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 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中国企业吗

摘要:(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断增加,如何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各领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中企面临的重要议题。谈及当前中非经贸合作现状,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看重的不仅是规模和数字。他表示,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还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当地环境,同时推动一些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项目,如改善当地饮水卫生、医疗条件等。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一些非洲国家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和卫生防疫体系尚不完善。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世

(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断增加,如何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各领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中企面临的重要议题。

谈及当前中非经贸合作现状,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看重的不仅是规模和数字。

他表示,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还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当地环境,同时推动一些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项目,如改善当地饮水卫生、医疗条件等。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一些非洲国家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和卫生防疫体系尚不完善。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有44.5万人死于疟疾,其中91%来自世卫组织非洲区域。

中国研发出抗疟新药青蒿素,成为世界抗疟研究史上重大突破。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作为抗疟首选药物。

2007年起,中方在非洲国家科摩罗开展了“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采用青蒿素复方全民服药、群防群治,带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疟疾防治方案。

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逯春明介绍说,到2014年,科摩罗超过220万人次参加全民服药,使这个备受疟疾折磨的国家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减少98%,短期内实现了从高度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

逯春明告诉中新社记者,目前“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已在非洲等全球多个地区陆续展开。

今年3至6月,广东青蒿抗疟团队会同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维纳岛当地卫生机构组织该岛4.5万多居民进行了三轮全民服药。

该岛疟疾人群带虫率由项目实施前的18%降至0.31%,疟疾在当地的流行基本受控。

中国企业不仅利用先进技术经验等为非洲国家发展“输血”,还致力于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构建自给自足的“造血”系统。

2007年1月,中国石油正式接管乍得H区块,成为独资作业者。

在中乍两国员工共同努力下,乍得在短短几年内建立起完整现代石油工业体系。

目前,乍得H区块石油产量接近400万吨,产量效益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在合作项目建设中,中国石油积极推动人才本地化工作,极大提高了资源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年来,中国石油乍得上游项目和乍得石油能源部及环保部合作,已先后安排4批30多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赴中国接受培训。

截至2017年6月底,乍得上游项目共雇用当地员工1156人次,本土化率达到78%。

2018年,该项目与乍得高教部合作,计划5年内每年选拔10名当地优秀高中生前往中国留学,进行为期5年的石油专业知识学习,首批10名学生于今年8月底前往中国东北石油大学留学。

“这方热土承载着共同发展的希望。

”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中国石油希望通过“做强非洲”,与当地社会实现共同进步。

随着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行,双方合作将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将继续在非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非双方共同繁荣发展,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中非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中非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不久前成功举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共同规划中非更加美好的未来,携手为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绘就新蓝图,注入新动能,满足中非人民新期待。

  中非合作论坛是为适应中非关系发展新需要成立的中非集体对话与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立18年来,论坛业已建立起一套完整、务实、高效的运作机制。每三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对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做出新规划;每年召开一次高官会,推动协调落实。事实充分证明,中非合作论坛绝不是清谈馆,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动队,推动中非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今天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引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

  平等互信、务实高效、合作共赢是中非合作论坛的鲜明特征,也是各成员方共同遵循的价值追求。在论坛框架下,中国和54个非洲成员方都是平等的,每三年共同商定一套行动计划,确定优先合作领域和重点方向,共同督导会议成果后续落实工作,并向下一次会议报告落实成果。为协调推进落实工作,中国政府早已设立了“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后,非洲国家也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委员会,同中方共同推进约堡峰会成果落实。

  中非合作论坛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非洲经济不独立,政治上就受制于人;经济不发展,非洲就摆脱不了贫困和冲突。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瓶颈,即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约堡峰会上提出了旨在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等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支持非洲破解三大发展瓶颈,引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新时代的中非互利合作不是平分蛋糕,也不再局限于发展援助,而是要主张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中方认为,援助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要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正如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所说,非洲国家最需要的是投资、市场准入和旅游。中非合作论坛成效显著,看得见、摸得着,给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全方位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自主发展能力建设,为支持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独特、重要贡献。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两大成果文件,全方位规划未来3年的中非各领域合作,着力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在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领域采取更大规模行动和更多举措。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中非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中非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作者为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国家 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