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用小米手机,如今你会后悔当初的选择的句子吗

小米这个品牌已经已经有六七年了,小米的当家品牌也更新到小米6第六代了!要真的米粉们都反悔了那小米还发展的下去么?虽然我没买过小米,有一些评测机总体都是过得去的。

小米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做工工艺问题、以及广为吐槽的耍猴啊!虽然有些问题客观存在但是这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毕竟也没犯啥大错,也没有像三星一样有大面积的问题的…

虽然我没用过小米但是我身边有几个朋友还是用的小米,之前我老表的一台2S用了一年多换了块电池,后来屏幕摔坏了就没用了。今年上半年我一个女同学买了个小米5S 从她反馈的情况也没啥大问题,除了有点发热罢了,毕竟1700块钱买的后悔啥…

我也是有可能入手小米手机的,就看小米MIX2有没有惊艳到我了…

哈哈,你也可以选择关注或订阅“水哥爱搞机”

当然你也可以@掌玩科技-水哥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每个职场中人跳槽时都是想为新的一年寻找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机会;于是该跳,还是该留?如果跳,该怎么跳?如果留,该怎么留?一个选择,人生轨迹就有可能从此改变~

2014年,本文主人公放弃亚马逊绝大部分股权离职,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小米与阿里,“未上市公司期权会更有价值一些”。现在回望这个跳槽,后果略显沉重。

我毕业于北京的一家985大学,经历可能比不少同龄人要丰富一些:2008年毕业后,先在某大型企业做了两年,然后跳到了BAT中的一家做码农,2012年再到亚马逊,又一个两年过去,2014年,我离开亚马逊加入小米,初衷却是因为阿里。

当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涨幅应该接近40%,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马云很快成为国内新首富,超过万达的王健林。

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

这刺激了所有互联网人,不止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可以缔造一个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虽然之前有百度,有腾讯,但有点像窗户纸还没捅破的感觉。我认识一些阿里的朋友,在阿里上市前把自己手里的期权给“处理”掉了,大多预计不到上市后股票会那么火爆。

我感觉,自从阿里上市后,国内程序员的整体氛围都是这样的:找下一个“阿里”,公司还没上市,拿一些期权,至于是不是就财务自由了。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主要是找到一种成就感。

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终于理解了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同样100万的上市股票和未上市股票,哪个更有价值?

我当初想当然地以为,未上市公司期权会更有价值一些。比如一个C轮的未上市公司IPO前,一般会再融两轮,每一次新的融资,估值普遍再涨2-10倍。

这其实都是错觉,股票和期权的风险回报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预测股票涨10倍和期权涨10倍,你所承担的风险是一样的。能否兑现,最终只取决于公司本身发展速度,与公司是否上市,并没有关系,比如唯品会、腾讯、网易。

即便同样是发放股票,不同形式也有很大猫腻,RSU(限制性股票,企业可以直接低价卖给员工或送给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处置,RSU不需要行权,固化之后就是实股)和股票期权,前一种是直接发放股票,后一种并不是,股票期权有个行权价,只有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时,才有正收益。总的来说,采用RSU发股票,对公司员工来说更有利一些。

亚马逊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RSU。我当时拿到股票的期限四年,前两年只能获得10%,后两年拿到剩下的90%,我工作两年义无反顾地辞职了,放弃了90%的股票。当时亚马逊中国的业务虽处在瓶颈期,高管层动荡,但我们实际上支援美国总部的业务,并没受到什么影响。

回想起来,我真正决定跳槽的2014年,正好处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一个顶峰,不管是否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被严重高估。可惜的是,这些事我之前甚至都没考虑过。

2014年也正是小米风头最劲的时候,小米那个时候有多强?手机是市场第一,增长很快,每一出一个产品都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不管手环、充电宝、平衡车……手机本身是一个千亿市场,小米生态链的小家电,做好了又是一个千亿市场。两个大市场表现都那么强劲,我当时的感受是,雷总吹过的牛,都要实现了。

归根到底,小米最吸引我的,还是雷总。我觉得雷总是个有激情、有事业心的人,事实证明,他说的话靠谱:互联网特点就是硬件趋近于免费化,至少用户获得硬件服务成本会越来低,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推送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就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冠军。

当时我有两个选择:阿里和小米。基本工资相比亚马逊涨幅差不多,阿里当时可以给我4000股,小米的期权对我的吸引力更大,最后我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去小米。

当时小米内部的股权分配应该是和入职所定得级别有关系,一定级别对应一定期权数量,我没太纠结应该给我多少,只提出了一个金额上的要求:分得的期权,按照当时估值对应的价格,减去行权价,达到一个数字,我就能接受。

按照惯例,结果当天没办法定下来,我也有心理准备。有点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HR就通知,可以接受我提出的数目,入职的事定了。

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看来要得不多。后来,根据我的了解,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人基本上工资+股票的数额都在一定区间内,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是,有人要求工资高一些,有人要求期权多拿一些。那时小米风头正劲,整体薪资应该控制得比较好。事后看,如果期权没办法兑现,或者没办法按照估值时的价格兑现,当初确实应该多要点工资。

从外企跳槽到国内公司,其实应该关注的地方有两个,除期权外,要考虑个人的成长性。

在亚马逊工作比较惬意,我们每天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可以往后浮动一个小时,99%的概率不加班,每个月有一次随时响应工作需求的时间,这还被我们吐槽。在本土公司,大家都懂得,如果你要这样严格打卡上下班,老板会把你列入黑名单。

过去,人们习惯性地说外企把人往螺丝钉方向培养,一切都帮你设计好,只要按部就班地成长就行。我承认这是有的,在亚马逊,你在什么级别就是做什么事,如果级别不到,你的能力达到了,也未必做得了想做的事儿。这一点是小米工作给我最大的好处和回报:只要足够胜任,我的发挥余地很大,可以做很多我有意愿而且能力范围内的事。

一般来说,同一个项目,短期来看,国内公司的开发效率会比国外公司高出很多。是不是国内企业一定比外企更锻炼人呢?我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我在小米有成长,在亚马逊也有成长。

互联网项目一般会采用持续集成或者迭代的开发流程,这种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反馈快,能及时响应变化,在执行这个流程的时候,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区别很大。

比如在亚马逊,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可持续性,会引入代码审查、单测、集成测试、ab test这几个环节保证质量,并且为每一开发环节定制出自己的工具,提升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在国内公司,理论上也会执行这套流程,但为了速度,往往只留下集成测试这个环节,其它环节会被弱化、被抛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一个项目,短期来看,国内公司的开发效率会高很多了。

于是,在国内公司做事,慢慢地,程序员通过不断打补丁的方式解决当下最紧急的问题,导致系统里的补丁多到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一个系统不断补丁的结果就是灾难,国内某号称技术实力最强的公司,就是这么做电子商务平台,最后发现自己的系统,已经没人看得懂,没人能维护了,最后花大价钱从Sun挖来工程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当然,换一个角度,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创业阶段,本土企业的反应速度远比外企快,这是最重要的优势,至于以后的事,公司大了,有钱了,再花大钱去请人来解决问题就好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很多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基本是美国公司做出来的,比如亚马逊为了解决计算资源过剩的问题,第一个搞了云计算,现在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又在搞无人机投递实验;谷歌就更不用说了,第一个遇到大数据处理的问题,发表了跨时代的三篇大数据处理的论文,现在又在搞机器人、机器学习。国内一些公司开发和运维的基础设施,不过就是拿了国外的开源框架,做点小改动本地化而已。

总而言之,在外企遇到问题,会鼓励大家去做个什么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的公司基本靠加班和管理流程解决问题。两种不同模式会培养出什么样的技术人才,一目了然。

当国内公司走到了技术的最前沿的时候,它们的技术方案都是什么人做出来的?大量还是从微软、谷歌、甲骨文这样企业里挖来的人,说到底,国内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人很多根本做不了,当然,国内的人次可能更适合创业公司。综合来讲,如果说外企培养人才的方向是“螺丝钉”,那国内公司培养的是“大杂烩”,哪个更好?

目前看起来,大杂烩更受欢迎一些,尤其创业潮中,多面手更受到欢迎,但是,应届生如果向我寻求建议,我还是会建议他们先去外企看看,因为外企会教你如何工作,国内公司是教你如何干活,这其中的区别挺大的。

2016年底,有另外一个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会对我提升很大,我接受了。离开小米时,我不免考虑自己这两年究竟获得了什么——那两年间亚马逊的股票涨了四倍,虽然当时的股票数量不多,但如果再坚持这两年,把剩下的90%的股票拿到,如今可能也够在北京付个首付——虽然我是不买房主义者,主张投资股票,这样变现快。

再回头看,工作八年,两年一跳。职业生涯感觉整体往上走,是不是每次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不一定。

如果2008年不去那家看上去很美好的国企,而是到一家互联网巨头,那职业生涯的起点真的就很高了;从2012到2016年,如果只在亚马逊或者一开始就选择小米,理论上的收益都比现在高。有的人以不断跳槽获得了最优结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赶上时代与公司风口的洞察力,或者是运气。

离开小米时,我最纠结的不是去留,而是手中的期权如何处理,因为公司没正式上市,要保留手中的期权需要付出一定的行权费用,最终以代持的方式保留股票,我要付出的金额在10万人民币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非常纠结,因为时点恰逢小米出现颓势,期权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抢手,况且又是代持,不知道到时会不会遇到什么法律风险——提前半年离开小米,我可能毫不犹豫就出钱保留期权,再往后半年,可能对小米的未来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后来想想,毕竟手里的期权不多,就自我安慰,一些手握更多期权的老员工,离职付出的行权费可能是百万级的,且上市无期,买房也慢慢地不可期了,我又何必这么纠结。

最终,我还是选择持有,怎么说呢,正如当初我为什么加入小米,我想还是:相信大公司,相信雷总吧。

先对一些概念做一个简单的澄清,米粉、发烧友直接略过。

粗粮 对小米公司的匿称,反正你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粗粮公司这个那个”,多半指小米公司啦。

MIUI 一种定制化的手机操作系统,建立在Android基础上。白话说,一些电路板+塑料/金属外壳+一套软件=一个手机,MIUI就是“一套软件”。

米1,米2,米3,... 小米出品的手机版本。

小米之家 小米的直营客户服务中心,为米粉提供小米手机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机的售后维修及技术支持等服务,是小米粉丝的交流场所。

小米网 用来售卖小米产品的网站,产品包括手机、TV、手环、玩偶等。

红米 小米出品的低端智能手机。

米粉 不是吃的粉丝,是活人,是真心狂热追崇小米产品的活人。

F码 Friend码,用于购买物品所具备的一种优先权。由一组数字和字母组成,使你不用排队就能购买小米产品。因为排队根本排不上。

工号 小米员工入职的序号,按照1,2,3排列下来。工号小,身价用千万、亿以上单位计量。

09年底,小米开始筹备,到处寻找合伙人。10年4月,对外宣布小米成立。整个10年的上半年,小米事实上都处于一个“练手”的阶段,做一些App,网站。你能感觉到那时候的网站,做的很山寨的。当时两个比较大的产品是米聊和MIUI。

网上有传言,说小米很认真地找到了前100个目标用户,这事儿是真的,后来正是这100个用户成就了成千上百万的米粉。说小米站在风口上,那也是对的。当时有很多手机爱好者都玩刷机,刷机是流行在各大论坛最火爆的主题。发烧友级别的刷机者遇到了小米,小米很专业地做了个MIUI,这下就玩上了,而且是玩得High,玩得爽。凡发烧友刷MIUI遇到任何问题,小米的工程师那都是无条件,火速支持,等于又找到一堆专业的玩伴。在此之前,没有哪个手机系统能真正做到这点。

MIUI正是对上了这些刷机爱好者的胃口,小米的第一批用户就这样产生了。等到11年8月16号米1发布的时候,感觉“当时都梦幻了。公司不让我们进去,都蹲在798发布会的门口,看里面都沸腾了”。

(小编有话说:不要说,所有的年轻人都是我的用户,不要说,所有的大学生都是我的用户,那些范围太大太泛,没有价值。价值就在那几个真正的用户身上!得,挖,掘!)

米1是小米的首款手机。米1发售前和开卖后的状况可谓一塌糊涂。尽管从11年5月开始,小米网就忙着各种筹备,无论是网站前端页面制作,还是售后客服培训,甚至金山有不少员工直接跑到小米帮忙(有些人后来加入小米,一定后悔加入晚了),这些都没能接住米1销售的火爆场面。

米1手机发布会后,大家都知道小米要卖手机了。那个乱!那时,公司还在望京,好多人不知道怎么买小米手机,直接跑到前台来买。电话打不进来,直接登门拜访,咨询的,反馈问题的,每个岗位的压力都非常大,许多问题客服自己都还没搞明白。

那段时间,每天上班,几乎都能看到用户在前台说问题。遇到有技术问题的,我都直接请到办公室,现场调试。记得,有位用户跑过来问“我的手机是中国移动的卡,怎么会显示4G(当时移动还没有4G)?是不是坏了?”。我给工程师一看,结果是换主题皮肤导致的问题。很多问题,一个一个来。回想起来,过程看上去很乱。但我敢说,没几个公司把用户带到办公室直接调试的。

米1和信任感,就是这么艰难地培养起来的。很乱,但是挣扎出来了,后来的证明,你也知道,表现还不错。用户信了我们,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其间的成就感不是能够从任何一家外企(小米早期的员工大部分来自外企)感受到的。

说参与感,口碑,极致,不光用户感受到了,员工绝不亚于用户。

小米要卖手机了,怎么卖?最最一开始,大家还是说通过线下渠道和广告来卖小米手机的。但是,雷总,不同意,他的定位,很准,很坚决:坚持移动互联网模式!

不打广告,不花钱或者花尽量少的钱来做!那就是“传播”,有微博,有论坛,依靠互联网传播,发烧友就是切入点。另外还要有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战略,价格战也好,饥饿营销也好,还有“F码”,让员工和亲戚朋友帮助推。各种招数都想了,都实践了。

别的都是市场和营销的业务,我主要说说和我最相关的,F码。我很愿意推销这款产品。第一,这个产品是我做的,第二,产品确实很不错。F码变得非常抢手,一方面是因为米粉的传播,另一方面确实因为产品好,又相比便宜,都愿意尝试。使用F码推销,从我这里出去的大概有100多台。刚开始从我这边主动做的推销比较大,后来,反过来,基本都是朋友过来说给搞个小米手机。(此时,小编深深地感受到小米员工强大的自信和自豪感,真想说给我搞个小米手机,别拒绝我啊!)。

这里有个小插曲,是F码倒卖的事情。公司明令严禁倒卖F码。抓到一个,解雇一个,我知道的不止一例。所以网上传言,黄牛参与F码交易,从我这个层面看,不可能发生,一旦内外勾结被发现直接走人。公司还是很有节操地去做这个事情的,因此对新入职的员工,我都会讲这个事儿给他们听。

米1卖的很火,记得销售800万台时,感觉绝对是个奇迹了。早期小米的员工多数是从外企来的,微软,摩托罗拉,谷歌是主力军。真真正正看到自己的产品有人在用,而且是用户承认的好产品,外企是给不了员工这种感觉的。我们看到外面有人用小米手机,是相当骄傲自豪的。当米1出来的时候,公司还送给周总(周光平,小米联合创始人)一个镀金手机。他以前给摩托罗拉手机做过工业设计,但是米1的成绩在摩托时代是不可企及的,也实现了周总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梦想。

小米真正的巅峰我认为是米2,无论是从硬件、设计、稳定性还是和MIUI的磨合,甚至超过了米3,因为米2真是花了大量心血去做的。那个时候,外面有很多文章攻击小米,不过多数是针对市场、销售策略,也有一些是针对产品的,比如发热、重启问题,但是非常少。米2出货量达到1000多万台,但是从返修率上看,最低的是iPhone,第二就是我们了。所以,我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绝对高。

鬼子进村,寸草不留-红米

红米必须要说一下,红米可不是顺风顺水,想想还是挺“梦魇”的。合作对象是MTK,有没有闻到山寨的味儿?小米与MTK合作生产红米,是第一款非小米硬件团队主导的手机,是小米尝试和第三方硬件公司合作的产品,而且是低端产品。对于MIUI,不是简单的移植就能搞定的,跑不跑的起来都不知道,更别说跑个分了。

当时的目标设定就是稳、质量高。可是,做红米的时候,公司没有一个专门的红米组,只有一个虚拟组,真正干活儿的都是每个组抽出来的人集合起来做的,原来的活儿还干不完,又多出来很多新活儿。因为要和第三方合作,所以沟通的成本非常高,遇到了问题有时很难说是软件的还是硬件的。无论是加班熬夜,还是搬救兵,最终技术上把红米搞定了。

问题又来了,13年9月发布的时候,本来的定价是999,但就在发布前几天,雷总决定狠狠砍掉200,变成了799。员工的反应很激烈,因为如果售出100万台的话,就要损失2个亿,售出1000万台,就要损失20个亿,而且都是现金啊。问题归问题,最终的决定证明了红米是非常成功的。当时,雷总砍掉这200元时,和大家说“这次我们的战略就是鬼子进村,寸草不留”,很快低端市场的其他品牌包括N多山寨都死了。

红米的成功打开了MIUI上Pad的想法。13年中到14年春节,我们开始搞Pad,有了红米虐炼,从技术上我们是有信心的,当时只是感觉Pad风险大、市场没有手机大、人力成本高。MIUI面临的挑战有两点,1、MIUI向Pad的移植,需要全面的重新设计;2、第三方App的兼容性。

这时小米在业界已经很NB了,但是我们还是和创业的初期一样。软件上面,和Top100, Top200的App一家家的合作,来解决每个App的兼容性问题,必须让这些最常用的App在MIUI上很爽地跑起来,甚至以允许App在MIUI上预装为合作条件。硬件上面,小米Pad出来的时候是4:3的屏,正好和Google平板的4:3屏吻合,小米和Google走到了一起。

尽管Pad销售量不像手机那么理想,但是增加了小米在产品定位上的信心,同时借助Pad提升了小米在Google Android生态圈的地位,也希望得到Google更好的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悔当初的选择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