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上这样配有问题吗,兼容吗,小白一键装机有问题么个

春节将至,给大家拜个早年:

作为汽车较早普及的欧美市场上属于一种常用及强制使用的用品来增强儿童在行车意外中的保护。

大妈里面有一个汽车儿童的达人,他的文章大家可以好好拜读一下。

小编注:快过年啦,好文想送你台iPhoneX做年货!#年货大作战#征稿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分享年货选购经验、年货选购清单及年货战绩晒物,参与赢iPhoneX大奖,更有Kindle、京东礼品卡等多重好礼!戳活动公告了解详情往期回顾:前两期分别讲了德国安全座椅行业发展的一些小故事,以及儿童约束系统中的增|

 我家娃现在14个月了,出生第二天回居住地时就因为美帝医院的强制要求而使用了第一款安全提篮,并检查了安全提篮的各种参数和安全性包括出厂时间是否超期,期间还在提篮内进行了1.5小时的适应性身体状况监测,防止小孩对安全提篮有不良反应。

▼正在做安全提篮适应性测试的我家宝宝,有点生理黄疸:

▼期间办理各种证件的时候,也是使用的这款安全提篮,该款提篮是安全带式的每次使用缠来缠去的觉得很麻烦:

回国后一直再寻摸着有合适的活动买一个安全座椅,但因为看到产品分0-4岁和9月-12岁,想尽可能的延长使用时间,正打算购买9月-12岁的产品,正好申请了大妈的本款安全座椅的众测,竟然中了,虽然还是0-4岁的适龄段,但也算是解了近渴。

本测试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Osann属于德国5大儿童安全座椅品牌之一,70-80年代Osann的创始人Stephan Osann先生和Maxi-Cosi的创始人van der Linden先生一起在Storchenmühle——即STM工作。Stephan Osann先生是产品工程师,van der Linden先生是设计师。当时,儿童安全座椅设计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时代,Stephan Osann先生就意识到,儿童约束系统设计的4个主要因素是:对碰撞能量吸收性,对儿童的舒适性,易用性和市场需求。直到如今,这些理念仍然对安全座椅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所以这款产品应该继承了上面的理念以及德系产品的严谨。

 关于osann的品牌安全座椅达人也就比较全面的叙述:

因为儿童安全座椅在国内还属于朝阳行业,无数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以前奶粉热的时候一样,很多中国商人在欧洲注册了品牌,经过精心的包装后,来国内市场上来混淆视听。儿童安全座椅在国外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因为欧洲国家出生率真的很低。。。但这个行业门槛比较高。所以,在这个行业中真正的顶级玩家,就这么几个。|

▼Osann安全座椅一共以下四种产品,FOX应该是属于0-4岁的Osaan产品线中较高端的一款。

产品适用年龄0-4岁,0-18KG的儿童,主打特点如下,

▼天猫旗舰店中的商品链接:

    底座和座椅是分离的,可以先装底座再装座椅,避免了吃力抱着整个座椅安装的尴尬。每一步安装都会有提示,安装到位与否可以轻松判断,座椅的调节几乎都是一键式的,省去不少繁琐步骤。面料很环保亲肤,柔软没气味,给小宝宝用很放心。 宝宝从2个月开始用的,睡觉就调到160°躺的反向角度,几乎都能乖乖的睡上一觉,带宝

▼本款产品是ISOFIX接口的,意味着更方便快捷的安装,并且按照上面达人的说法是需要有刚性的连接装置和抗翻转装置才是真正的合格的ISOFIX接口的安全座椅。

同时通过了中国CCC认证和欧洲ECE认证,关于中国安全座椅的CCC认证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欧洲的安全座椅ECE认证通过碰撞试验分析产品的安全性也还是比较放心的。

确认地址后因为发货不是北京发出的,而是武汉走的百世,所以时间稍微长了一点,1月30日发出2月3日收到,最近很多地方的大雪和春节前物流人员减少确实对快递时效有了影响。

▼外包装的空气保护袋去掉后,能发现盒子两侧有把手:

▼但对于一个70cm长,重量大概超过了15KG的箱子,两只手扣住两侧也不太好搬:

如果是打算自己搬运或者实体店购买的话需要评估一下自己的体力了。

这里有产品的中文标示和进口商信息:

▼我拿到的这款颜色是“红”,还好不是“公主粉”,我记得当时只留了小孩的年龄,并没有告知性别

▼扫描二维码后可以添加微信端的客服:

▼ 开始我以为是自助服务系统,输入了一个“视频”看看有没有信息能出来,结果是人工的

▼打开后内层还有独立的封装,open处直接拉开为破坏性的:

上层是ISOFIX的底座,下层是座椅层:

▼把所有的包装都打开,就是这次众测的主角了,里面的东西不多,左边是座椅,右边是说明书,底座和针对车座上ISOFIX太深时候用的导槽,拿出来时整体没有任何异味,要不是崭新的布料和挂着的没拆封的配件,还以为是散味了很久的二手产品,证明材料确实选用的档次比较高,应该不会有任何对小孩有害的污染产生。

这个就是两个导槽了,方便在ISOFIX插槽太深时候的安装:

国行产品,因此说明书上有中文,海淘版本不确定:

▼座椅部分7.95KG,真的不轻,不过分离式安装也可以减少搬运的重量:

▼底座从做工看非常厚重,正面是连接座椅的四个支柱:

▼从官方宣传说明上看,是合金钢内核外加PP注塑材料:

▼塑料整体没有毛刺,金属卡扣处也很规整,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库房时间长了,上面有点灰:

▼按下这里的红钮时,卡扣则会封闭把座椅上半部分卡住:

▼卡扣关闭时的样子,ISOFIX的结构对于开扣的刚性要求非常高,所以这些地方都不能马虎:

▼底下的抗翻转支架可以折叠收起来:

▼按住这里的白色按钮就可以调节支脚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车型的座椅高度:

▼ 抗翻转支脚长度最短是26cm

▼最长大概是40cm,支撑好后,底部红色的圆孔区域会变成绿色:

▼ 这里则是底座的气动ISOFIX后面连接支脚的长度调节开关了,调节时需要往上抠:

▼则与车座椅连接的ISOFIX接口支脚会伸长:

▼如果此时连接好车座的ISOFIX接口,则这里会有绿色的到位显示:

▼接口处也是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力量,所以内部也是钢的:

▼底座后面有ECE和CCC认证标识:ECE E4级别属于ECE中比较严格的等级了,据说最差的是ECE E13级。

▼ 接下来看看座椅部分,这个座椅是可以正反安装在底座上的,我分配到的因为是“温莎红”,颜色真的是大红的,非常鲜艳,因为光线和白平衡的问题可能会有些色差:

▼0-13KG时因为小孩的脖子力量不足,一定要反向安装

▼否则就会如下图中的演示一样,出现意外时保护无法有效:

▼反向安装则可以更好的缓冲

▼这里有固定的三张产品的特性说明,例如头枕可调这些,直接剪掉。

▼ 座椅的文字基本长时间和肌肤接触的部分都是式而不是印刷的,这种不会长时间摩擦脱落和粘在身上,对洗涤和小孩的皮肤来说更加的好

▼布料应该是所谓的“鸟眼布”,透气性和亲肤性极佳:

▼头部两侧的保护非常厚实,但非常的软,外侧则比较硬,用来保护和缓冲冲击:

▼本款强调的头部双层强化侧面防护力:

▼打开这个布褡,里面就是头枕高度调节机关了:

▼ 随便来3个档的变化,本款一共是8个档

▼肩带内部有防滑颗粒,颗粒很小软胶材质,拿手背测试了一下,摩擦力很强,但并没有磨肌肤的感觉

▼五点式安全带的开关:

▼按下后则上下部分打开:

▼有一个大大的本产品FOX的标记,不过刺绣上面好像有个线头结

▼PRESS这里是背带长度调节机关,按住后可以拉长背带

▼不过实际按压的位置不在PRESS这里,而是靠下一点

▼按下后则可以方便伸长背带,最长时背带冗余出来的位置:

▼背带最短时,冗余部分露出的长度,缩短整个背带的时候,也是拉这根冗余带:

▼座椅背部有个暗槽,我的理解是放置说明书用的

▼ 说明书放进去还真有些紧

▼外侧都是塑料材质,可以靠弹性缓冲冲击,我使劲打了一拳确实很结实,手很疼

▼座椅倾仰角度可调节,1-3档,档位指示是贴纸,有些皱:

▼ 拉座位底下前面的红色拉手就可以调节座椅角度

▼对应正向140-150度的调节,反向安装只让使用最平躺的1档,

▼ 底座和座椅合体了,先反向安装一下

▼拆卸非常方便,按下红钮往里推就会解开:

▼所以很快就可以再来正向

▼这里的大孔是为了更好排气的空气循化系统的排气孔

 按照产品的介绍该款座椅上面覆盖的所有布料都可以拆下来进行洗涤,全部拆完应该就是上图中的样子,但全部拆的话我看了一下,还是很麻烦的,所以简单分解一下

▼首先是座椅中标配的0+组(0-13KG)的新生儿睡垫,这个整体可以拿下来,小孩比较小时候的填充垫:

▼拆下来后,座椅内部空间会大一些:

▼ 再把两边的魔术贴撕开,座椅的内部就暴露了出来,PP塑料外加珍珠棉:

▼坐垫也可以继续打开:

▼天气太冷,现在家里上摆一下:

因为沙发没有ISOFIX的接口,所以直接把抗翻滚支撑脚放下,伸到合适的高度即可,这里一定要显示为绿色,否则就是高度没有支撑到位:

▼ 椅子的小主人上场,没有排斥,感觉坐着挺舒服,我都想坐上去体验体验了。不过我家娃现在10.6KG,不知道是不是冬天穿的比较多,感觉加了标配的0+组(0-13KG)的新生儿睡垫后,座椅空间还是挺紧张的,5点安全带的冗余量已经没有多少了。红色的座椅和我家娃的鞋子还挺配。

这两天帝都空气轻度污染,外加外面7级大风预警,小朋友就不下楼当模特了,我直接装到车上体验一下安装的过程。

▼首先先找到座椅后面的ISOFIX接口

▼拉开底座前面ISOFIX接口的释放开关,ISOFIX的连接卡扣就会在气压的作用下缓慢伸长,然后插在上面的接口处:

▼卡到位后,这里会显示为绿色:

▼然后就是调节前支脚了,因为车座椅本身有弧度,加上只有底座的时候,重量不够,这里可能不一定会显示绿色,这时只要稍微往下有点力量就能看到绿色出来,此时底座基本是水平的就可以

▼底座完成后就是这个样子,安装真的是非常方便,比安全带绑来绑去方便多了:

▼然后就是安装上面的座椅了,先反装一下:

▼一定记得要把座椅锁定开关释放出来,也就是露出这里的绿色:

▼接着就是正放了,从视觉上看会比反向好看,但是还是注意如果孩子小还是反向安装更安全:

▼还是记得一定要释放座椅和底座的锁定开关:

▼如果想取掉安全座椅,只要按住接口处的红色拉手,绿色变成红色标记后,往外一拔整个底座就彻底下来了:

  1. 作为一款德国品牌的安全座椅,经过了严格的欧洲ECE和中国CCC认证,安全性可以无需质疑了。

  2. ISOFIX接口的产品确实可以带来方便的安装体验,但对于一些老款的无该接口的车来说则无法安装了。

  3. 产品本身制作水平精良,我拿到的除了底部FOX的文字上好像有个线疙瘩外,其他没有看到任何的瑕疵,金属和塑料也没有毛刺,刚拿出来就没有任何异味,布料也是比较高级的鸟眼布料外加阻燃材料,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增加不少。

  4. 产品内部大量合金钢外加高密度PP注塑还是比较重的,分离设计可以很好的分摊重量,并且座椅倒是也不需要来回搬运。

  5. 从孩子第一次坐的体验看,没有排斥感,感觉坐着非常舒服,不过加了自带的0+新生儿睡垫后,座椅空间缩小了不少,我家宝宝还算稍微瘦点的估计小孩不到13KG的时候估计就得去掉该睡垫了。

  6. 座位头枕3档调节,仰角三挡调节,并不算太多,但从测试这两天来看也算是够用,可能0-4岁并不会和9月-12岁跨度那么大,需要调节的选项更多吧。

  7. 0-4岁的适用年龄还是比较有限,再多一些就好了,不过话说越万能的产品通常越不精,所以希望下次再中一个9月-12岁的产品这样就齐活了。

  8. 春节将至,肯定有大量的值友会驾车远行,如果家里有小孩最好还是配上安全座椅,这真的会是最后一道保障,别让安全溜走。

}

意外的收到了大妈发来的中签短信,甚是欣喜。个人一直想捯饬一个家庭NAS来存储这些年的照片,收藏的高清电影,以及电脑里面的小姐姐,无奈生活在大城市,还有还房贷的压力,家中领导一直不给批准预算,只能慢慢凑私房钱一步一步来。就在不久前刚刚低价美亚淘了一个8T的 Backup Plus Hub;开箱见/p/645738/ ;正好先河私有云最大支持单盘8T,那就把hub拆拆拆。

白色简单优雅的包装盒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盒子上还有先河的易撕贴,开没开过通过它就能知道,打开包装首先看到的就是给众测用户的一封信,信中介绍了先河私有云团队还有项目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还有所有员工的手写签字,特别的用心,赞一个 

接下来上一拨产品的细节图

开机键特写,有点像手机上的指纹HOME键,按键手感偏软且有点松弛,整个私有云也就这一个按钮

圈出来的地方是软塑料材质,避免拆卡尺的时候把固定的头弄折了,细节很用心

开箱和产品细节就说到这里,下面详细说说使用体验!

由于图片太多,我这边就拼起来给大家展现了!
首先说一下,先河私有云必须且仅有网线联网一种方式,没有wifi模块。手机或者电脑安装好APP后需要先注册,然后通过私有云顶部的二维码扫描进行绑定。绑定之前,先河私有云必须联网,否则扫描之后发现不了设备。首次使用的硬盘私有云会做格式化处理成自己的文件格式并分配一个不可见的私有空间来给系统预留,我的8T初始化完成之后只有6.6T,大家在首次使用私有云之前,一定要备份好硬盘上的数据(这点厂家在微信群里面着重说明了,信中也有提到,可以看出厂家对于用户数据的保护做得相当不错),新硬盘当然就无所谓了。

图片2,手机绑定完私有云后会默认开始手机备份功能,默认备份手机中的相册,联系人,短信和通话记录,还是挺不错的。

使用期间收到的一次固件升级,当时正在公司,就进行了远程升级,纯傻瓜式,升级方式非常友好,其他两张图就是查看手机的本地文件和已经备份的文件

上图1是首界面,包含了软件商城,论坛,控制面板以及安装的软件等等,但是遗憾的是软件商店、先河商城以及论坛目前都暂未开放,无法使用

图2是好友模块,可以在先河私有云上添加其他私有云的好友,进行交流和文件分享等

图3是云盘内容展示,同一个私有云可以有多个帐号且内容相互不可见,这点甚好,需要共享的话就把文件加入到家庭圈内,这样所有帐号就都可见了

图4是任务模块,可以看到刚刚截的图正在自动上传到私有云内,点击“正在备份”可以查看详细的备份文件信息

上图1是当前私有云的一些信息和账户页面、图2是设置页面内容

进入我的私有云界面,可以查看当前绑定的私有云,进一步就是修改绑定私有云名称,管理当前私有云用户,重置以及解绑等操作

总体下来,整个APP的设计和交互还是比较友好的,上手难度低,易用性和理解性很高。

其实就是介绍控制面板内的各个功能

控制面板有四大功能--系统信息--系统性能--软件管理--网络设置

系统信息主要包括当前固件版本,硬件信息以及cpu和硬盘的实时温度,使用几天下来,cpu温度一直较高,70度左右,硬盘倒是还好,长时间读写也没超过45度,闲适34度左右

系统性能我单拿出来说,接着说软件管理,出厂预装了一个Aria的离线下载软件,对比迅雷测试效果都不及迅雷,希望后期升级优化一下

网络设置有DHCP和DDNS手动设置,后者是升级固件后新增的,默认开启DHCP;DDNS是将用户的映射到一个固定的服务上,用户每次连接网络的时候客户端程序就会通过信息传递把该的动态IP地址传送给位于服务商主机上的程序,程序负责提供DNS服务并实现,目前没使用过该功能,软件管理则就是查看当前安装了那些软件,以及卸载软件等。目前私有云出厂只预装了一个离线下载软件,扩展性有待加强。

接下来就是系统性能展示页

主要查看当前cpu,内存的使用状况,网络情况以及磁盘使用情况,属于对系统信息进行一个更详细的展示

再来说说噪音问题,所有噪音测试都是用手机APP检测,不是专业仪器。

在这里说一个小插曲,最开始收到的私有云,大伙儿都反映噪声特别大,而且是一直特别大,厂家还以为是运输过程中磕碰导致,最后有一位值友把产品寄回给了厂家,分析后发现是出厂测试风扇的时候没有把风扇的模式调回出厂设置,给设置在了最大转速且无法通过软件调整,所以找到问题原因后厂家立马在众测微信群里说明了问题原因且电话联系了所有众测用户重新发一台私有云,在我们收到新的私有云之后再把第一次收到的顺丰到付寄回去。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厂家对于产品事故的处理非常及时而且处理的方法也很合理,再次点个赞。但是周日联系的我,当天晚上就收到顺丰短信提示有快递寄出,周一中午就收到了,太速度了!下面上两张截图,对比两个机器的噪音

可以看到,新机器噪音明显下降,底部风扇口从80降到了不到60,实际感受也是非常的明显;最开始那台领导就说这是啥破玩意儿啊,吵死了,后来换新之后领导表示很认可,坐在沙发上,几乎听不到风扇的声音,偶尔能听到硬盘的读写声音(希捷酷鱼)。

再来说说上传和下载速度对比

上传分为2.4Gwifi上传和网线连接上传

这是笔记本通过2.4G WIFI连接的上传速度,在3M/S左右,相当慢,单个文件也是这个速度,不知道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可以看到wifi和网线直连的上传速度差异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单个文件。所以后期用户使用私有云最开始网上倒数据时用网线连接,这样会大大节约时间。

公司的wifi是不是有点垃圾啊,连4G都比不过 

接下来说说私有云的用户权限以及分享功能

一个私有云可以绑定多个帐号,每个帐号之前相互独立,存储的文件也相互不可见。需要共享的话,私有云提供了一个叫“家庭圈”的模块,只需要把想要共享的文件放到家庭圈中,则当前私有云的所用用户都能访问到,共享和隐私都有明确的设定,很不错(我的那么多小姐姐就不怕被家里其他人看到啦 )。

我的云盘进入一个之后,路径没显示完整,如果还有子目录也是这样显示,相当不友好

由于年关将至,工作任务繁重,只有周末能抽时间来好好体验和使用先河私有云,覆盖到的点也不是那么多,也请厂家和值友没见谅。

首先,作为先河的第一款消费机产品,私有云在大体上没有什么硬伤,但是也暴露出了好多问题,比如生产事故导致的换机器,平台覆盖方面也不完整,目前macos平台还未提供软件,其次对于私有云的扩展内容也很有限,第三方原件一款也没有,但是在微信群中交流年后厂家就会上线几款有意思的软件,很是期待。

1:外观上档次,金属拉斯工艺以及外桶一体成型都很不错,塑料部分也处理的很好

2:软件交互比较友好,新用户上手难度低

3:产品的定位很明确,文件的权限管理,隐私保护也很到位

4:厂家对于做这款产品的心特别的棒,有专属的众测微信群答疑,甚至深夜了还有人回复问题,出了生产事故后的处理方式非常友好

1:软件环境还不完善,缺乏第三方插件拓展

2:目前只能通过网线联网

4:电源键交互需要提高,目前关机没有任何提示,需要长按关机键3S以上

}

在目前显卡和内存价格齐飞的今天,如何在尽可能控制预算的前提下买到性能更好电脑确实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既然内存和显卡的高价已成定局,那么装机时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在其他配件的选择上尽可能降低费用。

作为一个稍稍懂点电脑的小白,近日被壕友帮忙要装一台高性价比的游戏电脑,配件要尽可能要用一线,至少能在高特效游戏环境下战一到两年,预算最好保持在1W左右或以内,为此我帮他剁手了以上配件,美中不足的是买到的机箱有划痕,目前退换中。经过一番对比,发现AMD平台二代锐龙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2700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有8核16线程的规格,基础频率3.2GHz,看着有点低,但睿频可飚到4.1GHz,从规格上看确实是比同价位的intel更划算,工艺方面AMD也比intel更先进,Intel现在还用着14nm,但锐龙二代已经用上12nm了,而且还是钎焊散热,开放超频。可以说AMD现在的产品与Intel比,同价位性能更好,同性能价格更低,还有什么理由不选AMD?

选择AMD平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搭配高端的芯片组主板才能超频,主流芯片组一样支持超频,这样能省下不少装机预算呢,但在最新的AMD 4系列主板中,貌似只有X470一款可选,这就有点尴尬了,在无奈之下入手了华硕PRIME B350 PLUS。

下单后的有天路过一个还未变咸鱼电脑城,惊喜的发现B450主板上市了,然而当时在京东上发现仍未发售,马上就在手机上取消了B350的订单(产品已经出库这样做会黑号吗?怕怕),在久违实体店里剁手了微星B450 TOMAHAWK。

主板特性,支持Ryzen 2000系列处理器、支持win10、还是用着PCI-E3.0显卡接口,估计等到PCI-E4.0普及的时候又要换平台了吧?

支持RGB灯效,16.8万色彩表现,支持10种LED灯效

配件也不算太丰富,SATA线、I/O挡板、信仰贴纸、说明书、保修卡。

ATX大板,看着就比matx的霸气不少,高颜值的散热片显然是一大亮点!

CPU供电散热模块有点色差,难道是特意设计的?6相CPU供电应该也够用了。

这南桥散热片有点二次元的气息。

发现两根显卡插槽有不同的配置,一个有金属装甲,另一个的两端则有加固条,虽然买B450玩双卡的估计也没几个,但它还是支持AMD的CF双卡交火技术的。

主板带2个12V  4Pin RGB设备接口,想要玩光污染也没问题,不过这里要吐槽下内存槽边歪了的电感........

M.2接口,支持NVMe协议的,更大的亮点在于它还支持AMD StoreMI技术,可通过固态硬盘、内存与通过软件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行加速,从而大大提升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

后置接口方面,在AMD新一代芯片组中终于见到了USB3.1 Gen2 Type-A和USB3.1 Gen2 Type-C接口的身影,完全跟上主流了。视频输出接口方面,只有HDMI 1.4和DVI,没有DP视频输出接口这个略有不足,个人感觉DP比DVI接口更实用。旁边的小按钮带FLASH标识,在指定USB接口插入带BIOS文件的U盘,实现一键刷新BIOS功能,这点对小白来说比较友好,轻松实现刷BIOS的操作。

既然是以游戏为主的电脑,显卡可不能马虎,光显卡这一部分我都选了半天,毕竟非公版的GTX1080多如牛毛,最后选的是索泰的GTX1080 PGF玩家力量至尊。

老实说,从网上看到的图片感觉很是巨大,而且到手的包装也很沉,实际这卡在身材方面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甚至给我一种苗条的感觉。毕竟现在很多非公版显卡都把散热做得太夸张,机箱小一点都几乎塞不进。

老实说显卡正面的碳纤纹理几乎能以假乱真,不像某些产品一看就是贴纸,在显卡背面的背板是金属+透明材质,可透光。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光污染,显卡也配备了替换的纯金属背板。

显卡背面带Power Boost速能引擎,看了拆解发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高容量钽电容,为GPU提供更纯净的电流。而Z-ELVES智.灵模块(林志玲:???),查阅资料发现是OC+超频模块,起着对显卡的风扇转速控制、灯效管理以及GPU电压监控的作用。

内存条方面,可选择的范围有不少,除了某个世界第一品牌带头高价外,不少台系老牌内存厂商性价比更高(毕竟内存都是台产)。我剁手的是宇瞻黑豹玩家 RGB灯条DDR4 3200MHz  8G*2,支持XMP2.0,时序16-18-18-38,还算中规中举,美中不足的是只支持华硕的AURA光效调节,不过用在别的主板上它也会自动变换灯效。

主要配件安装完成了,别吐槽,在朋友伴一天还未选到更合适的机之时,买更好的散热器也有与机箱冲突的风险,暂时还是先用着原装吧。不玩游戏或显卡温度较低时整体灯效为蓝色,风扇也带有低载停转功能,蛮安静的!

再一次体现出AMD的厚道,主流平台同样能享受到高频内存的福利,这主板最高支持DDR4 3466MHz频率的内存。设置方法也很简单,进入BIOS选择相应的A-XMP内存设置,保存即可,方便快捷稳定。

开个CPU-Z验明正身,内存妥妥的运行在双通道DDR4 3200MHz频率。

CPU-Z跑分,多核性能与一代锐龙1700X相当,但单核性能提升12%。

CR15跑分,看分数可能比较无聊,但我想说的是跑测试的完成速度比我的i7 7700K要快得多。

理论测试、游戏测试来一发,自己用着1080P,没有4K显示器进行测试,抱歉了。

最高特效下的孤岛惊魂5最高帧率有着130+,最低也超过了60帧,平均帧率接近破百!

最终幻想15测试,最高特效有着8000+的高分

DX12极致画质设置下的古墓丽影崛起帧率有着130+

汤姆克朗西:全境封锁游戏测试,帧率轻松破百,最高特效哦。

GTA5极致画质未能破100+,看来显卡杀手名不虚传!

总的来说,这次装机外观方面是否能赢得朋友的满意目前还是未知数,毕竟还有机箱外设等装备尚未到齐,但就游戏性能上来看,是绝对能满足未来一到两年的高特效全开的游戏需求。这里不得不感谢自己的拖延症,假若不是拖延了一周的时间可能就已经入手B350,那就真的是49年入guo jun了。老实说对于高端玩家来说其实X470芯片组是更好的选择,无奈内存和显卡价格居高难下,更高性价比的主板才是正确之选。如果说目前这套配置有什么嘈点的话,除了没有前置Type-C接口、原装散热比较煞风景外,其他感觉还好。另外对于B450的超频能力我也很好奇,等朋友机箱到了后买了好散热再试吧,各位小伙伴看完觉得不错的来点碎银和金币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白一键装机有问题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