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拒不支付顺风车平台主收入怎么办

各类网约车平台分分下线顺风车业务。(东方IC/图)

又一家提供顺风车业务的平台暂停服务。继滴滴、高德出行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之后,嘀嗒出行关闭了23时至次日5时的顺风车服务。

8月24日,浙江乐清赵女士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司机杀害的恶性事件使得大众对顺风车的安全性颇感担忧。8月26日滴滴发布公告称,于27日零时起下线滴滴顺风车业务。随后,高德地图也暂时下线了顺风车业务,APP上已无顺风车入口。

南都记者今日(8月27日)晚上10时发现,今日下午还在运营的嘀嗒顺风车,在其APP发出安全提示,“晚11:00-早5:00无法使用顺风车,推荐搭乘出租车”,选择其他时段则仍然可以使用叫车服务。对此,嘀嗒出行未予回应。

南都记者今日登陆嘀嗒出行APP,发现其社交属性依旧明显。搭乘嘀嗒顺风车首先需进行乘客“注册”,填写性别和昵称,才能开启叫车服务。此外,在用户的个人主页里,除基本的“常出没地”的选项之外,还有“年龄层”、“情感状态”、“我的范”、“个性签名”等选项。同时,主页里还设有“我的标签”一栏。

嘀嗒顺风车用户填写页面。

嘀嗒出行的车主认证中,平台要求上传车牌号码、车型及颜色、车辆照片、驾驶证照片四项信息。按照嘀嗒出行APP上的《顺风车合乘协议》,其“车主”定义为:自愿在“嘀嗒出行”服务平台进行手机号码注册,主动成功上传车辆信息并自愿响应乘客合乘需求的车主个人。南都记者测试发现,要注册成为车主,需要经过车主(上传行驶证、身份证等)和车辆认证(上传车辆信息)。

此前,滴滴顺风车需要车主和乘客进行实名认证,夜间等乘车环节需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在高德下线顺风车之前,其车主注册首先需要通过芝麻信用授信高德地图,而芝麻信用则需进行身份认证。芝麻信用认证通过后,还有驾照、行驶证、司机年龄、背景等相关审查认证。

}

[ 亿欧导读 ] 2017年10月,嘀嗒正式上线出租车业务,在供需两端进行大额的价格补贴。随后在2018年1月18日,“嘀嗒拼车”正式更名为“嘀嗒出行”,进行品牌升级。更名后的嘀嗒体验感如何呢?

草长莺飞的四月,市场却悄然燃起硝烟。犹记得程维曾多次强调网约车竞争已于2016的结束,却未料到如今新一轮大战再度拉开帷幕。其中,滴滴出行的老对手嘀嗒可谓“亦步亦趋”。

2012年滴滴正式上线网约车业务。两年后,嘀嗒紧接着成立。该公司原名“嘀嗒拼车”,专注拼车领域。但随后,滴滴陆续推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业务,迅速抢占市场。直到2017年10月,嘀嗒正式上线业务,在供需两端进行大额的价格补贴。随后在2018年1月18日,嘀嗒宣布平台上的出租车司机已达18万人,并正式由“嘀嗒拼车”更名为“”,进行品牌升级。嘀嗒卷土重来,再次向滴滴“宣战”。

为实际了解嘀嗒出行具体业务打法,作者于4月18日下载“嘀嗒出行”app,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嘀嗒”初体验。

1、初次登陆:大额优惠券从天而降

4月18日傍晚,作者第一次登陆“嘀嗒出行”,就收到了系统赠送的3张共计25元的优惠券和4张9.5折的折扣券(仅限出租车使用),此外,还有2张共计13元的顺风车优惠券。其次,亿欧汽车注意到,“嘀嗒出行”还有“嘀嗒出租车月卡”在售,原价20元,现价7.99元,内含4张5元的优惠券。

以上提到的所有优惠券均不设使用门槛。可以看出,与总是推出小额优惠券,并需要满额才能立减的滴滴相比,嘀嗒在补贴乘客方面的确是下了功夫的。它试图用补贴的方式留住乘客,虽然招数有些老套,但价格战确实是各主营网约车业务的企业切入滴滴后方必用的招数,简单粗暴。

2、定位准确度不高,需手动调整

在完善了头像、年龄、职业等资料后,作者开始首次体验“嘀嗒出行”。打开软件,发现嘀嗒的定位不是很准确,存在一定误差。当作者身处中电发展大厦叫车时,系统显示的定位却是马路对面的承冀诚大厦。作者再次重启软件后,发现嘀嗒又一次定位在了中电发展大厦旁边的909大厦。

(“嘀嗒出行”定位情况)

在随后的两次体验中,作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均定位在真实位置附近的区域。虽然距离都不是很远,但都需要手动修改定位信息,这对于乘客来说,实属不便。如果乘客没有注意到定位信息的不准确,容易造成司机按照导航接不到乘客,乘客在原地等不到司机的情况。在定位系统的准确度方面,嘀嗒还需完善。

3、顺风车车主较少,接单困难

手动修改了定位信息后,4月18日18:47,作者发布了一项顺风车订单。系统显示最早出行的时间是19:05,也就是18分钟后。

app页面显示,大概有5位车主与作者同路,但下单5分钟后,并没有车主接单。此时系统显示已为作者优先派单,并自动为车主增加了5元的接单补贴,以便车主提高接单意愿。遗憾的是,在等待了18分钟后,仍无人响应,订单自动取消。

(顺风车无人接单,“嘀嗒”平台给予车主的补贴及顺风车司机接单情况)

以下为作者3次使用嘀嗒约顺风车,司机的接单情况:

与“友商”相比,嘀嗒顺风车的界面缺少一项“顺风程度百分比”系数。对于对距离不太敏感的乘客来说,顺风程度的百分比更能直观的显示乘坐顺风车的概率。

4、相比拼车,出租车司机接单速度更快

4月18日19:06,作者又发布了一条出租车订单。出乎意料的是,仅等待了13秒后,系统便显示已有多位司机抢单,到15秒时,已有司机成功接单,且该司机距作者所在地只有0.4公里的距离。所以两分钟之内,作者就顺利坐上了徐师傅的车。

(出租车司机接单接驾情况)

以下为作者五次使用嘀嗒约出租车,司机的接单时间表:

5、司机反馈:嘀嗒只有手动抢单模式,优先抢“优质单”

在与徐师傅的交谈过程中,作者得知,与业内常见的手动抢单和系统自动派单两种模式相比,嘀嗒只能手动抢单。徐师傅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若使用嘀嗒进行抢单,会分散注意力,但他会在手机后台开启滴滴的派单模式,只有将车停在路边时才会使用嘀嗒的抢单功能。

对于抢单的针对性问题,徐师傅表示,早晚高峰时期只会抢“优质单”,也就是距离在15公里以上的单子,其他时间也不会抢总里程短的单子:“不值当,我不在乘客身边,要先把车开过去,才能接到乘客。”

接下来几次作者的打车经历也证明,正如徐师傅所说,总里程较长的单子司机响应迅速,总里程短的单子则基本无人响应。

6、补贴有成效,订单数量明显增多

通过与出租车司机的交谈,作者了解到,与3月份相比,司机4月底至5月初的订单数量明显变多了。三四月份的时候,司机每天能接一单就很不容易了,而现在每天接两三单都是有可能的。究其原因,是这几个月嘀嗒的乘客变多了。

据多位司机师傅所述,嘀嗒其实是在利用司机端向乘客端推荐的方式来进行推广的。没有安装过“嘀嗒出行”app的乘客扫描司机提供的二维码,下载注册app并成功登陆后,司机和乘客都将获得10元优惠券。

除此之外,嘀嗒还给司机增加了额外的接单补贴。5月2日,作者在乘坐“嘀嗒出行”所约的出租车的过程中,司机介绍说,早高峰期间(早7:00-10:00),司机接单量达到4单以上,每单可额外奖励4元,晚高峰(晚5:00-7:00)和夜高峰(晚8:00-11:00),司机接单量达到4单以上,每单可领取补贴5元,上不封顶。如果一天内司机在三个阶段都完成了接单量,就能额外领取奖励100元。如此补贴,司机纷纷向乘客推广“嘀嗒出行”,乘客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订单的增长。

二、三打“嘀嗒”,总体感受

亿欧汽车认为,作为初次体验“嘀嗒出行”的乘客,就出租车业务而言,如果目的地比较远,用“嘀嗒出行”约车是比较方便的。由于嘀嗒的抢单模式一是拼速度,司机必须要手速快才能抢到,二是拼距离,距离乘客近者得单,这就决定了司机接单和接驾的速度都很快。

亿欧汽车了解到,据多位司机介绍现阶段嘀嗒的司机和乘客数量相对都较少,还未在市场中大量普及。如果乘客所处位置偏僻,且近距离没有司机的话,可能存在约不到车的情况。对于司机来讲,几天没有单子可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以徐师傅为例,据他介绍自进入出租车行业四个月以来,“使用其他平台接单近500单,而使用嘀嗒仅接了15单”。

实际叫车中,如果距离目的地较近的话,建议还是在路边直接打出租车比较方便。对于总里程比较短的出租车订单,嘀嗒上几乎不会有司机接单。就此,亿欧汽车先后询问了三位出租车师傅,他们均表示接总里程短的订单太费劲,更倾向于接远距离的订单。

作为乘客,“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给人的突出感受是:顺风车主太少了,接单的几乎没有。究其根本原因,亿欧汽车认为还是用户数量不足。

其实嘀嗒最早就是做顺风车起家的,出租车业务是于2017年年底才刚刚上线,按理说应该是有充足的顺风车用户基础的。然而,为什么经营多年的顺风车业务还没有刚刚推出几个月的出租车业务运营的好?就个人体验而言,亿欧汽车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虽然嘀嗒的顺风车业务开展的时间较早,前期的确积累了一定的用户,但是嘀嗒只专注于顺风车领域,没有开展其他业务类型。而后期专门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公司数量爆增,业务多元化,竞争加剧。拿滴滴来举例,前期滴滴不仅开展了快车、专车、出租车等业务,后期还上线了顺风车、代驾、巴士等产品线,多元化的出行方式满足了用户不同的场景需求。网约车大战时期,滴滴通过补贴吸引了众多用户,包括嘀嗒在内的一众网约车平台的用户也因此大量流失,用户忠诚度集中在补贴的力度上。

第二,是顺风车业务本身的局限性。用户对出行服务的效率有一定要求,用户手机发布顺风车订单,最早只能设定十五分钟后左右乘车,而且十五分钟内也不一定会有顺风车主接单,这就导致了乘车效率的低下。

对于嘀嗒自身发展来讲,亿欧汽车认为,首先,开展多元化的业务是必须的,如此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司机与乘客。要做到,用户打开了你家的软件,就不想费劲再打开别家的app。其次,嘀嗒定位系统的准确性应当提升,对于带有导航属性的网约车业务而言,供需两端都需要定位的准确才能完成订单。

就目前已开展的出租车业务而言,嘀嗒也可以在司机客户端加开系统自动派单模式,实时定位。基于准确的定位系统,多少公里内允许系统自动接单的限制,可由司机自由设置,但司机无权设置总里程长短的限制。如此给司机手动和自动的双重选择,既提升了司机接单的效率,总里程短的乘客也不至于约不到车。

而就顺风车业务而言,嘀嗒用户界面还可以再优化。譬如在顺风车页面增加顺风程度的百分比数字,更加直观,满足了对公里数没有概念的乘客的需要,方便乘客主动邀顺风车主同行,提升接单率。

在如今网约车行业滴滴“一家独大”的今天,要想从这位“老大哥”嘴里抢下“一块肉”实属不易。美团为了抢占市场,早已开始疯狂的大额补贴供需两端,其实嘀嗒现在也在源源不断的发优惠券补贴司机和乘客。但是很遗憾,他们走的这条路都是滴滴走过的“老路”,打价格战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资本并不傻,补贴总有一天会结束,到那个时候,又该拿什么去留住乘客与司机呢?


作为2018陆家嘴产业金融论坛系列活动之一,2018年10月19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指导,亿欧公司、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汽车产业金融专委会、圆石金融研究院主办,车轮联合主办的“汽车流通新变量——GIIS 2018汽车新消费产业创新峰会”将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2楼隆重举办。

2018年,汽车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此次峰会将聚焦汽车新金融、汽车新零售、汽车新营销三大环境变量对汽车新消费的促进,届时将有主机厂、银行、交易平台、金融科技平台、流通第三方服务平台等产业关键环节的重磅嘉宾参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原标题:坑爹的嘀嗒拼车,车主降补贴 ,你们怎么看

随着滴滴快的入局拼车市场,拼车公司嘀嗒开始大幅缩减运营成本。搜搜吧小编只想对嘀嗒拼车说一声,拼车本来就是白菜价格,在减少对对车主的补贴,现在的乘客就是上帝,乘客就把拼车当专车,白菜价格买专车的服务,买白菜的钱做豪车,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嘀嗒拼车从8月份开始,取消了上海和天津两地车主的10元好评奖励,这一举动引发了上海和天津车主的抗议,并导致嘀嗒拼车在上述两地的车主大幅度流失,并造成平台上大量乘客订单无车主接单。

另据广告销售行业人士透露,嘀嗒拼车已经削减了广告投放。

“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滴滴顺风车入局后,分流了大量嘀嗒拼车的订单,嘀嗒拼车的数据掉得很厉害,如果融资迟迟不能到位,节流是必然的。”一位长期跟踪互联网出行领域的市场调研机构人士表示。

在此之前,嘀嗒拼车平台的车主每天前4单获得乘客给予五星好评后,嘀嗒拼车会给予车主每单10元的好评奖励。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嘀嗒拼车联合创始人李金龙只称取消补贴是“有意让市场变得更理性一些”。

“嘀嗒拼车已经停止在广点通及百度的投放。”有广告销售行业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此前,嘀嗒拼车投放策略一直比较积极,并有针对性地投放百度指数和APP下载量。

携巨额资金的滴滴顺风车入局后,拼车行业的竞争形势骤然紧张,业内普遍认为滴滴顺风车的进入让行业洗牌加速。根据滴滴顺风车最新公布的数据,仅上线两个月,其已覆盖338个城市,日订单最高突破223万,有310万注册车主。而嘀嗒拼车目前仅覆盖42个城市,日订单突破120万,认证车主为150万人。

“在两者都覆盖的城市,竞争最为激烈,蛋糕就是这么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至于其他拼车软件,早已经落下太远,几乎可以忽略。”上述市场调研机构人士称,根据他们的跟踪,滴滴顺风车在上周各个城市的接单率平均上涨了15%左右,这与嘀嗒车主转换阵地不无关系。

他认为,虽然拼车行业的格局最快今年年底见分晓,但拼车市场却是刚升温,任何一家平台的用户粘性都不高,嘀嗒在行业淘汰赛阶段降低补贴,是非常危险的做法,无异于为竞争对手导流。

“嘀嗒在巨头滴滴刚入场两个月,就停止补贴,这就好比刚刚短兵相接,就宣布撤出阵地,这要么就是战略决策失误,要么就是‘没钱了’。”

值得注意的是,3个月前51用车联合创始人门旭光曾在一个媒体沙龙上悲观地表示,在拼车市场,大部分企业会出局,最终剩下一两家。而在前两天,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则强调了这一趋势,称未来只有一家拼车平台活下来。

“出行行业已经是互联网领域血拼最惨烈的战场,没有之一。在这个战场,除了运营、技术、团队等因素之外,最关键的是花钱的效率和融资能力,其决定生死。”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据报道,嘀嗒于5月完成C轮融资,规模达1亿美金。此前嘀嗒拼车曾宣布拿到来自IDG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B轮则获得由易车网领投的2000万美元。总共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风车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