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鱼虾蟹怎么玩需要注意什么?

??近日,广州一名75岁的老人在处理螃蟹时,右手虎口被蟹钳钳伤,伤口感染食肉菌,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三天内病情迅速发展,最终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专家提醒,市民在接触、处理海鲜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否则甚至可能因此送命。

??手指被鱼刺轻微扎破,竟染上“杀手”病菌

??一个月前,市民黄先生在家处理海鲜时,不小心被鱼刺扎破左手食指指腹,当时仅轻微疼痛和少量出血,因此他并没在意。不料,隔天他的左手掌及左前臂发红胀痛,掌根部还出现淡红色的水泡和渗液。黄先生赶紧到中山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黄先生竟感染了号称“海洋中的杀手”的创伤弧菌,该病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总体死亡率达70%。因感染进展迅猛,许多患者被迫截肢也不能保住性命。医生说,黄先生左手左前臂已出现明显的“骨筋膜室综合征”,肌肉和神经受压迫,很快就会缺血坏死,只有紧急切开减压才能保住患肢。

??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手术,黄先生手部及前臂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大部分得以保留。配合后期治疗,病菌得以有效控制。

??医生介绍,若伤口接触到受污染的海水、贝壳或鱼类,就有可能感染到此类弧菌。一般来说,感染多半很轻微;但对于高危人群,此类弧菌感染可能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坏疽。

??被鱼刺扎伤右脚,截肢后仍没保住性命

??2013年5月,市民庄先生到水产批发市场买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鲈鱼,准备回家给儿子做汤。路上,装鱼的袋子破了口,鱼身上的刺把庄先生的右脚扎伤了。由于伤口不大,他并没在意。到了晚上,他的脚开始红肿,疼痛加剧。第二天上午,他发起了高烧,于是到中山医院看急诊。不料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医生发现他的血压一直偏低,建议马上住院。

??仅仅过了6个小时,到晚上11点多,他的病情便迅速恶化,有严重败血症,右脚也开始溃烂,被推进了手术室。病情仍无法控制,为了保命,医生只好为他做了截肢手术,将其右膝以下部分全部截去,此时距他被扎仅过了50个小时。然而,最终,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庄先生还是没能逃脱噩运,因抢救无效死亡。

??中山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修亦斌介绍,经过细菌培养,发现庄先生的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致病力很强,短时间就能引起败血症,造成多脏器的功能衰竭。

??中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姜晓勇介绍,在平日接诊中,时常会接到被鱼、虾、蟹、虾蛄等海鲜刺伤感染者,主要发生在厨房工作者以及水产从业者中,常见的是某种细菌感染。几个月前,他曾接到过一名患者是送餐小弟,在店里送活鱼时手指被鱼刺扎破,次日整根手指又红又肿,被诊断为“类丹毒”。“类丹毒”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会有发热、关节痛、多器官损害等全身症状。姜晓勇指出,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感染——游泳池肉芽肿,也主要见于水产从业者和厨房工作者。

??中山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修亦斌提醒,海鲜身上可能携带致病菌,若是被刺伤或伤口接触受污染的海水等,可导致伤口感染继而引发败血症、蜂窝织炎等,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威胁生命。市民虽无需过分紧张,但万一被海鲜扎伤也切莫掉以轻心。

??他提醒,水产、厨房从业者处理海鲜时,以及养热带鱼的市民在换水和清洗鱼缸时,最好戴橡胶手套,避免皮肤被划伤。如不小心被划伤皮肤,要及时清洗、消毒。一旦出现皮肤症状,一定要及时上医院就诊。

}

原标题:秋冬季节,养殖户囤养鱼虾蟹搏高价?这6个方面问题要注意!

对于小龙虾养殖户来说七月中旬至八月份的市场行情真是杠杠滴,6、7、8、9、10、j、Q,价格听了让人发懵!!!如果数量多、品相好,那真是春风得意精神爽。可是如果数量少、卖货的地方又远,那真是春意阑珊烦透顶。所以啊,数量少又想价卖好,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数量多一点,如果每天只有那么多,也不用担心,我都帮你们想到了——水产囤养法!对于要数量的你们,方法是极好的!!

囤养螃蟹、鱼、虾,要分规格、分种类、分批次操作。规格整齐,便利出手,减少出水时的挑选、分拣环节,减少螃蟹、鱼、虾的碰撞伤害。在囤养期间,可以避免与减轻“倚强凌弱、以大欺小、互相倾轧、互相打斗”的伤害,减少囤养死亡率;品种单纯,便于囤养时期的管理,对螃蟹、鱼、虾的生理、性情、需求特点“分类指导”,按需补给,按类调节;种类纯,安全系数高,囤养,出手方便快捷;分批囤养,是对囤养时间而言,实行“先到先囤,后到晚养,分批圈养,前来后到,按序上市”的轮换原则,可以大大避免失误。

不少养殖户,总是以为手里的螃蟹、鱼、虾周转快,销售时间段,放进水里暂养囤放,不过是“权宜之计”,因而忽略了囤养要求,简单从事,犯了囤养规范大忌:兜囤!误认为只要有水养着,就万事大吉了。可这些水晶宫的虾兵蟹将原本是好动、好斗、好游的“活动主儿”,将他们装进网兜又沉闷水中,互相堆积,互相压迫,翻身不得,活动不能,逃脱无求,只能死死压制于网兜,要不了多长时间,那些身处兜底的、病残的、体弱的便开始窒息死亡,到主人发现时,已经酿成大面积“呜呼哀哉”的破败惨剧了!正确的囤养思路与方法应该是“放开囤养、活水囤养”,让它们喝有新水、吸有空气、动有空间,如此囤养虽似麻烦,却是明智之举。

螃蟹,鱼,虾的暂养囤放对水质要求较高,首先是干净水,不能有污水、腐败水、污染水掺入。这些即将上市的货品特敏感,已经受到捕捞惊吓与损伤,稍微怠慢了它们,一旦吸入污染源水质,极易生病,非常脆弱地死去;市场消费者也很敏感的,经过污染水质囤养后,这些水产品必然黯然失色。最好的囤养方法是活水体囤养、流水型管理,有条件的最好是用框架网箱直投池塘等大水面囤养几周后仍然品质如先,活力不逊。

防止囤养缺氧的举措主要是:量少、水新、供氧。放养数量符合水体容积量,尽量给足它们活动的空间;时常更换囤水,保持水池水新、池新,以保障螃蟹、鱼、虾旺盛的生命活力。

囤养与大面积池塘养殖相似,需要“勤看、勤查、勤换、勤除”。要一天多次照看,看看他们的活动情况与吃食表现有无反常,可以推断水下的生活境况;坚持货不出手勤查不止,及时给予喂料等养护;要把那些死亡、伤残的鱼、虾、蟹的尸体、残肢及时清除出来,防止由此引起疾病传播。

有的养殖户认为反正是囤养一段时间,舍不得给它们喂食。殊不知这些小生灵在脱离了惊慌、身体得到修复后需要适时补充饵料营养,才可以保证不掉膘、不生病。正确的方法是给它们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让它们吃饱、吃好、吃安全,以控制因为饥饿产生互相追逐、撕咬,造成不必要的数量减员,同时保障有一个足膘的肉体质量,卖相好,销售旺,价格高,获利丰。

囤养,就是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囤养方式,让渔民朋友可以囤货满仓,财源滚滚!

作者:天门市水产服务中心 潘明瑶

}

原标题:兄弟们,今年最强高温天气来了,这些鱼虾蟹养殖注意事项请收好

先看一下全国24小时最高气温实况图,吓尿了没有?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只是三伏第一天,更高的气温还在等着你。预计未来10天(12-21日),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将出现持续35~38℃的高温天气,局部可达40℃左右,高温持续日数一般有5-8天,其中14-17日华北、黄淮的高温强度有所缓解;江淮、江南大部、华南东部也将出现4-7天的持续性高温闷热天气。

未来10天,华北东部和南部、东北地区大部、黄淮、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及新疆沿天山地区累积雨量有30~70毫米,其中华南沿海地区、四川盆地西部、黄淮中部、东北地区中部及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90~15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累积降雨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2~3成,我国其余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3~7成。

阳光暴晒下,西北地区局部地表温度超过60℃。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昨天16时30分监测显示:新疆中部和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天津南部局部地区地表温度超过50℃;新疆中部和东部局部、甘肃局部、青海西北部局部、内蒙古西部、宁夏中部和北部地表温度超过60℃。12日是三伏第一天,全国高温范围继续扩展,预计高温范围将达到320万平方公里以上,接近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兰州、银川、福州等多个省会级城市或将再次刷新今年来气温新高,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暑降温。可是养殖户兄弟们的鱼虾蟹也要注意防暑降温啊,怎么防?下面会慢慢和大家分享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先来看一些高温天大面积死鱼的照片。

2016年7月底,由于高温天气,四川达州一养殖场3万多斤鱼“被热死”。

2016年7月底,由于高温天气,四川达州一养殖场3万多斤鱼“被热死”。

热浪侵袭山东,山东枣庄市此前曾出现摄氏37度的高温。自2017年6月1日起陆续暴毙,至6月4日,当地一个养鱼场的鱼已有3万公斤鱼死亡,养鱼场损失超过40万元人民币。有专家到该养鱼场调查,推断疑因气温太高,以致鱼类缺氧死亡。

2016年8月26日,四川眉山,以前养殖场内没有长过水白菜,但今年5月开始,水白菜就浮出水面,8月以来,水白菜的生长速度惊人,上千亩水域内长满水白菜等水生植物,致数万斤鱼死亡。10多个工人打捞都忙不过来。

“烧烤天气”养鱼户要注意的八个事项

高温连续剧天天上演,剧情跌宕起伏,加之降雨偏少,养殖水位急剧下降,既是鱼类生长旺季,又是病害高发流行季节,在此高温“烧烤”天气,渔业生产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适时换水注水。及时关注池塘水位变化,调节好透明度、氨氮、溶氧、PH值等水质指标,确保水质“肥、活、嫩、爽”,以大水深水应对高温天气。

2、及时轮捕上市。适时将池塘中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捕捞出售,降低亩载鱼量。

3、防治鱼病,及时捞出病死鱼类,防止交叉感染。抓住晴天早晚时机,进行池塘杀虫,在使用药物时,不能随意增加剂量;使用消毒剂时,禁止不同消毒剂混合使用。

4、适度降低投饵率。在高温季节要严格控制投饵量,成鱼池投饵率一般控制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虾蟹怎么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