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beatsX二代什么时候出底噪太重怎么办?听歌音量一二格都能听到

分类: 头戴式耳机 标签: 听音乐 夜无语

本次众测产品是B&W PX新款无线降噪耳机,这也是什么值得买众测的第三款B&W产品。作为一个只是偶尔蹭听的非发烧友,得到这次众测机会既开心又倍感压力。我以前对于B&W产品关注比较多的是Zeppelin Wireless和T7两款,前段时间去B&W旗舰店逛的时候还弄了一本B&W的2018年日历,6月份的图片就是PX,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有机会试用它。没有AB对比,也没有一堆HIFI播放器测试听感,评测这么一款来自传统HIFI厂商的耳机,有点不敢想像会是什么结果。怀着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了此次试用。

虽然B&W在HIFI界无人不知,但单论在大众里的知名度可能不如BOSE,这里就简单做一个介绍。

Bowers & Wilkins成立于1966年,是英国顶级音响品牌,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扬声器技术的制造和研发。B&W最出名的产品莫过于鹦鹉螺Nautilus扬声器,被誉为“世上金钱能买到的最佳扬声器”。玛莎拉蒂、宝马、沃尔沃、捷豹等豪车也使用了B&W的音响。去年年末的时候,南宁东盟音响展有鹦鹉螺试听,可惜脱不开身没能到现场感受一番。

B&W PX的产品包装是有薄膜塑封的,很简单的白底黑字,配上产品的渲染图,介绍了产品的4个亮点功能:自动感应播放/暂停、主动降噪、超长续航、无线和USB连接。B&W虽然在英国有工厂,但这款耳机是中国产的。

盒子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放耳机,下层是配件。此款耳机共有太空灰、柔光金两种配色,其中奢华风格的柔光金是主打配色。我此次拿到的是太空灰,精致而内敛。

相较于国产品牌耳机丰富的配件,B&W PX的配件少得可怜,只有USB Type-C线、3.5mm音频线、说明书和一个收纳袋。

收纳用的软布袋,里面有加绒,还有个隔层可以放线材。虽然耳机采用了可折平设计,但收纳袋限于宽度,耳机只能以耳罩往内收而不是全平的状态放入。袋子上有精致的Bowers & Wilkins金属铭牌,表面容易沾灰尘,看起来有点LOW,防护性也一般。把耳机装好后,勉强可以塞入普通的男士。

做为英国顶级HIFI品牌,B&W的产品不论是设计、做工还是用料都是非常讲究。虽然B&W的耳机线推出仅有几年时间,但每代产品都留给人深刻印象,PX也不例外。

不论是大名鼎鼎的鹦鹉螺Nautilus,还是更广为人知的无线音箱齐柏林飞艇Zeppelin Wireless,B&W家的产品在设计上追求极富线条感的美学。PX上的椭圆形的金属耳罩、动感的螺旋杆支架,都体现出B&W家的工艺美学理念。论外观,PX在降噪耳机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我翻看了一下天猫旗舰店此款耳机的评论,其中就有不少买家是被其“美貌”吸引。

PX作为B&W首款降噪耳机,放弃了高档耳机中用全真皮包裹的惯用手法,而是在头梁外部、耳罩部分采用了防弹尼龙材料增加稳定性。虽然尼龙材质听起来不如真皮上档次,但在PX上通过特殊的细密纹路设计给人一种非常精致的感觉。B&W并非在产品上首次使用尼龙材料,前几年推出的Zeppelin Wireless也有采用这样的设计。

螺旋杆支架是不锈钢材质的,V型滑轨,头梁标示L/R部位是塑料的。此款耳机比较重,使用不锈钢材质也是个因素,B&W的旗舰耳机P9支架使用的就是更轻的铝合金材料。

螺旋杆支架可以让耳罩旋转270度左右,不论是调整角度还是拉伸,静音且非常顺滑。

耳套是澳洲小羊皮的,皮质细腻柔软,记忆泡沫比较厚,隔音效果佳。小羊皮不耐磨,所以耳套设计成可更换的,采用磁吸嵌入方式,拆装方便。拆开后可以看到耳机单元是倾斜式布局的,耳套塑料件上是镂空的,除了可减轻重量外还有没有声学方面的考量不得而知。

PX并没有采用流行的触摸控制,而是传统的按键式。控制按键和接口、指示灯都在右边,音量和播放键比较长,播放键凸起,中间是降噪开关,最下部离得比较远的是电源/蓝牙配对开关。电源开关向下拨动开机,关机是拨动并保持2秒,如果是直接按压并保持,就是进入配对模式。播放键按两下是切换下一首,按三下是切换上一首。指示灯在不同状态会呈现蓝色、绿色、红色等常亮、闪烁状态。

为什么现在大行其道?只因一个原因:使用方便。PX主打的一个功能就是智能感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感知使用者的行为反馈,做到摘下耳机音乐播放暂停、戴上耳机播放音乐。这确实是一个极为便利的功能,只是如何把握这个感应灵敏度就需要不断地实验、调整。

刚收到PX试听的时候,总是听几分钟就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显然,自动感应出问题了。PX有个专用的APP用来设置、调整耳机,目前安卓版只有Google Play提供下载,国内用户可以通过APKPure下载。启动App时需要把蓝牙和GPS打开,之后会自动搜索配对过的PX耳机。

App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升级耳机固件,我已经升级到最新的V1.066版,自动休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B&W官网也提供固件升级软件,通过USB连接升级,速度比App要快些。App里可以设置降噪模式、灵敏度调节。比较有意思的是,降噪的办公室、城市、飞行模式都能分别调节环境声音的音量。在办公室的时候,戴着耳机又怕听不清同事说话?可以开启办公室模式,并调节环境音就可以获得比关闭降噪还要清晰的环境音。通过APP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和调节,体验还是不错的,只是功能比较少。目前有个问题,耳机的电量显示不太准确,出现过听了几分钟后电量反而多了的情况。

作为B&W耳机第一款降噪耳机,PX的定位是次旗舰,除了功能上的变化,其最让人欣喜的莫过于使用了和旗舰P9同系列的40mm监听级驱动单元,支持768KHZ的数码取样。耳机频响10HZ-20KHZ,阻抗22Ω、灵敏度111DB/V@1KHZ,典型的低阻高敏好推型。PX采用支持蓝牙无线、3.5mm、USB Type-C三种输入方式,那些还在用micro USB接口的手机厂家该汗颜了。耳机蓝牙版本是4.1,支持aptX HD、AAC、SBC三种编码;USB接电脑时自动屏蔽,使用耳机自有解码获得最佳音质。

音质最佳的自然是USB模式,也是我首先试听的模式。去年在HIFIMAN的试听会上听了香格里拉后,对那种感觉念念不忘,这次就先听了那次试听的曲目红音堂《韩信点兵》。毫无意外的,PX的声场被秒得渣都不剩。香格里拉能感觉出音乐充斥着一个大的空间,鼓声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迎面而来却又让你能感觉到耳机还是在很宽松的状态;而PX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紧绷,声音左右离耳不过15CM左右,纵深感就更弱了。除了声场小这个不足外,PX的表现让人欣喜:连绵不绝的鼓击和其它乐器之间层次分明,低频有力收放干脆不拖沓,表现出众。听石进《夜的进行曲》钢琴曲,声底干净琴声悦耳,能清晰的感觉出不同键位的声音是在不同位置发出来的,没想到钢琴的声音也能如此立体。听娃娃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开场有一个乐器的泛音,那种余音缭绕不绝的感觉非常明显。PX的声音只是尽可能还原声音本色,没有特意强调人声或者哪个频段。你可以说它声音没什么特色,但高中低频之间的衔接自然,听着非常舒服。USB连接模式下,声压是很恐怖的,我通常只开5-6格音量!

音频数据,并且向下兼容aptX。我平时听流行音乐为主,就挑了邓紫棋《泡沫》,搭配索尼NW-A45用aptX连接试听。邓紫棋的假声一出来就非常的抓耳,声音明亮,应该是aptX有加强中高频的表现。在中后段的副歌部分,低频比较多的时候人声会有点被掩盖住了,衔接过渡不如USB模式那么自然。PX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低频量不多劲却很足——这应该就是发烧友说的有弹性、下潜深吧。用不支持aptX的手机通过SBC连接时,能够明显感觉出高低频都被削掉了,声音平淡没有感情。和USB连接相比,声音的质感还是差上不少,人声也要远一些。

本以为3.5mm连接方式下的表现应该是优于aptX 连接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可能是有了前面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既没有aptX模式下的清亮高频,也没有USB模式那么好的动态反应和细节表现,整体比较平淡。而且,不论是接手机还是播放器、电脑,这个模式下都会有很轻微的底噪。3.5mm接入,我是能不用就不用。

PX虽不是大型耳机,但耳罩还是比较大的,头梁夹得比较紧佩戴舒适度不是太好,但也正是因此隔音效果比较明显。如果和我一样有戴眼镜的话,佩戴PX会比较难受。335g的重量,在同级别耳机中算是比较重的,久了还是有些累,但和差不多重量的1MORE头戴三单元耳机相比要舒适得多。在20度左右的环境里,戴着时间久些倒也不觉得闷热。

耳机按键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操作逻辑是我比较喜欢的,按键不松动盲操作非常方便。音量档位比较多,加减线性平稳。唯一不足的是降噪开关只能开关降噪功能,而不能切换降噪模式。目前降噪效果最好的是Bose QC35II 索尼X1000 M2,我没有使用过不好对比,但PX的降噪效果让我比较满意。在二楼临街场所,开启办公室模式后,噪音就小了不少,而且对于音质的影响不大;设定到城市模式的话,没有播放音乐的话会有种听白噪音的感觉,外面的车水马龙声音基本就听不到了,但音质影响就比较明显了,高频削弱低频明显加强;飞行模式下,不管听什么都是被低音包围的感觉,高频部分完全丢失,只能听个响。对于的鸣笛声、电脑机箱共振发出的吱吱声,耳机是过滤不了的。

智能感应功能在升级固件后,我这副需要设置成“增强”才不会异常休眠。体验之后,非常喜欢这个功能,既省去了手动操作的麻烦,摘下久不播放后也会自动进入休眠节省电量。实测蓝牙连接手机、USB连接电脑时感应功能都正常,只有蓝牙模式连接电脑需要重复两次才能正常播放。目前,偶尔还有摘下不自动停止的情况,还需以后的固件继续改进。

由于使用USB模式时,耳机同时也会充电,所以具体的续航没有测试。官方数据是无线降噪模式下连续播放22个小时,或在有线降噪模式下连续播放33个小时,续航是极佳的。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B&W PX的话,我想会是这样:音质比它好的没有降噪功能,降噪强的没有比它音质好的,降噪好又有音质的(索尼 X1000 M2,说你呢)没有比它好看的。哈哈,这当然只是我自己的臆测。

PX在使用蓝牙、USB或者3.5mm连接耳机的情况下,会优先播放蓝牙信号。从这一理念也可看出,PX定位就是无线耳机。3688元的定价虽然比较高,但不论你喜欢的是古典乐还是流行歌曲,只要用支持aptX手机做前端都能得到高品质的听感。手机+PX,即方便又能省下前端的花费,也是个不错的搭配选择。唯一让人遗憾的是,随着安卓8的推广,支持LDAC的手机显然比支持aptX HD的更多,PX缺乏LDAC支持选择面要小一些。至于iOS设备,还是安心用AAC吧。

优点:外观漂亮,做工出色,音质让人满意。
缺点:耳机有些重,自动感应功能偶有失灵的情况,不支持LDAC。

B&W PX的竟品其实不多,B&O H9是其主要对手,品牌、功能、价位都有得一拼。价格更高的铁三角 MDSR9BT和价格低一档的索尼 X1000 M2各算半个,至于QC35II完全不是同类型的。这些耳机你更中意哪个呢?与它们对比,B&W PX音质处于什么水平没有对比不好说,但要是拿千元左右的有线耳机对比,绝对是一耳朵就能听出的差距——这是经常使用森海入门耳机的同事试听后的第一感觉,也是我拿去年众测的1MORE三单元头戴耳机对比的结果。

在aptX官网查阅了支持aptX HD发射端的设备不算多,手机有Sony、LG、小米、华为、一加等部20多部,播放器则主要是索尼和艾利和。PX是一款主打无线使用的耳机,为了测试最佳的无线效果,我就买了一台最便宜的支持aptX HD播放器:索尼NW-A45。结果却是让人大失所望,只支持aptX连接。咨询索尼和B&W客服,答复都说自家设备是支持aptX HD的,可能是由于兼容性问题导致无法使用aptX HD连接。aptX HD目前显然还不是很成熟,耳机也仅有B&W PX、铁三角MSR7BT/MDSR9BT和LG以及一款不知名品牌的产品,国砖明确支持的也只有飞傲2月6日上线众筹的M7,选择性太小。

尽心尽力写完了自己的使用感受,不知等待我的会是怎样的评判,紧张又期待。最后,感谢张大妈提供此次众测机会,也提前恭祝各位值友新春快乐!

我,就是那个不吹不黑的夜无语。求关注、求打赏!

}

今天levin要和大家分享的是Fiil随身星pro。

2017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反映到电子产品上也是如此。micro-usb变成了type-c,全面屏开始普及,3.5耳机接口也开始离我们而去。但对很多人来说,音乐是必须的,耳机接口可以没,耳机必须有,所以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新产品适应新变化。比如去年创新的E3就成了很多人的心头好。毕竟对hifi党来说,手里的耳机可不能成了摆设。而对于便携党来说,二房还是有局限的,所以在2017迎来了大爆发。虽然以前我们都说,蓝牙无音质,但那是很久以前的偏见了,各大巨头也从没忽略过蓝牙耳机。技术上蓝牙有了很大进步,sony大法贡献了LDAC,高通不断升级aptX,今年还准备出改善真无线蓝牙连接的芯片。硬件上,不论是森海白牙akg,还是大法三角jvc,蓝牙耳机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出。虽然2017年耳机市场卖了最多蓝牙耳机的是Beats。时至今日,不论你是否认同,蓝牙耳机已经成了耳机市场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不论是喜欢hifi的还是听个响的,随着手机3.5耳机接口的消失,都会开始考虑,我是不是要买一个蓝牙耳机了。

如果你开始考虑选择一个蓝牙耳机,又不满足大部分蓝牙耳机普通的音质,那你一定要看看这篇众测。

这次的主角是Fiil随身星pro,Fiil这个牌子相信也不用过多介绍了,早期自带汪峰流量。

也让很多不喜欢汪峰的人对Fiil一笑而过,我就是其中一位,本来就不爱Beats,对立志要做中国Beats的说法自然也不感冒。

不过这次众测却给我带来了惊喜,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FIIL。

FIIL随身星pro是随身星系列的旗舰。随身星和随身星nc我都没有体验过,所以具体有何不同,也只能从参数去分析。简单看来随身星是普通的蓝牙项链,NC在普通基础上加入降噪功能,Pro则是在NC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加入娄氏动铁的圈铁单元,加入陀螺仪的运动,顺应潮流的AI功能。

但这些只是流于表面的参数,不能光看云评测,是骡子是马还要溜溜看看。

由于体验内容众多,先给大家列出提纲,方便直接搜索相关小标题。

包装 - 配件 - 耳机外观

FILL随身星pro体验:

蓝牙连接距离与稳定性 -续航 - 控制操作

给FIIL的几点建议:

废话不多说,直入主题吧

FIIL今年的包装都带有一点水墨风格,随身星pro的外包装基本还是和随身星NC答题类似,细节有些许差别。设计本身挺好看的,FIIL还烫了红金。唯一的槽点就是耳机的效果图太tmd的像Beats X了。看来随身星pro的对标竞品就是Beats X 无疑了。

背面的风格还是延续正面的擦墨风格,内容设计和随身星nc的不一样,没有展示复杂的按键控制,而是突出随身星pro的特点。

我们具体看看都有什么。

 11小时的续航时间,可以说是超长的续航了。

 双单元圈铁,娄氏动铁,FIIL主营耳机,后期不可能像某M偷换国产动铁。

下面是一堆友商logo来强调自己的特点, 蓝牙4.2;ANC降噪;娄氏动铁;aptX,经过apple的开发商认证等等,那个made for iphone只是苹果的认证,不是说安卓就不能用,别误会了。

包装底部主要就是一些权力声明和制造商信息,二维码后面通过app注册产品的时候有用。

划开侧面的透明封条,快速开箱吧。

FIIL随身星pro的包装和NC一样采用三层结构,分别是耳机-配件-底层比NC多了开槽放说明书。

我们先来看下配件,主角压轴。

FIIL随身星PRO包装盒内有三对耳套,加上单元上的一对,一共四对耳套,不像一般的耳机无脑大中小,FILL的耳套有4个大小尺寸XS S M L。

FIIL随身星pro的耳套很柔软,不像Beats X的耳套那么硬,比较舒服。

不过随身星pro没有类似BeatsX的耳翼,也没有sony大法的一堆哥套,也没有双节套,耳套的配置似乎有些单调,具体体验如何,是好是坏,我们后面再说。 

随身星pro的收纳包又一次借鉴了BeatsX,使用了硅胶材质的开口收纳,。不过BeatsX的收纳包不好用,pro的收纳包自然也不会好用,不好用的点有两点.

  1. 表面容易吸毛,洗灰,逼死洁癖。

  2. 收纳不方便,放入耳机后是下图这样,塞进去后并不能完全包裹耳机,恰恰是耳机线连接的地方凸出来,这里要是断了就呵呵了,保护性不够。

个人感觉还是传统拉链的收纳袋更好装,保护性也更好。 

不过其实随身星pro就算没有收纳袋也无碍,原因后面再说。 

FIIL 给耳机配了一根短的充电线,可惜的是接口是Micro-USB而不是Type-C,这意味着出远门时,你要多带一根microUSB线,而不是type-C走天下。

总体而言,FIIL PRO的配件似乎没有很走心,属于普普通通的类型。所以我们赶快让主角登场,挽回局面吧。

FIIL随身星PRO的外观虽然有点神似BeatsX,但其实PRO和BeatX除了都用了镍钛合金的项圈,其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PRO的柔性挂颈项圈比BeatsX粗一些,使用了类肤质的材料,触感舒服,镍钛合金的好处就是可以这样随便卷一卷收纳,前面说没有收纳包也无碍的理由之一就是PRO可以这样一卷就放进口袋,十分方便。

FIIL PRO的电池仓分布在线圈两侧。对称设计,保证了配重的平衡。

电池仓是银灰的金属色,比BeatsX的全黑显得骚气多了。外侧是FIIL银白色的logo,我很喜欢这种小logo的设计,低调不张扬。

和BeatsX电池仓外另外加一个线控不同,FIIL PRO直接把线控整合在右侧电池仓。右侧的线上只有一个小巧的麦克风,避免了两侧重量不均的问题,这个设计是明显优于BeatsX的。

虽然电池仓的配重是对称的,但是按钮的配置就不是了。

右侧的电池仓整合了绝大多数的按钮,从上往下依次是充电口,指示灯,音量+,音量-,多功能按键。

左侧电池仓就孤单的一个降噪开关,拨打开关开启降噪,开关下面是绿色时表示开启。

PRO的单元造型很特别,材质,颜色搭配也很有特点,屁股是菱形的,钢琴烤漆的质感,上面是银白色的FIIL的LOGO。

单元中段是圆润的喇叭造型。

单元前端又是钢琴烤漆,调音孔也是在这附近。而单元外侧的孔应该是ANC降噪收音孔。

FIIL也使用了可吸附的设计,内置霍尔装置,吸附时会暂停手机音乐,自动休眠。来电的时候分开就接听电话。

吸力刚刚好,放口袋里也不容易分开。至于很多人YY的单元吸附在扣子上的尴尬,实际使用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因为我试了我所有有扣子的衣服,也没发现那个金属扣子被吸住的,因为现在金属扣真的很少有用铁的了。而且日常摘下耳机的时候也会习惯性的吸附在一起,所以YY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单元的导声孔很小,配合4种不同尺寸的耳套,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佩戴。

耳机线本身的长度不会像BeatsX一样过长,长度刚刚好,藏在衣领里也不会拉扯到领子。

开了箱子,看了个大致,接下的才是重点,一个体验不好的耳机外观再酷炫也没用。那么FIIL随身星PRO 的体验如何,让我细细道来。

FILL随身星pro体验

以下的体验都是使用MIX2搭配随身星PRO。

以前我们说一个耳机好不好主要看音质,但是,蓝牙耳机就不同了。没有了线材的束缚,蓝牙耳机的佩戴时间明显增加。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你可能一天都会戴着它,so一款蓝牙耳机体验好不好,首先看什么,首先看佩戴的感觉好不好。那么我们来看看随身星PRO的佩戴舒适度如何。

先说结论:fiil随身星pro的佩戴舒适度极好。极好极好。

fiil随身星pro的耳套,比beats x的耳套柔软。佩戴稳定性很高,怎么甩都不会掉,跑步也没问题。可能因为这出色的稳定性和更好舒适性考虑,所以FIIL没有配备耳翼也不容易掉。

佩戴时不像beats x对耳道的挤压感很强,而是比较柔软的贴着耳道,不会觉得很涨。耳朵感觉比较舒适。但是还没有达到bose soundsport free 那种基本无感的舒适。

直接挂脖子上,重量很轻,很温润的感觉,冬天可能会有的凉,存在感极低。FIILPRO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很好,两边电池仓和项圈连接处有一个弧形的弧度。

佩戴时电池仓不会接触锁骨,而是微微翘起。跑步时完全不会有敲打锁骨的尴尬,也让操作按键更加便利。

耳机线长度不会像beats x那么长,而是刚刚好,减少了了耳机线摩擦衣服带来的听诊器效应。

fiil随身星pro最舒服的佩戴方式是藏在领子里,此时佩戴感受可以媲美真,脖子完全无感,耳机线也不会碰到衣领,基本杜绝了听诊器效应。

fiil随身星pro的外观很像beats x,但是fiil随身星pro的佩戴比beats x做的更好,改进了线长,避免了敲打锁骨,fiil的耳塞套也比beats x更柔软佩戴更舒适。

 fiil随身星的佩戴在项圈里,绝对是满分,无敌手,比硬项圈的qc30,w-1000x舒服是肯定的,难得的是fiil的舒适度能超越项圈更细更轻的beats x。要是耳套的舒适度能和bose一样就真的无敌了。

官方说的一秒变图书馆有些夸张了,毕竟很多人可能在安静的环境开了fiill pro的降噪可能都没什么感觉,因为安静的环境没什么低频可过滤,耳朵也不会感到隔绝感,不会像qc那样完全隔绝外界声音,也不会带来那种耳朵不舒服的感觉。第一次用qc30降噪的感觉很明显,甚至感觉耳朵气压都有变化,讲真这种感觉并不是很舒服。但是fiil pro在安静的空间开启降噪并不会让耳朵觉得难受,只是轻微的隔绝感。

那么fiil的降噪功力是不是不好呢。我认为不是的,我们不说什么有qc30几层这种虚的,直接放在生活场景来说说实际感受。

安静的环境别开降噪:如果你是在自己家里安静的午后准备午睡,这种时候不论fill降噪的功力为负数,因为周围很安静,你打开降噪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反而会察觉到降噪带来的底噪。

所以在家里办公室这种环境,关掉降噪吧。

 公共场合开启降噪效果最好:FIIL随身星PRO的主动降噪最适合的场景是公共场所的时候,安全有保障,降噪同时也能有很好的舒适度。FIIL PRO在商场,餐厅,公交,地铁之类的场合开启降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电梯,排气扇之类的嗡嗡声立马就被隔绝了。也是fiil随身星pro让我发现,大多数公共场合,低频噪音是无处不在的。在这些场合,fiil的降噪能力还是很强的。fiil的降噪有点像sony开启人声模式。

因为fill随身星的降噪主要是减少低频噪音,比如像在车内听到的发动机噪音,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会得到很好的过滤,而对于人声你会觉得听得更清晰了。

所以开启fill 随身星的降噪后,对于恼人的低频噪音的过滤还是很明显的,但同时你也更容易听到原来被低频噪音盖住的高频噪音,比如远处推购物车的声音和周围的人声。此时开启音乐,你也会发现不需要太大的音量就足够了。不论是安静的环境还是嘈杂的公共场合,都只要40%的音量(mix2音量15,fiil音量6),就已经可以不受外界影响,好好听音乐了。

以下一段是我在火车站出站口的噪音情况。

此时开场启降噪,效果最明显,没有开启音乐时除了一点广播和闸机的高频和一些近距离人声,基本听不到什么外界声音,降噪带来的隔绝感很明显,不习惯的人会有点耳压,胸闷的感觉。开启音乐就完全不受外界噪音影响了。此时的音量只有40%。

如果非要说降噪的程度。用个简单易懂的话来说就是10w左右买菜车点火原地怠速的时候,你在车内能明显感觉到的噪音,戴上fiil开启降噪,噪音基本没有了,你开20,30时速时候的路噪,fill也能轻松的降噪。如果总体来说fill的降噪没有那么强大,但是在一个公共场合你想好好听歌还是没问题的,什么你想非常安静的听歌,什么降噪也不够,还是回家去听吧。

至于底噪,fill随身星pro属于有底噪但是不明显的类型。不仔细去感知是感觉不到底噪的,要在安静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底噪。而且由于fill随身星的省电机制,在暂停3s后会完全停止,所以在刚开始播放音乐,暂停音乐的时候是会感知到底噪的,比如在安静的夜晚,播放匆匆那年就能听到整个前奏都有底噪带来的颗粒感。人声起来了就好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耳机玄学什么的,但是相信我你可能听不懂什么声场解析下潜,但是正常人听k701和k420,还是一耳朵就能听出好坏差别的,描述可能了解不了,但是耳朵不会骗你,所以看了任何评测之后,要买耳机还是耳朵收货,戴上你最好的耳机去和你想买的耳机对比听一下,你就懂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fiil的声音。

开声就能感觉出pro的素质不错。解析力好。

如果一开声就听个bang bang这种就会觉得fill的低频很好,声场倒是不大,某些高频稍靠前,初听有点刺激,偏偏fill的低音很好,女声质感其实也不错,虽然密度有点不足,高频被顶到最前就容易给人一种两头尖的印象,其实fill的人声不凹,但是新开声的高频实在是有点太放肆了。人声亮加上靠前的高频就觉得有些乐器刺耳了点。有点刺激有余,气势不足。

但是煲机几天之后(为了避免脑放影响,这两天我都没听fiil),主要改变是高频有所改善,高频乐器不再那么刺耳。齿音的控制会好一些。声场的改变倒是不大。三频更均衡了,声音没那么紧,更放松了。煲耳机后和刚开声肯定有一些区别,但是别指望能赛亚人变身,开声不好的耳机煲到死也好不了,就算你开了脑放,和好耳机一ab,立马就听出来了,还是那句话,你的耳朵比什么评测都靠谱。

总体上看,fiil随身星pro戴着镣铐跳了个不错的舞。有意识的规避了蓝牙耳机推力小的缺点。没有过多去强调声场还原,而是讲究瞬态,解析。

fill的低频很有质感,量不会很多,速度快,弹性好。听花木兰出征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耳机瞬态好,鼓点结实迅速,不模糊。虽然下潜稍有不足,但整体的听感还是不错。不走量走质。

fill的人声相对比较有质感,齿音还是有一点,但是控制的还不错,听女声甚至有点小毒。

fill得益于楼氏动铁,解析力好。高频素质不错,很亮。但是可能还是因为蓝牙耳机推动铁还是比较吃力,声音有些紧,有点拉不开的感觉。可以听的出fill的高频不差,但声场不大,所以乐器间位置拉的不是很远,某些高频乐器有点靠前。

fill得益于良好的解析,分离度不错,结像还算规整。

fill的声场不大,呈现小椭圆形,在乐器较多,编曲负责的曲目稍显忙碌,但好下解析好,不会糊在一起。来一首bang bang就能很明显的表达fiil随身星pro的优缺点,瞬态好,解析好,分离度好,声音层次丰富,急速的掌声,乐器,人声都不会有糊的感觉。声场不开阔,下潜不够又让掌声不够立体,声音不够饱满。

 虽然fiil外观像beats,低音也很好,但是没有一味动词大慈,走的还是三频均衡的路线。也平衡了一下高频的听感,人声相对没什么特色。虽然fiil没有像1more一样去宣传什么奥斯卡调音,但是fiil随身星pro调音的功力比1more高多了,感觉有点像是猥琐的调音。整体的素质不错,声音有亮点,虽然声场不大。但拿各类试音碟听会觉得诶,诶,这个耳机还不错啊,解析好,低音量不会太多。各个细节都能听的很清楚!当然fiil随身星的声音取向很流行,动词大慈不错,低音不拖沓,拿来听大部分hip-hop,流行女声都不错,耳机本身的定位和调音很配。当然我个人也很喜欢拿来听听我喜欢听的孙燕姿,田馥甄,王菲。也还不错。

by the way ,fill随身星pro的声音,我还是按蓝牙耳机的标准来说,虽然调音功力有,但如果和有线入耳对比的话,fill的声音还是被碾压的。

比如那gr07来ab会明显感觉fiil的声场太小,和雅马哈eph-100对比更是开声气势就显得不足,三频素质全面被碾压。单独听随身星pro的声音感觉不错是相较于同价位的蓝牙耳机而言,比如外观很类似的beats X,fill的声音素质和听感都要明显好于beats X !fiil随身星pro的优点是带来极佳便携性,续航长,降噪的同时有相对好的声音。

第一次开机播放一段没有人声的音乐之后就直接进入配对模式。手机选择就马上连接上了,速度很快。

连接速度很快:以后打开马上就会自动连接,最多5s左右连接成功。基本就是打开蓝牙,打开音乐戴上耳机就可以开始听了。fill应该是对随身星pro的蓝牙连接优化过。基本不会有需要你等待连接的情况,这种体验很好。

free一样可以连接两个设备,而且FIIL是真同时连接。智能切换设备。播放音乐的优先级是哪个设备先播放哪个优先级高,比如手机电脑同时连接,电脑先播放音乐,手机此时后播放音乐,耳机里播放的还是电脑的音乐。电话微信的优先级高于音乐。也就说你电脑播放音乐时,手机点击微信语言,耳机会优先播放微信。日常使用,十分方便,不用摘下耳机,就能同时处理不同设备的语言信息,比苹果的w1芯片也丝毫不落下风。

连接距离和稳定性:蓝牙设备的连接距离和稳定性于设备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以下都是MIX2(蓝牙5.0)配合FIIL(蓝牙4.2)带来的体验。

在有墙阻隔的室内,隔着一堵墙,超过10米也很稳定,没有出现断续的情况。但是有种情况要注意避免,就是低头,超过10米距离的时候,你弯腰低头就会有断续,我想可能是因为低头时身体挡住了蓝牙接收器导致的。fiil的蓝牙接收器可能是在右边电池仓,我把右边电池仓包裹起来,也更容易断续。同时蓝牙连接距离也和前端有很大关系。我用几年前的联想y580,稳定连接的距离也会短很多。

而用mix2,把手机放客厅,无论房间还是阳台都连接稳定,我觉得室内主要还是看几堵墙。

抗干扰连接质量,在户外偶尔遇到干扰会有哒一声的杂音,但音乐没有断,在山姆内逛,人多手机多,fill基本不受影响,只有到电视电脑手机区域的时候会出现一下断续,过一会就正常了,不会一直断续,更没有完全断开的情况。看来fill的稳连模式还是真实有效的。

综合室内室外情况,fiil随身星pro的连接还是相当稳定的,日常使用不会受到断连的困扰。

说到蓝牙耳机因为本身的传输特性就会有一定的延迟,理论上aptx单次传输数据比sbc多,相对延迟的程度少一点。但这也只是理论而已,毕竟有些sbc传输的蓝牙耳机延迟也很低,比如bose的。

言归正传,fiil随身星pro的延迟整体在一个不错的水平。用YouTube看视频完全没有延迟。bilibili也基本没有。玩游戏要看什么游戏类型,玩个王者荣耀还是察觉不到什么延迟的。但是玩个cytus这种对延迟极其敏感的游戏虽然感受不到明显延迟,但成绩就会受到点影响了。

总体来说,fiil随身星pro的延迟很低基本无察觉,已经是较好的水平了。

我没有刻意去测试fiil随身星pro的续航,但实际使用还是很厉害的,不开降噪播放音乐能达到10小时左右,全程开降噪也有7个小时的续航,而且fiil随身星pro完全无需关机,单元一吸就休眠了。我这一周基本全天佩戴,重度使用,基本上可以两天一充,充电时间只要1.5小时左右就可以充满,很快!

fill的机身上总共有4个按钮,左边是降噪,拨动开关降噪模式。

右边是音量+,音量-和一个多功能键。操作逻辑虽复杂点但还算清晰。

说到音量,fiil随身星pro的设计比较特别,不像一般的蓝牙耳机音量键直接控制前端音量。fiil随身星pro支持两级音量调节,讲人话就是,fiil随身星pro的音量键单独控制耳机音量,不控制前端音量。调整的级数是和手机一样的15级。这样的设计是比较少见的,好处很明显,调节的灵活性更大。日常mix2音量最大,fiil随身星pro只要7就足够了(户外开启降噪)。

音量+-单击控制音量,长按控制上一首下一首,这个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要长按4s才能触发,时间太长了点。切歌慢,相信你们都会有听到一首不喜欢,换下一首不喜欢,不断切歌的经历,这种时候fill 4s切一首歌会让你捉急。

还有一个就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键。但是功能有点多学习成本有点高。关机时长按2s开机

按一下播放暂停,来电按一下接听,再按挂断,恩很正常很方便。

按两下,提示你连接fill+app,打开fill+才发现是可以设置是连接手机语音助手还是百度语音助手,我建议选择手机语音助手,因为百度语音助手在fill上不好用,这个后面再表,说明书说还有一个fill语音搜歌的功能,但是app上语音搜歌的设置只有语音助手,所以这个搜歌功能应该是被放弃了,反正我手机直接搜也是一样的。

按了123下,你还可以长按2s拒接电话,那没电话的时候呢,长按2s听到嘟一声后送开。告诉你你走了多少步,看我们的fill还有点运动属性。

长按功能2s嘟一声不松开继续按2s会进入配对模式,因为fill随身星pro可以同时连接2个设备。这个功能很棒,预告下,后面再表。

长按2s嘟不松2s后提示配对不松再按2s就可以关机了。

好,这个多功能键很厉害吧,现在告诉我怎么进入配对,额,我想想,一个按键集成了太多的功能,操作上包括了123击,长按123段,导致很难记住。

日常使用时,最频繁的播放暂停语言助手很顺手,上一首下一首切换慢一点,降噪开启也很顺手,开放模式也记得怎么开,只要记得配对就一直按到提示配对就好了,剩下的转接等功能记不住也不影响使用,所以虽然多功能键很忙碌,但不会影响你的使用。仔细一想FIIL的按键控制只是增加了许多功能,不常用的功能操作有点学习成本,你要记得住,也挺好用,要记不住,日常使用也挺方便。

fill+是fill的配套app,对于随身星pro来说,fill+不仅是pro的运动配套设置app,还给fill带来了ai功能,虽然实际体验下来这个所谓的ai就是个笑话。

先说说这个app对于随身星pro来说有4大功能。

均衡器,fill+可以调节随身星pro的声音倾向和声场,并且是全局控制,调节后就算卸载fill+,调整也还是生效。但是可调节的自由度并不高,倾向就高音原声低音,声场就客厅小剧场大剧场六个选项,没有精细调整,而声场的调整听起来都特别假,并非真的打开声场,整体来说还不如用虾米本身的均衡器。

,fill+的音乐功能本质就是音乐播放器,但是由于版权问题,这个音乐的曲库小到就只有每日推荐里的几首歌,榜单里空空如也,所以我们还是用虾米网易吧。

运动功能,就是计步器功能,可以设置每天的目标步数,达到目标,耳机会自动提示目标达成,就算你没有设置,默认到8000步也会提示目标达成,第一次听到有点莫名其妙。值得一提的是fill随身星自带的步数记录准确度还挺高的,带着走了100步看统计就是100步十分准确。而且由于fill随身星pro出色的便携性和无感佩戴,导致一整天都戴着它,不像手机没放身上就没统计步数。

还可以设置一个运动统计,实际就是统计你这次跑步的时间速度步数消耗。仅此而已,相对来说跑步统计我更愿意用nike running+,更专业,还可以跑地图,fill+这个运动功能就没什么意思了。步数数据也不像手环可以和手机微信数据同步,fill的步数统计只能在fill+显示,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

最后一个功能就是发布时说的ai功能,听起来很厉害对不对,没想到一个耳机还有ai芯片啊,可以用神经网络做什么吗,自动推荐我喜欢的歌吗。fill说你想多了。事实是我真想多了,所谓的ai就是fiil随身星pro双击功能键可以唤醒语音助手,这也没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除了可以唤醒系统自带语音助手,还可以唤醒fiil+内置的百度语音助手。

这就是所谓的AI,那么百度语音助手有什么特别的呢?我的使用体验就是特别不好用!这个分几点来说,1,打开不便,你必须要打开fill+才能使用,如果你没有打开fill+,双击只会提示你打开fiil+,也就是说如果fiil+没打开或者被后台杀了,你就无法使用这个语言助手了。

2.体验不好,比如播放音乐时双击打开百度语音助手,问现在几点今天几号这种问题时音乐会暂停,这个体验是好的,但是我问完百度你一边继续播放音乐一边给我答案,导致我完全听不清楚答案是闹那样?经测试,google助手和mix2自带的小爱都会等到回答完答案才继续播放。

3.功能太弱,google和小爱可以打开app,可以设置日历提醒,可以导航,但这些fiil+带的度秘都无法完成,叫它打开高德地图,它也识别出来了,但是界面还是返回了fiil+,没有执行操作。而且手机后台没有打开FIIL+时也无法唤醒度秘助手,方便程度和系统自带助手完全没法比。

鉴于FIIL+自带的baidu助手功能如此涓弱,我建议还是通过fiil将语音助手设置为系统自带的或者你喜欢的语言助手,日常使用功能更强更方便。

总体来说,fiil+还很初级,里面的功能完善度都不高,并不是很好用!fiil+最有用的功能是2个,1注册产品保修,2.设置双击唤醒的是系统自带而不是百度助手。设置完这两个基本就可以卸载fiil+了,我不信你会用它来跑步。

说起来fill的这个开放模式的初衷很好,但是实际使用太鸡肋了。我本来以为是和索尼的环境音类似,但没想到fill的这个开放模式这么彻底,按三下,语音提示开放模式开。周围的声音好清晰啊,远处的声音都听的到,好厉害,嗯等等我的音乐呢,仔细听还在播放,但是这声音也太太太小声了吧,把声音开到最大,恩,虽然还是很小声但终于听清楚歌词了,关闭开放模式,尼玛太大声了,我要聋了。开放模式打开就基本听不到音乐,要你音乐开放而选一,可是如果别人和我说话,直接摘下耳机不是比按三下功能键更方便吗,即不用听播报模式开也不用被音量突然变得变小打扰。想一边听歌一边听外面的声音也可以。既然如此,这个开放模式唯一好用的就是可以临时充当下助听器。

给FIIL的几点建议:

电量提示:虽然控制上集合了多种功能,但却缺少了很实用的电量提示功能按钮。当你在听音乐的时候想知道电量多少并没有一个快捷的操作,你只能完全关闭音乐,单击功能键才能听到电量高降噪开蓝牙1已连接的提示。建议耳机由吸附到打开戴上的时候也加上电量提示。

MAF开放模式改进:MAF开启时的音乐音量太小了,导致开启MAF就基本听不到音乐,这间接让MAF成了摆设,因为FIIL随身星PRO不像大耳机那么麻烦,它直接摘下耳机挂脖子也很方便。如果MAF模式不能听歌,那还不如直接摘下耳机呢。

FIIL+默认助手改成系统默认吧:随身星pro的包装上完全没有baidu助手的信息,度秘的网站合作伙伴也没有FIIL,相信你们也明白被坑了,随身星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唤醒智能助手的按钮,并不需要在自己的app里内建一个没什么用的笑话。

线下渠道太少了:FIIL的线下渠道太少了,我在福州想试听一下随身星系列的普通和NC都没有地方可以试听。耳机还是讲究耳听为实的,我在apple可以听到sony,bose,beats的耳机,却没地方听到FIIL的耳机,这是一个劣势。

经过了一周多的使用,让我对FIIL 随身星PRO这个蓝牙耳机刮目相看。说老实话,对于汪峰我是不喜欢的,所以开始体验FIIL随身星pro的时候我拼了命找槽点,但FILL随身星pro的技能点的又准又狠,我还是不得不肯定FILL随身星pro真的很好很厉害!

作为一个耳机,FIIL随身星Pro的声音属于同级水准之上的水平,素质好,三频均衡又有特点,很耐听,比BeatsX好太多。

作为一个便携耳机,FIIL随身星Pro有着一流的佩戴舒适度,挂着无负担,跑步不敲打锁骨,真正做到了全天佩戴无感受,磁吸功能也很好用,不听的时候一吸,自动休眠,无需关机,特方便。

作为一个降噪耳机,能很好的过滤大部分低频噪音,让我用很低的音量就能很好的享受音乐,降噪能力满足日常大部分场合使用。

作为一个蓝牙耳机,连接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连接速度超级快,手机打开蓝牙,耳机磁吸分开戴上耳机就听到蓝牙1已连接,立马就可以开始听音乐,这种体验真的很爽。

FIIL随身星pro虽然借鉴了很多功能,拿来主义很多,但难能可贵的是FIIL随身星pro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样的佩戴,它比BeatsX更舒服,声音更好,同样能连接两个设备,它做到了更智能的切换。

虽然FIIL随身星PRO也有很多的槽点,计步无法同步手机,baidu又坑了FIIL让FIIL的AI闹了个笑话。

但它的本职耳机技能点加的真的很多很厉害。佩戴舒适,连接迅速稳定,声音又好,没有什么硬伤,国产耳机已经很久没有过这么均衡的好耳机了,以至于我已经认定它是同价位最好,最值得购买的蓝牙耳机之一。

如果你正考虑买一个蓝牙耳机,不妨考虑随身星PRO(其它两个没听过,不知道好坏),有条件试听下,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PS:有渠道还是耳听为实,我个人更喜欢均衡,素质好,舒服的听感。

觉得本文有帮助的多点赞打伞a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X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