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Go和iPadGo pro 2018 防水,该选择哪一个呢?

原标题:微软发布了 Surface Go 新品,但这次它的竞争对手可能并非 iPad

和 Surface Pro 长得很像,但它的个头更小,配置也更低。

在 Windows 阵营中,Surface 系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微软「亲儿子」的身份让它与其它众多 PC 产品有了天然的区别,另外一方面,Surface 在产品端的一些做法,往往会为 OEM 厂商们提供一些借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不仅仅代表着 Surface 对于产品的认知,也是 Windows 对未来的思考。

从 2012 年的 Surface RT 开始,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微软一直在推动二合一设备的发展。不过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是,虽然在综合表现上做到了顶级水准的 Surface Pro 市场表现不错,但二合一设备整体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 Surface 依旧在坚持二合一?由于此类设备本身是由平板和键盘组合而成的,其在便携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更符合轻办公人群对于 PC 设备的需要。而未来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移动办公无疑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为二合一设备的未来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大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刚刚微软又发布了起售价为 399 美元(微软中国宣传视频显示国行售价为 2988 元)的 Surface Go。

Surface Go 在整体外观上基本延续了之前 Surface Pro 4 的那套设计,机身背部的大角度可调支架在这款产品上也依旧得到了保留。整体外观不同的是,这次它的机身尺寸要更小一些,更强调了便携性。

但同时,这也导致 Surface Go 的屏幕尺寸有所缩小。具体来看,它配备了一块 10 英寸触控屏,分辨率为 1800 x 1200,比例为 3∶2。另外,按照 The Verge 给出的数据,其机身重量为 1.15 磅(约为 0.52kg),十分轻巧。

至于续航方面,微软官方给出的数据为 9 小时。不过由于续航时间往往和设备的运行环境有关,所以大家做个参考就好。

当然,和 Surface Pro 一样,微软也为 Surface Go 配备了触控笔以及键盘(提供四种配色可选)。对于它的键盘,从以往我们测试过的经验来看,包括键程控制以及反馈力调校都表现的不错,丝毫不逊色于一些轻薄本。

有关硬件配置这部分多说两句,现在不少人在选择电子产品的时候往往陷入了一个不知何时被带起来的误区——拼数据,似乎核心电子元器件成为了衡量一款产品是否出色的唯一标准。

其实这样的认知是有所偏差的,从英特尔的角度来讲,其处理器产品线不乏低端产品,事实也证明,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低端产品线也并没有死掉,所以其存在是有着合理性的。

以这次的 Surface Go 为例,如果单看硬件配置,其并不能够让人感到兴奋。但换个角度来讲,微软之所以选择了这样的硬件组合,也就意味着其对于这款产品推向市场之后的目标人群是由界定的。

正如文章开头我们所说的那样,对于很多移动办公或者说轻办公群人而言,便携以及续航可能是他们更加关注的地方,至于说性能部分,能应付一些日常的办公使用即可。换个角度来说,是市场决定了硬件配置,而非硬件配置去寻找市场。

另外在竞品上,我们认为将 Surface Go 与 iPad 放在一起来做比较是不合理的,毕竟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价格上,其和 iPad 都有着一定差距。如果非要将 Surface 与 iPad 来做对比,其实也应该是综合表现更加强大的 Surface Pro 系列,而不是 Surface Go。

在我们看来,此次 Surface Go 一方面是为了即将到来的 5G 做准备,一旦其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市场预期,很有可能带动整个二合一设备重新回到大众面前。

另外一方面,从年初至今,市面上骁龙笔记本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和二合一设备一样,而其主打的正是便携以及长续航。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个时间点微软推出一款低端 Surface 产品,可能多多少少有一些反击的成分。

整体而言,如果你平时更多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会议室或者飞机上,那么便携性和续航都有着不错表现的 Surface Go 应该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选择,而且 399 美元的起售价也比较能够让人接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

从第一代Surface问世到今天,已经过去6年多的时间,微软一直在试图完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结合。从最初的Surface RT,到后来的Surface 2和3,微软试图让笔记本电脑变得像平板电脑一样便携,同时又能具备常规笔记本电脑的强劲性能。

今年7月份,微软推出了旗下首款定位入门的平板电脑——Surface Go。虽然隶属于Surface家族的一员,但是定价十分亲民。以目前国内发售的有两个版本来看,8GB+128GB版3988元,4GB+64GB版售2988元。不到3000元就能买到Surface电脑,这让许多用户怦然心动。

更有不少用户将Surface Go看作苹果2018款iPad的竞争对手,那么这款备受期待的Surface Go真的能一机打天下吗?新浪数码已经拿到了国行版Surface Go,下面为您带来上手体验。

在设计上,Surface Go可以说是三年前Surface 3的继承者,依旧是Surface家族银色的铝镁合金外壳,但是屏幕尺寸却只有10英寸,比以往的产品都要小。

微软Surface Go的重量更让人惊讶,重522克(不含键盘),这样的重量足以让人误认为是一本笔记本。上一次我对电脑有同样的感觉还是在2016年联想发行YogaBook的时候。此外24.5cm x 17.5cm x 8.30mm的三围也足够苗条。

作为对比,教育版iPad三围是24cm x 16.cm x 7.5mm,重量为469克,Surface Go整机还是比教育版iPad要宽大一些,但在日常使用中这一点点差别几乎不会感觉到。

做工很好,镁合金材质手感,重量轻的夸张,这是拿到Surface Go的第一感受。

Surface Go的屏幕分辨率为1800 x 1200,比例还是保持了Surface系列惯用的3:2,此外还有350尼特亮度,97%的SRGB色域、76%的Adobe RGB色域,217的PPI(单位像素密度)在这个价位段,这款屏幕表现的已经足够好,问题在于3:2的比例下观看视频时会产生较大的黑边。

实际体验来看,10.1英寸的屏幕虽然会显得有点小,但实际观感没有比12或13英寸的屏幕小太多,从显示效果来看,Surface Go的屏幕清晰明亮,基本令人满意。

当然,Surface Go品目还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硕大黑边,这使得Surface Go从发布之初就饱受诟病,同时也让整个机器看起来屏占比很低。

▲黑边让整个屏幕看起来非常拥挤

目前手机已经进入全面屏时代,笔记本窄边框也开始普及,甚至华为MateBook X Pro已经将屏占比做到了91%,回头再看Surface Go的屏幕边框,它让整个机身感觉非常拥挤,着实有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当然,这与Surface Go的使用场景有关,好处在与平板模式使用下可以极大的减少误触情况的发生,可以在不直接触摸屏幕的情况下抓住Surface Go,还可以为摄像头和磁性键盘连接口腾出空间,看看隔壁的Apple iPad 9.7英寸版,Surface Go的边框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过综合来看,硕大的屏幕边框还是与整体优质的机身设计显得格格不入。

▲机身边缘采用了圆角设计

和Surface Pro相比,Surface Go边缘采用了角度更大的圆角。Surface Pro硬朗的棱角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圆更柔和的边缘设计,这让Surface Go有了自己独特的标识。

▲圆角设计也算是Surface Go的独特标识

四周圆角设计让Surface Go握持起来更舒适。不是说以前的Surface产品不舒服,而是说这个小细节,让它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Surface的支架设计算是开创了二合一产品的先河,从最初的三段式开合,到如今的无极调节,除了放在膝盖上打字会有所晃动,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Surface Go依旧延续了Surface Pro家族的支架设计,内置的铰链可以开合至165°,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场景下的使用。由于Surface Go机身重量太轻,我担心在打字过程中支架会不够稳定,实际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虽然重量很轻,但支架坚固性并没有打折,即使比较大力的敲击键盘,整个机身也不会丝毫的晃动。

接口方面保留了经典的磁吸电源接口,加入了Type C接口,支持microSD卡扩展。相比iPad来说有着更好的拓展性,不过遗憾地是没有常用的USB 3.0接口,这在日常使用中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能将磁吸电源接口改成Type C供电,增加一个USB 3.0无疑更加实用,毕竟Type C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加入了实用的TYPE C接口

键盘最大的改进在于触控板

和Surface Pro一样,Surface Go有一个可选的键盘盖(有四种颜色)和Surface Pen。机身尺寸的减小意味着键盘也要缩小,但微软还是在更小的尺寸里尽力提供了全尺寸键盘,并且按键还带有一定的弧线设计,虽然键帽变小,但是实际体验来看手感跟Surface Pro的键盘相差无几,稍稍花费一点时间就能适应。

▲按键带有一定的弧线设计

在Surface 3的Type Cover上触控板面积就非常小,难用程度可想而知,而Surface Go在更小的Type Cover上却提供了接近Surface Pro大小的玻璃触控板。与Surface 3相比,它的触感要好的太多,滑动顺畅定位准确,几乎可以让你放弃鼠标了。

近几年,苹果和三星也都试图在各自的平板电脑上,融入更多笔记本电脑的操作。但受限于iPad Pro键盘角度的固定性,在实际操作中,其键盘输入效果远远不如Surface Go的Type Cover。三星Galaxy Tab S4也只有一种角度,并且两款产品都不包括触控板。

不过Surface Go的键盘依然需要单独购买,售价是998元,几乎是机器价格的三分之一。

至于Surface Pen,虽然4096级的压感没有更进一步,但要知道当时在Surface 3上的Surface Pen只有256级压感。在Surface Go上可以体验到和高端产品同样的Surface Pen自然是一件乐事。需要特殊说明的是,Surface Pen也需要单独购买,售价728元。

一同瘦身的还有Surface Go的适配器,由于功率只有24W,Surface Go适配器非常迷你,只有一个充电插头并且采用可拆卸的设计,不过遗憾的是之前的Surface Pro和Book适配器上都会有一个USB接口,日常用来充电非常方便,由于Surface Go适配器体积过小遗憾取消了。

Surface Go搭载了Windows 10 S操作系统,目前为止Windows 10 S的应用商店生态并没有取得进步。好在可以免费切换到不受限制的Windows 10家庭版,所以我们的测试也都是在Windows 10家庭版下进行。

性能不够强大也是外界对于Surface Go质疑最多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现在酷睿处理器才是主流,实际在酷睿之前,“奔腾”才是英特尔的王牌选手,然而,当英特尔祭出酷睿品牌之后,奔腾就逐渐沦落到了入门级战场。所以这款处理器最大的特点是节能,性能上我们就不能期待过高了。

微软表示,这款处理器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在性能、电池寿命和热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

▲随便打开几个应用,处理器就会有很高的占有率。

实际使用中,在Chrome标签过多时会卡顿,并且CPU占用率高达74%,使用OneDrive或视频类网页甚至偶尔还会出现CPU占用100%。

▲SSD测试,中规中矩

别忘了,新浪数码拿到的是国行最高配8G内存和128G固态硬盘版本,低配版还是采用eMMC存储版本,而它的存储性能将会比SSD版落后很多。此外低配版的4GB内存也是个问题。

在实际体验中,Surface Go并不是很快,但在日常使用中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拖慢问题。比如打开Edge,Word这些基础应用速度还可以接受,在运行多任务时卡顿非常明显。

也就是说,日常做些简单的办公比如文字处理或收发邮件,Surface Go完全可以胜任,至于游戏或者高负载的使用还是不用想了。毕竟这款产品的定位就是教育市场,主要面向学生群体,而不是游戏玩家或对多任务有需求的办公室专业人士。

相比SurfaceBook和Surface Pro,Surface Go续航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官方给出的时间是9小时续航,在实际测试中,在40%亮度,进行简单的Word文字处理1小时耗电约14%,由此估计轻度使用下可以达到7小时左右的续航,如果重度使用这个数字还会降低。

微软这次推出的Surface Go很明显也是冲着新版iPad和谷歌的Chrome book而来。今年3月,苹果发布了2588元的廉价版iPad。主要针对的是教育市场。并围绕教育主题在iOS下开发了多款学生学习专用App而谷歌的Chrome book在教育市场中也有着优异的表现。在目前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市场萎靡的大环境下。三家巨头不约而同的把开拓业务的重心放在了教育市场,并纷纷推出适合学生的廉价版移动设备。

和iPad系列偏重于娱乐相比,Surface Go主要的优势是它的笔记本和平板的二合一功能,配合office系列办公性能会更突出。如果单纯从平板设备的角度对比,Surface Go显然还不是iPad的有力竞争对手。Windows 10的平板电脑模式仍较为逊色,且微软还未能说服足够多的公司创建在平板电脑模式下运行良好的应用程序。

你如果在意流畅性喜欢用手机和平板上的App游戏和娱乐为主,买个iPad体验应该不错。但如果经常需要移动和用到office系列办公软件。Surface Go会更适合你。

总结:做工一流性能是短板

Surface Go是微软尝试重启当年Surface RT线的作品,尽管带来了一系列的改进,但Surface Go能否在市场立稳脚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从产品层面看,Surface Go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拥有了Surface Pro所能体验到的绝大部分功能。最大的问题在于,性能的短板太明显。Surface Go是成为经典,还是下一个Surface RT?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

大家好,我是建国,就是 Curator 口中全世界满天飞的那位记者。虽然我英语没有他说的那么好,出差也没有那么多,不过经常在外码字是真的。 

还有一个事实是,一周前,颠簸在印度大巴车上的我用 MacBook Air 码字时,心里却记挂着 Surface Go。 

生活与工作边界逐渐模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办公不分时间和地点。通常我都是笔记本不离手,因此 10 英寸的 Surface Go 选择在此时推出,让我不得不想用上它。正如其名一样,你可以带着它去任何需要去的地方。 

但作为 Surface 家族目前个头最小的设备,Surface Go 究竟能不能胜任生产力工具的角色?我特意在出差的路上用它办公,亲身体验告诉你答案。

Surface Go 给人第一眼感觉是袖珍,可以看作是 baby 版本的 Surface Pro。10 英寸的 PixelSense 屏幕,略小于 A4 纸的尺寸,接近主流手机的 8.3mm 厚度,我可以轻松装入帆布挎包,即使学生带起来也不会费劲。

对于经常出差的我来说是掌中之物,这段话便是在北京至南京的高铁上敲下的。 

Surface Go 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在移动办公上高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Surface Go 重 522g,约等于两个索半斤——两台手机而已。相比 469g 的 iPad 似乎 Surface Go 略重一些,可考虑到后者是一台运行 Windows 10 S 的正经电脑,在此量级上的办公体验无人能出其右。

Surface Go 个头缩小了,家族的优良传统还是一个不落。同 Surface Pro 一脉相承的一体式支架,铰链最大开合角度为 165°;区别于带鱼屏的 3:2 比例屏幕;镁铝合金机身,以及支持触控笔的 10 点触摸屏幕。

种种特性让它注定为移动办公而生。例如镁铝合金,从 Surface 一代使用到现在,其有着密度小,强度高的特性,使得 Surface 轻薄且耐用。在工业方面,镁铝合金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换句话说,采用镁铝合金铸就外壳的 Surface,甚至能改造成脚下的滑板。早在 Surface RT 发布时,微软就做过这事。 

加上二合一的使用方式,Surface Go 在众多主打便携的轻薄笔记本中,成为一名独特的轻量级选手。

Surface Go 搭载了 Windows 10 S 系统,软件只能从 Microsoft Store 下载。不过你可以选择切换出 S 模式,不过这个操作是单向的。在 Windows 10 系统下,可以选择平板模式、笔记本模式和工作室模式,界面随之改变来适应操作方式的不同。

把 Surface Go 当成一块平板使用时,边框是不得不提的。许多人眼里,粗大的边框是一个遗憾,但实际上融入了微软对硬件的考量。 

在上边框内,Surface Go 置入了一颗 500 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 800 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前者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只是为了让多种装扮的我能顺利面部解锁,我需要在戴眼镜、戴帽子多种组合情况下录入面部信息,这一点略感麻烦。

而在两侧,Surface Go 安装了两个杜比音效立体扬声器和一个麦克风;除此之外,侧边框还能吸附 Surface 触控笔,下边框则肩负配合键盘盖的责任,如果边框太窄,就很容易遮住屏幕。 

就实际使用来说,边框只影响视觉,操作上无感。我是把它当做移动办公的工具,边框的宽度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在“全面屏”的风潮下,这个边框或许还能有缩窄的空间。

在 Surface Go 的设计与配置上,无一不体现着微软基于产品定位的取舍。 

它配备了一颗 Pentium Gold(奔腾金牌)4415Y 处理器,被人诟病性能不足。但对于只需要打字、看视频、浏览网页的用户来说——比如我,这颗处理器已经完全够用了。 

因此 Surface Go 没采用风扇散热,在普通办公场景下的发热量,通过自身导热也能让设备保持在相对正常的温度区间。

功耗低的另一个优点,是增强了续航时间。微软官方称 Surface Go 能达到 9 小时的续航时间,而我在经历了断断续续 3 个半小时的高铁(浏览照片),观看一次苹果发布会视频直播,以及完成一篇 1300 字的稿件之后,还剩下 8% 的电量,可以说让我非常满意了。 

而在充电上,Surface Go 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用标配的 Surface Connect 磁吸接口,第二则是直接用 USB-C 接口——它既可以充电,也能传输数据。实测用 USB-C to USB-C 的线能用充电宝为其供电。

还必须要说的是,Surface Go 是第一台采用 USB-C 接口的 Surface 设备,由于 USB-C 的多功能性,机身内部的空间得以最大化利用,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兴奋很久。

除了这两个接口之外,Surface Go 还有一个 3.5mm 耳机口和在支架盖下方的 Micro SD 卡口。没有 SD 卡口和 USB-A 口略显遗憾,不过微软早已考虑到了这一点,USB-C 转接头解君愁。

比肩 Air 敲击感的键盘

Surface Go 相比 Surface Pro 缩小了尺寸,配备的键盘盖也相应缩小。但如果把键帽按同比例缩小,会极大影响用户输入习惯,因此微软重新调整了键帽间距,反而扩大了键帽的面积,还原了之前的输入习惯。

为了便携,Surface Go 配备的鼠标也仅有 78g(含两颗 AAA 碱性电池),厚度为 25.8mm,我可以轻易把它装在我的“万能理线包”里。

Surface Go 终究是为移动办公而生的设备,它有明显的缺点,优点也同样突出。如果你想体验极致的卓越性能,Surface Go 可能不是你的菜。若你想要在路上有一台随手就能拿出来的办公利器,那 Surface Go 一定是你首先考虑的对象。 

学生同样也是 Surface Go 的目标用户,2988 元起的价格让一般学生都能负担得起。而微软也毫不掩饰对教育市场的渴望,八月底微软与八一中学一起推出了“微软智慧课堂”,Surface Go 便是课堂上的明星之一。

Surface 系列蛰伏 6 年之后,终于推出小尺寸的产品,或许是微软坚定了 Surface 二合一电脑的信心,而在主流市场上,Surface 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品类。对即将到来的 10 月 2 日的微软秋季发布会,我们有理由更加期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o pro 2018 防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