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红米手机怎样快速充电?

红米手机性价比高,作为消费者的入门智能手机,红米手机在小米手机第二季度,成为销售量最高的一款智能手机。有红米用户表示,红米手机电池消耗很快,一下子就没电了。

这其实是用户的充电方法有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充电很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可大了,一起来看看红米手机的正确充电方式吧。

首先,手机充满电后要拔掉手机,如果充满还继续充下去,会造成电池的老化,其次,电池充电电量不需要达到100%,最低电量也不能低于20%,电池过度放电,对电池伤害很大,这也是手机电量在20%,会弹出提示框。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一定要使用手机原装的充电器。杂牌的手机充电器,数据线质量难以保证,很可能存在电流不平稳的情况,对电池跟主板造成一定的伤害。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今年手机行业最为流行的发展趋势就是快速充电与指纹识别逐渐成为了很多安卓手机的标配,并开始向千元机市场蔓延。而小米昨日推出的一款红米Note3千元金属指纹手机不仅加入了全金属机身、指纹识别功能、另外还配备了4000mAh大容量电池。在千元市场中非常抢眼。相信有不少用户想知道红米Note3支持快充吗?红米Note3作为红米Note2下一代继承者,能否在这方面有突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红米Note3是否支持快速充电,在昨天的2015小米新品发布会中,雷军并没有提及到。

但我们知道红米Note3内置了4000mAh大容量电池,而我们得知在适配器的规格上,红米Note3使用的是标准的5V/2A制式,在今年上市的手机中,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我们知道联发科Helio X10处理器理论是是可以支持联发科快充技术的。但根据小米官方数据显示,红米Note3一个小时能够将电量提升到48%。这样算来充满电大约需要2小时出头的时间,这一充电速度其实并不理想,但是考虑到其4000mAh的超大电池容量,也还算尚可。

所以从以上种种数据表示,这款红米Note3手机并不支持快速充电,配备的是标准充电器,因此并不支持快速充电。

由于红米Note3比红米Not仅仅贵了100元,并且两者硬件配置相近,但红米Note3提升了三大方面,总的来说,是非常抢眼的 ,如今小米也终于拥有自己金属指纹千元机。

}

红米手机电池保养方法建议:

  •   1、手机第一次充电不需要12个小时,手机屏幕上显示电量充满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充了。随用随充就是最好的了。

  •   2、锂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不必刻意保证每一次都放完电了再充。

  •   3、一段时间可以做一次保护电路控制下的深充放以修正电池的电量统计,就是将手机电量用尽再充,但这不会提高你电池的实际容量。

  •   4、长期不用的电池,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以减弱其内部自身钝化反应的速度。

  •   5、保护电路也无力监控电池的自放电,长期不用的电池,应充入一定的电量以防电池在存贮中自放电过量导致过度放电的损坏。

  【知识普及】手机电池的种类

  •   镍镉电池最致命的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严重的“记忆效应”,使得服务寿命大大缩短。所谓“记忆效应”就是电池在充电前,电池的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久而久之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放电较为明显),会在电池极板上产生些许的小气泡,日积月累这些气泡减少了电池极板的面积也间接影响了电池的容量。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合理的充放电方法来减轻“记忆效应”。此外,镉是有毒的,因而镍镉电池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众多的缺点使得镍镉电池已基本被淘汰出数码设备电池的应用范围。

  •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自放电效应,约为每个月30%或更多。这要比镍镉电池每月20%的自放电速率高。电池充得越满,自放电速率就越高;当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自放电速率又会稍微下降。电池存放处的温度对自放电速率有十分大的影响。正因如此,长时间不用的镍氢电池最好是充到40%的“半满”状态。

  •   三、聚合物离子电池

  •   聚合物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导电聚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其比容量相对增加。由于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改善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高20%以上。聚合物锂离子(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电池具有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的特点。因此,聚合物电池在市场占有会逐渐增多。

  以上就是红米手机充电方法和建议分享了,我们可以随时对电池充电不需要顾虑,不要过度充电,也不要过度放电,红米手机电池保养你还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软件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 你不知道的iPad技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