效,所以给朋友入手的是这个。有去台湾旅游的朋友可以去台北的这个庆声电脑3C周边耗材广场看看,东西在这里买的。五、主硬盘:浦科特M8SeG 256G之前朋友的老机器里面是一个INTEL的540S 480GB,因为游戏越来越多,所以想在增加一款NVME固态做系统盘,540S就做游戏盘,1T机械老老实实做资料盘。本来我推荐入手建兴T10 240G的,但是朋友一看京东的价格说,都花849了,为什么不买浦科特的M8SeG?我顿时蒙了……原来我598入手的固态,半年长了250!M8SEG 只贵了20……不过写入低了,不过冲着浦科特牌子,真心值。于是我也剁了一个……有些朋友说三星SM961,喜欢可以去买,不过我劝一句,这种没有正式行货的东西保修绝对是个问题,店保什么的我从来抱怀疑态度,而且固态不像CPU难用坏,说不定很随意的一次停电,就让你血本无归,而且钱是小事,资料事大,虽知道是不是买来废片拆来拆去攒的呢?!从来没做过SSD的测试,借此机会小测试一番:首先,我们先去官网看看有没有新的固件嗯,果然有,更新(此处注意,请关闭所有安全软件同时避免断电报废)↓更新完成后如果要测试,需要关闭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不然写入跑分测试是不正常的↓CDI看硬盘信息↓然后就是测试,测试结果大家自己看,基本可以达到厂家标称的水平↓反正这种大牌子的东西,放心用就可以,保修什么的肯定都没问题,不过固态硬盘一样注意不要突然断电啥的,对其伤害比较大。六、散热器:九州风神 船长 240EX WHITE RGB在玩7900X的时候我也蹂躏过船长 240EX RGB,不过那个是黑色款,而且风扇也是带有RGB的,这款风扇并没有。船长的散热价格都中等偏上,主要是造型独特,性能上应该和其他同价位水冷差不多吧。压180w以内的CPU应该问题不大。扣具支持INTEL AMD(除开线程撕裂者)全平台风扇集线器灯条与延长线这个风扇使用起来也还算非常静音叶片也很厚,而且有导风设计值得注意,这款散热冷头和灯条并非5050的接口,而是需要配备的2IN1转接线汇聚与转接船长的冷头还是有设计感的七、其他测试伴侣:COSAIR RM850I、希捷1T笔记本硬盘、三星850EVO 250G、芝奇幻光戟 Trident Z RGB GB套装上面那几个没啥好说,下面述说我为什么要用到两套内存。刚才说了,这套内存也是台湾朋友一同帮买的,高频条准备给我线程撕裂者用的,价格在3K6左右,之所以这次尝鲜又要用到这条,是因为我想试试那套海盗船的4266频率内存,上不了3200的频率是主板的问题,还是内存不兼容,经过尝试之后,这款芝奇的TRIDENT Z RGB 3600C C16可以直接XMP 到标称的频率,看来并不是主板锅了。而后的高频测试我就基于这套内存(只用两条)来测试了。平台组装及效果展示在测试开始,我要为各位朋友展示一下这套配置的搭建效果。CPU登基↓CPU登基因为自带散热片所以MS8e安装在中间,其实无所谓,技嘉这块主板三个插槽都支持NVME协议船长这款散热器的扣具还是非常好装的技嘉这块主板提供的两个RGB扩展接口,一个在内存插槽顶部,一个最下面的PCI-E插槽附近。水冷风格和主板风格还算统一内存上机效果双卡安装整机效果测试前的准备1、把BIOS刷到最新版本!技嘉这个板子还没正式开卖就更新了三次BIOS……最新版本是F4a,为了能测试出真实的8700新能,还是必须升级BIOS的,况且这一款BIOS还特别提示,提升了XMP的稳定性。官网下载好BIOS,考进FAT32格式的U盘中,插入到电脑,开机之后按END键就可以进入QFLASH界面,根据提示刷,稍微认识点英文就嫩刚看懂↓成功,版本变成了F4a↓和其他主板要重置BIOS不一样,如果在超频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块主板会提醒用户是否重置、是否用最近一次正常启动的BIOS设置启动,是否直接进入BIOS,这一点对心里没底的用户还是又比较大的作用。下面这个要注意了!!!在Z370 AORUS gaming的主板中有一个Enhanced Multi-Core Performance的功能,意思是多核心加强,后面我会分别在开启和关闭的时候测试它的性能,看看开启这个功能对CPU来说有没有提升。另外为了公平,关闭传统测试软件性能强化功能。测试开始因为篇幅已经够长了,我这里就不再一个一个贴出跑分成绩。图片可能手机看有些困难,建议再电脑上看,或者手机再WIFI下看高清图。其实8代酷睿的测试网上又很多了,我这也不做过多的重复测试,在此我将对比两个部分,1、多核心增强功能是否有用,2、高频内存对八代酷睿是否有影响?下面正式开始&&&&&&&&&对比1:多核心增强是否有用从测试效果来看,多核心增强并没有什么用,甚至有些成绩会下降,比如wPrime的测试,至少对于不带K的8700来说是这么一个效果。其实从功耗和温度上就能看出端倪,如果多核心增强再8700上有用的话,怎么可能不增加功耗和温度呢?对比2:高频内存对于性能的影响从数据看来,许多测试中内存频率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比如鲁大师、CPUZ、CR等等,但是在3DMARK中与魔兽世界的游戏测试中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并非所有程序都有影响,这里测试魔兽世界是为了证明确实有些程序有影响,但是参考大部分测试项目来说,上不上高频条就要看消费者自己的思量了。现在内存越来越贵,高频条反而变得“实惠”起来,就是矿潮的时候AMD一卡难求,1050Ti去掉了智商检测卡的帽子道理一样。测试结束,稍后总结。其他一款品牌的优劣并不完全集中硬件的层次,更丰富可靠的的附属软件也是其体现竞争力的方面之一,第一次接触技嘉的AORUS,那么这款主板的软件功能到底如何呢?打开官网找到技嘉Z370 AORUS GAMING7主板,我们可以看到技嘉为其准备了21个应用程序。下面介绍几个我觉得会用到的APP1、@BIOS通过这个软件可以在WINDOWS中刷新BIOS支持在线安装↓只是……↓也支持离线安装↓同时支持备份BIOS↓甚至还有更换启动页面的功能↓导出来看看启动页面的格式与大小jpg格式就OK,对于大小有要求,而且基本是要黑底才能完美↓2、RGB Fusion和华硕的AURA SYNC系统一样,这个是技嘉的RGB调控软件花样也算多↓内存偶尔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不过重启一下就可以了。这个软件对RGB控制的自由度并不高,不过简单易用。3、V-TunerAORUS的超频软件,但是貌似只能超显卡……是不是8700不能超频,所以没有显示出来?4、Smart Keyboard算是个定义键盘按键宏的软件吧,看上去对玩游戏的朋友用处比较大。OK,其他的一些软件,没工夫一一下载,就这样吧。下面总结总结如果从名称定位对标来看i7 8700相比i7 7700甚至是7700k性能有质的飞跃,无论是基准频率还是核心数量,都甩掉了挤牙膏的头衔。但是现阶段并未稳定的售价,外加只能应用Z370主板,对于一些不带K的酷睿8代处理器显然优势被压缩。(或者,正如我之前所说,甚至不知道B360或更低级的主板支不支持全核心睿频)并且从目前的售价来看,8700K+Z370很有可能与7700K+Z270继续同台销售。8700k,散片价格在3000左右,而且数量较少,8700盒装3000,散片也并不充裕,往后情况可能会有好转,但是至少现在情况是,单买一个8代i7的钱,可以买一个RYZEN 7 1700+主板套装还有找……就算买最低端的i3+Z370,价格要近2K,这个价格购买套装并不是不可能……回到开篇的几个问题1、8代酷睿能否成为INTEL“救命稻草”?答,我感觉事情并非那么简单,Z370+八代酷睿的首发型号只是一个开始,INTEL应该准备了更多的新品组合冲击AMD的锐龙阵线,锐龙3显颓势,完全不比RYZNE 5/7风光,INTEL在千元以下有将可守因此并不着急排兵布阵,1500元以上级别才是英特尔发力的重点,后续如何,拭目以待。2、7代酷睿会不会成为最短命的酷睿?答,或许7700K+z270并不会那么块退市,因为在2000元以内的价位7700k还是有一定优势的3、持币观望双十一的消费者能否升级?答,我认为双十一并不一定可以等到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不过早买早享受,介意锐龙平台,8代酷睿除开多花点钱,其他的性能还是值得购买的。OK,本次测试到此结束,本套平台已加入了本人“吃鸡”配置探秘项目的豪华午餐,我会放在我的系列文章中与各位分享,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欢迎意见与建议以及关于DIY的讨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吹风叔叔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睿i77500u性能如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