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fpacei pace 经济时速是多少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都乐衷于推出更多入门产品,X1、GLA都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它们可能并不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但绝对是最易让消费者收入囊中的产品。入门并非廉价,保证亲民价格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品牌特色,消费者或许更愿掏钱包买帐。

  在市场的大潮流下,捷豹也在进一步推进国产化产品的进程,从轿车到SUV产品阵容愈加完善,随着本文主角E-PACE的加入,国内消费者又能在豪华品牌SUV当中多了一个选择,这台入门级的捷豹SUV身上又能流淌多少捷豹血液?或许看完这篇文章,你心里会更加有数。

  在推出捷豹F-TYPE之后,捷豹这个传承之英国的品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运动二字,新一代车型F-PACE的声浪、XE的操控其实都在展现着捷豹的DNA,那么在E-PACE在驾驶方面如何体现呢?

  运动化是捷豹最鲜明的特征,E-PACE也不例外

  E-PACE搭载的是一台Ingenium 2.0T发动机,有高低功率两种调校,本次的试驾车是高功率版本(P250),最大功率184千瓦,峰值扭矩365Nm。低功率版本(P200)的最大功率147千瓦,传动系统都是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在E-PACE这个级别区间内,大多产品都没有过分追求运动型,毕竟更具代表性的产品肯定不是这些入门级产品,X1的超大后排空间,Q3的高性价比,谁也没有往运动方向上靠。不过E-PACE会打消你这个年头,才刚刚上手,其实就能潜移默化的让驾驶者感受到,这台“小奶豹”仍然具有一定分量的豹力DNA。

  首当其冲并非强劲的动力,而是转向的手感,灵敏的转向有时候会让你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台SUV车型。稍稍动一下方向盘,车头立即能够给到反馈,这可不是一般SUV都能达到的标准,车子显得很灵活。在海南的高速路上行驶,变道超车,一切都显得得心应手。

  E-PACE共有四种动态模式,雨水结冰雪地模式、ECO模式、舒适模式、动态模式。在舒适模式下,字面上似乎它更向往着舒适走,但E-PAC并没有丢掉驾驶的本质,转向在同级别当中依旧是灵敏的表现。但在这个模式下,实际的路感会被过滤掉很多。如果还想对驾驶有更高要求,选装可调动态模式系统,可将油门灵敏度、换挡速度、转向比、减震器硬度进行单独调节。

  低扭的表现并没有失去应有的表现,在两千转以下,发动机能够给你的反馈依然不错。在常规的舒适模式下,愿意积极升挡的变速箱总会将发动机的转速压至比较经济的区间。此时,没有发动机传来的吼声,在加上不错的静谧性,跑起长途来,E-PACE还是挺惬意的。

  切入动态模式后,这台SUV深藏在血液内的躁动基因展露无遗,发动机转速一直不愿意降到3000转以下,油门的响应也要比平常来的更加敏感,不能说一点就有,但也绝对做到了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将油门一脚到底,发动机转速攀升至6000才会换挡,虽然不如大哥F-PACE拥有那么高亢的声量,但时速表告诉你,该减速了。

  在动态模式下,高速巡航时,如果有加速需求,一脚油门下去变速箱会连降多挡,拉高转速。到达你的预期速度后,你似乎意识到已经将油门到底时,那你可以再往深了踩一下,变速箱仍然还可以降一挡来支持你。

  每个品牌都有家族设计捷豹的设计就是豹力美学

  几乎所有的捷豹车型,你都能从设计上找到与F-TYPE的一丝联系,虽然E-PACE是台SUV,但仍旧能够看出它吸取了F-TYPE上的一部分设计精髓。头灯组、尾灯组明显都是转化至F-TYPE,我们同事之前已经针对E-PACE有了非常详尽的解析,这次更多的是来回顾一下。

  从F-TYPE中吸取灵感让E-PACE看上去特别精神,没有跑车那种犀利感,反而多了一种萌态,这种反差感很令人意外。头灯造型简化了F-TYPE的设计,线条更加圆润,符合E-PACE的整体风格,全系标配LED光源理应得到好评。试驾车的中网四周的镀铬条也经过黑化处理,搭配蜂窝状网格,运动化加分。

  车尾要比车头精彩,一定程度上已经还原F-TYPE上的那种精髓,细长条的尾灯组并没有完全照搬,减去其它车型尾灯向下突出的半圆,只有一条简单直线勾勒,看上去很利落。但在灯组内的灯带设计却又向前辈致敬,据厂家介绍,这种折线的灯带设计叫做“赛道弯角”,看来捷豹在骨子里就透露着运动的基因。

  在树立自身特点之后 常规功能、空间还需要保证

  内饰的风格趋于常态化,并不如外观设计的那么有特点,更偏向于保持家族设计的统一性。试驾车是台顶配车型,放眼一看就能看到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0英寸的中控液晶屏,电子挡杆、自动空调、座椅加热、全景天窗等等主流配置。

  做工、用料之类并不用怀疑,一个豪华品牌能给你带来的绝对不只是一个LOGO而已。E-PACE的座椅加热调节集成在了空调旋钮中,将旋钮按下便能调出座椅加热功能。从图上能够看出,其实系统应该已经内置了座椅通风选项,试驾车是全系最顶配,预计座椅通风这个配置应该是在选装项目中。

  作为一台紧凑型的SUV,捷豹E-PACE的空间表现是主流水平,不会让人惊喜也不让人意外。身高176厘米的体验者进入前排,在调节好座椅之后,头部空间有一拳左右。进入第二排,前排驾驶席座椅保持不变,体验者腿部空间有一拳四指,头部空间有四指。

  结语:作为捷豹的入门级SUV,价格才是最令人期待的部分,好消息是E-PACE在本月底就即将正式上市。届时,X1、GLA、Q3这几个老对手即将迎来新的生力军。E-PACE这台车很有特点,不同于X1的大空间、GLA的品牌加分、Q3的性价比。E-PACE很好的传承了捷豹的运动化DNA,区别于其它竞品车型的E-PACE特征鲜明,有特点就就容易被人记住,也更容易消费者买账。(图/文/摄 徐跃翔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都乐衷于推出更多入门产品,X1、GLA都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它们可能并不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但绝对是最易让消费者收入囊中的产品。入门并非廉价,保证亲民价格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品牌特色,消费者或许更愿掏钱包买帐。

}

捷豹E-PACE既是捷豹家族“最年轻”成员,刚刚实现全球同步投产,同时又是捷豹国产的第一款SUV车型,这让人们非常的期待。

同时在期待中也带着疑问:一方面是豪华品牌纷纷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推出自己的车型,大家所熟知的明星车型也不少,这个时候捷豹把E-PACE推出来,是有什么独门法宝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另一方面,捷豹路虎国产车型的品质到底如何?

200米开外就能吸引你注意的捷豹

捷豹全球设计总监曾说:“每一台捷豹都能在200米开外吸引你的注意。”而捷豹历来以设计见长,坚持着自己的风格不受任何左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化,保持了典型英式豪华品牌的调性,而这一次捷豹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比如眼前这台捷豹E-PACE从第一眼望去就用简洁诠释了整台车的风格,尤其是前脸看上去没有复杂元素的堆砌,能看到的“大件”就只有大灯和中网以及副格栅,甚至连雾灯都没有,直接把所有灯组的功能都集中在前大灯里。捷豹铠甲式中网的辨识度很高,加上下方副中网和两侧的配合,让正中央的红色豹子头LOGO格外显眼,显然这是英伦豪华品牌一贯的做法,擅长将自己的品牌用设计去升华。

最近,德系品牌对钣金工艺的追求近乎苛刻,他们也乐于展示自己的实力,然而英式设计更强调凸显属于自己调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能看到E-PACE运用大量圆润的线条来突出个性,展示出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恰好是对德系产生审美疲劳后的另一选择。车身侧面那条腰线还是成功引起我们的注意——从前方延伸向后,而到了后门的位置突然有个断层式隆起,同时后窗尾部与线条一起作出协同上扬的设计,为捷豹这部SUV最有特色的尾部作了很好的视觉过渡。而来到尾部你就会发现,它借鉴了诸多跑车的尾部设计元素,更像是拉高以后的F-TYPE,这不仅仅是灯组和双边单出排气的功劳,看上去更像是设计师刻意将视觉比例做得更扁平化,加上不同色的车顶,可谓运动气息十足。

前面说到捷豹做出一次新的尝试:极简的前脸和侧面透露着它独有的气质,到了尾部却突然像换了一副模样,变得棱角分明,这和捷豹的跑车系列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上20寸的超大轮毂,其运动定位明显。所以从外形来看,捷豹E-PACE应该能够获得25-35岁之间消费人群的喜爱。

驾仕小发现:E-PACE当天提供的试驾车只有红、白、蓝三种外观颜色,驾仕派发现红、白两款的中网和车窗装饰条为黑色,蓝色的那款则采用镀铬饰条装饰,因此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红、白两色车型偏重闷骚的运动形象,蓝色原本就是安静的颜色,被赋予了优雅的定位。你偏爱哪种颜色呢。

内饰和一开始想象的也不一样

或许因为目前市场上的紧凑型SUV很多是“外观不错,内饰平庸”,所以在出发前即使已经站到车旁,内心里对车内的景象也并有太多期待。然而拉开车门以后第一时间扑面而来运动氛围的却让人充满了好奇,首先从捷豹E-PACE的内饰布局来看,宽厚的门板和驾驶台形成环抱状,整个驾驶台从驾驶座到副驾驶方向的渐变设计,像极了XJL。其次在靠副驾驶的中控一侧设计了把手——就连F-PACE都还没来得及借鉴路虎的这一独特设计,所以当时整个是眼前一亮的样子。

细节部分同样也有值得一提的设计,方向盘还是捷豹传统的重心偏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看清仪表。仪表则是全液晶显示,信息量没有任何问题,不过通过手机拍摄视频的时候,发现这块TFT屏仪表盘的频闪略大,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TFT属于LCD屏的一种,它的色彩丰富程度以及还原度都很高,不过频闪究竟是为什么?有没有专业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们。

中控台上的那块10英寸屏则没有那样的现象,人机界面和捷豹路虎其它车型保持了一致,而且中控屏不仅功能齐全,尤其是导航的准确程度比较高,还能投射到仪表盘,另外中控屏的响应速度和操作准确率都很好。空调面板无疑是展现豪华品牌品质的一个重要细节,而他的旋钮和按键的阻尼感恰到好处,而且还伴随有“嗒嗒”声。

最后,内饰中道道最喜欢的是E-PACE的门板设计,在那里不仅有带缝线的皮质材料,也有带亮面的材料,加上中音喇叭也被设置在那个地方,使得门板整体造型非常独特,而且把手和门栓只有一个手的距离,开关门的便利性就不用多说了吧。值得一提的是,主副驾都带有电动记忆座椅——并不是说E-PACE配置有多丰富,而是能感觉到捷豹所要给驾乘者提供诸多的乘车仪式感,可能这种设定更容易赢得女车主,以及男车主的女朋友们的喜欢吧。

让人好奇的不止是内装设计和配置

还有一点,可能是很多没见到E-PACE实车的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它的内部空间分配究竟怎么样。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当中除了宝马X1的轴距达到了2780mm,其余车型的轴距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过各家的空间分配理念不同,彼此差异确实很大——奔驰GLA和奥迪Q3多少存在后排空间局促的问题,可能他们正寻思着如何在下一代产品中改进,而这边儿捷豹E-PACE就跟上了步伐。

补充一点,为了让后排有更多“有效”腿部空间,坐垫的宽度不足以完全的承托住大腿,而且座椅填充物的硬度较高,同时也较为直立,身高175cm以上的朋友久坐可能会容易疲劳。

可以说捷豹尽力的在处理紧凑型SUV的乘坐空间问题,同时也在更用心的打造储物空间,可以看到不论是门板,还是扶手箱、手套箱,都竭尽所能的在提高实用性。此外后备厢的空间蛮让人惊喜,地台较平、横向纵向宽度也都还不错,对了还带电尾门。

从E-PACE的空间分配和设置来看,其定位于满足年轻一族的通勤、郊游,以及长途出行需求更为准确——E-PACE的调性也更符合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驾驶的两个关键点:日常驾驶和非日常驾驶

这次试驾活动选择在了三亚,除了让大家在蓝天碧海间感受E-PACE所带来的生活情趣,更重要的还有将E-PACE的驾控实力展现出来。

目前奇瑞捷豹路虎所生产的车型,从极光到发现神行,从XEL、XFL到E-PACE,都换装了全新的Ingenium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类车型对比数据来看甚至占据了一些优势。另外在传动系统方面,奥迪Q3和奔驰GLA都采用7速双离合变速箱,宝马X1则有8AT,那么捷豹E-PACE的9AT就成为当前挡位最多的紧凑型SUV,而且它还是捷豹家族产品中挡位最多的车型。当然不是说挡位多就一定好,紧凑型SUV同样需要注重经济实用性,不过由挡位多营造的感觉却能让一部分人沉醉,不是吗。

前面提到的日常驾驶,就是当天开头我们试驾的六十公里的城市路段和高速路段。其实一开始道道对这台E-PACE的动力系统期望值相当高,所以在试驾时特别的专注,以至于三挡到四挡的细微顿挫都能有察觉到,问问副驾驶专心玩手机的友媒小哥,他的回答是并不觉得顿挫有多明显。

后来车辆跑了起来,在郊区的一个又一个红绿灯面前停下,再起步的时候也就逐渐适应变速箱的工作方式,发动机扭力不错,所以一挡起步的时候顶多五秒就能切换到二挡,再有就是二进三的时候略微开始有震动,三进四的顿挫感并不是齿轮衔接带来的,更多的像是动力在那一刻衔接后,发动机输出强劲所致。其实整个路段能感受得出来,发动机一直在“含着”劲儿在跑,变速箱也没闲着,甚至有些“压制”发动机的工作——转速几乎不超过1500转,就连以120km/h的速度巡航时,转速都维持在1800转以下,看来这次捷豹E-PACE对于燃油经济性是非常重视的。

事实上,这头“美洲豹”的动力性能并非没有实力,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改变其闲庭信步的状态:1.深踩油门;2.切换模式。

深踩油门之后的E-PACE先是会确认驾驶者意图,一旦确认之后就会像变了性情似的,即便是时速已达到100km/h的时候也能把推背感给带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手中的方向盘沉稳的特性就发挥了用处,车头的指向性也相当的好,所以在操控的时候能有很强的信心去快跑,同时也不会出现刻意去看时速表的慌张。反倒是玩手机的副驾驶小哥察觉到速度的变化,下意识伸出右手去抓拉手,一个扑空才想起副驾驶拉手在中控台上。

对非日常驾驶场景的体验则是在海边的铺装路面、乡道和沙滩路进行,而这一段也比较有趣。

铺装路面重点考量车辆悬挂对震动的过滤情况,从E-PACE的表现来看整体感很强,或许是座椅偏硬的设定,能感受到比较细微的震动传递到车里,不过这并不影响舒适性。另外车辆会路过一些减速带,这时是对刹车和悬挂同时作出考验,感觉E-PACE的制动力能做到随叫随到,车头也没有太强的惯性,刹车姿态稳定。当车辆以30km/h的速度过减速带的时候,前轮会非常镇定的通过,而且车头还能根据方向盘的指向准确地的行进,但在0.5秒之后悬挂突如其来的弹跳感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不过当过第二个减速带的时候感受却又不那么明显。当然这一点还是让车上的人对其舒适性有一丝隐隐的担心,还好后来路过坑洼路段时悬挂的回馈依然能体现出不错的整体感,扳回一城。

最后在海边沙地的一段路,带有适时四驱系统的E-PACE有不错的通过性,总体驾驶感受较好。

在日渐惨烈的紧凑型SUV市场,捷豹E-PACE独自代表了英系豪华品牌,将与德系、美系和日系产品分庭抗礼。这其中主要竞品既有大空间的宝马X1,有性价比高的Q3、还有新晋日系小生UX和蓄势待发的凯迪拉克XT4。不过,正如捷豹官方所说,E-PACE依然将是那台200米开外就能发现的捷豹,这头灵动的“小豹子”或将成为捷豹树立品牌形象的新名片……让我们拭目以待。

}

还记得,首届的雅阁锐·混动极限挑战赛所创下的惊人成绩吗?五天六夜的行程,最终创下了一箱油60L续航里程2110.2KM的傲人战绩。而在今年,各路选手重新披挂上阵,与第十代雅阁锐·混动一同,向此记录发起挑战。最终刷出新极限——60L油续航2143.8公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近距离感受本次赛事的精彩点滴。

不久前,我被大东北无数加油站菇凉鄙视,因为我开着一辆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经过了N个加油站,就是没进去消费。但这不能怪我啊,这箱油连续跑了好几天就是用不完我也没办法啊~

第一天,从呼和浩特到张家口,雨中跑了326公里,油表只掉了一格。

第二天,从张家口到承德,358公里,平均油耗3.1L/100km。

第三天,承德到锦州,371公里,你猜猜跑到一千公里时油表还有几格?

第四天,锦州到沈阳,348公里,别说你,我都有点怀疑这车的油箱是不是真的只有48.5L。

第五天,沈阳到丹东,又是三百多公里,为了避免在路中间停下来的尴尬,我们终于在大约1500公里处停下来加了一点油。真的是一点,只有11.5L,弄得加油站的妹纸直翻白眼,都不让我们拍照~

后来证明,那时候即使不加油我这车还能再跑一百多公里,哈哈。

在参加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极限挑战赛前,有朋友私下问我,雅阁这个“锐·混动”,英文叫“SPORT HYBRID”,是不是因为节油性能不够强才用运动作为噱头?之前某些欧洲车不也是这样嘛。

我当时没回复他,因为我决定要用事实来说话。在经过了6天、超过2000公里的比赛后,我的好朋友,来自《汽车与你》的两位编辑取得了冠军,成绩是平均油耗3.1L/100km,而《路卡汽车》则大幅超越去年的纪录,创下来60L油跑2143.8km的成绩。这两个成绩,足以说明第十代雅阁锐·混动优异的燃油经济性了。

而且跟其他节油赛不一样,本次比赛的赛制有点像拉力赛,每一天都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超时到达可是要扣分的。在时间的压力下,我们是以接近日常使用的方式去驾驶,而不是像很多节油比赛那样为了做出好成绩就以极限方式去跑。

比如说第四天从锦州到沈阳,限定时间是9.5小时,路程是348公里,算下来要以接近40km/h的平均速度跑。但那天碰上了大雨,前半段路上又有很多大货车,导致下午我几乎是压着省道70km/h的限速在狂奔,完全顾不上什么经济时速。

但为了争取更好的油耗成绩,我这全程都没有把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运动天性给发挥出来,你能想象这有多难受吗?

其实在比赛前我已经试驾过第十代雅阁锐·混动,而且非常喜欢它的动力表现,但这几天却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右脚用毫米级的精度控制住油门。

伤心事不要提了,我们还是回到比赛上。这回的决赛一共有9支队伍参加,大家的驾驶风格、比赛策略、甚至身高体重,都有明显差别。可即使是这样,经过6天的比赛,最后9辆车的油耗成绩却都集中在3.1~3.3L/100km那么小的区间内,这又是为什么呢?

神奇的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这要先说一下内燃机的特性。这几年汽油机技术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一些大品牌开始宣传自己发动机的热效率,也就是每燃烧一个单位的汽油,能有多少比例的能量被用来转动发动机。第十代雅阁锐·混动使用的2.0L发动机比上一代在热效率上又有了提升,达到了40.6%。我没有去认真查证,但这成绩在量产汽油机中进世界前五是绝对没问题的,可以说是非常牛的发动机了。

这就是该2.0L发动机的BSFC(有效燃油消耗率)图,横轴是发动机转速,竖轴是发动机扭矩输出,可见40.6%的热效率只会出现在发动机转速2000rpm、输出扭矩120Nm时。但在实际用车中,因为路况一直在变,绝大部分扭矩需求都不可能落在120Nm这个点上。

另一方面,开车想省油还要在发动机效率与车辆行驶阻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做到这点基本靠运气,因此不同的驾驶风格就会导致油耗的大幅差异。而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就通过双电机与发动机的配合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上面是9.5代雅阁锐·混动的图,但原理是一样的:在驾驶中,当扭力需求不在发动机高效运转区间的时候,双电机就会介入,实现输出的“削峰填谷”。只要不是偏离得太多,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都能让发动机时刻保持着高效运转,真正压榨出每一滴燃油的动力。表现出来就是智能地适应不同的驾驶风格。

为了验证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实力,我在比赛的第六天选择了一段偏僻的平地不断绕圈直到燃油耗尽,在这段时间里故意用不同的驾驶方式去测试它的油耗表现:

1.轻点油门匀速行驶。

2.大脚油门提高速度,然后松开油门让车子溜一段,再重复给油。

3.强制纯电行驶,直到电力耗尽时结合发动机启动提速并充电,然后再强制纯电行驶。

每一种方式我都跑了超过10公里,并重复做了三次,以求排除干扰因素。结果你猜是怎样?三种方式的平均油耗基本一样,差异在0.3L/100km之间,而最省油的,反而是最简单的方法1

这就是为什么9个不同的队伍,成绩却是非常接近。不得不说,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真的很有包容性、很聪明,只要用最轻松简单的方法去驾驶就能获得最佳的油耗表现。

在研究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时,我想起了“奥康姆剃刀原理”,这个由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康姆提出的原理基本命题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可以用少数几个原理或原则来说明事物的时候,却用了许多的原理或原则,那就是浪费。

在本田的产品上,经常可以见到“奥康姆剃刀”,以前的VTEC,现在的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都是典型的代表,以非常简单的结构,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这套系统不但解决了油耗和排放,还“顺便”解决了另一个矛盾:油耗与性能

油耗与性能,这本来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在拥有超低油耗的同时,加速性能甚至比上一代的3.0L V6车型更加强

汽油发动机的发力总有一个过程,即使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会在踩下油门之后一段时间才有反应。而这台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油门就好像和我心意相通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踩油门就马上能获得动力。

再配合第十代雅阁本来就很优秀的底盘,整个驾驶感觉就如鱼得水一样:动力随叫随到、方向指哪打哪。你现在应该能感受到我这六天用佛系的方式来驾驶这台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了吧?

对了,第十代雅阁锐·混动上还有一个“SPORT”按键,启动它以后不但能释放出这台车的全部性能,它还激活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Sport Car Sound,车内的音响会根据我的油门动作发出合适的“排气管声浪”。

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本来就是比较斯文的,有时甚至是不启动的,而且这一代雅阁的隔音又做个大幅的改进,所以正常来说这辆车的声音应该是,嗯,很佛系的。但有了这个功能,我就感觉自己在开一台V6的高性能车型,那低沉的声浪进一步提升了驾驶的快感。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功能也太小儿科了吧?不就是录点发动机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嘛。还真不是,这套系统其实是源自讴歌NSX,本田的工程师在开发那套系统的时候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写了篇论文详细地解释,你大概感受一下——

其实在查阅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资料的时候,我无意中还看到了好几篇讨论车辆其他细节的论文,这篇声音系统的只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本田的造车态度,连一个那么“小儿科”功能都如此认真对待,那第十代雅阁锐·混动上面的其他黑科技你就可想而知了。

经过了这6天2000公里的亲密接触,我以为自己对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已经非常了解,不会再挖掘出什么惊喜的细节了,没想到在8月29日的上市发布会上,广本还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到20万元的起步价,还要全系标配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可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极低的油耗,爽快的动力,丰富的配置,凌厉的设计,考究的品质,还要加上超低的售价,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给你的,是一台超乎想象的B级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豹fpac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