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赢后输 制式武器与非制式区别有什么区别??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

先来看下这款枪的参数跟优点

驳壳枪,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

子弹初速每秒425米,

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

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优秀的手枪为什么全世界还没有

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它作为制式武器呢?

普遍认为的有记下几个原因:

2. 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

3. 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威力大后坐力太大,导致精准度严重下降)

4. 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

5.驳壳枪跳弹严重 连发精度低。

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那么多缺点,那又为什么成为当时我军抗战的神器

呢,包括在现在的很多抗战神剧中频频显神威。

说起不好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后坐力大、枪口上跳较大,连发射击时的准确性不高,欧洲人都认为不适合连发射击。

还有起弹壳弹出方式成了很大问题,毛瑟手枪的抛壳方式比较特殊,是弹壳向枪身后上方飞出。而其他大多数自动手枪或半自动手枪的抛壳方式都是向枪身的右侧方飞出,毛瑟手枪进行单手无托射击时,问题就来了,如果手臂伸直,枪身垂直,射击时抛出的弹壳向后飞行,飞行,飞行,正好砸到射手的脸上,这会极大地影响和干扰射手的射击。

但聪明的中国人发挥才智,提出的一个简便的方法,解决了枪口上跳的难题,即将毛瑟手枪的横向或斜一定角度向外展开射击,提高了命中率,轻松解决了这一问题。

即使在现在,此枪还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的,若你家要是有的话,千万别露面哦,因为在我国是要没收的哦,哈哈哈哈,自己私私的藏着吧,等以后国情变了,你就一夜暴富了,呵呵。

喜欢武器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我们将一起探讨世界名器,去了解它,长点知识也不错哦!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以下是引用国之砺刃 在第3楼的发言:

(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

没刀能叫捕快嘛~~~带刀的都是站街的~~带火器的才是高手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式武器与非制式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