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手机突然间显示system进程无响应怎么解决,并且卡死,点也点不开,怎么办,在线等,急!

发短信的时候,平台里经常会提示一些不常见的错误网关代码,这里先移动短信网关错误代码先整理出来供大家查询,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若有的代码没有更新,还请大家跟帖留下,我会及时更新上。

本文由 短信运营者 作者: 发表,其版权均为 短信运营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短信运营者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检查被叫手机是否有接收短消息的功能。
SIM中没有存储短消息的能力。 检查被叫手机的SIM卡是否不能存储短消息。
检查被叫手机是否SIM卡已满。
短消息实体被禁止使用。 检查HLR中该被叫用户的属性,是否有接收短消息的权限。
扩展短消息实体地址无效。
提升短消息中心的处理能力。
没有SMC指定(签约)。
检查是否短消息实体或短消息资源不足。
检查是否超过了实体的最大提交数或最大下发数。
检查消息体对应的TP-Command字段。
未指定的TP-DCS错误。 检查消息体对应的DCS字段。
短消息类型非法,暂时保留。
字母表数据编码方案DCS未被支持。 检查消息体对应的DCS字段。
未指定的TP-PID错误。
检查消息体对应消息类型字段是否正确。
电信业务设备交互未被支持。
短消息超过主叫方的最大提交数,该短消息下发失败后,被删除。 检查主叫号码在SMC内存中积压的短消息的情况。
短消息处于正在下发的状态,SMC收到删除短消息的命令。 等待短消息不处于正在下发状态时,再删除短消息。
SMC下发短消息时,接口缓冲区满。 检查对端业务模块状态,提高处理能力。
将该错误码对应的调度策略设置为重发,等待一段时间系统自动重发。
SMC下发短消息给业务模块后,业务模块超时没有返回应答。
短消息下发以后,接口没有给SMSC返回发送成功或失败信息。
提高相关业务模块的处理性能。
通过维测台检查对应接口的状态。
因接口临时错误(已注销或未登录)导致短消息下发失败。 通过维测台检查对应接口的状态。
短消息下发以后,GIW模块没有给SMSC返回发送成功或失败信息。 提高相关业务模块的处理性能。
接口无下发短消息的权限。 通过维测台检查该接口对应帐号的属性(是否具有下发短消息的权限)。
短消息下发在信令部分无法找到对应路由,依次检查各个网元的GTGlobal
Title
)数据配置。
MTIServer因为流控下发短消息失败。 检查MTI Server的会话资源使用情况是否正常。
MAPServer因为流控下发短消息失败。 检查MAP Server的会话资源使用情况是否正常。
优化SGSN的对MAP层消息的流控参数。

一般是由于MSC的MAP层负荷过大,发生流控后返回的消息。 另外,若交换机设置为每次发送或者接收短消息时都要鉴权,会发生鉴权无响应(因为无线信道掉话),而导致发生MSC返回“系统错误”给SMC的情况。

优化MSC的MAP流控参数与鉴权机制。
HLR系统错误。一般是由于HLRMAP层负荷过大,发生流控后返回的消息。 优化HLRMAP流控参数。
SGSN拒绝。一般是由于SGSNTCAP层负荷过大。
检查SGSN与网关的路由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跟踪返回相应错误码的消息码流,检查各个字段的值是否正确。
一般是由于HLR的TCAP层负荷过大,发生流控后回的消息。 优化HLR的TCAP流控参数。
一般是由于MSC的TCAP层负荷过大,发生流控后返回的消息。
GIW模块(信令网关)无应答。 短消息下发以后,接口没有给SMSC返回发送成功或失败信息,需要提高相关业务模块的处理性能。
检查HLR与网关的路由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检查MSC与网关的路由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检查SMC到MSC的各个信令节点的路由数据是否已经配置。
server支持的协议版本及兼容情况。
SMC发置位消息后,HLR无应答。 检查HLR与网关的路由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SMC发路由查询请求后,HLR无应答。 检查HLR与网关的路由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检查短消息中心到HLR的各个信令节点的路由数据是否已经配置。
来自HLR的未知错误。 检查HLR的参数配置。
来自MSC的未知错误。 检查MSC的参数配置。
来自MSC的意外数据。
来自MSC的消息包中某一个数据的值超过协议规定的范围。
修改MSC处理协议部分的软件或参数。
来自HLR的意外数据。
来自HLR的消息包中某一个数据的值超过协议规定的范围。
修改HLR处理协议部分的软件或参数。
例如,需要在北电的HLR上配置短消息中心地址GT(Global Title
translation)数据,如果没有配置,则会在取路由消息中返回该错误。
SMC没有取到足够的路由信息。 跟踪返回相应错误码的消息码流,分析字段填充是否准确。
检查相应被叫号码在HLR中的数据配置是否正确,修改对端GSM参数,进一步定位问题。
HLR发送的消息包(INFORM_SC消息)中某一个数据的值超过协议规定的范围。 修改HLR中处理协议部分的软件或参数。
MSC消息包中某一个数据的值超过协议规定的范围。 修改MSC中处理协议部分的软件或参数。
HLR消息解码错误。HLR消息包中某一个数据的值超过协议规定的范围。 修改HLR中处理协议部分的软件或参数。
下发短消息时,目的手机关机,导致该短消息下发失败。 不需要处理,等待用户开机。
下发短消息时,该目的手机正在接收或发送其它短消息,导致该短消息下发失败。
非法手机。该手机的国际移动台标识(IMEI)非法。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22。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12。
请HLR维护人员处理。
检查MT时的业务中心地址是否正确。
检查SME地址是否正确。
检查用户号码是否正确。
业务中心已超过负荷阈值,检查下发引起堵塞的原因。
手机保存短消息的空间已满,需要清除保存的短消息,释放空间。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16。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32。 手机侧错误,不需处理。
下发短消息时,手机在接收过程出现软件问题。例如,手机重启后,处理短消息部分软件没有初始化完成,此时无法正常处理短消息。 有可能是短消息中心的smscconfig.ini中的[AlertSC]一节中的配置参数TimeOut值设置过短。需要检查该配置项。一般情况下是60S。
终端问题,不需要处理。
短消息中心下发短消息给网络侧时,有必选字段缺失。 检查短消息中心中MT消息的编码是否正确。MK0013是用户不存在
,禁止操作,是由于被叫用户停机造成,请联系用户确认手机状态或充值后使用
等待向该手机下发消息的SMC过多,导致HLR的MWD队列溢出。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1。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33。 请HLR维护人员清理MWD消息队列中的SMC号码,或者增大MWD消息队列长度。
SMC下发短消息给DCS接口失败,返回SM发送失败。 检查DCS接口与SMSC的连接情况。
用户不在服务区MWDSET
用户当前所在地区信号不好,无法接收短消息。

手机所在的HLR不支持“移动终结的短消息”。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7。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21。

检查HLR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支持正常的MT消息路由查询。

主叫用户没有呼叫群外用户的权限,却呼叫群外用户。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6。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15。

检查主叫用户的呼叫权限。

该用户的短消息业务被禁止了。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5。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13。

检查对应的HLR中,该短消息的被叫用户的开户数据的21号增值业务属性是否支持。
检查被叫号码是否具有短消息功能,检查HLR中的数据配置,调整被叫号码的业务属性。

本次短消息发送过程中,用户鉴权未通过,可能的原因是MSC认为该手机的鉴权密码非法。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3。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9。

检查相关网元(如最可能出错的网元,HLR和VLR等)的数据。
在维测台中的错误值为1。在ETSI GSM 0902协议中定义为1。 Location Register)是否已开户。MK0001是HLR查无此号,短信中心返回状态为无法识别被叫号码。说明用户发送的号码有误
SMSC没有给本网关回状态报告
SMSC没有给本网关回状态报告

l 超时 l 接口消息发送失败 l CUG鉴权失败 无应对措施。

接口无效,已经断开。请检查提交帐号下的接口是否正常。
l 接口归属的帐号无提交消息的权限。
SMC对短消息进行反漫游欺诈处理,发现该短消息为漫游欺诈短消息。SMC拒绝该短消息。 目前SMC不返回该错误码。
所提交的消息无下发路由。 请确保短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填写正确。
l 检查路由配置是否正确。
被叫是注册用户黑名单。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主叫是注册用户黑名单。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对短消息的被叫用户进行虚拟短消息中心鉴权失败。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对短消息的主叫用户进行虚拟短消息中心鉴权失败。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对短消息的被叫号码进行帐号鉴权失败。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对短消息的主叫号码进行帐号鉴权失败。 请确定鉴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所有合法号段都已经配置。
流控错误,短消息中心拥塞。 短消息中心拥塞,请稍后再提交短消息。
Data Header)错误,比如长度太长超过140字节(最大分包长度)。 若esm_class中设置了UDHI标志,则必须确保消息中带有UDH,且UDH的格式正确,UDH的UDHL长度不能超过140字节或者小于2字节。
请确保该参数值的长度不要超过短消息中心支持的短消息的最大长度。

说明 短消息中心支持的短消息的最大长度为35KB,最大分包数为255。

某个或者两个ports都非法(长度或值错误)。 请确保两个ports的长度都为2。
提交的消息携带的三个sars的值不满足约束,即:
分包消息不能再次分包。 如果ESME提交的消息携带了三个Sars可选参数,则消息长度不能超过SMSC支持的最大分包长度(采用压缩7bit编码方式时,分包的最大长度为160字节,采用其它编码方式时,分包的最大长度为140字节)。

l 如果ESME提交的消息携带了三个Sars可选参数,则消息头中不能再有分包头。 l 如果ESME提交消息的消息头中有分包头,则消息长度不能超过SMSC支持的最大分包长度。 说明

SMSC不支持该编码方案。
请参考SMPP3.4协议规范和《华为消息应用产品对SMPP3.4协议的遵从说明》。
无效的数据格式(UD数据内容错误)。 如果消息的data_coding非法,SMC会返回该错误码。
l 如果replace_sm消息的消息内容太长,SMC也会返回该错误码。请确保消息内容长度不要超过160个字节。
PPS错误,暂未使用。
非法的用户,请确保计费用户合法,并且在SCP侧没有被注销。
计费用户为NP_OUT用户。 计费用户不是本运营商用户。
被叫用户为NP_OUT用户。 被叫用户不是本运营商用户。
主叫用户为NP_OUT用户。 主叫用户不是本运营商用户。
计费用户不支持增值业务。 请确保计费用户订购了该增值业务。
请确保计费用户合法,余额充足,并且是本运营商的用户。
自定义的找不到路由错误。 请确保短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填写正确。
检查路由配置是否正确。
用户不存在或无效的用户。 非法的用户,请确保用户合法,并且在SCP侧没有被注销。
SMC内存中缓存的、要下发给被叫用户的短消息数超过了该用户的最大下发数。
最大下发数指的是每个号码作为被叫号码时,能够缓存在SMC内存中的短消息的最大数。
检查该被叫号码在SMC内存中的短消息积压情况。若达到了该被叫实体的最大下发数,请稍后再提交。
l 对于业务号码,需要确定是否通过配置业务属性数据,增大该业务号码的TCOS参数值。
主叫用户提交的短消息数超过此用户的最大提交数。
最大提交数指的是每个号码作为主叫号码时,能够缓存在SMC内存中的短消息的最大数目。
检查该主叫号码在SMC内存中的短消息积压情况。若达到了该主叫实体的最大提交数,请稍后再提交。
l 对于业务号码,需要确定是否通过配置业务属性数据,增大该业务号码的OCOS参数值。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被叫用户不支持增值业务。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主叫用户不支持增值业务。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可能的原因为: l PPS鉴权超时 l SMSC发送鉴权消息失败 l SMSC处理PPS消息出错 l SCP返回其它错误

如果主被叫为PPS用户,请检查SCP中的数据,确保主叫和被叫在SCP中合法,而且余额充足。
l 如果满足该条件,则是系统原因,请稍后再尝试提交短消息。
SMC的相关运行参数(如MO速度、MT速度、短消息数、短消息实体数)已经达到了License的最大限制。 请稍后再尝试提交消息。
l 增大License容许的MO速度、MT速度、短消息数、短消息实体数的上限。
短消息中心不向SMPP接口返回该错误码。
为此条短消息分配内存或其它资源失败。
比如:创建短消息实体或短消息失败。
短消息中心资源紧张,无法为该条MO短消息分配相应的资源,请稍后再尝试提交短消息。
请确保命令字的PDU格式和字段定义遵循SMPP3.4协议规范。

说明 短消息中心很少返回该错误码。一般是在MO鉴权过程中主被叫鉴权不通过或者短消息中心系统错误等原因导致。

交互式的短消息下发失败。一般是由于系统或者用户原因无法下发,而导致下发失败。
请稍后再尝试提交消息。
目前SMC不返回该错误码。但是,请ESME端确保命令字中的可选参数满足SMPP3.4协议规范和《华为消息应用产品对SMPP3.4协议的遵从说明》。
SMC目前不返回该错误码。但是,请ESME端确保:
可选参数的长度错误,不符合标准的SMPP3.4协议。
请确保命令字中的可选参数字段的长度都满足SMPP3.4协议规范和《华为消息应用产品对SMPP3.4协议的遵从说明》。
命令字中含有被禁止的可选参数。 该命令字中有可选参数是被禁止的,若出现该错误,请去掉被禁止的可选参数,并满足SMPP3.4协议规范和《华为消息应用产品对SMPP3.4协议的遵从说明》。
PDU报文体中的可选部分出错。 请确保可选参数的值和长度都填写正确,满足SMPP3.4协议规范和《华为消息应用产品对SMPP3.4协议的遵从说明》。
短消息中心目前不返回该错误码。
ESME接收端拒绝消息出错。 短消息中心目前不返回该错误码。
短消息中心目前不返回该错误码。
短消息中心目前不返回该错误码。
预定义短消息无效或不存在。
SMC根据提交的短消息的sm_default_msg_id字段的值,找不到预定义短消息。
l 请确认短消息中心的预定义短消息列表中是否存在编号为sm_default_msg_id的值的预定义短消息。
短消息中指定的超时时间无效。

如果长度为16,其格式必须与SMPP3.3/SMPP3.4协议中规定的一致,并且表示的年、月、日、小时、分、秒和时区信息必须是正确的。 l validity_period字段的值超过了短消息中心的当前时间。 请确保填写的有效期时间晚于当前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两天(该值为短消息中心默认的值,可配置)。

短消息中指定的定时时间无效。

如果长度为16,其格式必须与SMPP3.3/SMPP3.4协议中规定的一致,并且表示的年、月、日、小时、分、秒和时区信息必须是正确的。 l schedule_delivery_time字段的值超过了短消息中心的当前时间。 请确保填写的计划下发时间晚于当前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两天(该值为短消息中心默认的值,可配置)。

短消息数超过了短消息中心的消息队列的最大限定。
目前短消息中心不返回该错误码。
请确保bind命令中的system_type字段最长只能有12位有效字符,第13位为结束符。
无效的目的地址NPI ESME执行删除操作时,请确保目的地址的NPI值与所操作的短消息匹配。
无效的目的地址TON ESME执行删除操作时,请确保目的地址的TON值与所操作的短消息匹配。
EMSE执行替换、删除、查询操作时,请确保源地址的NPI的值与所操作的短消息匹配。
EMSE执行替换、删除、查询操作时,请确保源地址的TON的值与所操作的短消息匹配。
交互式短消息MO无应答,这可能是由于SMSC中的消息队列阻塞了,短消息得不到及时处理,则submit_multi_resp或者submit_sm_resp消息中会填写该错误码。
消息内容为空时,设置了消息头标志,则会收到该错误码。 如果ESM_CLASS字段设置了消息头标志,请确保消息头遵循GSM
03.40协议规范,消息头长度不能超过140字节或者小于2字节。
请检查该字段值是否合法。
短消息的服务类型非法。

请确保service_type字段最长只能有5位有效字符,即第六位必须为结束符。 l 当ESME执行删除操作时,service_type字段与要删除的短消息不一致,SMC会返回该错误码。 请确保执行删除操作时,命令字中携带的servcie_type字段与要删除的消息一致。

短消息中心接收的短消息数已达到其容量的最大限定,请稍后再提交短消息。
要替换的短消息正处于下发状态,无法替换,请稍后再试。
短消息正处于下发状态,无法删除,请稍后再试。

l 当删除一组短消息时,若一条短消息都没删除成功,SMC也会返回该错误码,有两种原因: 有些短消息正处于下发状态,无法删除,请稍后再试。

bind命令中的帐号字段长度超过了system_id最大长度,请确保帐号字段添加了结束符。
l 帐号填写错误,请确保system_id输入正确。
bind命令中的密码字段长度超过了password最大长度,请确保密码字段添加了结束符。
l 密码填写错误,请确保该帐号的密码输入正确。

说明 SMSC目前不会返回该错误码。目前是以密码错误、系统ID错误或者参数长度错误等表示绑定失败。

在ESME执行查询、替换或删除短消息时,如果对应的短消息不存在或者短消息ID非法,则SMC向ESME返回该错误码。

短消息ID字段的长度超过最大长度21(标准规定的短消息ID最长为65位,但本短消息中心支持的短消息ID最长为21位)。 请确保该字段的值是SMSC的MO应答消息中的短消息ID,并且该字段有结束符。

短消息的目的地址错误。
目的地址字段非法,比如长度大于协议中规定的最大长度21字节。
请确保目的地址字段添加了结束符。
l 请确保被叫用户是本短消息中心的合法用户。
源地址字段非法,比如长度大于协议中规定的最大长度21字节。 请确保源地址字段添加了结束符。
l 请确保主叫用户是本短消息中心的合法用户
提升短消息中心的处理能力。
该错误一般出现于短消息中心发生自身资源紧张的临时性错误时,无法处理ESME提交的短消息。 请ESME稍后再提交短消息。
命令与bind状态不一致。
请确保该命令是SMPP3.4协议中定义的命令字。

如果是SMPP3.4协议中定义的命令字,请检查提交该命令的接口的类型是否是SMPP3.4接口。理论上,SMPP3.4接口支持SMPP3.3协议中定义的所有命令字。 l 如果是SMPP3.3接口或者outbind接口,不支持所有的命令字。具体情况请咨询华为公司当地办事处技术服务工程师。

请检查该消息的长度是否超长。
请保证message_payload可选参数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35KB,并且该消息在短消息中心的分包不能超过255个。
缺乏订购关系,因没有该包月业务订购关系而被过滤
非在网用户,因用户不在白名单中而被过滤
号码禁用,禁止该用户使用梦网业务
SMWC发现消息内容非法
SMMC返回错误应答,
SMMC返回错误应答,
其他原因被SMWC过滤
超过月最大发送MT数量 .对该EC/SI开通了限制了其每月最大发送MT消息数量能,当EC/SI下发短信超过该配置数量时,返回此应答;可以在EC业务代码配置中或者SI的二级EC配置中确认其月流量的阀值;
超过日最大发送MT数量 1.对该EC/SI开通了限制了其每日最大发送MT消息数量能,当EC/SI下发短信超过该配置数量时,返回此应答;可以在EC业务代码配置中或者SI的二级EC配置中确认其日流量的阀值;
1.对该EC/SI开通了黑名单过滤功能,但是EC/SI下发短信的手机号码在黑名单列表中,返回此应答;
1.对该EC/SI开通了白名单过滤功能,但是EC/SI下发短信的手机号码不在白名单列表中,返回此应答;
EC/SI数据同步出错
BOSS系统数据同步出错
该业务不能对该用户开放
1.EC/SI没有配置,或者配置未生效,此时对该EC/SI下发的短信,返回此应答;
增加企业实名签名,消息内容超长。 查看消息内容是否超长。
1.EC/SI下发的短信对应的业务状态为“暂停”或者“测试通过,未开通”等状态时,返回此应答;
1.EC/SI填写的CMPP协议包中的业务代码在行业网关中没有配置,返回此应答;
用户没有使用该业务的权限
此用户为接收者黑名单用户。
此用户为发送者黑名单用户。
MDSP鉴权时,网关构造等待应答实体失败。 保存话单、日志、等待状态报告和帐号文件,重新启动主进程smsapp
MDSP应答超时,网关重发鉴权消息。
MDSP流控,网关重发鉴权消息。
MDSP系统忙,且缓存满,网关重发鉴权消息。
MDSP系统忙,网关重发鉴权消息。
网关向MDSP重发鉴权消息失败。
短消息内容超过了接收侧的最大长度。
请检查路由配置是否正确或者通过维测台跟踪消息是否存在循环路由。
查看从重发进程过来的消息发送ID和接收ID是否相同。
固网一级网关,SP下发的消息没有以118为前缀,或者互联网关消息没有以CPID为前缀。
超过最大Submit提交数。 重新设置该帐号最大提交数。
查看消息中是否有涉及安全的内容。
SCP鉴权等待应答超时。 查看SCP是否正常,连接是否正常。
查看SCP帐号下的接口是否正常。
查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请检查对断网元没有应答的原因。
请检查消息是否正常,是否有相应的路由存在。如果不是上述问题,请联系华为公司当地办事处技术服务工程师处理。
请检查消息是否正常,消息转发的节点数是否超过了最大限制。如果不是上述问题,请联系华为公司当地办事处技术服务工程师处理。
网络断连或目的设备关闭接口。 请检查是否网络断连,目的设备的接口是否关闭。如果不是上述问题,请联系华为公司当地办事处技术服务工程师处理。
请检查路由接收帐号是否存在或者是否为没有此项操作的权限。
接收服务目的地址鉴权失败。
接收服务源地址鉴权失败。
发送服务目的地址鉴权失败。
发送服务源地址鉴权失败。
查看FeeType是否为非法的值为空、非数字、小于0或者大于7等非法值。
定时发送时间已经过期。
如果少量消息出现该错误,不用处理。
如果大量消息出现该错误,请通过维测台跟踪消息,检查消息中的有效期是否设置正确。
用户鉴权时,用户状态不正常。 查看用户鉴权时,用户状态是否正常。
查看短信中心或者对端网元网关的连接是否正常,各个网元之间连接是否正常。
超时,未接收到响应消息。
请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重新连接。
查看该SP下发的Submit消息中的目的地址数量已超过单次最大群发量。
查看该SP当日发送的群发次数是否已超过每日最大群发次数。
查看该SP当月发送的群发次数是否已超过每月最大群发次数。
查看该SP当日发送的消息数量是否已超过每日最大发送量。
查看该SP当月发送的消息数量是否已超过每月最大发送量。
消息发送不在有效时间段内。 查看当前时间是否在该SP的限制发送时间段内。
查看SP下发的消息的目的地址是否属于异网号段,该SP是否配置为禁止向异网发送消息。
MDSP用户鉴权模块,用户销户错误。
MDSP用户鉴权模块,鉴权用户停机或欠费错误。
查看是否发送了WAP PUSH消息
目的地址为空或者非前转的移动网关发送目的地址为非手机号码的消息。
计费地址为空或者计费地址为非手机号码,或者计费地址不为空但是没有路由帐号。电信二级网关的计费地址的路由帐号类型不是短信中心的类型,也不是前转网关类型。
SPID字段的数值小于0或者大于规定的最大值(99999),或者是SPID的值和设备代码从第五位开始的值不相等。
查看是否源地址为空或者非数字或者不是以服务代码为前缀,并根据查找到的错误修改。
计费地址字段为空或者计费地址字段的号段为拦截号段。
流量超过了infoX-SMS GW要求的最大流量,请限制流量,或者升级网关。
查看业务代码是否为空。
短消息的长度大于最大长度。
费率FeeCode字段的值为空或者非数字,或者联通在信网关的费率值为负数或着大于99999
消息长度错误。或版本太高 请检查是否发送该消息的协议错误,请检查后重新发送。
消息序列号重复。或认证错 程序问题,将日志发送给华为公司当地办事处技术服务工程师处理。
命令字错误,或非法源地址 查看所发送的消息协议和接收该消息的协议是否不同。
请检查所发送消息的各个字段值是否符合协议要求。
WAPPush消息格式检查错误
超过月最大发送MT数量
超过日最大发送MT数量
BOSS系统数据同步出错
该业务不能对该用户开放
用户没有使用该业务的权限
SMSC没有给本网关回状态报告
SMSC没有给本网关回状态报告
}

原标题:两万字《2018·径山报告》:直陈中国金融改革得与失

《2018·径山报告》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2018·径山报告》综合报告《强化市场机制 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作者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径山报告》项目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浙商银行独家支持。

在这份综合报告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的种种得失,并指出“现代金融体系”的 “现代性”应该主要反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综合报告就构建现代、市场化、适应创新要求的金融体系提出了七方面政策建议

强化市场机制 构建现代金融体系【1】

中国四十年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具有鲜明的“重规模、轻机制”的特点,一方面,金融机构数量繁多、资产规模庞大,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年都跻身全球十强,而股市和债市市值已经分列全球第二和第三。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相对有限,政策干预包括限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资金分配、调控汇率、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和控股大型金融机构等,2015年,中国的金融抑制的程度在有数据的130个经济中排在第14位。

“重规模、轻机制”的金融改革方式的一个成因是“双轨制”的经济改革策略,在保证国有企业继续生存的同时为非国有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为了支持这个“双轨制”改革,政府实施了“不对称的市场化”,即产品市场全部放开,而要素市场普遍扭曲。保持要素市场扭曲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压低要素价格并引导资金配置,变相补贴国有企业,而金融抑制就是要素市场扭曲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改革的前三十年,这个金融改革策略不但帮助中国维持了金融稳定,还创造了增长奇迹。实证分析也发现在改革的前期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只是到后来才变成负面影响。实际上,抑制性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的,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效应,一是“麦金农效应”,即金融抑制降低金融效率、遏制金融发展,因而遏制经济增长;二是“斯蒂格利茨效应”,即金融抑制帮助快速实现从储蓄到投资的转换、支持金融稳定,从而助力经济增长。由此可以推测,过去在中国经济中斯蒂格利茨效应主导,现在则变成麦金农效应主导。

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近年来“边际资本产出率”直线上升,表明中国的资本或金融效率不断恶化。过去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重大金融危机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现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了政府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金融效率下降而金融风险上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新现象。

导致这个变化的一个直接触发因素可能是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因此不得不直面“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过去在低成本基础上建立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都丧失了竞争力,中国需要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在高成本基础上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持下一个阶段的经济增长。如果过去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要素驱动,那么现在就需要转向创新驱动。过去成功地支持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今天就迫切地需要转型。

当前中国的金融体系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无法适应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一是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新需求。储蓄率下降而消费率上升,这会增强家庭对资产性收入的追求。产业“服务业化”和制造业升级同时发生,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而金融体系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十分薄弱。二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不清楚。“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现象很普遍,进而迫使政府为金融机构兜底。政府经常干预甚至取代市场,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进行风险定价并合理配置资金。政府不尊重金融规律、好心办坏事的情形也不少。三是金融监管没能管住风险。过去金融稳定主要靠政府兜底,长期看造成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难以为继。现行的监管框架强调机构监管、分业监管,监管空白与重复监管的问题都很突出,一些监管政策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造成了许多金融风险。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点,对这些复杂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两个视角进行比较。第一个视角是金融结构,金融体系可以据此分为商业银行导向和资本市场导向,前者的典型是德国、日本,后者的典型是美国、英国。第二个视角是资金配置,据此金融体系又可以分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前者的典型是香港、新加坡,后者的典型是中国、印度。但这两个视角其实是可以互为统一的,跨国数据显示,通常银行资产比例高的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也高,德国、日本的银行资产比例和金融抑制指数都要高于美国、英国,而中国的这两个数据又都高于德国和日本。

当然,很难绝对地说哪种金融体系更优,美、英、德、日的金融体系各有差异,但它们都是成功的发达经济体,这也说明不同的金融体系都能有效地支持经济发展。不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资本市场通常与分散决策和市场规则相匹配,也就更能适应新兴技术革命,因而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常常为技术领先国家的标配。而商业银行则更加擅长于动员大量、廉价的资金,也就更能适应成熟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传播,因而商业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常常是技术后发国家赶超领先国家的秘诀。

中国的银行资产比例和金融抑制指数均居世界高位,说明中国的金融体系不仅高度依赖银行体系,而且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也很多。中国金融体系的这个定位是符合其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经济、制度现实的。一方面,中国文化中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并不浓厚,历史上市场经济也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二十几年的计划经济制度,政府对干预经济的各种做法得心应手。资本市场发展虽然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但依然很不成熟。另一方面,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穷国发展经济就需要赶超。银行不但能动员大量的资金,还能帮助贯彻政府的政策意图,无论是“补贴”亏损的国企、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还是支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现在政府提出要“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金融体系的“现代性”应该主要反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而言可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资本市场在金融交易中的比重,即“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增强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即“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市场机制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市场化的资金定价,充分反映风险偏好和市场供求,形成各类期限的金融市场基准收益曲线;三是维护金融稳定,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特别要指出的是,不能因为美国、欧洲发生了重大金融危机就否定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欧美金融体系确实一度出现自由化过度的问题,这个倾向值得警惕,但欧美危机更重要的教训是在金融创新的同时没有及时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另外,也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乱象视为金融市场化的后果,表外资产膨胀更多地反映了表内外交易监管标准不统一、甚至正规部门管制(比如利率管制)过度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今天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都不是市场化过度,而是市场化不足。当然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必须与有效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相结合。

在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时候,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制度与市场约束:一、国家掌控金融体系的要求。当然,理想的做法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或股东权利来加强对经济与金融的领导,而不是在微观层面干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二、一些经济主体的非市场行为可能将长期存在。虽然政府一再强调国企、民企公平竞争,但在现实中很难真正做到。因此,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应该考虑设置一些局部、额外的规则比如数量限制来约束非市场行为,控制风险。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银行仍将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商业银行也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转型,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新的金融需求。综合起来看,金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的市场化,但它不会是一场放任自流的市场化过程。

政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现代、市场化、适应创新要求的金融体系:

第一,真正实现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把金融决策权留给市场,同时建立金融机构准入与退出规则,打破刚性兑付,减少直至消除资金价格与投资行为的扭曲,完善资金的定价与配置机制。把政府的功能限制在宏观调控、维持秩序、支持稳定和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

第二,进一步推进银行的商业化改造。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的能力,真正实现借贷利率的市场化。完善商业银行的规范化准入与退出,以存款保险制度为基础建立商业银行风险处置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

第三,围绕信义义务发展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通过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实现金融资产公平、合理定价。改革资本市场税制,鼓励更多资本通过长期投资承担风险、获取收益,为创新发展提供优质资本金,破除短期投机和监管套利动机。丰富金融产品市场,完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

第四,建立支持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金融政策。支持创新的金融决策权也应该留给市场,合理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作用,同时统一决策的权、责,减少“政绩工程”,包括各种名不副实的基金小镇和产业引导基金。利用“改革试点”、尝试“监管沙盒”,平衡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五、金融监管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做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并重、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共举,同时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性。既要增加金融监管的资源包括编制与经费,也要更合理地配置监管资源,适应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第六,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向价格型框架转变。确立央行政策利率以锚定与引导预期。稳定央行流动性操作机制,稳定市场预期。通过调整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提高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完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和操作机制,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决策信息公开制度。

第七、完善现代金融的法律体系。统一金融立法,改变过去分业立法、机构立法的模式。及时更新一些内容明显滞后的现行法律,同时增强金融立法的前瞻性。强化法制执行,在法律层面规范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继续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约束失信行为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中国的金融行业几乎不存在,全国就一家正规的金融机构,即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它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而且隶属于财政部,一家机构占了全国金融资产的93%。但在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的金融体系曾经相当发达,上海是全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当然,战争期间金融活动受到了冲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金融机构国有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大多数金融机构就关门了,在计划经济体中,几乎所有的资金调配都是由中央计划安排与落实的,社会对金融中介的需求很小。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开始从中央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在之后的四十年间,中国相当于重建了一个金融体系,从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从货币政策到监管框架。不过这个新的金融体系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重规模、轻机制”:一方面,金融机构种类齐全、数量繁多,金融市场资产规模庞大,无论用哪个数量指标来衡量,中国金融业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政府部门对金融行业的政策干预仍然很频繁,金融抑制的程度很高。[2]

[19]殷剑锋,2006,《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

[20]这同时也决定了不同金融通体系中银行业竞争度的差异:在资本市场导向体系中的银行业往往是高度竞争的,而商业银行导向体系中的银行业往往具有很高的垄断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ystem进程无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