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被划分三类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偶像你造吗吗

  从今年10月份开始,随手集团将要求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穿正装上班”。

    对于现代企业,T恤、牛仔裤、休闲装似乎才是颠覆者的标配,而随手集团“回归传统”的做法,呈现出一种“严肃”的新面貌。

    2015年2月,摩根大通银行CEO杰米·戴蒙用简单的一句话描述业趋势:“硅谷来了。”

天才,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摩登大通CEO

    戴蒙是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他率领的摩根大通是全美唯一一家没有受到波及的大银行。连巴菲特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在2015年的年度股东信中,戴蒙警告华尔街的保守派们:他们已经被“数以百计拥有众多人才和资金的初创公司”包围,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这些新势力正致力于提供各种“无漏洞且具有竞争力”的可替代性选择。

    彼时,“金融”(FinTech)是一个热门概念,各种贴着金融科技标签的公司相继涌现,整体拥有“风口猪”的超强融资能力。

    中国更是有弯道超车之势。根据媒体FinTech Ranking的统计,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超过1.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场之一。

    然而,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的P2P爆雷让互联网金融陷入了“退潮期”——人们对P2P的态度,从趋之若鹜变成了唯恐避之不及。

    那么,三年前杰米·戴蒙的致股东信,是危言耸听吗?不是。只是趋势浪潮会有反复波折而已。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才知道哪些公司的金融科技成色如何——观察和理解互联网金融,正当其时。

    1元起购,定期也能理财——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被普遍认为开创了国人互联网理财元年。

    从此,余额宝将不少人“教育”成追求既有高收益、又有流动性、还能很安全的投资。而多数的P2P网贷网站作出的承诺,基本上满足了这些投资人的“幻想”,激发了很多人购买P2P产品的冲动。

    同时,P2P网站也为各色各样的资金需求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子弹”。于是,成百上千的P2P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

    抛开那些骗子网站不谈,因为它们是由公安部门来解决的。事实上,各方面都经得起核查的P2P“好孩子”也是享受着创新红利。过去这些年,P2P网站既赚着银行存贷业务中的息差利润,又不用计提风险拨备。

    然而,在今年6、7月间,数以百计的P2P网站接连爆雷——包括跑路、集中逾期、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等等。这个“好生意”怎么就不行了呢?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高收益、高流动性、低风险这三点是不可兼得的,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资金链不能维持时,就会爆雷。

   而随手集团创始人兼CEO谷风提出了一个“科技味”的解读:投资者与其所购买的P2P产品之间,缺乏一张用于指引的“智能地图”。

他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约车可以依据智能手机上的地图来推进——首先,司机可以按照地图上乘客的位置去接他,同时,乘客可以看到来车的距离和时间;乘客上车后,地图也可以记录全部的行驶路径。”“现在P2P出现爆雷潮,关键在于彼此是‘双盲’的。”谷风说,过去的电话约车,只能通过电话相互不断描述各自的位置,而到了陌生地方也没有地图进行导航——类似的,用户与P2P产品之间相互并不了解,而且用户也不清楚自己在投资方面是个怎样的人,往往只是从众跟风抢购罢了。

    不少分析人士说,P2P爆雷的原因在于,中国连成熟的信用评分体系还没有,最核心的借款人资质问题根本没法解决。

    但是,与成熟的信用评分体系关联的美国P2P领头羊Lending Club,如今也褪色不少。

    这家公司曾经是行业的旗帜,也是中国P2P创业公司早期对标的偶像,然而上市三年多来,其股价从约30美元跌到最低2美元,而且现在一直趴在3-4美元之间,完全辜负了美股整体的大牛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偶像你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