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手机的这个应用“其他”冰到底是什么东西西?一直在偷跑流量,关闭又提示是系统应用不能关闭。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解释:冰的底部依然是冰

}

  余华和他的《兄弟》、以及东西和他的《后悔录》

  我一直认为广西作家东西是奇怪的,就像他的笔名一样奇怪。在很久以前,我第一次见到居然有人用东西来作笔名,几乎出于本能,我想起了古龙小说里面的经典对话:你是什么东西?我不是东西,我是人。东西很有可能不看古龙,那没什么,我记住了东西。

  东西写的故事总是很荒诞的,情节总是很有趣的,语言总是很新奇的。但是东西自己说,他是个悲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当然并不仅仅满足于博得读者一笑。你应该拔除荒诞的部分,去深入思考,然后再来个欲哭无泪。那他才有成就感。

  事实上,东西已经做到了成功,我们也渐渐知道了,东西不是东西,东西是个人,是个作家,是个懂得写作技巧的作家,是个善于自我解嘲善于自我反省善于黑色幽默的作家。

  当年一篇《没有语言的生活》让他获得茅盾奖,为他赢得了不大不小的声名,一直到现在,他写了我为什么没有小蜜,写了我们的父亲,写了耳光响亮,甚至写了后悔录,他一直都这样,不红不紫。

  没有理由怀疑他不思进取,事实上东西一直就像个兢兢业业的厨子一样,为食客们小心翼翼地烹调出一道又一道菜肴,你品出了酸甜苦辣,你可能忽略了厨子是谁,但是,吃了之后你肯定记住了这一道又一道菜——因为这些菜的味道,的确跟其他的菜不大一样。

  我相信东西是个有野心的作家,我同时也相信他是一个只知道用自己文字说话的人。他不爱张扬,也不爱炒作,这似乎跟他作品中的那些荒诞夸张的风格不大谐调,但是那只是他的作品,与他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他结果也只能这样,半红不紫。

  人们都乐意称他是先锋作家,先锋作家东西。

  余华呢?这位江南小城当年的牙医,在进京赶考后,也被称为先锋作家的。

  他用相当冷静的口吻讲述了死亡,讲述了血腥和暴力,讲述了残忍和疯狂。他讲述的东西跟大多人是那么不同,所以,在我们的观念中,这当然就是先锋派作家。

  当年的余华也曾经半红不紫。但是如今,他似乎成了神。几部长篇在市场上的成功,使他名声大振。那些准确精练精致的叙述为他赢得一片喝彩。并且,让当年对他的攻击和怀疑变得滑稽可笑。

  于是,他成为神,成为悲悯的上帝,他的头顶有一层美丽的光环。他成为一座高山,这高山,甚至,似乎无法逾越,他成为独孤求败。

  在经过10年的沉寂之后,在写了几年的随笔散文之后,余华终于不再沉默了,他推出了长篇小说《兄弟》,17万9000字,并且仅仅是一个上部。

  上海文艺出版社毫不犹豫的出版了,发行量当然是很可观的,甚至,是壮观的。

  余华享受了常人无法享受的礼遇。有人说了,《兄弟》的出版,不是文化新闻,而是社会新闻。

  《兄弟》让余华再次成为焦点。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他,琢磨他,关注他,甚至神话他。他并没有被人遗忘,这对于一个辍笔10年的作家来说,是值得骄傲的。

  跟莫言不同,莫言一直都相当亢奋,一直处于井喷式状态。余华跟莫言不一样,余华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他选择用停笔10年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样,更有戏剧(喜剧)效果,万众期待,众望所归。

  这是一个浮躁与喧哗的时代,但是人们对余华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

  而东西的《后悔录》似乎要寂寞得多,除了几名书评家似是而非的评论之外,我们很难再看到其他的评论。虽然他的书是由大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洛阳纸贵的情形很难在东西的书中得到体现。人文初版印数50000册,是《兄弟》初版的四分之一。而且,《兄弟》已经再版了。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人到中年依旧笔耕不断的作家的话,他大概是自我解嘲,他说,现在我终于有理由嘲笑那些印数在5000以下的作者了,因为我现在印数已经达到10000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来表达自己的落寞。

  东西比大多人都要幸运,起码比我要幸运得多,如果我出书的话,恐怕出版社5本都懒得给我出,所以我应该悲伤的选择闭嘴。

  现在,我凝视着东西《后悔录》的外包装,整体是很庄重的黑色,一堵斑驳的青灰色墙壁用四方框的形式镶嵌在中间,上面哩哩啦啦流淌着三个石灰字:后悔录。很简约朴素的风格,也相当老练大气。我想,即使我不知道东西是何许人,就冲这样的封套,我也很可能把它买下来的。

  相比《后悔录》封套的凝练沉稳,《兄弟》的封套我就委实不敢恭维了。兄弟,BROTHERS。余华著。两张傻呼呼抬眼望天的男人的脸,也有一些类似于旧电影的黄色斑点闪烁在这两张脸上,大概是为了证明斑斑的过去。不过那只让我觉得脏,简直粗俗。余华的风格向来是以干净纯粹著称的,可是,这样的封面实在很让人怀疑设计者的能力和趣味,在我看来,即使简简单单写上两个黑体字的牛皮封面都要比这个要好得多。

  可是没办法。余华的书硬是比东西的销量要大上4到N倍。

  在这个浮躁与喧哗的时代。我们只关注作者,而其他的,无所谓。

  把余华和东西两个名字摆放在一起,是一个很有趣的体验。而毫无疑问的是,其人与其书的包装命运更加有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到底是什么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