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Go和微软家其他产一样可以苹果8面部识别怎么设置登陆么?

在 Windows 阵营中,Surface 系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微软「亲儿子」的身份让它与其它众多 PC 产品有了天然的区别,另外一方面,Surface 在产品端的一些做法,往往会为 OEM 厂商们提供一些借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不仅仅代表着 Surface 对于产品的认知,也是 Windows 对未来的思考。

从 2012 年的 Surface RT 开始,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微软一直在推动二合一设备的发展。不过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是,虽然在综合表现上做到了顶级水准的 Surface Pro 市场表现不错,但二合一设备整体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 Surface 依旧在坚持二合一?由于此类设备本身是由平板和键盘组合而成的,其在便携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更符合轻办公人群对于 PC 设备的需要。而未来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移动办公无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为二合一设备的未来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大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刚刚微软又发布了起售价为 399 美元(微软中国宣传视频显示国行售价为 2988 元)的 Surface Go。

Surface Go 在整体外观上基本延续了之前 Surface Pro 4 的那套设计,机身背部的大角度可调支架在这款产品上也依旧得到了保留。整体外观不同的是,这次它的机身尺寸要更小一些,更强调了便携性。

但同时,这也导致 Surface Go 的屏幕尺寸有所缩小。具体来看,它配备了一块 10 英寸触控屏,分辨率为 1800 x 1200,比例为 3∶2。另外,按照 The Verge 给出的数据,其机身重量为 1.15 磅(约为 0.52kg),十分轻巧。

至于续航方面,微软官方给出的数据为 9 小时。不过由于续航时间往往和设备的运行环境有关,所以大家做个参考就好。

当然,和 Surface Pro 一样,微软也为 Surface Go 配备了触控笔以及键盘(提供四种配色可选)。对于它的键盘,从以往我们测试过的经验来看,包括键程控制以及反馈力调校都表现的不错,丝毫不逊色于一些轻薄本。

有关硬件配置这部分多说两句,现在不少人在选择电子产品的时候往往陷入了一个不知何时被带起来的误区——拼数据,似乎核心电子元器件成为了衡量一款产品是否出色的唯一标准。

其实这样的认知是有所偏差的,从英特尔的角度来讲,其处理器产品线不乏低端产品,事实也证明,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低端产品线也并没有死掉,所以其存在是有着合理性的。

以这次的 Surface Go 为例,如果单看硬件配置,其并不能够让人感到兴奋。但换个角度来讲,微软之所以选择了这样的硬件组合,也就意味着其对于这款产品推向市场之后的目标人群是由界定的。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所说的那样,对于很多移动办公或者说轻办公群人而言,便携以及续航可能是他们更加关注的地方,至于说性能部分,能应付一些日常的办公使用即可。换个角度来说,是市场决定了硬件配置,而非硬件配置去寻找市场。

另外在竞品上,我们认为将 Surface Go 与 iPad 放在一起来做比较是不合理的,毕竟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价格上,其和 iPad 都有着一定差距。如果非要将 Surface 与 iPad 来做对比,其实也应该是综合表现更加强大的 Surface Pro 系列,而不是 Surface Go。

在我们看来,此次 Surface Go 一方面是为了即将到来的 5G 做准备,一旦其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市场预期,很有可能带动整个二合一设备重新回到大众面前。

另外一方面,从年初至今,市面上骁龙笔记本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和二合一设备一样,而其主打的正是便携以及长续航。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个时间点微软推出一款低端 Surface 产品,可能多多少少有一些反击的成分。

整体而言,如果你平时更多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会议室或者飞机上,那么便携性和续航都有着不错表现的 Surface Go 应该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选择,而且 399 美元的起售价也比较能够让人接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

当下最热门的手机游戏《Pokemon Go》名字的辨识度非常高,就和“Go”所指代的含义一样,哪怕是没有接触过这个系列的玩家,大概也会和“走你~”这类场景联系到一起。

在微软这款最新推出的产品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过往产品的影子:同样的二合一结构,同样的支架铰链,这让它看上去就好比一台缩小版的 Surface Pro,最明显的差异大概是四个曲率更大的圆润边角设计,据说那是为了增强单手握持的舒适感。

之所以会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它们外观很相似,在结构上也是非常统一。比如说,两者都采用了相同的铝镁合金外壳,相同的 Alcantara 材质键盘,以及相同的多角度可调节铰链支架和磁吸充电接口。

对比几年前 Surface 3 只能调整 3 个固定角度,以及用 micro-USB 充电,这次的 Go 显然从中吸取了不少教训,它甚至还配备了连 Pro 系列都没有的 USB-C 接口。

还有一个是触控笔,现在的 Go 也可以像 Pro 一样将笔磁吸在机身侧面,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体贴的设计。

但相比较工艺结构,Surface Go 的配置就不太起眼了,边框宽度和低配 eMMC 规格暂且不论,在关键的处理芯片上,它选择的是 KabyLake 架构的英特尔奔腾 Gold 系列 4415Y,虽然比 Surface 3 的 Atom 系列处理器要强不少,但肯定没法和现在的酷睿系列相比,大概也只能满足下上网、涂个鸦等轻度笔记本用户的需求。

此外,为了进一步强调“Go”,即“随身携带、高效、可供任何人使用”的新定位,微软这次还将尺寸缩小到 10 英寸,整个机身的重量得以控制在 521g 内(第五代 Surface Pro 的重量为 770g,2018 款 iPad 重量为 469g),同时缩小的还有 Type Cover 键盘。

有趣的是,在展示产品时,微软员工是先拿出一个皮革包,然后再从中抽出 Surface Go 设备。这一手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乔布斯从牛皮纸袋里取出 MacBook Air 的场景,两者无外乎都是想强调其设备轻薄和便携的形态。

小尺寸 Windows 平板是不是真的没有吸引力?

按照计划,我们本可以在 2014 年中旬的微软发布会上,看到一台名为“Surface mini”的 8 英寸设备,但据说在发布前的一刻,这款产品被当时的 CEO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和副总裁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以“不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理由被迫砍掉,也有传闻说是因为当时的 Windows RT 系统过于鸡肋所致。

在 2015 年,微软推出了一款定价为 499 美元的 Surface 3 作为入门级设备,但受限于处理器性能和结构上的阉割,它的口碑并不如同期的 Pro 系列,最终只卖了一年就被微软宣布停产。

但 Panay 在采访时透露,他知道仍然还有一部分用户对 Surface 3 有明确的升级需求,他们会希望买到一款升级版的 Surface 4。可如果只是遵循正常的升级路径,那最终 Surface 4 只会变成“另一台 Surface Pro”,这显然会让整个 Surface 产品线变得十分混乱。

所以现在的 Surface Go,说不定就是基于当时的 mini 版演变而来的,也可以说是 Surface 4 的“重新定位”。考虑到 Windows 系统的交互特性,10 英寸的大小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今,它成为了 Surface 系列的新入门级产品,也是微软第一款价格在 400 美元以下的 Surface 产品。

当然,以我过往所购买过的 Surface 设备经验来看,如果你希望获得 100% 的完整体验,只花 399 美元买一台裸机显然是不够的。前文提及的键盘需要另外再购买,加一起满打满算也得 500 美元左右,这还没算上那根 99 美元的触控笔以及 30多美元的小鼠标。如果都算在一起,为什么不选配置更好的 Surface Pro 呢?

也许有人会说,苹果的 iPad 不也是要单买键盘和 Apple Pencil 吗?但这有一个很关键的差异是,iPad 最开始就是定位为一台“平板电脑”,而 Surface Go 仍然运行的是 Windows 系统,这意味着它仍然没办法彻底放弃键盘鼠标这套最基本的交互工具。毕竟微软制作 Surface 的初衷,就是想让它可以尽可能地完成各种需求——不仅包括平板,也包括 PC。

除非你真的愿意只将 Surface Go 当作是一个纯粹的平板电脑,但体验上一定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问题,这款低价设备到底为谁而生?

起初,我们都会认为微软是想靠低价来吸引学生群体,以进一步应对大量价格低于 500 美元的 Google 的 Chromebook,保住并扩展教育市场的份额,这就和今年苹果推出低价 iPad 是一回事。

某种程度上,微软和苹果其实都是在下放自家设备的“独特性”。在保证基础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压低价格。如果说 iPad 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台纯粹的“平板电脑”,那么 Surface 则是在平板和 PC 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不过从微软产品市场经理 Urbanowicz 的角度来看,Surface Go 面向的目标更为宽泛,或者说更模糊些——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工作在一线的车间工人、医院里的医生或是金融零售业人员,他们都有着非常明确的需求,比如平日都离不开 Office 三件套,也会经常编辑、查阅文档和简单作图,这些恰好都可以由微软来掌控。

又比如说同样是选择 Surface Go,学校里的 IT 人员就可以选用 Windows 10 Pro 系统进行专业管理,而学生党们则更适合选择轻量级的 Windows 10 S,这是微软针对不同人群所设定的系统版本。

微软的设想是,只要你的工作需要用到 Office 套件,又或者说拥有一台 PC 能够让你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效,那么你就是 Surface 的目标用户。

而 Surface Go 的出现,则会显著降低这些人体验优质 Windows 设备的门槛。

还有一个更加小众但也更为细分的受众人群,是由知名微软观察人士 Paul Thurrott 提出的。他觉得会有这么一部分人,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更好的区分,而不是完全的融合。

所以,也许这些人都已经拥有了单位派发的办公电脑,但他们仍然会想拥有一台配置不用太高,但完全私人化的 PC 设备——虽然这听上去很偏门,但显然微软感觉有必要抓住这部分核心人群的需求。

归根结底,如果没有优质又平价的 Windows 设备可选,这些人自然会投奔到 iPad 阵营,或是投入到 ChromeBook 的怀抱中,那是微软不愿看到的。所以只要 Surface Go 能触及更广泛的用户群,那始终都是一件好事。

}

?10-2000个字,不能填写电话

厦门鑫永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全系 微软全系 爱普生全系 亚马逊Kindle电子书 大疆无人机 WACOM数位板 批发 零售 维修】

永美品牌连锁店,承诺:诚信**、服务**、技术**、态度**、责任**、
广大顾客对永美成长的见证,我代表团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信任。将来我们会为您做的更好。
永美有你更精彩,力争在全国逐步创建服务点,更好的为您服务。
微软官方商城“开学季”促销活动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微软Surface Go 新品上线 火爆预售中!!!

是笔记本,是工作室,也是平板电脑。全新 Surface Pro ,三重模式,震撼百变。
升级便携,高效随时随地
拥有全新 Surface Pro,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学习、办公或娱乐。轻薄典范,给你更高移动生产力,满足全天所需。采用更柔软的圆滑边缘和隐藏摄像机,便携性更上一层楼。
丰富配件,带来完整的Surface 体验
色彩丰富的 Surface Arc 鼠标2、新一代 Surface Pro 特制版专业键盘盖2及增添了新功能的 Surface Pro 触控笔2,为您的 Surface 带来更多个性化选择。此外,Surface Dial2的屏上支持也将为您带来更多使用乐趣。
支持较大倾斜 165 度,更多模式转换,书写更舒适,体验再升级。
Surface Pro 酷睿 m3 和 i5 型号配备全新无风扇冷却系统7,i7 型号改进了混合冷却系统,您可以更安静地工作或播放喜欢的节目。
4096 级压力感应,拥有实时书写和新的艺术阴影倾斜功能
享受 Surface Dial 的屏幕上支持,获得更便捷的创意设计体验
厦门永美微软·苹果专卖店(微软·苹果维修中心)
厦门湖滨南路76号百脑汇科技大厦9楼905单元

厦门永美微软苹果专卖店
厦门嘉禾路17号新景数码港负一层A076中心店

厦门永美微软苹果专卖店
厦门思明南路240号中山路中华城赛博数码A013店

厦门永美微软苹果专卖店
厦门SM城市广场一期四楼赛博数码广场C189店

Q、微信、邮箱等联系方式或特殊符号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看到的,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8面部识别怎么设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