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民工劳务市场在哪里有哪些!

[提要]  图为:天还未亮,农民工纷纷登上小型货车,奔赴各个工地。尽管有人认为集市属于非法用人市场应予以取缔,但潘桂华说,与其砸人家饭碗,不如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

  湖北日报讯 图为:天还未亮,农民工纷纷登上小型货车,奔赴各个工地。 (记者 余瑾毅 摄)

  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莫难

  凌晨5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武汉的一个角落已是人声鼎沸。在青山区厂前街的青王路路口,上千名泥瓦工、木工、电工、砌墙工、机修工等各色工种的农民工聚集于此,等待雇主。他们凌晨就来,天亮散去,数年如此。昨日凌晨,记者随这些农民工一起去这处“露水劳务市场”赶了个用工早集。

  赶个早集,觅份好工

  蔡志刚已经赶了5年的早集,每早4点半起床,5点到达集市。他说,一定要赶早,来晚了抢不到活儿。数年来,通过集市,他在武汉城内、黄陂、黄冈等地找到了泥工、木工、油漆工等临时工作,供两个孩子读完了高中。

  像蔡志刚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农民工被称为“兔子”,给他派活的是“兔子王”。

  在集市里,“兔子王”邢国和是不折不扣的名人。他早年在武汉许多工地做过工,认识了不少老板。因为实诚,人缘好,建筑工地需要人时就会请他帮忙张罗。平日里,邢国和提前一天联系好活计,租辆面包车,清晨来集市吆喝两声,人就齐了。

  集市内几乎所有的用工交易,都是通过邢国和这样的“兔子王”实现的。

  在青王路路口,三四百米长的马路边、马路中间的隔离花坛内站满了近千名农民工,他们背着工具包,戴着安全帽,在寒风中一边搓着手,一边聊着天。吆喝声、谈笑声和汽车发动声让厂前街提前醒来。

  能找到活儿的,在6点多都陆续出发;没找到活儿的,依托集市这个信息网络,打听信息,交流心得,7点多后离开。

  谁也说不清集市形成的确切时间。附近的老居民和集市里年岁大些的农民工说,上世纪90年代末武钢扩建时,约几十名住在附近的工人聚集在离武钢一号门不远的青王路等着招工,那是集市的雏形。

  近几年,城市建设加快,这里聚集的人多了起来,平时有两三千人,高峰时达到4000多人。不仅武汉三镇和周边地市有他们劳动的身影,就连云南、东北都有武汉的“集市大军”。

  不喜限制,来去自由

  这个集市提供的工作几乎全是临时的,也无社保。农民工为何要集中在此找工作呢?

  他们回答说,最怕拖欠工资。在集市找的“工作”,可以早上出工,晚上拿钱。曾在建筑队工作的雷平阳说,只要不是新来的、爱偷懒的,一个月没几天闲的,他每天到手150元现金,比建筑队时常打欠条实惠多了。

  为什么不去劳动力市场找有保障的企业打工呢?“限制太多了。”邢国和说,“集市的工作可以大工带小工,夫妻一起出工,一天可挣300元,但企业一般不会允许两人一起出工。有的企业还要工人有技术资质,我们达不到。”

  青山区劳动力市场负责人孙新明则认为,进劳动力市场的企业薪水太低,月薪多在1100多元左右,缴完保险后,到手的钱仅够生活。而集市里小工一天就能赚90元,大工一天150元,并且来去自由。

  需求或许是根本原因。武汉一家建筑企业的包工头透露,一些工种的用工周期约几十天,只需要临时工,不用签合同,也不需买社保,方便简单。

  早集虽好,也需规范

  尽管集市为农民工带来便利,但用工不签合同仅依靠口头协议,欠薪、以用工为名实施诈骗等事仍有发生。

  厂前街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所负责人潘桂华谈及此事数度落泪。她说,办事处和集市仅百米之遥,农民工遇到纠纷求助无门,只有找到她。每年接到劳动纠纷的咨询、求助案件有220多起。去年,她曾为农民工挽回近10万元的经济损失,但很多纠纷苦于没有合同、用工单位地址,“只能陪着农民工一起落泪”。

  尽管有人认为集市属于非法用人市场应予以取缔,但潘桂华说,与其砸人家饭碗,不如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

  去年起,该街在集市附近张贴了劳动咨询电话,并且要求张贴用工广告的单位在街道信息备案,最大限度降低用工风险。眼下,潘桂华还尝试与有中介资质的机构共建一个针对该集市的劳动力中介,为厂前街众多大型工业企业合法地输送劳动力。“随着80万吨乙烯项目的开工,这个集市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青山区劳动力市场孙新明说,“对其加以规范才能让它更好地发展”。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北京最大的民工市场在哪?怎么走?

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由于毗邻北京西客站和六里桥长途汽车站,每天都会有成百上千来京务工农民聚集在这里寻找生计,自发形成了一个劳务市场。

我要在北京劳务市场早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农民工劳务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