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蚁新零售合法吗的未来怎么样?

线上线下瓶颈期的到来,让更多业内人士意识到融和才是未来趋势,新零售时代已经到来!

去年的云栖大会,马云讲到: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终将结合在一起。

未来零售已经模糊了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强调的是连接与客户的互动。对于购物者,强化场景体验,吸引强大的线上和线下流量,才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真正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去全面改革和升级现有的约30万亿社会零售商品总量,使得中国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满足,使得整个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的过程因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变得更加高效。

广州创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双创背景下、在分享与共享经济的推动下于2017年7月成立的线上+线下实体店的新零售平台,结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为全国各领域的实体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重塑业态结构,着力打造“新型同城商城+O2O门店”、利用现代物流、 解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让消费更便利,为厂家、商家、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解决方案。

创蚁商城汇集了各类国内外大品牌商品,量化后备库存,国际品牌的占有量将超过70%,涵盖个户、美妆、母婴、食品、生鲜、数码、箱包、日用品、床上用品等。未来,各种名优品牌会陆续入驻创蚁,满足用户一切日常生活所需。

创蚁总部下设市场运营中心、商城运营中心、行政管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等五大运营中心。

1、消费赠送:消费多少赠送多少、消费者在保证产品品质和产品价格的同时正常消费,消费多少即可在创蚁积分商城兑换等价产品;

2、一人万店:那个联盟商家可以整合无数个同行店铺、轻松实现行业整合、成为行业领导者;

3、万店分销:可以实现上万家店铺分销你的产品、成为你的代理商、免费拥有全球推广者,轻松做老板;

4、同城服务: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服务,自定匹配订单、附近推送、解决最后一公里、让消费更高效更便捷;

5、分享创富:分享赚钱、轻松代理上万种商品、海量批发产品分享获得高收益;

2017年7月31日、正式注册成立;

2017年8月8日、研发四年的创蚁新零售平台上线;

2017年9月1日、义乌筹备四年的智能积分仓库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10月2日、创蚁新零售APP正式上线、当天注册会员过百万;

2017年11月5日、创蚁新零售商家版APP正式上线、百大知名品牌入驻

2017年11月10日、成为国家扶贫办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优秀单位;

2017年11月15日、正式与新华网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新华创客说》访谈栏目;

2017年11月20日、正式成立创蚁商学院、与浙江大学正式达成校企战略联盟;

2017年11月25日与全国600余家大学达成合作、成为大学生双创平台;

创蚁愿景:让消费更便利

创蚁目标:帮助1亿人实现创业梦想

创蚁使命:让天下创蚁成功更简单

创蚁口号:创新成就梦想 创蚁改变世界

创蚁价值观:诚信、团结、进取、高效、贡献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想象这样的用餐场景,一张大尺寸全触屏餐桌,食客入座,桌面便自动亮屏,挥挥手臂,就能翻看电子菜单。整个就餐过程只需滑动菜品,就可以自助点餐,屏幕上的动态菜谱,一目了然,完全不需要点餐员。

这样炫酷的黑科技用餐场景并不是发生在未来,早在去年阿里巴巴举办的“云栖大会”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未来智能餐厅”,而为这一场景提供AR技术支撑的,正是阿里系创业团队——蚂蚁特工。

蚂蚁特工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各大品牌提供平台级的AR营销解决全案。尤其在餐饮服务上,蚂蚁特工凭借AR技术,推动餐饮的互动娱乐,加速餐厅的无人化,为各品牌方提供AR营销的技术和内容支持。

作为国内首批投入到AR产业的团队之一,蚂蚁特工这支年轻的团队不断与国内一线餐饮品牌合作,推出AR餐饮的新玩法。

今年8月,火锅界大佬海底捞联合蚂蚁特工,用AR的方式推出了新品精酿啤酒“海底捞经典大麦啤酒 (hi啤) ”。蚂蚁特工采用AR小游戏互动的方式,让消费者进入现实场景下“学倒酒”,把关注点放在啤酒泡沫上,通过展示精酿啤酒泡沫的丰富和细腻绵滑,传达精酿啤酒的优势。挑战成功后,消费者还可以获得优惠奖励,让吃货在懂“吃”的同时,更懂“喝”。

去年双12期间,口碑联合蚂蚁特工推出了线上+线下的活动——AR“捉四宝”游戏,活动遍及中国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众多一二线城市的知名商圈。

趣味性和社交属性使得这一游戏得到了快速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空前规模的战绩:海底捞50000份牛滑、10000份虾滑1小时抢空,碧浪100000份洗衣凝珠1小时抢空,肯德基30000份葡式蛋挞10分钟抢空,五芳斋5000个粽子1分钟抢空,汉堡王50000个小皇堡1分钟抢空。

如今,蚂蚁特工已经成为蚂蚁金服的金牌合作伙伴,为蚂蚁金服、宝洁、优酷、可口可乐、星巴克、味全、脉动、施华蔻、威露士、香飘飘、奥利奥、必胜客、迪士尼等100多家知名品牌提供了AR场景化营销解决方案。

新零售下,餐饮行业如何转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就注定了餐饮行业是一个不会衰落的行业。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餐饮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理念的升级,使得消费者对餐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食物本身,更多的是享受用餐时的体验。

这就意味着传统思维的餐饮业已不再是经营之道,餐饮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在去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新零售”战略,唤醒了沉寂多年的实体零售行业。在马云看来,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不同,新零售是通过大数据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深度整合。

纵观零售业的发展史,大机器的大批量生产使百货商店、连锁商店成为可能,现代化IT系统缔造了超级市场这一帝国,互联网技术则催生出电子商务的全新形态。如果说前三种零售形态还只是平稳的规模上的扩大,那么以人工智能、物联网、AR/VR等为主的智能技术,对零售革命的冲击将是颠覆性的。

那么未来,餐饮行业如何在现实和虚拟的多维度上实现突破?

这就需要商家从场地和客户两方面寻求突破。首先是场地突破,餐饮企业租用的房屋面积和环境是固定的,而且接客人数也容易受到限制。因此,商家需要探索“从门店到线上线下完整一体化”的开店模式。其次是客户突破,在爆炸性信息互联网时代,商家应当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从用户服务中知道未知用户的需求。

能突破这两大限制的,一是外卖,其次就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线下餐饮店营造特殊的场景感,留住客户,关注用户的体验,并为客户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体验。同时在线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力,将线下门店流量吸引至线上平台。

然而当前,大部分商家都不能兼容线上和线下的消费体验。蚂蚁特工正在改变这一现状,为线下餐饮提供方便、多样化的消费经历。

蚂蚁特工基于SLAM、LBS、陀螺仪、图像追踪、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可以让用户在用餐前,在餐桌前进行虚拟和现实相融合的互动游戏,还可以在下单前扫描菜系图片,看到食物烹饪完成的样子。既感受到了用餐的乐趣,也为餐饮品牌的传播、产品宣传、线下活动等场景提供了营销服务。

对于餐饮企业端来说,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AR拥有更逼真的视觉展示效果和更强的交互性,文字、音乐、视频、游戏都可以被囊括进AR内容中。

蚂蚁特工CEO林志坚称,蚂蚁特工自己研发的AR技术模块跟独特的落地场景化营销,可以给大品牌的营销落地带来更加有趣且接地气的效果,相比较传统的营销模式,有着很明显的数据差异,这也是短短半年,如此多嗅觉敏锐的知名品牌相继找到蚂蚁特工的原因。

根据Digi-Capital的报道预测,中国在未来5年的增长可能会使其成为AR市场的主宰。Digi-Capital2018年第二季度AR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将占全球AR收入的1/5。中国AR市场的优势蕴含着无限潜能。

AR的繁荣发展势必将赋能到AR餐饮的未来。近年来,AR硬件的普及化和成熟化得到提高,苹果、谷歌等各大科技巨头,正在着力打造AR生态圈,推动AR技术全力向前发展。

2017年,苹果、谷歌纷纷推出了AR开发者工具。iPhone X也领先增添了前置3D感测器,并针对iOS 11系统导入AR功能。今年2月,谷歌ARCore 1.0正式发布,3月,小米成为国内首批采用ARCore技术的公司。

未来,商家如何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品牌定位,菜品更新,服务和用餐环境上做出优化,将成为AR餐饮新蓝海的决胜关键。蚂蚁特工从落地出发,把对AR的理解和营销创意作为核心优势,无疑让我们看到了AR餐饮的无限可能。

}

范驰认为:“下一个十年属于新店商。”什么是新店商?从时间上来看,店商的存在比电商长久得多,开店做生意就是店商,新店商的“新”体现在商户开始重视线下流量,并进行运营。

演讲到中途,口碑CEO范驰让工作人员给他递来一瓶水:“北京太干燥”,他解释。

从2015年到2017年,口碑总会于每年的4月在北京举办年度战略会议:2015年的主题是“支付即会员”,2016年为“口碑客”,到了今年则提出:“码战略”下的新店商实践。

范驰认为:“下一个十年属于新店商。”什么是新店商?从时间上来看,店商的存在比电商长久得多,开店做生意就是店商,新店商的“新”体现在商户开始重视线下流量,并进行运营。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10月份提出的新零售:“五年之后纯电商将越来越难,线下零售也很艰难,以后需要的是将线上线下物流相结合。”这一话题经过发酵、演化,最终业界都承认这点:线上线下结合为大势所趋。

主打生活服务的新口碑,在2015年6月23日由和共同出资60亿建立,其面向的B端用户多是中小型、甚至是微型企业,在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下,小型店面的数字化转型是基础,口碑正是面对这个群体数字化转型的通道。

因此,也可以将“新店商”理解为新零售战略在生活服务领域的落地。

 数字化是新店商的基础

今年3月,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17零售数字化创新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认为:“未来零售会成什么样子,大家可能都说不清楚,但有一点需要确定,就是数字化肯定会成为未来零售业的重要特征。数字化也是零售业实现转型和创新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突破口。”

对于大中型企业,数字化无非是投入资金和人力去布设相关的IT系统,但面向生活服务领域的餐饮、房产、家政这样的企业,多是小微店面,一没有数字化意识,二没有资金去实施。但这些小店面看似零散,总体规模却很大,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仅餐饮业就保持每年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就有4000万的市场规模。

微小店面的数字化最先是随着团购网站的兴起被席卷其中:借助团购平台做营销,网上获客,消费者到店消费。而团购只是生活服务电商改变实体店面的“冰山一角”,它的缺陷显而易见:通过低价促销引来的客流本身缺乏忠诚度,移动支付、评价以及分享没有打通也无法形成“闭环”。这也是口碑在2015年提出支付即会员的大背景。

支付即会员的目的是把线下消费者沉淀给商家,因为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背后都有大量真实信息:征信评分、手机号码甚至是身份证信息,这改变了过去店铺吸收会员需要自己填写表格的形式。

易观国际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非金融机构的支付占比达到81.72%,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分别为33.7%、27.35%和20.60%。总体交易规模达到272432亿人民币。

过去两年,第三方支付的繁荣给中小店铺带去的变革是巨大的,但会员沉淀一说值得商榷,“很多零售商都有自己的会员体系,也都有各自的会员卡,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确实做会员很重要,但在消费者看来,很多零售商的会员卡都比较鸡肋。”独立分析师李成东告诉记者,“消费者支付完成后自动关注了什么服务号也许自己都忘了。”

新店商的本质是运营流量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大卫?贝尔认为:“零售业数字化基于两个原则,一是通过数字化提高商家的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二是可以提升顾客的体验感和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口碑提供一个新通道,其上开放平台入驻的第三方工具先助理帮助小微店铺完成数字化转型,才会有未来的新店商。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现在一些连锁餐饮小店里的收银台已经不再排队点单,消费者到店,坐下来扫描桌上的二维码自行点餐。这一环节有三点意义,一是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减少相应的人员配置;二是通过点菜支付这一行为,提前获取了到店消费者的数字身份;三是以往第三方支付的买单只是到店消费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在则提前至进店服务环节。

在互联网没有“侵蚀”线下店铺以前,这个业态的几要素是人、货、场,2015年,口碑第一次将互联网上的“流量”用来描述线下店铺,于是就有了线下流量之说。范驰认为:“今天的线下店一定有两个店铺,一个在线下,另一个在线上,线下店承载服务,线上店运营流量。”

实体店铺存在两种阻力,“搜索阻力和地理阻力。”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认为,“为了买一台电视机需要挨着门店去比价,就是搜索阻力;店商覆盖的服务范围方圆几公里,这是地理阻力的根源。” 但这一切都被互联网改变,比价网站、电商平台上自带搜索引擎,而且无论身处何处,也能购买分布来自各地的商品。

范驰告诉品途商业评论,实体店面的流量需要运营,这也是新店商与店商的区别,他判断:“今天乃至未来,O2O将会发生如下变化:流量的趋势越来越垂直化,垂直化的意义是今天不会去普通搜索引擎上买东西、看电影、找美食,因此更需要运营;进入了从信息孤岛到生态的阶段。”

他解释,线下流量的入口越来越多,以支付为例,经常有用户给口碑反馈,支付宝会员若干,微信会员又若干,还有其他通道的会员,这些会员如何打通?范驰认为,这两个群体大部分都是重合的,可以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去比对,“打通信息孤岛,才能多维度了解用户,长时间追踪用户的消费行为。”

过去,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差一个有效工具。

去年AR/VR的兴起让电商平台感觉到兴奋,这种场景技术能将虚拟与现实叠加,就像《黑镜》里的画面, 每个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和物品都有符号和属性,AR/VR距成熟应用还差一定的距离。

亚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Amazon Go)让人看到了线下线上融合的另一种可能。从国外传来的视频中看到,Amazon Go的顾客不需要结账,直接拿了商品离开超市就可以自动结账。在Amazon Go购物只需要三步:第一步,安装Amazon App,打开虚拟购物篮;第二步,在Amazon Go的门禁上扫描二维码,进入超市;第三步,拿了商品直接离开。

这背后是一套传感器系统,会跟踪你去了什么位置,拿起了什么,最终带走了什么。关键的是,这个系统还可以识别出,你有没有把拿起的商品又放回了购物架。当你完成购物,只需要直接走出便利店。传感器会自动通知系统,对你带走的商品计价。购物单会自动在手机 APP上弹出,并直接支付。

通过这套智能购物系统,这个超市就不再需要收银员和导购员,能大幅节约人员成本。这在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欧美发达国家,迫切要减少超市导购与收银员。

回到中国国情,Amazon Go距离小微店铺还有些遥远,所以口碑这次启用了二维码战略,二维码因为安全问题引发过争议,口碑这一轮的二维码战略是如何设计的呢?具体说来,口碑商户会得到一个专门生成的支付宝二维码,消费者进店消费时,通过扫码就能得到相应服务。

口碑的CTO东告诉品途商业评论,上一波二维码的安全问题在于受骗者扫描二维码的来历不明,尤其是随意放在网上的二维码,但口碑的“码计划”,无论是从商家还是从消费者一端都是可信的:到店为了获取服务才扫码,消费者的身份信息也通过扫码获得。  

公开资料显示,口碑的前身为口碑网,2004年6月,由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离职创立,2006年10月,注资口碑网,这也是阿里巴巴首次注资其集团外部企业,自此口碑网进入阿里集团的发展纵队。

200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口碑,并与雅虎中国进行真整合,然而,并没有出现1+1>2的价值增量。但当时阿里推行“大淘宝”战略,淘宝网被分成了370多个品类,房产、家政、餐饮等口碑网有较深沉淀的领域纷纷被“升级”成为淘宝房产等淘宝旗下的二级栏目。

2015年6月23日,阿里巴巴和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专注于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蚁新零售合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