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USB正在通过USB为连接的设备充电电脑,总是显示:设备正在通过USB为连接的设备充电中,请在设备上同意华为手机助手服务条款,授予华为手机助

    电脑早已进入了普通家庭中了,在使用电脑时,它需要一个操作系统才能够正常启动使用,如果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不当的操作或其它因素导致系统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时该怎么办?今天大白菜小编教大家在出现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时使用大白菜启动u盘系统启动引导修复工具修复此问题。

  1、将制作好的大白菜启动盘插入usb接口(台式用户建议插在主机机箱后置的usb接口),重启电脑,出现开机画面时,使用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进入到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02】运行大白菜win03pe增强版(老机器)如下图所示:

    2、进入到大白菜pe系统桌面后,点击“开始——程序——系统维护——系统启动引导修复”,如下图所示:

    3、在弹出的系统引导自动修复工具中点击“自动修复”,如下图所示:

    5、系统修复完成后,点击“退出”,重启电脑即可,如下图所示:

    到此,使用大白菜系统启动引导修复工具来修复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详细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有遇上类似此问题症状时不妨来试试这个方法进行处理吧!

}

原标题:黑你没商量!只需一根USB充电线就能在你的PC上植入恶意程序

近日,有安全研究人员对外展示了一个可以执行BadUSB攻击的USB充电线装置USBHarpoon。据称,攻击者只需将该USB插入受害者计算机,就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植入恶意payload,并将计算机变成一个能够输入和启动命令的外围设备。

USBHarpoon的制造商称,他们的研究是基于Karsten Nohl及其安全研究实验室团队的BadUSB上进行的。目的是表明,攻击者可以通过重新编程USB控制器芯片,并使其在计算机上显示为人机接口设备(HID)。

HID的类型范围非常的广泛,从一个输入设备(如键盘)到修改系统DNS设置重定向流量的网卡。

通过USBHarpoon,安全专家使用充电线取代了U盘。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USB充电线,人们往往并不在意它的安全问题,相比于U盘也更加难以防范。

此外,USBHarpoon还带有改进的连接器允许数据和电源同时通过。该特性也使其可以配备任何类型的通过USB供电的设备(风扇,dongles),而不会引起受害者对插入数据线的怀疑。

较早之前该方案已被实现

负责充电线设计及其武器化的Yiu表示,他与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多位研究人员进行了探讨,他们试图建立像USBHarpoon这样的项目,但他们在将充电线改装成BadUSB后,无论如何都无法使USB充电线正常充电。” 我朋友的团队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将其武器化,他们的研究成果能让USB充电线可同时具备充电和HID的能力。“他在一篇博文中补充道。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安全研究员MG就已将USB充电线武器化的方案实现。如下两个视频所示,MG能够创建USB数据线,当插入计算机的USB端口时就可以执行HID攻击。

此外,MG还展示了他称之为BadUSB数据线的攻击,并可与MacBook充电器中使用的USB-C连接器配合使用,以及其它任何带有USB端口的设备包括手机。

Yiu对此解释道,他在着手USBHarpoon项目之前从未听说过MG的研究。但同时也对MG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USBHarpoon/BadUSB数据线攻击在未锁定的计算机上可成功执行,它可以启动命令下载和执行payload。在Windows上,命令可以直接从命令提示符运行; 在Mac和Linux上它可以启动终端来执行命令。

但不足之处是该活动在桌面是可见的,因此攻击者必须找出隐藏自己的办法。 据Yiu透露,他们团队正在探索一种当受害者不在时触发攻击的方法。

想要保护依赖USB连接的攻击并不容易。

}

 1、usb调试未打开就是红米手机无法连接电脑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用红米手机的朋友们都是这个原因。解决方式就是打开usb调试,第一步打开手机设置。

  2、打开设置,选择全部设置,向下滑动菜单到最下方,找到关于手机,点击关于手机。

  3、进入关于手机详细界面,点击“版本号”。PS:网上有很多版本说点击安卓版本号,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前的红米手机,现在红米手机安卓版本为4.4.2,只有通过点击“版本号”才能进入开发者模式。

  4、完成以上步骤后,返回到全部设置页面,向下滑动菜单,就可以看到“开发者选项”,点击该选项。

  5、进入开发者选项,找到USB调试,向右滑动按钮即可打开USB调试。

  6、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就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了。连接电脑的时候,手机会有下面这个提示,点击确定即可,一会就会发现手机已经通过USB连接成功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在通过USB为连接的设备充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